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梁乃崇:《法华经》讲座 一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来源:   作者:梁乃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梁乃崇:《法华经》讲座 一

 

  时间:2011年09月17日

  地点:台北科技大学

  主讲:智崇上师

  纪录:张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今天我们要讲《妙法莲华经》,我们选的这个版本是鸠摩罗什翻译的,他翻译的《妙法莲华经》应该是流通最多的。我们先看到这个经文的第一品〈序品第一〉,我先念一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这一万二千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这些阿罗汉,他们自己的修行问题都已经解掉了,能够成阿罗汉果,他个人的烦恼、业报都解了,所以他们的心是自在的。「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 这里有四位迦叶,他们都有兄弟关系。

  「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冕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罗,」罗?罗就是佛的儿子。「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这些都是大家认识的大阿罗汉。「复有学、无学二千人。」另外还有属于有学的、也有属于无学的,也就是不学的,二千人。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这一位比丘尼是释迦佛的姨母;因为释迦佛生下以后,祂母亲就去世了,所以由祂的姨母把祂带大。「罗?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接下来就讲「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这一段讲的就是八万菩萨的状况,祂们已经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于陀罗尼也清楚的;已经可以转法轮了,而且也供养了无量百千诸佛,已经能够到彼岸。到彼岸的意思就是佛世界。而且祂们在法界名声很响亮的,不是默默无闻的。法界的无量世界,指的不是我们人世间这样,不是那么小的范围;那是很大的范围。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这个会是很盛大的,当然这么盛大,不是人眼能够进入的状况。虽然祂还是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不管怎么讲,那只是一个小地方;但是祂现在讲的,来参加的这些菩萨、大阿罗汉,还有比丘尼眷属等等,人数非常的多,所占面积非常的大,如果以那样一个小地方的空间来看,应该是装不下的;可见这个盛会不是局限于那个空间,而是有另外的空间。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释提桓因就是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玉皇大帝。「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接下来再看「娑婆世界主:」我们现在的世界,在佛经里面定位的话,就是属于娑婆世界,地球就在这个娑婆世界里面,一个叫做阎浮提的地方。

  就在阎浮提这个地方,那个时候是在印度,王舍城旁边的一个山,缩得好小的一个地方;祂在那个小地方,一演又演了整个娑婆世界的事情。那个空间变成整个娑婆世界的空间。祂是大小含摄的,是一个大和小空间互相含摄的状况。这边祂讲「娑婆世界主」下面要讲的,就是娑婆世界的主人。每一个世界,就好像每一个家,都有一个主人,这里讲的娑婆世界主,就是这每一个娑婆世界里面的主人,不只一个,还满多的。

  「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这都是娑婆世界主,再接下来有八龙王,还有一直到后面,都是娑婆世界主。「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这些都是娑婆世界主。接下来「有四紧那罗王:」紧那罗王也是世界主。「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干闼婆王:乐干闼婆王、乐音干闼婆王、美干闼婆王、美音干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阿修罗王:」阿修罗大家比较熟一点,也是娑婆世界主。「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都是娑婆世界主。

  这些娑婆世界主,到底是什么?龙王我们比较清楚,阿修罗王我们比较清楚,其他紧那罗、干闼婆、迦楼罗,还有夜叉、人、非人等这些,这些是什么?大家想要知道的话,从这经文里面不太容易晓得是什么;如果你们去看一看西方现在拍的一些电影,例如星舰迷航记,那个太空船遇到好多奇奇怪怪的人,在他们的舰队里面,也有好多好多奇奇怪怪的人,我们现在说:「啊,那是外星人。」就是这些,就是我们经里面讲的这些,这样你就晓得是什么了。可见是太复杂了,要说明也说不清楚,像这样拍成电影,一看就明白了。这样看起来,西方他们会拍那种电影,事实上他们是有人知道这些事情的,不然拍不出来。那些外星人的科技都好发达,比我们还要强,因为他们是娑婆世界主呀,层次是比我们人类要高一些。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所谓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个时候佛在做什么呢?佛「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就是讲《无量义经》。这个经比《法华经》还要薄一点,就讲这个《无量义经》。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这个时候世尊讲了《无量义经》,讲完以后就打坐入定,定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就到无量义处三昧,入到这个定中;身心都不动。祂这么一入无量义处三昧,「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这个时候,天上就有天花降下来了,撒在佛的身上和当时的大众身上,所有的世界就产生了六种震动。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与会的大众都感觉非常舒服,「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就很欢喜的合掌,大家都看着佛。「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这个时候,佛的眉间白毫就放光,好像探照灯这样子照射出来。

  「照东方万八千世界,」所谓东方就是祂的前面,不论祂坐在哪里,祂的前面就是东方。不是拿罗盘看的,这边讲的东方,指的就是祂的前面,祂的背面就是西方。照东方,就是照祂前面的一万八千个世界。如同佛经里面所讲的,娑婆世界是当中的一个世界,还有其他无量的世界;东方有一万八千个世界,光这么一照就把它照出来,就显现出来了。「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咤天。」这一照,不是只照了人间这个地球、这个娑婆世界;祂一照,把整个娑婆世界里面,从阿鼻地狱,一直到最高的色究竟天。无色界没有形象,所以照了也看不到,最高就是看到色究竟天,色界的最顶端。娑婆世界只是一万八千个世界之ㄧ,其他每一个世界都像这样照清楚了,都显现出来了。哇,这个比看电影还要精彩,是不是?

  「于此世界,」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娑婆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就看到一万八千个世界、所有的六道众生,他们什么情况都呈现了,都演给你看。这个应该是超级的3D电影啦,当时的人一下就看到这个景像了。「又见彼土现在诸佛,」还看到那些世界的佛,当下那些佛在干什么,这些都看得到。

  「及闻诸佛所说经法;」而且还听得到那些佛在讲什么经,不是一个世界喔,是一万八千个世界里面的种种状况。你看,这个景象好丰富、好庞大!祂们看过这个景象,再看现在的电影,真的没什么味道耶;就算看阿凡达,也不会有什么味道,是吧?这种都看过了,还需要看那个吗?不但看到这些,「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还看到「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诸菩萨做了各式各样的事情,各式各样的修行。「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还看到佛圆寂了,圆寂以后的状况也都看到。「以佛舍利起七宝塔。」用佛舍利建起了七宝塔。你看,看到这么精彩的这些状况。

  现在我要来说明一下,这个白毫相光到底是什么?佛表演这么精彩的情况,这个应该是神通,大力神通的一个很奇异的景象。白毫相光是什么?白毫相光就是佛眼,佛眼这么一展现,出来的内涵就是这样;只有佛才可以展现这些景象,菩萨还不能,只有佛才能做得到,才能够展现这样子的事情。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祂心里想「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稀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祂在那边看,今天世尊展现这样子的神变,那一定有什么好事。这么稀有不可思议的状况,到底是什么事呢?这一个问题该问谁呢?祂就在心里这么想。「复作此念:」后来又再想「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稀有之相,我今当问。」弥勒菩萨心里想,这个文殊师利,以前祂应该经历过、应该见过,所以我可以来问祂。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都这么想,「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大家也想,这么奇怪的事情、这么神通广大的事情,要问谁呀?心里面都在这么想。因为佛就在那里入定,不好问嘛。「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弥勒菩萨自己想要找答案,又看大家也想要找人问,所以祂自己就决定了,就「问文殊师利言:」祂就问文殊师利菩萨了:「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所以就用偈子再来问一次。

  主要就是看到这样子的神通瑞相,觉得非常稀奇。我们看了阿凡达都很稀奇了,如果看到这样,哪有不稀奇的。后面那个偈子,我就念一遍就好了。

  文殊师利 导师何故 眉间白毫 大光普照

  雨曼陀罗 曼殊沙华 栴檀香风 悦可众心

  以是因缘 地皆严净 而此世界 六种震动

  时四部众 咸皆欢喜 身意快然 得未曾有

  眉间光明 照于东方 万八千土 皆如金色

  从阿鼻狱 上至有顶 诸世界中 六道众生

  生死所趋 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 于此悉见

  又睹诸佛 圣主师子 演说经典 微妙第一

  其声清净 出柔软音 教诸菩萨 无数亿万

  梵音深妙 令人乐闻 各于世界 讲说正法

  种种因缘 以无量喻 照明佛法 开悟众生

  若人遭苦 厌老病死 为说涅槃 尽诸苦际

  若人有福 曾供养佛 志求胜法 为说缘觉

  若有佛子 修种种行 求无上慧 为说净道

  文殊师利 我住于此 见闻若斯 及千亿事

  如是众多 今当略说。

  我见彼土 恒沙菩萨 种种因缘 而求佛道

  或有行施 金银珊瑚 真珠摩尼 砗磲玛瑙

  金刚诸珍 奴婢车乘 宝饰辇舆 欢喜布施

  回向佛道 愿得是乘 三界第一 诸佛所叹

  或有菩萨 驷马宝车 栏楯华盖 轩饰布施

  复见菩萨 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无上道

  又见菩萨 头目身体 欣乐施与 求佛智慧

  文殊师利 我见诸王 往诣佛所 问无上道

  便舍乐土 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 而被法服

  或见菩萨 而作比丘 独处闲静 乐诵经典

  又见菩萨 勇猛精进 入于深山 思惟佛道

  又见离欲 常处空闲 深修禅定 得五神通

  又见菩萨 安禅合掌 以千万偈 赞诸法王

  复见菩萨 智深志固 能问诸佛 闻悉受持

  又见佛子 定慧具足 以无量喻 为众讲法

  欣乐说法 化诸菩萨 破魔兵众 而击法鼓

  又见菩萨 寂然宴默 天龙恭敬 不以为喜

  又见菩萨 处林放光 济地狱苦 令入佛道

  又见佛子 未尝睡眠 经行林中 勤求佛道

  又见具戒 威仪无缺 净如宝珠 以求佛道

  先说明一下,前面那个经行,就是散步,在走的当中就在行那个经、演那个经了。

  「又见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恶骂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 亲近智者 一心除乱 摄念山林亿千万岁 以求佛道。」这样子的菩萨也有,「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就是不作戏论,不做欢乐的事情。而且离开祂的冤亲债主,那些愚痴的冤亲债主,就是自己的亲属,反正几辈子都跟你生活在一起的,这些他就都要离开。「亲近智者」他去接近有智慧的,「一心除乱」把心中的混乱消除;「摄念山林」在偏远的山林里面修行,「亿千万岁 以求佛道」好长的时间,为了求佛道。

  「或见菩萨 肴膳饮食 百种汤药 施佛及僧。名衣上服 价值千万 或无价衣 施佛及僧。千万亿种 栴檀宝舍 众妙卧具 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 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如是等施 种种微妙 欢喜无厌 求无上道。或有菩萨 说寂灭法 种种教诏 无数众生。或见菩萨 观诸法性 无有二相 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所著」这边有的时候说菩萨,有的时候说佛子;如果讲佛子的时候,指的是佛乘的佛;说菩萨的话,是菩萨乘的菩萨。「以此妙慧 求无上道。文殊师利 又有菩萨佛灭度后 供养舍利。又见佛子 造诸塔庙 无数恒沙 严饰国界。宝塔高妙 五千由旬 纵广正等 二千由旬。」所以高度比较高。「一一塔庙 各千幢幡 珠交露幔 宝铃和鸣。诸天龙神人及非人 香华伎乐 常以供养。文殊师利 诸佛子等 为供舍利 严饰塔庙。国界自然 殊特妙好 如天树王 其华开敷。佛放一光 我及众会 见此国界 种种殊妙。」

  佛的白毫相光一放,就看到这么多。「诸佛神力 智慧稀有 放一净光 照无量国。我等见此 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 愿决众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佛子时答 决疑令喜 何所饶益 演斯光明。佛坐道场 所得妙法 为欲说此。为当授记 示诸佛土 众宝严净 及见诸佛。(此非小缘)」应该是一个大事因缘,「文殊当知 四众龙神 瞻察仁者 为说何等。」希望文殊师利回答。「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文殊师利菩萨就说:「这个啊,就我的推想,今天佛世尊要说大法了。我过去也曾经见过这样的状况,放大光以后就要说大法。现在大放这样子的光,显现出这样的神变,就是要让世间的众生,能够听到很难相信的大法,大家不容易接受、不易相信的大法。」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祂过去见过,所以祂就把祂过去见过的事情说了。祂们记忆力实在太好了,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发生的事情,到现在还记得。祂说那个时候有佛,名号叫做日月灯明如来,祂是如来、应供、正遍知……,这些就是佛的十个尊号,这里有一个明行足,有的地方明行足又说成是两足尊;这里没有,只说明行足。明行足是什么?明行足是智慧。两足尊是什么?也是智慧。那不是一样吗?有一点不一样。两足尊的智慧,是讲佛的智慧;明行足的智慧是佛、菩萨、罗汉的智慧,所以包含的层次多一点。

  其他的这些尊号就不再解释了,因为我们过去对于明行足、两足尊这个地方有讲过,但是讲的不太明白。现在我可以确定的告诉大家,明行足是智慧,两足尊也是智慧,不过这个智慧有点不同。「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求声闻的,就教他四谛法,就是四圣谛。「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他们就可以度过生老病死的问题,而究竟涅槃了。

  「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辟支佛乘的,就跟他们讲十二因缘法,「说应」就是回应。「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为菩萨就说六波罗蜜。「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这个日月灯明佛,连续有两万位都叫这个名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就是初善、中善、后善,整个前后都是同一个名字。

  「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其最后佛未出家时,」两万个里面的最后一个,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有八王子:」祂有八个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响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就是教《无量义经》。《无量义经》不是《法华经》。

  「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跟释迦佛的状况一样,所以文殊师利说祂以前见过这样子的。「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就好样今天看到的状况一样,所以文殊师利是经验过的。

  「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这个妙光菩萨有八百个弟子「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就是《妙法莲华经》「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在六十个小劫里面,都坐在那里没有起来,讲《妙法莲华经》。「时会听者,亦坐一处,」也坐在那里「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六十小劫这么听,好像吃一顿饭这样子的时间,就过了六十小劫。「是时,众中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没有一个人感觉疲累。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祂把这个经说完了,「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及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讲完了以后,祂就对大众宣布:「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祂要去涅槃了。「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给德藏菩萨授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说这个德藏菩萨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

  「号曰净身」,说祂的名字就是净身佛,祂有好几个名、好几个号。净身就是清净的身;「多陀阿伽度」这个名号的意思就是心法。我们不是说最重要的就是心法?这个就是。指这一位德藏菩萨,祂所擅长的就是心法。心法也有很多种,多陀阿伽度,意思就是心法。「阿罗诃」就是无上的智慧及无边的用法。如果只有智慧还没有用法,不算是阿罗诃,而祂是有无上的智慧和无边的用法。「三藐三佛陀」就是具备万事、万物圆满的佛陀,不是光溜溜的佛陀,是具备了万事、万物圆满的佛陀。「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当时讲的时候,就是为这个妙光菩萨讲这个《法华经》的,所以佛灭度以后,妙光菩萨就讲《妙法莲华经》,讲了八十小劫。

  「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这八个王子一个一个都成佛了,最后一个成佛的,就是燃灯佛。「八百弟子中」指的是妙光的八百弟子,「有一人号曰求名,贪着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原来妙光菩萨就是文殊师利。「求名菩萨汝身是也。」那一个求名菩萨就是弥勒你。「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重新把这个再讲一遍,就说下面的偈子。所以下面的偈,我们就念过去: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数劫 有佛人中尊 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 度无量众生 无数亿菩萨 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时 所生八王子 见大圣出家 亦随修梵行

  时佛说大乘 经名无量义 于诸大众中 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已 即于法座上 跏趺坐三昧 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 天鼓自然鸣 诸天龙鬼神 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 即时大震动 佛放眉间光 现诸稀有事

  此光照东方 万八千佛土 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

  有见诸佛土 以众宝庄严 琉璃玻璃色 斯由佛光照

  及见诸天人 龙神夜叉众 干闼紧那罗 各供养其佛

  又见诸如来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严甚微妙

  如净琉璃中 内现真金像 世尊在大众 敷演深法义

  一一诸佛土 声闻众无数 因佛光所照 悉见彼大众

  或有诸比丘 在于山林中 精进持净戒 犹如护明珠

  又见诸菩萨 行施忍辱等 其数如恒沙 斯由佛光照

  又见诸菩萨 深入诸禅定 身心寂不动 以求无上道

  又见诸菩萨 知法寂灭相 各于其国土 说法求佛道

  尔时四部众 见日月灯佛 现大神通力 其心皆欢喜

  各各自相问 是事何因缘 天人所奉尊 适从三昧起

  赞妙光菩萨 汝为世间眼 一切所归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说法 唯汝能证知 世尊既赞叹 令妙光欢喜

  说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 不起于此座 所说上妙法

  是妙光法师 悉皆能受持 佛说是法华 令众欢喜已

  寻即于是日 告于天人众 诸法实相义 已为汝等说

  我今于中夜 当入于涅槃 汝一心精进 当离于放逸

  诸佛甚难值 亿劫时一遇 世尊诸子等 闻佛入涅槃

  各各怀悲恼 佛灭一何速 圣主法之王 安慰无量众

  我若灭度时 汝等勿忧怖 是德藏菩萨 于无漏实相

  心已得通达 其次当作佛 号曰为净身 亦度无量众

  佛此夜灭度 如薪尽火灭 分布诸舍利 而起无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数如恒沙 倍复加精进 以求无上道

  是妙光法师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广宣法华经

  是诸八王子 妙光所开化 坚固无上道 当见无数佛

  供养诸佛已 随顺行大道 相继得成佛 转次而授记

  最后天中天 号曰燃灯佛 诸仙之导师 度脱无量众

  是妙光法师 时有一弟子 心常怀懈怠 贪着于名利

  求名利无厌 多游族姓家 弃舍所习诵 废忘不通利

  以是因缘故 号之为求名 亦行众善业 得见无数佛

  供养于诸佛 随顺行大道 具六波罗蜜 今见释师子

  其后当作佛 号名曰弥勒 广度诸众生 其数无有量

  彼佛灭度后 懈怠者汝是 妙光法师者 今则我身是

  我见灯明佛 本光瑞如此 以是知今佛 欲说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 是诸佛方便 今佛放光明 助发实相义

  诸人今当知 合掌一心待 佛当雨法雨 充足求道者

  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当为除断 令尽无有余

  好,第一品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现场问答】

  问:有果位是否就可以解脱生死?

  师:可以这么说。有果位的话,就是得到成果啦,解脱生死就是成果。果位是什么?就像罗汉就是果位;四果罗汉,罗汉就是果位。辟支佛也是果位,菩萨的话就有入地、未入地、还有一地到十地,到十二地、十三地,这些都是果位。

  问:六字大明咒是佛乘或是小乘?

  师:这个没有什么佛乘、小乘,这个就是六字大明咒,什么乘都可以念。没有限定你念了六字大明咒就是佛乘,没有。跟佛乘、小乘没有关系,那就是六字大明咒。

  问:我是开药局的弟子,我的好朋友他不是医生,他是以前在医院做过的人。他开了一家诊所,最近他想把诊所顶让给我,要我做诊所的幕后老板。请问师父可以把诊所顶让,接下来吗?

  师:这个跟《法华经》没关系耶!我不知道,我们今天要问的问题是要跟《法华经》有关。

  问:请问师父,在一个家庭中,妻儿子女的业是否也是家长的业呢?家长修行对妻儿子女的业是否有帮助改善呢?

  师:应该是有。你是一家之主嘛,家里面的成员的事情,也是你的事情;所以他们的业也是你的业,可以这么说。那么这个家长修行,会不会对他们有好处呢?会有,但是会不会一定能够见效,看得到呢?那个好处是不是可以看得到?不一定。好处一定有,但是不一定看得到。有的看不到,是因为它是无形的,所以你看不到。有的看不到的原因,是时候未到。

  问:弟子每日勤诵《百字明》,一年来自己发现,不知不觉中对于平常思惟更清楚了,心情也比较不会有起伏现象;平常师父开示的内容,与其他书刊所记载的问题,也比较能清楚的串连了。请问师父,这是不是念《百字明》的好处?

  师:是。

  问:最近台大误将爱滋器官移植的问题,请问师父,从捐赠者到往生者、到医疗人员、再到受赠者,是不是就是一种共业?

  师:可以说是。

  问:家属在往生者没事先认同下,替往生者将器官捐出,对捐赠者与往生者会如何?

  师:喔,捐赠者是指他的父母,这会有一点问题,因为往生者他已经死了,也不晓得怎么问他。我们现在的法令,好像家属可以替往生者决定要不要捐赠。所以对于去做捐赠的、往生者的家属;以我们这个例子,这个家属是他的父母;就世间法来讲,是没有不合法。那么在情理上,他没有征得往生者的同意就帮他捐赠了,帮他做这一个决定,是稍微有一点疏漏,但是这个地方也很难下定论。

  如果这个往生者自己决定要捐的话,他有责任。因为他有爱滋病,他怎么可以做这个决定,这是不可以捐赠的。但是他父母帮他去做捐赠,所以他是没有责任的,他没有要捐赠啊!家属(捐赠者)是一位学佛者,原本没有想要捐器官,但在同修们的说服下,做出捐器官的决定;家属是否因贪念捐体的功德,说服者是否就是一种魔界、或者业力的干扰,这个是可以探讨一下的问题。

  我知道他是慈济的委员,这你也很难怪他,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儿子有爱滋病,他儿子也不想让父母知道他有爱滋病,但是这个事情就发展成这个样子。我们没有办法说他是魔,这个只能说是业力,这就是业报,就造成了这样子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看成是因缘业报的关系。

  问:请问我们是否可以说,客观就是集体的主观,主观就是个体的客观,真实就是集体的幻觉,幻觉就是个体的真实?

  师:好像不能这样说耶,我们先就那个主观、客观来讲,事实上没有所谓的客观。我以前对这个问题曾经探讨过,没有真正的客观这件事情。只有什么呢?我以前用的语言是科学的用语,就是function of主观就是客观。客观的意思是什么?function of主观,这个要学科学的人才知道我在讲什么。所谓客观,还是主观啦!这样说是不是有满多的语病?不是很清楚的。所以不是个体和集体的问题,他的问题不是在个体和集体的关系,不是这个。

  问:客观与主观的二分法、真实与幻相的二分法,那就是真与假的二分法,内心与外境的二分法,自利与他利的二分法,理性与感性的二分法,精神与物质的二分法,唯心与唯物的二分法等等,是否出于西方人与下智者的幻想分别与执着?

  师:应该不是。就是分别心之下的产物,也就是识心之下的产物。你用识心、用分别心,就会得到这些东西,一定产生这个东西。我们没有办法说,这个分别心是下智,我们没有办法用识心的论断,来说分别心是下智。不能这样说。因为你在做这样的探讨的时候,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识心,你自己就是识心,而你又在骂识心就是下智,你就是下智嘛!这没有办法这样子说的。

  但是,如果我用无分别心,以佛智来探讨的话,我们就会说,这个是很粗糙的,这样子来分其实很粗糙,与真实的状况并不相符。事实上你很难去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所以你用真假来看事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当你这么一看的时候,你其实是看不到真相的。为什么?因为你带了一个分别心的眼镜,你看任何东西都是分别的。就好像你带了红色的眼镜,你一看外面,白色的都是红色的啦,所以你看不到真相。

  这个状况就是你心有所住。你二分的时候就是心有所住。心有所住的话,就如人入暗、则无所见。就好像进到一个暗房里面,什么都看不到,你就被蒙蔽了。只有你心无住的时候,那就什么都看清楚了。那个时候,蒙住你的东西才拿掉了。识心最大的问题就是执着,执着就是有住,只要一执着,就是眼睛贴上狗屎,什么都看不到了。你看到的,就是贴在你眼睛上的狗屎,所以只有把这个拿掉才看得到。

  问:这个问题跟经文有关。陀罗尼和辩才各是什么?

  师:陀罗尼就是一种定境,或者是一种三昧的状态。辩才就是很会辩论,人家讲什么都把人家驳倒,都能把人家说服,那就是辩才,就这样子而已。

  问:这部经是阿难记录的吗?阿难如何看见这些瑞相,知道弥勒心中的想法?

  师:这个把我问倒了。因为前面写的是如是我闻,这个如是我闻,应该是阿难记录的。但是我们知道这部经不是小乘经典,这部经是大乘经典,大乘是后来才发掘的,在小乘经典里面并没有这个经典。这是后来发掘的,所以是不是阿难所记载、所记录的?我们这样讲,我想还是阿难记录的,不过有大乘阿难和小乘阿难,祂自己也把它分开了。所以那个大乘阿难会知道这些的。

  阿难还记载了一部《楞严经》,我们确定那是阿难记载的,那也是大乘经典。《楞严经》是大乘经典,也是后来才开发出来的,在小乘经典里面没有这部经。从这一个角度看,我的猜想应该是对的,有大乘阿难和小乘阿难,也许啦!阿难祂本身就有大乘的这个部分,也有小乘的这个部分。

  好,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们就到这里了。谢谢各位。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