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性广法师:自知自作证 禅七开示录(十五)――第七日 大堂开示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来源:   作者:性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性广法师:自知自作证 禅七开示录(十五)――第七日 大堂开示

 

  开  示:性广法师

  纪录整理:李素卿

  时  间:2006.7.29晚间

  地  点:佛教弘誓学院禅堂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晚安!

  今天还愉快吗?

  我们一再强调,小参时只需问与当前实修有关的问题,不要思前虑后,问一些过去发生的,假设未来的情况,这不但浪费时间,也容易使心意涣散,可惜很多学员无法停止这种打闲岔的习惯!

  禅修已近尾声,还有一天就要出堂了,最近小参时,同学常问的一个题外问题是:「回去以后要怎么办呢?」我总是会打趣的说:「以前不认识我们,没有参加过禅修之前,从来也不曾担心自己未来该怎么办,现在才参加几天的禅修,怎么就担心起来了呢?」请大家放心,既然禅修还没有结束,当然不必去担心它,但完整的禅修课程,是必定要交待这个部份的,到了出堂日,自然会说明,否则怕你们回去以后「不会过日子」呢!现在请大家还是专心地做自己的禅修功课为要。

  密集禅修

  禅修的形式,大略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密集禅修」,二是「日常行持」。

  「密集禅修」是选定一段固定的时间,规划一个特别的空间,在完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一意专心禅修。它的优点是因为能够密集、持续、不间断的用功,所以定慧能力能快速的进步和明显的增强,其所产生的成果真能以「无量的法喜」与「无边的赞叹」来形容。

  但是这需要有多方的助缘与护持,才能成就如此殊胜的修行福缘。只有禅修者在主观意愿上排除万缘并不够,还要外在人事能随喜护持与配合,否则很容易产生怨憎与阻碍。还有,在环境上,需要有安静、独立、不受干扰的空间;而饮食的供给,环境的打理等等日常所需,在在都需要众人的护持与协助。尤其是几十人、上百人的结期密集禅修,其所需要的场地、动用的人力与饮食、卧具、汤药等物资的提供与补给,都相当可观。尤其重要的是,禅修需要有善知识的指引,否则大家纵然有浓厚的修行意愿,有良好的环境、外护与物资,也会有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遗憾。所以我们常说「密集禅修」实在是一种「高度消耗人力、物力资源」,需要有大福德才能成就的活动。

  经过了几天的「密集禅修」,大家的正念力与觉观力都很快的增长起来,也体会到许多增上的殊胜境界;也希望禅七结束后能如此持续的进步,这才会急切地想要知道以后如何保任定慧力,也才会担心出堂以后,禅修应该如何持续。

  在这段期间,我们禅坐的时间长,功课的安排绵密,所有饮食、清洁等作务,全部有人护持,还有老师陪着大家用功,按照进度给功课,适时的提醒与鼓励,安排小参解答疑难。大家在这么好的修行环境中,万缘放下,一支香坐过一支香,进步是理所当然的事呀!

  「密集禅修」所增进的定慧能力,的确是日常行持中间断、分散的禅坐所万分比不上的地方;但问题是,我们不可能永远都在禅堂中过活啊!所以,我们曾说:禅堂中的生活是「不自然」的,是不永久的。禅修者如果心情调适不过来,或不愿接受现实的生活,可能就会对日常生活产生排斥与厌烦的不正确心态了。

  不过,或许有人会想:「如果过出家生活,那不就可以诸事不管,一直禅修了吗?」这也是见树不见林的看法。做为一个出家的修道者,初出家时,不可能在没有任何戒德、正见与福缘的基础上,全心投入禅修的。等到三学的基本知见具足,也最好能在大众中共学,分担僧事。在《阿含经》中,佛陀与圣弟子们从清晨开始,要去托钵,要入聚落让众生与三宝结缘,要为人们说法,除了雨季的三月安居期间,一天中的禅修时间也不会比我们现在禅七排定的时间多呀!所以要获得秉除万缘、专意禅修的因缘,是很殊胜、很难得,也是不可多求的。

  我们也曾说:「禅修中心」就是以禅修为中心,禅修者除了会禅修,什么也不必学,所以除了禅修,就什么也不会。因此,身心虽然宁静、轻安,在定慧上也能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对于最基本的人际应对的礼节,对于平常事务的运作方法,明面上是允许我们不管不顾,但认真想来,也可能是无文无礼,一窍不通的。怎么说呢?以最切近的禅修环境为例,别说采购、煮饭、洒扫庭除,就说最简单的应对进退好了,在禅堂中,为了保护同学们的道业,让大家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敏锐明达的定慧力,所以要求大家禁语、不要互相打招呼、不要有目光的接触等等共修规约。事实上,如果能够认真贯彻这些规矩,就会发现,不必打招呼,与人不必交谈,实在是天底下最大享受;因为不用去照顾他人的感觉,也不必时时注意有没有不经意地疏忽了周遭的人。从人际互动如天罗地网的日常生活中超脱出来,感觉独自一人挺立在天地间的感觉,真是最大的自由,天大的享受。

  在未禅修之前,我们的心念很散乱,平常跟人打招呼,互动交谈,常常是心不在焉,习惯性、制约式的做过就算了,因此不能体会打招呼是一件需要用心念认真面对的事情。一经过禅修,有了专注的训练与能力,就会觉察到:心念的进与出,转向与觉察,是需要全副心神投入、参与的过程;其中,语句、口气、姿态、心情都要因应不同的对象而有适切并恰如其份的表现。禅修能让我们的心意专注,觉察力敏锐,但是,人世间的礼节与事务,仍然需要另花时间去学习与面对,不要认为有了定慧力就足够了,或其它一切自然具足,这是对禅修怀着错误心态才会有的无知想法。

  日常行持

  禅修,是为了面对生活而做的训练与准备,让自己因为有禅定的专注力与观慧的觉察力,就不会像一般人一样,随五欲之外境而奔逐,被内心之烦恼所淹没,浑噩过日,苦不堪言;因为有定慧的任持力,而过着清明醒觉,有智慧、有意义的生活。禅修,最终的目的是回到日常生活中,过比一般人品质更好的生活。所以,「密集禅修」的时间无论是七天、十天,一年还是三年,与一生的岁月比起来,都是短暂的。「密集禅修」是为了日常生活而做准备的,请大家记住这个观念。

  所谓的「日常行持」,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它的所缘不是安般念,不是身体的四界,而是日常中所必需去完成的事务;它的姿式也不偏重于坐姿,而要视情境的需要而或行或止;它的目的也不局限在己身的得定得慧,而或是以完成作务为主,或是以助人利世为要。修行者的举止,在表象上与一般人过生活没有两样,但之所以与随众起倒,随波逐流的凡夫生活区隔开来,而能称为是「修行」,主要是动机、态度、目标与心念上的差异。在动机上,或以出离心,或发菩提心;在态度上,诚正笃实,清净有德;在目标上,或求出世得解脱,或心怀慈愍,利乐有情;在心念上,或专意于观察自身苦,断生死相续流,或是愍念众生苦,愿助得解脱。为了要达成这样的目的,生活中的一切作务,都成为练心的功课,助道的因缘,而一以诚敬之心,认真面对每一件应做之事务;如此存心,生活就是修行,修行能否有大进展,就端看我们如何在生活中显身手。

  明天大家就要出堂了,为了让你们慢慢习惯面对人群,恢复正常生活,我们昨天和今天的最后一支香,教导大家修习慈悲观的方法,在午斋的时候,也开始提醒你们慢慢将心念的所缘转向他人,祝福众生。这些方法与提醒无非是要训练你们的心念能够觉察转进与转出的要领,以应用于出堂后的生活,以免因为禅修太专心,而疏忽了日常生活中的应有的礼节举止与人情事理。

  有关于这部份的细节,明天出堂日的早上,会做比较详尽的说明,现在还是以禅修要领的讲解为主,希望各位离开禅堂独自一人用功,无人可以小参时,可以利用这些原理、原则来保护自己,增长道业。

  定与慧的不同特性

  禅定:心一境性

  在这个禅修课程中,教导大家依安般念来修定,让同学们体会什么叫做「心一境性」,即「心意渐渐平等持心而趋于一境」,「只有一个所缘,没有其他所缘」的「禅定」的特性。我们再依四界分别观来修慧,让大家向内观察自己的色身,就像在一堆豆子里面挑选不同颜色的豆子一样,把硬、粗、重、软、滑、轻、推动、支撑、流动、粘结、冷、热等四大十二相逐一辨识、挑选出来,以此体会什么叫做「简择为性」的「观慧」的特性。

  定的特性是对所缘了了分明,但这是「不分别」的了知与分明,它与慧「知分别」的了知、分明,是不一样的。所谓「不分别」、「无分别」的了知,以修安般念为例,就是不去了知、分别息的长与短,冷与热,出与入等等息的特性。不过,这对初学者并不容易,刚开始是所缘模糊一片,好一点的是长短、冷热、入出通通都知道;但只要耐心持之以恒的练习,假以时日,鼻息的所缘就会变得越来越单纯、明净、稳定,最后心念臻于一境。

  观慧:简择为性

  至于修学「四界分别观」,主要是让大家了解「慧」的特性,也就是「拣择为性」。观慧的分别与拣择,是远离贪瞋痴,对所缘境做自相──特性的分别与拣择。以「四界分别观」为例,是分别、简择它的自相──四界十二相的特质,进而再观照它的共相──无常、空、无我相的特质。不要听到「分别」、「简择」就以为是不好的,也不要混淆了定的「无分别」,以为就是般若的「无分别智」。观慧的「分别」,是远离贪瞋痴烦恼,对一一法做纯净无染的观照,故是「无自性分别」的智慧分别──分别法的自相、共相是缘生无自性,而达到破我执的圣境。一般以为的「分别」,是怀藏爱憎心,就着个人私欲所做的分别与排斥,所以才会对佛法观慧中,清净无染的分别慧不能了知,而常以禅定的无分别──对境界的不知分别,认为就是智慧,这样的错知与邪见,是不能得到真正智慧与禅修利益的。

  佛法修学的重心在观慧

  学会观察四大之后,我们便能领悟到,原来我们一直以为牢不可破的独立、完整色身,只不过是一堆色聚,不断地在那里生灭而已。就像一艘木造的船一样,每隔三年维修一次,就得抽换三分之一的木材,经过八、九年后,所有的木材都换过了,请问大家:此时,这艘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有情的色身也是如此,只是我们从来不去观察,这一堆又一堆的细胞,从小到大,不知已经生灭过多少次,换了几回了,还一直妄执有一个常存不变的色身──「我」存在。「我执、我见」是生死的根本,非常强固,因此必须透过四大的观察,慢慢了解色身的实相,破除对「色身是我」的执着。但是,众生除了执着色身,最严重的,也是生死根本的,是执着精神、心理作用──心是我。在佛陀所教导的「四念处」观法中,就是从粗显至细微,依次观察,破除身──「色」是我,受、心、法──「名」是我的妄执,依此正确的观察与修持,才能真正达到破我执,断生死相续之流的解脱境界,这才是佛法不共世间的般若之学。

  回到现在的禅修进度。请问大家,我们是硬吗?是软吗?……单独拆开来好像不是。那好吧!把十二相加起来,这就是「我」吗?也不是!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能缘虑,能觉知色法的心──精神作用,则纵然有色法存在,我们依然无法觉知它的种种相状与是否存在的事实;而且,「我」的范围、内容与概念,也一直在扩大、缩小、变化之中,只是我们张着眼睛都在说瞎话,不肯「如实观察」,所以也就不能照见「诸法实相」──一切法都是依缘而生,不能独存,都在变异,都无自性;是无常,是缘生,是无我。

  所以,修学观察「四大」的目的即在于:用我们的慧观力,不存任何成见与预设地,直接去观察那个向来自以为常存、永恒、不变的所谓「独立的实体」,看看它的真相──实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你们现在的观察力还很粗浅,但是只要能有修行的正见,能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迈向解脱之道才有希望。

  如实观察,见法实相

  接着提醒大家修学观慧的重点,即:不存预想,如实观察。

  你们在观察身体姿式和色身觉受的变化时,也许能粗略领会无常的况味,但是这种体会多半还停留在概念思维的阶段,距离如实知见诸法剎生即灭,无有自性的般若无我观照,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

  当你们观察四大十二相时,会经验到越观察就越清楚,觉受也越强烈,但是一转移目标,原来部位的相就消失了。因此,有同学就会问:「那我要观察到什么时候,何种程度,它才会是『真』的?」你们能警觉到这句话后面有预设的立场吗?以火大为例,他的意思是说:「我要观察到摄氏几度,才是『名符其实』,『真的』火大?」我总是这样回答:「那你就自己去看啊!用自己的经验去印证什么是『真』的呀!」其实没有所谓真与假,若说心色相资所起的一切都是因缘生法,则一切皆是「假」──「假名」称说的无常、变异法;若说身心交感的一切经验,都是观察者的自身体验,则一切皆是「真」──「真实」是自己的亲身经验。如果执着有真有假,想要去妄存真,那都还是自性见的我执在做怪!

  在未修行之前,我们也许会争辩几度到几度是假的,到了几度以上──「三昧真火」才是真的。然而,等到我们开始开发正观力,得如实知见后,就会发现,实际的情况竟然是:心想作观,相就现,不想作观,相就消失;越观越清楚,相所呈显的力道愈强;而越分心就越模糊,它的现象是依于心与色的交感而相应、生灭而已。尽管如此,也许你们还会辩说:「可是,当我已经移动观察部位的时候,原先那个部位的觉受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觉受强而念力弱,不能觉知自己的心念已经被境相觉受所牵引而移来移去的缘故呀!事实上,已经有同学用他的经验来印证我们所说的。他来小参时会说:「师父!真的哪!有观察就有觉受,没有观察就没有感觉欸!」我回答说:「事实就是如此呀!不然你想是怎么样呢?」接着,他又问:「它(相)不是一直都在吗?」我们会反问:「一直都在?你自己去检察『一直都在』的念头看看,看这是想来的,还是观来的?」其实,「一直都在」是一种颠倒,远离实相的想象,如果不存任何预想而能直接观察,如实观察,则绝对不会观察到一个「一直」,也观察不到一个「一直都」,也决不会没有观察还能「知道」它的「存在」!这很有趣,也很实际,请同学不要再心存任何幻想与成见,好好培养定慧力,开发智慧,以照见诸法实相!

  突破概念思维的观察

  另一个修学观慧的要领是:突破概念思维。

  我们平常的心念粗糙而散动,所有见闻觉知的内容都已染上我执、我爱、我慢的错见。比如觉知身体时,通常会有「(我的)头」、「(我的)脖子」与「(我的)胸部」等等概念出现。但是,现在有些同学已经慢慢观察出端倪,在禅观中经验到没有头部、颈部、胸部等概念,只有四大十二相的观慧经验。由此可见,我们向来是生活在颠倒妄想中,才会有我见、常见与断见。由于你们现在的念力、观慧力已经渐渐增长,不再以想象去拟想,而能以正观力观察到对象的自相。因此,希望你们可以用实修经验来告诉我:没有身体,只有相──法的存在。

  「如实正观诸法的即生即灭」,请大家用实修的经验来印证佛陀所说法的真实不虚;观慧的体证要远离想象,要能超越概念思维的初阶层次,更不可以把它当成一句口号来念。不是修安般念时,觉知到「我的」「鼻息」的长短,然后告诉自己:息是无常;不是修四界分别观时,觉知到「我的」「头部」的热在变化,然后告诉自己:热是无常。能够破除我执的「无常、无我观门」,要观察到色法、心法的即生即灭。勉强用语言来说,是观察者能彻见法的因缘合和合,即生即灭,它迅速到没有办法在任何一个心法或色法之中确定一个「恒常」的对象,安立一个「我」的所属;它独立到无法牵连到任何一个心法或色法彼此是「恒常」的安住,安立一个是「我」的所属。这时,会体证到「无常」的逼迫性,有些圣者在修道过程中,当深观到法的剎那无常时,是如此深切地体证到无常的逼迫性,他无法停歇在任何一个点上,也就证得了「无我」的境界,如此对无常、无我法的真实体证,才是佛法不共世间的观慧和得以解脱生死的关键。

  再次提醒:「定」就是「心一境性」,心不分别。因此,以后无论碰到什么法门,也不管它的所缘是什么,只要它强调是「一心不乱」,「只有一个所缘,没有其他」,就可以判断它最多只是修定而已。

  至于「观慧」,大家不要光是背诵,然后告诉我说是:「简择为性」。应该学习观察,不存预想,直接地观察;应该留意不要与修禅定混淆了,只是了了分明,无分别地了知所缘,这是禅定;而是要通透、全然地观察、简择到所缘境的所有自相的内容与共相的特质,这才是观慧之学。

  《阿含经》中有一段解释诸法缘起无自性的名言,即:「如实正观世间集者,不起无(断)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不起有(常)见。」这是如实正观诸法实相后的智慧语。在禅修中,我们的慧力正待进一步的培养与开发,但是只要能依着正确的方法观察,还是可以透过实修的经验,体证经典中般若智慧的深刻意涵。在初步阶段,色法的密集相要越观察越清楚,当观察时,相就明了呈现,不观察时相就隐没灭去;诸法即生即灭的实相,一切历历在目,了然真实地呈现。此时,观察者无法将意念安住在法相上的某一个固定、不变的点上,因为一切都在即生即灭的迅速变化中。又如《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住是安住,有定住而不动的意思;「无住」,是一切法都无住处──无安定,无固定不变的状态。无住,切莫误以为修行到什么都不知道,不明白,无知无识的失心状态。当观察者能深刻而细微地见到诸法迅速生灭的逼迫性,就能体证心念无法安住、停留在一个不变异、不生灭的,定住不动的处所上──无住。

  同学在现阶段,要做到在观察时能够破除对概念思维的执着,只有四大十二相,没有「头」、「腹」、「胸」等部位等的概念思维。

  小结

  在修行的过程中,定与慧,止与观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以不共世间的慧学为主,则禅定就是扮演辅助的角色,定力培养得越强,观慧力就越得以开发。现阶段观察四大十二相时,大部份的同学苦恼自己观察不到,或是观得模模糊糊,所以有时也会痴心希望等到慧观力够了再来观察。小参时遇到这样的同学,我们都会劝他:「你现在就是在培养定力呀!观四大,对于定慧力皆弱的初学者,在得到欲界的未到地定之前,同时可以培育定力与慧力;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从观不到,到观得有点模糊,终至于观得清楚。如果要回家等定力成就再来观,那是空想,空想是不能获得定力的,只有耐心,持续不断精进的用功,成就的那一刻自然会来临。」所以,现在虽然困难了一点,但是回想看看,和刚入堂或前几天的情况相比,你们现在不是已经进步很多,甚至看得更清楚了吗!

  总之,对于定与慧的实修体验,同学们虽然是浅尝即止,但相信大家现在应该有能力分辨二者的差别了。须知,定与慧如鸟之双翼,无定不足以发慧,孤定亦无法成就证慧,二者必须均衡发展,相辅相成,也就是必需定慧等持,止观双运,才能现证无漏解脱慧。

  衡量定慧的客观判准

  有些同学常会跑来要我验证他们的禅定或观慧到了甚么程度?有没有进步?急急切切地说了一大堆,话语中充满了主观感觉与形容语汇;比如:我觉得、我感觉、我以为、我认为……;比如:感觉轻飘飘、空灵灵、无负担、很快乐、……;又比如常会描述所看到的影相内容与发生过程。其实这样的陈述方式,是无法断定甚么的。所以,这里要谈一谈禅修进境中,有关于境界的客观判准方法。

  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有能力到达色界四禅定的人,有一次从四禅退到二禅,并从二禅出定。若问他刚才的禅境好不好?他心里衡量了四禅舍念一心比二禅离欲生定的觉受要更轻安时,一定会说:「(二禅)不太好,太粗糙了,有一点不舒服!」但是,对一个从未曾入禅的人,当他第一次证入初禅,感受到离欲所生的喜乐时,问他觉得如何?他一定会说:「太纯净,太美妙了,这是一个难以言喻的轻安殊胜境界!」遇到这两种情况,对没有修证经验或没有定慧正见的人,一般会直接比较两个人所用的「形容语汇」,然后判定后者的境界高于前者,但事实却正好相反!自由心证或各说各话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何况更糟的是那些自欺欺人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正确的好方法来判断呢?

  衡量定慧进境,当然需要有客观而普遍的衡量判准。所谓「客观」就是适用于所有人的衡量数值,所谓「普遍」就是通行于所有法门的确认判准。其实佛法中对于修证境界所提出的客观而普遍的判准内容,具有超越自身教门而能遍及其它的优越性,这是一个很大的讨论课题,但限于时间与实修的情境,我们不能在此多说明,大家如果有兴趣对禅修做学理的论析,可以留待专以思维、分析、论究为主的义学课程中进行,在此只针对定慧实修的需要,说明佛法禅观进境中客观、普遍的判准。

  一、基本原则:不忘失所缘

  之所以称为「基本原则」,乃因为无论修定与修慧,在整个过程中,都以「不忘失所缘」做为判定当时是否专心的凭借,所以它是禅观修行中,贯彻前后的的基本原则。

  进一步说明:无论修定或修观,要先能一心缘虑于所缘境,也就是得一心──心一境,如此才能产生定力;当修观慧时,其所缘是法的自相或共相,都需要对境界任持而不散失。所以,禅修首先要记住:「不忘失所缘」。

  检查的方法很简单,除了定慧的所缘境,只要还能觉知其它,就代表彼时心是「多境」,而不是「一境」,就表示注意力跑掉了。比如修安般念,除了鼻息,如果也听到外面的声响,也觉知身体其它部位的觉受等等,就表示注意力的对象有许多个,而不是一个。进而如果忘失鼻息,被其它引起注意的事缘吸引,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觉察,就表示心念跑掉的时间太长了,这时定力会退得很厉害,当能够警觉时,就应该赶快回到鼻息的觉知上。

  「只有一个,没有其它」,这是检查心念是否专注的基本原则。

  二、入门判准:以时间长短为衡量

  此阶段,以心念能一心专注于所缘的时间长短,做为衡量专心与否的判准。

  开始禅修时,要全副心神投入,尽量让意念念住于所缘,能维持越久时间越好;中途如果有妄念,警觉之后,要毫不犹豫,立刻回到禅修所缘。

  比如修安般念,念住于鼻息三分钟,当一个杂念生起,岔断了专注,就算此次专注了三分钟。当然,打闲岔的散乱时间也因定力的强弱而异,定力弱者,妄想纷飞,神游太虚的时间就越长,次数也越多。当心意能久久任持于所缘而不忘失,定慧力就会增上,身心也开始感受到定慧的好觉受,轻安相。这时心意一生起其它妄念,或一时散失,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觉察,也能很快地回到所缘。所以,此时可以用时间长短做为检验的标准。

  小参时,我们通常会问:「能够专注多久?能在所缘上安住几分钟?」以此提醒同学延长对所缘专注的时间,也粗略用为判定心意有没有更安静,定力有没有进步的标准。但是没有经验的学员却不大在意这个问题,老是爱问:「我这样够不够清楚?」老是喜欢去描述身心的其它觉受或影相。其实在禅修时,还能觉知其它许多外缘,就表示当时的心念很散乱。再者,「够与不够」是主观的,是需要对比值的形容,就像视力检测表,1.0算清楚吗?如果与0.5、0.6比起来,当然是;但与1.1或1.2比起来,却又是不清楚了。

  在禅修的过程中,刚开始也会体验到几次专心的好经验,当时觉得对所缘的观察与掌握,很清楚,很有心得;待到更进步时,与初步专心时的经验一比较,就觉得那时的心念还是太粗糙。如此定慧力愈来愈强,回顾过往经验,也就愈能体会「此山回望彼山低,奋勇更向高山行」的层层升进的境界了。

  所以用「时间长短」比自我认定「好与不好」来得客观,安般念、四界分别观,乃至所有的禅观法门,都一体同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以能对所缘专注多久而没有妄念,来做为判准,这才有客观讨论,共通认定的可能。但是提醒大家,对于时间的准确感知力,是慢慢而自然地培养出来的;在禅修时,不要老是分心去悬念时间的短长,也不要刻意去分辨能维持多长的时间,更不要为了小参时能做明确的报告,所以努力记忆所有专心时段的时数;这些动作很打闲岔,对定慧力的进步会有妨碍,大家轻松一点,自然最好。

  有人会问,怎么能明确地知道就是几分钟呢?这是我们向来对时间长短的不经心,禅修训练到后来,对时空的长短距离是非常敏锐的,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培养对时间长短的感知能力。

  初学者,可以以心念能持续专注五分钟而没有飘忽游走为努力的目标,如此渐次延长专注的时间,如专注十分钟、二十分钟,乃至到能专注一小时以上,以此做为准备入禅的阶段性目标。在进步的过程中,身心的轻安觉受,心意的种种变化与感悟的内容,不需要太理会;也不需要费心用许多摹状形容语汇来描绘这些超常的身心经验,因为在为它赋予意义的过程中,所用的概念与文字,牵涉到禅修者个人主观的认知,影响的因素很多,包括人格特质、文化传统、学习背景等等,用这些来判定、沟通或表述这些极个人的、私密的身心经验,都是不理想的。当然,在持续进步的过程中,心念偶而还是会散失,会打妄想,但是随着念力的持续增长,妄念一起,通常很快就能警觉。

  初学时,重点在于心念念住于所缘,不要太在意所能专注的时间;对时间准确感知力的训练,比较好的阶段是等到能入初禅以后。在训练「五种自在」时,我们可以用计时器来辅助提醒,比如对自己下一个决意心,要住于初禅一个小时,然后按下倒数计时设定,等到出定时,计时器也刚好响起,如果比一个小时早出或晚出禅定,都表示对时间的觉受迟钝,最好能继续练习到准确为止。入二禅、三禅、四禅等,亦如是训练,如此对于时间的感知力会愈来愈敏锐。心意专注而坚强的人,睡眠时是不需要用闹钟的,入睡前可以下一个决意心,设定应该几点钟醒来,醒来时就是几点钟。

  插一句题外,商请护法鬼神帮忙不算数喔!有个学生曾告诉我,他以前精进时,想要早起用功,又怕多睡误时,睡前常会与护法神商量,请祂来个「morning call」,大多数也都有求必应,时间到了,就自然「有人」去拉他脚趾,叫他起床用功。我听了跟他说:「做护法神真累!还需要兼当侍者,唤人起床用功;护法神还有许多重要的工作要做,不要再去麻烦人家了,好好训练自己准时起床吧!」

  所以,漫说有力的修行者,意志坚强而又常能自我检点觉知的人,大部份也有这样的能力,这不是很难得殊胜的能力,端看我们愿不愿意如此检摄身心,自我锻练而已。

  三、进阶判准:以「禅相」出现为衡量

  此阶段,以禅相的出现与否,做为心念是否专注,是否产生定力的判准。

  「禅相」,是禅修时心意专注的目标。它长得什么样子?大家不用幻想,也不必乱猜,只要如法用功,届时自然会在你的禅心中出现,你自然而然地见到之后,小参时很自然就会说出来,那时我们再进一步学习依之入禅就可以了。现在不对它多做描述,是避免你们禅修时不专心,好奇的在那边「望文生义」地幻想。

  「禅相」的出现,是修习禅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之前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其数值常因个人性情而有异,有些人性格严谨,一定要再三确认得很精确,其实这也有点耗神呢!有些人则马虎,连打妄想也没察觉,还自以为很专心呢!但是在这个阶段,用「禅相」的出现做为判准,则明确而肯定。

  如果每一次静坐,都能持续专注于鼻息一至二个小时,定力就算是相当好了。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应该细心的护持与保任。当每次静坐都能专注于鼻息一个小时以上,如此持续至少三天,则「禅相」通常就会出现。

  「禅相」如果只出现一次,不要太在意,也不需理会,因为定力不稳固,就像短暂的灵光乍现,如果它再也不能「出现」,只贪恋这一次,则徒增忧恼,所以无需患得患失。定力增强的情况是,「禅相」会持续而稳定地出现,到最后不想理它都不行,心念能与之结合为一,这就能入禅了。

  还要特别提醒,禅相与光明不同,修禅定有定光,修观慧有慧光,光明常伴随定慧而起,但是每一种禅修所缘的禅相是不同的,安般念有安般念的禅相,慈心禅有慈心禅的禅相,在定中都有光明,但彼此的禅相是不同的。其间的区别,多说则徒增没有经验同学的幻想,当你们在禅修中亲身见到,小参时再来为你们分辨吧!

  从带同学禅修的经验中发现,有些人在过去,偶然也曾因为某种机缘而意外进入一种空灵、宁静的状态,或是在禅修中「不小心」坐了几支好香。事过境迁,往往会恋着不舍,于是每次上坐,就会盼望再次体验那种宁静的滋味;由于不了解心意运转与操作的原理,以至于心系妄想,患得患失,忘失所缘,反而再也不能体会那种经验了,这情形就像「瞎猫碰到死耗子」,一见永不再见,十分可惜!。

  我们修学禅定,就是要练心堪能,有随着意念想要入定就能入定的能力,而不是只能坐着「傻等」。所以,禅定力是练就的,不是等来的,没定力要练到有定力,现前如果定力不稳,禅相飘忽,就不要贪心渴求禅相的出现,而要耐心回头修基本功,即:不忘失所缘,尽量延长专注于所缘的时间,这才是修定的正事。

  对初学者而言,禅相是不稳定的,它会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这时不要去注意禅相,仍然应当一心专念于鼻息,当定力愈来愈深时,禅相就会愈来愈稳固。这中间有一些细节要留心,但总其要领,仍是那个基本原则,即:不忘失所缘。安般念的禅修所缘是鼻息,所以无论禅相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不要好奇,不要被它吸引,一心专念于所缘,如此定力才能持续而稳固地增长。

  当禅相持续、稳固而明亮,禅修者的心会「自然」地沉入其中,结合为一;禅相就是心,心就是禅相。请注意「自然」两个字,有些禅修者一心求快(入禅),会在定力未足,禅相未稳之时,勉强、用力地去看禅相,这时忘失所缘──鼻息,禅定力很容易退失,禅相也慢慢消失,只好从头再来;如此一再「勉强」,周而复始,徒然浪费时间。所以要安然将意念耐心地安住于所缘中,让定力日增,自然而然地心与禅相结合,如此才能稳固,才能真得禅定。这对禅修者而言,是最重要的阶段。

  四、入禅判准:以「禅支」出现为衡量

  当禅相稳固,每次禅修,心与禅相都能结合,并维持一个小时以上;如此连续几天皆如此,就可以开始检查五禅支,即:寻、伺、喜、乐、一心。能检查到五禅支,就表示进入色界初禅。二禅三个禅支(喜、乐、一心);三禅两个禅支(乐、一心);四禅二个禅支(舍、一心)。这些都是检证心意专注程度的客观普遍判准,是所有禅修者都同样体证的经验,这要亲身体验,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老师只是指引者,印证应由自己来,所谓「自知自觉自作证」是也。

  有了上面客观衡量判准的说明,我们可以回顾这个段落开始时所举的例子,要评定一个人的定力如何,是检证禅支而不是用自我感觉。所以从四禅退到二禅的禅修者,虽然觉得(二禅的喜、乐,比四禅的舍受)比较粗糙、踊动而不舒服,其定力比较起入初禅者(的五禅支)的自我感觉良好,还是更高的。这样的判准,有其客观普遍性,也不会出错,我们应该学习亲身去体证它,并熟练这些判准的内容,修行不应落入自以为是或各说各话的混沌迷糊中。

  好了,以上简略说明了修学禅定以到达色界四禅的检证标准,相信现阶段大家已经够用了。在禅修时,如果没有老师从旁提醒几个关键,确实很难转入更深的定境,但是如果能够掌握上来所说的几个原则与要领,相信绝对不会产生副作用的。

  根据我们的经验,回去之后,多数同学的定力都会退失,因为不能一天八支香,无有闲岔地绵密用功,定慧力当然会退失。不过,没有关系,定力虽退而正见不退,只要有机会继续精进,还是可以很快就续上进步的轨道,平安的前行。倘若真有问题,因为曾参加过完整课程,可以打电话回来问,所以不用担心回去之后不知该怎么修行。

  「四界分别观」之修学次第

  以上所说的检证方法多以安般念为例,接下来再谈一谈「四界分别观」的检证标准。

  在观察四大的过程中,要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进步呢?前面提过,刚开始修习时,先把四大拆解成十二相,即:推、硬、粗、重、撑、软、滑、轻、热、冷、流、粘。这是为初学者设计的观察次序。

  等观察到自觉「满意」时,就可以上第二阶。循序观察地、水、火、风的十二个相,包括:地的硬、粗、重、软、滑、轻;水的流与粘;火的热与冷;以及风的推与撑。这时,如果观察的很轻松、很自在,就代表第一阶的观察既「满意」(主观的认定)又「满足」(客观的判准);反之,如果观察起来,觉得困难重重,所谓的困难,就是会觉得紧绷、勉强、不舒服,那代表第一阶的观察还不满足。一有这种情况,最好退回第一阶的进度重新观察,直到自觉满意之后,再进回此阶段。

  第二阶段的观察要多花一点时间,大约一分钟三回合,每一回合都要从上到下,从下到上,遍身观察一遍。然后呢,你自觉满意就好。

  第三个阶段,是先一齐观察地的硬、粗、重三相,再一齐观察它的软、滑、轻三相,接着一齐观察地大六个相。之后用同样方式,依序观察水、火、风等其它的相。

  最后,四大十二相一齐观察,这时,只要心念一起观察,所有的相都会迅速显现出来。等观察到如此之进境,禅相就会开始出现,然后你自己会来告诉我们四大的禅相是什么样子。不过,除非你们回去之后与在禅堂里一样用功,否则,这种进展是要慢慢来的。

  禅修的主观认定原则

  有些同学一直来小参,希望我们可以帮他判断他的观察够不够清楚,其隐微的心念是心急得想赶快升进高一阶的功课。但是所用的语言多是形容词,没有客观的「数值」可为客观的检证,乃至于客观的数值也被主观的「灌水」,所以彼此完全无法「沟通」。遇到这种情形,我总会说:「你满意就好!」这样的回答是不是不负责任?不!它是从带学生禅修所体会出来的一个很好的衡量概念,也非常有效,非常有「安定人心」的功能。所以现在,我们要引介一个衡量禅修进境的概念,它是主观的,但却是有效的,即「自认」为「满意」与否的标准。

  自认为「满意」,是心意对现前觉知、观察所缘境的程度,在第一念的直觉中,自觉清晰、满意。一、「第一念的直觉」,是没有再三犹豫、怀疑的心理状态;二、「自觉」,表示是主观的自我认知,不必去寻求他人或旁物的检测、核对;三、「清晰」,是自觉得在意识清楚中的观察与觉知中,自认它是清楚的、明晰的;四、「满意」,是自觉这样的观察状态很好,心理很满足于此种状态。

  以上所说,乍看之下,充满主观,前面不是说修行的定慧境界需要有客观、普遍的检证方法吗?「自觉满意」不是太主观而自以为是吗?这样如何能够进步呢?又怎么能证得真实的定慧功德呢?

  是的!「自觉满意」的确是主观的,但这是一种修行信心的培养。修行者对现状觉得「满意」,是很重要的心理状态,因为唯有如此,修行者的心才会平安。还有,也不能起疑盖,不能动不动就自我怀疑,问:「这个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真不真?」疑盖一起,定慧力就退,所以在带禅修时,我们都会提醒同学,起念作意观察,就笃直行去,不要让疑盖有乘隙而入的机会,就算所缘依旧模模糊糊,我们也不要起瞋心排斥它,因为那就是我们的现状,必须平心静气地接受它,如此修行才会平安,才会进步。

  我们见到一些夸大自我修行境界之人的张狂模样,也知道了没有客观判准的弊病;但是有些修行者太没有信心,老是对自己的能力与境界,思前虑后,疑悔焦虑,须知:疑虑掉悔,是障碍禅定生起的五盖之一,在禅修时老是起疑心,尤其是修四界分别观,小参时的报告明明很好,老师也一再肯定,他还是要忧恼疑悔,怀疑所观所见是否真确、属实,弄得几年下来,不上不下,真是自找罪受,也冤枉地自我葬送进步的前途。

  所以,在禅修时,自我比较,只要现在感觉比之前任何时候的观察都清楚,就要很有自信的肯定自己进步。如此,有信心,自觉修道有进步,很「满意」,欢喜心一生,就能安然而持续修道,每一个修行过程都是平静的,法喜的。而当自觉、主观的「满意」与客观的「满足」判准重迭地合而为一时,就是主客观都「满足」──进入一个  重要的定慧进境的里程碑。

  有时「满意」太过而「满足」不够,急急的推入下一个进度,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下一个进度的功课做起来会觉得勉强、吃力,这时自己就会知道,「满意」的主观认定,并没有到达「满足」的客观进步程度。当发现「满意」和「满足」之间有差距时,乖乖地退一阶重新观察就好了。这样的主客观互为辅助,不是比起大疑心,老是边修边起疑还来得稳当,来得温和,而且又很安全吗?所以,保持心境的平稳,不患得患失,不要张狂躁进,也无需退缩自贬,舍此二边,中道而行,「见得到就见,见不到就耐心地修」,所谓「自知自作证成就游」,也是这个道理。

  以上说明了初步阶段衡量定慧境界的客观普遍判准,也解说了主观的认定概念,以建立禅修的信心,避免疑盖生起,障碍修行的进步。客观判准可称为「满足度」,主观认定可称为「满意度」。主观与客观,满意与满足,最好的状况是二者达到一致的状态,它们共同构成了禅观修证进境的衡量准则。

  结语

  佛陀所教导的禅定智慧功德,不但有明确的路径可依循,也有客观普遍的判准以为衡定,无论是四禅八定诸禅进境,与四双八辈诸阶观智,都有清楚的进阶里程碑,让学人不至于无迹可循或进退失据。因此,我们可以说,佛陀所开示的这条解脱正道,是人人可探勘,人人可自我检证的。对每一尊住世的佛陀来说,祂们来到人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条没入荒烟蔓草中的古仙人道,再次地挖掘出来,引导众生,自知自觉自作证,透过客观的检证标准,以欢喜不生疑的满意心、自信心、勇猛心,一步一步地迈向清净与解脱。

  同学们!精进再精进,与所有众生,齐登究竟离苦的彼岸!

-----------------------------------------------------------------------------------------------------------------

更多性广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