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仁焕法师:生命的精神与物质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4日
来源:   作者:仁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仁焕法师:生命的精神与物质

 

  广西灵阳寺2008-12-27至2009-1-3念佛七法会

  (1-1上午) 生命的精神与物质

  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

  今天是2009年元旦,大家能有缘分集会在灵阳寺,在寺庙里面度过新年的第一天,表示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面,接受新的精神、接受新的物质。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生命分有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物质生命就是我们的身体;精神生命就是我们的灵魂。人肚子饿找不到吃的,这叫做缺少物质;人缺少道德、缺少爱心、缺少感恩心,这是叫做缺少精神了。

  但是现在的社会不是缺少物质,现在的社会物质营养过剩,所以我们很多病都是营养过剩病。我们认为那些颠颠倒倒的人才算是精神病,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精神病,只不过还没有达到那种颠颠倒倒的程度而已。

  现在我把精神和物质的原理给大家说说。凡是吃不了饭的人,不想饮食的人,都是营养过剩病;还有一种病,肚子虽然饿也吃不了,同样是营养过剩病。那怎么样算营养不够呢?非常想吃却没有东西吃就是营养不够。

  如果人能吃饭,但是没有力气,这种叫做缺少精神的病了;另外,能吃饭又不愿做事,整天睡觉,都是缺乏精神;还有一种,又吃不得饭又没有力气,那是什么病?是营养过剩又缺乏精神。

  人有道德的心,有感恩的心,有爱心奉献的人,这种人就是有精神。物质享受贪得无厌,用脾气做事,这种人就没有精神。

  今天我们在寺庙生活、过元旦,那寺庙是什么呢?寺庙不是物质享受的地方,寺庙是精神享受的地方。物质生命就是我们的身体,精神生命就是我们的灵魂。我们来寺庙目的是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圆满的精神,但是很多人没有明白到这个原理,想来寺庙享受。想享受,在家就最好了,不要来这里。

  为什么寺庙大部分都在山上建?因为山上有物质享受吗?寺庙主要是提供精神能量的地方,家庭才是提供物质能量的地方。人没有精神一分钟,人还有用吗?但是人三天吃不了饭会死人吗?来寺庙应该是接受精神修养。如果来寺庙追求物质享受,那你的生命肯定加速去报到。

  现在我有一种感觉,世间上一些人把寺庙商业化,如果你们去那样的道场做功德,我认为那不是叫功德,那是加重业障。十方有良好的精神供养常住三宝,常住三宝应该是无条件地普利十方。我在这里,首先祈祷和愿望灵阳寺应该保持这种精神,也更愿望所有的寺庙都这样走路。不管是哪个宗教,我都认为是一种精神修养的场所。

  现在的人开口闭口都说是营养不够,所以有些病人来了就问:“我是不是营养不够?”我说:“不够你就加嘛。”也许有一些人还记得这么一件事:广西某大学有一个小孩(高中生),他有营养过剩病,原来比较胖,后来一直瘦到只有60斤。到全国各地去治疗都没有用,来到灵阳寺还要派人下山去抬上来,站也站不了,连坐都不能坐久,人一看上去就是皮包骨。

  他妈妈是一个教授,父亲是大学的校长。来到这里他母亲还是问我:“能不能加点什么营养?”我讲:“要加你们抬回去加,每天加多少都没有问题。来这里是要排除营养。”结果他们不得不接受我的观点。后来小孩康复了,现在体重达到120斤。

  家庭发生的矛盾也好,是非也好,灾难也好,大不了就是跟这两方面有关:一个是缺少精神,追求物质享受。佛教的教育有一个道理非常好,叫做“知足常乐”。但是寺庙并不是叫大家一点物质都不要。知足怎么解释?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合理使用!该用的就用,但是不要过分,这样叫做知足常乐。知足等于物质上合理享受;常乐是精神,该让给别人就让给别人,多余的不要留,这样就乐了。

  吃不了饭的人是营养过剩了,不要再加了。比如肝硬化或肚子胀的人,吃不了东西,不要老是找营养来加。所以我提倡精神疗养,精神疗养就是知足常乐。

  凡是有肿瘤的,就是营养过剩病。你们加进去太多了它消化不良,就成肿瘤了。为什么有肿瘤动手术以后,过一段时间又重新长肿瘤?因为动完手术以后你们又来什么一招呢?鱼的、鸭的、鸡蛋的统统都吃进去,结果比原来更加过剩。我们过分的享受,这个身体就成为垃圾桶了。什么东西都丢进去,难道它不加速损坏吗?

  愿望你们2009年合理享受,合理使用一切,保持精神快乐。生活上要事事方便、随缘、简单,越简单的人就是有精神。谢谢大家!

------------------------------------------------------------------------------------------------------------

更多仁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