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智中法师:南北传止观四念住之会通(二)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4日
来源:   作者:智中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智中法师:南北传止观四念住之会通(二)

 

  对“根本乘”的止观四念住,我们固然应当赞叹随喜,但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能忘失无上菩提心。要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果报,自己过去生没有栽培,以至于今生碰不到大乘善知识教导我们修学止观四念住的方法。对这样的果报不满意,可以从因地去重新栽培;切莫只是怨天尤人,期待他人的救赎与护持,而不知检讨自己。应当想想自己过去生是否有为佛教、为众生付出过,凭什么坐享其成!难道我们就不能为现在的汉传佛教及众生付出努力吗?。

  汉传大乘佛教今天受到南传佛教的冲击,要如何振兴?应当先从充实自己开始!我们应该认真地修学止观四念住,有了证量才能站得住脚而坚信大乘真是佛语,也才能建立起他人的信心。

  如何令南北传佛教“平等润洽,互相随顺,非如异道,”呢?我想答案就在深入学习《瑜伽师地论》及认真地修学止观四念住。因为《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从凡夫地说到共三乘的闻思修地、声闻、缘觉、乃至菩萨十地,是一部涵盖了大小乘、南北传所有的境行果的大论。深入学习之后,明白了全面的佛法以及修行的道次第,就再也不会说出那些自赞毁他或人云亦云的话。而想要修学止观四念住,更要深入学习《瑜伽师地论》!因为弥勒菩萨大慈大悲,这部论中详细的说明了转凡成圣过程中所有修行上会遇到的困境与障碍、资粮以及方便,堪称是修行的百科全书。

  不过多年来我一直在思惟一个问题:玄奘大师是为了《瑜伽师地论》才到印度去,但是为什么当玄奘大师往生后,窥基大师、圆测法师,这些法师只是偏向弘扬法相唯识的论典;而《瑜伽师地论》,不但没有人弘扬,更没有人依照来修行。乃至到了近代虽然有欧阳竟无及韩清净居士对于本论的研究,但是还没有人依这样子来修止观,一直到恩师妙境长老。由于恩师过去并未遇到弘扬四念住法门及《瑜伽师地论》的善知识,所以他可以说是一位开创者。这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非常的辛苦。个人以为,除了追思他老人家的法乳恩深之外,不应该只是在他的庇荫之下自了,而忽略了其他苦难的众生。诚如恩师所言,他只是开了一条路而已,后继者还有许多许多未完成的事,在此,期待所有的同学能够发心,一起为佛教、为众生而努力。

  唯有透过修学四念住,才能正念正知地活在当下,才能调伏烦恼,才能提升生命,才能住持佛法。智中修学《瑜伽师地论》所著重的,并不在于那些法相很多,或是专谈唯识的部份;当然菩萨地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好好学习的,如菩提心品、六度四摄等等。但主要的是在修所成地、声闻地中的四念住,止观实修的部份。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摄异门分”中,明白的指出:以“奢摩他止”和“毗钵舍那观”为摄受处,并且指示“身念住”为入手处。经文说:“言梵行者:谓八圣支道,及与远离非正梵行习淫欲法。又言安住余梵行者:谓三十七菩提分法,彼由三处之所摄受:谓由奢摩他故,由毗钵舍那故,由修身念故。如其所应,彼自性故,彼品类故。此中信、念,俱通二品。”

  而马哈希内观禅修的方法是保存完整的上座部修观法门,也是以“身念住”为入手处,修学四念住。经由内观的修习,能令行者心智变得安定、清明而又敏锐,而不再随著境界、烦恼而起惯性的连锁反应。这种专注力及观照力的培养,是修学佛法、实践佛法的必要基础,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不过这样的直观,不是容易的事。举例来说,妄念太多根本无法观照标名,开示时提问。对于初学的人在次第上四圣种、六随念、五停心(止资粮前行方便),还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瑜伽师地论》中所谓的二道资粮,是我们必须具备的。

  “内观”是巴利文vipassanā的中译,或音译为“毗婆舍那”、“毗钵舍那”。巴利文vip assanā,的字面意思是“清楚地看”、“以种种方式观察”,但是在巴利圣典中有深层的宗教实践意含,《无碍解道》即是如此定义的:“观是随观无常的意思,观是随观苦的意思,观是随观无我的意思。”这个定义为后来的巴利注疏所沿用,如法护的《清净道论大疏钞》说:“观察诸法的无常等种种行相,故为‘观’,慧有此名。”

  依于缘起的道理,可以开演出二乘的无常、无我的三法印,以及大乘毕竟空的一实相印;所以能够随观苦、无常、无我,也必定能随观一切法毕竟空、无相、不可得。只是,声闻人所观照的无我,以龙树菩萨看法仅为“毛孔空”,而大乘遍缘一切法所观照的空是有如“太虚空”,在这里是可以会通而没有矛盾的。

  如果照马哈希禅法能够观照而慢慢经验到所谓的十六阶智,那么能这样子观照到无常、无我,那是否也同样能够观照到空呢?

  智中仍然在学习,这次只是一个经验分享,试著尽量先放下自己汉传大乘的成见、立场,好好学习内观禅修,然后撷取南传实修之经验再予以二道资粮会通。所以呢,我会采取以下这样的一个融合。

  问:何等名为涅槃法缘,而言阙故、无故、不会遇故不般涅槃?

  答:有二种缘。何等为二?

  一、胜;二、劣。

  云何“胜缘”?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

  云何“劣缘”?谓此劣缘乃有多种。

  谓若[一]自圆满、若[二]他圆满、若[三]善法欲、若[四]正出家、若[五]戒律仪、若[六]根律仪、若[七]于食知量、若[八]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九]正知而住、若[十]乐远离、若[十一]清净诸盖、若[十二]依三摩地。

  云何名为“二道资粮”?

  嗢柁南曰:“自他圆满善法欲、戒根律仪食知量、觉寤正知住善友、闻思无障舍庄严。”

  谓若[1]自圆满、若[2]他圆满、若[3]善法欲、若[4]戒律仪、若[5]根律仪、若[6]于食知量、若[7]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8]正知而住、若[9]善友性、若[10]闻正法、若[11]思正法、若[12]无障碍、若[13]修惠舍、若[14]沙门庄严,如是等法,是名世间及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

  自他圆满:自圆满,在我们讲起来多数已经是果报上的定局,所以不予以讨论,而他圆满则有赖于如理如法的道场及禅修中心。

  善法欲:善法欲就是想要得圣道的意愿,这的确得看个人过去生的栽培及今生的努力。

  戒律仪:(受持八关斋戒)

  禅修期间为了净化身心,必须弃舍世俗的欲乐和作为,藉著戒律(禅修规约)来保持我们身心的清净,是达到内观正定及智慧的首要步骤。因此行者必须受持八关斋戒(出家人则比照出家戒律),而在禅修中心这样的环境保护下,是比较容易持戒清净的。

  根律仪:

  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眼见色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广说乃至意知法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若依是处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是处修行律仪。防守根故,名修律仪。

  云何名为“行平等位”?平等位者:谓或善舍、或无记舍,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

  马哈希内观禅修的方法,是在境界现前时,去观照当下最显著的现行法,然后只是“标名”而不去分析、评估,如此即是舍受。每当见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或想到,都要清晰地加以观照,并且给予标记:“看、看”、“听、听”、“闻、闻”、“尝、尝”、“触、触”、“想、想”。不论这些身、心(色、名)现象是是好,是坏,不去期待或控制,只是处之泰然,单纯地观照或标记,不被牵涉进去或参预,乃至继续联想或价值判断,都能全然的舍受。的确凡夫是必定受一切法的,但如果能不起分别,不因分别而起爱憎的舍受,就能将“爱、取、有”停下来。

  根律仪及正知而住的部分在古代是不必详加说明的,但是现代呢因为欲重、速度太快,根本无法正知而住,还却以为可以一心好几用,那么是很难去体会及实践的。一般完全不修止观的人呢,我执重、贪欲强、放逸惯了,心是粗糙得不得了,六根永远是向外攀缘,随时都在保持警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占便宜、或是满足自己欲望的机会。

  根律仪的部分就是我们观照到最明显的现行法以后,只是标记而绝对不去进一步的思惟、分析、推敲…,所以呢,我们现代人想要能够做到二道资粮,非得要靠禅修中心。到禅修中心来禅修,一般在家或到寺庙,到一般寺院都几乎不可能。

  食知量:

  在禅修中心的饮食,一切由外护准备,以清淡不令行者起贪心为宜,如护持者准备的食物过于丰盛,行者也要能够自我约束,警惕自己吃七、八分饱即可。食过饱则气满盈身,尤其会障碍观察腹部起伏,但也不可刻意减食,若过饥则容易气虚、昏沉。

  饮食时专注而放慢,正知而住,尽可能观照、标记所有现行的动作与觉受,的确有助于防止食不知量与散乱。

  觉寤:

  觉寤瑜伽者,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净修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右胁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至夜后分,速疾觉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在缅甸马哈希系列的禅修中心,的确是只睡中夜,而整天除了早斋跟午斋,其他时间是连续交替的坐禅一小时、行禅一小时,是非常符合《瑜伽师地论》所说的觉寤瑜伽。这与我们汉传传统的禅修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汉传传统的禅修方式是坐香很长而经行很短,并且多数是用快步跑香,这样不但不符合一般所说的“动静相生”的道理。而且在跑香时,是很难维持正知而住。有时更因经行的时间过短而急著上厕所、喝水,甚至散心杂话,而弄得心非常散乱。

  注意起、进、落的慢步行禅,对于坐禅是有帮助的,除了有调和气血的作用之外,更能够摄心不乱。此外,行禅也有助于训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观照。

  正知住:云何名正知而住?

  一、谓如有一,若往、若还正知而住。

  二、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三、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四、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

  五、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

  六、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

  七、于觉寤时正知而住。

  八、若语、若默正知而住。

  九、解劳、睡时,正知而住。

  恰宓禅师在清净菩萨学处印行之《恰宓禅师禅修开示录》中一再强调:“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举一动,都必须保持醒觉正念观察,佛陀在念住经中,特别专门在一章里面讲到观察日常生活,这章的名称意思是彻底的醒觉,或是完全的了悟。佛陀在这一章特别强调修行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举动都必须正念观察,不管是行、住、坐、卧、吃饭、睡觉,在自己的房间、浴室、厕所,每一举一动都是修行者不应该放过的。因为正念观察日常生活的举止行动,对于开悟真理非常重要,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时时强调大家必须保持正念,观察日常生活的每一项举动,而且要越来越慢、越观越细心。”这的确是在我们汉传禅修中所忽略的,不过离开了禅修中心,想要在现在这样一个讲求速度的社会是很难办到的。

  以上是智中很粗浅的依于《瑜伽师地论》来融摄南北传,希望对于我们现代的佛教徒有所启发,野人献曝,唯诚心尔。希望见闻者,能够本著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悲心,站在这个基础上,予以发扬光大。当然更欢迎诸位的批评与指教。

  人的一生有如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智中深感学佛、出家都晚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的时候只知追求荣华富贵,而不能修学圣道来摄持根身。近来面对色身的衰弱,深感岁月不饶人,似乎应该步入秋收冬藏之际。有感于汉传佛教的衰微,未来仍然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使命。

  个人以为学习弘扬瑜伽师地论及修学四念住止观,是汉传佛教的未来;因此,除了自己努力用功之外,如果福德因缘具足,更希望能依著二道资粮里面所说之条件,成就一个如理如法的禅修中心,与大众一起修学觉寤瑜伽。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实修的善知识太少,现有的禅师多数是如班迪达禅师所谓的〝note book teacher〞,而言教兴讼,身教者从。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先编辑禅修手册,以及建设如理如法的禅修中心,才能逐渐培养人才。

-----------------------------------------------------------------------------------------------------------------

更多智中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