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三之下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
来源:   作者:慕印居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三之下

   三融七大以拂情计(正脉义云。人皆知此科理趣深广。必胜前科。实多不能较其所以胜。旧注谓前近取身。后远取物。又云。前悟一身。后融万法。皆非也。良以四科即七大中别相。七大即四科上总相。法本无殊。但四科方谈其一一皆是性真。而未尝言其一一皆周法界。如指香柴煤炭。一一言其是火。而未及言一一皆可洞烧林野。至今七大。方谈其一一皆周法界。故总名为大。如方说出诸火。每一星皆有洞烧之极量也。盖前显法法当体真常。此乃显法法圆融周遍。故今解以融大科之。而云拂情计者。良以阿难。既闻显见超情。显见离见之旨。已知见性不属因缘。及自然矣。但四科该尽诸法。似不免于因缘。亦有邪知谬解。随情执自然者。而今又闻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既违昔教。复动权执。故世尊以性色真空等拂之。)四 一阿难陈疑致请。二如来斥迷许示。三阿难遵教伫听。四如来按定为说。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初述昔所说。和合与因缘相关。故兼言之。常说者。番外计。立自宗故。一切世间。总该情器。情则七趣升沉。器则八相往复。故云种种变化。此等。皆因地等四大。互为因缘。和合发明。所谓常说者。即依此而说故。又虽云常说。亦有深浅。如即空即假即中是也。○云何下。疑今所废。排摈者。斥逐义。谓不用也。因缘自然。语虽似平。其意唯疑排摈因缘。以自然外宗。虽排摈无可疑故。是知此句。乃怪其并因缘俱排也。斯义者。即俱排之义。属。谓摄属。言因缘自然。相待而立。不属此。即属彼。二俱排摈。故不知何所摄属。○唯垂下。请示中道。昔说今排。前后相违。自宗外计。两无所摄。进退莫决。从违罔措。无任首鼠。有类籓羊。故惟愿如来。哀愍开示。理路不偏曰中道。趣味究竟曰了义。称实而说曰无戏论法。其意以因缘落有。自然沈空。不合中道。自然固非正见。因缘亦属权宗。俱非究竟。一同儿语。一类空拳。皆非无戏论法。因佛两摈。故反是而求之。后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正开示此义。

  二如来斥迷许示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

  初示以已说。尔时者。阿难致请时也。告阿难言者。即时而应故。先。指淫室归来。尔时自恨未全道力。即是厌离声闻等法。以声闻等法。类皆执相滞名。道力难全故也。又尔时殷请奢摩等三。即是发心勤求菩提。以奢摩等三。即是成佛妙定。可趣菩提故也。今时指显见已后。以十番所显之真。四科所会之性。即是中道。即是了义。即是无戏论法。故总以第一义谛称之。以一即中道。不中则成二故。第一即了义。不了则有前故。谛即无戏论。戏论则不谛故。○如何下。斥以迷谬。如何复将等者。深怪其不应尔也。世间者。约二乘为学者世间。以彼不了第一义谛。口说因缘。名为戏论。心思因缘。名为妄想。因属戏论妄想。故如来重重开示。令其超脱此法。而阿难反问云何俱排等。是以之自缠自绕。宜乎为世尊所深怪耳。汝虽多闻等者。喻显其可怜愍也。言阿难虽有多闻之慧。善解请求。不过如说药之人。而如来开示第一义谛。令其荐取。正是真药现前。及阿难缠绕因缘。执权为实。宛尔不能分别。不能分别。将必舍真药而取假药。自误误人。是故说为真可怜愍。○汝今下。许以开示。已说不悟。多缘听之不谛。故诫以谛听。许以分别等者。利现会故。分别者。分别因缘不了。令其超脱。开示者。开示中道了义。令其荐取。亦令当来等者。益未来故。实相者。指后大性。义该前之所显所会。以同为一体故也。随缘不变。故名实相。不达此者。纵修非真。凡当来修大乘者。务须通达。故亦令也。下云如水成冰。冰还成水。即略示实相之义。

  三阿难遵教伫听

  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默然者。虚怀凝虑。承旨者。敬候纶音。所谓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也。

  四如来按定为说二 一据执略示中道。二分门别详七大。 初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初按定所执。准前阿难云。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今云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虽能所倒置。而其义无殊。是据其所说而按定之。故云如汝所言。○阿难下。故申非量。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等语。乃随情取相为言。若以性论。和合固属权宗。不和合尤堕外计。故略申二种非量。大性者。四大之性。体非和合者。只许不变。不许随缘也。不许随缘。故不能与诸大杂和。诸大约相言。不能与和者。谓性自是性。不随缘以成相。如是则堕自然之计。故应犹如虚空。不和诸色。量云。大性是有法。不与诸大杂和宗。因云体非和合故。同喻如虚空不和诸色。大性不尔。乃故为非量。令其自觉。若字。仍指大性。和合者。只许随缘。不许不变也。不许不变。故应同于诸大之相。迁变改化。始终四句。通约外器内身。详明迁变改化之状。始终相成者。谓因始有终。因终有始。递互相成。生灭相续者。谓生成灭坏。灭坏生成。前后相续。此约外器说也。生死死生者。谓因生有死。因死有生。亦递互相成。生生死死者。谓生而复生。死而复死。亦前后相续。此约内身说也。是知内外四大。皆变化相。大性同此者。性不自性。能随缘以成相。如是则堕因缘之计。故应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量云。大性是有法。同于变化等为宗。因云有和合义故。同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大性不尔。亦故为非量。令其自觉。○阿难下。喻明正理。言大性既不如虚空不和。又不如旋火轮转。毕竟同于何等。故复以异喻而反显之。如水成冰者。喻大性不变随缘。冰还成水者。喻大性随缘不变。随缘不变故。不堕因缘。不变随缘故。不堕自然。二俱不堕。是名中道正理。

  二分门别详七大(问。阿难惟问四大。如来具明七大者。何也。答。为欲摄法尽故。良以四大于五阴中。唯摄色阴中形色。于六入中。惟摄浮胜。于十二处中。惟摄六尘。及六根中浮胜。于十八界中亦然。至于色阴中显色。及余四阴六入中之根性。十二处中之根性。十八界中之根性及识。皆不能摄。今加以空见识之三大。乃一切俱摄。亦恐阿难问所不及故足之。以防种疑。)七 一地大。二火大。三水大。四风大。五空大。六见大。七识大。 初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详示中道。四双拂二计。 初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教以观地性者。令知地大之性。即藏性也。藏性随缘。由众生共相无明所感。遂现粗相而为大地。如前云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由二乘析色归空所致。遂现细相而为微尘。如般若云。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释曰。二乘以析空观。用假想慧。初以大地分为七分。如是向去无色。须是用虚空和。且道此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盖明知空无数量。本不可合。乃故为难问。令知邻虚非和合有。从粗至细。展转以七分分之。至于微尘。则世界不复有矣。若更以微尘分为七分。则成极微。言极微者。最极微细。已到色之边际。故云色边际相。若更以此相分为七分。则成邻虚。今不言极微析至邻虚。而言至邻虚尘。析彼极微等者。乃世尊妙辩无碍。词句错落。清新耳目之意。然邻虚尚有尘名。再析则尘名亦失。故曰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二先破和合二 一正破合空成色。二取例转显其谬。 初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

  初因入定出。若依小乘。必谓此邻虚尘析入空者。是色相入于空矣。若果如是。则应当了知。虚空出生色相。以有入必有出故。○汝今下。据执为难。言汝今前来问我。作如是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如是则诸变化相。皆和合有矣。余者和合。姑置勿论。汝且观此一邻虚尘。自应亦是和合而有。但邻虚向去无色,须是用虚空和。且道此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盖明知空无数量,本不可合。乃故为难问,令知邻虚非和合有故。○不应下。豫遮谬救。恐闻用几虚空。合成邻虚之难。遂谬救云。我言和合者。自是合色成色。非谓合空成色。故为此遮。言邻虚乃色中最细。更无细者。若必合色成色。须是邻虚合成邻虚。设许尔者。则有三谬。一者合他成自。理固有之。合自成自。理所必无。二者合多成一。事乃得顺。合一成一。事乃相违。三者合细成粗。世所共计。合细成细。世所共非。由此三谬。故以不应遮之。

  二取例转显其谬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初约空难合。言汝既以和合为宗。则一切皆应和合而有。又如小乘教中。邻虚析入空者。此空必是色相合成。且道用几色相。合成虚空。夫如来以析入而难合成者。良以析色归空。是小乘之自教。诸相和合。是阿难之自语。顺彼自教。难彼自语。令其不能施对。○若色下。比例显谬。言我适问汝。汝既不能施对。在汝固知色合之时。合色非空矣。若既知色合之时。合色非空。自知若空合时。合空非色。夫如是。则色空俱非和合有矣。○末二句。决定结破。言色虽不能合空。犹可析入。空若合而成色。云何能合。此决言其色非和合。以结正破之义。正脉云。虚空略有四义。不可言合。一无形碍。二无数量。三无边际。四无变动。原地大元依色聚。色依于空。空既不可合。则色非和合。色既非合。地大岂和合有耶。和合之计。类推可以俱破。先破和合竟。

  三详示中道二 一正示中道。二取事验知。 初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言本非和合。妄计和合者。由汝一向蒙昧。元不知如来藏中。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义故。性色者。自性随缘。能成幻色。虽能成幻色。而体终不变。故曰真空。真空者。真体自空。此明如来藏中。有随缘不变义也。性空者。自性不变。其体元空。虽其体元空。而用终不失。故曰真色。真色者。依真成色。此明如来藏中。有不变随缘义也。由有随缘不变之义。故称清净本然。谓色不能碍。由来自尔故。由有不变随缘之义。故云周遍法界。谓周匝遍满。法界无遗故。是知十界依正中。凡有质碍者。皆地性之遍也。然既清净本然。则不落有为。既周遍法界。则不滞无为。知此义者。而中道第一义谛。当下即是(问此科本显地大周遍。而详示中道中。以性色真色为言者。何也。答。地大元依色聚。色性尚是中道。地性可知。又上文破和合中。已变地为色。故即承接言之。从文便故。)

  。

  二取事验知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上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约理具。此则约事造验之。但见其随众生心。欲见便见。应所知量。能知便知。初无使者。及与作者。非清净本然而何。又见其循一人之业。则现一人之色。循十人之业。则现十人之色。乃至循千万人之业。则现千万人之色。初无妨碍。及与限量。非周遍法界而何。知此义者。自不惑于因缘。及自然矣。详示中道竟。

  四双拂二计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世间之语虽宽。据下所惑。且指二乘。及外道言。以彼不达如来藏中。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义故。名为无知。但见现起之色。循业而发。无碍无限。遂惑为因缘。而系坠权宗。又或见现起之色。随心应量。无使无作。遂惑为自然。而沉溺邪途。总属妄想。故曰皆是识心等。无非戏论。故曰但有言说等也。地大竟。

  二火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详示中道。四双拂二计。 初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初火性随缘。火性。即如来藏性。体虽不变。用能随缘。故曰无我。谓无有定宰也。寄托也。言火性虽曰无我。亦必托彼木钻艾镜等缘。而成相故。○汝观下。引事以证。未食须食。故欲炊爨。谓釜底进火熟食也。阳燧者。取火之具。崔豹注云。以铜为之。状如镜。照人则影倒。向日则火出。淮南子曰。阳燧。火方诸也。王充论云。五月丙午日午时。销炼五方石。圆如镜。中央洼。天晴向日出火。此不过略引一事以证。为下破和作立难之本。

  二先破和合二 一牒执举喻。二就执为破。 初

  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欲破和合。呼其名而告之曰。若谓此火名和合有者。试以喻明。自见其谬。夫众缘和合成火。如我与汝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要知众虽为一。至诘其根本。各各有身。又皆有从生氏族名字。火亦应尔。虽是一火。至寻其本缘。亦应各各有质。又应皆有品类名字。如某火属镜。某火属艾。某火属日等。若不尔者。则和合不成。如舍利等。即出其氏族名字。舍利弗。此云鹙鹭子。婆罗门种。梵志族也。优楼频螺。此云木瓜林。迦叶波种。龟氏族也。阿难。此云庆喜。瞿昙种。甘蔗族也。佛之始祖。日炙甘蔗而生。号瞿昙氏。故瞿云翻日种。亦翻甘蔗。后四世改为释迦。今溯其源耳。正脉云。盖必先有分开之相。以为和合之本。然后方可和合。故举一众和合。分开各有氏族。以为定例。至下文乃显火不如是。此异喻也。

  二就执为破二 一先破各相。二后破合相。 初二 一就执各征其本。二逐缘一一为破。 初

  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若此火之体性。决定和合有者。自应先有分开之相。夫彼人手执火镜。(即阳燧也)于日求火。此火为有从镜出者。为有从艾出者。为有于日来者。必三处各有火出。方合舍利弗等。各各有身等喻。故此征也。

  二逐缘一一为破三 一破于日来。二破从镜出。三破从艾生。 初

  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若谓有火于日来者。应不须镜。自能烧汝手中之艾。再既能烧艾。则来处林木。皆应受焚。今既用镜。而来处林木不焚。是知此火无有于日来者。

  三破从镜出

  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初正破镜出。若谓有火从镜出者。应不须对日。自能于镜出然于艾。再既能然艾。即能镕镜。彼镜何不自镕。夫镜既不镕。然艾必须对日。是知此火无有从镜中出者。○纡汝下。兼遮谬救。恐闻镜何不镕之破。遂谬救云。艾易然。镜难镕。时下既能然艾。经久自能镕镜。故为此遮。纡。屈也。遮意。以若果经久能镕者。亦须先有热相。今屈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经久便能融泮。惟谬计耳。融泮。犹销解也。

  三破从艾生

  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若谓有火生于艾者。则艾自出火。何藉日镜光接然后火生。今现见求火者。执镜对日。是知此火无有从艾生者。破意。以三处各无火生。知非和合。以不如舍利弗等。各各有身等故。先破各相竟。

  二后破合相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初详审来方。汝又谛观者。教以详细观察。勿使有藏火处也。镜因手执者。教以观手。日从天来者。教以观天。艾本地生者。教以观地。如是谛审观察。曾无藏火之处。而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是虽智似鹙子。辩拟富那。不能知。不能言也。○日镜下。正破和合。言镜等既无有火。手等又无藏火之处。恐谓日镜和合。共然于艾。故为此破。言现见日镜相远。非和非合。岂能共然于艾。是知所谓和合有火者。谬矣。○末句。预遮谬救。恐闻非和非合。遂计无从自有。故为此遮。原阿难本以和合为宗。若果无从自有。自宗相违。故以不应遮之。是知不了藏性者。不唯和合不成。而不合更非。下文所谓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者以此。先破和合竟。

  三详示中道二 一正示中道。二取事验知。 初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犹字例前。言不惟地大。火大汝犹不知。以性相相类故。性火等同前。但以火易色即是。

  二取事验知(地大中此科不曲分。今有增益之文。不便合释。)二 一验知清净。二验知周遍。 初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

  初正以取验。言事造之火。亦是随心应量。其清净本然之义。可知。○阿难下。兼折转疑。恐闻随心应量之语。遂转疑云。地大寓目皆是。可说随心应量。火大或见不见。现有方所。随心应量之义。似不极成。故为此折。言一处执镜。一处火生。是随众生心。欲见便见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是应所知量。能知便知也。然既起遍世间。宁有彼此方所。则汝所谓或见不见。现有方所者。特生心知量之不及耳。

  二验知周遍

  循业发现。

  言事造之火。亦是循业发现。其周循法界之义。可验。(问。执镜火生。似是循业。既已判属上科。将指何者名为循业。答。执镜火生。约现缘说。谓求则随心而见。应量而知。循业发现。约宿因说。如生则身俱暖相。处有烟炊。一是暂现。一是常生。似同而实异也。)详示中道竟。

  四双拂二计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义如地大中释。火大竟。

  三水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详示中道。四双拂二计。 初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初水性随缘。水性。亦即如来藏性。体虽不变。用能随缘。故曰不定。流息无恒者。流无常流。随缘而息。息无常息。随缘而流。正显其不定也。○如室下。引事以证。迦毗罗。此云黄色。或云黄赤色。以其发黄兼赤故。正脉云。青色。或别有所据。斫迦罗。此云轮。以自执所见理圆。能摧他宗故。正脉云。鸳鸯。义取轮必具二。如鸳鸯鸟故。钵头摩。此云赤莲华。池名也。以池为名者。近此住故。诃萨多。梵语之略。灌顶云。阿迦萨谟多罗。此翻海水。依于海水住故。乃事水外道也。略出四仙。余以等字该之。以其善用幻术。故称诸大幻师。太阴精。月中水也。用以和药。自计服之长生。空说无验。故世以幻名。又幻药者。或依此药。幻出种种境界。眩惑心目也。白月昼者。正脉云。十五夜为望。望前为白月。望后为黑月。月当正午。光皎如昼也。方诸者。淮南子曰。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高诱曰。方诸阴燧。向月则水生。许慎曰。诸珠也。方石也。正脉云。水精珠也。王充论云。十一月。壬子日。夜半子时。北方炼五方石为之。状如杯盂。向月得津。今云承月中水。大同此计。是皆不达藏性随缘义耳。

  二先破和合(准火大中。此处有牒执举喻之文。今不具者。例上可知故。)二 一先破各相。二后破合相。 初二 一就水征本。二逐缘为破。 初

  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佛意。以三处各有水出。方成和合之义。故此征云。此水为有从珠中出者。为有从空自有者。为有从月中来者。是不可以不审也。

  二逐缘为破三 一破从月来。二破从珠出。三破从空生。 初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初正破月来。若谓有水从月来者。是义不然。以月在天。珠在手。相去远矣。尚能从远方来。令珠出水。则中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有是事乎。○流则下。转显二谬。若谓林木吐流者。则应随处可承。何待方诸所出。若谓林木不流者。明知此水非从月降。以遗近着远。不应理故。

  二破从珠出

  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若谓有水从珠出者。是不藉余缘矣。不藉余缘。则珠中常应流水。既尔。则随时可承。何待中宵。必承仗于白月昼乎。中宵。半夜也。破意。以既待中宵。承白月昼。明知此水不从珠出。

  三破从空生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若谓有水从空生者。但空性无边。所生之水亦当无际。如是则从人洎天。皆应同为滔流。俱成陷溺。不应复有余物。乃云何于其中间。复有水行。陆行。及与空行。是知所谓水从空生者谬也。先破各相竟。

  二后破合相

  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初详审来方。谛观。即详审也。陟。犹升也。月从天陟。天无藏水之处。珠因手持。手无藏水之处。承。犹擎也。承珠水盘。本人敷设。盘无藏水之处。既三方皆无藏水之处。而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是不可以不审也。○月珠下。正破和合。言月等既无有水。天等又无藏水之处。恐谓月珠和合。共生于水。故为此破。言现见月珠相远。非和非合。岂能共生于水。是知所谓和合有水者谬矣。○末句。预遮谬救。恐以无从为救。故遮以不应。以自宗相违故。水精者。顺彼所计。以彼计此水为水中之精也。先破和合竟。

  三详示中道二 一正示。二验知。 初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法界。

  二验知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初验知清净。于中有取验折疑二义。俱准前释。末句。验知周亦准前。详示中道竟。

  四双拂二计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水大竟。

  四风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详示中道。四双拂二计。 初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黎角。动及旁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初风性随缘。风性。亦即藏性。无体者。无有定体也。无定体故。随缘而动。随缘而静。故曰不常。○汝常下。引事以证。乞食说法等事。应着伽黎。故曰常整。入大众者。随僧例故。灌顶云。僧伽黎。唐言重复衣。清凉云。义翻和合。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以重成故。称曰和合。三衣中第一衣也。亦名杂碎衣。剪碎制成。条相多故。具有三等九品。如沙弥律仪。衣钵名相中说。动衣乃有。反显不动则无。其不常无体之义。于此可见。

  二先破和合二 一先破各相。二后破合相。 初二 一就风征本。二逐缘为破。 初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袈裟。此云坏色衣。清凉云。不正色衣。律以青黑木兰三色。坏正好色故。真谛云。此是三衣通名。或名离尘服。断六尘故。亦名消瘦服。割烦恼故。又称莲华服。无染着故。此中征意。亦是要其先有各相。然后可合。

  二逐缘为破三 一破从衣出。二破从空发。三破从面生。 初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初正破衣出。风出袈裟。则是袈裟中有风。故难以披风。然风以动摇为性。果其披之。其衣自应飞摇。故又难以离体。破意。以现见衣不离体。披风之义不成。是衣中无风。则此风不出袈裟。明矣。○我今下。兼防谬辨。恐闻离体之难。遂谬辩云。衣若动时。乃有风出。衣若垂时。风但藏之而已。岂可以飞摇离体为难。故为此防。若谓衣若垂时。风但藏之者。即如我今说法。会中垂衣。亦应藏风。汝且看我之衣。风何所在。据实而论。不应衣中有藏风地。以衣是布属。非有孔穴也。

  二破从空发

  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初约无衣不生破。风生于空。自不关衣。故难以衣不动时。何因无拂。是空无生风义也。○空性下。约因果不类破。空性常住。若生风者。则应常生。以因常果必常故。若尔。则无风之时。空亦当灭。以果断因必断故。然灭风之时。人人可见。若言灭空。有何形状。是知虚空无灭。风性有灭。果不类因。云何从生。此必无之事也。○若有下。约名义不符破。虚空原以不生灭为义。设若有生灭者。则不名虚空。今既名为虚空。自应无有生灭。若有风生。名义不符。故难以云何风出。以出即是生。生必有灭也。灌顶云。风从空生。凡小常执。故展转详破。

  三破从面生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若谓有风自生于被拂之面者。义亦不成。以从彼面生。当应拂汝。今既不见拂汝。已知不生彼面。乃自汝整衣之时。云何倒拂彼面。其不生彼面之义。益可见矣。先破各相竟。

  二后破合相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初详审来方。汝审谛观者。教以审辨谛实而观。勿得过目了事也。整衣在汝。汝无藏风之处。面属彼人。彼无藏风之处。虚空寂然等。空无藏风之处。既三方皆无藏风之处。而风自谁方。鼓动来此。又不可以不审焉。○风空下。正破和合。恐谓衣空面。既无有风。审谛观。又无藏风之处。和合而有。理应无疑。故为此破。言现见风动空澄。其性相隔。无和合义。故曰非和非合。衣碍风通。例此可知。是皆无和合义也。○不应句。预遮谬救。准前。先破和合竟。

  三详示中道二 一正示。二验知。 初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宛字有深怪意。言地火水三番详示。风性可以类推。观汝动静。宛然不知。如来藏中。不变随缘义也。余俱准前可思。

  二验知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初验知清净。法界。世间。国土。一义耳。拂动也。法界拂者。谓遍法界中人。皆微动服衣也。满国土生者。谓满国中皆有风生。是知此风。周遍世间。宁有方所。○末句。验知周遍。可知。详示中道竟。

  四双拂二计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风大竟。

  五空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详示中道。四双拂二计。 初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

  初空性随缘。空性二字。且指不变之体。由不变故。是曰无形。谓无长短大小等形。因色显发。乃指随缘之用。由随缘故。是曰因显。谓因彼色相差别。乃显虚空各有差别。○如室下。引事以证。室罗城。地广人稠。去河近。不须凿井。故唯约遥处言之。西域贵贱。族分四姓。刹帝利。略云刹利。此翻田主。即王种也。婆罗门。此翻净行。守道居正。洁白其操。有类此方儒道。毗舍。此云商贾。行贩坐卖者是。首陀。此翻农夫。耕田种地者是。四姓之外。别有智愚二族。故云兼也。颇罗堕。此云利根。如六艺百工之类。旃陀罗。此云严帜。如屠儿魁脍之类。新立安居。兴作须水。去河遥处。担运费繁。故须凿井求之。出尺尺空。出丈丈空。其因色显发之义。亦自可见。末二句。乃重牒上义。为下作征起之端。

  二先破和合二 一先破各相。二后破合相。 初二 一就空征本。二逐缘为破。 初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因土所出。即是从土而生。因凿所有。即是从凿具生。无因自生者。谓别无所因。从自体生。犹言从遍界空。出井空也。

  二逐缘为破三 一破从自生。二破因土出。三破因凿出。 初(据义乃是破从空生。但以空是自体。故云自生。古德多作破无因释。今疏不尔者。以与破和合。义相违故。)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

  破意。以若计此空。别无所因。从自体生者。应不藉乎凿之与土。既尔。则未凿土前。即应无碍。乃何故不能无碍。不惟不能无碍。且唯见大地。迥然无有通达之相。是知所谓无因自生者。谬矣。

  二破因土出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初正破土出。若谓此空因土出者。则土从井出之时。应见虚空从外而入。以土在外故。若土先从井出。无空从外入者。云何而言虚空。因土而出。○若无下。预遮谬救。恐阿难救云。空本内生。实无出土入井之意。故为此遮。若谓虚空无出土入井之义者。则应未凿土前。空土元无异因。因。依也。无异因者。谓空土相依而住。无别所依也。无异则同者。谓既无异因。则同为一体。既同为一体。出则同出。故难以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三破因凿出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初正破因凿。若谓此空因凿具出者。则唯凿便能出空。应当不用出土。今既必待出土成空。明知此空不因凿出。○不因下。兼难不因。恐因凿被破。转计不因凿出。故为此难。若谓此空不因凿具出者。则凿自出土于外。云何于中见空。是不惟因凿不成。不因亦非。总以不了性具。恁么不恁么。总不是也。先破各相竟。

  二后破合相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初详审来方。佛意。以三处不生。是我所说。设未心服。汝更审谛。所谓审谛者。谓谛审而辩其从来。谛观而象其方所。何方更有藏空处也。凿从人手者。教以观手。随方运转者。教以观方。土因地移者。教以观地。既遍观三方。俱无藏空之处。试问如是虚空。毕竟因何所出。当明以告我。勿颟顸也。○凿空下。正破和合。如上三处不生。三方又无藏空之处。恐谓和合共生。故为此破。言现见凿之与空。一虚一实。彼此不相为用。无和合义。故曰非和非合。如凿空既尔。土空亦然。是皆无和合义也。○不应句。预遮谬救。可知。先破和合竟。

  三详示中道三 一比例发明。二正示中道。三取事验知。 初二 一以空例四取大名。二以四例空显圆义。 初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

  佛意。以若依上说。则此虚空。既非和合而有。又非无从自出。明知其是性圆周遍。本不动摇者矣。正脉云。圆周遍三字。重一圆字。良以寻常论空。亦言周遍。然有色法碍处。即不圆融。是言周遍而非圆周遍也。今言空性周遍。色不为碍。故益之以圆义。又云不动摇者。同后无生灭义。盖周遍。表其非此有而彼无。此无而彼有。圆满意也。不动。表其非先无而今有。今有而后无。常住意也。此且按定。下乃取例。言寻常但知地水火风名大。不知虚空亦大。今既性圆周遍。本不动摇。自应发用无限。以此取例。当知此空。与彼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以同具大义故也。

  二以四例空显圆义

  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既均名五大。则空大性真。地水火风亦性真。空大圆融。地水火风亦圆融。以其皆是如来藏。本无生灭性故。(问。取名以空例四。为其已向不知。显圆以四例空。何所取义。答。此有二义。一者易知性真。二者易知圆融。易知性真者。前云晦昧为空。后云空生大觉中。是知现前虚空。亲依性起。若言性真。则易信。至于地水火风。人但见其依于虚空。而不知由于性起。若言性真。则难见也。易知圆融者。前云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后云虚空体非群相。不拒诸相发挥。是知现前虚空。亦自无碍。若言圆融则易信。至于地水火风。人但见其相凌相灭。而不知其相涉相含。若言圆融。则难见也。为此取例。盖是以易知。例难见。令难见者。成易知耳。)此且例定。下乃令观。重呼其名者。示警觉意故。言我今如是开示。自可推类发明。设若汝心。仍旧昏于权宗。迷于外计。不能开悟四大。元如来藏者。当观前之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非犹无也。佛意以有出有入。则堕因缘。无出无入。则堕自然。但不肯明明道破。惟令自观自悟。必待信得虚空无出无入。无非出入。元是如来藏性。则例推四大。无不明矣。比类发明竟。

  二正示中道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全字亦深怪意。言我前重重开示。末复教以观察。将谓因空得悟。汝竟全然不知。如来藏中。有性觉真空。性空真觉等义也。(准上地水火风。俱用本大。与空相对。今以性空真空。文不可别。故以觉字易之。)言性觉者。觉即是动。有随缘义。因有随缘之义。故可成顽空。虽可成顽空。而体终不变。故曰真空。谓顽空无体。即真空故。言性空者。空即是静。有不变义。因有不变之义。故常守自性。虽常守自性。而用终不滞。故曰真觉。谓依性成空。即真觉故。此上以文稍异前。故次第释之。下二句准上。

  三取事验知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详示中道竟。

  四双拂二计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空大竟。

  六见大(正脉云。即根大也。总摄六根。但举眼根为例。然亦唯取根中之性。非取浮尘。故惟言见。不言根也。)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详示中道。四双拂二计。 初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初见性随缘。见觉者。见性觉体也。体本不变。故曰无知。无知者。无局眼之知也。既无局眼之知。何以称见。故曰因色空有。谓因随色空等缘。而有局眼之知。见性之名。盖缘斯立。○如汝下。引事以证。今者在林等。即约目前事证故。朝明夕昏者。昼间之明暗也。中宵等。俱如水大中释。则光便暗者。夜间之明暗也。据此则是明暗等相现前。因而有见于中分析。所谓因色空有者。于此可见。文中言明暗等者。等色空故。(正脉云。此中全约见之与尘。为同异等。以破和合之妄执。然其别名尘相。二三开合不定。应先总释。不过色空明暗之四。互为隐显耳。如总言色空。是合明暗以对空。只言明暗。是开色摄空也。若言明暗空。是开色以对空。如言见空。是空摄色而对见也。至文再指。庶不惑矣。今且明此科。初言因色空有。即是合明暗以对空。末言此明暗等因见分析。又开色以摄空也。)

  二先破和合二 一先破各相。二后破合相。 初二 一就见征本。二逐缘为破。 初(此中征本。非征其本从何来。但征其与明暗等。本来是同。本来是异等。则各相定矣。)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见是根性。明暗太空。皆见所缘尘。正脉云。此中乃开色对空也。佛意。以凡言和合者。或本同众物。乃分彼少分。共合而为一体。今征其为同一体是也。又或各是一物。乃分为多分。别合而为多体。今征其为非一体是也。又或一分同彼诸物。一分异彼诸物。乃取同合异。今征其或同非同是也。又或一分与诸物异体。一分与诸物同体。乃取异合同。今征其或异非异是也。至下逐缘为破。四义不成。则了无和合相矣。

  二逐缘为破四 一破为同一体。二破为非一体。三破或同非同。四破或异非异。 初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初按定同体。此中亦开色对空也。○则明下。正破一体。此下皆开色摄空。欲破一体。且约二尘言之。故曰则明与暗。二体相亡者。谓明暗二体。彼此互相凌灭。不并存也。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者。正申明二体相亡之义。然既二体相亡。则不可说见与一体。以此见若与暗一。当明来暗亡时。则此见应与暗而俱亡。以既为一体。应同亡也。若此见必一于明。当暗来明灭时。则此见当与明而俱灭。灭则都无所见。云何明来仍复见明。暗来仍复见暗。是明暗任殊。而见性本无生灭。○若明下。结示不成。意以若果明暗任殊。而见性无生灭者。自然显其非是一体。故难以一云何成。

  二破为非一体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初按定非一。此亦开色摄空。○汝离下。正破非一。非一则两不相到。故教以离尘析见。作何形相。盖必离尘有见。乃可说与尘非一故。离明暗等。元同龟毛等者。正明其离尘无见。以龟毛兔角。皆有名无实也。○明暗下。结示不成。此与正破中。皆开色对空。故云明暗虚空。异犹离也。意以此见果与三事俱离。自应无所表示。故难以从何立见。

  三破或同非同(或字双贯同与非同。其义即是或同或异。非同即异耳。)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明暗相背。同此则异彼。同彼则异此。故曰云何或同。此亦开色摄空。离三元无有见。则不能异彼。故曰云何或异。三字。亦是开色对空。正脉云。悉是上义。但撮合一处耳。

  四破或异非异(文中首破非同。即或异也。)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空见本无边畔。明知无有异体。故曰云何非同。(非同即是或异。)此以空摄色而对见也。见暗见明者。明暗任殊。性非迁改者。见无生灭。此则明知不是一体。故曰云何非异。(非异即是或同。)此则又是开色摄空。破意亦是撮合上文义耳。先破各相竟。

  二后破合相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初详审来方。佛意以四义不成。已知无和合相矣。设不信者。汝更细审。谓微细审详也。此是随标随释。审谛者。审辨谛细。务令来处分明。审观者。审实观详。勿致有所遗漏。此又重明微细审详之义。明从太阳者。教以向昼而观。日出日没。其间必周悉也。暗随黑月者。教以向夜而观。日没日出。其间必详尽也。通属虚空者。教以对空而看。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用目悉循历也。壅归大地者。教以凭地而视。遐迩高低。曲直邪正。着眼须篇到也。如是审谛审观。既无各相。又无藏见之处。而如是见精。毕竟因何所出。勿放过也。正脉云。此亦开色对空。而加通壅。尽其详耳。○见觉下。正破和合。恐谓空等和合而有。故为此破。言见有觉知。空属顽昧。无和合义。故曰非和非合。明等对见。例此可知。○不应句。预遮谬救可知。先破和合竟。

  三详示中道三 一比例发明。二正示中道。三取事验知。 初二 一以见例五取大名。二以五例见显圆义。 初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

  六性中。文惟举三。义实通摄。以元是一精明故。佛意以若依前说。则见闻知等。明是性圆周遍。本不动摇。此按定也。当知下。取例。良以地水火风。久称大名。虚空前已新许。而见闻知等。曾不知其为大。今既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发用自应无限。以此取例。当知此见。与彼新许之空。及久称大名之地水火风。均名六大。以皆遍皆常故。

  二以五例见显圆义

  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言既均名六大。则见闻性真。而空与地水等亦性真。见闻圆融。而空与地水等亦圆融。以其皆是如来藏。无生灭性故。(问。上科以四例空。意取两重易知。今以五例见。何所取义。答。此亦二义。一者空等属八识相分。见等是八识见分。虽相见皆依自证而起。而见等现有知觉。于性最亲。若言性真则易信。至于空惟顽虚。地等无情。于性较疏。乍言性真。固难信也。二者见闻等性。自显见是心已来。于不失无还无碍等科中。业已显其为圆融周遍。今复言之。自应易信。至于空等圆融。虽已新许。而现见空处无地。地中无空。水火亦然。乍言圆融。固难信也。据此亦是以易信。例难信耳。)此例定也。阿难下。令观性有二义。一者准上。性即是心。沈谓沈于权宗。沦谓沦于外计。二者变文。性即藏性。沉沦者。谓无始沉沦于见闻觉知中也。是等皆足以障蔽悟门。故曰不悟。佛意以如我上说。原为教汝因见悟五。设若汝性沉沦。不悟见闻觉知本如来藏者。应当观此见闻觉知。为有生。为有灭。为同尘。为异尘。若果有生有灭。有同有异。则堕因缘。为非生灭。为非同异。若果非生非灭。非同非异。又堕自然。舍此诸途。自信见闻觉知。便是如来藏性。余之五大。亦可类悟。如来教以当观。非无谓也。(问。此之非生非灭。与上本无生灭。为同为异。同则此不应扫。异则异在何处。答。上言本无生灭。乃由来自无。非教执无。此言非生非灭。乃遣有立无。是执无耳。不执则是正见。执之则堕邪宗。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不可不辩。)比例发明竟。

  二正示中道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佛意以我今如是开示。汝所以终不悟者。想汝已向曾不知如来藏中。有性见觉明等义也。言性见者。谓如来藏中。有依性成见之义。虽依性成见。而从缘无性。当体即是本觉妙明。所谓虽随缘而不变也。言觉精者。谓如来藏中。有觉体精真之义。虽觉体精真。而依理成事。其用亦可转明为见。所谓虽不变而随缘也。正以随缘不变。故曰清净本然。不变随缘。故曰周遍法界。此亦以文异于前。故具释之。

  三取事验知二 一验知清净。二验知周遍。 初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

  言事造之见。但见其随众生心。欲用便用。应所知量。欲周便周。初无使者。及与作者。其清净本然之义可见。此正以取验也。如一见根等。乃折其转疑。恐转疑云。空等在境。可说随心应量。见等在根。似乎各有方所。随心应量之义。未必极成。故为此折。如一见根。欲用便用。见周法界。欲周便周。如此。例知五根亦然。故次下即约五根言之。听即闻性。嗅尝触。谓嗅触。尝触。二性俱以触名者。合中方知。有类身根故。觉触。即身之觉性。觉知。即意之知性。妙德者。在根虽千二八百。约性则实无具缺。如后云。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是也。莹然者。清净义。与见性体同。体同则用亦应同。故亦曰遍周法界。如是则超越六根。圆满十方太虚。随心应量。宁有一定方所。所谓见等在根。似有方所者。亦生心知量之不及耳。

  二验知周遍

  循业发现。

  循一人之业。则现一人之见。循十人之业。则现十人之见。乃至循千万人之业。则现千万人之见。其周遍法界之义可知。(问。前折疑中。已带周遍之义。何必又验。答。前约一人。此约多人。设若一人周遍。不容多人。是周遍而非圆周遍也。)详示中道竟。

  四双拂二计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义并准上(问。此大既惟根中之性。前已十显。况入处界中。一一融会于藏性之中。至此何劳更融耶。答。十显惟指一见。今则通会六性。又十显中。不失无还无碍等科。虽已略具圆融周遍之义。而未大彰显。今则内融五根。外融六大。理具事造。一一详明。方尽圆融至极之义。)见大竟。

  七识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详示中道。四双拂二计。 初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初识性随缘。识性无源者。谓识性即是藏性。无别根源也。既即藏性。识云何起。故曰因于六种根尘妄出。六种根尘。谓六根六尘也。根尘为缘。识生其中。故曰妄出。出而云妄者。无实体故。正脉云。是惟约于前六。所以无七八者。以八即前之根大。而七亦即是意根故也。○汝今下。取事以证。汝今遍观句。根也。此会圣众句。尘也。此且略标根尘。下乃详明。用目循历句。乃约色根缘境。循历。谓循序历览也。其目周视等。又约根性缘境。周视者。周遍瞻视也。虽周遍瞻视。而了无作意。故曰但如镜中。无别分析。言镜中照物。但得其总相。无有差别分析。根性照境亦尔。故以为喻。此上即是根尘为缘之义。汝识于中者。谓汝识瞥起于根尘之中。次第标指等。即是眼识。及随眼意识。然眼识名随念分别。但对性境。初起一念。不带名言。亲缘文殊等。同时有随眼意识。名计度分别。亦对性境。次起第二念。计执名字。标指文殊等名言。如眼家既尔。余五亦然。至于意家独头意识。缘独影境。亦在所生例中。大抵眼根但对文殊等境。了无作意。眼识初起一念。不带名言。同时意识。虽带名言。而无种种计执。至于独头意识。则于独影境上。种种计度分别。以至不可挽矣。此上即是识生其中义也。

  二先破和合二 一先破各相。二后破合相。 初二 一就识征本。二逐缘为破。 初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此中见即是根。相即是尘。四征中生见生相。是征其为异。以根生有知。相生无知。二体不同。故为异。为生于空。是征其为同。以虚空体同。识生于空。其体亦应同故。又生见生相。是征其为有。谓设许为异。须有二体也。为生虚空。是征其为空。谓设许为同。须空诸相也。末言无因突出。是征其非同非异。无因者。不因见。不因相。是非异也。不因空。是非同也。亦是征其非空非有。盖以一句。总番上之文与义耳。(文。谓生见。生相。生空。义谓为同。为异。为空。为有。)突字从穴从犬。如犬匿穴中。伺人不防而出。今明无因而出。其势相似。故云突然。又此征意。虽为破和合。亦兼破非和合义。以若无因突出。即堕非和合也。

  二逐缘为破四 一破因见生。二破因相生。三破因空生。四破无因生。 初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若谓汝识生于见中者。自应不藉于相矣。设如无有明暗。及与色空等相。还能有见耶。要知四种必无。元无汝之见性。以前云见觉无知。因色空有故。是则能生之见。尚且无体。况曰生识。识将从何发哉。

  二破因相生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若谓汝识生于相中者。自应不从见生。要知不从见生。则既不见明。亦不见暗。以识非见生。应无见故。据此则明暗不瞩。即应无有色空。以色空藉明暗显故。是彼相尚且无有。况曰生识。识又从何发哉。

  三破因空生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辩。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若谓汝识生于空中者。自应非藉于相。亦非藉于见矣。要知非藉于见。则无以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是则离根并尘亦亡。而识无所缘。非藉于相。则灭所缘。而见闻等。无处安立。是则离尘并根亦失。而识无所依。无所缘则无用。无所依则无体。体用既无。识将安在。况夫处此二非。惟是一空。空则同乎无有。设许空是显色。得名为有。亦非同物类可别。是则纵发汝识。欲将何所分别。但为虚名而已。

  四破无因生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若谓此识无因突出者。自应识月之识。不因月有。故难以何不日中别识明月。盖必日中无月。突生识月之识。方可言无因生故。先破各相竟。

  二后破合相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初详审来方。言如我上说。固知非和合矣。设不信者。汝更细详。谓微细详审也。见托汝睛者。教以胜义浮尘。内外详察也。相推前境者。教以明暗色空。同异审辨也。又根是有知。尘是无知。皆可状成有。也须向可状处看过。太虚渺漠。晴空寂然。皆不相成无。更须向不相处推求。然既微细详审。都无藏识之处。而如是识心缘虑。毕竟因何所出。试亲亲切切。道一句看。○识动下。正破和合。温陵曰。识有分别名动。见无分别名澄。既动澄相乖。自应非和非合。如见与识既尔。闻听觉知可例。故云亦复如是。○不应句。预遮谬救。可知。先破和合竟。

  三详示中道三 一比例发明。二正示中道。三取事验知。 初二 一以识例六取大名。二以见例识显圆义。 初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

  佛意以如我上说。此之识心。本无所从。非和合有矣。此且按定。下乃取例。良以地水火风。久得大名。虚空已许。见闻又许。唯此识心。一向许从缘生。执和合有。不知为大。今既本无所从。非和合有。应当了知。此了别之识。与前已许之见闻觉知。同一圆满湛然。以皆性非从所。若此则兼彼空地等五。均名七大。宜因彼知此也。

  二以见例识显圆义

  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言既均名七大。则不惟六识性真圆融。而见等六精。亦皆性真圆融。以其皆是如来藏无生灭性故。(问。上科以五例见。亦取两重易知。今以见例识。何所取义。答。此亦有意。良以见等六精。似各有体。言其本如来藏。犹觉难信。惟此六处识心。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既无自体。全妄全真。若言其为如来藏性。固易信也。)此亦例定。下方令观。见闻亦该六精。以同体故。了知即是识心。以前云此识了知故也。佛意以见闻等六精。前已许其为如来藏性。汝等自应已悟。设若汝心粗而不细。浮而不深。依然不能开悟见闻等者。只须发明此了知之识。本如来藏。设不能者。汝应再观此六处识心。为同。属空生耶。为异。属见生相生耶。设许为同。还须观其为空。果能空诸相耶。设许为异。还须观其为有。果其有二体耶。设若同异空有叵得。即须观其为非同异。为非空有。果系无因生耶。据此仍是取前所破各相。而再问之。如来可谓眉毛拖地矣。比例发明竟。

  二正示中道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佛意以我前教汝再观。依旧不悟。由汝素不留心。元不知如来藏中。有性识明知等义也。性识者。自性随缘。能成妄识。虽能成妄识。而其体不变。故曰明知。明知者。识不能昏。了了常知。此明如来藏中。有随缘不变义也。觉明者。觉性不变。明不由识也。虽明不由识。而其用不无。故曰真识。真识者。依真成识。对境便炽。此明如来藏中。有不变随缘义也。前云清净本然。此云妙觉湛然者。以前六大宛似有体。惟是不碍清净。故曰清净本然。今识大明知无实。自应全识全觉。故曰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准前可知。

  三取事验知

  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初验知湛然。言事造之识。唯恐不到究竟地位。果到究竟地位。得大自在。有时含十虚于一念。有时吐一念于十虚。宁有一定方所。自脱境界罗笼。肇公云。千难殊对而不干其虑。万机均赴而不劳其形。所谓妙觉湛然者。即此可证。不言随心应量者。以心即是识。量亦识量。今已名大。别无心之可随。量之可应故。○末句。验知周遍。亦准上。详示中道竟。

  四双拂二计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释义同前。正脉问。此经首先正破识心。如七处曲搜。三迷决了。名义皆妄。毕竟无体。乃至显见文中。又复旁兼相形而破。未尝少假宽容。何后于十八界。即许其为藏心真性。至此愈称其周遍法界。含吐十虚。是即性之全体。而同彼开显见性之极量。何前乃妄之至。而后则真之极乎。答。前约初心悟修。须从方便。决择真妄。舍生死根本。取涅槃妙心。则识须破尽。决定不用。后约圆解普融。无法不真。无法不如。乃至刹尘念劫。无非一真法界。何况识心不融法界。此固至极之论。无可议者。然愚亦有说。夫识之所以为患者。要在不知是妄。良以不知是妄。必至认以为真。认以为真。遂不复更求真本。因将如来藏心。日汨没于情尘之中。从迷积迷。浩劫不返。若果知其是妄。不认为真。还须会归如来藏性。如不然者。必至全体灰泯。反将含吐十虚之妙觉明用。永沈幻果。尘劫莫升。所以妙成二智。绝分于焦芽败种者。岂曰无故。是知前之所以正破旁破者。务令了识是妄。后之所以会性融相者。务令达妄即真。得旨忘筌。微智者不足以与道也。总结上来。如来极显真体竟。

  三会众同信空藏(任说周遍。惟是空藏。为其方是会相归性。全彰理法界也。任说了知。唯是信心。为其但是随顺佛语。非已智分也。)二 一承示启信。二赞佛发愿。 初二 一通叙承示。二别明启信。 初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

  正脉云。通承破妄显真义来。良以此大开解。功夫非近。今当总前撮其大要。令知微妙之实。破妄心有三。一七破以密示无处。二重征以显呵非心。三纵夺以决其无体。是所以破妄心者。可谓极微细而尽精妙矣。显真心亦三。一示见等。克就根性以指其实体。二示阴等。广融诸相以明其一体。三示地等。极显圆融以彰其全体。是所以显真心者。亦可谓极微细而尽精妙矣。故经家通叙于此。为向下启信之本。

  二别明启信三 一信通真实。二信圆真实。三信常真实。 初

  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

  初知妄本空。通承破妄义来。身指妄身。心指妄心。荡然者。灰坏义。挂碍者。羁缚义。良以一切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执我我所。总成挂碍。今承破妄之示。信知六识元空。四大无主。顿觉现前身心。荡然灰坏。自是离我我所。无能羁缚。何挂碍之有哉。○是诸下。知真本遍。(遍者自内而外。遐迩皆通。即通真实。)通承显真义来。良以顿根学人。只知近具根中。不达远该万法。狂慧凡夫。动言远该万法。不知近具根中。一为自弃家宝。一为向外驰求。各据封疆。自成畛域。今闻十番妙示。四科玄谈。又复混融七大。一一周。因信如来藏心。通乎遐迩。遍于方域。故云各各自知等也。

  二信圆真实

  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初信万法唯心。良以一切众生。自想相为身已来。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今因心遍十方。乃见十方虚空。在于心内。以喻言之。如观手中所持叶物。(叶即贝叶。物如庵罗果等。)然虚空既在心内。况一切世间诸所有物。如山河大地。有情色身等。依于虚空住者。岂不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是乃向所不知者。今始知矣。○心精下。信心包万法。(包者。巨细并容。即圆真实。)良以一切众生。自结见为根以来。听不出声。见不超色。岂知心精遍圆。(心精。即见闻等六。离于妄见。故称心精。)含裹十方。今了万法惟心。自信心包万法。故云含。云裹也。

  三信常真实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初了色身无常。良以六十二见。身见为本。既未脱于见网。岂知身是生灭。今因知心遍圆之后。回视七尺之躯。渺乎微矣。倏焉归尽。故以虚空微尘。巨海浮沤喻之。虚空喻心精遍圆。一微喻幻身渺小。既小且渺。如有如无。故以若存若亡喻之。湛海。喻真心不动。浮沤。喻色身无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故云起灭无从。此亦向所不觉者。今始觉矣。○了然下。知真心常住。了然者。谛信无疑。自知者。不假他力。具上二种真实曰妙心。妙非外得。即性自具。曰本妙心也。常住者。无始自尔。翻前若存若亡。不灭者。尽际恒然。翻前起灭无从。良由身见未除。无始宝爱。遂令见闻觉知。受制于地水火风。本妙真常。于中而枉受生灭。岂知云驶而月自不运。舟行而岸未曾移。今为了身是妄。因而信性元真。故云了然自知等也。按后拣选圆通。独推耳根闻性。具三真实。由此观之。则三真实义。未许观音独证。然亦各各具足。但众生迷之。观音悟之。而此众则信之也。承示启信竟。

  二赞佛发愿二 一叙礼标偈。二正陈偈词。 初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礼佛谢前。合掌请后。得未曾有者。庆快寓于中。说偈赞佛者。智辨流于外也。又不了义教。素所习闻。今是了义之教。故曰未有。西域记曰。偈者梵音略也。或偈他。梵音伪也。正音伽陀。此云讽颂。谓讽功颂德也。灌顶云。法益受深。感报实切。故说偈赞。

  二正陈偈词四 一赞佛恩深。二发愿图报。三誓成三德。四结申不退。 初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初句赞能说佛。证通真实。曰妙湛。以通则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曰妙湛。证圆真实。曰总持。以圆则无法不包。无物不摄。故曰总持。证常真实。曰不动。以常则不生不灭。无去无来。故曰不动。阿难初信此理。例知佛必久证。故即以此赞之。又以佛证此理。为世所推。故益以尊称。次句。赞所说法。首楞严。义见题中。才说奢摩。便称首楞严者。以是三法总名。随便皆可称故。又以能总统诸法。故益以王称。法华云。诸佛出于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今经亦尔。故云世希有也。销我二句。明所受益。倒想即六识心也。倒有二义。一体即是倒。以因迷妄有故。二用亦是倒。如无我计我无法计法等。正以其体用俱倒。故以颠倒称之。无始与俱。略言亿劫耳。今因破妄以来。密示知其无处。显呵知其非心。细推知其无体。故全销也。法身即如来藏也。法亦二义。一体即是法。可轨可持故。二用亦是法。依此成佛。依此说法故。正以其体用俱法。故以法身称之。按小始终实诸教。虽浅深不同。率皆由于三祇炼行。因满成佛。方能契证。今由显真以来。指见知其在已。会科知其该法。融大知其互圆。故即获也。然虽曰销曰获。不过知无知有。尚未历于观行。岂能造乎事修。盖由阿难信心猛利。悬解悬会如此。非真能到此地位。若以圆顿二教会之。亦无不可。

  二发愿图报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初句愿成佛果。今字语略。应云今而后也。言阿难既信法身本有。自知成佛有分。故发愿于自今而后。历事造修。得究竟果。坐大宝华。说诸法门。成宝华王也。次句愿度众生。言虽成宝王。不舍慈门。还入尘劳。行度生事。必将如是恒沙众生。一一度尽。愿无终穷也。将此二句。回向报恩。言既成佛果。又入尘劳度生。是曰深心。将此深心。又复回奉尘刹众生。皆共成佛。是则名为报佛恩于万一耳。

  三誓成三德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初誓成恩德。伏请者。伏俯而请。表请之诚故。证明者。证知分明。明誓无妄故。良以上科发愿度生。是成佛以后事。又思未成佛前。亦须以度生而为资粮。故请佛作证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乳峰云。劫浊者。约后四浊。立此假名。而无别体。四浊增剧聚在此时。即其相也。见浊者。五利使为体。诸见炽盛为相。烦恼浊者。五钝使为体。三灾招感为相。众生浊者。揽五阴见慢果报为体。恶名秽称为相。命浊者。色心连持为体。催年减寿为相。然此与经后所说不同。彼约根本。此约枝末。细相粗相异故。按教中人寿二万岁时。即入劫浊。展转增剧。至人寿百岁时。诸恶炽盛。刚强难化。转名恶世。法华云。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成就诸不善根是也。然此世人多怯入。今愿先入有二义。一倡先率众。勇猛心也。二苦重救先。悲愍心也。泥洹涅槃。梵音轻重之异。一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证者。广大心也。此则与众生有大恩德。成就化身。大雄二句。誓成断德。能摧众生深惑。曰大雄。能除深惑种习。曰大力。能与二严之乐。曰大慈。能拔二死之苦。曰大悲。欲求智断二德。须凭加被之力。故约智断之义称之。希求也。细惑指所知障言。言倒想既销。从此加功用行。烦恼障自可断除。其如所知细惑。无缘可灭。故希更审除。谓求佛更为审辩断除细惑法耳。此则于无明有大断德。成就法身。末二句。誓成智德。无上觉。即究竟菩提。令我早登者。愿佛慈悲加持。速得成佛之义。于十方界者。即遍入华藏。坐道场者。即具严说法。成宝华王也。此则于菩提有大智德。成就报身。三德既具。三身已圆。自后倒驾慈航。还入尘劳。度脱众生。皆共成佛。方了图报佛恩愿耳。

  四结申不退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温陵曰。舜若多。此云空。烁迦罗。此云坚固。谓空性无体。尚可销亡。我心坚固。终无退转。灌顶云。销有二义。一。空决不可销。下云空非可作。无坏灭故。今言空尚可销。心必不动。如虚空可量。无尽佛德义也。二。发真归元。虚空销殒。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理实空可销亡。心不可殒。如劫坏之时。海涸山崩。而如来藏心。岂倾竭耶。又云。密部烁迦罗。斫羯罗。并翻金刚。心如金刚。宁有坏哉。正脉云。总承前上求下化而深誓其心。即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也。从阿难请定以来。至此说法当为一周。名破妄显真周。总结为销倒想。说空藏已竟。

  楞严经指掌疏卷三终

返回目录

-------------------------------------------------------------------------------------------------------------------------------

更多慕印居士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