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建立闭关中心卡卢仁波切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3日
来源:   作者:释相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建立闭关中心卡卢仁波切

 

  卡卢仁波切(1905~1989小的时候在家里跟著父亲学习佛法,长大以后进入寺院继续佛法的学习,他一天可以读40页藏文经书,牢记不忘(西藏佛学院一般要求一天背二页)。但是仍然十分谦虚的说:“我并不是真的聪明,我也只能了解用藏文所写成的经典而已,如果换成梵文经典,我势必没有办法清楚的记住经典上的道理。”

  十五岁时,仁波切在藏西八蚌寺锡杜仁波切那里受了比丘戒,十六岁时,开始闭关修行,在同时闭关的人中是最年纪最轻的一位,但是修持非常精进,每天晚上做完大礼拜后,身体十分疲惫,为了不耽误功课就睡在门边,早上有人开门时,就会醒来,可以继续用功;如果修完金刚萨埵法后,就坐于窗台上休息,打瞌睡时身体摇晃摔下来,就会醒来,可以继续用功,以免自己会懈怠。

  出关后回到故乡,在郊外荒地间过了十二年的苦行头陀生活,在这一段期间内,从来不曾选择较好或舒适之岩洞做为修行的处所,他的侄子说:“卡卢仁波切曾在一个岩洞修行,那里山风极大,我一天也住不下来,而卡卢仁波切却在那里住了六年之久。”当地的村民及游牧者,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仁波切是一位真实的瑜珈修行者,第十六世大宝法王称赞卡卢仁波切为“密勒日巴第二”。

  当时才十岁的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及蒋波罗曾仁波切都曾请求卡卢仁波切出来弘法渡众,卡卢仁波切都一一予以婉拒。直到卡卢仁波切的老师告诉他说:“现在我把我的闭关中心及寺庙交给你主持,你如果再不出来弘法渡众,以后你就再也见不到我。”卡卢仁波切才在38岁时开始他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

  仁波切做的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建闭关中心,将只能容纳12个人的关房改成可以容纳21个人。期间,仁波切也曾怀疑是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完成这一件事,有一天夜里仁波切梦到一只黑狗口中衔著一串21颗人头的念珠,告诉他说:“我是玛哈嘎拉,我来帮你。”仁波切心想:21颗人头念珠就表示21位闭关者,于是不再耽心,果然动工后顺利完成扩建闭关中心的工程。以后多年,仁波切继续修建闭关中心,指导学生闭关,并在藏西锡杜仁波切处建立闭关中心。

  应不丹王之母后的邀请,仁波切到达不丹,在那里建立闭关中心,一期三年,指导许多学生完成闭关。

  卡卢仁波切从不丹至印度,辗转各地教学闭关,虽身为转世仁波切,却没有受过登座典礼,成为一位特殊的喇嘛,西藏从来没有一位仁波切同时是许多闭关中心之指导上师却又如此自由,可以自己一个人到处闭关,而不必受寺院的行政工作的束缚。

  卡卢仁波切于公元1971年应求法的西方人的请求,到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弘法,再转到罗马会见保禄教皇。仁波切在西方只以一辆厨、厕、卧齐全的旅行拖车四处弘扬佛法。1972年仁波切到温哥华教学后,又回到印度索那大,可是在他的影响之下,欧美各地的闭关中心从此陆续建立。

  卡卢仁波切个性内向,回答问题时会侃侃而谈,除此之外即使面对终日也不发一言。不喜欢谈怪力乱神的事,不谈任何人过去世的事或是在定中梦中所见的事,只是用日常生活的事务来指导大众。

  卡卢仁波切所知之法甚多,而从不分教派,同时是位堪布,相当于教授之身分,比相当于博士身份之格西还高,尝自开玩笑而谓:“我此处如佛法百货公司,应有尽有。”宁玛、噶举、萨迦、格鲁各派之人,都可以在卡卢仁波切处,得到各自属于自己教派之教法;卡卢仁波切的愿望是将真实而正确的佛法弘扬于全世界,以促进人类间永久之和平。

  (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