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08-007菩萨忍辱心要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08-007菩萨忍辱心要
菩萨忍辱心要—一 海涛 辑
1.菩萨见于十二功德事,故勤进修行尸波罗蜜,是戒回向于一切智。
一、我当得解结使缚,我当关于恶道门。
二、我当思量胜妙事,我当护戒牛爱尾。
三、我当如佛所教住,我当慧者所称赞。
四、我当护持常不离,我当有住戒功德。
五、我当身口得无作,我当行意无作法。
六、我当善护身口意,我当不复行恶道。
七、若不放逸善逝赞,是诸一切善业本。
八、我当常住于是处,舍离一切诸放逸。
九、我当行尸波罗蜜,我当成就于佛法。
十、我当净于如来戒,是一切戒胜无上。
十一、不悕望求此功德,若菩提萨求胜道。
十二、护戒犹如牦牛尾,当得一切功德利。《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2.(佛告文殊师利:)「菩萨念于是十三行,修行于忍。何等十三?
一、一切行空,修行于忍;二、不得我故,修行于忍;
三、不得众生,修行于忍;四、不偏自他,修行于忍;
五、究竟无瞋,修行于忍;六、覆蔽结使,修行于忍;
七、永断贪、瞋,修行于忍;八、成就相好,修行于忍;
九、欲生梵世,修行于忍;十、离他逼切,修行于忍;
十一、欲得尽智、无生智故,修行于忍;
十二、欲降诸魔,修行于忍;
十三、欲知见如来无量身故,修行于忍。
以是忍辱,悉用回向于一切智。善男子!是名菩萨见十三行修行于忍。」《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3.若人欲来杀己,己亦不瞋;欲来谤己,己亦不瞋;欲来谮己,己亦不瞋;欲来笑己,己亦不瞋;欲来坏己使不事佛法,己亦不瞋。但当慈心正意罪灭福生,邪不入正,万恶消烂。《坚意经》
4.修忍之人,一切爱敬;不忍之人,众所憎恶。《大方便佛报恩经》
菩萨忍辱心要—二 海涛 辑
1.时无忧比丘谓离忧曰:「汝以何行欲先作佛?」离忧答言:「我发心为一一众生,于万亿劫受地狱苦而心无悔,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以如是坚固庄严,又以堪忍柔和之心。假使有人从东方来,持诸粪火、屎尿毒瓶,击我头上,我于尔时不生瞋恨,不恶眼视亦不呵骂,但作是念:『我今行忍,为求佛法,生佛智慧,欲令此人得灭度故。若我瞋恨与彼何异?我是行人,彼非行者。我不应起非行者业。行者之业我所应起,所谓自断瞋恨,亦断无量众生瞋恨而为说法。』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庄严。」《华手经》
2.有四法能得法忍。云何为四?
一者、多修胜解;二者、无有退转;
三者、资粮圆满;四者、精勤无倦。《大宝积经•授幻师跋陀罗记会》
3.有四法不舍众生。云何为四?
一者、不舍弘愿;二者、忍于疲苦;
三者、不惜身命;四者、恒修四摄。《大宝积经•授幻师跋陀罗记会》
4.佛以忍辱力,舍离于违诤;不求人过恶,到于忍彼岸。《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
5.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瞋、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作能作,名出世忍。
6.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憍慢、瞋心、痴心,不观我及我所相。
7.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三者、修于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瞋恚。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8.若人软言,净身、口业,和颜悦色,先意问讯,能观一切苦乐因缘,当知是人能修忍辱。《优婆塞戒经》
9.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发菩提心经论》
菩萨忍辱心要—三 海涛 辑
1.菩萨摩诃萨住于慈忍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一者、火不能烧;二者、刀不能割;
三者、毒不能中;四者、水不能漂;
五者、为非人护;六者、得身相庄严;
七者、闭诸恶道;八者、随其所乐生于梵天;
九者、昼夜常安;十者、其身不离喜乐。《月灯三昧经》
2.菩萨教诫世人,使得功德,瞋恚不生。《须真天子经》
3.汝今当知菩萨教法难可修习。何以故?菩萨于诸众生不生瞋害心故。
4.若于众生起瞋害心者,则为违背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中现在说法诸佛.如来!
5.菩萨摩诃萨由初发心,被精进甲,于一切众生不为瞋等之所摇动。
6.若于众生起爱欲、瞋、痴之心,或与惛沈、贡高、恶作相应,则为欺诳一切诸佛!《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
7.常修忍力,以自庄严;常应正见,离诸邪见。
8.云何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修习满于忍波罗蜜?于诸众生无瞋恚心,忍一切智。
9.菩萨摩诃萨忍一切苦,不舍众生。《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
10.应以忍成熟者,若彼有情骂詈、毁辱、诽谤、扰乱,以无恚心及利益心最上忍力,乃至颜色亦不变异,随顺彼意而成熟之,令彼有情安住正法。是名忍波罗蜜。《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
11.云何比丘不如犬逐块?若有比丘为人所骂而不报骂,打、害、瞋、毁亦不报毁,但自内观,求伏其心,作如是念:「骂者为谁?受者为谁?打者、害者、毁者、瞋者亦复为谁?」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块。《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
12.世间明慧者,应发菩提心;常思一切智,恒近善知识;住堪忍爱乐,依止阿练若;犹如师子王,远离诸惊怖。《大乘四法经》
菩萨忍辱心要—四 海涛 辑
1.贪恚所生,皆由嫉妒。谏恶以忍,谏怒以顺。
2.若有众生毁害于佛,如来不瞋;若有众生以栴檀汁涂如来身,如来不喜。如来普于众生怨、亲等观。
3.以如来慈悲力故,身心安乐。身心安乐故,发菩提心。以发菩提心故,于诸众生得平等心。心平等故,不生瞋恚。心不瞋恚故,命终生天。《大方便佛报恩经》
◎附录:巴利经典《降伏瞋恨经》
如今,在他的范围里,敌人伤害了你,为何在不属于他的范围之处,你又伤了自己的心?
你流着眼泪离开了亲爱及帮助你的家人,那么,为何不也舍弃你的敌人,那为你带来伤害的瞋恨?
你所怀抱的瞋恨,正在咬坏你守护的一切美德之根,有谁是像你如此愚蠢的人?
别人造恶业,你为此而生气,这是什么道理?他所造的那种业,你是否也想学习?
如果他人想要激怒你,而以可憎之行刺激你,为何要苦恼地令瞋恨生起,而做正如他想要对你做之事?
如果你发怒,你或许能或许不能令他痛苦,但瞋恨所带来的伤害,却肯定当下已令你遭受痛楚。
如果被瞋恨蒙蔽的敌人,正走在趣向恶道之路,你是否想要通过发怒,随后跟着他们的脚步?
如果因为你的生气,敌人得以伤害你,你即应当放下瞋怒,何必毫无理由地受苦?
既然诸法只能维持一剎那的时间,那些造了可憎之行的诸蕴早已灭尽,而如今你又是向什么生气?
如果另一者并不存在,想伤人之人又伤得了谁?你的存在是伤害之因,如是,你为何还生他的气?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