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 九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 九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注
1、须菩提⊙佛召呼他2、於意云何⊙汝想一下3、阿那含、能作是念⊙阿那含能有这样想法么4、我得阿那含果否⊙我已经不到世间诸类之中、去投生矣5、须菩提言须菩提答6、弗也⊙非也7、世尊⊙佛耶8、何以故⊙按道理讲9、阿那含名为不来⊙阿那含是不入世间、轮回之人10、而实无不来⊙究竟解法不可这样讲11、是故名阿那含⊙所有名词、皆是假作假法耳、弗可作真实相、真实相者、本无来去、性包十方心裹三世、常乐我净、有何来去耳。阿那含、名为三果
解
阿那含翻名、为不来果。不来者不来世间轮回也。亦名得三果得三果者能转见闻思为戒定慧。喻上大学已升到三年纪矣。凡喻色花、贤喻实果、圣喻证道。喻初果成、二果壮三果熟。既熟之时当取之献於世尊待证圣道性尔。阿罗汉为道、为性、为圣、不为果。按本经与玄奘诸师所译金刚经为证据。有大德将证道说为得果是为误笔。三果所住天、为三界顶天。三界者、见色断色、即断见惑出色界。闻欲断欲、即断闻惑出欲界。思维意识、即断思维意识惑、出三界。而入兜率陀天矣。初果为七反、初至三住有色、四至六住无色。有色无色共六重、每反一次升一重、至七反时、升二果天。二果为一反未反住有想、已反住无想。有想无想亦复六重。待二果报尽时、直升三果天。三果无反、住非有想非无想、六重之顶。问初二三果、前后所解、有差别相么。答非也、因有顿渐、果有迟速。无因亦无果、是名无差别。故本经所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非有想非无想、华严分为两种。楞严说为世间十二类。本经说成九类。分合之间、各有妙义、略解於下。非有想非无想、华严分为两科。是标义、莫可不分也。标义者、标十类众生、各有含义。楞严说、为世间十二类众生。是标性、莫可更变也。标性者、各类众生、自性自造也。本经为九类、是标度、莫可增减也。标度者、度本心自性中、一切众生相。本经无度无想之类者、是莫可能度也、既不能度、莫可标此一类也。何谓莫可能度、无想者。是一切无想、一切无想者。心如土鸡、性同木马。心想意识、一切皆无。此类性灵、犹如草麦故无法可度。既不可度、事理二则、均不可标、此类之义。其二、本经将非有想非无想合为一类、是正义。非有想者、无一切凡情妄想。非有想者常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见常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在不二中、有无量妙用。是故三果之人、在无我相中、常见一切实相。所以诸天诸界、皆由诸相而成。倘无诸相之时、即见本性妙心。一刹那间、无一切相、证一切性、即出三界、见慈氏佛。复为三禅者、在禅定之中、所见所闻、所思之间。无不是道、无不是觉、出定入定、自在无碍。见闻思觉、无有不净唯有藏识未曾清净。以识为身以定为用、以净为名、以无念为念、以无住为住。心无挂碍、性若虚空。三果之人、到此境界、一刹那间、出三界、入兜率陀。亦为预断九品、预者、预出三界也。断九品者、断绝入九类中投生也。亦名无记天、无记者、无数也。界无记、劫无记、寿命无记。娑婆坏时、三果天不坏、故名无记。阿那含名为不来、不来九类之中投生也。而实无不来者、是色身形相不来。而不是本觉慧命不来。是故名为阿那含者、即是不可久停寄宿亭。寄宿亭者、喻归乡之客、路程由三百余里。方能至故乡家园。初日需要行程一百里、方可至寄宿亭。即是初果寄宿之处。待到天明时、当束装就道、达二百里、方可至寄宿亭。即是二果寄宿之处。待天明时、当束装就道、达三百里、方可至寄宿亭、即是三果寄宿之处。待天明时、当束装就道、至初午时、到达故乡家园住所。即阿罗汉、道也性也。阿那含、是客道之人尔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注
1、须菩提⊙佛继续提名2、於意云何⊙继续问意3、阿罗汉能作是念⊙阿罗汉能有这样想法么4、我得阿罗汉道否⊙我已经证得阿罗汉道性耶5、须菩提言须菩提答佛6、弗也⊙不可7、世尊⊙敬意8、何以故⊙怎么讲9、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实无有定法名为阿罗汉10、世尊⊙解其义11、若阿罗汉作是念⊙倘若阿罗汉有这样的观念12、我得阿罗汉道⊙我已得道性义、而了生脱死耶13、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即是执著四相之人、而不可称为、已证阿罗汉道性者
事理融洽十三义
1、须菩提。当知如来呼谁是菩提2、於意云何。当前受持意云何3、阿罗汉能作是念。谁是阿罗汉、能作什么念4、我得阿罗汉道否。自他不二、谁得道5、须菩提言。当前谁是须菩提、寄问樵夫、樵夫言、在当前。樵夫二字当参6、否也。道也义也7、世尊。笔不落纸、名世尊8、何以故。无故生事故9、实无有法名阿罗汉。非法非非法、罗汉亦非非。不可作非想、不可执著是非非10、世尊。世尊遍法界、每一微尘一世尊11、若阿罗汉作是念。若有若无归何处、不作一念名无诤12、我得阿罗汉道。得个什么道个什么13、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倘执一法尘、即非阿罗汉、能无一尘相、即是乐阿兰那行者
解
佛问须菩提、汝等阿罗汉。能有执著、阿罗汉相耶。须菩提答弗也、没也。佛连续问、初二三果者、已明其义矣。又复问、阿罗汉道之人、能有执著性耶。何也。非佛迂而赘、因我执著痴复呆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注
1、世尊⊙称佛号、欲答连前接后意2、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佛说我已经证得无诤三昧矣3、人中最为第一⊙佛说无诤三昧、在天人中这三昧、是第一之中、最为第一也4、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得此最上三昧者即是永离一切欲望痴5、世尊⊙称世尊者是转折点、亦是乐观义、6、我不作是念⊙我没有这样想法7、我是离欲阿罗汉⊙我没有这样想相、我已经证得、离欲阿罗汉道性矣。本性无诤、心常乐
偈云
心欲离欲欲仍在 无得无求欲永消
第一第一欲第一 无得无欲真第一
菩提演化千般样 只因我痴病未消
倘若无痴亦无欲 大千世界一笔勾
解
称世尊者。须菩提表达於如来。其实使诸有情自知得果证道之方针。方针者初二三果、已表明於如来。现复表达、证道称性之法门。后学者、当知悟而证之。佛我菩提、无二无别也。能行者必能悟证之。勿可自误而误他。佛说我得无诤三昧者。他佛我佛非一非二也。说与非说、亦是非非。我得者、真我无相、亦无言说、非得其名、而得其义也。无诤者、是阿罗汉别号也。阿罗汉、以无诤、而得其义。义者道也、性也、是故名为、得阿罗汉也。佛说我得无诤三昧者。正定正受、正思维也。正定者、禅定之中、无邪亦无苟也。正受者、施与受者、纯净如来性也。正思维者、举心动念、无有我相、心生大慈也。亦名无上禅那也。又名正禅天也。天者、心也道也、大阿罗汉本性也。本性者、无与人诤、无与物诤、无与我诤、无与一切是非诤。略解少许、以备初学而用之。无诤者、一切无诤也。例如。有冤不伸、有苦不诉有人打我骂我。能忍、能让、能受。有人起恶毒心、来害我。或免其难、或遭其害、无仇恨心、无报复性。其心如如、恩怨无二、亦无差别、其名为无诤三昧。倘若有人、以邪欲心、向我而来。求我接受、哀我顺从、切不可无诤。当改一字、即名无受。或加一句、无染住心。后学者、无可混淆邪正之别。如或有人、吹捧嘘伪、说我有道有德。如或有人、赠我货币、馈我财物。如或有人、寻情摘意、曲心求助求援。这三类人、少智缺慧者、经常被惑。后学者莫可污染名利情欲。人中最为第一者。即八万四千种三昧、三昧之中。以无诤三昧最为第一。无诤之人、在天上人间、亦复第一之中、第一人也。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者。即阿罗汉、证得离欲三昧。其名为离欲行。亦是诸行之中、最尊最上。故名第一、离欲阿罗汉。离欲者、离一切欲。离二十五有欲。离五蕴十八界之欲。称世尊者、上奉如来下嘱我等也。学佛者、当深谛之、上下本一体奉嘱是如如。行读恒声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者。我没有想相、我是大阿罗汉耶
偈云
无欲我是阿罗汉 无生一念法中尊
无欲无生归何处 遗留现未后学参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行读恒
注
1、世尊⊙称世尊者、须菩提连上接下、开示我等也2、我若作是念⊙倘若我有这样的观念3、我得阿罗汉道⊙我证得阿罗汉道性矣4、世尊则不说须菩提⊙佛不会说须菩提5、是乐阿兰那行者⊙是称行无诤三昧道性也6、以须菩提实无所行⊙我须菩提没有这样观念、我是得道证性之人7、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因此如来命名、我是称性无诤三昧第一者。乐阿兰那行者、即称性无诤三昧道性也。称性者、本性大慈也。道者、与如来道德符合也。性者、本性自然而然也、而非勉强勉力也。命名者、是过渡而非真实之义也。真实义者无可言说、常乐我净也。亦无名无相、而真常无竭也。行读恒音
解 事理融洽义
所谓。能断见欲、即得初果。能断闻思、即得二果。能断识别、即得三果。能作无诤、即证道性。证道性者、即是补处。所谓化三果证无诤之道性。即是菩提现大阿罗汉身。而为我等演此妙法也。复请世尊、证而印之。是使我等、入正轨道、进正法门。我等倘若、未经大、阿僧祇劫、之功果。焉能得见此经、悟此真理。法门虽大、无缘莫可入。目前彼岸、虽然光明正大。无悟莫能见、无证莫能至也。倘若有一丝半苟、名利欲爱、仍然是众生。犹如盲目之人、入於自家宝藏。欲取珍宝、必碰头失足、非死必伤。是故菩提、无相无执。即真无诤三昧道性天。使我有二1、九类2、某甲。众生有二1、四生六道2、某甲心中、烦恼与妄想、以及分别是非相
偈云
得果证道的是止儿啼 无啼之时更需再努力
莫道真法无相亦无得 无相无得之中有妙谛
凡者见闻件件是凡情 圣者见闻样样皆圣谛
菩提众生无别无二性 倘无执著无有不菩提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