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宽运法师: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
──释迦世尊成道佛七
宽运法师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大家欢喜!今天大家发心来到西方寺念佛,那怕只是念上一天的佛呀,这都是大家的福德因缘,所以应该怀着一个感恩的心;试想如果没有佛法,我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可能就会一片茫然;所以今天我们能够学佛、能够听闻佛法,这实实在在是很大的福报。
我这两天抽了一些时间,重新再细读了《四十二章经》,这部经是由印度传入我们中国东土的第一部经。相传在东汉明帝永平七年的时候,曾派遣十八位使者,其中有郎中蔡愔、博士王遵、中郎将秦景等到印度求法;直至永平十年,才东返洛阳,用白马驮经,并邀请当时印度两位大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一起来到中国。
明帝见了非常的高兴,于是在洛阳建了一座白马寺,作为译经的场所,从此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就是在当时所翻译的第一本佛经,也就是由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共同翻译的。
这部经在体例上和其他的经典,稍有不同;因为在佛陀成道之后,很多外道的比丘,听闻佛法之后,内心产生了许多疑惑,于是将他们不懂的或疑难的地方,提出来向佛陀请教;这些问题计有四十二段,每一段都有其重要的意义,且可自成一章,合起来共有四十二章,故以为经名。
不过,我们现在所读到的经文,并不是问答式,而是佛陀的语录,就好像我们儒家的《论语》一样,是一本老师跟学生对答的语录。这部经其中蕴含很深刻的道理,但行文却甚为浅白,我觉得读后很能受益,所以今天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洛阳的白马寺,不知道大家去过没有?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这个道场还是相当庄严的。
《四十二章经》首先教我们的就是「修身之道」;因为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在思想、语言、行动上,也就是在身、口、意这三个方面,经常犯有十种过错;在行动上很容易犯杀、盗、淫三种过错;就是我们容易杀生、容易偷盗、容易淫欲或邪淫,这都是我们身体上的过失。在言语上,由于我们经常要说话,所以容易犯上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四种的过失。而在思想上,也就是意识上则容易犯上嫉、恚、痴,即贪、瞋、痴三种过失。但是如果我们能生起慈悲心的话,自然就能做到不杀生,同时亦不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更不会邪淫;当然,如果真能做到不邪淫,那么身业自然就会清净。就是因为我们做不到,如果真的能做得到,我们的身体就不会犯毛病,就不会有过失。所以我们也要经常善护自己的身体,让它不要有过失。我们最容易犯的过失,在身体上就是前面这三种。
其次是不挑拨是非,不以恶语伤人,不说无事实根据的话;我们说话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不能信口雌黄,随便乱说。还有,不说好听的话去迎合、奉承人家;能够做到的话,自然就会口业清净;我们的口业清净了,自然就会觉得很自在。可见,我们的口所犯的毛病实在很多,不过亦外乎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这四种过失。如果我们能做到不犯的话,那么口业就自然会清净。
至于意业方面,我们亦很容易犯上过失;见到人家成功,我们有时会产生妒忌,其实人家成功我们应该欢喜、赞叹;同时,我们更不要随意的忿怒,所谓「无明火起三千丈」,由于无明的驱使,我们很容易就会生起忿怒的心,这都是不应该的。所以我们学佛之后,就不要随意忿怒,而且还要明辨是非,分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做到的话,就是意业清净。
上面所说的十种过失,其实就是我们个人修身的基本条件,如果我们都犯了,就不能成圣,也不能成佛;相反地,这十种恶行,如果我们都能够约束自己、制止自己不犯的话,自然就会走上十条善路;因为我们做人应该有原则,没有原则的话,我们就会犯毛病,所谓「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这是我们一个佛教徒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将来成圣、成佛是绝对有可能的;这也就是「十善」,十善修得好,将来就可以生天,不过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以禅定作为基础。这个「十善」啊,听起来似乎好容易,其实要真正做到的话,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难;那做不到的话,会怎么样呢?大家都知道,我们人有时候很容易做错事,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做错事了,应该怎么办呢?在佛教里就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赶快「忏悔」;我们经常说的「披露忏悔」,就是把自己所犯的过失,在师长或善知识及大众面前讲出来。
如果我们知道忏悔,一旦忏悔,就表示已经知错了,加上赶快改正错误,努力重新做好人、做好事,这样的话,恶习与罪业就会慢慢减轻,终至于完全消除;我们还有机会成为贤人、圣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完美的人;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犯了错,既不知忏悔,亦不肯赶紧灭除这种为恶之心,这样的话,罪业就会慢慢累积,愈来愈深,成为堕落三涂的种子,最终无法自拔,谁也救不了你,最终还是要落入三恶道里去受报、赎罪;到那时候那,再去改过,再去修行就已经为时己晚矣!(未完待续)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二)
──释迦世尊成道佛七
宽运法师开示
一般来说,大部份人对于情欲,都很难忍耐或禁止,此乃人之常情;因为我们都是有情众生,对其他事情较易克制,但是对于与生俱来的情欲,则较难克制;如果克制不了,就会发生毛病,在身、口、意上造出种种的恶业,最后还要受恶报,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因此,我们不想受恶报、吃苦果,那么凡事就一定要忍耐,用「忍」来克制自己;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有「克己复礼」的主张;人必须要克己,这个社会的风气才能维持良好;可是我们就是做不到,「克己」,就是控制自己;为什么要控制自己呢?就是不想让自己犯错;这个「忍」字真的谈何容易呢?所谓「忍」字头上一把刀,如何能忍呢?这实在是非常的困难!所以佛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中最难实践的,就是忍辱波罗蜜;我们凡夫众生就是不能忍,要知道,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忍耐,就会破坏大事;所以我们不想得到不好的结果,那么就要事事忍耐;如果不忍耐会怎么样啊?所谓「匹夫受辱,拔剑相向」,最终就会搞出人命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反过来想,今天我们受辱,可能是因为我前世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所以现在要来偿还过去辱人之债;这么一想啊,心里面就会平衡,不单不生气,而且还会很高兴;高兴什么啊?因为这个债终于还清了。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欠了别人的债,心里就会很不舒服,甚至于寝食难安;一旦把债务还清,我们的身心就会很自在,因为我已经没有再欠人家的债了,多么轻松啊,所谓「无债一身轻」,也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心态我们实在应该学习。
经里面又说到,佛世时,有一个人非常抱怨自己,不能制止患淫的行为,想把自己的命根子割掉;然而,为什么一般人难以断淫呢?因为人的色身都是由父母所生的,既然是父母所生,所以就一定有与生俱来的情欲或淫欲;而这个人因为学佛了,所以他是一直想断除这淫欲之心,可是怎样都断不了,没有办法之余,于是就想把自己的命根子断掉,佛陀知道了,就劝他不要这样做;佛对他说,要断除自己的命根,不如打死那个爱慕女色的心;因为克制自己的心,令自己的心不放逸,从而止恶修善,这才是真正解决的方法。佛陀教我们要内求而不是外求,所谓「内求」,就是向内寻觅,而不是向外追逐;我们不能改变外境,但是可以改变内心,透过心念的控制,我们就能把握自己的心,令它安住而不放逸,那么一切外在的问题就能够解决了。
所以我们要守护自己的心,要善用自己的心,所谓身的精进不是真精进,心的精进才是真精进;因此,学佛不但是改变我们的行为,而是改变我们的心思、念头;但是这个改变如何可能呢?就是当我们贪心生起的时候,我们改变它;瞋心生起的时候,我们转化它;愚痴生起的时候,我们观照它;我们不但只懂得理论,而且要付诸实践;所以真正的改变,必须从我们的内心做起,唯有心念的改变,才能把我们的欲望净化与消除。
当然了,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像我们拜佛、念佛,心里想着佛,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成佛」;修行就必须在身、口、意这三方面下工夫,所以,我们表现于外的行为固然重要,而我们内在的用心和发心,就更为重要。佛陀教诲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令我们止恶修善,把欲望降到最低,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所说的一切教义,其实就是教我们「自净其意」,把身心调到最好、最柔和、最清净的地方;所以「众善奉行」,也就是修身、修心最好的方法。如果我们能确切实行,将来自然可以成圣、成贤,乃至于成佛作祖;这才是佛教的最终追求。
佛在经中接着又讲了「处世之道」;前面说了怎么样的修身,其次是如何待人处事。经中说到,当我们立志修善的时候,往往会有恶人来干扰,令我们无法好好修行;就好像佛陀在成道之前,也经历了很多磨难、考验与诱惑;因为当时的魔王波旬,不想佛陀成道,于是派遣了贪、瞋、痴三位魔女去诱惑佛陀,令佛陀无法证果;当然,最后魔王又怎会得呈? 这些种种的诱惑都被佛陀一一击退,最终大彻大悟,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
因此,如果我们发了菩提心,若不好好的修行,也容易会引起外内在种种的魔障来破坏,令我们无法成就。所以我们要想好好的修行,首先就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我们要保持身、口、意三业的清净,所以,我们不但要做到身端,而且要做到言端、意端;当魔障来了,或恶人来干扰、来破坏的时候,我们要把持坚定的信念,不要去理他,而且不要生气,也不要责骂他;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责骂别人,这个恶言、恶语我们自己说了心里头也会觉得难受;因此,如果我们对于种种的恶言、诽谤、是非,不回应、不解释、不争辩;它就起不了作用,也伤害不了我们;最后怎么样啊?谁说了还要伤害到他自己。所以,我们真正学佛的人,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讲是非,因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我们不理他,最后这个是非会怎么样啊?就会还给说是非的人。这种恶人自受的情况,就好像什么呢?这好像一个人向空中吐痰,吐不了多高,痰还是会落在他自己的脸上;又好像逆风向人撒灰一样,终究弄到自己满身都是灰尘。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恶人最终所伤害的还是他自己。所以,我们以这种心态来面对恶人,我们内心就会很自在、很平安。(未完待续)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
──释迦世尊成道佛七
宽运法师开示
经中又说到,我们与恶人相处的时候,必须有忍辱的工夫,如果别人以恶言、恶语骂你,你马上就生气了,而且很快就作出回应,那后果会怎么样呢?对方自然就会激起更大的恶意,就会愈发的生气;所以,如果我们这样做不仅显出自己缺乏忍辱的修养,而且更造了恶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社会上的情况就是如此,很多的新闻一出,当事人马上就会回应,通常愈回应就会把事情闹得越大,大家吵来吵去,最终怎么样啊?彼此之间互挖疮疤,伤害愈来愈深,所谓「越描越黑」,如果有一方不回应的话,事情慢慢就会过去。所以,如果面对是非而不回应,人家就会觉得你修养高,这样就容易使人欢喜,使人赞叹;因此,把是非来回地搬弄,不单伤害到别人,而且也会伤害到自己,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而当面对无理的恶言、恶语,乃至于诽谤、诋毁之时,也要有忍辱的工夫。
所以佛陀说,如果你骂我呀,我就完全不接受,那么你的恶语会怎么样啊?还是物归原主,归到骂人者的身上。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骂我,用恶语伤害我,其实你已经犯了口业,将来必然要受到恶报或惩罚;由此可见,佛在这里已为我们指出一条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因此,我们面对恶人的诋骂,要学习不回应;不回应就不会再造新业,因为这宇宙天地之中,谁说了算?谁说的都不算,只有因果说了算。他今天骂人,犯了口业的因,将来就要承受口业的果;所以他今天对我不好,这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如果我们真能明白这种道理,我们就不会回应,不会人家骂你一句,你回应他两句;俗语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是我们学佛以就不一样了,即使人家来犯我,我也不需要必犯人,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是「因果说了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造了恶业,将来都会有报应的。
所以佛教里面才会有常不轻菩萨,他见人就拜,因为他认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佛,又怎敢对他们轻视呢?那么,如果我们能这么去想,所有的宿怨、仇恨,顿时就会瓦解、消失;而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是非、纷争,我们就能忍辱、让步,而这种让步,其实不会让我们吃亏,更不会令我们后退,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向前,因为我们的修养与及为人处世之道,真正的进步了。
同时,经中又举出「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第二十难。没有钱的人,要用财物去帮助别人,确实是非常困难的,相信大家都听过贫女点灯的故事,要像贫女那样,把自己仅有的金钱全部献出,实在是很少、很少的;所以钱少而又肯布施,这就是大布施,这就是大功德。我们经常说,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这个「舍」要做得好,必须一点一点的来锻练自己,事实上我们需要的很少,而想要的却很多,所以我们要学习把自己多余的送给别人,只把必需的留给自己;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必需的,多了反而令我们造成负担,造成累赘,所以我们在这个「想要」与「需要」上面,要拿一个好的平衡,有了好的平衡才有好的心态,有好的心态我们才能够安贫守道,乃至于安身立命。
还有,另一方面,豪华富贵的人怎么样呢?他们大多数都贪爱色身的享受,如果要他放弃这种富贵的生活而去学道,也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的;若真能做得到的话,那就更为难能可贵了。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对一些人非常的劝勉,目的就是鼓励他去学道,这也是度他的一种方法,让他培养内在的慈悲,从施舍或布施开始,或者从其他方面的功德做起;当然,如果能让他做到真正的无相布施,那就更好了,因为无相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功德,有相的布施不是功德,而是福德。但是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古今都是如此,所以,处事之道就是要尽量消除我们的分别心,对于世界的一切好丑,尽量少一点分别,而且还要去除自己贡高我慢之心;因为人都是以我为中心的,这样就容易形成贡高我慢的习气,于人于已并无好处,唯有勇猛精进的去学佛,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待人处事之道。
接着经中又讲了人生之路。有一天,佛问身边的几位沙门,也就是出家修道的人,佛问:「人命在几间?」就是人的生命在那里呢?其中一个沙门就回答说:「人命在数日间。」就是在几天里。佛认为他不懂真理。另一个沙门就说了:「在饭食之间。」就是我们吃一餐饭的时间。佛也认为不对。人命在那里呢?第三个说:「人命在呼吸之间。」这个时候,佛怎么样啊?就赞叹点头了。所以,我们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有入没出,有出没入」,就已经是下一世了。由此可见,我们人的生命确实是非常的短暂,因此,我们要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人生也不过就是百年,所谓「睡到三更一切名利皆成幻影,想到百年今人都是古人」,试想,再过一百年,我们在座各位都不知到那里去了!如果大家继续好好地念佛修行的话,将来可能就会在西方极乐世界中再次见面;如果修得不好的话,恐怕就会堕落到三涂六道里去,大家想见也见不到了!所以说,人命就在呼吸之间,生命是何其的短暂啊!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好好把握生命,不要被种种的物欲、诱惑来蒙蔽自己;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以假为真,以幻为有;为什么呢?就是为世情所蒙蔽,被这些物欲所遮盖,因而无法了解人生的真相,盲目的追求财、色、名、利,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就是愚痴地在这里苦苦地追求,随着世俗的社会来追逐声名,等到声名显著的时候,虽然名声很高、很大,但这个人身也就将近死亡了。就像烧香一样,等我们闻到香味的时候,这个香也烧完了,成为了灰烬。(未完待续)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四)
──释迦世尊成道佛七
宽运法师开示
所以佛说众生都喜欢财、色,但这个财、色的追求,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一把锐利的刀,刀口涂着蜜糖,如果我们像贪甜的小孩子一样,不懂得糖蜜背后的危险性,用舌头去舐它,结果就会怎么样啊?结果舌头就会被割破、流血;所以我们要知道贪欲之过,因为它最终只会带给我伤害,甚至是令我们丧失性命。一个人如果沉迷于物欲,必然会被物欲所累。
记得释迦佛在世的时候,跟弟子们说过一个教诲;其中说到,当时有一个恶人名叫提婆达多,他对佛陀非常的嫉妒,一心想取代佛陀由自己来做新佛,所以处处与佛作对,且千方百计要伤害佛陀;他出家学道的目的只求神通及名闻利养,而且贡高我慢,贪得无厌;佛陀看到这种情况后,便以此来教诫弟子;佛陀说,出家修行的比丘,就好像竹子一样,这个竹子的内在是空的,所以它能够吸收雨露阳光,生长得很好、很茂盛,但是如果这个竹子中空的部份长实了会怎么样呢?长实了,就会慢慢死掉,因为竹子的心一定是空的,如果长实了,就无法生存下去,就一定会死亡。所以这个物欲,对于我们出家修行人,乃至在家学佛的居士来说,就是一种堵塞、一种障碍,令我们的智慧无法打开,而渐渐枯萎,就好像竹子中空的地方结实了一样,竹子慢慢就会枯死,所以我们要懂得空的道理,我们要把欲望空掉,要把贪心空掉,要把一切的烦恼空掉。
经中,佛陀又说,一个不知学道成佛的人,一生就会被爱欲所牵累、所牵缠,所以说,贪恋于爱欲的人,就好像一个人拿着火炬逆风而走,他的手最后会怎么样啊?一定会被火烧伤。在人的一生当中,如果都被妻子、儿女、房舍、田宅,种种的东西所束缚的话,那么几乎就没有出离的一天,而唯有舍离世俗的爱欲,最后才能有成佛的希望。因此如果我们想将来了生脱死,成佛作祖的话,就一定要对所有的物欲及贪求有所放弃;不放弃的话,是不可能有解脱的机会的。因此,佛陀告诉我们,要常常的记得,我们这个身体,只不过是四大假合,是由地、水、火、风组成,一旦四大不调的时候,就会分离;四大分离之后,哪里还有一个「我」的存在呢?「我」只不过是一个幻觉而已,所以我们不要以假当真,在色身的假相当中,其实并没有一真实的、永恒不变的我存在,所以,我们又何须执着呢?其实,佛陀已经给我们人生指出了一条解脱之路。
接着,佛陀又为我们讲解了「成佛之路」。我们一般人都被世俗之爱,以及种种的诱惑所迷恋,被财、色、名、食、睡五欲所束缚,所以无法了解真理,如果人们能做到绝爱、断欲,那么自然就能找回自己本来的清净心;为什么我们的心不清净?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被一切的物欲,也就是五欲六尘所蒙蔽了,所以见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比如说我们原本拥有六种神通,现在一种都没有,就是因为内在的光明无法显现。佛陀说:「人从爱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我们很多的时候,就是因为有爱、有爱欲才会有忧愁、有恐怖,所谓「从痴有爱,是我病生」,因为愚痴的关系,就生起了爱,有了爱,就生起了欲;有了欲,就有无穷的烦恼,所以「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因此,如果我们一旦远离了爱欲,自然就没有忧,也没有怖,自然就会身心自在。所以,我们学道首先就要学会割舍爱欲,这是我们学道、成佛的第一步工夫。
佛陀说,修持佛法的人就好身上穿了干草编织的衣服,若有火来,必须赶快逃避,才不会被火所烧,如果不识得逃避,就会被火烧伤,甚至烧死。所以我们学佛之人,对于这个欲望一定要远离,若不远离的话,就难以修成佛道。
我们学佛的人,又好像炼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把所有的杂质去掉,方能成为精器;学道人也是一样,要把心上的执着、习气、迷妄等去除,这样我们的身、口、意自然就会清净;彻底清净了才能成佛作祖。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佛所说的,一定要全部信受奉行,不用去选择,因佛所说的经教,都是真理,本来就是没有分别,像蜜的中间和旁边都是一样的甜,我们不要妄加分别。
所以我们出家修行的沙门应该怎么样啊?应该舍弃、摈除世间一切过份的,不需要的,种种的资生物质及财宝;实行每日一食,切不可二食或多吃,因为食欲、物欲与贪图身体的享受,都能蒙敝我们的慧根,令我们的道业难以成就;因此,如果我们发心学佛修道,就必须舍弃许多不必要的东西,把多余的东西舍弃掉或送出去,这样就能不为物欲所累。至于饮食也是一样,我们之所以要饮食,并非为了贪图口腹,而是「为疗形枯」,滋养我们的身色,让我们能够好好的修行;而所谓「修行」,其实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克制自己,把欲望减到最底,以回复自己的本性,最后能够成佛作祖,这才是真正的修行。而这也就是《四十二章经》义理的精华所在。
我们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把这部经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其实经中所说的道理很简单,却对每一个学佛人的处世为人都非常有用,特别是我们念佛的人,许多时候虽然口中念佛,但内心还有很多无明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依照经中所说的去信受奉行,那么念佛自然就会更加精进,更有感应,这样的话,离西方极乐世界就不远了。今天时间已到,我们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全文完)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