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二、人生的四个阶段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2日
来源:   作者:海云继梦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二、人生的四个阶段

  这节课跟各位介绍“众生相”,让各位了解人的种类到底有哪些?也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号人物?然后再来谈我们的“心”。如此要掌握住它的方向就比较容易。

  “人”在佛法里面区分有“十法界”,也就是除了六道凡夫外,另有四圣人——声闻、辟支佛、菩萨、佛。我们现在要讲的是六道凡夫,而且针对“人”这一道来加以分类。

  另一种分类在华严讲座当中有三个条件凑成的七种人,三个条件是人格、品性一对,人际关系与佛法熏修。人格、品性很好,但人际关系不好又没有修行这是一种人;而人际关系很好,但是人格、品性不好又不修行的这又是一种人;只有修行但人际关系不好,人格、品性不好这也是一种人,就如庙里或神坛的神棍。另外有一种人是这三个条件当中他具备了两个条件,譬如人际关系很好,人格、品性也很好,像社会贤达。另外一种人际关系很好,修行也不错,但是人格、品性不好,就如神棍假藉宗教名义敛财,或是发展组织的宗教野心家。再一种就是人格、品性很好,修行也很好,但是人际关系不好,这种人有点像阿罗汉。最后一种就是人格、品性很好,修行也很好,人际关系也不错,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菩萨。一个菩萨必须具备这三种条件,凡夫则在这三种条件当中有增有减。

  今天要讲的是另外的二种分析法,第一就是把社会上的众生大概分成三类:一是社会人;其次是边缘人;三是一般所讲的生存者,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像这些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亲戚朋友当中有哪些人是属于哪一种人?跟各位提起这些是希望各位能对人性有所了解,不要产生太大的偏差,这样子你的生活步调才不会混乱,同时在修行上可以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看第一个部分“生存者”,这是这个社会当中的大部分人,也就是一般的沉默大众,他只要默默地生活,对于社会没有很多意见,他不求天上掉下黄金,也不希望天降横祸于人间,对于这个社会他起不了什么特别作用,但也不起破坏的力量,既可安于贫穷也可享受富裕生活,社会上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是属于这种人。

  另外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当中的百分之九十是属于“社会人”。所谓“社会人”是指社会上朝正向发展的人。生存者没有所谓正向、负向,只是跟着潮流走。但是“社会人”积极、努力想要成就,不管他成就的是什么伟大事业,他总是朝正向的方向发展,譬如做事业他就想要成功,当公务员他就想要升官,从事任何行业都想成为该行业中最杰出的人。但是这种人在社会上很难成功,一百个人当中大概有八、九十个人都要失败,“社会人”当中努力的多,但成功的少,因为社会竞争太激烈。

  虽然社会人长于竞争,在竞争当中他会发展出一种性向,由于竞争会产生得失心,因而他的生活会变得很紧张,很有压迫感,这时候他的烦恼、痛苦会生起,但是这种人会一再地调适自己去适应这种生活,所以这种人在我们的社会里可说是一个被扭曲的人;虽然是正向发展,但却被扭曲了。做生意想要成功,这是正向的发展,但是偷工减料就扭曲了;当官想要衣锦荣归没错,可是一贪污、斗争,这也是扭曲了。所以正向当中有好多也是扭曲了人性,人性被这种竞争给扭曲了。各位有没有留意到,这种现象我们都会包容他,虽然说贪污不应该,但是周遭若有人贪污得逞,你又会认为他好厉害哦!虽然我们不耻那种行为,但是对于那种成果却很羡慕,所以他不是自己扭曲了,而是社会把他扭曲了,包括我们在内都是一样。所以虽然说是正向的,它本身也有很大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来自于“自我”的作用。

  另外有一种人他看不惯“社会人”的生活形态,认为一个人日以继夜地工作太没有意思;还有一种人是不耻于“社会人”把人性纷扭曲了,他认为那太庸俗,所以他就标新立异,故意采取一种违反社会趋势的行为,譬如冬天穿T恤,夏天披棉袄,人家吃饭他偏不吃,这种人就叫“边缘人”。有人躲到深山里不出来,这是“边缘人”。有人奇装异服不男不女,为什么他要做这种表现?他就是要采取对立于社会的心态来处理,这是不对的。

  另有一种“边缘人”他是采取生活享受主义,但不顺着时代潮流走,但是他也不是故意要对立,只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里。所以说在“边缘人”里来讲,他不一定是不好的人,只是他大部分是采取跟社会反方向的行为,所以叫做负向的,这种负向的人好的、坏的都有。好的只是在享受生命,过他自己的生活;坏的边缘人就会伤害到别人。“不能留芳百世,何妨遗臭万年”?这就是边缘人的想法。

  我们看到宗教界里也有很多人士故意提倡不是正常的修行法,而是一种对立的立场情况,那也是宗教界中的边缘人。在一般的区分里,我们把群众区分成这三种,我们自己想想看在某一个时间上,我们的心境是属于哪一种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常常会是扮演不同角色的人,有时扮演“社会人”,有时又是“边缘人”,有时又是沉默的大多数。

  举个例子来讲:以前的嬉痞对于社会来讲就是边缘人,但是当嬉痞形成一个族群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想要参与成为嬉痞,这些后起的嬉痞就不是边缘人而是社会人。原来的嬉痞就是社会潮流的对立,对立久了之后它就成为社会的一股趋势,这时候你若踏进去,你就是成为社会趋势的一种人,那是正向的而不是反向的。刚开始嬉痞的产生是跟社会趋向成反向的,可是当嬉痞成为社会的固定潮流时,你再加进去,你的心态就成了社会人,只是变成另外一个模式而已。

  另外家里的小孩你要他读书,他偏偏不读,他不读书就是边缘人的心态,你若知道他有边缘人的心态时,那就很好教,怎么说好教呢?譬如他要打电动玩具,你就让他打,充分满足他,这段时间不准休息不准读书。他要打球也就充分让他打球,同样的这段时间不准他读书、休息做其它娱乐,不用一个月的时间他会受不了而要求读书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具有边缘人的形态,而你把这种形态变成一种趋势,他就会产生对立,对立回来之后他就会自己读书了。他在对立的时候是一种心态问题,父母若不懂得此理而压抑他,他就会更对立,到最后亲子之间感情破裂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懂得这种心态,他只是想要以对立行为来抵抗趋势的行为,你顺水推舟使他成为那种人,把他造成一种趋势,把他放在那个地方,他就又会对立回来,变成你期望的那个趋势了。

  我们在了解人性的时候,自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有这种人,心就有这样的心,既有这样的心你就很好超越了。但是你若不能肯定自己到底是处于哪一种阶段、趋势,你就很难成就,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是边缘人或是社会人?莽莽撞撞地一直去,到最后还是成为被扭曲人性的人,而不是很正常的人,这是第三种区分法,前面两种没讲,我们仅向各位介绍这一种。

  再介绍第四种区分法,它是讲人的种类,可以横看社会的整个族群,也可以纵看我们个人的三世因果。我们通常按照济学的理论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在社会上我们所看的人大概可以分为这四大类,也就是生命循环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衰退期”,衰退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它的特色是处于这时期的人都很忙碌,有做有赚,没做就没得赚,这种人通常有工作狂的倾向,因为他只要做就有收入,就能成功,所以他会认真地一直做。若要这种人来学佛,他会问,学佛一天能赚多少钱?告诉他学佛不能赚钱只会付出,那么他绝不会学佛的,投入多少就要回收多少,就是这种人,他不可能做那些没有收入的事。

  这种人大概可以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时间单位所赚的钱很多,虽然很忙但是赚的钱很多。第二部分就是虽然很忙,但是所赚的钱只有中等。第三种人就是虽然很忙,但是收入很少,如建筑工人每天都要做都有收入,但是碰到雨天不能做就没有收入了。一般的企业家大多属于中等人,又有些大企业家他也很忙碌,但是他赚的都是大钱,大概年收入是以千万为单位的,中等人则以百万为单位,下等人大概以十万为单位。忙是他们的特色,共同的特性就是工作狂。这种人到了第三阶段很辛苦,但赚得很少,亦即福报已经用尽,开始透支福报了。透支福报的早期有一种现象就是聪明、投机取巧可以赚到很多钱,包括逃税、贪污、偷工减料……等等,虽然看似收入很多,其实是在透支以后的福报,现在不当的拿了、赚了消费者及来自十方的钱,这所负的债务很大,将来都要还的。

  第二个阶段“萧条期”,大概上班族的比较多,利用上班时间做私事或迟到早退,这都已是偷了老板的钱及时间了,虽然占的便宜不多,但是所要付出的劳力很多。私人机关当中如偷打长途电话,这也是在透支福报,虽然老板不追究,但在将来也都是要还的。这个阶段里第三期的人有一种特色,就是他想偷偷地占便宜,但是一偷就被抓,因为他已经没有福报了,所以到了一个谷底他会看破了,感叹人生实在是不能这样,自己该反省、忏悔从今以后该好好做人了,这时候他就进入复苏期了。

  复苏期也可以简单地把它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很惨的,这时发生的现象就是拼命地还债,遇到的老板都是铁公鸡,但却是被压榨剥削得很甘心,终身不换老板,因为前阶段欠人家太多了,这时候他虽然认命,但仍不会反省说要学佛。

  第二阶段的情况是有点福报了,因为债已经还得差不多了,虽然辛苦工作赚了少许的钱,每个月却要支出大笔医药费,难得储蓄了一点钱却又被偷了,原以为这关过了以后会有好日子过,岂料……;这种人的生命是在复苏期的第二阶段。处在第一阶段里是很苦的,他想偿还以前的债都力有未逮,若叫他来学佛根本不可能。但是第二阶段的人若稍有积蓄,家中就会有人生病花钱出事情,于是他会到处问人家为什么家里这么不平安?别人会告诉他风水地理等等理由,此时若到佛门中来,人家会告诉他业障深重赶快消灾!这时他也想修行来改善命运、生命的本质,他总是遇到需要花钱求消灾的事,但是他会克服困难去满足那些帮他消灾的人的要求,你说他是不是在还债?财破灾未消,业还会再来,但是他无怨无悔。他虽已经开始学佛,但是他还不懂得佛法是什么?若跟他讲佛法的教义,他根本听不进去。

  第三期的人福报已经在累积中,这时候学佛会认真的布施与供养,在修学上对于教义了生死,对生命的改造已经有一点功用了,最主要的是他累积了大量的福报,当累积到某一个程度时就会进入繁荣期。这时烦恼仍有但不多,那些烦恼都可以放得下,不像前两个阶段的人那种烦恼真的是很烦恼。这个阶段的人烦恼自己能破能转,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所以你的布施、供养都可以累积大量的福报,而真会修行的人由这个地方可以发心出离三界,这样的修行会有很大的利益,到了临界点以后就进入繁荣期。

  第一阶段繁荣期的人有一特色就是做什么事都很顺,他认真工作很憨直很乖,到哪儿去都被当成珍珠宝贝,因为他正是繁荣期的命,在过去已经布施、累积好多功德,工作量不多但是赚的钱却很多,反正开门就见财源广进。而复苏期的人,门一开财就散出去。我们看到很多富贵人家的悲剧就是因为有萧条期初阶段或复苏期初阶段的人在里面作怪,这就是福报的关系,所以他们的婚姻也凑不起来。繁荣期的人不用挑就会碰到好对象;萧条或复苏期的人则是左挑右选找不到称意的,即使攀龙附凤也是好景不常。

  繁荣期第二阶段的人也有一个特色,就是做生意一定赚,与人合伙也是盖章就赚,这种人长相大概就像福寿牌色拉油那尊,这就是他有福报。你会想说为什么人家命那么好?其实这是人家个性好,命好的人个性好,一点也不挑剔,所以福报也就跟着来。到了这一阶段要他学佛他都很乐意,这种人的特性是你要他做什么他都说好,因为他是个有福报的人。

  繁荣期第三阶段是最高点的时候,也就是大官、大富长者,李业做得很大的人,繁荣期的这些人都好学佛,既乐意学佛也乐意扩持,并且很精进。

  以上所讲是四个阶段四种人,现在反过来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从自己的“心境”上去看,而不要从表面上去隐瞒,因为因果是讲实际有部分,自己若想要占人家一点便宜,便已落入因果;若想要布施救济一点,这也落入因果。什么是福报?什么是业报?分得很清楚。所以不用羡慕别人的好运气。

  这四个阶段可运用的范围很广,人的一辈子也可能走过这四个阶段。自己留意看看曾经走过哪个阶段?读书期是这样,金钱上的福报是这样,父子关系是这样,夫妻关系也是如此,事实的循环也一样,它应用的层面非常广,今天告诉各位就是要各位去了解这种变化,要知道这种变化若是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这一生当中要经过这么多变化,那是不是一种无常?不但是无常,它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在不同的阶段里每一个人的心性不太一样。

  《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第九恒顺众生——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是不是在这里区分得出来?当你了解心性以后,你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调整?把自己调整到哪个阶段较好?萧条期是最不好的,假如不幸你是这种个性的话,你在与这种人相处,碰到这种人对你产生攻击的时候,你要怎么处理?当有这种人与你诉苦的时候,你要怎么处理?这种人来到这里的时候,你要怎么处理?你不是要反击他,而是要圆满他、成就他。

  像我们遇到很多衰退期的人,他说想学佛但就是不来,因为“很忙,很忙”。萧条期的人若要拒绝你学佛,他会问你学佛有什么好处?拿来我看看。复苏期前二期也是很难学佛,因为这阶段的心境是认命,即使进入佛门来也是学得四不像。真正学佛是在复苏三期开始,不管如何,既然踏入此处,无论你是在哪一个阶段学佛,都希望你能开个叉口出去,出三界不要在此轮回了,否则你经过繁荣期的最高点以后还是衰退期,一再的循环,轮回生生世世。

  要如何出离呢?出离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心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生活通常是生活在身体上,而不是生活在生命里面。身体上面有一个特色就是物理现象多,而我们会被这些物理现象所诱导。假如你是活在生活里,那么你会把身体的现象加以转变,身体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所发生的都是物理现象。譬如肚子饿了想吃东西,吃了东西又会去分别好不好吃。好不好吃是物理现象,但是在生命的洪流里并不区分好不好吃。当你一直执着于好吃不好吃,或喜不喜欢,黑的或白的,善的或恶的时候,你已经丧失了生命的本然面貌,这时自己就变成一个被扭曲的人了。

  所以在这样的生命洪流里,你很自然地就归类到前面所讲的三种人里面,不是社会人就是边缘人,要不然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不管你是哪一种人,你再归类到刚才所讲的四种状况里,然后再回过头来仔细想一想,你会捏一把冷汗。现在这个时代你能听闻佛法,刚好正是能破无明壳、出三界的最佳时机,看看我们能不能掌握住这一刹那,出离三界。怎样出离三界,今天所讲的“因”是基础,下次再讲时就可以讲“心法”如何展开。让我们从生命的洪流里去掌握我们生命的方向,那要出离也就不难了。

返回目录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