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十二因缘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十二因缘法
我们每天都在想,用什么方法,能够将佛所说的法,很清楚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让人人所接触到的境界,就能够与佛的法会合在一起,所以,既然要听法,我们就要用心取法会理,这样才真正的法入心。
就像佛在世时,在给孤独园,面对着四众弟子,很多人来听法,突然间来了一位,让人看起来感觉到,怎么会有这样的比丘,怎么形态这么邋遢,怎么全身像是没有血色一样,这么没有威严的比丘,怎么这么大方从外面进来,这样到佛的面前,那么恭敬礼拜,退一面坐。
大家看了很怀疑,佛陀知道大家的心,对这位比丘毫无恭敬的心,所以佛陀就开始说了:「大家看到这位比丘的身形憔悴,但是在你们的心里,不要生起了轻视的感觉,你们要知道,这位比丘他用心修行,在人事、物理中,思考,去体会而后完全体解,在人、事、物,没有一项他不通彻,不了解的,尤其是对生命来去,他已经很自如了,现在你们所看到的这位比丘,他已经像是一匹良马,他已经将他的心,完全调伏下来了,而且他已经将所有的欲,完全断除了,他的生死完全去离了,不会再受到这个业的牵引,已经是入圣果的人,所以他「不受后有」。
今此比丘犹良马
能善调伏其心行
断欲灭结离生死
受后边身坏魔军
他现在这个身体,所受的是「后边身」,是已经坏掉了魔军,现在的这个身相,只是最后「后边」,就是最后的身体,将来他是不是要再来人间呢?他已经心里有数,不过,这位比丘已经是了脱生死了,意思就是说,他已经不只是「四谛法」了彻,他连「十二因缘」也通彻了,这「十二因缘」若一一了解,就能够灭诸烦恼,所以佛陀他就说,要为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
辟支佛者
即独觉与缘觉者
为求辟支佛者说应
十二因缘法
说因缘法
以应对之
随乐欲故
这是佛佛道同,对三根就是上根机、中根机、下根机的人,刚开始初发心,用声闻法,就是说「四谛法」,而根机比较高一点的,不用去听,他已经从外面的境界,就有这样的感觉,像这样的叫做「缘觉」,叫做「独觉」。有的人已经有感觉,不过还不能了彻,这样就要为他说「十二因缘法」。
展转感果为因
互相藉因为缘
因观十二觉真谛理
故名缘觉
十二因缘法,是什么呢?十二因缘,就是对中根机的人,要让他们知道,知道之后,他能够接受,心能够开解,这就是有十二种,大家要用心听。
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
名色、六入、触、
受、爱、取、
有、生、老死
一、无明:无所明了
二、行:有造作故
三、识:妄念投胎
四、名名:胎中心名色
五、六入:胎中六根
十二因缘,第一就是「无明」,我们到底如何来「生」,问各位你们知道吗?我们就是不知道,糊里糊涂来,出生之后,我们也是这样,糊里糊涂在生活,我们同样成长,我们的无明烦恼,在无明烦恼中,一辈子复制不断造业,这就是因为我们不明白,所以这个不明白,带来了我们现在这一生,与这一对父母结的缘,所以你出生了,这是过去的「无明」,无所明了。
这种「一念无明生三细」,就是那念最源头的无明,所以就缘,缘「行」,因为一念的无明妄动起来,这念无明妄动,我们就开始造作,就是叫做,「行」,这是过去生,我们就是无明妄动,所以再一个缘字,缘,行。
那个无明才牵缘,在这个行动中,我们过去生就是因为无明牵引,让我们行动造业这个,行。
所以一念无明生三细,就是三种很微细的烦恼,这叫做「三细」,很微细的,内心很微细的烦恼,所以我们在过去生中,不管是造因结缘等等,结束了上一世,同样的,这个「行」也不由自己,受这个「识」所牵引。
因为他「行」他有造作,过去生的造作,所有的这个因与缘造作,舍弃了那个身,很自然的就受牵引,牵引你已经造作的缘,在这个因缘中,我们的无明,与我们的造业行动,这样地缘,无明缘行。
行就是缘识,识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识有八识,或者有九识,但是凡夫多数只到八识,真正在造作的就是八识,这个八识,前六识就知道了,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所造作感受的就是在那个意根里,眼睛看到的,欢喜是意在欢喜,不是眼睛在欢喜;看到很想要取,这个动作出去,这不是眼睛要取,是意要取,所以这个身就会起行动,所以说起来,这个意识,是那个五根尘的总管。
但是这个意,看外面的境界,取得到的欢喜,取不到的埋怨生气,这个东西是不是还在意中呢?比较深的,就跑到第七识去思考,这是一个比「想」,还更深入一层「思」,这个「思」字,它的时间会很长,好几十年后的事情,恨、仇我还放在心里,完全将过去的相放在心里,这是在第七识的那个记忆。
思,它会推动前六识,去造作去造业等等,但是这个烦恼意识,它会再藏进去,你已经造成的业的因果,就藏入第八识。
第八识好像是一个仓库一样,你去做,做好做坏,都是收入在第八识,这种「无明」结的果,在深处的第八识,第八识现境的时候,与这个境界现前,它就又再回到第六识,面对外面的境,所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行」就是有造作,「识」就是妄念投胎,我们舍了这个身体,我们就是过去,已经有这样的无明、这样的行动,结这样的缘,这个缘就已经成了,这里的缘已经尽了,那里的缘已经成了,所以这个「识」,它就是按照你的指令,要来拿这个东西,我就是要输出去了,所以这种识就是妄念投胎,我们的意识,就与那对父母有缘,就投胎去了。
再来第四是「名色」,「名色」这是胎中的心色,它还未有形,所以叫做「名色」,里面已经有东西,子宫里面开始形成,父精母血开始慢慢形成,其实那个「怀孕了」,就是一个「名色」,还没有完全有。
再来有了有,里面的胎已经有了,再来就是随着时间,两个月过去、三个月开始,慢慢地那个形态就出来了。
再来就是「六入」了慢慢地你就看到了,眼耳鼻开始已经有了,所以有的六个月出生来,早产的孩子,这样小小的而已,他已经六根都有了,过了六个月之后,七个月就全都很成形了,所以这就是「名色缘六入」。
六、触:出胎以后 根对尘故
七、领纳前境名受
八、爱:贪于五欲
九、取:追逐尘境
十、有:因果不亡
十一、生:还受五众之身为
十二、老死:身有熟坏
「六入缘触」,「触」就是已经是十月怀胎,或者是早产的孩子,已经出世了,出世这叫做「触」,出胎以后(六)根对尘境,那时候,一接触的时候,第一个是空气,刺激得,全身赤裸裸,每一个孩子,生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哭,因为受到这个世间的这个空气,刺激到他的全身,所以痛觉,所以说「生是苦」,第一道来到人间,就是痛彻骨髓,刺激得他哭出来。
再来就是「受」,「触缘受」,开始在人间,我感受到饿,我想要吃,孩子肚子饿就哭了,开始我要吃,所以就哭了,他就是有感受,我的尿布湿了不舒服,他就用哭的,一直一直到了长大了,自己自主,我可以走路,我要去拿什么等等,开始这就是领纳前境名「受」,领纳我们面前的境界,这叫做,受。
所以「触缘受」,「受缘爱」,「爱」就有贪了,人到了长大,就开始贪的心就很多了,贪名色,这种男女爱欲,又再开始牵缠下去,人间的五欲,就这样一直一直产生下去,这就是「受缘爱」。
「爱缘取」,你想要爱就开始要去追求,要去取着,开始取的时候,就在造业了。
第十是「(取)缘有」,「有因果不亡」,你既然去造作,就已经造因,就已经结了缘了,好坏的因造了,善恶的业已经造了,这已经开始「有」,有什么?有业。
第十一「有缘生」,开始你有业,有因有果之后,又是带着因果又再去了,这十项就是这样生来,造业、触、受、爱、取,这又是一大堆的业,这个业,这辈子尽了,又再带着这个业再去了,同样这样轮回再去生,生「还(受)五众之身」,就是在这个五道,五种的众生,不一定会再来当人,地狱、饿鬼、畜生,就是因为对这个,触、受、爱、取、有去造作,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苦。
再来那就是第十二,就是生缘老病死,这就是一辈子这样在轮回,不只是一辈子,上辈子缘来这一辈子,投胎,一直到人间接触,就受就爱就取就有,就又再生,生了就又同样老病死,这样这样不断地延续下去,所以我们若人人能够了解。
我们人生因果轮回,就是这样在轮,不一定都是轮在人道,说不定缘在五众之身,六道轮回,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好好考虑,我们要去取着的是什么事情?这就是我们现在,有办法自我控制时,所以不要等到「有」,业已经来了才开始,要到下一辈子,自己又茫茫渺渺,所以不要将人的形象去取着,我们对任何一个人,都要用恭敬心,这也就是对人的因缘果报,所以时时我们要多用心啊!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