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密文集:《唐密述要》第四部分 唐密教相
唐密文集:《唐密述要》第四部分 唐密教相
第一章 教相与事相
从内容上,唐密可分为两门:“教相”与“事相”。
何谓教相?《大日经疏》第七云:“阿字门等者,乃真言之教相也”。
何谓事相?《大日经疏》第八云:“秘密宗中,托事相之因缘,喻秘密之深旨”。
通俗说,教相者,乃教理方面的研求,即理论;事相者,乃实践修行的法则,即实践。换言之:教相者,乃事相上原理的说明。事相者,乃教相中原理的实践。故教相与事相之二门,实乃原理与实践二门之取摄。违逆事相之教相,则为邪义,不符教相之事相则为妄传。此教相原理,事相实践者,乃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有密接不离之关系。善于运用此二相,乃唐密最深理趣之开演,万不能偏于一方。大凡教相家,多怠于事相之实践,而好作理论之空谈。而事相家,则每忘于教相之深求,手指屈伸、竟同儿戏,殊为可惜。须知教相所以开行者之慧眼,事相所以发学人之行足。二者不能偏废,不可不知。
据唐密历代祖师开示,教相方面可公开讲授,事相只能由出家阿阇梨对灌顶者传授,否则,传受双方均有罪过。这也是真圆法师师修学教相后再次东渡的原因。
第二章 一乘同圆之教
所谓判教,即是对各宗派整个佛教中所处地位、作用及影响等的总体认识与评价。
不空祖师云:“若就真言而立教者,应云一大圆教,以如来所演,一切语言无非真言秘密道故。”但古来密教祖师皆约教本立言,并末于差别乘中更判教门权实也。至弘法大师空海,始依《金刚顶经》横判显密二教,以应化佛所说之华严、天台、三论、法相等为显教,以法身佛所说为密教;依《大日经住心品》竖判“十住心教”,即异生羝羊心(诸趣外道)、愚童持斋心(人趣)、婴童无畏心(天趣)、唯蕴无我心(声闻)、拔业因种心(缘觉)、他缘大乘心(唯识)、觉心不生心(三论)、一道无为心(天台)、极无自性心(华严)、秘密庄严心(真言密法)。
而台密的安然和尚对“十住心教”多有非难,承慈觉大师圆仁之意,判《法华》、《华严》、《般若》、《维摩》等为“理密教”,《大日》、《金刚顶》等为“理事俱密教”,其他三乘等经为“显教”。又因不空有“一大圆教”(指密教)之语,而谓一切佛名一佛、一切时名一时、一切处为一处、一切教名一教,即一佛、一时、一处、一教之说。
持松法师出身华严宗,兼叩天台宗义。后来转习密教,既入东密真言宗,又研台密天台宗。其密教思想主要体现在《贤密教衡》及《贤密教衡释惑》和《密教通关》中。他撇开门户之见,不完全赞成东密、台密的判教,认为各宗派互有所长,“显密乃化法仪式之不同,各有权实”。弘法大师以《十住心论》判教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台密的判教也不究竟。
持松法师认为:
“余意古今判教诸师,以华严宗贤首大师所立小、始、终、顿、圆五种教门,最为圆满。今将密宗根本两部大经,用五教判摄,当是第五圆教。而圆教中,又分同圆、别圆,此宗属同圆教也。何以故?以与法华同为开权显实、报末归本之教故。但法华为显一类机,两部为密一类机也。”
“如来成道后,先说《华严》称性之旨,而信者绝希。于是从本起末,说小始终顿诸乘法门,渐渐引权归实。而后以《法华》摄显机,会三乘归一乘,以《大日经》等摄密机而引五种三昧道,同归于普门圆坛。于是显密汇流,复归于别教一乘之根本*轮,若浅深优劣,则显教正开显时为《法华》。即开显已,为《华严》。密教更转方便时,为两部。即归一解脱味后,为《华严》。均属圆满之教,直同别为异耳。
“又约佛果说,则《华严》胜于密教;约众生进趣方便说,则密教胜于《华严》。故弘法大师将真言判在《华严》之上,不能谓不当。特以十住心配属,为权宜之计耳。”
“问:何名同圆别圆耶?答:与三乘共,故云同,不与三乘共,故名别,又会三归一,故云同。今真言宗是同圆摄者,即上文所言与《法华》同为会三归一故。又《大日经》云:如来得一切智智,为无量众生广演分布,随种种趣、种种性欲、种种方便道,宣说一切智智等。《疏》云:于萨婆若平等心地,画作诸佛菩萨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圆坛。此一一本尊身语心印,皆是一种差别也。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于大悲胎藏现韦陀梵志形,为说瞿昙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进,不久成此仙身,更转方便,即成遮那身也。如是或现佛身,说种种乘,随类形声,悉现真言密印,或久或近,皆归一乘,此非会三归一之诚证耶?故台密安然大师,判《法华》为理密,真言为事理俱密,不得谓无见地。但立一教等,则稍失判教之意义耳。”
第三章 根本经典
唐密有两部大法,即胎藏界大法与金刚界大法,胎藏界大法以《大日经》为依据,金刚界大法以《金刚顶经》为依据。两部大经分别叙说胎藏界曼荼罗与金刚界曼荼罗,具说一法界、多法界理智因果等无尽法门,说尽一宗之秘奥,因此定之为根本两部大经,其他密部一切经轨法门,皆从此两部大经等流分出。
两部大经的差别在于:《大日经》表现为(或象征着)理、本有、因、生(众生)、本觉、平等、莲花、东、梵文“阿”字、胎、色、五大;《金刚顶经》表现为智、修生、果、佛、始觉、差别、月轮、西、梵文“鍐”字、金、心、识大。“胎为理具之佛种”,“金为显得之智果”,明了这一点,两部大经的差别也就大体上掌握了。
《大日经》是胎藏界的根本大经。此经总有三本,一是法尔常恒本,谓诸佛法曼荼罗,以心王心数诸尊,法尔常恒,各各演说自内证法门,名法尔常恒本。二是分流广本,谓龙猛菩萨入南天铁塔,对金刚萨埵所诵传十万颂经,此经亦流布阎浮。三是分流略本,谓现流布七卷三千余颂经,龙猛菩萨取十万颂中宗要者也,即善无畏译七卷经,此宗所依今本。
《大日经》全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共七卷三十六品,由善无畏祖师翻译,其高足一行和尚记录。前六卷三十一品可谓《大日经》的核心,而前三十一品中第一《入真言门住心品》说密教之教相,第二品下说密教之事相。第一品《入真言门住心品》统论一经之大意,其中因行果三句,即“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既是住心品的核心,也是整部《大日经》的津要。清净法界体性智的根本是什么?如何发心?如何修行?如何成就?成就后如何羯磨经行?就由三句全部概括。意即:行者先须“知自心”,“自心”者,一切诸佛菩萨所共有,平等无二,乃菩提心种子,无此种子发求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好比追求空中楼阁、瑶台幻影。所谓菩提心种子“其性常坚固,知彼菩提生,无量如虚空,不染污常住,诸法不能动,本来寂无相,无量智成就,正等觉显现,供养行修行,从是初发心”。卷七的五品则是供养法应用的阐述。
《大日经》之注疏,有一行祖师之《大日经疏》及《大日经义释》,前者为东密弘法大师空海携回日本,有二十卷,简称《本疏》、《大疏》、《无畏疏》等,其中至第三卷半,释本经《住心品》之一品,谓之《口疏》,由是以下谓之《奥疏》。后者由台密慈觉大师圆仁携回,有十四卷,简称《义释》。
《金刚顶经》是金刚界之根本大经,真言密教肝心之经典。此经有三本,一是广本,夫道之本,无始无终,教之源,无造无作,亘三世而不变,遍六尘而常恒也。二是中本,金刚智大师从龙智所学,欲以带回中国,中途因海风漂没失去。三是略本,即金刚智译《略出经》及不空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但传不空祖师随金刚智祖师携来唐朝的仅仅是其《十八会指归》。不空译《教王经》,复有二本:一为三卷本,只《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一品,正说金刚界曼荼罗之本经也,常云《金刚顶经》指此本;二为二卷本,四品,说修习供养之仪轨。另有宋时施护译《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三十卷,传出自广本较为详尽。
《金刚顶经》三卷中,初序文,次正宗文。正宗文中,一说毗卢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二说毗卢遮那成佛后,以金刚三摩地现发生三十七智。三说一切如来以一百八名赞礼婆伽梵大持金刚。四说金刚界大曼荼罗。五说入金刚界大曼荼罗仪轨。六杂说。
《金刚顶经》疏释有唐智藏撰《金刚顶经义诀》,智藏即不空祖师。
此外,《苏悉地经》也为一根本要典,与上两部根本大经同样重视,称三部秘经。
又《瑜伽经》、《要略经》也属要典,同上三部共称五部秘经。盖《瑜伽经》为金刚界之苏悉地法,以金刚界而说两部不二;《要略经》为胎藏界之苏悉地法,以胎藏界而说两部不二。
上述经典为纯正密教的核心经典,另有支流经典、杂密经典。由于宋代密典也有大量翻译,故全部可以纳入唐密经典范畴内。
与显教不同,唐密所依据的基本经典分为“经”和“轨”两类。“经为如来亲唱,故先之。轨为菩萨渐制,故次之。”
“经”分为纯密、杂密两部。纯密部经典又分根本经、支流经两类。根本经有两部(《大日经》、《金刚顶经》)、三部(加《苏悉地经》)和五部(再加《瑜伽经》、《要略经》)之说。支流类分亲近(《苏婆呼经》、《瞿醯耶经》、《理趣经》等)和疏远(《炽盛光》、《一字佛顶》等)两类。杂密部经典,有《仁王》、《楞严》、《金光明》、《孔雀》、《陀罗尼集经》等。
古者依经修法,经轨不分,其后传法大德,整理次序,制为仪轨,修时较为便利。实则一切仪轨,皆由经来,与经不分也。“轨”下分六类:有诸佛轨(药师、弥陀等)、诸经轨(宝楼阁、仁王等)、诸菩萨轨(文殊、地藏、观音等)、诸明王轨(大威德、金刚药叉等)、诸天轨(焰摩、十二天等)、诸作法轨(受戒、施食等)。
另外,密教也有“三藏”。密教三藏指的是:经藏,有《大日经》、《金刚顶经》等二百卷;律藏,有《苏摩呼童子经》、《毗奈耶经》等百七十卷;论藏,有《菩提心论》、《释摩诃衍论》十一卷。
第四章 两部一具之曼荼罗
第一节 金胎理智不二
密教金胎两界(两部)曼陀罗就是将大日如来教主的教义以佛、菩萨、明王、诸天等的形象表达出来,涵括法界一切万有之体、相、用(所谓六大、四种曼荼罗和三密),故而两界曼陀罗又称为普门曼陀罗,代表一切众生本有(胎藏)与修生(金刚)的修行历程。
以《大日经》为蓝本具象化的胎藏界曼陀罗全名为大悲胎藏界曼陀罗,它和以《金刚顶经》为蓝本而形成的金刚界曼陀罗,在唐朝因为“开元三大士”的鼎力协作互相教授补充,成为“两部一具”,由此形成相当完整的唐密法门一派。
胎藏界曼陀罗代表理,胎藏梵文garbha意为“胎”“藏——库藏”,比如胎儿在母体内受到保护、养育,比喻众生本来具备的菩提心之“理”,以大日如来大悲万行功德而得常养;金刚界曼陀罗代表智,金刚梵文vajra音译嚩日罗,喻如金刚般坚硬无比,可以克服一切,象征法身如来智慧坚固不坏。胎藏界曼陀罗有三部十二大院,佛部、莲部、金刚部分别代表中台八叶院(中台和八叶可以分为两院)、遍智院、持明院、释迦院、金刚部院、莲花部院、文殊院、除盖障院、虚空藏院、地藏院、苏悉地院、外金刚部院。金刚界曼陀罗则有五部九会,佛部、金刚部、宝部、莲花部、竭磨部,九会依下转次序为成身会(竭磨会)、三昧耶会、微细会、供养会、四印会、一印会、理趣会、降三世会和降三世三昧耶会。
惠果祖师用阴阳五行思想,对胎藏界曼陀罗和金刚界曼陀罗包含的密教教理以二元论巧妙分析,故提出金胎不二的立论,并将此思想传输于空海,对空海后来的密教理论产生了莫大影响。
如果说胎藏界曼陀罗以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来阐明宇宙生成之本源的全息哲学观,那么金刚界曼陀罗就是六大所生成的宇宙之森罗万象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胎藏界曼陀罗
胎藏界曼陀罗是以《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简称《大日经》为蓝本而具象化的大图画(曼陀罗)形象,故而全称大悲胎藏生曼陀罗。在母亲子宫内,由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从而由单一受精卵细胞不断繁衍分化最终发育成胎儿,胎儿在未出生前处于母胎,靠母体通过脐带供给血液而获得营养和氧气。胎儿就好比一切有情本具的大悲菩提心,而此大慈悲心受到佛的无边智慧功德藏化育哺乳不断成长。胎儿出生好比菩提心成就从而成佛——由八识田发掘出清净菩提心以至于发芽开花结果而成为庵摩罗识,而胎藏好比一切有情所本有的菩提种子之八识田——藏识,如此借助胎藏界曼陀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理解密教的教理。
在胎藏界曼陀罗中,中央为法界清净法身大日如来(毗卢遮那如来),周围四方四佛分别为东方宝幢如来、南方开敷华王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北方天鼓雷音如来和四隅的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以及其他十一大院的佛、菩萨、明王、诸天共四百零九尊。
十二大院可以依照《大日经》三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来分析。
因──菩提心──中台八叶院的九尊
根──大悲──除外外金刚部院全部诸尊
究竟──方便──外金刚部院
如此由内向外,就是大日如来的大悲心功德救度一切有情;而由外向内,则表示一切有情本具菩提心显现发起、证入、证得、涅磐和最终一切皆表如来方便竭磨事业也。整个胎藏界曼荼罗依照《大日经》皆系大日如来所化生,由此密教中心、佛、众生三三平等的教理栩栩如生地表达了出来,而平等正是大乘佛教的基本原则,故又曰理曼陀罗。
一、中台八叶院
五佛四菩萨,其中大日如来结法界定印,首戴五佛宝冠,形象若然菩萨。就法界定印,左手代表众生,右手代表如来,二手重叠表示佛与众生一体不二。其四方四佛各着红色袈裟呈现如来形象,宝幢如来与愿印表满足众生一切所需之誓愿;开敷华王如来施无畏印表守护众生之誓愿;无量寿如来弥陀定印表使众生安泰禅定之誓愿;天鼓雷音如来触地印表降服魔怨誓证无上菩提。四佛分别象征佛子有情开发佛性、发菩提心(宝幢如来);佛子之六度万行(开敷华王如来);佛子觉悟(无量寿如来)和证入涅槃境地(天鼓雷音如来)。四佛四菩萨各据一瓣莲花为座,莲花在佛法中本来代表清净无染,象征如来清净法身和比喻一切有情的菩提心。在瑜珈观想中此八叶莲花涵括无限法界,预示宇宙万象无不共存共生于此法界中。就曼陀罗所表现的时间性而言乃恒常三世。
二、遍智院(佛母院)
位于中台八叶上方(在胎藏界曼陀罗,东方在上;金刚界曼陀罗东方在下),中间乃一切如来智印,三角形外绕火焰,表示一切如来智慧之火,寓大勇猛心以表降伏之智德。三世十方诸佛之能成正觉,皆由此智火,降伏四魔(烦恼、阴、死、天)而实现。大勇猛菩萨坐於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三角智印之左,梵名摩诃尼罗,译言大勇猛,密号称为严迅金刚。遍智印最左面为大乐不空金刚真实菩萨(与大乐金刚萨埵同),梵名摩诃嚩日罗母伽三昧耶萨怛鍐,译作金刚不空真实菩萨,密号称为真实金刚,即普贤延命菩萨。遍智印右面为佛眼佛母菩萨。所谓佛眼乃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於前之四眼,四眼至佛眼则总名为佛眼。《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法华文句》四曰“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毘尼止持音义》曰“谓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明显。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而此智德者,诸佛能生之德,列于佛眼佛母尊,故此院又称佛眼佛母院。示如来之正觉,无上胜功德,及诸佛能生之功德。最右面为七俱胝佛母菩萨,准提观音之异名也。俱胝者“七亿也”。释迦如来在给孤独园,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亿佛所说之准提陀罗尼,故约过去佛之所说,谓之七俱胝。约陀罗尼之主,谓之准提,是为莲华部之母(诸佛有部母与部主),司生莲华部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尊。《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曰“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故,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以上遍智院五尊。
三、持明院(又名忿怒院)
中正为般若菩萨(般若佛母),其余分别为右面不动明王、降三世,左面胜三世、大威德明王共五尊。般若菩萨为胎藏界法身大日如来之正*轮身,具有般若之妙慧,如觉母之在胎藏中涵藏。不动明王是胎藏界大日如来教令轮身,余胜三世、降三世明王代表金刚部主尊之教令轮身;大威德明王代表莲花部主尊之教令轮身。在密法中,一切本尊教令轮身皆现忿怒身唯孔雀明王例外。此院五尊除般若菩萨外皆忿怒形又名忿怒院。称持明院者,乃忿怒形之四明王,乃佛部、金刚部、莲花部主尊之持明使者,为降服顽劣持忿怒真言,幻化忿怒火焰而威伏之故。
四、莲花部院
此院以观自在菩萨为主尊,涵藏如来大悲功德,共有二十一主尊和十五伴尊合计三十六尊。此乃无量寿佛、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悲心普观十法界、化益众生之具象化表现。
五、金刚手院
此院以金刚萨埵为主尊,故又称萨埵院。三部之中,属金刚部,是以又称金刚部院。此院有二十一主尊和十二伴尊合计三十三尊。此院乃表大日如来之智德,大日如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互不相离也。
六、释迦院
位于遍智院上方,中间门内坐著浊赤法衣说法的释迦牟尼尊,即以释迦如来为主尊,故名释迦院。为大日如来所现变化身释迦牟尼,住此说密教之甚深妙理,具利益众生之德。共有三十五主尊和四伴尊合计三十九尊。
七、文殊院
此院以文殊菩萨为主尊,故名文殊院。示大日如来之般若妙慧,断除一切之戏论。如此般若妙慧智德,对应金刚手院之实相智德(即本有之智德),而表观照之智德(即修生之智德)。此院共有十三主尊和十二伴尊合计二十五尊。
八、除盖障院
此院表大日如来一切智智已然除掉一切盖障、断灭一切烦恼之功德,故名除盖障院。金刚手院示大智之体,此院表大智之用。共九尊。
九、地藏院
此院以地藏菩萨为主尊,故名地藏院。表大日如来拔坚牢大地和地狱之苦,进而施与众生快乐菩提之美德。观音院现大悲之体,此院乃教化众生,救度恶趣,表大悲之用。共九尊(《大日经》宣有六尊,或者依《药师佛本愿经》为九尊)。
十、虚空藏院
此院以虚空藏菩萨为主尊,故名虚空藏院。相对于文殊院之智德,此院乃表福德;大日如来包藏世出世间之福德,应众生之愿望,表自在施与之力用。与地藏的坚固之德相比,虚空藏院如虚空广大自由自在之自利利他果德。二十二主尊和六伴尊合计二十八尊。
十一、苏悉地院
此院属于虚空藏院独立下院。苏悉地梵语译为‘妙成就’,表如来羯磨事业顺遂成就。由福德圆满之虚空藏菩萨而得万德具备,故成就大悲利他之行。无主尊,共八尊。
十二、外金刚部院(最外院、诸天院)
外金刚部院围绕曼陀罗四周,因以金刚杵标识为金刚界墙而得名。为胎藏最外之四方曼荼罗。此外院包括诸天、二十八星宿、诸曜和相关善神在内,其中东方三十八尊、南方六十二尊、西方四十八尊、北方五十三尊合计二百零一尊。乃大日如来所化出之等流身,以济度一切杂类,涵括十法界显理趣之真髓。
第三节 金刚界曼陀罗
金刚界曼陀罗依据的经典主要是《金刚顶经》,全称《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对应于胎藏界曼陀罗,金刚界曼陀罗曰智曼陀罗,由于大日如来的智慧作用而具象化的觉悟世界,又因为有九会故又曰金刚界九会曼陀罗。
一、金刚界曼陀罗核心——成身会
包括金刚界五佛,十六大菩萨,四菠萝蜜菩萨和内四供养外四供养菩萨总共三十七尊,四角地、水、火、风四大神,并围绕贤劫千佛和二十天。如此成身会便有一千六十一尊,三十七主尊对应三十七菩提分。
四波罗蜜菩萨为金刚界大日如来的四亲近女菩萨,由此四菩萨出生三世十方一切诸佛。金刚波罗蜜菩萨青色,左手持莲花,其上有函,右手结阿閦如来印,代表坚固菩提心;宝波罗蜜菩萨浅黄色,左手持莲花,上有宝珠,右手持金轮,莲花上宝代表万善功德;法波罗蜜菩萨肉色,结阿弥陀佛定印,寓智慧门宣法功德;业波罗蜜菩萨青绿色,左手莲花上有函,右手执羯磨杵,业为利益众生事业意。
金刚界五佛:中心大日如来,东方阿閦如来,南方宝生如来,西方阿弥陀如来,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大日如来属于自性法身,其功德分别由四方四佛表现。由于金刚界曼陀罗表现的是密教大日如来的智慧,故又名智曼陀罗。五佛分别代表五种智慧,五种智慧分别由九识转化而成,即转识成智。四方四佛各个有四大菩萨围绕,四方共十六大菩萨,代表修生的十六位。在大日如来与四方四佛的相互供养中出生内外四供养菩萨和四摄智菩萨。本会属于四种曼陀罗的大曼陀罗。
二、三昧耶会
三昧耶会与成身会编制相同,区别只是各尊都是三昧耶形标示。包括三十七尊、贤劫十六尊、外院二十天共七十三尊。三昧耶形示相诸尊之心秘密,各以其悲愿之象征三昧耶形如多宝塔、金刚杵、宝珠、等表示。属于三昧耶曼陀罗。
三、微细会
此会亦与成身会编制相同,共七十三尊。微细会所表达的智慧,无非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化现成三十七尊之各自智慧。为使一切众生成办如来事业,以三十七如来大智力害其嗔心而显现隐藏之菩提心。本会以诸尊种子字标示,属于法曼陀罗。
四、供养会
此会亦与成身会编制相同,共七十三尊。各以本誓之三昧耶形,以向心王大日如来及四佛表达恭敬而行供养,而诸尊又互相供养。此会的供养分为四种即菩提心供养、灌顶供养、法供养和羯磨供养,如果深化各个有四种则达十六种供养形式,属于羯磨曼陀罗。
五、四印会
以大日如来为主,四方围绕四佛得四亲近菩萨金刚萨埵、金刚宝、金刚法、金刚业,各以大曼陀罗的形式显现,而四隅的四波罗蜜菩萨以及大圆轮外四隅的内四供养菩萨则以三昧耶形式显现。四印者,四智印(金刚、宝、剑、羯磨),摄四曼陀罗之意。
六、一印会
一印者,唯独大日如来持智拳印一尊。表大日如来正在宣说三摩地法门。
七、理趣会
理趣会,以金刚萨埵为主尊,周围围绕欲、触、爱、曼四金刚菩萨,外部有内四供养金刚春、夏、秋、冬菩萨。金刚萨埵本为大日如来正*轮身,由大日如来法身分流而出,即入三昧,演说正法之教相——无上密乘之般若理趣。理趣者,理即真理,趣为烦恼。般若理趣之核心——烦恼即菩提。
八、降三世会
由于大自在天刚强顽劣难以教化,大日如来默许金刚萨埵予以降服,金刚萨埵为慈悲济度彼等,入降三世明王忿怒三昧而度化大自在天。降三世明王折伏有情贪、嗔、痴三毒之烦恼,并引领至清净法界。
九、降三世三昧耶会
与降三世会相同,区别是以三昧耶形示现。
第五章 体相用
在密教中,用体、相、用三大来说明佛教的宇宙观。
唐密认为,一切色心诸法皆六大所成,六大者地、水、火、风、空、识也。前五大为物质,后一属精神。精神与物质互遍法界各不相碍,而随因缘之聚散离合,成一切万有诸法,故名「六大缘起」。
此六大之总体,地则坚,水则湿,火暖,风动,空无碍,识了知,总兹六德,曰一法界。而六德所成差别之事物,历然不爽,曰多法界。此与法界缘起,名虽不同,而义无别也。其对于现相诸法,则以四种曼荼罗括之。
曼荼罗即梵文Mandala的音译,就体则译曰坛城,曰道场。就意,翻曰轮圆具足,曰聚集,又曰无比味、无过上昧等。总之,以聚合如来内证真实功德于一处,以成就种种利他事业者,曰曼荼罗也。依《金刚顶经》说:
一者,大曼荼罗,又称大智印。谓一一佛菩萨相好之身及其彩画形像,名大曼荼罗。以五大色成故,黄、白、赤、黑、青如次配地、水、火、风、空,此五遍一切处,故云大也。又以五相成本尊瑜伽,名大智印。
二、三昧耶曼荼罗,又名三昧耶智印,即所持标帜、刀剑杵莲等或画作其形者也。三昧耶者平等之义,以五大普遍情与非情,平等成故。前大曼荼罗是有情,今刀剑等是非情,皆以五大平等而成,故名三昧耶。又以二手和合,成金刚缚印,名三昧耶智印。
三、法曼荼罗,亦曰法智印,即真言种子字等。有轨则、轨持之义,故名法。以及契经文义,名法智印。
四、羯磨曼荼罗,亦云羯磨智印。羯磨翻为作业,即诸佛菩萨随事业差别,而种种威仪动作各别故。若铸若刻等皆名羯磨智印。
印者,决定不改之义,此就佛界一方面说,实则十法界众生之身皆名大曼荼罗,山河草木有形物质皆三昧耶曼荼罗。语言文字、一切声响皆法曼荼罗。一切动作行住坐卧,幡飘树摇都为羯磨曼荼罗。故此四种,即包罗一切法相,复各具四种,而其体则皆六大也。
然万法之有体有相,必更有业用。业用为何耶?即身、口、意三密是也。身为诸法之本能,语为诸法之德号,意为诸法之真理。而言密者,以此法为如来自证之境,非凡夫能得其真,故谓之密。
又佛证此三密平等互遍法界,我等亦本具法身三密,因无明障蔽而未显。故身结印契、口诵真言、意观种字三形等,则与如来三密无二分别,而满足方便也。
六大之体、四曼之相及三密之用的相互关系如下:
第六章 发菩提心
发心即要求解脱之出发点。唐密之发心与他宗不同:
小乘人,消极之六识发心,故不必论。即大乘权教发心,皆以菩提为所求之体。而更有能求之心,为之对待。心与菩提,分能所,而为菩提之心,依主释也。若唐密发心,则是自心寻求本有之觉体,名曰菩提心,有财释也。一“之”字,一“即”字,意义悬殊。又唯识等,虽立八识。而发心求解脱时,但以六识相应慧心所,而发起求菩提之心。彼宗以为六识,强于分别。易起欣圣,厌凡之心。若八识,则属无覆无记,不能起欣厌,故不可发心。
今唐密,则直以第八识发心。因显教发心,多是发起能求之心,故须分别欣厌,非六识不可。密教发心,是开发、显发、引发之义。以自心即菩提,今为开发引起,令其显明。故经阿阇梨灌顶之后,以三密加持力。直观八叶莲花,开九佛正觉之智。与华严不坏世间,成出世,劾发心即成佛,因果交澈者,相通也。
又《大日经》有三句因。因金刚手问佛,得此一切智智,以何为因,以何为根,云何究竟。故佛答有三句。因、要、根、究竟三句配合“发心、修行、菩提、涅槃、方便”五转见下:
《菩提心论》有胜义、行愿、三摩地三种菩提心。谓诸佛菩萨,以此三种为戒,无时暂忘也。三种菩提心今说明如下:
一、胜义菩提心:即知生佛一如之超胜义也。
二、行愿菩提心:起勇利悲心,令一切众生皆证此理。
三、三摩地菩提心:自性清净心,即大圆镜智,两部不二之菩提心。
《大疏》云: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图,三句五转,皆众生自心中,本具功德,次第出现。如莲子中么荷,在泥中时,虽待外缘,而正开时,悉是本具么荷也。
第七章 五智与四身
唐密所立佛身,则先有理智之别,而后明理智互具,不二也。金刚界属智,故称智法身。胎藏界属理,故称理法身。智法身者,转识而成者。显教言:转八识成四智,而成报身。今密教教更转第九识,而成五智,以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言第九识者,八识外更加庵摩罗识,即白净识。
五智即阿啰钵舍囊Aarapacana的翻译,顺次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在显教有四智说,密教结合法界体性智成为五智,相应代表金刚界五佛阿閦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和大日如来,对应于胎藏界中台五佛。
五智即代表五部金刚部、宝部、莲花部、竭磨部、佛部。第九庵摩罗识转化为法界体性智,第八阿赖耶识转化为大圆镜智,第七末那识转化为平等性智,第六意识转化为妙观察智,前五识共同转化为成所作智(即转识成智);
若在瑜伽观想中,则佛部属于脐(脐莲花轮白色),金刚部属于心(心莲花轮红色),宝部属于脐下(座莲花轮金色),莲花部属于顶(顶莲花轮青色),竭磨部属喉(喉莲花轮墨绿色);大日如来为常住清净妙法身,阿閦如来属于自性法身,宝生如来为他受用身,不空成就如来为变化身;
依照发心直至成佛过程,从东南西北到中央,依次表示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和佛身圆满;代表五佛智慧轮身的,依次为金刚萨埵、金刚藏王、文殊师利(或者观音)、金刚牙;
五佛各有教令轮身:大日为不动明王,阿閦为降三世明王,宝生为军荼利明王,弥陀为大威德明王,不空为金刚夜叉明王;
在护摩修法中如果欲调服魔怨则修降三世明王法,如果欲增益则修军荼利明王法,如果欲求敬爱则修大威德明王法或者孔雀明王法,如果欲钩召有情则修金刚夜叉法,如果欲息灾则修不动明王法。
凡夫之九识,可成如来之五智。但此五智,不过一如来智慧之分为五分而已。实际上,五智必归合为一如来智,且随举一智,其他之四智,亦包含在内。
金胎两部曼荼罗,各有五佛,即金刚界,中央五大月轮中,有大日、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五佛。胎藏界,中台八叶院,有大日、宝幢、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五佛。如是五尊,均表五智。大日如来五智具足,其余之四佛,亦各具五智。如是重重无尽。
显教所立三身、四身等法报各别。唐密则立四种身皆名法身:
一、自性法身,以佛之常住真身,自然具足理智之法性。而复从此身中,流出自体之眷属。如普贤等为说三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为之作业,故云法身。此有理智之分,以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四重圆坛是也。以一切法,互遍同体,名智法身,即金刚界一印会之大日是也。
二、受用法身,分自受用、他受用二种。理智相应,自受法乐,名自受用。即与上智法身同体。他受用者,为十地菩萨所现。传说法身内证,令他受用故。此二受用,皆法性所流,成法然事业,亦名法身。
三、变化法身,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之丈六应身也。亦是传说内证,变转八相,故曰变化,缘谢即灭,机兴则生,亦是法尔之作业,故名法身。内证秘密,外宣显教。一代百亿应化身之教主,即此法身也。
四、等流法身,为九界随类之身,非为佛身,或有佛形,无而忽有,暂现即隐,平等流出九界等同,故名等流。亦是法尔之作用,故名法身。
以此四身,配胎藏。则中台为自性身。第一重内眷属,第二重大眷属,为受用身。第三重为变化、等流二身。
又金刚界,以中央大日为自性身。东方阿閦为自受用。南、西二方为他受用。北方为变化、等流。若横说则四方各具四身。故《瑜祇经》曰:五智所成,四种法身。法身、智身皆互具无碍也。又两部各有五身。
密教之佛具五智四身,佛相相应也与他宗有差别。小乘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乘八万四千好,华藏世界海微尘数相好,彼一一想皆遍法界。业用亦尔。唐密真言宗之相好,如《大日经》云:身口意各奋讯示现,无尽庄严藏,而一切处起灭边际不可得也。
第八章 三妄执与三大劫
别宗解三大阿僧祇劫(简称三大劫)成佛,乃就时分久远而言。密宗乃就三妄执而言,非仅指时间概念。
何谓三妄执?众生以一念不觉之无明,而生贪嗔痴慢疑五种根本烦恼。就众生二边之执,将此五种烦恼,一一各分为二,则成十种。将此十种,一一又分为二,则成二十种,如是叠次分为二,以至第五次分为一百六十种,是为一百六十心。此一百六十心,皆是世界妄想执著,众生漂流六道,造无量无边业,受无量无边死,皆此种妄想执著驱之也。此种妄想执著,有粗者,有细者,有极细者,故称世界本妄执,亦名三大阿僧祇劫。
唐密认为,如能三密加持,依法修行,超越此一百六十心之第一重粗妄执,即名第一阿僧祇劫,又超过第二重细妄执,即名第二阿僧祇劫,更超过第三种极细妄执,是名第三阿僧祇劫。若人能於一刹那间,超过此三种妄执,即一刹那成佛;一生超过,即一生成佛,乃至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超过此三种妄执,即三大阿僧祇劫不能成佛也。
依显教修行,经无量阿僧祇劫,或有能到菩提,或有不能到者。密法简单直截,即以真言为所乘之法,顿超直入而扫於清净菩提心门,唐密真言宗之所以即身成佛者,以此。
三大劫满后,即开发净菩提心,名曰初法明道,亦即见道之意,是为初地之位。从初地到十地,统名信解行地。此十地以因、根、究竟三句修行观察。若分别配之,则初地为因,二地至七地为根,八地以上为方便究竟。又地地之中皆有三心。亦犹入、住、出三心也,如图:
以上为《大日经》中胎藏界的三劫十地。
《金刚顶经》则异与此。金刚界以直修、直入、直证、直满为趣,故地前不立位次,而于地上立十六大菩萨,以为行者进趣之阶位。
可见,十地与十六大菩萨,名虽不同,而实则开合之异耳。
第九章 六无畏
密法行人所须度除之妄执有三种即粗妄执、细妄执和极细妄执,并将之对应为三大劫(三大阿僧祇劫),故密法言即身成佛,乃尽此生三密经行,消除三妄执如度三大劫。度此三妄执培养清净菩提心成就法身的过程分为六阶段,六阶段的心相即是六无畏。度三妄执经历六无畏乃密法独有的教理。“无畏”梵音阿湿嚩娑,原意正译当言“苏息”即复苏醒转的意思。“如人为强力者所持扼喉。闭气垂将闷绝。忽蒙放舍还复得苏。众生亦复如是。为妄想业烦恼所缠。触缘皆闭。至此六处如得再生。故名苏息处。亦如度险恶道时。其心泰然无所畏惧。故名无畏处也。”
一、善无畏:依照世间善恶道德标准,能除恶生善而得精神快乐是为善无畏。密法行人的三密供养即善无畏。“佛言秘密主。彼愚童凡夫。修诸善法害不善法。当得善无畏者。善义通于浅深。今此中意。明十善业道。如世人以十不善道因缘。漂沈恶趣无有穷已。后得顺世八心。也渐受三归戒。于无量世生人天中。后至涅槃。以免离三途剧苦。名最初苏息处也。若真言行者初入三昧耶。依三密供养修行位。与此齐等也。”
二、身无畏:从道德心而向信仰心发展,如实内省反观自心,修不净观,远离肉体执着,可谓精神无畏,犹如声闻乘人。密法行者修三密妙行而得本尊三昧现前,成就有相悉地是为身无畏。“当得身无畏者。如修循身观时。见此身三十六物之所集成。五种不净恶露充满。终不为此而生贪爱。次复观受心法。得离不观我性四种颠倒。于身诸扼缚得苏息处。若真言行者。本尊三昧众相现前时位。与此齐也。”
三、无我无畏:观此肉身不净,脱离肉体欲望系缚,不断修行悟知此身五蕴假和而不真实,离我我所,心境安泰。就密法行者对于本尊生有爱染,而离此爱染不着于心,修无相悉地是无我无畏。“若于取蕴所集我身。舍自色像观。当得无我无畏者。谓观唯蕴无我时。于阴界入中。种种分折推求我不可得。舍此自色像者。譬如因树则有树影现。若无树者影由何生。今五蕴尚从缘生都无自性。何况此积集中而有我耶。如上所说。乃至证湛寂之心离一切过。是于我之扼缚得苏息处。若真言行者。于瑜伽境界一切分段中。能观心不可得。不生爱慢位。与此齐也。”
四、法无畏:既知五蕴假和无我,知五蕴法亦虚假不实,观法空相而能入于寂然。密法行人不仅不贪爱本尊,亦知有相悉地之本尊并非实有离此住心是名法无畏。“若害蕴住法攀缘。当得法无畏者。谓行者心住蕴中。欲令发起离着。尔时幻焰等喻。观察诸蕴即空。得离违顺八心证寂然界。然离蕴之扼缚。于法得苏息处。法谓十缘生句也。若真言行者。现觉瑜伽境界。皆如镜像水月无性无生位。与此齐也。”
五、法无我无畏:既彻透法空相,更明法空之理而证人法二空,离于法执而得无畏自在。密法行者已明三密相应观修本尊唯自心所变,故知自心功德自在无碍是为法无我无畏。“若害法住无缘。当得法无我无畏者。即是无缘乘心。观察法无我性。于心外有无影。像智都无所得。心王自在觉本不生。得离法之扼缚。于法无我得苏息处。若真言行者。于瑜伽道中心得自在用时位。与此齐也。”
六、一切法平等无畏:观法本末住平等性,乐于中道。密法行人离所生能生,悟阿字本不生义,证大觉位即一切法平等无畏。“若复一切蕴界处。能执所执我寿命等。及法无缘空自性无性。此空智生。当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者。谓观自心毕竟空性时。我之与蕴法及无缘。皆同一性。所谓自性无性。此空智生。即是时极无自性心生也。于业烦恼等。都无所缚亦无所脱。故云得一切法自性平等。”
密法教理所以广明三劫六无畏处众多心相者,皆是拟仪外迹籍相寓理,以便阐明修证之深浅。
第十章 往生净土
众生以业力,而感依正,诸佛以愿力,而现身土。世间凡夫,唯知印度,是佛出处,且不信三界,何能信三界外净土乎?唐密净土义者,有三种,上谓密严佛国,中谓十方净土,下谓诸天修罗宫等。
第一节 密严佛国
密严佛国者,大日如来所居净土。密者,金刚三密。严者,具种种德,以恒沙佛微尘数三密严饰庄严之金胎两部大曼荼罗道场也。即法佛自证之佛土。行者成就上品悉地时,往生如是普门密严佛土。
密严国土之说,见《密严经》、《瑜祇经》,为两部法身之依处,即三密庄严之道场,大曼荼罗也。《密严经》云:今此世界,名曰密严,是中菩萨,悉于欲、色、无色、无想、有情之处,以三摩地力,生智慧火,焚烧色贪,及以无明。转所依止,得意成身,神足力通,以为严饰。又云:欲色无色界、无想等天宫。如来回已出,而往密严住,依自难思定,现于众妙色,色相无有边,非余所能见。《瑜祇经》曰:唯此佛剎,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密严》、《华严》、《菩提心论》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第二节 十方净土
十方净土也称十方净严,即清净严饰庄严的十方佛国,此净土存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方位广狭等方域分齐,受用身之佛土也。西方极乐、兜率内院属之。成就中品悉地时,往生如是一门十方净土。十方净严亦可分为法界宫与金刚心殿。
一、法界宫者,胎藏界大日如来之宫殿也。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在摩酰首罗天。疏云:大无边际,广无数量,金刚比实相智,绝言离过,不变不改,故名金刚。言法界者,广大金刚智体也。此智体,即如来实相智身,以加持故,即是真实功德,所庄严处。言在摩酰首罗天宫者,即净居天。然有二处:一、第四禅,五种那含所住之处,名净居天;二、过是以往,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天,号曰大自在天王是也。今此宗明义,以自在加持,神心所宅,故曰自在天王宫也。谓随如来有应之处无非此宫,不独在三界之表也。
二、金刚心殿者,具舍言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乃金刚界大日所住之处。释云:本有金刚界者,法界体性智也。自在大三昧耶者,妙观察智也。自觉本初者,平等性智也。大菩提心、普贤满月者,大圆镜智也。不坏金刚光明心殿者,成所作智也。以能住佛体,即五智故。所住宫殿,亦五智法界,是即众生本有心殿也。
第三节 诸天修罗宫等
诸天者,欲色无色界等天宫。修罗宫等者,修罗宫夜叉宫紧那罗宫等。此期长寿利生之国土,变化等流身之国土也。如释迦佛升忉利天说法,入海龙王宫说法,在楞伽山顶罗婆那夜叉王宫说法,皆其例也。行者成就下品悉地时,往生如是明王天等诸天修罗宫。
帝释岩亦称人间净土,是诸天修罗宫之一,乃对机之土,非佛身土也。在摩竭陀国,帝释尝于此请疑问佛,佛即为说《帝释所问经》,谓弥勒菩萨,今在窟中。宋施护译有《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乃佛为金刚手所说,面见弥勒作法。今西藏所传香巴拉国、人间净土,即此类也。以庵没罗,香巴拉,音既相通,而地处亦在北方也。
上品悉地,两部曼荼罗海会三摩地现前,其为即身成佛之悉地无疑。中品悉地,隔生成佛相,下品悉地,期住寿长远相,似俱非即身成佛。然依真言之实义,此三品悉地,毕竟无浅深之浅深,三品当相,十界平等,一门即普门,万德轮圆,毫无轩轾,故三品俱即身成佛,非隔生成佛。又三品净土,似有胜劣上下之别。其实诸天修罗,皆大日如来之等流身。一切国土,皆一大日如来之净土。果体融会,毫无浅深。如五轮九字秘释云:十方净土,皆是一佛化土。一切如来,悉是大日。毗卢弥陀,同体异名。极乐密严,名异一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