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70~179)
傅味琴:《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70~179)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请善知识转法轮,法的明灯代代相传,
始终照亮众生的生死长夜
本次提要:
■ 唯有佛法才能解一切众生之缚
■ 讲法要请善知识讲,恶知识讲,越讲越坏;邪知识讲,种种错见,一辈子
不会成就;无知识也讲不出来
■ 亲近善知识,却不请他说法,难免成了搞私人关系
■ 请善知识转法轮,法的明灯代代相传,始终照亮众生的生死长夜
■ 释迦佛的法叫正法,反过去说就不是正法,佛说要远离恶知识
■ 亲近无知识,一问三不知,即使终身相伴,亦是虚度时光
■ 善知识说法要有请才说,劝请说法实为第一功
唯有佛法才能解一切众生之缚
今天继续讲《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三卷“灭业障品第五”。这里讲劝请如来、善知识转法轮,功德不可思议,说也说不尽,因为唯有佛法才能解一切众生之缚。要使众生明白佛法,众生才能修行,不明白佛法,随便你怎么精进,全成了盲修瞎练,一辈子空忙。
讲法要请善知识讲,恶知识讲,越讲越坏;
邪知识讲,种种错见,一辈子不会成就;无知识也讲不出来
要明白佛法,必须要有人讲法。讲法要请善知识讲;请恶知识讲,越讲越坏;请邪知识讲,种种错见,一辈子不会成就,不纠正的话,生生世世都不可能成就;请无知识讲,他也讲不出什么来。所以佛说要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却不请他说法,
难免成了搞私人关系
亲近善知识就是请善知识说法。你光亲近他这个人,不请他说法,这个亲近也成了搞私人关系。佛门里世俗感情、世俗知见、世俗习气,就是这么样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泛滥的。
请善知识转法轮,法的明灯代代相传,
始终照亮众生的生死长夜
我们请善知识转法轮,能使释迦佛的法炬像传灯那样,一代代传下去,始终不熄灭,始终照亮众生的生死长夜,这个功德极大。善知识转法轮,就把佛陀的智慧教给了众生,众生在修行上就能看清前面的路,不至于盲修瞎练。
释迦佛的法叫正法,反过去说就不是正法,
佛说要远离恶知识
一入邪路那是很可怕的,所谓进入“疑怖之林”,邪师邪说会使你远离佛法,你弄不清楚到底谁对谁错,难免也会对释迦佛起怀疑。譬如有教佛弟子:不要听释迦佛话。听了这话,佛弟子就怀疑了:可能释迦佛讲的法不对吧?也许还会调和:释迦佛不会说错,不过现在末法时期,还是你说得对。知见就紊乱了。释迦佛的法叫正法,反过去说就是邪法。所以佛说要远离恶知识。
亲近无知识,一问三不知,即使终身相伴,
亦是虚度时光
无知识呢?这个佛弟子虽然是好人,也会说几句好话,但是他不懂佛法,一问三不知,跟他在一起,白白地浪费时光。人身难得,这样子虚度时光,可惜不可惜?所以一定要记住释迦佛的教导“亲近善知识”,不要做糊涂虫。说句笑话,人变了糊涂虫,下一世投胎也会投到糊涂虫里去。
善知识说法要有请才说,劝请说法实为第一功
善知识说法要有人请,因为佛法无比珍贵,必须有请才说。善知识说法种种功德,是由你劝请而起的,首先你就有功德,论功劳,你是第一功。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2) <总第171>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几乎都不是依法修行,
而是依我修行,我执、法执重,一切功德全烧光
本次提要:
■ 劝请说法,能圆满清净法身,先成就法身才能成就报身化身
■ 问修行怎么修,还不如问修行修什么
■ 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几乎都不是依法修行,而是依我修行,我执、法执重,
一切功德全烧光
■ 宗派讲的圆满,是这个宗派的圆满,要所有宗派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圆满
■ 修一个法门去否定其它法门,你能达到圆满吗?好比每天专吃一个菜,
必然会营养不全而虚弱
■ 修行是为什么,修行是修什么,这个根本的问题先弄清楚了,然后再问
该怎么修
劝请说法,能圆满清净法身,
先成就法身才能成就报身化身
请转法轮的功德说也说不尽,最后能够圆满我们清净的法身。十方如来都希望我们众生成佛,成佛首先要成就法身。不成就法身,报身、化身是不可能成就的。
问修行怎么修,还不如问修行修什么
经常碰到有人问,修行第一步怎么修,问修行怎么修,还不如问修行修什么。对这个问题,可能十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
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几乎都不是依法修行,
而是依我修行,我执、法执重,一切功德全烧光
譬如释迦佛在人间时本来没有宗派,佛教传到中国来,是中国人成立的宗派。宗派也是佛法,所以无论修什么宗派,你不懂佛法、不依法修,根本修不好,即使你在修,也是盲修瞎练。今天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很少是依法修行,而是依我修行。如今宗派里的人我执、法执很重。我执、法执重,非但不能成就,一切功德都会烧光。
宗派讲的圆满,是这个宗派的圆满,
要所有宗派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圆满
听说中国从前有十大宗派,现在净土宗比较普遍,其次是禅宗、密宗。很多寺院原来都称禅寺,现在都改成唸佛了,可见得净土宗兴起之前,禅宗很普及。法相宗已经很少了,华严宗,可能已经找不到华严宗的法师了吧。
每个法门都说自己是圆满的,这点我们都可以认可,因为佛法本身都是圆满的。但是要讲清楚:这个圆满,是这个法门的圆满。如果一个法门是全部圆满,那佛何必要讲八万四千法门?何必要有其它宗派呢?照理来说,所有宗派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圆满。
分了宗派优点就是,这个宗派里的这几部经可以研究得更加深入一点。每个法门都是平等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可能这个宗派比那个宗派殊胜。如果有人宣扬:“末法时期了,这个法门比那个法门殊胜”,这个人不懂佛法的。如果你说佛教的法比别的宗教的法殊胜,这倒是对了。
修一个法门去否定其它法门,你能达到圆满吗?
好比每天专吃一个菜,必然会营养不全而虚弱
如果你修一个法门去否定其它法门,你能达到圆满吗?譬如你每天专吃这一个菜,把其它的菜都否定,你肯定会变成一个虚弱的病人,因为你营养不全啊。
修行是为什么,修行是修什么,
这个根本的问题先弄清楚了,然后再问该怎么修
不管你学哪个宗派,都要知道修行怎么修,更要知道修行是为什么,修行是修什么。打个比方,生了病,非但要知道你这个病该用什么药,这个药能治什么病,还要知道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把病治好,这是目的啊!目的都搞不清楚,谁叫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你很容易上当,吃错了药咋办?就等于说这个人要你吃饭,你就吃饭,另一个人要你吃大便,你就吃大便。要弄弄清楚,吃饭有益于身体健康,吃不卫生的东西有害于身体健康,你的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这个根本问题先弄清楚了,然后再问该怎么修。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3) <总第172>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有人连医王也不要了,法药也不要了,
烦恼病怎么会好啊?
本次提要:
■ 有人连医王也不要了,法药也不要了,烦恼病怎么会好啊?
■ 接受了邪知邪见的引导,这种精进反而害了自己
■ 把烦恼的绳索解开,生死就跳出来了
■ 只有断烦恼才能证果,才能出生死,我几乎天天说法,总希望苦海里的人
醒一醒,回过头来
■ 起了烦恼,做了烦恼的奴隶,就不自在了,一谈了恋爱,就甘愿做烦恼的
奴隶
■ 众生为了爱,甘心情愿流转生死
■ 六道轮回是有的,菩萨在六道里度众生也是有的
有人连医王也不要了,法药也不要了,
烦恼病怎么会好啊?
佛是大医王,法是无上药,自己是重病人。我们生的都是烦恼病,佛法是治烦恼病的药,全世界最高明的心理医生,也不可能把众生的烦恼病治好,只有佛才能办得到,所以佛称大医王。由佛给我们开处方,那是不可能有错的。人开的处方就要小心点,庸医杀人的事多得很。不懂佛法修行,不走错路才怪呢。有人连医王也不要了,法药也不要了,烦恼病怎么会好啊?
接受了邪知邪见的引导,这种精进反而害了自己
即使他很想了脱生死,非常精进,但是他接受了邪知邪见的引导,非但跳不出生死轮回,还要堕三恶道,这种精进反而害了自己。说“是别人害我的”,你不接受,别人也害不了你,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问题。
把烦恼的绳索解开,生死就跳出来了
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断烦恼。众生为什么不能脱离生死?就因为被烦恼绑住了。把烦恼的绳索解开,生死就跳出来了。
只有断烦恼才能证果,才能出生死,我几乎天天说法,
总希望苦海里的人醒一醒,回过头来
你即使走的是正路,天天听法,天天修禅定,天天思维讨论,如果你不断烦恼,你所做的一切,还是白起劲,最多种种善根。要明白只有断烦恼才能证果,才能出生死,才能行菩萨道,才能成佛。
有一句老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从年轻时开始讲法到现在,可能有五十年了,几乎是天天讲,我的目的,总希望苦海里的人醒一醒,回过头来。
起了烦恼,做了烦恼的奴隶,就不自在了,
一谈了恋爱,就甘愿做烦恼的奴隶
我们凡夫有自在的时候,也有不自在的时候,起了烦恼,做了烦恼的奴隶,就不自在了。年轻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到不自在?从谈恋爱开始,可是这个爱非常迷惑人,他宁愿不自在,也要爱。外国人写情书最后具名:你的奴隶某某人,甘心情愿做奴隶,就是为了爱。
众生为了爱,甘心情愿流转生死
同样,众生为了爱,甘心情愿流转生死,流转到现在,也不知道做了多少世众生了,还是醒不过来。不光老年人是老众生,年轻人乃至刚刚出生的婴儿,做众生都有老资格了。今世再不修行,会一直做下去。吃得好睡得好,胖得来像一头猪,畜生道里的猪,结果还不是挨一刀?
春节前我在路上走,看见人家门口,把猪捆起来放在长凳上,它可能还弄不清楚咋回事,所以也不叫。我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刀,要刺它喉咙,下面一只桶准备盛血。我连忙眼睛闭上,快走快走,太残酷了!哪头猪不挨一刀?
六道轮回是有的,菩萨在六道里度众生也是有的
最近听说泰顺三魁镇,有一天杀猪,平常猪只有两三百斤,这头猪有一千多斤;而且很奇怪,平常猪都是呆在猪圈里,它不喜欢猪圈,它喜欢跑到厨房里,可能嫌猪圈太臭了吧;平常的猪吃得很多,它吃的量跟人差不多。要杀的时候,杀猪的人看到不是一头猪,而是一个人,所以杀猪的人不敢杀。过了一会儿又去杀,还是一个人。但是在别人看起来是一头猪,杀猪的人要去杀它,看起来就是一个人,所以没人敢杀它,后来被人买去养起来。我讲这事是提高你们的信心,六道轮回是有的,菩萨在六道里度众生也是有的。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4) <总第173>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无论修什么行,离开了断烦恼,
也没用,能断烦恼才能解生死的缚
本次提要:
■ 猪鸭在吃喝玩乐里高兴,人应该在智慧和觉悟里高兴
■ 骂人的声音一会儿就飘掉了,可你肚子里的气还没有放掉,那真是自找麻烦
■ 无论修什么行,离开了断烦恼,也没用,能断烦恼才能解生死的缚
■ 佛弟子学愚,那是走了反路,愚能开智慧吗?愚能成佛吗?
■ 有人说念《药师经》是杂修,就把《药师经》里释迦佛的话推翻了
■ 修行要有步骤修上去,依止善知识的好处就在这里
猪鸭在吃喝玩乐里高兴,
人应该在智慧和觉悟里高兴
修行人如果不断烦恼,即使没人杀你,你也会被无常所杀死。别看你现在生活得蛮高兴,有吃有穿的,猪比你还要高兴了,猪吃起来高兴得尽往猪食里钻,把鼻子都磨平了。人穿了衣服高兴,猪比你还简单,用不着穿衣服,全身是毛。哪个畜生没有吃喝玩乐?我前两天看见小河里一群鸭子,它们在水里拍拍翅膀,玩得也挺高兴。人的高兴,不应该是吃喝玩乐,应该在智慧和觉悟里高兴。
骂人的声音一会儿就飘掉了,
可你肚子里的气还没有放掉,那真是自找麻烦
所以前天早上给你们的开示中提到,假如有人骂你,你不要生气,骂人的声音一会儿就飘掉了,可你肚子里的气还没有放掉,那真是自找麻烦。他骂你,你尽管可以朝好的方面想嘛。比如人家骂你“赤佬”,你就要惭愧,我现在还不够红不够老,我继续努力,要又红又老;骂你“小鬼”,小鬼是最亲热的称呼,妈妈称自己宝贝孩子都称小鬼;骂你“歇斯底里”,外国话听不懂,没有意义;骂你阿Q,阿Q有句最出名的话:我是你老子;骂你“蠢猪”,我学愚还学得不到家,所以我还不是一头蠢猪。你们这么去想,就不会起烦恼了。
无论修什么行,离开了断烦恼,也没用,
能断烦恼才能解生死的缚
无论修什么行,离开了断烦恼,即使你不走错路也没用。无论什么药,即使你没吃错,可是你的病老是不好,也没用。我们学法修行是为了要断烦恼啊,除了这个目的,你还要什么?说“将来可以当大法师”,你当法师还是要教导众生断烦恼,你自己不断烦恼,你去教导众生断烦恼,能起什么作用啊?能断烦恼才能解生死的缚。
佛弟子学愚,那是走了反路,愚能开智慧吗?愚能成佛吗?
有的同学这几天越听越高兴,说:“我听得真高兴,看样子我了生死证果大有希望,成佛也不难嘛。”你能断烦恼,证果难什么?你不断烦恼,三大阿僧祇劫也成不了佛,从来也没有一尊佛是带着烦恼的。你学愚,那是走了反路,愚能断烦恼吗?愚能开智慧吗?愚能成佛吗?
有人说念《药师经》是杂修,
就把《药师经》里释迦佛的话推翻了
你目的明白了,这是根子,然后再跟你讲修行怎么修。这个问题,一般回答起来各人不一样,有的告诉你要念经,唸《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药师经》全都好。从前的人一般都劝人家唸《心经》、《金刚经》。有人告诉你念佛求生西方;也有人又念经又念佛。从前弘一法师说:修念佛法门的人,最好同时修药师法门,因为《药师经》里说:如果你愿到极乐世界去听阿弥陀佛讲法,你听到药师佛的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指引你去。这些话现在人不听的,你一唸《药师经》,就说你是杂修,不得往生了,把弘一法师的话推翻,把《药师经》里释迦佛的话也推翻了。
修行要有步骤修上去,
依止善知识的好处就在这里
还有人说:现在末法时期,魔障太重,要唸《楞严经》,那么又加一本《楞严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好,再加《普门品》。咒呢?各种咒全叫你念,十小咒、楞严咒,还有人修秽迹金刚的咒,再加一句:你修了要一直修下去,越多越好,每天只能多念,不能少。
如果你这么修的话,肯定忙不过来,因为你没有抓住要领。这个人叫你加这些,那个人叫你加那些,加到后来整天念,唸到晚上十一点还没念完,边打瞌睡边在念,这起什么作用呢?其实你真正要想修行,听这么多干什么?你找一个真正的善知识,由他给你安排,就可以有步骤的修上去。依止善知识的好处就在这里。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5) <总第174>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即使天天念经,
天天在众生里忙碌,也脱不了生死、成不了佛
本次提要:
■ 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即使天天念经,天天在众生里忙碌,也脱不了生死、
成不了佛
■ 出了家没有出离心,这叫身出家心不出家,在家居士能够修好出离心,这叫
身不出家心出家
■ 法师说:身不出家心出家远远超过身出家心不出家
■ 修了菩萨法再放不下、空不掉,这算啥个菩萨呀
■ 执著功德的人,是修有不修空,六度要修三轮体空才圆满
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即使天天念经,
天天在众生里忙碌,也脱不了生死、成不了佛
要明白法是起断烦恼的作用,这是一个根本。你发心修行,发心在前面,修行在后面。所以你先要把心端正,先修好发心,要发出离心、发菩提心。佛教导我们,修行就是自利利他,自利是出离生死,具体讲就是断烦恼;利他就是菩提心。
譬如说你吃饭是为了吃饱肚子,可是这饭是肮脏的,那你吃下去有害身体健康啊。不要老是盯着眼前吃下去的舒服,饮食首先要排除不清洁。所以没有一颗想出离生死的心,没有一颗度众生的菩提心,随便你天天念经、天天拜、烧香、拨念珠、敲木鱼,乃至天天在众生里忙碌,只不过累积一些善根,增长一些功德罢了,脱不了生死,也成不了佛。心为王嘛,你起什么心,就会往什么路上走。
出了家没有出离心,这叫身出家心不出家,
在家居士能够修好出离心,这叫身不出家心出家
在家居士应该学习出家人的出离心。如果出了家没有出离心,这叫身出家心不出家,是变相的还俗。在家居士能够修好出离心,虽然身在家,但是不投入到家的烦恼里去,犹如莲花不著水,这也叫出家,这叫身不出家心出家。
法师说:身不出家心出家
远远超过身出家心不出家
有四种出家,从前静天老法师讲过,身不出家心出家远远超过身出家心不出家,这就是突出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你一切修行,包括外相庄严、威仪具足,全是一种包装。没有出离心是断不了烦恼、离不开生死的,也去不掉世俗知见、世俗习气、世俗烦恼。
修了菩萨法再放不下、空不掉,这算啥个菩萨呀
没有菩提心,你根本修不起菩萨行。哪怕人家说“你是大菩萨”,也没用,最多算一个大居士。有许多居士在佛门里面培福培得很好,尤其是现在富起来了,一供养就很大。可你是为谁修供养、培福啊?可能为自己吧,你有一丝一毫的为自己,能叫菩提心吗?能叫修菩萨法吗?菩萨法是要你把自己的一切都空掉。因为凡夫放不下,所以做凡夫,修了菩萨法再放不下、空不掉,这算啥个菩萨呀?没有出离心、没有出离的基础,就去受菩萨戒,心就轻飘飘轻飘飘飞上了天,能海上师说这种菩萨叫轻毛菩萨。
执著功德的人,是修有不修空,
六度要修三轮体空才圆满
修菩萨法的人不能贪著功德,贪著功德就是修有,并不是修空,因为你认为你有功德嘛。修六度要修到波罗蜜才圆满,波罗蜜就是三轮体空。关于怎么修,佛教有一句最最扼要的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十方如来佛法的总纲。什么叫自净其意?如果你执著功德,你心就不清净。哪怕你忙忙碌碌,仍然是凡夫众生。修菩萨法是念念不忘众生,唯独没有自己,这才叫菩萨呀。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6) <总第175>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没有自利就没有基础,不利他,
就达不到像佛陀那样彻底究竟的圆满
本次提要:
■ 没有自利就没有基础,不利他,就达不到像佛陀那样彻底究竟的圆满
■ 圆满在法里,但一个法并非整体的圆满
■ 会说法的人,如果不持戒不修定,亦非戒定慧的圆满
■ 由执著而起烦恼,由烦恼而得魔加持
■ 一执著,仍不能得解脱
■ 空是佛教的核心、佛教的精髓
没有自利就没有基础,不利他,
就达不到像佛陀那样彻底究竟的圆满
再回过来说,自利利他两个都要,利他中不能忘记自利,没有自利就没有基础。如果只讲究自利,不肯利他,这就是小乘心,只能达到了脱生死的圆满,达不到菩萨境界的圆满,也就是不能成就像佛陀那样彻底究竟的圆满。
圆满在法里,但一个法并非整体的圆满
所以圆满这两个字,要正确地理解,如果修一个法门就能做到释迦佛四十九年教法的圆满,那释迦佛何用讲四十九年法?一个法可以达到圆满,这是这一个法的圆满,而不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也不是整体性的圆满。
会说法的人,如果不持戒不修定,亦非戒定慧的圆满
为什么人的偏见、错见放不下?执著啊!一执著不肯放,哪能广大?不肯广大,怎么叫大心?拿戒定慧来说,你光修戒,也能圆满,叫戒圆满;你光修定也能圆满,是定圆满;你光修慧也能圆满,是慧圆满,都不等于戒定慧的圆满。比如你没有戒没有定,即使你会讲经说法,智慧很大,了不脱生死的,现在有些讲经说法的人本身就不持戒,也不修禅定的。
我是从法上来说明问题的,而不是否定贬低佛门那些前辈的功德,他们的功德也许今天的佛弟子还远远比不上。拿编《佛教大辞典》来说,我是编不出来的。里面引用的经典很多很多,差不多每个法相解释都是从经典上摘下来的,那可真不容易啊。
由执著而起烦恼,由烦恼而得魔加持
“诸恶莫作”,不造恶业就没有恶报;“众善奉行”,止恶有止恶的功德,修善有修善的功德,有了功德应当“自净其意”,你不执著功德,就是自净其意;如果你执著功德,这不是佛的教导;执著功德,本身就是烦恼,只有不执著功德,才是符合佛的教导;有许多烦恼都是从执著功德来的。一执著功德,不修空光修有,首先这个人会起傲慢,起傲慢的人最容易得魔加持,魔钻空子就是钻众生傲慢的空子。
一执著,仍不能得解脱
比如有人皈依了三宝,竟然不知道皈依三宝的意义,连假和尚也算僧宝,什么都不懂。你即使知道:皈依佛是皈依释迦佛,要发菩提心,要走上菩提大道;皈依法是皈依佛讲的法,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皈依僧要依靠、投入到佛弟子的清净团体里去,这个团体就叫僧团,你这么理解没错,但远远不够,还要不能执著。一执著,你的方向就错了,皈依三宝变了拜一个师父。前面这些理解是理,理上懂了,事相上你还要懂,事跟理全要明白,才能没有抵触,达到无碍。所以一执著,仍然不能解脱。
空是佛教的核心、佛教的精髓
我们今天继续讲“能解一切众生之缚”,缚没有了,就等于绑住你的绳索空掉了。佛法最根本的核心是什么?六百卷《大般若经》摄起来就是《金刚经》,《金刚经》再摄起来就是《心经》,《心经》的心就是核心的意思,所有佛法的核心就在《心经》里。《心经》讲来讲去就是讲个空,空不好理解,那么就跟你讲无;理解了无的作用,最后达到空的目的,所以空是佛教的核心、佛教的精髓。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7) <总第176>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所有的法都是叫你悟到空,从空中得解脱,
达到究竟的空,那就是涅槃
本次提要:
■ 心不空,才去破戒;心不空,所以很难入定;心不空,所以开不了智慧
■ 所有的法都是叫你悟到空,从空中得解脱,达到究竟的空,那就是涅槃
■ 要理解三宝的功德,去修三宝的功德,将来决定能证到三宝的功德
■ 人被生死的绳子牵着走,好比猴子被绳子牵着去演戏
■ 佛门是解脱的地方,怎么会被名利牵住呢?这根绳子是你自己找来的呀
■ 生死流转关键就在爱、取、有上,抓了“有”,必会有老死
■ 有爱必有取,有取必有有,所以有了爱必有生死
■ 修行人连花也不要爱,我们将来是要证果,又不是要修成花
心不空,才去破戒;心不空,所以很难入定;
心不空,所以开不了智慧
众生就因为心不空,才去破戒;心不空,所以很难入定。从粗的方面讲,那些在佛门里搞名搞利,忙得不得了的人,名利都空不了,哪能入定?从细的方面说,即使你不忙名利,在修禅定,可你在打妄想,你妄想空不掉,哪能得定?也由于心不空,所以开不了智慧。执著于我,执著于法,执著于功德,全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所有的法都是叫你悟到空,从空中得解脱,
达到究竟的空,那就是涅槃
我们讲的智慧并不是指人世间的智慧,而是指佛陀的智慧。佛陀是修空圆满的,要修二十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把你一层层剥,剥到一点都没有了,彻底空光就是佛,佛的心就是空。法也是空,所有的法都是叫你悟到空,从空中得解脱。首先你要听闻正法,从中了解到空的殊胜,再去修这个空,然后证到空,等到你达到究竟的空,那就是涅槃。僧是根据佛的话修行,最后还是要达到空。所以有人说:佛法僧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空。
要理解三宝的功德,去修三宝的功德,
将来决定能证到三宝的功德
你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去理解三宝的功德,去修三宝的功德,将来决定能证到三宝的功德。可是你一执著就空不了,也就不会成就。好比一个人非常痛苦去上吊,有人把他救下来,他想想这根绳子是我的,那么卷起来放在口袋里。连促使他死亡的绳子也舍不得丢掉,也许他想:将来再痛苦的时候还可以去上吊。绑住你的就是这根绳子,放下绳子你才能活,丢掉绳子才能永远得解脱,为什么不肯放下?使我们流转生死的绳子就是烦恼,你不听法,不接受佛陀的教育,这根绳子怎么解,你也不知道,结果还不是继续流转生死?
人被生死的绳子牵着走,好比猴子被绳子牵着去演戏
为什么人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始终不能跳出生死轮回?就是被这条绳子牵着走啊。打个比方,湖南人耍猴子,猴子挺聪明的,敲敲锣,人家围过来看,湖南人唱了几句,这个猴子竟然听得懂,翻开箱子,拿顶官帽子一戴,湖南人又唱了,猴子跳几下,再把官帽子放下,戴上将军帽子,再唱几句,又戴上大老板的帽子……,为什么会这么忙?因为猴子头颈里有根绳子牵住了,只好听话,不听话,带回去打个半死,关键就是这根绳子。
佛门是解脱的地方,怎么会被名利牵住呢?
这根绳子是你自己找来的呀
佛门里搞名搞利的,都是被名利的绳子牵住了。佛门是解脱的地方,怎么会被名利牵住呢?这根绳子是你自己找来的呀。世间上的人被绳子牵住了,搞名搞利,进佛门来修行,还把这根绳子带进来,在佛门里边搞名搞利。好心劝他,他还听不进去,偏要把这根绳子抓住,能了脱生死吗?
生死流转关键就在爱、取、有上,
抓了“有”,必会有老死
生死流转,从十二因缘来看,关键就在爱、取、有上。你抓了“有”,必会有老死,怎么会“有”的?你自己去抓的嘛,也就是取,你不去拿,你会有这样东西吗?穿西装的人喜欢打领结,即使眼前有领带,你不拿,跟你没关系,你去拿领带,有了领带,必然往头上套,再打了一个结,就被牵住了。许多人上吊找不到绳子,就拿出领带把自己杀死。
有爱必有取,有取必有有,所以有了爱必有生死
你为什么要取呢?因为你喜欢啊,这就是爱。有从取来,取从爱来,所以爱是个关键,有爱必有取,有取必有有,所以有了爱必有生死。所有的烦恼也可以归纳到这个爱上:贪烦恼,因为你贪这个爱,有了爱必会去贪;瞋烦恼,因为你喜欢冒火所以才冒火;痴烦恼,你喜欢痴头怪脑,喜欢愚痴,所以去学愚。
修行人连花也不要爱,我们将来是要证果,又不是要修成花
这个爱并不仅仅是指男女之间的情爱,它包含的面很广的,拿出家人来说,看见一朵鲜花,也不能起爱心,起了爱心,就会被这朵花所绑住,你可以拿去供养佛。有些人不供佛,带到自己寮房里去天天看,在家居士这么做也不好,何况是出家人?经常有居士给我送花,我就叫他们拿去供养佛,假如居士说:“老师,这是供养你的,看这个花挺好。”花跟我有啥关系?我将来是要证果,又不是要修成花。今天讲到这儿。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7-1) <总第177>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1日
缚就是烦恼,我们每个人都被无形的
枷锁套住了,也是被烦恼锁死的
本次提要:
■ 缚就是烦恼,我们每个人都被无形的枷锁套住了,也是被烦恼锁死的
■ 为什么会去伤害别人,这股推动的力量就叫欲,起了欲,偏要干,不由你
作主
■ 你被烦恼的绳索套住了,生命虽然还活着,法身慧命却差不多快死了
■ 欲是个关键,用好了,利益无穷,用坏了,罪过无量
缚就是烦恼,我们每个人都被
无形的枷锁套住了,也是被烦恼锁死的
今天继续讲“能解一切众生之缚”,缚就是烦恼,烦恼好比人的枷锁,人之所以不自在,就是被烦恼锁住了。从前罪犯头颈里总有一个枷锁,或者用根铁链条往他头颈一套,把他牵着走。现在则是用手铐,把你拷住了,你就没自由了。我们每个人都被无形的枷锁套住了。
人本来可以长寿的,古时候有人活到三百岁、五百岁乃至八百岁,现在活到一百二十几岁的人还是有的,为什么如今多数人活不到这个岁数了,都是被枷锁锁死的。有一种死刑,就是用根粗绳套在人头颈里,把人绞死。无论你有多高地位、多少黄金,也不管你什么年龄,套上了这个绳索,必被绞死。譬如萨达姆,这么棒的身体,年纪也不老,原来又是总统,权力很大,财富很多,绳索一套上,就没命了,这是有形的绳索。
为什么会去伤害别人,这股推动的力量就叫欲,
起了欲,偏要干,不由你作主
有形的绞索起源于无形的绞索,我们每个人头上都被一条看不见的绳索套住,因为每个人都是烦恼众生,过去干了很多伤害别人的事。为什么会去伤害别人?总有个推动的力量吧,这股推动的力量就叫欲,欲就是欲望。你起了欲,被欲套住了,明明知道这件事情不好,偏要干,不由你作主。
你被烦恼的绳索套住了,生命虽然还活着,
法身慧命却差不多快死了
解放前,上海出了件大事,有条轮船叫“江亚轮”,沉船了,听说淹死了两千多人,使很多家庭非常痛苦悲哀。其中有一个人没死,传说是这样,她已经买好票上船了,她身边的小孩总是哭,不肯留在船上,要回家。她觉得奇怪,这小孩平时不是这样的,问他:“为什么要回去啦?”他说:“我害怕,有人在每个人头上都套上了一根红绳。”妈是看不见,不过想想可能里面有什么道理吧,就上岸了,就没死掉。
这件事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你被烦恼的绳索套住了,很难逃得脱,即使你没有死也不自在,生命虽然还活着,但法身慧命差不多快死了。
欲是个关键,用好了,利益无穷,
用坏了,罪过无量
欲就是人的盼望、人想达到的目的,它会变成一种力量,促使你去完成,包括好的方面,也包括坏的方面,就看你怎么去掌握,怎么去利用。从好的方面讲,我们有伟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想完成伟大的事业,处处为众生着想,也包括我们想做善事,全是好的欲在推动。从坏的方面来说,抽烟喝酒、当小偷强盗、骂人打人全是坏的欲在推动。从世间法来说,你想赚钱、想做官、想结婚、想成家、想生孩子,也是欲。从修行来说,你想出家、想听法、想修行、想证果、想成道也是欲。凡是你心里所想的,这个想所发生的作用,都是在欲上起作用。
人所有的造作全是因为心理上这个欲,人的身体只是一个工具,是个无记果,不能肯定它是坏是好。拿手来说,你可以用这只手去害人,也可以利用这只手去救人。所以欲是一个关键,用好了,利益无穷,用坏了,罪过无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7-2) <总第178>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1日
讲法就是把你心里的欲引向
好的方面,引向觉悟方面
本次提要:
■ 讲法就是把你心里的欲引向好的方面,引向觉悟方面
■ 离欲恶不善法能得初禅,修行起了欲就跑得快,苦恼人起不了欲,修行路
上慢吞吞,反又就会加重他的苦恼
■ 好比病人常受情绪影响,可知修行的奥妙也全在生活里
■ 今天得了法喜飞上天,明天想想仍是烦恼众生,进一步,退二步,也不知
扭到啥时候去
■ 欲会变,很多都是半路变化的
■ 年龄越大,会变得越不天真,因为精神负担太重了
■ 听法起了欲,修行就不会动摇,因为他懂得“一切有相皆虚妄”“心是
无常的”
讲法就是把你心里的欲引向好的方面,
引向觉悟方面
我们修行也是欲在推动。你们常说:“三天听不到傅老师讲法,情绪就低沉下去;老师一讲法,精神马上来了,听了法就会法喜充满。”这就是欲的作用,讲法就是把你心里的欲引向好的方面,引向觉悟方面。
离欲恶不善法能得初禅,修行起了欲就跑得快,
苦恼人起不了欲,修行路上慢吞吞,反又加重他的苦恼
拿修禅定来说,你要得到自在,要真正解脱身上的缚,还得靠禅定。禅定要修得好,也靠欲来推动,四如意足第一个就是欲如意足。四如意足也称四神足,是专门讲修禅定的。“神”就是极大的力量,“足”是一个比喻,也就是说你禅定修好了,就有极大的力量,在修行路上跑得很快,能得到修行上的如意。苦恼的人他的欲被抑制了,发动不起来,修行路上就走得慢吞吞、疲疲沓沓,反过来又加重了他的苦恼。
好比病人常受情绪影响,
可知修行的奥妙也全在生活里
人的病为什么好得慢?就是你心里的欢喜、乐观,这种好的情绪没有发动起来。如果你天天自己去发动,今天感觉情绪稍微比昨天好一点,或者身体稍微轻松一点,你赶快利用这个时候起好的欲,一切往好的方面想:我能进一步,也会进两步。你欢喜心就起来了,身子也轻松了。身跟心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你反过来做就是互相促退。
很多人都不懂得这个奥妙,把大好的机会错过了,从谈话中就听得出来,人家说:“你今天精神好像好一点。”很少有人满脸高兴:“我自己也觉得好一点了。”大多数还是苦恼着脸,“好是好一点,不过我这个病啊……”,那就糟了。
为什么修行要在生活里修?因为修行的奥妙全在生活里。
今天得了法喜飞上天,明天想想仍是烦恼众生,
进一步,退二步,也不知扭到啥时候去
即使你今天想通了,没事了,明天想想,又通不过去了,还是不行。以前常有这种事,有时候讲法讲到里边去了,有些人稍微有点明白了,高兴啊,真好像生了翅膀飞上去那样;等到明天,“说来说去我总是一个烦恼众生呀”,进一步退两步,像扭秧歌那样,也不知会扭到啥时候去。
欲会变,很多都是半路变化的
由此可见,欲虽然起来了,可是这个欲会变的:有的往好的方面变,有的往坏的方面变。世间上的事情经常这样,开头蛮好,半路里出差错了;也有开头不行,半路里扭过来了,所以欲是可以改变的,很多时候都是半路里变化的。
年龄越大,会变得越不天真,
因为精神负担太重了
当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你内心里有种子,内心里的念头不是很单纯。往往人越是年龄大,会变得越不天真,心理越复杂,也越不活泼,因为精神负担太重。
听法起了欲,修行就不会动摇,
因为他懂得“一切有相皆虚妄”“心是无常的”
听听法一高兴,好的欲起来了,就往佛法这条路走,“这么好的佛法,我发心天天听、天天学。”这个时候欲很强,你想拉他回去也不可能,假如亲戚跟他说:“这儿生活比较艰苦,回家里去吧,我给你买一辆小汽车。”他回答:“一切有相皆虚妄。”欢喜心强的时候,佛法一用就用上去了。男朋友来找她:“我到底哪儿有缺点?像我这样的相貌,一表人才,总说得过去。”她笑笑:“有相皆虚妄。”“我是真心爱你的。”“心是无常的。”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7-3) <总第179>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1日
内有种子发动,外有环境引诱,中途就要变,
起了世俗的欲,又掉在自己小圈子里
本次提要:
■ 内有种子发动,外有环境引诱,中途就要变,起了世俗的欲,又掉在自己
小圈子里
■ 并非黑牛绑住了白牛,也非白牛绑住了黑牛,是绳子把黑牛白牛都绑住了
■ 两人吵架,并非他要跟你吵,亦非你要跟他吵,是两人都被肚子里的气
绑住了
■ 眼根不是物件的枷锁,物件也不是眼睛的枷锁,因为它们两者而产生的
欲望与执著才是枷锁
■ 受了爱慕的迷惑,就只能看到片面,全面看世人全是残缺不全
内有种子发动,外有环境引诱,中途就要变,
起了世俗的欲,又掉在自己小圈子里
蛮好嘛,怎么会变?一是心里许多不好的种子还没有扫干净;二是外面的环境太复杂,受环境的引诱,那么中途又变了。“修行是好,法我也很喜欢听,傅老师虽受人爱戴,不过到底年龄太大,我没有家,又没儿女,以后我靠谁啊?”这个欲又掉在自己小圈子里,如果不转过来,越想根子越牢,越想掉得越深。
并非黑牛绑住了白牛,也非白牛绑住了黑牛,
是绳子把黑牛白牛都绑住了
人就是被欲缚住,欲就是我们的枷锁,当然这是指不好的欲。佛也这样讲过,我从《佛陀法语》上,摘下来一段原始佛教的内容,唸给大家听:锡达居士对众比丘说,“假设有一根绳子或者一把牛轭,将一头黑公牛跟一头白公牛绑在一起,那么应该说黑牛是白牛的枷锁呢?还是白牛是黑牛的枷锁呢?”就是黑公牛头上有根绳子,白公牛头上也有根绳子,这两根绳子绑在一起。黑牛要走没办法走,白牛也没办法走,究竟是黑牛绑住了白牛呢,还是白牛绑住了黑牛呢?
众比丘回答:“都不是,居士。黑牛、白牛都被绳子或牛轭所束缚住了。”并不是黑牛把白牛绑住,也不是白牛把黑牛绑住,这两头牛都被绳子绑住了。
两人吵架,并非他要跟你吵,亦非你要跟他吵,
是两人都被肚子里的气绑住了
这两头牛,你一看就明白,可是你对自己明白吗?两个人吵架,是他要跟你吵架,还是你要跟他吵架?都不是,是两个人都被绳子绑住了,别人劝他别吵,他还不高兴,偏要吵,因为肚子里有股气啊,所以吵架是被肚子里的气绑住了,绑住了就没有你的自在。佛的道理就是叫你从中觉悟过来。
眼根不是物件的枷锁,物件也不是眼睛的枷锁,
因为它们两者而产生的欲望与执著才是枷锁
这位居士又跟比丘们讲:“比丘们,与此同样的,眼根不是物件的枷锁,那物件,也不是眼睛的枷锁。因为它们两者而产生的欲望与执著才是枷锁。”譬如我们眼睛看着一个美好的东西,眼睛就离不开了,就被那个东西勾住了。这里就说明白,那个东西不是眼根的枷锁,是你产生的欲望把你锁住了。如果你没有这个欲望,看看有什么关系?所以我前两天跟你们说:要“有眼无珠”,修行人眼睛免不了要看,看了不要产生欲望。起了贪有贪的欲望,起了瞋有瞋的欲望。
受了爱慕的迷惑,就只能看到片面,
全面看世人全是残缺不全
从前有一家小商店,里面坐了一个少女,又漂亮又庄严,有个年轻人对她产生了爱慕,就被这个欲勾住了,每天要去,不买东西也要看一看。后来欲越来越强,他就写了一封情书给她,无非是我怎么样爱慕你。下次他到这个女的面前,女的说:“你的信我收到了,你看问题不全面。你进来吧,你把我看得全面一点。”男的进去一看,吓坏了:她没有两条腿,是个残疾人。这件事情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爱慕的迷惑是很厉害的,有了爱慕心就只能看到片面。往往有人爱慕心起来了,会说:“你是十全十美的人啊。”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全是残缺不全的。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