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仁焕法师:家庭是造化善根福德的基地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2日
来源:   作者:仁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仁焕法师:家庭是造化善根福德的基地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二月念佛七法会

  (初四下午仁焕法师开示)家庭是造化善根福德的基地

  昨天上午讲到保家:上孝父母,下爱后代,以和为贵。如果有家庭的和合,就成为家和万事兴。“和睦”是针对家庭来讲的。“和睦”和“和谐”在理解上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和”是互相尊重,“睦”是互相感恩,“谐”是互相礼让。

  为什么家庭需要互相感恩呢?从佛教来讲,家人的优点是共业,缺点也一样是共业。人毕竟有优点和缺点,如果我们能互相看优点,那自然就和睦了。如果一个家庭互相看缺点,你挑我的毛病,我挑你的毛病,难道不是矛盾之家吗?

  如果作为子女,能说父母好,父母自然也会说子女很乖。对不对啊?作为父母,自己说自己的小孩不行,那不一样等于说自己不行吗?如果子女说自己的父母不行,那不也一样是说自己不行吗?

  有个故事:夫妻俩非常孝顺,但是家公整天去赌博,把家产都赌完了,这夫妻俩始终不说半句话。每当别人说他家的父亲怎么样怎么样不好,儿子怎么回答呢?“我父亲根本没有这么回事,你们不要随便讲我的父亲”。有人请儿子去赌场看他父亲,儿子见到了,反过来怎么说呢?“他老人家没事,随便玩一玩嘛。”人家也跟媳妇说,你家公怎么样不好,媳妇怎么说呢?“好也是我的家公,不好也是我的家公,你们有什么理由讲我的家公呢?我的家公绝对很好,从今以后不准你们再说,如果你们再讲,我就不客气。”儿子和媳妇的一举一动,传到家公的耳朵里,最后家公自己觉得惭愧,就不再去赌博了。这个故事就是说:不看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不孝。

  另一个故事:有四个儿子,都不孝顺,老人年纪都大了,几个儿子也不劳动,整天游荡。而父亲整天劳动,又是个专门搞教育的人,人家就对老父亲说:“你给我们讲教育,讲得很好,你家几个小孩为什么那样游荡呢?”他笑哈哈:“等他们游够了,他们就自然回头嘛。我现在还有能力做事,等我没有能力了,他们肯定会掌家。”几个儿子都二十多岁了,听到人家把父亲的话传播了,几兄弟商量:“我们这样下去不行啊。我们这样做,对不起父母啊。”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到父母的怨言。父亲怎么说呢?“他们都很好,是我没有做好,等我做好了,他们自然也好了。”后来几个儿子都回家了,个个努力做事,成家立业。大家想一想,如果子女不好的时候,我们怪子女不行,还是怪自己呢?

  什么叫做善根呢?善就愿望这个家往好的方面发展,不做亏心事,叫做善根之家。有善根的家自然去接受善的道理来完善家庭。有善根的人听到善的道理,就心生欢喜,接受教育。没有善根之家,善的道理听不进去,听起来就感觉没有意思。善是一家的树根,等于房子的房基。房基好,房子就牢固;房基不行,空中楼阁。一个家族,人口兴旺不兴旺,那就要看老祖宗的善根。如果老祖宗有善根,将来这个家族会发展壮大。大树参天靠的是树根,树根牢固才能立得住参天大树。

  福德之家,自然懂得强化自己的后代,愿望自己的后代一代超强一代。福德之家,一举一动都为强化一家人而努力,有福德之家也是和谐之家。有和谐,又有善根福德,才叫做富贵之家。贵是于后代成长上来讲的,首先有后代,而且后代一代超强一代。

  有爱心后代才成长良好,孩子就是夫妻的依靠,是夫妻生命的希望,也是爱心的体现。有了后代,这个家才后继有人。

  我们在后代的培养上,打个比喻:我们种果树,从种子种下去到树苗成长,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那棵树能生长得好吗?所谓成家立业,家庭就是造化善根福德的基地。

  有知识不一定表达有善根福德,善根福德要比知识文化更重要。我接触过一个大老板,他没有什么文凭,我问他:“你怎么当得这么大的老板?”他说:“我靠的是辛苦努力。”我说:“那别人也辛苦努力,但是没有你这样成功啊。如果你不孝顺父母的话,你做不成这样的事。”他没说话,从公文袋里面拿出他父母的很多相片。他把父母的照片带在身边,这样的儿子做的事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啊!他说:“我很想做天下的事业,做人类的事业。”我问他:“天下的事业是怎么做呢?”他说;“为天下的穷人想,我所有利润,只留生活所用,剩下的全部拿去救助穷人。”我讲:“这个是造福人类的事业。为这个世界平安,那才算是做天下的事业。你做得对,有功德。”他虽然没文化,但是他强化自己的修养,所以他才不断地进步。我经常讲的“做天下的事业就发天下的财”,这句话就是从这位老板这里讲出来的。

  对于善人,我是感恩他们的,祝愿他们更加好;坏人到我这里来,我也要感化他。我经常用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让他自己选择,我说:“你现在想走黑暗的路还是光明的路啊?”他自然选择:“我走光明的路。”我说:“你想走光明的路,就不要做黑暗的事啊。既然想走光明的路,就要做光明的事。”

------------------------------------------------------------------------------------------------------------

更多仁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