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1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4日
来源:   作者:印海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1

   当释尊说弥勒上生经为弥勒授记作佛后之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就要涅槃。此处说十二年后,表示佛为他授记,已证明弥勒得度十二缘起生死流转门。十二缘起或十二因缘为凡夫生死之恶性循环,以无明、爱、取三种烦恼,而造成行、有二支业道,去感召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忧悲一大苦聚。此是凡夫流转相,弥勒反此流转而超凡入圣,得清净还灭。弥勒选定在春季二月十五日这一天入灭,是为了众生执着常、乐之妄想。涅槃经第三十卷说:“二月名春阳,春阳之月,万物生长,种植根栽,华果敷荣,江河盈满,百兽孚乳,是时众生多生常想,为破此常,说一切法悉是无常”。弥勒于春阳之季入灭,令人见到万物荣枯无常,生命亦是无常。于二月间入灭,表示弥勒已能证得自性清净身及智慧法界身。又于十五日入灭者,表示是日为满月日,月亮盈满无亏,象征菩萨功圆果满,入大涅槃。弥勒预知时至,于涅槃前返回家乡入灭,与舍利弗不忍见世尊入灭,愿先佛而入灭,还到本生乡里,正意系心,入灭尽定。亦与国人相似,愿寿终于家乡,所谓“叶落归根”。不过,释尊生于迦毗罗卫国,入灭于俱尸那城,表示于此世界化缘已毕,将去他方国土教化。如菩萨处胎经说:“我身今灭,不复更生于阎浮提,于十方三十二垓诸佛剎中遍施佛事”。弥勒上生后,还来人间,化缘未尽,发愿利益此界众生。

  弥勒入灭是以盘腿结跏趺坐而化。常人都不能生死自由,最后命终四大分散众苦交迫,悲苦万分,菩萨有大功行,入灭时如同入定,身躯不卧。又不同于释尊入灭,释迦涅槃时头朝北向,右胁枕手,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以卧为最安适,表明释迦于此世界化缘已尽。弥勒但以坐势入灭,证知弥勒将欲利乐此土众生,当成佛果,化事尚未究竟。如入灭定,如同佛菩萨,声闻等,内心暂时不起受,想二心心所,一切情绪,联想,分别心均不起活动,唯端坐不动,好似涅槃,入灭定作止息想,但未真实涅槃。真是虽然万缘俱寂,而能了了常照。

  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

  现说明菩萨寿终身相庄严。一般人死相现前,非常难看。首先身体发生青瘀,继而膨胀乃至溃烂,令人惨不忍睹。但菩萨命终之后,身发紫磨金色,栩栩如生,并且身放光明,鲜艳无比,表明菩萨当来受生时是世间上第一位值得尊贵者,光明赫耀如百千太阳,表菩萨智慧高超,将要破除众生愚痴黑暗。

  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

  此说舍利之形状。舍利此云坚固子,即人死后的骨骸尸体。人死后有种种葬法,如火葬、水葬、土葬、还有鸟葬(给鸟兽吃)。释尊入灭是用火葬,而得八万舍利,小如稻谷、芥子之碎粒,以便分给八王供养,建塔礼拜。所以释尊是碎身舍利,主要将此最后骨骸,火烧为碎粒,分身十方,度化有缘。弥勒命终不用火化,是全身舍利,如铸金的菩萨像,并且不摇不动。全身舍利表示弥勒上升兜率是以一佛教化众生,不动不摇表示法身常在,本不动摇,本无来去,本无生灭诸多动作。

  关于全身舍利,近代,在台湾前有慈航菩萨的肉身不坏,现有清严法师的全身舍利,慈航菩萨在世,修慈悲喜舍行,热心为佛教、为僧伽,是一位近代革新佛教大德,今日台湾佛教有如此蓬勃新生气象,慈航菩萨为教为法的功劳是有相当供献的。慈航菩萨效弥勒之慈行,自称慈氏,专弘唯识,远绍弥勒之宗风,并发愿死后不以火化,端坐缸中,厝于台湾汐止秀峰后山五年后开缸,全身不朽,栩栩如生。当时教界震动,中外人士,前往瞻礼,不绝于途。一九七六年二月间,台湾第二位全身舍利的清严法师出现,又是轰动一时,令人叹为稀有!此不但证明佛法信、愿、戒、定法力不可思议,同时为佛教带来无比希望。因为佛教式微,为一般知识界,訾为迷信,今以全身舍利示现人间,不能不令人心服。全身舍利出缸后,当然要建堂供养,留为后人恭敬礼拜,此二大德在世不但能以言教度化众生,死后又以全身舍利度无量有缘众生,令人生信,种福,使佛法的信心种子普洒大地,法水的甘露洗涤人类的邪念妄执,这是菩萨化世又一方便。

返回目录

----------------------------------------------------------------------------------------------------------------

更多印海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