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中道与边见(戒净)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3日
来源:   作者:戒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道与边见(戒净)

 

  导 言

  中道与边见中就是不落边见的中正之道,边就是邪僻有过失的偏执。因为世间人大多数都不理解中道,很容易生起边执,不偏于空,就是偏于有。要想遣除人们的边执,使他们能够观中道之境,修中道之行,证中道之果,所以要说中道与边见的意义。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在大小乘普遍受到重视。虽中道的意义各有深浅,但各宗以中道表示其教理的核心却是一致的。譬如在阿含教说而言,因八圣道的实践是远离快乐主义和苦行主义等偏颇的生活态度,由此得以完成智慧,趣入菩提涅架,故称八圣道为中道。如果正确理解十二缘起的道理,就能远离常见与断见,或有见与无见等片面的看法,所以正观十二缘起,就是住于中道的正观,前者是实践上的中道,后者则是思想上的中道。对部派佛教而言,如《大毗婆沙论》、《成实论》等,都继承阿含教说的立场,说中道是远离断常二见。而大乘中观派则主张以般若波罗密为根本立场,以远离一场执著分别而无所得者为中道。根据《中论·因缘品》说,缘起的道理是打破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八种邪见,而阐明空的真理,万有以顺此缘起道理而存在。故离八邪,本无实体,不为执著的对象,如此离八邪住于无所得正观,称为中道。这就是八不中道。由八不破一切邪执,而显我法实相。据《中观论疏》卷二说:不生是破婴儿阐提,不灭是破邪见阐提,不断是破断见的声闻,不常是破常见的声闻,不一不异是破外道,不来不去是破独觉及初发心菩萨的各种邪执。三论宗基于这八不中道之说,所以说三种中道即俗谛中道、真谛中道和二谛合明中道。下面谈谈唯识对中道义的看法。

  一、中道者何

  (一)中道的意义

  中道,是不落二边,就是离开二边的极端邪执,是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称为中道。它有二方面的意思。一、折衷义,就是似中庸,无过而不及义。释迦在波罗奈的鹿野苑中,最初为五比丘转*轮时,就提出中道的主张,如《转*轮经》说:“在此诸欲中耽于欲乐者,乃下劣凡夫,为非圣为无意义之事。虽然以自身所求之苦为苦,亦为非圣无意义之事也。离此二边之中道,方依于如来而能证悟,此即开眼、开知,至于寂静、悟证正觉,涅槃之道。比丘!于何名为依于如来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圣道也。”佛在开宗明义的最初说法,揭示此不苦不乐的中道。佛教之所谓中,是不流于极端的纵欲,也不流于过甚的苦行。因为这二种都不是解脱之道,所以中道要远离这二种极端,适于不苦不乐之行,才是中道。从这种意义上说是折衷义。二、真实义,中道是真实之道,离开常、断、一、异、来、去有无等偏执。远离边见,目的是为了能够正确认识真实,所以中道是建立在如实见、正见的基础上,没有正见就不能认识中道。佛教里最早的中道是八正道,如导言中《转*轮经》有提到。所以八正道是趋向解脱的唯一真理,八万四千法门都不离八正道,偏离了八正道就不是佛法的修行。所谓万变不离其中,离开中道就不是佛法。前面已经谈过中道的意义,接下来所要谈的是中道的内涵。

  (二)中道的内涵

  唯识宗所谓的中道是唯识中道。如《解深密经》等所说,远离空有二边而完全彰显非有非空的中道真理,称为中道教。凡是有为法无非是因缘所生的假法,根本没有一法能够常住而实有,但我们凡夫众生自无始以来,因断于这些因缘所生的假法,从执心外有实法,于是就引起实我实法的妄见,而永远沉溺于生死苦海无法出离,佛陀慈悲为了拯救众生,特别开设此教,以三性中道契悟众生。三性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性可以诠显一切法,一切法不离此三性。如果说识外有三性的话,唯识道理就不能成立了,假如说识外没有三性的话,那就违背了佛说。下面先分析三性,然后再说明从三性显中道之理。

  1.遍计所执性:遍计就是周遍推度计执的意思,凡夫众生由于妄情的驱使,对于因缘所生法妄起实我实法的迷执,其实这些都没有实在的体性,只是“体相都无”的假法,所以说遍计所执自性空。其中①能遍计与所遍计,能遍计就是我们的虚妄分别的心心所法,因为我人的一切动作、语言、谈论、思想计划等,凡是一切心里的活动都是这个心识,这是属于主观的。所遍计是指一切对象的事物,是我们意识和前五识所能觉察得到的一切现象都是所遍计,是属于客观的。②能遍计自性与所遍计自性:可分三点来说:第一、能遍计的自性,能遍计的心是指第六和第七识心心所,唯识论云:“.唯有意识是遍计故”。第八识与前五识都没有能力分别计度的,所以是非遍计。第二,所遍计自性,就是五蕴上的我相法相、见分相分。摄论说依他起性是所遍计。宇宙现象都是依他起,所以所遍计就是万有现象。第三,遍计所执相是什么呢?遍计所执与遍计所执相不同,前者是依他起性,后者是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相有两种:一种是三界心心所法所生的见分相分,所取能取,我相法相,惟此二性说为所遍计执相,因为二取都是无始无明等熏习所成的,但这种我法二执的相状都是…隋有理无”的,故属于遍计所执相。另一种,一切心心所法。由熏习力缘生故,遍计在依他起法上妄生执著,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这是遍计所执相。

  2.依他起自性:依是依托,依仗义;他是众缘、条件;起是生起、转起义。因为一切法都是仗因托缘方得生起。一切心心所的见分,必须内仗见分种子,外籍境界知识等缘、才能生起。《成唯识论》云:“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其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这里不但说有为有漏是依他起性,就是佛果无漏有为功德也是依他起。由此可知依他起是统指宇宙一切事物。

  3、圆成实性:圆是圆满。离颠倒义;成是成就义,实是真实无虚谬义。也就是圆满究竟成就真实的意思,故名圆成实。可见圆成实是在依他起法上,恒常毕竟远离遍计所执性,就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指:空所显的真如,由空了能取所取,我相法相的颠倒执著所显示的真如实性。我法不空,那么真如就无法显现,以生空智破我执所显的是生空真如,由法空智破法执所显的是法空真如,真如即实相,又名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又有三义:①普遍义,②常住义,③非虚妄义。

  从上述的三性分析中,遍计所执性虽然是妄情所现的“情有理无”法,但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是无漏智所缘的境界故,不可以用妄情来计执。因为是证智的境界,所以是“理有情无”法。这里举个例子说明:比如有一个人夜间走在路上时,看见一条绳子,错误认为是蛇,于是就产生恐怖。这绳子上的蛇的观念就是遍计所执。因妄生计度执著以为是真蛇,这是(情有理无”。绳子就是依他起性。后来看见蛇原来是绳子的假有,这是“假有实无”。在绳子上离开了蛇的这种错觉,就是圆成实性。又进一步去观察绳子只是麻做的。绳子的自性也没有了,就见到圆成实性,这是“真有相无”。见于圆成实性,才能子知依他起性是如幻而有。不了达依他起性,那么永远是遍计所执。要了知绳子是麻做的,才能知道绳子是假众缘和合的。如果不知道是绳子,总是执着为蛇,哪里会知道绳子是麻等缘和合而成的呢?

  可见一切法都具有三性,所以就不能肯定为有,也不能肯定为空。这就是所谓非有非空的中道义。如果从三性的中道来说,遍计所执是由我们的虚妄分别力显现于妄情上的“体相都无”。他的体虽然没有,但依他起性是因缘所生法,虽然不是常住的法,但仍然是假有的现象,圆成实性是诸法的体性,是远离一切虚妄分别执著的真有法,所以在三性中遍计所执虽然是空的,但依他起和圆成实却是真有的。所以空有相望非空非有一——真空妙有之中道就可以成立了。这种三性相望的中道义,叫做三性对望中道。如下表(A):

  但三性又不是个别独立成为一体,不管从哪一性来说,都可以成立非有非空的中道义。可以这么说,遍计所执虽然是体相都无,但它却是妄情分别所执的虚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情有”,因体相都无,所以说是理无,可见在遍计所执这一法中就具有有无的中道义。依他起性是缘生法,但缘生的万有之相历然假存,这就是所谓的“假有”,因为不是自然生的,所以说是“实无”,这样在依他起法中同样也具有非空非有的中道义。圆成实性是真实如常,远离一切妄法,这就是所谓的“真实”,因为是真空妙有,所以说是“无相”,这样圆成实性也可以成立非空非有的中道义。可见三性一一法上都具足了中道义,这就是所谓的“一法中道”。列表如下(B):

  上面所说的三性对望中道,一法中道是依言语来诠显的,所以叫言诠中道;假如从无

  漏智所得的真实如常的理体来说,就不能用“有”和“无,,的假名称了。这种言亡虑绝的中道,叫做离言中道。在唯识所依据论典《辩中边论》中也有两个偈颂: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它是依三性有无来显示唯识中道。也是唯识宗著名的中道偈。“虚妄分别有”,是说妄识展开活动时有见分和相分出现,见分是能分别,相分是所取分别。这个依他起的能取所取分别是有的。“于此二都无”,二指二取执,当妄识展开活动时所显现的见分相分,都是在主观认识没有介入时,这个依他起相是有的,但当主观认识介入我们的认识时,见分就变成了我执,相分就变成了法执,所以在虚妄分别上所产生的遍计所执的我法相是空的。“此中唯有空”,空是空性,就是圆成实性,当我们认识虚妄分别时,离开所取的法执和能取的我执,就能认识空性。所以透过依他起相所显的空性,这是真实有的。‘‘于彼亦有此”,彼指实性,“此”指虚妄分别,就是在二空性中也有虚妄分别。也可以说空性不离虚妄分别。但不能说空性就是虚妄分别,也不可以说空性与虚妄分别是截然不同的二体,二者的关系应当是不一不异。第二颂是对前颂内容的总结,在一切法中,由有空性(圆成实相)、虚妄分别(依他起相),所以说非空。“有”就是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由依他起相的虚妄分别尽管在胜义中非真实有,但在客观上还不能说它是没有的,因为有情依妄识分别起烦恼造业,流转生死,修行的人只有灭去这种妄识才能得到解脱,圆成实相也是法尔如是,真实不虚的。“无”,就是遍计所执相,它只是有情主观错误的妄执,其实是没有的,如果能够正确的认识:性的有无就能妙契中道。总而言之,一切法既不是一向空,也不是一向不空,不空而空,这才是离二边而契中道。

  (三)中道在修证中的意义

  学佛修行,首先要知道我们的一切身心的行为都是以正见为眼目。如《阿含经》是以正见为诸行的先导。《般若经》是以般若为万行的先导。所以中道的修证是以正见为体的实践,不落于情本的空有等二边之见。可见中道是修证中的基础,整个修证的过程都要建立·在中道的认识上。比如说:对遍计所执的认识也有中道;对依他起的认识也有中道,对圆成实的认识也有中道。这三种中道正确的认识遍计所执是没有的,依他起是假有的,圆成实是实有的,整个认识过程的意义,如果没有中道的认识,也就是会处在一种边见、实有见、自见的偏执之中,这样就会产生我法二执,产生烦恼所知二障,从而迷惑造业,流转生死。中道的认识也就是真实的认识,真实的认识就关系到正见的树立,树立正见才能破除我法中道与边见    165二执,断二障、显二空、证二果。

  中道的修证,就是要断除我法二执,一般人都执著五蕴假和之身为实我,外在的六尘等为实法。唯识家认为这是遍计所执,是妄情。既然是妄情,当然也就是识心所变现的。因为识心上有能取执的意念和所取执的尘影。由此二分的妄情上而构成我法性。我们知道我法是从识变而有的,故无实在性可得。那么众生的这种所谓的我法到底是什么呢?简单的说这是众生分别心上所起的一种妄想。因昧于真理,习惯以非为是,而且把五蕴假合之我看得过份重,从而轻视他人。因为看自己重,就觉得我体是实有的,于是处处保养安抚他。因此不惜代价巧取诈夺,以求得这个我称心如意。唯识学上说:由我执而起烦恼障。烦恼障正是生死流转的根本,而为发业润生之惑。我们就是有此障,才永远在三界中轮回而无法悟证涅槃极果。这种我执现象非常普遍,但在执著的程度上比较浅,而更深一层的计划则是法执。一般人只知道以我为主,于是就会想出许许多多的主意来,这主意对不对不管,而一味的认非为是,这就是法执。唯识学上说:由法执而起所知障。这怎么说呢?所知的一切境界、一切理论,并不是什么障碍,由于自己没有智慧而固执自己的意见——法执,就对所知的境上发生障碍,其实这是妄计横执。所知障是迷妄的根源,我们就是有了此障,才迷惑诸法的真理,而不能证得菩提妙果。下面进一步所要说明的是我法二空的道理。

  我法二执是一切大小乘所要破除的。为什么要说我法二空呢?因为我法二空是入中道的关键,是达到真如妙理的捷径,也是唯识观的究竟。如果能够突破这一关,就能证得菩提涅架的极果。我空,就是所谓补特伽罗无我。我空是观没有常一、主宰的我体的正见,也就是说有情的体,不过是五蕴假和合的。如果对每一蕴详细地观察,就不难知道,无非是生灭变化之法了。但这里的空,是针对我执而言的,并不是空无所有的意思。因为假我是有情相续的名称,而—且是现前的事实,这个假我还是不能否定的。如果拨无假我的存在,那就等于堕入毕竟空了。所以《唯识三十颂》云,“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法空就是法无我,这是观五蕴的每一法体,都无坚实自性的正见,依他起的法体,究竟是缘生,是自然无性,并不是说连依他起的假法也没有。故有所谓:“无体随情假,有情施设假”之说,缘生假有是现前的事实,不过是无性不可得而已,如果连假有也拨无的话,那就堕入空见。

  我法二执遣除之后,所显出来的二空真如之理,这就是中道修证的最高境界,也是唯识的究竟目的。一般人总是执我计法,随起二障,沉沦生死,不能证悟,佛菩萨慈愍迷谬的众生,令他们破除虚妄的我执、法执,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令他们转染成净,究竟证得圆成实——我法二空。由于破除虚妄性的我法二执的遍计所执,便能显示真实性的我法二空的圆成实了。如《辨中边论》颂曰:

  “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由识有得性,亦成无所得。故知二有得,无得性平等。”

  唯识学讲“心有境无”,首先要认识到识的有是相对境界而言的。“境无”有二方面的意思:①遍计所执是没有的。②依他起的见相二分是没有的。因为境是由识所变现的,离开了识也就没有所谓的境。我们认识到所取的境空,那么能取的妄识也随之而空。所以说境无所得,识也无所得生。即诸法之有,由识而有,似有而不真实,因此能了达境无所得的智慧也就生起了。从而了知境是空的;更进一步证明一切宇宙万有都是无所得;都是毕竟空,那么能变的识也空,从而生起了达能识空的智慧。其实,能缘识的生起是由于所取,所取既空,能取当然也就随之而空了。二取既空,那么就证得一切无相的圆成实了。识的生起变现各种各样的境相,能取所取、见分相分等,所以叫有所得,所得境虽然有,唯是假有。能够认识这个假有如幻如化,能缘的心识实性也没有。能缘的识性没有了,那么能取所取,见分相分在依他起的角度上来看虽然有.但从圆成实空义上来看却是没有的,如果能够了达此虚妄分别有,毕竟无所得,外境没有了,能缘能分别的妄识也没有的道理。以此作为入无相的方便,那么就能了达这种有得正是无得,无得中也唯有妄法可得,从而趣证中道实相了。二、边见者何边见,具称边执见,执著片面极端的见解,为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边见有二种:(1)常见,认为我们死后常住不变。(2)断见,认为我们死后断绝。也就是五取蕴执取断为一边,常为一边的谬见,这种执边见是缘于有身见所执的我、我所之事法,而起断、常二见,障碍处中之道谛与出离之灭谛。又此见是随有身见而转。《成唯识论》卷六说:此见有四十七见,其中七断灭论属于断见,其余四十见属于常见。又此见摄于遍行之惑,与有身见同为自界缘。都是以慧为体,为见苦所断的烦恼。边见的定义已经说过了,那么见可以分为几类呢?

  (二)见的类别

  见,可以分为两类:一、正见,二、邪见。一、正见,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的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是属于八正道之一,也是十善之一。是“邪见”的对称。正见是远离或有或无、或常或断的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的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的见解都属于正见。所以广泛的说,凡是佛教所公认的道理都属于正见。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载:正见可以分为二类:(一)有漏正见,又称世俗正见,就是与意识相应的有漏善慧。属于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二)无漏正见,又称出世间正见,就是尽无生智不摄之意相应善慧。如八种无漏忍,有学八智、无学正见等。二、邪见,有五种:(1)身见,就是我见我所见,不知道我们这个色身是五蕴假合之体,而计度实有我身(我见),也不知道我身边外的一切事物都没有实在的主宰者,而计度有实在的我所有物(我所见),合此我见和我所见二者,就是身见。(2)边见,如前所说。(3)邪见、拨无因果的道理,认为世间上没有可以招来结果的因,也没有由原因所产生的结果,所以恶的也没什么好怖畏,善的也没什么好向往的。象这样的谬见是诸见当中最邪的,所以叫取见。(4)见取见,以劣知见为始,取其他种种之劣事,认为这是最胜殊妙的,而且能够通向非想天,除了信此之外,别的不信。(5)戒禁取见,由上面的见取见,于是就以非理非过的戒禁为始,取其种种的行法,作为生天之因,或涅架之道。戒禁取见有二种:持牛戒或鸡戒等,认为是生天之因,这是非因计因的戒禁取见。修涂灰断食等种种的苦行,认为是趣向涅槃之道。这是非道计道的戒禁取见。以上五见是恶慧的一分,在见道时才能断尽。上面说过见的类别,下面进一步说明边见的种类及其违害。

  (三)边见的种类及其违害

  边见的种类很多,这里就举《辨中边论》中所说的十五对边见来说明。

  l、异性一性边。就是异性执为一边,一性执为一边。有人认为神我与五蕴身是两个东西,那就属于异性边,有人认为神我与五蕴是一个东西,那就是属于一性边。其实执着神我与五蕴是异性或一性都是不对的,因为五蕴身与神我既不是异性,也不是一性,所以执异执一都是边见。如果我们不能正确了解这个因缘假合的五蕴身与神我的关系,就无法修中道行。

  2、外道声闻边。什么是外道边呢?就是执著色等为常性的,因为有这种常住的执着,所以才有许多的烦恼,这叫作外道边。什么叫声闻边呢?就是执著色等是无常的,这是声闻边。说到无常,可以从三性来说,从遍计所执的意义上来说,所执的无常其实是错误的,就是从依他起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不可以执著它,因为依他起的本身就是无常的,所以说它是非常。从圆成实法性色的角度来说,它是属于常的,那么我们也不可以执它为无常的,所以说圆成实性是非无常。因此对中道的认识应当是非常非无常。如果不能如实的认识色等,就会执著或常或无常,这样就远离中道了。

  3、有情增减边。就是对有情产生增益的执著或损减的执著,这都是属于二边之见。如果执着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在操纵着我们的生命,在接受轮回,在造业,在招受果报,这就属于增益见。如果执着说佛法不是讲无我吗?为什么无我也不对呢?因为佛法所说的无我,所要无的是外道所说的那种恒常普遍的自我,而有情的这种假我其实还是有的,所以说如果连假我都否定了,这就变成了断灭,属于损减见。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我和无我,这就不能证得中道的智慧。

  4、法增减边。对法的认识要远离增益和损减的二边。从依他起的角度来说,心目的现象是有的,但如果把心目的现象看成是真实不变的,是实实在在的,那就是法增益边。可是从遍计所执的角度来说,我们所执着的这个心心所的现象它是没有的,如果把它看成是实实在在的没有,那就是法损减边,这样就不能如实的认识心和心所,也就不能悟入中道。

  5、所治能治边。就是把所对治的执著为一边,把能对治的执著为一边。如果我们执著有实在的不善等杂染法被清净法所对治,这就属于所治边。如果我们执著有善等清净法去对治杂染法,那就是能治边。从实相来说,所对治的杂染法和能对治的清净法都是不可得的。如果停留在能所的状态之下,那么我们永远都不能证得中道。因为有对立故,而中道的行为是远离一切差别的。

  6.常断边。就是在有情法上执著为有是常住边,或者在有情法上执著为非有是断灭边。有情法是依他起的现象,对依他起的现象如果一定执著它是真实不变的有,这是属于常住边,如果认为依他起的事相是什么都没有,那就属于断灭边,若不能正确认识有情法,就会落入常见边和断见边。这样就不能生起中道的智见。

  7、所取能取边。我们的认识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能认识就是能取,一方面是所认识就是所取,执著有能取和所取的差别,就属于二边之见。比如无明,它的存在必然有两种状态:能认识的无明是一边,被无明所认识的境界又是一边。与无明相对的“明”即智慧,同样也有它能认识的能力和所认识的境界,这样就会形成所取和能取各为一边。无明与智慧本身也存在能治和所治。譬如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前者戒定慧是能对治,后者贪嗔痴就是所对治,其实,能取和所取、能治和所治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对这种因缘和合如梦如幻的现象产生执著的话,那就不能解脱众苦,更不能证得解脱之智。

  8、染净边。就是执著染为一边,执著净为一边。修行就是要克服对这二边的执著。我们说转染成净,也就是用净法来对治染法。那么什么是染法?什么又是净法呢?染法指的是杂染法,简单的说有三种:一、烦恼杂染,如贪嗔痴爱恨等,这些都是烦恼杂染。烦恼杂染又有三种:(一)诸见,指六根本烦恼中的恶见。(二)贪嗔痴相,主要指烦恼本身。(三)后有愿,就是对未来生命的执著,这也是烦恼。这三种烦恼要用三种智慧来对治。也就是用空智来对治诸见,无相智对治贪嗔痴相,无愿智对治后有愿。二、业杂染,业就是以烦恼为基础而发起的行为,包括所作有漏的善业和恶业。它能对治不作智。三、生杂染,就是由烦恼业所招感的生命果报本。比如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认识,我们的思惟,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一切都是杂染的。故叫生杂染,生杂染有三种:(一)后有生,就是未来生命最初出现的那一刹那。(二)生已心心所念念起,就是从我们第一念投生之后,后边所生起的心心所。(三)后有相续,指我们未来的一生,这一生死了,未来一生的相续生起,叫后有相续。针对这三种生杂染,分别用无生智对治后有生;无起智对治生已心心所念念起;无自性智对治后有相续。这样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统统灭掉了,这就是清净状态了。如果在清净法界中执著有实在的杂染或清净,那就是二边之见,杂染并不是法界的本来面目,法界是平等一味,离言绝待,既没有杂染,也没有清净,哪里还有染净可言呢?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染净诸法,也就不能证得中道实相了。

  9、有非有边。《辨中边论》云:“分别有分别非有各为一边。”就是执有为一边,非有为一边。什么是有边呢?有人对佛法所讲的空性道理并不能正确认识,以为有一个实在的有情,这个有情坏灭了之后就空了,因为执著有一种空性的有情,这就属于有边(常见)。什么是非有呢?有一种人听了佛法说无我的道理之后,认为有情、假我这一切都不存在,于是就产生断见(非有边)。如果不能离开有和非有这样的两边之见,就不能证得中道。

  10、所能寂边。如上论云:“分别所寂分别能寂各为一边。”能寂即能够使生死和烦恼灭掉这样的一种智慧;所寂即所寂灭的对象。比如菩提涅槃是所寂,智慧就是能寂。智慧寂灭了生死烦恼之后,就证得所寂的菩提涅架。如果执著有所断的一边就是能寂边,执著有能断的一边就是能寂边。这样对空就产生一种怖畏。若能认识到生死烦恼本来就是无自性的、空寂的、空的,那就没什么好怖畏。若不能正确认识所寂和能寂,那么声闻人就会对空产生怖畏,这样就落在断见、空见中,永远无法断烦恼、了生死,更不用说证得菩提涅架。

  11、怖畏边。如上论云:“分别所怖分别从彼所生可畏各为一边。”什么叫分别所怖呢?怖与畏其实是两个东西,怖是所怖,畏是能畏,就是我们对境界产生一种恐怖和畏惧的心理。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怖畏,是因为把六尘境界看得太实在于,所以对生死流转产生恐怖。比如声闻人把生死看得太实在了,所以才会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怨家。如果把生死看成如梦幻泡影,就不会害怕了。一方面对这种自以为是实在的境界产生恐怖,另一方面进一步又执著这种痛苦的境界,所以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畏惧心理,于是就害怕生死。如果不能认识所怖和能畏的二边之见,就能使菩萨对生死产生怖畏,在发心上产生退失。

  12、所能取边。《辨中边论》云:“分别所取分别能取各为一边。”所取是所认识的相分,能取是能认识的见分,它们都是自证分所变现的,如果我们执著有一个实在的能取和所取,那就是二边之见。能取和所取就象幻师一样,能变现很多的东西,既然是变现出来的,那就不是实在的东西。所以说:“由唯识智无境智生。”知道了唯识所现的道理,就会认识到离识以外没有实在的境界可得,境是空的,进一步认识到能认识的智慧也是空的,这就是唯识心空境寂的道理。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能取和所取是不可得的,是空的,也就不能认识到唯识所变的道理。那么永远就活在虚幻的境界中。

  13、正邪边。如上论云:“分别正性分别邪性各为一边。”就是正性为一边,邪性为一边。什么叫正性呢?正性就是正性离生,指的是见道。见道是成就智慧、证得实相、远离生死,所以叫正性离生。在见道之前都属于邪性。譬如:暖、顶、忍、世第一这四加行包括凡夫在内部是邪性的范畴。正与邪的区别,从本质上说正性是属于无漏智,邪性指的是有漏的妄识。当一个人进入见道时,无漏智的生命系统就开始现行了。而在见道之前所现行的都是有漏妄识的生命系统,所以它是属于邪性。如实观在加行位时要产生四种寻思,四种如实智。如实智的开发是在忍位和世第一位。那么如实观到底是属于正性,还是属于邪性呢?他本来应属于邪性的系统,但他能引发正性,所以又含有正性的成份在内,这样就不可以把他定说为是正性的,因为他是妄识邪性的系统。但也不能把他定说为是邪性的,因为他马上就可以引发正性了。譬如两木生火,两木虽没有火,但经过摩擦之后却能产生火,火生出来之后再把木头烧掉。如实观也是这样,虽不属于正性离生,但通过如实观引发的正性离生的这种无漏智慧,反过来又能把如实观这种妄识系统彻底打破。因为他是顺着正性,能引发正性,所以不能说他是邪性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正性和邪性,那就不能消灭妄识系统,有妄识在,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永远与无明为伴侣,更谈不上证中道了。

  14、有用无用边。如上论云:“分别有用分别无用各为一边。”有用无用指的是圣智。有人执著圣智一定要先有分别之后,才能除去染污烦恼。如果不先分别,这个圣智就没有断除染污烦恼的作用。其实这种说法是二边之见。譬如初灯喻,一盏灯,当我们把它;点亮时,黑暗就消失了,灯破暗是不须要分别的,只要有光明的地方,就不会有黑暗存在。所以有圣智也就没有染污烦恼。如果不远离这种执着,认为圣智要先分别后才有用,或者执著圣智不分别就没有作用,必落入有用无用的二边之见。这就远离中道了。

  15、分别及时边。如上论云:“分别不起分别时等各为一边。”就是分别不起为一边,分别时等又是一边。外人执著这个无漏圣智要么就永远不生起来,要么生起来就应该长时间的永远的无始无终的现行。那么杂染也应该与圣智一样也是无始无终的,不应该断掉,因为杂染本身也是无始就已经存在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二边之见。譬如后灯喻,此喻有二义:一、灯现在虽然没有点起来,但以后可以点起来,就象圣智一样,现在没有开发,以后可以开发。二、灯一旦点亮之后,黑暗也就随之而消失。如果不能远离分别不起和分别时等二边的执著,就不能正确认识中道。

  以上所说的种种边见,能使行人落入边病,学佛修行的人如果有边见,就象戴上有色的眼镜一样,看什么东西都是变色的,永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真面目,也不能正确认识别人的真面目,更无法正确认识宇宙万有的真面目。纵使精进用功修行,也只是与中道背道而驰的邪知邪行。它可以直接断送行人的法身慧命,能使行人沉溺于生死海中不能出离。不远离边见,要想解脱生死、趣向涅架,犹如蒸沙成饭无有是处。因此说边见违害甚深甚深!行人不为之所害者甚难甚难!所以要想证得中道一定要远离边见,要远离边见才能证得中道,才能彻底究竟万法之本源。

  结 语

  以上是说明中道与二边义,也就是显示了适中的中道和除去二边的边执。如在所缘上,或心行上往往很容易落在一边,如果能了达所缘境是非有非非有、非空非非空,那么就能契入中道而远离二边。如果能了知佛说无常无我等法,是为对治外道之常我而说,那么在修行上也就可以契入中道。在修证上如果能了知上面所说的有用无用等义,那么就能知道种种增上不仅仅是一法的作用。如破暗灯,非初非后,象这样成佛虽然不是因为有因种就可以,但也不是离开因种展转增上而成佛。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不偏于初后二边而契入中道。关于中道与边见的问题在《辨中边论》中谈得特别清楚特别详尽。若有想进一步探讨研究者,可以参阅此论。它告诉你如何去除边见,如何正确把握中道,乃至悟入中道。本人因智识浅薄,关于唯识的经论又学得不太多,所以没有将这个问题阐述得更详尽更全面,又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伏愿诸师大德长老悲愍垂教。

  参考书目:

  佛光大辞典

  ②《辨中边论·辨相品》

  ③《辨中边论·辨无上乘品》

  ④《太虚大师全集》1 5本,辨中边论颂释

  ⑤《闽南佛学报》1991年第二期,济群法师写的《辨中边论》述义

  ⑥济群法师《辩中边论讲记》

  ⑦《唯识读本》

  ⑧《妙云集·中观今论》

  ⑧《妙云集》

  ⑨《宝积经讲记》

  ⑩法舫法师讲的《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11)现代佛学丛刊,《唯住识学概沦》中默如写的唯识学概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