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法师:学佛人的气质
万行法师:学佛人的气质
师:修行,尤其在启蒙阶段,方法非常重要,必须有过来人指导。自信固然很好,但是在修行这条路上,自信有时也会害了我们。如果有幸能碰到一个过来人传授给我们修行方法或者他个人经验,我们的修行的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上乘大法的修炼单凭自信与自身的领悟是很难达成的。但是,当你突破身心的修炼阶段,进入灵修阶段,自信和悟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身心还未突破之前,修的是有为法,不存在悟的问题,必须靠手把手地传。传法是不能加入任何个人知见的,否则容易误导弟子。修法也不能加入任何个人知见,师父怎么传,你就怎么修。即便不懂,也不能改,你可以请教师父。但是很多情况下当你不懂问师父时,他也不会给你解释,只有头脑才存在解释。
凡夫我执重就是因为头脑太活跃了。如果我们不学会适时地关闭头脑,是很难进入心灵层次的。头脑可以找一百个一千个理由证明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那么做。所谓的有问必答,都是头脑的需要和结果。当进入灵修阶段,超越了头脑,是没有答案的。本来如是,何需答案?何需解释?
通常,当我们听法师讲法听不懂的时候,总喜欢请法师给我们解释,甚至追根溯源。追根溯源、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世俗上是一种被嘉许和鼓励的好习惯、好品质,但在修道上却是要不得的。在修行这条路上,除了虔诚,除了空掉头脑,除了全盘接受,没有其他更好的途径。在身心未突破之前,只要提任何问题,都是头脑的需要,得到答案也只是满足了头脑的需求,并不是道。比如牡丹花开了,你的头脑就会问:牡丹花为什么开了?你的头脑又会马上给你一个答案:因为春天到了。接着头脑还会问:为什么春天到了,牡丹花就会开放?……头脑会一直不停地问下去,也会一直不停地回答下去。如果放弃了头脑,牡丹花开了就是开了,不需要任何理由,它存在就必须开放。如果不开放,它的存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了。
作为一个修行人,无论每天有多忙,禅定都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至少要坐三到四个小时,一天至少要保持两次静坐,仅凭寺院每天晚上这两个小时的静坐是不够的。如果长期不静坐,一旦烦恼生起,成片成势,你再静坐想消除烦恼,超越烦恼,那是很难的。必须养成一天静坐几次的习惯,把静坐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一日三餐一样。下座后,还要把禅定中的定境移植、复制到生活和工作中,学会在动中也能保持静中的状态。即便场景不停地更换,内心还是保持清净、觉知的状态。如果只在盘腿时心才能稍微静一点,一做事就昏了头,慌了手脚,这说明你的清净心还没有成片成势。如果清净心成片成势,即便不打坐,在嬉笑怒骂中,你的心也能保持清净的状态。
谁能出来做一个法布施,把今晨我发的微博大意说一遍?
徒:一个小和尚向老和尚汇报,说自己的修行已经很高了——见万事万物都如如不动。老和尚连连赞叹说:“高!高!真是高人!”老和尚也向小和尚汇报了自己的修行——我可是喜怒哀乐皆无常啊!小和尚听了洋洋自得!
师:这段话中,最重要的是哪一句?
徒:喜怒无常。
师:对,最重要的是“喜怒无常”,更精确一点就是“无常”。什么叫无常啊?就是刹那间就变化。老和尚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会嬉笑怒骂,他什么都有,但都只在霎那间。因为他是无常的,不会停留在一个状态里,不会住在一个状态里。而凡夫一旦有什么就是持续性的,恒常不变地保持这个状态。比如贪吃的人走到哪里都想美餐一顿,贪睡的人走到哪里都想酣睡一觉。
凡夫的心随时都在动,而且每动一次,信息都会储存起来,一旦有机缘就会重新播放。而圣人虽然也会随着外境而喜怒哀乐,但过去就过去了,不会把信息储存起来留待以后重新播放。尽管之后他还会有喜怒哀乐,但每一次的喜怒哀乐都是新鲜的,都是第一次,不是过去储存信息的重新再放。圣人的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片刻都是第一次,不会重复。他是随境而现,过后即空,所以他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人。而凡夫总是停留在两个极端,不是住在过去就是住在未来,所表现的不是对过去记忆的再现播放,就是对未来幻想的一再重播。
为什么圣人能达到随起、随落、随空呢?这就涉及到头脑与心灵的关系。我们人是由两大系统组成的,一是头脑,二是心灵。只要我们采用头脑这副系统,它永远是分裂的、间断的,所播放的信息永远是过去的重复。如果我们归到中心,使用心灵这套系统,他表现出来的每时每刻都是新的,每一个当下都是一个新的面貌、新的想法,不是过去的再现和播放。圣人不是思想开放,而是他本身就是一个敞开者、开放者,他的存在就是一个敞开。
而凡夫的心灵是封闭的。尽管个别凡夫的头脑是开放的,但他的心灵依然是关闭的。圣人不采用头脑这副系统。如果一定要说圣人还有头脑,那么他的头脑已经进化、升华,与他的心灵合二为一了,也就是所谓的身心灵合一。既然他是开放的,就不存在要进入哪一个空间的问题,他随时都在等待大家的进入,分享他的一切。实际上说他在等待也是错误的,但语言上只能这样表达。在他的核心里并没有一个等待者,也没有一个被等待者,本来如此,来则来,去则去,你敞开多少,就与他融合多少。为什么我们说佛的力量就像阳光普照一样,无所不在呢?因为他是敞开的,没有分别。在他心灵的世界里,在他心灵的意境上,并没有男女、好坏、高低、上下之分。但在日常生活中起用的时候还是有分别的。好多学佛的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在做事的时候也没有好坏、对错,也不能起分别。你持这样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与人相处,怎么工作,怎么护持三宝呢?尽管佛教的确讲众生同一体,没有分别,但佛教也讲,是佛就不是魔,是魔就不是佛,佛魔不共住。我一直持有一个观点,佛法是一把无上锋利的宝剑,让有智慧的人拿在手里更有智慧,让愚昧的人闻到了变得更愚昧。因为佛法属于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学的,学了,只会把佛法扭曲了,错用了。
佛法有时说空,有时说有,有时说是,有时说非,有时说对,有时说错……它一直不停地转换角色。站在头脑的角度讲,是要是非分明,佛魔不共住。但站在心灵的意境上讲,站在佛性的角度讲,佛魔是一不是二,烦恼菩提是一不是二。走出禅定在红尘中起用时,是非对错、成功失败还是要分别的。事情做成了就是做成了,做错了就是做错了。做生意赚到钱就是赚到钱了,赔钱了就是赔钱了。赔钱了,你不能说没有赔;赚到钱了,你不能说没赚到。如果你这样说,说明你有问题。所以必须学会转换角色。佛教里面不是有一句话:“见佛说佛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说胡话”吗?不人不鬼的时候,你不说胡话说什么呀?难道说人话,说佛话?
佛法之所以能在日常生活中起用,就是因为它能随时转换角色。比如社会上有很多大师,当他们回到家还是大师吗?在父母面前你还是儿子,在爷爷面前你还是孙子。如果你不会转换角色,到爷爷面前还充大师,那不是白痴?在爷爷面前我们就是孙子,就要把孙子这个角色扮演好。佛法之所以能让那么多众生受益,就是因为它是鲜活的,不是一尘不变的;它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人为它服务。世间万物要想长期存在,就必须为人服务,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在修行的初始阶段,也就是头脑起用的阶段,你必须完全发挥头脑的作用,指挥它,驾驭它,与它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你才能彻底超越它。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如果连自己的头脑都不能完全与它融为一体,不能随时驾驭它,别说你到不了心灵的阶段,就算到了,你也无法完全进入。
一个圣人,不妨降一个等级讲,一个有智慧的人,当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与这件事融为一体,只要一次百分之百的融合,就能终身超越。不像凡夫,总是不停地重复一件事,不停地走回头路,还是做不好,还是无法超越。因为凡夫的头脑是散乱的,心是散乱的,他的力量是四分五裂的,没有百分之百地收回来集中到这件事情上。他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带着全然的力量,所以就无法全然地超越。所谓的超越,你投入多少,专注多少,就超越多少。如果你拿百分之六十的心在做一件事情,对这件事情的超越,你也只能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什么在刚开始学佛修行的时候,上师要让我们诵某一部经,或观想某一位佛菩萨,或磕多少万个头,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加行,做这么多基础工作呢?他的目的就是让我们通过做这一件事,把散乱的心全部收回来,把我们丢失在外面的信息,丢失在外面的力量全部收回来,专注在这件事情上。通过做这一件事,你能把心收回来,人与事能百分百地合一,当你需要把这个力量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时,你也能百分之百地转移。世间上任何一件事你想要百分之百地超越,首先必须百分之百地专注其上。否则,你永远是四分五裂的,永远无法超越。既然是四分五裂的,凡是你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只会留下碎片般的记忆在你头脑里不停地播放。宇宙的力量是一个整体,只有当它百分之百地来到一个地方,当它走的时候,才能百分之百地离开。
修行人无论眼睛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只要是你听到了看到了,说明你和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与缘分。你要是想躲避它,视而不见,听而未闻,那说明你无知,你是在回避自己。当你听到看到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心更开放更敞开地去面对它,审视它。就像我坐在这个台子上,你喜欢看我或不喜欢看我,都说明了你的心处于某种状态。喜欢是一种状态,不喜欢也是一种状态。无论哪种状态都必须超越。如何超越呢?就是百分之百地敞开自己,百分之百地看着我,审视我,你才能超越我。
以此类推,世间上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尤其是学佛的人总是恐惧业障。你恐惧什么,就向什么敞开,完全地审视它。记住,不是让你融进它,而是审视它。回避不是办法。如果你真的想在学佛这条路上有所成就,有两股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大无畏的精神和无我的精神。在部分学佛人身上的确表现出了大无畏和无我。但是,果真如此吗?静下心来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实际上还是自我的表现。比如你很谦卑,谦卑到无我,实际上这还是自我的表现,还是自我的主意。一个真正无我的人需要表现得这么谦卑吗?就算你真的谦卑,你还有一个谦卑者的存在,谦卑和自我又有什么区别呢?一个圣人和一个凡夫在一起,凡夫一定是表现得十分谦卑,而圣人则是那么的自然,在他心里既找不到傲慢也找不到谦卑,既找不到佛也找不到众生,他何需傲慢?何需谦卑?当他出手教化众生时,有时会表现出愤怒,有时会表现出谦卑,但他在愤怒、谦卑的时候也是无我的。因为他所做的一切已经超越了头脑,起用了第二套系统——自性的系统、心灵的系统,他是超越了头脑在做一切。只要用头脑做事,都是自我的表现。
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在你身上看不到清净、宁静,你就不配做一个修行人。至于你会不会做事,那并不重要。因为你是一个修行人,在你身上就必须体现出修行人的品质,散发出修行人的气息,透发出修行人的磁场。如果你还是那么的浮躁喧腾,那么的激情奔放,说明你还没有入道。就像一个修行人写字,他可以写得不好,但写出来的字必须很清净、很宁静、很干净。我们天天都在说干净,可是从我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是干净的吗?我们的作品是干净的吗?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副作品。比如好几次我看到厨房里端出一大盆菜,盆沿上哩哩啦啦的都是菜汤菜叶。这盆菜就是你的作品,如果你的内心很清净很干净,即便菜盆里装满了菜,盆沿也是干干净净的,不会有菜叶挂在上面,菜汤滴在上面。就如同我们修行人穿的衣服,旧不怕,但必须干净,干净代表一种境界。穿的是新是旧,是简朴是奢华,这不是我们修行人应该注重的,我们应该注重的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干净,是否纯净。
头脑是复杂的,凡是头脑出来的作品一定是虚浮的,一定具有争议性,一定具有可以改变的空间。而从核心出来的作品,从心灵出来的作品,从自性出来的作品,则是恰到好处,无可更改,所谓多一分不可能,少一分也不可以,就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就像画画一样,改一点颜色或添一点颜色,味道就变了,韵味就变了,感觉就变了。写文章也是如此,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可能整个意思就变了。
自性出来的东西带着全然的力量。既然是全然的力量在作业,只要改变一点点,内在的力量和外在的形象都会改变。前段时间LX培训大家写文章,我只从两个方面看大家写的文章,一是看字写得是否清净,二是看意境是否深刻深远。除了这两点,其余都是头脑的作用。比如写的东西是否有广度,修辞手法是否用得好,语法是否正确等等,这些都是头脑的东西。头脑或者说知识可以广袤无限,但无法达到深刻无垠。只有自性的力量才能达到高不可言,深不可测。而且头脑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模有式,有章可循,可以定性的,比如议论文、散文或记叙文等等。但自性出来的东西、自性的作品,无章可循,没有模式,无法定性。
我这么一说,你们可别高兴啊!别以为写的东西什么都靠不上才高。老师也别烦恼,好不容易教懂了他们怎么写文章,结果我这么一说,他们可能都不学了。别忘了我前面讲的,在头脑起用的阶段,你必须把它的力量发挥到极限,百分之百地掌握它。因为头脑与自性,一个是有为法,一个是无为法。只有当你把头脑的力量发挥到极限时,才能彻底转移当下的力量,进入无为的空间。心灵的作品不会注重修辞手法、表现形式、表达方式,注重的是意境。就如同我们佛教的禅偈,在好多人看来都是答非所问,像在捉迷藏,甚至颠三倒四不知所云。实际上这是在表达一种意境。但不是头脑在表达,否则一定会很规矩、很规范。
刚才讲到,头脑的作品都是过去记忆的播放。既然如此,它就不存在争议,因为有依有据,有章可循,有地方可依附,不是原创。原创往往不是头脑的作品。而自性出来的作品都是原创,往往会有争议。就像当年道生法师(公元353-434)讲石头也有佛性、石头也能成佛一样,这种观点在当时中国是第一次提出,这就是原创。因为道生法师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是从自性里面讲出来的,不是头脑的理解、猜测和想象。头脑与自性相比,无论是高度、深度、广度还是力度,都是有限的。所以当时道生法师遭到了同行的强烈抨击,说他是外道。他们想:石头怎么会有佛性,怎么可能成佛呢?必定是邪说!大约过了二百五十年,当玄奘大师(公元602-664)将印度的《大般若经》翻译成汉文后,大家一看,果然石头也有佛性!石头也能成佛!这才知道道生法师讲的是真理。
所以,有时候有新思想,提出新观点不见得是件好事,如果机缘不成熟,可能会遭到灭顶之灾。比如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30岁就开始传教。他的思想都是自性的流露,是原创的,在当时的欧洲找不到理论依据,别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尽管在他之前已经有宗教和神职人员。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他的思想和人们固有的观念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当时他的力量非常微小,而其他教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势力,所以遭到灭顶之灾的当然只有耶稣基督了。
我佛就很幸运了,因为他出身高贵,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和政治背景,而且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传教,即便有不同的声音,也耐何不了他。耶稣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是农民的儿子,出身没有佛祖那么高贵。尽管佛法讲无相无我,但是佛法在哪里传播呢?是在社会上传播,在人群里传播,在凡夫身上传播。既然如此,社会、人群、凡夫在意的是什么呢?你们说一说。
徒:名利、权势、地位。
师:说得非常对。我们出家人虽然不追求这些,只追求内心的清净,但是社会上毕竟开眼的人少,心盲的人多,一般人都看重这些,总喜欢用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衡量一个人。所以如果有机缘能提高我们的身份,我们也可以随缘地接受。并不是接受了,我们的形象和道心就丢失了,或等级就降低了。站在佛法的角度讲,世间万物都是工具。你有智慧,它就是你的工具;你没有智慧,它就是你的主人。
一个出家人如果内心没有装着三宝,装着众生,只装着自己,一心想着:我要修道,我要成佛,我可以很坦诚地告诉你:你根本入不了道!无论你怎么修,你心灵的这扇门是打不开的。也许你可以练就很好的腿上功夫,可以三天三夜不倒单,不吃饭,不进卫生间。但是,修行最后的成就不是看你腿上的功夫,也不是看你身体上的功夫,而是看你心灵上的功夫。虽然心灵上的功夫一般凡夫看不到,但稍有智慧的人都看得到。况且世间上还有成就的人,还有圣贤的经典,凡夫可以拿圣贤的经典来衡量对照你这个修行人的心是否打开了,是否有心灵上的成就。你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所做的一切,都是你心灵的展露和写照。一个修行人可以没有禅定功夫,可以没有心灵的境界,但必须具有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的理论作基础,怎么下手修行,是对是错都不知道!
我们不需担心自己的禅定功夫有多深,不需担心自己是否能成佛,是否会轮回,这些都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真正应该渴求的,真正应该建立的,就是正知正见。所以一个修行人会不会做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正知正见,有清净心,会修行。如果只会做事,不会修行,没有清净心,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尽管我很渴望我们东华寺有很多会做事的人才,但是我更渴望我们有很多会修行的人才。因为做事是我们的副业,是枝末,修行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终身的行持。在我们身上真正应该体现出来的,不是会为人,不是会处事,而是会修行。实际上如果你真的会修行,你就会为人处事;你真的会为人处事,你也会修行。
但是,有个别人很会为人处事,却不会修行。他所谓的会为人处事只是他头脑理解的为人处事,表面上的为人处事,尽管手法很优雅很高明,但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眼就可以看穿那是头脑在做事,是我执在做事,是别有用心。而个别人不会为人处事,在为人处事上显得很笨拙,但是他的表现与他的内在、与他的身份、与他的信仰很吻合很一致。我经常说信徒追随我们认可我们,他们看重和认可的,不是我们会为人处事,不是我们的手法有多巧妙有多高明,而是我们的道心、我们的胆识。
众:上师您好!我达不到无我的境界,只能通过看书和听您的开示,想象无我的境界。
师:能想象也好啊,想象也代表了你的水平、你的境界。
众:上师,今天我看到了东华寺的一张原始风貌图片,才知道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山,经过多年努力才建成了这么庄严的寺庙。还有,您的信徒中有不少社会精英。我想知道,对此您心里有没有自豪感、成就感?谢谢!
师:在东华寺的第一座建筑——“而立楼”建成的时候,我心里特别喜悦,因为终于有地方住了!在那之前只有我和首座和尚两个人,我们住山洞,偶尔来了客人,就在山洞里铺上毯子或棉被打地铺。后来陆续来了几个出家人和居士,没地方上早晚课,没地方打坐,我很发愁。接着把观音殿建起来了,终于有地方念经,有地方打坐了,我觉得很欣慰。后来又接着盖大雄宝殿、法堂、禅堂……整座寺庙都建好了,我反而没感觉了。现在建什么都没感觉了,只想赶快建好供大家使用,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修行环境,希望大家能安心办道,出人才。
实际上我做这一切只是图个心安,既然大家来了,我就要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修行环境。至于提供了以后,你们能否成就,成就有多大,这个责任不应该全归我了。你们不好好修行,就算环境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实际上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不会在意外在环境的,他会注重内在的环境。一个人如果总是注重外在的环境,他一定会忽略、荒废内在的环境。尽管我们出家人不种地,不干农活,不上班,但实际上我们天天都在干活,天天都在上班,而且没有下班的时间。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如此,反正我是从来没有下班的,天天都保持一个状态——用功的状态。尽管我做不到每时每刻都能把握内心,不让它长草,但我天天都在耕种。有时耕着耕着,一不小心还是长草了,我马上就把它拔掉、锄掉。出家人虔诚地信仰,精进地用功,就是在工作!如果你认为坐在办公室里,或者跑到田地里、工地上才是工作,那是邪知邪见!我们修行人坐在禅堂里是为了检验这颗心,坐在办公室里或者跑到工地上也是为了检验这颗心,哪一天我让你们出去开山或者出去逛大街,还是为了让你们检验这颗心!一个修行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外在的环境都不能超越,那么精神的环境、心灵的家园又怎么可能获得呢?只有外在放下了,才可能逐渐深入内在。
如果我们的身心真的空掉了,什么都不在意,在我们身上就应该体现出无我的境界、大无畏的精神。可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却是缩手缩脚,畏首畏尾。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执太重了!把自我看得太重了!把个人的感受、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太重了!这些束缚了你的手脚,所以你就没有胆量。如果你真的什么都看开了,看破了,放下了,无所谓了,为什么在你身上体现不出大无畏的精神和无我的境界呢?为什么你的逆反心理会那么严重呢?为什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我执在做,都是为了表现自我而做呢?观观我们的想法,听听我们的说法,再看看我们的行为,身口意是否一致?
修行真的很简单,真的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很难长期永久地保持一个状态。有时候在霎那间,或者一天两天,或者一次两次,我们的确会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和无我的境界,因为我们有佛性。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都是使用头脑,而头脑是四分五裂的,是自私自利自我的。只有从我们的中心、从我们的核心散发出来的力量才是全然的,才是全盘考虑的。因为它是与万物同一体的。此时,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保护你就是保护我,损失了你就是损失了我。
身为修行人,如果我们只是闻到了道,没有感受到道,那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啊!况且好多人都是舍家来到寺庙想献身修行,你有否想过你所做的一切是否对得起自己的信仰?你选择了这个信仰没有谁逼迫你。到了寺庙,师父还要设门槛考验你。你忘我地、奋不顾身地想突破这个门槛。师父于心不忍,把门槛降一降,让你过了。可是过了之后呢?你所想的、所做的是否违背了你的初衷?
一个人有道行不是体现在有道行的地方,而是体现在没有道行的地方。一个人有智慧也不是体现在有智慧的人群里。大家都有道行了,用不上你;大家都有智慧了,也用不上你。所谓的护持正法,是在邪魔挡道的时候。当邪恶力量出现的时候,身为修行人,你就应该为了护持正法而奋不顾身,忘掉自己!
身为出家人,如果你不能视道场为自己的家,不能视佛法为自己的生命,不名为一个出家人,你也亵渎了自己的信仰,可以说你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信仰的人!为什么过去那么多高僧大德能忘身护教,忘命护教?因为他们真正做到了深信,真正做到了力行。他们的言行和他们的追求完全一致,他们与他们的信仰完全融为一体,并不是像一些修行人那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假如我们身边出现一两个这样的人,该怎么办呢?他就是一面镜子,让你看清自己是否也散发出像他那样让人无法接受的品质,甚至是令人厌恶的品质。如果你不喜欢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品质,你就要问一问自己:我身上是否也有像他这样或类似他这样的品质,让别人也无法接受?你不是厌恶他,排斥他,而是应该马上反观自己的内心。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是非常优秀、非常圆满、非常圣洁的,就看你用不用这个圣洁的力量。你用,它就在那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不用,永远都没有。这个人身你未必生生世世都能拥有,既然这一世拥有了,造化给了你这个圣洁的力量、圆满的智慧、优良的品德……给了你一切,为什么你不用它,反而让不好的品质散发出来,干扰别人,干扰环境呢?你不用它,机缘就会渐渐丧失。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机会,只给你一次两次,不会给你三次四次。我们得到人身也是如此,你不好好善用,发挥美好的品质,将来就不会再给你人身了!因为这一世为人,你没有广修福报,广结善缘,没有完善自己,没有净化外在和内在的环境,来世你就没有资格再投身做人!
身为学佛的人,我们必须深信三世因果,把三世因果的理念融入我们的血液里,融进我们的骨子里。三世因果和三天因果不就是时空的放大与缩小吗?三天因果你把它放大比如一亿万倍,可能就是三世因果了。三世因果你把它缩小一亿万倍,不就是三天因果吗?
释万行2013.5.9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