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宽运法师:佛教徒的爱国情怀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7日
来源:   作者:宽运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宽运法师:佛教徒的爱国情怀

 

  爱国爱教是中国佛教优良的传统,而且这种源远流长的思想,是佛陀亲自制定的,从佛陀一生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见佛陀本身就是一位强烈的爱国者。佛教是提倡和平的宗教,其爱国思想,主要反映在报国王恩、报众生恩的慈悲利他精神中。(当然还有报佛恩及父母恩的尽孝报恩思想,与前二恩合称为「上报四重恩」。)佛教传入中国后,以其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哲学思想体系,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适应了中国社会的需要。受到佛陀思想的影响,历代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位不是不爱国爱教的。此外,史实证明,在任何时代,佛教和国家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的保障、支持,要开展传教或弘法利生的事业,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佛教徒在爱教的同时,也必须要爱国。我们要继续发扬爱国爱教的精神,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把各项佛教事业做好,为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理想人间佛教的社会做出贡献。

  佛陀的爱国事迹及其护国思想

  我们都知道,佛陀出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那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时常面临着大国的威胁。佛陀虽然舍弃皇位,出家修行,但仍时刻不忘祖国,当自己的国家遭受邻国憍萨弥罗国入侵时,曾多次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据佛传记载,当时处于强势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向迦毗罗卫国释迦族求婚,释迦族认为波斯匿王恃强凌弱,不愿与其通婚,但又不敢得罪他,便让一名婢女冒充释种下嫁。这件事后来被波斯匿王的儿子毗琉璃王得知,认为自己是婢女所生,感到奇耻大辱,非要灭掉释迦族不可。

  所以当毗琉璃王即位后,马上率领大军欲攻伐迦毗罗卫城。佛陀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国家的安危,于是他便来到毗琉璃王军队必经的道路上,在一棵没有枝叶遮蔽的枯树下静坐。

  毗琉璃王来到看见佛陀后,便下车对他说:「佛陀,那边有枝叶繁茂的大树,您为何不坐到那里去乘凉,却在这枯树下静坐?」佛陀回答道:「亲族之荫,故胜外人。」意思是说,自己的国家都快要被灭亡了,还有什么荫凉能比得上祖国和亲祖的荫凉呢。凶暴的毗琉璃王听到此话也深受感动,立即停止了进攻,暂时延缓了迦毗罗卫城和释迦族的灭亡。

  此后,毗琉璃王又向迦毗罗卫城发动了两次战争,都被佛陀所制止。虽然在强大憍萨弥罗国的进攻下,迦毗罗卫国最终還是被灭了,但佛陀不忍祖国和亲祖受害,他的护国行为实在令人感动。

  还有一次,拘利族与释迦族人在争夺水源,准备为水一战,佛陀阻止他们说:「以血换水,请问水贵还是血贵?」两族人听后终于省悟,放下干戈,使自己的父母之邦避免了一场战争之苦。从佛陀的护国行动可以看出,他虽然出家,但依然热爱着自己的故乡,并努力以实际行动来拯救自己的祖国,他的护国情怀为后世的佛教徒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1. 报国王恩

  佛陀的爱国思想,主要反映在报国王恩与报众生恩两方面。佛教所说的报国王恩,是说国王福德最胜,因国界中的一切山河大地都由他统领,如果国王政治清明,则能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相反,如果国王统治昏庸,人民就会生活困难,乃至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要安居乐业,必需要有国家,若无国家,不但无法抵御外患,国内人民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所以报国王恩,说明佛教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尊重贤明的君王对国家的治理,勤修善行,以佛法辅助国家的教化。

  2. 报众生恩

  所谓报众生恩,就是因为世间因缘无尽,一切众生同体共生,犹如自己的父母一样,是故应当时刻常思报答。《华严经》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这说明佛教慈爱一切众生,众生是诸佛菩萨成就菩提花果的根基;没有众生就没有菩提,菩提与众生是不相分离的。

  在《增一阿含经.力品》中佛陀曾说:「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这段說話盡顯佛教同体大悲的精神,也就是说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幸福,要不惜牺牲自我,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佛陀这种慈悲喜舍的精神,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就表现得更為清晰,佛陀对弟子说:「将一滴水放到大海中去,那么这一滴水就永远不会干。」喻意菩萨的大悲愿力,就是要积极利益世间众生。

  所以,从佛教的报国王恩和报众生恩可以看出,个人的修行解脱实离不开众生的成就和国家的护持,所以佛教的爱教必须以爱国为前提。(未完待续)

  3.佛陀的爱国、护国思想

  佛陀的时代,当时印度大国之间战争频繁,干戈不断,佛陀对这些战争甚表反对,为了改变社会、净化人心,他大力宣扬慈悲济世的和平教义。在《中阿含.雨势经》及《杂阿含.七零五经》等经典中,佛陀曾提出「七不退法」等富国利民的方法。而在《中阿含.七法品城喻经》中更讲述一个国家要具足「边城七事」和「四食丰饶」,才能不被外敌所破。「边城七事」就是要在边境地区修造坚固的防御瞭望楼,开凿深广的护城池,修建开阔平坦的道路,训练象军、马军、车军、步军四种兵力,预备弓、箭、鉾、戟等各种兵刃,有勇敢智谋的守卫大将、修筑高峻牢固的城墙等七项保卫国家的措施。同时,「四食丰饶」就是要边城多储备水、草、樵木,稻谷、畜麦,秥豆和大小豆,以及酥油、蜜、甘蔗、糖、鱼、盐、脯肉等生活食品。佛陀提出这些主张,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对于国家的自我防御观念已相当完备。可以看出,这些防御措施的提出,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真诚热爱。

  据史料记载,佛陀经常游化于五印各国,积极倡导和平,教化当时各国国王,努力熄灭战争。在《仁王护国般若经》中,佛陀特地为波斯匿王等十六国王宣讲救护和保卫国家的道理,阐明护国应采取的措施。佛陀认为,仁慈之心是护国的根本,有了仁慈之心,人人安份守道,国家就会和平富强,天下才能太平。如《中阿含经》所说:「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亲族辗转共诤。......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共相诤故,以种种器杖转向加害;或以手叉,或以石掷,或以杖打刀斫」。明白指出欲望是造成家庭、社会、国际间争斗的重要原因,所以佛陀认为,如果人类的欲望得不到刻制,内心得不到净化,世界就没有真正和平的机会。当时的波斯匿王、阿阇世王、频婆娑罗王、优填王等,耳闻目睹或亲自接触到佛陀伟大的人格与道德,不知不觉便受到感化,因此在政治上出现和平安宁的景象。

  又据《长阿含.游行经》记载,摩竭陀国阿阇世王准备讨伐邻国跋祗族,想到佛陀的德行与智慧,于是特别派遣大臣雨势拜访并请教佛陀;佛陀借此机缘说服并阻止了这场战争。而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六中也有记载:一次摩竭陀国阿阇世王与憍萨弥罗国波斯匿王发生了战争,结果波斯匿王军队大败。佛陀为此而说法,指出:「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这段经文正是佛陀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思想。

  另外,在许多的佛教经典中,还有很多阐述和平思想的内容和对国王的劝导。后来的马鸣、龙树等人亦以书信的形式,留下了若干篇论述政治的文章。这些内容都是劝化国王要怜恤人民,平息干戈,与邻国友善,使人民安居乐业,免受战争之苦。

  佛教提倡和平、仁爱,从不以武力征服,而是靠道德来感化对方。如果万不得已发生了冲击或战争,首先不应该主动开战,尽力想出击退对方的方法。如果真的处于非战不可的状态,在大乘佛教中也是以积极的态度即菩萨精神去面对。

  如在《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五百商人修行佛道,将证阿罗汉,岂料竟有一恶人想将他们杀死;其中一个商人知道了,于是出于拯救其余四百九十九人的慈悲心,不顾自身安危挺身将恶人杀死了。这一商人虽然杀了人,但在以大乘菩萨道精神看来却有功德,因为他不但救了五百商人,而且不让恶人犯下极大的恶罪,如果恶人杀死了五百商人,那么他将堕入无间地狱,永不超生。

  正如《菩萨戒本》上说:「我宁杀彼,堕捺落迦,终不令其无间业成。」所以杀敌其实是为了救敌,因为当敌人无间业还未造成的时候,把他杀掉,他就决不会堕捺落迦。而在杀者方面,虽然犯了杀戒,却又是出于护国爱民的慈悲心,所以不但不成罪业,反而植下了功德。是故,《菩萨戒本》中又说:「菩萨无所违犯,生多功德。」由此可见,佛教爱国之心,其出发点乃为全体众生。因此,佛教的这种说法具有极高的因应性与灵活性,推而广之,当国家遭受外敌入侵之时,为佛教信徒起来保家卫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例如佛陀成道后最初所说的《华严经》,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中,就有从事于烽火战争及严刑峻法的菩萨;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应化身中,也有现大将军身以度化众生的善巧。上述种种的例子,说明出于菩萨利益众生的悲愿,以勇猛的精神,努力制止邪恶的战争,这在大乘佛教中是不反对的、甚至是赞成的。

  佛教这种慈悲喜舍、自利利他的爱国思想,对后世佛教徒可谓影响深远;其中阿育王(公元前286-232)是实现佛教和平理想的典型;阿育王是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君主,他承袭自祖父以来的强大帝国,并不断扩张其势力,曾以武力统一印度各国。当他征服了东印度迦林迦国时,死伤者不计其数;阿育王由此产生了极大的忏悔之情,因而归依了佛教,并立下把以和平为教义的佛教弘扬至世界各地的志愿。

  发了此愿之后,阿育王即停止了一切战争,努力施行仁致,国土和平,人民生活安乐,并且帮助患病、贫穷的人建立了福利设施。阿育王还积极地将佛教从印度传播到国外;为了弘扬佛法,甚至向希腊人居住的王国派遣使者,以传播佛教的思想。因此,始于阿育王时代,佛教已流传至斯里兰卡、缅甸和中亚一带。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结语

  纵观佛陀一生的事迹,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爱国爱教」的思想是佛陀亲自制定的。根据《四分律》等律典记载,曾有弟子要到国外(印度境内的列国)去弘法布教,来到佛前请示教诫,佛陀即告诫弟子要「遵守国王法,不违毗尼行」。「遵守国王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个爱国守法的公民;「不违毗尼行」,即是严守佛教戒律,是爱教的表现。佛陀的这一「遵守国王法,不违毗尼行」的教诫,后来就成为了出家弟子弘法传教必须遵守的戒律。

  所以说,爱国爱教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第三条便将「爱国爱教」这一命题明文写进了会章。因为爱国爱教,符合佛教无我利他的教义教理,符合佛教创始人──佛陀以言传身教为弟子们所作的示范,符合佛陀为弟子们亲制的戒律。同时,爱国爱教也是佛教徒修学佛法,弘法利生,继承佛教事业的重要保证。因此,身为佛教徒必须以「爱国爱教」作为修行的责任与使命,如此才不致辜负佛陀的一片苦心。

----------------------------------------------------------------------------------------------------------------

更多宽运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