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梁乃崇:依法不依人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来源:   作者:梁乃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梁乃崇:依法不依人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的进行方式与佛法是不合的;可是由于人们的习性使然,又不得不如此进行,那是什么呢?就是把事情和一个人结合成一体。

  譬如说我们敬重某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做了让人尊敬的事情。当他做了这些好事以后,我们就会把这些好的事情,和这个人结成一体;从此以后,这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变成是好的——在我们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

  韩愈的《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授业、解惑其实全是事情,不是人。所以「师」是「事」,而不是「人」。

  我们中国,习惯将属于事的师与一个人结成一体,成为大师或名师。此时「师」所指的是「人」,已经不是「事」,于是这个成为「师」的人和「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两个阶级,他们是不平等的。

  就佛法而言,这是不对的,因为佛法是要追求平等的。把「师」固定在某一个人身上,对为师者是不利的,因为他没有学习新东西的机会了。即使他想要跟人家学,人家会说:「你是师啊!怎么可以向我学呢?我们是生啊!」这样对他既不真实也不公平。

  尤其是在教佛法的时候,更是不自在。因为把「师」固定在一个人身上,这样是没有脱离我相。而佛法是要超越四相,除了我相之外,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都要超越,当然更不可以固定在我相。所以将属于事的「师」固定在一个人身上,显然不合佛法。

  在我们的文化中,原本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师应该尊敬,道更应该重视,可是我们不应该把师和人连接固定起来。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应该「以戒为师」、「以法为师」、「以慈、悲、喜、舍为师」、「以真、善、美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

  事实上在学习的过程里,中国有所谓「三人行必我有师」——三个人一起行走,一起工作,一起玩,一起生活,中间就有你的师。所以这个时候,师不固定在那一个人身上,而是就某一件事情而言的。比如说我有一个地方不懂,旁边有个人懂,他可以教我,教我这件事是我的师,而不是这个人是我的师。

  我再举些例子:比如说讲到怎么样修行、修心,我的经验比较多,我可以教人,在这一方面我就是师;而一讲到吃什么东西比较营养,要怎么保养身体,袁安若、陈家成就比我懂,在这方面他们就可以教我;如果要学什么「易筋经」,就要跟陈守美学,她就是我的师啊!

  所以师不是固定在一个人身上的,应该定在事情上。我们喜欢把师固定在人身上,其实是为了方便行事——这个人就是师嘛,然后不管什么事情,即使他根本不会的,还是要以他为师。所以一旦当了上师,或是做了师父以后,唉呀!不得了,你样样都要会!你不会不行!因为你是师,非会不可!那有些事我明明不会的,还被逼得要充壳子,冒充自己会,真是莫名其妙!

  像这一类的状况中国太多了,每一个层面都会出现这种事情。如常言道:「官大学问大」,这是错误的。又好比有人拿了诺贝尔奖,人家就期望他什么都懂,会拿各种问题来向他请教;他被逼得只好装成什么都懂,事实上他不是事事都懂的。

  所以这是一个错误,我们需要把这个虚假、不真实的部份拿掉。况且这样做不仅是不真实,同时也造成了阶级,又着了我相,真是一无是处!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这个错误的观念打破,我们的「师」不要跟「人」连在一起,而是和「事」连在一起,是就某一件事而言的。

  弘一法师讲「以戒为师」,当然也可以「以法为师」、「以慈、悲、喜、舍为师」、「以真、善、美为师」。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辛苦一点,每一个人自己要有智慧一点,来判断那些是真、善、美?那些是慈、悲、喜、舍?那些是正法?那些是戒?你要自己判断,不能偷懒!如果说某人是师,他说的才算,什么都听他的,其实是自己偷懒。

  就好像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只看商标,只看招牌,或只看有没有正字标记,而不管里面包的是什么东西,这都是偷懒!我们有这个偷懒的习性,不肯用智慧。所以把这个错误改掉,也就是要不着相,要自己用智慧去判断。这时就逼得你开始有智慧,逼得你不着相,也逼得你培养出无师智。

  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很慎重地考虑。同时也不要以为,大家都没有这样讲,或者是传下来的佛法,并没有像我这样子的说法。事实上佛法是讲了,佛法教我们「依法不依人」,不就是我今天所说的道理吗?只是我们没有认真的去检讨而已。

  我们都听过「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个「四依法」的偈子,一层一层深进去。这个偈子我们也常讲,可是做的时候呢?却反其道而行!这样就不叫修行了,因为心口不一致,言行也不一致!所以我希望大家了解这个状况后,能认真地去检讨。

  为什么有些修行修得好的人,当他的弟子跟他学也学得正有进步的时候,忽然间就圆寂了(就像我的师父)?我猜想其中有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对他的我相已经执着了,我们已经将「师」和他的我相结成一体了,他因此受到不公平、不真实的对待;而他一圆寂的话,这个不公不真也就解除了。

  对他的弟子而言,这个「师」的相也就跟着一起毁了,一起消失了,让你无法执着了。是不是他有意造成的呢?我想不是我师父有意造成的,而是法界的安排,已经不是他个人的意思了。

  所以修行人想要长命的话,不要被定为师!(众笑)被定为师,这个法界会安排你早一点圆寂!(众笑)所以我想我蛮聪明的!(众笑)我已经在前两个月宣布不做上师了,后来想一想这可能是潜意识自动要保命的反应。所以我们当然最好不要有错误的、不合佛法的作法,而应该要如实,要追求真实、公平,才是佛法。

  至于要怎样求真实呢?就像刚才我提出来的,「师」并不是固定在人身上,而是在某一件事、某一种行为、某一种理念、某一种正知正见上面。若以正知正见、慈、悲、喜、舍为师,这样才会把我们的无师智培养出来。

  就像我所提倡的:「皈依」就是皈依自性;皈依自性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也把「四皈依」的「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解说为「皈依自性师、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僧」。如此皈依,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够悟本来面目,也才能成道!

  当我们清楚以什么为师时,你就不会套一个「师」之名在别人的脖子上,别人也就轻松了;不然的话,每一个人都把那个「师」之名丢出去,套在别人的脖子上,就有很多人要遭殃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希望别人把那个「师」之名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他就变成大师了,在社会上变得有地位了,有人可能喜欢这样子。

  但是我深深了解这是非常痛苦的,很不自在的。对于一个真正修行的人而言,这样子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不自由了,不自在了。当他被冠上「师」之名,变成了公众人物的时候,那就惨了,很糟糕的!因为你会发现你的自由被剥夺了,从此没有自由自在生活的条件了,没有了!消失了!

  我延续昨天要谈的事情就讲到这里,不知道各位对这样子的讲法,有没有什么问题?

  张居士:

  请问师父,你刚才说「以戒为师」,那我们圆觉宗不晓得有没有什么戒是我们一定要遵守的,我们有哪些原则可以判断?

  梁教授:

  我们的戒比较笼统,但我们有一个规则,有一个戒——七十分的戒。就是你在这个地方、这个时代、这样的环境里面,你有必要做七十分以上的好人。

  至于什么样子是七十分,我没有硬性规定,由你自己去决定。当然满分就是一百分,而我们也没有这么严格地要求,但至少要达到七十分以上或更高,而这个七十分的标准是自己决定的。

  另外还有一条清楚的规定,就是「菩提心戒」。只要心不分别,就是守了戒;一有分别心,就破了戒,这个戒也是给自己用的。要怎么样才可以做得到呢?就是要「悟本来面目」,一悟本来面目,就到无分别心。所以有些人是偶尔守戒,因为偶尔才能到无分别心,其他时间都在破戒;甚至还没有守过,因为还没有悟,还没有到过,所以没有守过戒,一直都在破戒中。

  我们是有这两个戒。这个七十分的戒,很有弹性,对不对?而且这个戒不是守给别人看的,是给自己用的,自己定给自己用的。当然在同一个地方,有些问题可能会成为大家共同谈论的话题,大家交换意见,会形成共同的七十分的条件。你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就不是七十分,就没有七十分了,那要看各地区的人自己形成,没有硬性的规定。

  所以这是个可以传之久远,散布全世界都可以通用的规则,它很实用,但是也不定型。主要是因为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不同的国家、宗教、种族、文化会有不同的风俗和规范,所以不硬性规定。

  左居士:

  我想您今天讲的这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到底以什么为师?事实上您说的要「以戒为师」、「以法为师」、「以慈、悲、喜、舍为师」、「以真、善、美为师」,我想其实可以归纳为「以自性为师」、「以法性为师」。因为您所讲的这些,不论是慈悲喜舍也好,是戒也好,是法也好,或者是真、善、美也好,这些都是法性、自性,也就是菩提心的特质。

  如果我们能够清清楚楚知道是以自性为师、以法性为师的话,所有这一切您今天讲的,还有其他您今天没有提到的所有菩提心的特质,通通都是我们要以之为师,以之来修正我们身心的。

  您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您讲以什么为师?我就马上回头以自性为师,只有在这种状况下,我才觉得身心得到最大的安顿、最大的愉悦、最大的解脱,而且只有他这个方式才不违背我们圆觉宗历代祖师所教下来的法门。

  梁教授:

  说得好!说得好!

  左居士:

  也许有人听了您的话,就搞糊涂了,以为不要只有一个师,他就到外面去乱抓师,所以我想补充说明:圆觉宗历代祖师所教「四皈依」把「皈依师」放在第一;而我们师父华藏祖上师讲修行要一师、一佛、一本尊、一法,这些和您今天讲的,似乎有冲突。

  事实上,我们圆觉宗讲「皈依师」,是因为本宗的标准非常严格,惟有真正成道的人才能做师父。因为他们成道、证道了,可以带我们走回头路,主要是如此。此外,「皈依师」的真谛即「皈依自性师」,也就是我们真正要以之为师、要皈依的,还是自性和法性。我们是藉这些成道人的帮助回归自性和法性。

  梁教授:

  所以我们如果合乎「皈依」的真义,一师、一佛、一法、一本尊这个真义要做对,还是不能把一师、一佛的身体当作是皈依的对象,不管他们是否成道,都不可以;而是要回归到自性和法性,也就是要回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回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才等于真正皈依了历代祖师的自性和法性。

  左居士:

  这些都要从真谛来看。

  梁教授:

  对!这样子做,我们才能够从无明壳里破茧而出!如果把历代祖师想成是外面的一个对象,不是你的自性,只要你是这样想,那么你去皈依历代祖师,不管他们是否成道,那还是向外驰求!

  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皈依了历代祖师呢?就是要皈依他们的自性、法性。他们的自性、法性是什么?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你的自性、法性,这根本就是一体的、一致的,完全相等,全等!所以你只要往自性、法性皈依,完全是对的,一点错误都没有!如此也就不会落在历代祖师的我相上。

  陈佑智居士记录

  新竹圆觉圈整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