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戒律学研究:修心的戒律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戒律学研究:修心的戒律

   当我们一开始修习菩提心时,便要持守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戒律,同时,不要误解教义,例如:为消除“我执”,做出自毁或无意义的举动。我们应以古来过清修生活的男女行者为榜样。修行不能断章取义──不能仅容忍自家人的伤害,而无法接受邪灵冤亲的干扰;反之亦然。对待敌人无法像宽待自己的朋友是不对的;同样的,对上述两者采宽容态度,却无法忍受自己的痛苦,例如病痛,也是不正确的。或许有时我们可以忍受痛苦,籍它修行,但在顺境安乐时也不应放松它。修行应平等无别,不应只取片断,这就是修习菩提心的戒律,我们必须继续朝这个方向训练自己。

  修习菩提心要将过去“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身上”的习气改正过来。一般说,修习菩提心必须十分严谨审慎,但其成果也是斐然的。我们应像其他法友,清净无忧、小心谨慎的修行,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臻圆满。平常勿谈人之长短这种不快的话题,例如修行者犯错破戒等。我们应常面带微笑,心平气和的说些愉快的事。我们不应道人过失,不论他是一位普通人或是修行者。见他人错误,应视其为自己的,并想:“这位尊贵的人并非我想像的那样,以前不是也有人认为佛陀有缺失吗?”以此认定错误的是我们的心。

  谈到我们的心,应常检视它,确定五毒哪项最顽强,然后尽全力修行克服它。我们不应期待修习菩提心会得任何利益。例如:我们也许会想籍它来降伏邪灵魔刹,或征服歹徒、恶人以博得他人尊敬赏识。我们必须放弃这种错误的修行,以及期盼此生会获得幸福、名声等的想法;或希望来世生于富贵人家,甚至得个人解脱等等。我们必须体认修行时执假为真,把持“我执”的心态就像吃下有毒的食物,必须排斥它,训练自己观一切都是虚幻的。

  凡夫无时不顾及自己,不论何时何地,只考虑到本身的利益;如果有人损恼了他,便耿耿于怀,永不遗忘。因此,当我们修行菩提心时,更须常关心伤害我们的人。

  我们不要有幸灾乐祸的心理,尤对批评我们者不应反唇相讥,而应本着良心道其长处。我们很可能对伤害我们的人、事记忆历久不忘,并伺机反击。但事实是我们应尽可能帮助对方,甚为邪灵所扰,亦应待以慈悲与爱心。不论在评论他人过失,或持猛咒驱除神鬼邪灵时,都不应使用任何造成他人精神伤害、痛苦的话语。

  我们不应使用欺骗的伎俩把自己艰困的工作或障碍加诸别人,而使一个弱者无法承担。赛马时,大家全神注意跑最快得奖的马匹,但在佛法修行上,则不应期盼名利,得更多好处,或利用各种方法去获得财物。我们不应在乎是否有这些利益。接受失败、挫折是为了将来得到更佳的因缘;修习菩提心是希望减轻自己的病痛、灾难等──这些都是错误的修行。不管快乐或病痛到来,我们都不应陷入期待或恐惧的罗网中。

  除了错误的修行外,还有,错误的知见──有神论与无神论。错误的禅修──执其为最高,认为除此无它。错误的行为──破三乘戒律。任何人不管位高或位低,都可能因犯此过,永无出轮回之日,甚堕恶道。

  领受教法时,佛陀教导我们要依法不依人。例如,金子的真伪在于它本身的品质而非贩卖的人。修习菩提心时,我们要避免变得骄傲自大,修任何法门都要按部就班,调服己心。

  我们应使自己成为所有众生最谦卑的仆人。“如果功德主往生,我便有食物吃、有供养拿;如果朋友死了,我便可以获得他的藏书和法物;如果同僚走了,我便可以独占好处;如果我的冤家、敌人死光光,我就松一口气了!”类似上面这种想法要完全摒弃。我们的快乐不应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也不应如此期盼。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