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四之下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四之下
二结励渐修三 一承前开发。二正为策励。三取例斥责。 初(谓开发增修进趣之行。为下策励之端也。)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初遣悟入修。上云歇即菩提。是顿悟菩提之心。名为菩提心生。乘此心力。渐以伏除二障现行。粗相生灭之心。名为生灭心灭。谓现行粗生灭心。从此灭也。按终教位当初住至七。以终教信位伏现。入初住则烦恼现行先除。至七住而所知现行并尽故。此但生灭者。以此但是待生言灭。依然是生灭心耳。乘此心力。进以伏除二障种子。细相生灭之心。名为灭生俱尽。谓种子细相生灭心。亦俱尽也。按终教位当初向至十。以终教行位伏种。入初向则二障粗种先除。至十向则二障细种并尽故。自此任运伏习。故曰无功用道。○若有下。遣分入满。若犹似也。以上云无功用道。似有自然义故。依如是义。则发明有个自然心生。乘此心力。进以伏除习气。最细生灭之心。名为生灭心灭。谓习气最细生灭心。亦复灭也。按终教位当十地等初。以终教四加伏习。十地中。地地断习一分。入等觉初心。则十一分尽。而言此亦生灭者。以微细念相。犹未尽故。乘此初心。进断佛地习气一分。是为无生灭者。谓最后微细念相亦无也。按终教位当等觉后心。任运成佛。无复留碍。故曰名为自然。○犹如下。遣待入绝。诸相杂合成体者。如众药合而为丸。喻上两重生灭。以生灭成位。如彼众药为丸者无异。故云名和合性。非和合者。如药尽丸亦成空。喻上两重自然。以自然成位。如彼药尽丸空者无异。故曰称本然性。本然非然等。即就喻以拂遣也。言上云歇即菩提。似有本然之义。而菩提心生。生灭心灭。则上之本然者。非本然矣。次云此但生灭。似有和合之义。而灭生俱尽。则次之和合者。非和合矣。合然俱离句。又蹑迹以重遣也。言上云灭生俱尽。无功用道。又似有本然之义。而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是又本然者。亦复离也。次云此亦生灭。又似有和合之义。而无生灭者。名为自然。是又和合者。亦复离也。统此二离。故云合然俱耳。离合俱非句。乃待绝而情尽也。言上云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似有离因合果之义。然有离有合。亦是对待。若并此离合俱非。则对待尽矣。按终教位当妙觉。以终教妙觉。现种习尽。即妄皆真。后更无位。无可离。亦无可合故。对待既绝。一切和合因缘。不和合自然等。种种虚妄情计。皆不能及。故云无戏论法。(问。此经亦兼顿圆。何故判位唯取终教。答。以此经在般若会之后半。接渐入顿。接终入圆。以为法华受记机故。)承前开发竟。
二正为策励三 一不修无益。二徒闻无功。三就事策励。 初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秪益戏论。
上云三缘断故。即菩提心。是悟证。非修证。按终教惟齐信位。去妙觉果。犹隔四十五位。(谓住。行。向。加。地。等也。)故云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者反显词。汝者面训语。历劫者。从此向去。更历多劫。辛勤修证者。辛苦勤劳。修治现种习气。证入贤圣等妙。如前重重遣立。以至无戏论法是也。佛意以必得如此。闻乃有益。若非如此。纵多亦枉。故云虽复忆持云云。忆持者。不惟能闻。兼复能记。十方如来者。不唯一佛所说。亦复能记诸佛所说。十二部经者。不惟一经。亦复能记十二部经。清净妙理者。不唯小乘有漏粗显理趣。亦复能记十二部中。大乘无漏清净微妙理趣。是则所忆所持。重重无尽。不啻如恒河中沙矣。虽能如此。亦不过徒资谈柄。终无实效。故云秪益戏论。古德所谓。说丈不及行尺者。即此可见。
二徒闻无功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
上说阿难。不修无益。恐未心服。还以其事取实。故言汝虽等也。谈说因缘自然者。现前之事。词无更。义不爽。故云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者。平日之声。无能胜。不可匹。故许名擅第一。佛意以虽能如此。非关修证。以此乃是积劫以来。多闻熏习力故。如法华中说。佛与阿难。同于空王佛所发心。佛常勤精进。阿难常乐多闻等。可证此义。不能免离等者。正显其无功也。何须句。何字疑是尚字。不然。则义稍不接。讲演时。随语变通。亦无不可。
三就事策励
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一蒙咒力。淫火顿歇。显咒力能破障也。不惟淫歇。兼得那含。显咒力能成益也。阿那含。小乘三果之名。此云不来。谓超断见惑八十八使。顿断欲界九思。再不来欲界生故。从此于佛法中。进修无漏。历断上思。故曰成精进林。林者。一望无际。喻登伽此去精进。不止于仅证四果已也。爱河干枯者。爱即三界爱也。没溺众生。犹如瀑河。登伽已断欲爱。如瀑停水存。此去历断上二。则并水亦枯矣。彼既离于爱缠。此即免于钩牵。故云令汝解脱。是故阿难等。乃承上登伽之事。结告阿难。以示策励之意。言汝虽历劫以来。忆持十方如来。秘密深奥之法。微妙严净之理。不如一日发心。进修无漏胜业。即能远离憎爱二苦。彼登伽者。将何从为难哉。又上但云爱。此兼云憎者。以憎爱相对。有爱必有憎故。憎苦会遇。如阿难之与登伽。爱苦别离。如登伽之与阿难。故二俱名苦。正为策励竟。
三取例斥责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如摩登伽者。取登伽为例。宿世即为淫女。不止今生。显爱欲之重。神咒力能销除。由于果发。显修证之验。又销爱者。淫火顿歇。爱河干枯。即破恶益。法中者。于佛法中。成精进林。即生善益。名性者。得阿那含。渐入觉性。即入理益。比丘尼者。得入清众。不受僧遣。即欢喜益。意显神咒具四悉义故。与犹同也。罗睺母。名耶输陀罗。昔为佛妇。今亦出家为尼。一样曰同。言性比丘尼。亦与耶输陀罗。一样悟得宿世之因。此分得宿命通也。从前未悟宿因。任说贪爱为苦。亦不自信。今以悟得。乃能知之。历世因。谓无始以来。经历多世。受生死因也。由贪爱而致生死。故曰为苦。一念熏修者。谓厌苦生离。顿起胜进之念。熏修上地定也。上地之定。能断上地之惑。故称无漏善法。或者。不定之词。若得少为足。则或得出缠。谓证四果。出三界缠。若回小向大。则或蒙授记。谓发大心。蒙佛授记。意显将来未可定耳。夫耶输久修也。性尼初学也。以初学而齐久修。佛意惟是赞性尼。非是与耶输并赞。思之。古德见此处有授记之言。遂判此经在法华之后。且欲将或字易为即字。若果依彼。则坏佛经矣。如何二句。正斥责阿难之语。言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况性尼宿为淫女。尤为下劣。而乃一念熏修。将来未可限量。如何汝以堂堂丈夫。赫赫种姓。不务真修实证。自欺自诳。尚尔淹留于目之所观。耳之所闻。一味在文字语言中。生知生解。岂下劣女子之不若乎。兼为释疑竟。
三众发圆信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初信悟庆快。阿难大众。总该法会也。闻佛示诲者。既闻圆彰三藏之示。复闻顿悟渐修之诲。故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者。实相即是无戏论法。亦即一心三如来藏。良以空如来藏。和合非合。不空如来藏。本然非然。空不空如来藏。合然俱离。唯是一心。离合俱非。超出一切虚妄分别。颠倒戏论。故总以实相称之。是知十番显见之后。七大周遍之前。虽出实相之名。未是圆满之号。如勺海示人。一滴亦言海也。然实相既即三如来藏。而圆彰之后。不即开悟者。皆以满慈疑妄有因。阿难执真成自。一为事碍。一为理障。尚未自信。何由开悟。今以如来示顿悟而销满慈之疑。明渐修而除阿难之惑。举众咸闻。故得疑惑销除。从心信悟。身意轻安者。知妄无因。不为事碍。则顿觉身轻。了真非自。不为理障。则顿觉心安。虽非真悟。而斯等圆信。亦惟今日始发。故云得未曾有。古德于此。即许真悟。愚谓若果真悟。则下之华门。无庸更请矣。故知上但随语生信。而经言悟者。以自是始知自心。有如来密因义故。○重复下。悲礼称谢。信悟既深。愈觉佛恩难报。故致悲泪。言重复者。对前四番言之。礼足长跪者。就此科唯是谢前。望下文亦兼请后。无上大悲者。就佛至极之悲。清净宝王者。喻佛真净之慈。真净无染。故曰清净。利乐自在。故曰宝王。善开我心者。善销微细沈惑。开发本元心地。是称佛以真净之慈能与真净之乐也。能以因缘等者。举事设权。提持奖劝。是称佛以至极之悲。能拔至极之苦也。因缘如演若迷头。登伽销爱。耶输知因等。重叠举之。故云种种。是皆如来观机逗教。因病设方。故又以方便称之。提奖者。如狂心即歇。歇即菩提。明是向上提持。至历劫忆持。不如一日真修。又从容奖劝。无非引接沉沦凡夫。冥寂二乘。出二死之苦海。到二严之彼岸。洵哉。如来眉毛拖地之恩。亿劫难酬矣。从满慈质疑以来。至此说法复为一周。名搜细罄圆周。合前周。即阿难所请奢摩他也。按常途奢摩他。翻为止。以寂静为义。今经自阿难请定以来。销倒想。除细惑。究极而至于离合俱非。乃真寂静也。圆觉疏释为泯相澄神。盖泯相即同止义。而今经中显见性。示藏心。究极而至于无戏论法。乃真澄神也。正脉云。全取正因佛性。略兼了因。而为奢摩他体。盖正因佛性。即是如来藏体。而阿难等。闻法信悟。即略兼了因义也。题中如来密因。义统乎此。总结大科。开示奢摩成信分竟。
二开示三摩成解分二 一选根直入。二道场加行。 初三 一阿难喻屋求门。二佛示一门深入。三会众承示获益。 初三 一领音述责。二说喻申情。三请示伫教。 初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
初承领法音。如是法音。通指前来所说。虽承者。显未全领也。虽未全领。于中亦有微解。故云知如来藏等。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即前说空不空藏后。防难生信中义。以前云惟妙觉明。圆照法界。由此解得心遍十方。既心遍十方。则化佛化土。报佛报土。唯心含容。惟心怀育。故云含育如来等。如来。指变化身。十方国土。指变化土。妙觉王。指实报身。所依刹。指实报土。身具万德。土聚七珍。故以清净宝严称之。○如来下。述前责斥。前云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是责以多闻无功也。又云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是责以不逮修习也。
二说喻申情(才知心遍。微觉有益。复闻励责。依然无凭。欲期真悟。故说喻以申情也。)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阿难尚在有学。故自以旅泊喻之。以旅泊乃未到家乡者也。佛云菩提涅槃。尚在遥远。可证此义。天王者。奉天承运。为帝为王。如春秋。称周天子为天王。用以喻佛。为诸法中王故。赐与华屋者。喻示以藏心。以华屋文质交成。可喻藏心体用圆融义故。如此之示。实出望外。故喻以忽蒙。谓不期而蒙赐也。虽获大宅。要因门入者。喻虽知心遍。要假观门悟入。盖自知多闻无功。请观门。求悟入。励真修耳。
三请示伫教
唯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初请求指示。不得观门悟入。涅槃无路可修。不得大悲接引。蒙暗无由得明。故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在会等。且为无学人请。以下有有学对故。蔽于权宗曰蒙。昧于实理曰暗。捐舍句。令弃小心。毕获等。令成大志。如来无余者。拣非二乘无余。以彼唯离分段。此则兼尽变易。而云毕获者。期在毕竟获得。虽期在毕竟获得。而行远自迩。故且求本发心路。本谓因地。路指观门。是知下之耳根圆通。即因地发心之巨关也。令有学等。次为有学人请。无学已断见思。但须回心。有学攀缘正炽。故问从何摄伏。摄伏云者。谓收摄治伏。未起者。不令起。已起者。速令灭故。攀缘。即指六识。然见思二惑。虽皆六识为体。而畴昔攀缘。似乎别约思分。以思分任运。无始与俱故。陀罗尼。释见二卷剖妄出真文中。彼云将欲敷演。此乃请求必得。是知前分三如来藏。即正为敷演。下之选根直入。乃教以必得也。既得此已。即众生知见。成佛知见。义言入耳。○作是下。礼佛伫教。在会一心。大众望同也。伫佛慈旨。敬候示教也。阿难喻屋求门竟。
二佛示一门深入四 一分门以定二义。二验证以释二疑。三绾巾以示伦次。四冥授以选本根。 初二 一为机标示。二征起释成。 初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初经家叙置。会中缘觉声闻。偏指不定性者。以其小习未革。大志难定。故为世尊哀愍。于菩提心未自在者。正见其是不定性也。谓虽已发心。遇缘便退。全无自由分故。此叙正为现在。及为下。叙兼为当来。佛灭无依。已可哀怜。末法根钝。犹堪愍伤。况夫发菩提心难进易退。故圣心亦及之也。无上乘。指所趣之果。即上云无余涅槃。妙修行路。指能趣之因。即上云本发心路。又圆通皆为修路。妙字。惟取耳门。以耳根圆通。超二十四圣而独妙故。是路一开。涅槃可陟。故云无上乘路也。○宣示下。如来审示。示阿难。及大众。且指现在机言。汝等二字。亦兼未来。以上科经家所叙。机通现未故。决定发菩提心者。谓誓取菩提。不退转也。三摩不生疲倦者。谓精修耳门。无中止也。是知三摩提。乃诸定通名。拣以妙字。则是阿难所请之三摩耳。又妙字。已拣余门。佛如来三字。仍显但是修路。以耳门三昧。为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故。此方审定因心。下乃标示义门。应当先明者。不明则错乱修习。终无实果。故儒典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发觉初心。即是发菩提之初心。以觉字。梵言为菩提故。初心不决。中途多舛。故开二决定义。义言决定者。谓初心依之。决定而不可易故。
二征起释成二 一征起。二释成。 初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云何者征问义。谓征问阿难。云何初发心人有二种义。应决定依之耶。
二释成二 一决定以因同果澄浊顿入涅槃义。二决定从根解结脱缠顿入圆通义。 初二 一教以以因同果。二示以澄浊入涅。 初(正脉云。以因同果。便是第一决定之宗。澄浊入涅。便是此宗之趣。宗先趣后。故初明宗。)三 一就喻令审因心。二反显要同果觉。三例明异同二相。 初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第一义者句。牒所标门。若欲捐舍等。定所发心。欲者愿乐。即发心义。捐弃也。发心弃舍声闻。修菩萨乘。即是回小向大。入佛知见。即是渐臻极果。教以应当审观者。恐因差果谬故。因地心。谓因地发行之心。果地觉。谓果地取证之觉。因心若同果觉。如依金作器。因心若异果觉。如蒸砂作饭。为同为异。是须审详观察。
二反显要同果觉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生灭心。指六识心也。为本修因者。作本地修因之心。佛乘。即果地觉也。乘此成佛度生。故云佛乘。其体真常。故云不生不灭。无有是处者。无有如是之处。用此反显。正以见欲求佛乘。须用不生灭心。乃有是处耳。
三例明异同二相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初例明异相。以是义故者。谓以是生灭为因。不得佛乘之故。汝当照明者。应当照例发明。以辨生灭心与不生灭心也。诸器世间。例六处识心。对境斯现。故以可作例之。离境便无。故以从灭例之。令观可作之法。谁为不坏者。恐其不信。教以自悟。悟得可作之法。终竟有坏。便知六处识心。生灭无常。决然不可用故。○然终下。例明同相。虚空例根性。根性常住。故以不闻烂坏例之。征意可知。空非可作等。例根性不藉缘生。由是从于无始。乃至尽际。其性常住。无有生灭。据此则欲取因心。舍此无所从矣。教以以因同果竟。
二示以澄浊入涅三 一结色成根。二渐现浊相。三详示澄法。 初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
因心既定。进可澄浊。浊不自浊。由根而兴。故曰则汝身中云云。坚相为地者。如骨肉爪齿等。润湿为水者。如涕泪血髓等。暖触为火者。如燥热温和等。动摇为风者。如气息运转等。由此四缠者。谓由此四大和合。互相缠结而成身相也。有身相则有根门。有根门则彼此各别。而性亦随根各用。故曰分汝湛圆。妙觉明心。心字。即指赖耶。谓真妄和合之体。以未和妄时。元自清净周遍故曰湛圆。虽已和妄。觉明犹自不失。故以妙称也。为视者。眼家见精。为听者。耳家闻精。为觉者。鼻舌身三。咸称觉精。以同为合知故。为察者。意家知精。今言察者。显是根性照察。拣意识分别知故。后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即此科义也。
二渐现浊相(结色成根。五阴已具。自后依于五阴。渐现五浊之相。)二 一总出浊相。二别示渐现。 初
从始入终。五叠浑浊。○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砂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汨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初总标五浊。谓众生自结色成根已来。从始则空见不分。入终而同异失准。合彼中间。共有五叠浑浊之相。此识海所以不澄。而涅槃净德。终无由而证也。○云何下。征喻浊相。征义可知。喻中清水喻纯真之心。亦即涅槃果体。由来不染。故以清洁本然喻之。伦。类也。尘土灰砂之伦。喻空见及四大四性等类。由来障蔽。故以本质留碍喻之。循。顺也。二体者。水与土等。一清一碍。故曰性不相循。喻纯真之心。与空见等。真妄性异也。有世间人。喻阿难及生。取土投水。喻执妄乱真。既执妄乱真。将必以妄为真。以真为妄。故以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喻之。汨然者。混扰不定之相。容貌既尔。故曰名之为浊。法中真妄杂乱。宛同乎此。故为喻也。○末二句。以法总合可知。
二别示渐现五 一劫浊。二见浊。三恼浊。四生浊。五命浊。 初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既已结色成根。则有能见所见。能见以眼为首。所见以空为先。故以见空为劫浊体也。见空遍界者。不唯空遍。而见亦遍也。空见俱遍。故不可分。既不可分。则空即是见。见即是空。空即是见。则惟有空名。而无空体。见即是空。则惟有见名。而无见觉。相织者。有空无体。是空织于见。有见无觉。是见织于空。妄成者。妄成一体。众生不知。认为劫初之相。故曰是第一重。名为劫浊。余经劫浊。以四浊集聚为体。人寿百岁时乃入。今则以空见相织为体。自结色成根后。即入也。又余经四为能浊。劫为所浊。今则劫为能浊。纯真之性为所浊。以认劫乱性。如以土投水故也。按后色阴破时。即超劫浊。以无色则无空。无空则见无所织。故孤山云。此浊依于色阴。
二见浊
汝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首见虚空。次见自身。故曰汝身现搏四大为体。搏。取也。谓现以圆湛妙觉明心。搏取四大而为根身体也。根身既备。则分开见闻觉知。和合水火风土。故以四性四大为见浊体也。壅令留碍者。谓四性本自融通。一为四大壅隔。遂成留碍。如见不超色。听不出声等是也。旋令觉知者。谓四大本自无情。一为四性旋转。遂成觉知。如水觉有润。火觉有暖等是也。相织者。四性成碍。是性织于大。四大有觉。是大织于性。妄成者。虚妄成就。众生不知。依此立为身见。而为诸见之本。故曰是第二重。名为见浊。余经见浊。以五利使为体。盖见即是浊。今则性大相织为体。乃真性之浊耳。按后受阴破时。即超见浊。以无受即无搏。无搏则性大不织。故孤山云。此浊依于受阴。
三恼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根身既备。妄想自生。故曰又汝心中。忆识诵习。盖心即六识。忆识诵习。指六识中想。忆谓想过去境。而生忆念。识谓想现前境。而生识取。诵谓想未来境。而生诵习。诵习者。熟读不忘而预待之也。性发知见者。谓六识之性。发自六根。六根中。但言知见者。举后初。摄中间故。容现六尘者。谓六识之容。现于六尘。是知六识妄想。外托尘现。离尘则无识相。内依根发。离觉则无识性。离觉无性。则性织于相。离尘无相。则相织于性。如是虚妄成就。众生不知。依此起诸烦恼。故曰是第三重。名烦恼浊。余经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亦烦恼即浊。今则以性相相织为体。亦真性之浊也。按后想阴破时。即超恼浊。以无想则六识无用。惟根与尘。不成烦恼。故孤山云。此浊依于想阴。
四生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有识心。即堕生灭。故云又汝朝夕。生灭不停。仁王经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况复从朝至暮。念念相续。故曰生灭不停。此即行阴。亦名为业。知见。指六识妄想。颠倒知见。欲留世间者。留恋三界。不求出离也。业运。谓行阴密移。四相迭更。迁于国土者。死此生彼。改形易报也。然知见欲留。如经之直。业运常迁。如纬之横。经纬相织。妄成诸趣。众生不知。认为实有。故曰是第四重。名众生浊。余经众生浊。但揽见慢果报为体。直约自相浑扰名浊。今则以识行相织为体。浑扰真性名浊也。按后行阴破时。即超生浊。以无行则无生灭。无生灭则识想尽。而轮转息矣。故孤山云。此浊依于行阴。
五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识想行业。通依第八。故此科惟依第八体用。而为命浊。见闻觉知。本一精明。故云元无异性。此言八识体同。众尘者。六种尘相。隔越者。隔别违越。如色惟可见。声唯可听等。第八识任运不意。对境分照。故云无状异生。此言八识用异。体同故。性中相知。谓同一知觉也。用异故。彼此互违。谓见非闻等也。用中相背。不可言同。性中相知。不可言异。故曰同异失准。谓言同言异。俱不可以为准也。相织者。谓同不可准。则体织于用。异不可准。则用织于体。妄成者。虚妄成立。众生不知。执为命根。故曰是第五重。名为命浊。余经命浊。以寿暖息三。连持色心为体。亦唯自相浑扰名浊。今则以第八识。体用相织为体。亦浑扰真性名浊也。按后识阴破时。即超命浊。以无此识。不能连持色心。命根则断。故孤山云。此浊依于识阴。(此五浊中。古德多取四大六尘等。合前灰土。以四性六根等。合前清水。然六根四性。正是带妄之见。取喻清水。似与澄浊之文不合。今疏通以四性六根四大六尘等。取喻灰土。却以本元自性。取喻清水。是则五重起于净心。正同清水混以沙土。真既非真。妄亦非妄。正同土失留碍。水亡清洁。目之曰浊。不其然乎。)渐现浊相竟。
三详示澄法二 一以法直示。二取喻合显。 初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初定欲示法。汝今欲令等。先以定其欲乐。见闻觉知。且浑言六根。尚未拣示识与性耳。远契者。悬相契合之义。然见闻觉知。因心也。常乐我净。果德也。以因心而远契果德。则是以因同果。前既教之。今复审定。犹云。汝今欲乐如此耶。欲乐如此。不可不辩。故曰应当先择死生根本。死生根本。乃指六识。以是二根本中妄本。既属生灭。不契果德。故应择而去之。圆湛性。乃指根性。以是二根本中真本。既不生灭。即同果觉。应当依而成之。成谓成就因地心也。○以湛下。依法伏成。以湛二字。着眼。言六根中性。虽以不生灭圆湛为名。其柰众生位中。犹为带妄之见。与彼四大六尘诸识等。织成浊相。欲取为因。云何入手。故曰以湛。湛者不动义。谓直须不动。所谓眼不观色。耳不听声等是也。旋转也。虚妄灭生。即指真见中一分妄见。及四大六尘诸识等也。然湛字即是工夫。旋字即是效验。言果能久湛。便可以旋转其虚妄灭生。下文所谓静深不动。沙土自沈。即喻此耳。伏还元觉者。示以旋之分齐。言所谓旋其虚妄灭生者。非即能断。但不过暂伏二障现行。乍还元明觉性。下文所谓清水现前。即喻此耳。得元明觉者。自是得见元明觉性。所谓依本觉故。而有始觉。是为真无生灭。远契佛德。故即教以用为因心。按终教位当信满。以能双伏二障现行故也。○然后句。因圆果满。十住除现。十行伏种。乃至等觉。妙觉。现种习尽。无妄可断。无真可证。故曰圆成果地修证。下文所谓去泥纯水。即喻此耳。
二取喻合显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初喻定欲示法。言阿难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常乐我净。即如有人。欲澄浊水也。择去死生根本。依不生灭性成。即如以水离动摇处。贮于静器也。○静深下。喻依法伏成。言果能以湛。自可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即如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也。得元明觉。为因地心。位当信满。双伏二障现行。故曰名为初伏客尘烦恼。按初卷显见不动科中。客尘。喻见思烦恼。今乃喻二障现行。以现行不停。如客如尘故也。○去泥下。喻因圆果满。言既得因心。渐次伏除。乃至现种习尽。圆满果地修证。即如去泥纯水也。无妄不尽。故曰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无真不圆。故曰明相精纯。倒驾慈航。还度众生。一切神通变现。如贪瞋痴等。不为烦恼。其犹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故云皆合涅槃清净妙德。总结前来。决定以因同果。澄浊顿入涅槃义竟。
二决定从根解结。脱缠顿入圆通义二 一教以从根解结。二示以脱缠入圆。 初(正脉云。从根解结。便是第二决定之宗。脱缠入圆。便是此宗之趣。亦初明宗。)三 一叮欲令以审详。二反显要当知处。三正明决定从根。 初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第二义者句。牒所标门。汝等下。叮所发心。准前第一义中云。捐舍声闻。此云发菩提心。然捐舍声闻。即是发菩提心。但前云若欲。是方以审定。此云必欲。乃重为叮嘱。殆恐其发心不真。旋发旋悔也。又前云修菩萨乘。此云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复恐其立志不坚。旋修旋退也。又前云入佛知见。此云弃捐有为。以欲入佛知佛见。须是弃捐有为。故益以决定之言。其谆切叮咛之意。已可见矣。古德云。不是剑客休赠剑。为其无用也。今如来先叮发心。后示解结之方。殊教不浪施耳。应当下。令审结处。言欲捐有为。须离烦恼。欲离烦恼。须绝根本。故教以应当审详。烦恼。即枝末无明。根本。即最初生相。最初生相。和合于八识之中。结缚于六根之内。能生枝末。故以根本称之。此指枝末无明。若论枝末。亦该所知。今对阿难。就其功能显著。且约烦恼言之。从无始来。有二功能。一发业。二润生。发业。如因缘中过去无明。现在爱取。润生。如投胎时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谁作谁受者。正以诘其根本。言此发业润生。二种烦恼。竟是谁之作使。谁所容受。其意皆指六根中性。但不肯明明道破。俟其自悟耳。
二反显要当知处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相形。无结解故。
初法说。承上必欲教以审详者。由汝决定发心。为修菩提人也。修菩提人。必要断除烦恼。欲断烦恼。必先究其根本。故示以若不审观云云。然根尘虽同称虚妄。而颠倒起处在根。佛不明说。但教以审观二处。究从何处起于颠倒。盖颠倒即是烦恼。何处即是究根。是须审观乃知。故以若不审观等而反显之。又以断除烦恼。势如讨贼。必先捣其窝巢。灭其主使。令其无所依仗。无所留藏。则自殒自散。不伏而伏。是须知处乃能。故以处尚不知。云何降伏而反显之。取如来位者。根尽恼除。菩提可以立证。亦如寇平疆静。可南面称孤矣。○汝观下。举喻。世间解结之人。即喻修菩提人也。修菩提人。势必断除烦恼。故以解结喻之。不见所结。谓不见所结起处。喻处尚不知。云何知解。谓不知解裂之法。喻云何降伏。○不闻下。引证。上说不见所结。云何知解。恐犹未省。故重引虚空无裂之喻以证。虚空喻纯真之心。纯真之心。无可断除。故以不闻隳裂喻之。何以句。征。空无相形者。喻真心离虚妄相。既离虚妄之相。自不见有起处。此证不见所结。既不见有起处。自应无妄可断。故以无结可解喻之。此证云何知解。又此喻虽为证前。亦是教以离于生灭。守于真常。若果守于真常。则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复有何恼可断。何根可除哉。
三正明决定从根三 一略示由根成结。二备显功德数量。三教以从圆而入。 初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则字。紧承上文。谓欲知结处。则六根是也。眼指见性。耳指闻性。乃至心指知性。约现前言。显是带妄体故。六为贼媒者。不惟勾引外贼。亦能作使容受。前云谁作谁受。今乃说出也。自劫家宝者。作使容受。颠倒烦恼。扰心性。损法财。灭功德故。此且示其为处。下乃显其为结。由此无始等者。谓由此六根中性。从无始来。在于众生世界中也。众生世界。指内四大。以是三世间中。精世间故。生缠缚者。谓生生世世。揽以为身。执以为我也。器世间。指外四大。不能超越者。不惟生生世世不能出离。即现前亦为所碍。如见不超色。听不出声等。此且略言根尘二结。若约反妄归真。微细分之。则六结具足。信乎起结之处。惟根中性矣。
二备显功德数量三 一征释众生世界。二涉成本所数量。三拣示六根具缺。 初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欲假世界相涉。叠成千二之数。故蹑前众生世界。而征起之。释中世为迁流者。过现未来。迁变流易故。界为方位者。东西南北。方所位置故。既释其义。理应明了。故教以汝今当知。东西南北等。且约外之方位。而结以界名。过去未来等。且约外之迁流。而结以世名。方位二句。结上外世界数。例下内世界数。以外数易见。内数难明。故先结定外数。至下内数。则无劳费词矣。然世界本属虚妄。由众生揽以为身。依身相织。故曰织妄。谓以世织界以界织世。虽虚妄而似实有也。相成者。递互相成。以无世则界无所依。无界则世无由显故。身中贸迁者。本属外之世界。今则转入身中。界相则贸换不定。如转左为右。转前为后等。世相则迁流不停。如转现为过。转未为现等也。世界相涉者。以世涉界。则界中摄世。以界涉世。则世中摄界。言此以为下文叠数之本耳。
二涉成本所数量二 一释明涉法。二叠显德量。 初(恐疑界数具十。世数唯三。多寡不伦。云何相涉。故约减界成四以释成之。)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
界性。谓界之体牲。设谓立标设向。如人以标表为中时。依标周视也。虽者。不尽许意。谓十不定十。故下约定位可明者言之。谓十方之中。实有定位。可以发明者。世间之人。只目东西南北。目犹称说也。上下无位者。指着上下。皆是四方之上下。除此别无上下。故曰无位。中无定方者。中谓东西南北。交接之中。所谓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是也。合之似有。离之实无。故曰无定。末二句。乃结示相涉之法。言上说世界相涉者。盖惟取东西南北。四数必定可发明者。与世数之三。递互相涉耳。
二叠显德量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三四者。以四方而涉入三世。则三世中摄四方也。四三者。以三世而涉入四方。则四方中摄三世也。宛转十二者。宛转往复貌。谓三四四三。宛转往复。皆为十二之数。此一叠也。流变三叠者。依上一叠之数为本。展转从本流末。变少为多。成第二叠。以至第三叠也。第一叠成十二。第二叠成百二。第三叠成千二。经文取整略零。故云一十百千。一十即是十数。如谚称十数为一十是也。三叠之法。有异旧说。今先以方中摄世起首。宛转以明三叠。谓初以东西南北四方。各能摄世。世各有三。成十二数。为第一叠。次依十二世。各能摄方。方各有十。(谓一方之中。大相虽四。若微细分之。复有上下四隅。如诸经中。皆言十方。)成百二数。为第二叠。次依百二方。各能摄世。世各有十。(谓一世之中。总相虽三。若微细分之。三各有三成九。此为长劫。再加现前一念名为短劫。长短合而为十。如华严经说有十世。)成千二数。为第三叠。方中摄世。起首既尔。世中摄方起首。可例而思。必取三叠者。初则方中摄世。次则世中摄方。末复方中摄世。取周而复始之意。恐犹未明。绘图于后。
四方之中各摄三世 上十二世各能摄方 上百二方各能摄世
过 东方 过去
东 现 西方 现在 过三世
方 未 南方 长劫九 未来
文本框: 上之百二各摄十世 过 北方 过去
文本框: 上之十二各摄十方中 西 现 东南 现在 现三世
第一叠 未 第二叠 西南 第三叠 未来
摄 过 东北 过去
南 现 西北 现在 未三世
世 未 上方 短劫 未来
过 下方 现前一念
北 现
未
四三合明成一十二 方各变十成一百二 世各变十成一千二
此图约方中摄世起首。若约世中摄方起第一叠者。第二叠。则是以方摄世。变为百二。第三叠。则是以世摄方。变为千二。增数之法。亦准上可绘。总括始终者。谓总括三叠之数。从始至终也。六根之中。谓六种根性之中。言众生六种根性。各各周遍身心。身心既为世界相织。变成千二百分齐。而六种根性。亦各随彼身心。变成千二百觉知。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盖功德即指觉知。谓功能德用也。(问。此与法华六根功德。为同为异。答。此约理具。谓性中自有。彼约事造。谓经功感现。彼若不仗经功亦唯理具。此若既解根结。亦齐事造。是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不可言同。不可言异。思之。)涉成本所数量竟。
三拣示六根具缺二 一总问克定。二别示具缺。 初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克犹能也。言六根中性。虽各具千二功德。而迷位中。为根所局。为境所限。不无优劣。汝复于中。能评定优与劣乎。如来明知不能。故意示问。为下文拣示之端。
二别示具缺六 一眼根缺劣。二耳根具优。三鼻根缺劣。四舌根具优。五身根缺劣。六意根具优。 初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观见。即见性功德。由众生聚见于眼。故曰如眼观见。前后左右。即身之南北东西。此是以世涉方。方显世隐。故即约前后左右。以分德数。前方指正南。兼东南西南两隅言之。后方指正北。兼东北西北两隅言之。前后既各兼两隅。分齐宽广。应各具四百功德。后暗者。后方功德。为根所局。暗而不见故。前明者。前方功德。因根而通。明而能见故。又恐其不知兼于两隅。故各加全字晓之。亦为显前方功德皆具。后方功德总缺也。左右惟指正东正西。以四隅随前后说故。分齐既狭。应惟各具二百功德。旁观者。以能左顾右盻故也。三分之二者。既前方后方。各具四百功德。应各为一分。左右两方。既各具二百功德。应合为一分。拣去后方全暗。所余功德。惟三分中之二分。据此则眼家功德尚有缺减。故曰统论所作。功德不全。所作者。谓所有作用也。三分言功者。谓一千二百功德。约三分言之。一分无德。应缺四百功德。所谓后方全暗者是也。既缺一分。唯余二分。故惟八百功德。所谓前方全明。及左右旁观者是也。
二耳根具优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周听。即闻性功德。由众生聚闻于耳。故云如耳周听。谓周圆俱听也。周圆俱听。故十方无遗。后云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亦约以世涉方。方显世隐论之。动若迩遥者。就其闻动之性。似有远近分齐。既似有远近分齐。应惟四百功德。静无边际者。就其闻静之性。实无边涯际畔。既无边涯际畔。应具八百功德。据此则三分言功。(闻动为一分闻静为二分)无少缺减。故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三鼻根缺劣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惟八百功德。
嗅闻即嗅性功德。由众生聚闻于鼻。故曰如鼻嗅闻。通出入息者。谓性具功德。双通出息与入息也。有出者。有通出之用。谓出而送旧。有入者。有通入之用。谓入而嗅新。新旧皆约香尘言之。然出入既皆有用。应各具四百功德。而缺中交者。中间交接之际。出入少停之时。作用不显也。既作用不显。则是中交无用。应缺四百功德。验于鼻根者。谓澄心考验鼻根功德。三分缺一者。谓三分言功。一分无德。既一分无德。惟余二分。分各四百。故惟八百功德。此中论德。既约出入中交。应是以方涉世。世显方隐。三叠中。世中摄方起首者。意取于此。
四舌根具优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宣扬。即舌性功德。然舌性功德有二。一尝味。功用则劣。合中知故。二言说。功用则胜。诠义理故。今约言说。故云如舌宣扬。尽诸世间等者。谓宣扬俗谛。则能穷尽世间智慧。宣扬真谛。则能穷尽出世智慧。言有方分者。言真言俗。各有方向分齐。谓既落言诠。则彼此浅深。各不同故。理无穷尽者。真谛俗谛。二皆无有穷尽。谓果能神会。则彼此浅深无能限故。然言有方分。应惟具四百功德。理无穷尽。应通具八百功德。故曰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按此中曰方曰分。乃方世俱显。三叠时任摄皆得。
五身根缺劣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缺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觉触。即身性功德。聚觉于身。故曰如身觉触。识于违顺者。谓依于所觉之触。识知违顺二境也。合时能觉者。言虽识违顺。亦惟诸触合于身时。乃能觉知。离中不知者。谓若诸触离于身时。于中则不觉知。离一合双者。离唯一境。合则双通。谓双通两境也。一境能觉。具四百功德。两境能觉。具八百功德。今既离中无知。应少四百功德。故曰验于身根。三分缺一。既三分缺一。惟余二分。故曰当知身唯八百功德。然此中既约离时合时为言。亦是世中摄方。
六意根具优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默容。即知性功德。聚知于意。故云如意默容。谓口不言。心自谕也。十方。约知性横遍。三世。约知性遍周。即下世出世法等。所依方位。及时分也。然此既方世俱显。叠时亦任摄皆得。世间法。总该阴处界等。出世法。总该谛缘度等。既各总该。故统言一切。惟。语词也。圣该四圣。凡该六凡。合上句。则法与人耳。无不包容者。性德自尔。若更兼事造。则于上若人若法。一一皆能穷其涯量。尽其边际。是知意根圆照。法尔无遗。故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备显功德数量竟。
三教以从圆而入二 一教以自验圆根。二示以入一解六。 初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初定欲令验。逆犹返也。生死为欲流之果。欲流为生死之因。言一切众生。皆以六根。于欲境流浪。故致六道生死。今如来定其欲逆等者。谓设若汝今。欲返生死苦果。及欲境流浪苦因。又欲返穷能流之根。以至不生灭性者。当自沉心考验。不然。则泛滥修习。不克速效也。六根以受用称者。以能受用六欲境故。谁合谁离者。令验六根之中。谁为合知。谁为离知。盖以鼻舌身三。合知而难修。眼耳意三。离知而易入也。谁深谁浅者。令验离知根中。谁为浅显易明。谁为深隐难知。盖以眼耳二根。浅显而便用。意根深隐而不便用也。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者。令验浅显根中。谁为功具圆通。谁为功缺不满。盖以眼根功缺而宜拣。耳根功具而宜取也。于此一一沉验。庶知所取舍。而不至枉施功矣。○若能下。显圆超胜。谓若能于此六根。离知浅显之中。悟得圆通一根。依之修习。逆彼无始以来。生死相织之妄轮。起业逐欲之流浪。便得循顺圆通。契合不生灭性。是弹指超无学。与彼不圆之根。枉施功用者较之。难易不伦。故云日劫相倍。谓圆根一日之功。倍胜于不圆根之一劫也。又倍与背同。谓圆根如一日之速。不圆根如长劫之迟。迟速相背。莫可较量。故后文殊拣选。而云迟速不同伦焉。
二示以入一解六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初牒德令其详择。备显者。备悉显示。孰圆孰缺也。六。即六根。湛圆明。指六根中性。由来清净曰湛。法尔周遍曰圆。本自不昏曰明。前云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故知六根中性。即是湛圆明性耳。本所功德。谓现前本具。不假修得者也。数量者。或千二。或八百。前已拣示分明。故但以如是牒之。随汝详择者。佛意以数量既明。又令验知。不须更说。但随汝意详择则是也。可入者。密指耳根。以是六根中之离知。离知中之浅显。浅显中之圆通根故。吾当发明者。许以既择定已。更为发明其中渐次。渐次既明。随分修习。自可以解结入圆。故曰令汝增进。○十方下。示以圣性平等。十方如来。指诸佛因地中说。根器超胜。故于十八界中。一一可修可成。故曰皆得圆满云云。于其中间者。仍指十八界中。既门门可修可成。自亦无优之与劣。后文殊偈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即斯义也。○但汝下。因机教以专修。但汝下劣者。抑其不似诸佛根器超胜也。十八界中。对机则通。不对则窒。故曰未能于中圆自在慧。自在慧者。如诸如来。门门可入是也。故我宣扬者。指前此令验令择之语。令验令择。总为教其专依圆根。故云令汝但于一门深入。言深入者。必至六结尽解。故云入一无妄。后文殊偈云。一根既返元。六处成解脱。故曰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以元依一精明故。教以从根解结竟。
二示以脱缠入圆二 一阿难蹑前请益。二如来开广发明。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云何者。致问之词。所问之义。略为三段。前云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今问云何逆流。前云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今问云何深入一门。前云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今问云何能令六根。一时清净。据此则三段皆当有云何二字。今惟冠首者。言总意别。盖由前佛示言。而请益也。
二如来开广发明四 一就机劝修。二征根破迷。三正答所问。四结示利益。 初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齐头数。
初扬其见惑已灭。须陀洹。此云预流。谓初见真谛。乍预圣流故。亦云入流。金刚般若云。须陀洹。名为入流。此是小乘初果。阿难现证齐此。故云已得。三界众生。泛指界内。修学出世人也。修学出世。先断世间之惑。然世间之惑有二。一见惑。谓八十八使。我执分别。见烦恼也。二思惑。谓八十一品。我执俱生。思烦恼也。此言见所断者。即是见惑。以是见道位中所断故。阿难初果。位当见道。故云已灭。○然犹下。抑其思惑未断。根中。指现前根中。积生。指历劫以来。无始。指最初之际。虚习。谓虚妄习气。即思烦恼也。言此烦恼。虽具现前根中。而积生已来。乃至无始与俱。二果已去。方断。故云未知。修所断得者。修道位中所断得也。言要因者。正显不入修道。不能断故。○何况下。况显从细至粗。此中者。仍指根中。生住异灭。乃约从细至粗。而总言之。意言。只此虚妄习气。尚要修断。何况从细至粗。俱有生住异灭。四重分齐。而分齐中。又有许多微细头数。若非逆流深入。岂能脱缠缚。而入圆通。是不可以不知也。按起信论。三细中业相为生。以最初心动故。转现二相。及六粗中智续二相。为住。以法执坚住故。执计二相为异。以人我执异故。第五起业为灭。以周尽终极故。第六业系苦相。属当来果。非惑业摄。分剂者约大段言。即指四相。头数者。约细分言。如一生相中。仍复具含重重生住异灭。乃至灭相中亦尔。其头绪数量。虽麻粟未足喻焉。
二征根破迷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初命观总征。四相非可遽断。深入必由一门。故教以且观六根。盖欲就六根中。选取一门。以为下手处故。问以为一为六者。为欲显示非一非六。令其荐取圆通妙性。○阿难下。一六别破。复有二义。一破一不成。二破六非义。破一中先牒。次难。佛意以若言一者。则耳可作眼。眼可作耳。故难以耳何不见。目何不闻。若果眼耳互通。例知头可作足。足可作头。以两根尚通。何况一身。故又难以头奚不履。足奚无语。然一身尚不互通。况复六根各异。是知所谓是一者非也。破六中。先牒六问一。次答一难通。牒六问一者。佛意以若此六根。决定成六者。应彼此不能相知。故问以今与说法。六根谁来领受。答一难通中。答以我用耳闻者。单用一根也。佛言汝耳自闻者。纵许其单用一根也。单用一根。应不通于余根故。难以何关身口。然现见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明是耳与身口。彼此相通。余根例尔。是知所谓决定成六者。亦非也。○是故下。总遣妄计。是故应知者。谓以是俱非之故。又复应知。说非亦不是也。三终字。俱作毕竟之词。意谓若果非一。则毕竟是六。故曰非一终六。若果非六。则毕竟是一。故曰非六终一。盖上是以非遣是。此复以是遣非。恐闻以是遣非。仍归元计。而言元一元六。故末以终不等遣之。谓毕竟不可作如是说也。
三正答所问四 一立理。二举喻。三法合。四结答。 初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初承上立理。言是一是六。既不可说非一非六。又不可说者。当知是中。各有理路存焉。良以是根未结。理绝数量。故曰非一非六。正由非一非六。故我上来。不许说是一。及与是六。无始。约是根已结。背觉合尘。故曰颠倒。自是沉沦于色香味触。更替乎见闻觉知。凡夫位中。既揽尘而成六。已入见道。即离尘而成一。是故于彼圆满湛然。本无一六之性。而有一六之义生焉。然既有一有六。故我上来。亦不许说非一。及与非六。○汝须下。指人证有。金刚般若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然尘既不缘。根无所偶。是曰六销。言虽得者。有未许真销之意。以未能绝待故。六用暂伏。似惟一体。故曰犹未亡一。既未亡一。是犹有待。故知所谓六销者。非是真销。盖必并一亦亡。乃真销耳。正脉云。不止初果。四果亦然。以彼道成。尽灰六用。为灰断涅槃故也。
二举喻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初正喻前理。太虚空。喻圆湛之性。依根缘尘。故以参合群器喻之。器形异。喻六尘各别。六尘各别。性亦似异。由此凡夫妄执为六。故以名之异空喻之。除器观空。喻忘尘观性。忘尘观性。性乃似一。由此初果妄计为一。故以说空为一喻之。○彼太下。就喻遣情。言虚空正除器时。并不为汝除器成同。正参器时。亦不为汝安器成异。是则除器自除器。安器自安器。而彼虚空。云何为汝除器成同。安器成不同(不同即异)也。据此则见同见异。已属妄情。何况更为安立名言。而说是一非一。(非一犹云是异)不益见其妄耶。此义宛似前文。终不汝根。元一元六之义。故释为就喻遣情。法中义。可以意会。
三法合二 一总合。二别合。 初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了知二字。有二释。一是教诫之语。谓既已说喻。教以了知根性。亦同太虚空也。二是召根之言。谓了了常知之体。领纳受用之用。义同太虚。故云亦复如是。
二别合二 一合参器成异。二合除器成一。 初六 一因色成见。二因声成闻。三因香成。四因味成尝。五因触成觉。六因法成知。 初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葡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明暗者。色尘总相。别摄多种。故置等言。虽摄多种。总则惟二。故仍云二种。相形者。互相形显。如对暗显明。对明显暗等。妙圆者。妙觉圆明。即指真心。黏犹引也。言真心本湛。元无见闻等相。缘以明暗相形。遂于妙圆之中。引起湛然不动之体。发而为能见之精故。见精映色者。谓能见之精既发。仍复映现乎色。前云如太虚空。参合群器。即喻此耳。结色成根者。既已映现乎色。自能结取乎色。因之以成浮胜根也。根元目为等者。目即是名。言初成胜义根时。元只名为清净四大。尚无浊染之号。正脉云。目为清净四大者。明其虽属四大。而其相最为微细。圣目天眼。方能见之。凡夫莫睹。非浮根所能比也。因名眼体等者。灌顶云。圣眼可见。非无相状。故表其如葡萄朵。令不见者。知其有细色故。显宗论云。眼根极微。居眼星上。体清彻故。如秋泉水。浮根四尘者。谓至于浮根成时。凡夫共见。四尘浊染。则无复清净名矣。灌顶云。浮胜二根。粗细虽殊。皆以能成地水火风。所成色香味触。八法为体。今于胜义。说能造四大。浮尘。说所造四尘者。就名互影耳。愚谓尘者。以浊染为义。胜义初结。浊染不形。故但言四大。大者以因种得名。浮根既成。因种便蕴。如桃杏。果若成时。能生因种。便蕴蓄于内。故但言四尘耳。流逸奔色者。浮根既成。日与色尘相对。遂令见精流荡纵逸。日奔于色。不能超越。自此与耳等诸根。永成相背。前云因器形异。名之异空。即喻此耳。
二因声成闻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此下五根之文。大义与眼根俱同。不须详释。唯略明变换字义而已。动静者。声尘总相。别摄多声名等。总惟动静曰二。相击者。互相攻击。如动来攻静。则静尘隐。静来攻动。则动尘灭也。卷者。收摄义。谓音声虚散。取之唯收摄而已。新卷叶。即初出荷叶也。显宗论云。耳根极微。居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桦皮。
三因香成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通塞者。香尘总相。别摄多香曰等。总惟通塞曰二。相发者。互相显发。如因通显塞。因塞显通等。纳者。吸引义。谓香尘属气。取之唯吸引而已。双垂爪。即双爪下垂也。显宗论云。鼻根极微。居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垂爪。
四因味成尝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恬者。静义。约离时言。变者。动义。约合时言。此亦味尘总相。别该多味名等。总惟恬变名二。相参者。互相参比。谓比恬知变。比变知恬也。绞者。旋卷义。谓味尘无相。旋卷方知。故舌根取味。唯用旋卷而已。初偃月。即初出偃仆之月。如朔后三四日者是也。婆沙论云。舌根极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
五因触成觉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离合者。触尘总相。等则该乎别相。二则唯约总言。以此别乃总中之别故。相摩者。互相交过。谓离去合来。合去离来。如两手相摩。互交而互过也。抟者。领取义。谓触尘合知。无庸外缘。惟有领取而已。腰鼓颡者。灌顶云。颡鼓筐也。两头圆阔。中央狭小。即今之杖鼓。俱舍论云。身根极微。遍住身分。女如鼓颡。男如指鞘。
六因法成知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生灭者。法尘总相。等义准前。总唯生灭。故言二种。生灭不停。故言相续。谓生已复灭。灭已又生也。揽者。总持义。言法惟影事。要须总持。始得缘之耳。意思。心根也。依于胜义。今以能依显于所依。为显有意思处。即胜义根耳。幽室见者。内照法尘。如幽暗室中。能见相似境故。浮根四尘。指肉团心也。状如莲华。朝开暮合。不同相宗。惟取末那思量为意根故。参器成异竟。
二合除器成一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初极显六妄。如是六根。仍指六根中性。其性亦由觉上加明。展转成妄。故曰由彼觉明云云。觉明二字。先出所依之真。谓本觉妙明也。有明明觉者。次明所起之妄。谓妄为明觉也。然此即是无明。晦昧真心。故云失彼精了。谓失彼本觉妙明。精真了然之体。真妄和合。而成赖耶识也。赖耶既已成立。转生见相二分。见随相异。故云粘妄发光。谓粘染相分中六尘之妄。发起见分中六性之光也。据此则有明明觉。已是虚妄。况夫失彼精了。黏妄发光。犹为妄之极矣。○是以下。正合前喻。言六性既由粘妄发光。不粘则光沈六寂。故云离暗离明。无有见体。乃至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是六性已销也。六性已销。惟有赖耶独存。二乘不知。认为涅槃。是未能亡一也。前云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即喻此耳。总上法合竟。
四结答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
初答云何逆流。(准前阿难有三问。一问云何逆流。今世尊以汝但不循等答之。)佛意以逆流无别。但不循尘则是也。是则汝但不循四字。便是圆通下手功夫。与前第一义中。以湛二字。皆切教耳。动静等尘。不依寻常次序列者。佛意密示耳门先入。余可互解矣。俱称有为相者。以体是可作之法。又能招致生死果故。据此。则有为即含生死。循尘便随欲流。不循即逆。此释不独与阿难问处相应。即前佛教自验圆根科中。欲逆生死欲流之语。亦因此益明。○随拔下。答深入一门。(二问云何深入一门。今世尊以随拔一根等答之。)拔者。选取义。佛意以一门非定。但随自机宜于六根中。选取一根可耳。脱粘内伏等。乃示以解脱之法。脱黏者。脱离粘尘。即入流亡所。动静不生也。内伏者。内伏根性。即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也。伏归元真者。伏之又伏。并伏亦遣。还归本元真体。即尽闻不住。觉所觉空。乃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也。发本明耀者。静极光通。寂照含虚。即圆通极致。获二胜而发三用也。一门深入之义。于此备见。○耀性下。答六根时净。(三问云何能令六根。一时清净。今世尊以耀性发明等答之。)佛意以欲得诸根圆脱。只须耀性发明。即现成也。耀性发明句。乃重牒上义。谓本体光耀之性。既已发明显现。所谓常光现前是也。后云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此言诸余五黏。应拔圆脱。断可知矣。五粘者。余五粘尘之根。应拔者。应其所拔之一。圆脱者。即时圆满脱落。虽即时圆满脱落。亦非全无。但自后所起知见。不由前尘耳。正答所问竟。
四结示利益(即圆通妙用也。)三 一寄根互用。二根尘双销。三例显圆妙。 初二 一正示。二验知。 初
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承上知见不由尘起。照用唯从性发。故曰明不循根。谓本有之明。不更循彼六根。见闻异称也。寄犹托也。寄根明发者。谓知见起时。六根中随寄一根。六明俱发。所谓不由前尘者以此。由是六根等者。谓由是随寄一根。六明俱发之故。或用眼作耳。或用耳作眼等。随用皆得。故曰六根互用。此圆通胜妙之用。已略见于此矣。
二验知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重呼阿难者。欲假现会。以证互用之实也。汝岂不知者。乃返问语。意言其朝夕聚首。断无不知之理故。阿那律陀。白饭王子。此翻无贫。以多劫巨富为名。初出家以乐睡被呵。精进失目。后以三昧力故。别有天眼。半头而发。故云无目而见。此见不循眼。寄头明发者也。跋难陀。此云善欢喜。摩竭陀国龙名。按聋字从龙从耳。故知龙非无耳。但不能闻声。如无耳故。或曰用角为听。此闻不循耳。寄角明发者也。殑伽河名。即是恒河。神女为主河之神。如此方洛神湘妃之类。非鼻闻香者。不用鼻而闻香。骄梵钵提。此云牛呞。食后虚呞如牛。佛恐世人生谤。敕令久住天上。异舌知味者。离于舌而知味。此上二人。皆不循本根。寄余明发者也。舜若多。此云空。神以空名。即主空神。无身觉触者。无有身形。惟心能觉。此觉不循身。寄心明发者也。恐问无身谁知有神。故曰如来光中。映令暂现。盖以空神苦无身形。不能为佛作礼。佛慈摄授。光映令现。虽光映令现。其质如风。暂时即灭。故云既为风质。其体元无。后云空行神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同时稽首。皆光映令现也。灭尽定者。九次第最后之名。亦名灭受想定。受想二阴。俱不行故。又九次第中。前八凡位所修。后一圣位所修。此定一成。即证涅槃。故曰得寂声闻。佛弟子中成此甚多。故首置诸言。如此会中等。举一例诸也。摩诃迦叶。此云大龟氏。佛弟子中。头陀第一。久灭意根者。意根指第七识言。迦叶自得灭尽定时。六识不行。第七思量亦尽。故云久灭。圆明了知者。余之五根。根根圆明。皆能了知。初不假于第七心根。及第六念虑。故云不因心念。此知不循意。寄五明发者也。然此以上六人。三是业报感现。三是小乘修得。尚能互用如此。况获真实圆通。寄根明发。其互用之妙。自应别有不可思议者矣。寄根互用竟。
二根尘双销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选一根而俱该六根。一即一切。故曰诸根圆拔。设由尘而至灭结。次第解了。名为若圆拔已。内莹发光者。体净用现也。浮尘。即内之根身。器世。即外之世界。此二皆属有为。总归坏灭。故云诸变化相。然既属变化。则举体全空。唯是一心。皆由不了唯心。执为实有。遂致内外定位。情器攸分。今既诸根圆拔。一性圆通。内莹发光。六妄不起。一性圆通。而理可融事。故云如汤消冰。六妄不起。而全事皆理。故云应念化觉。虽佛所证。亦不外此。故又以无上称之。
三例显圆妙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初举理具似碍。上科情器即该根尘。而言应念化觉。人或疑之。故先举世人为例。世人即指凡夫。聚见于眼者。根身既成结。聚见性于眼中也。急合者。紧闭貌。不见于明。故云暗相现前。此似为根碍矣。由尘暗故。自觉六根俱昧。故曰黯然。黯然者。全黑貌。头足相类者。一类无所觉知。此似为尘碍也。○彼人下。明无碍为例。彼人者。即指合眼之人。手循体绕者。从头至足。顺体扪摩也。彼虽不见者。虽字显非真实不见。但未辨故。头足一辨者。谓头与足。共辨能摩之手。头既觉知是手。足亦觉知是手。故云知觉是同。既知觉是同。全不藉眼。则根固无碍于性矣。若尔。正合眼时。何故不见。故曰缘见因明等。谓缘以见明之时。因明而发。至于暗相现前。似成无见。岂知不明之际。见暗之性自发。暗不能昏。则尘又何碍于性哉。是知凡夫理具。已自无碍。用此为例。则下之事造圆妙。可想见矣。○根尘下。显事造圆妙。根尘既销。意指圆通圣人。根谓浮尘。即前情世间。尘谓外境。即前器世间。前云如汤消冰。故云既销。又云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故曰云何不成圆妙。是知云何者。非问词。乃决词。言凡夫根尘未销。其性已自无碍。况夫圆通圣人。根尘既销。云何觉明。而有不成圆妙之理。此必无也。(正脉云。通前二义论之。前一义为略示因果全功。令悬知究竟极果。后一义为详示初心方便。令切晓下手功夫。)总结大科分门以定二义竟。
二验证以释二疑二 一验释根性断灭疑。二证释别有结元疑。 初二 一阿难错解谬难。二如来以事验释。 初三 一难因果相违。二难先后异说。三请大慈开发。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来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初按定第一义宗。如佛说言者。指第一义门中说。彼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是显因心要与果觉相应。今阿难义取彼说。故云因地觉心云云。因地觉心者。谓因地中发觉初心。即前本修因心也。欲求者。即前佛乘。常住者。即前不生灭义。名目相应者。不必名同。但义符彼名即是耳。○世尊下。引显果名常住。菩提智果。转烦恼成。即下佛性之号。涅槃断果。离生死证。即下真如之号。真如者。不妄不变即上涅槃之体。佛性者。纯觉无情。即上菩提之体。盖上二以出缠为名。此二乃指体为目。庵摩罗识。义翻无垢。乃佛性纯净之相。空如来藏。意显离染。乃真如纯净之相。此二又是以相为名。大圆镜智。转第八识相应心品。与无垢识同时而发。普照十方。圆现尘刹。乃果位之胜用。此一又是以用为名。通收出缠二名。指体二名。显相二名。召用一名。故曰是七种名。或名菩提。或名涅槃。乃至或名镜智。故云称谓虽别。虽别者。显非真别。以同具净圆坚凝常住义故。清净圆满者。拣异因位。以凡夫染而不净。二乘菩萨。净而不圆。唯佛独净独圆。此又以七名中。除净识镜智。余皆通于因位。故以此拣也。体性坚凝者。坚固凝定。即常住不动之义。金刚。帝释之宝。其体最坚。称之为王者。以最胜故。用此为喻。显上七名。同一常住不坏。惟佛所证也。○若此下。谬解根性断灭。前云离明离暗。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等。意明离于所缘。唯一精明。以合除器观空。说空为一之喻。非言其毕竟断灭。阿难不知。而云若此见听。(举二性该六性。)离于明暗动静通塞。(举三尘该六尘。)毕竟无体。盖谬解佛语根性为断灭也。既已谬解。仍复谬证。而云犹如念心。念心即六识心也。离尘无有。是佛破识中义。今根性实不如彼。其宗因不成。已自可知。○云何下。难佛自宗相违。断灭为因。欲获常果。是因地觉心。与果位名目。全不相应。故难以云何将此毕竟断灭等也。难因果相违竟。
二难先后异说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
初重牒谬解之义。意谓。若果离于明暗等尘。见闻等性。毕竟空无。如前破识中。无有前尘。六识念虑自性灭者。仍有大过。敢为世尊言之。○进退下。虑其并因亦无。进退者。前思后想。循环者。周而复始。微细推求者。着意跟寻。如来所说义也。我心。指识心言。心所。指根性言。以根为识所依故。言阿难初以六识为心。三番破夺。遂不敢认。及别求真心。佛乃示以见性。今因谬解佛语。并见亦不敢认。故曰本无我心。及我心所。既二者俱无。则法身断灭。无法可为因心。故曰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下。回述显见之语。先说者。即指显见中说。不动不杂曰湛。超情离见曰精。无碍不分曰圆。不灭不失不还曰常。虽以四义统收。要皆取于毕竟不断义也。○违越下。难佛自语相违。言如来说法。素以诚言自许。如金刚般若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本经前文亦云。无上法王。是真实语。今观如来现说离明离暗。无有见体。先说湛精圆常。毕竟不断。后先异说。岂不违越诚言。违越。犹背离也。背离诚言。自近矫乱。岂不终成戏论。戏论则诳妄无实。故难以云何如来等也。
三请大慈开发
惟垂大慈。开我蒙。
虽则两陈难问。终不敢决定疑佛。故仍求垂慈开发也。蒙谓昧于现说。谓执于先闻。取舍未决。势须求开。阿难错解谬难竟。
二如来以事验释三 一许以除疑。二即事验证。三结示因果。 初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初切责颠倒。汝学多闻者。责以专于忆持。以学。即笃志研习义也。未尽诸漏者。责以缓于修行。四漏中但尽见漏。尚余三漏。故曰未尽。是皆由于修行力缓。智断不猛耳。颠倒。即指识心。所因。即指根性。言识由根现。以根为所依因故。观上文。阿难指根性为心所。是已知此义。但知犹未尽。故言徒也。真倒。指以根为断言之。言识心虽称颠倒。不过出入生死。而根性果若断灭。则为永堕佛种。是知执根为断者。正是真倒现前。观阿难引同识心。正见其不自觉知。故责以实未识也。○恐汝下。正许除疑。佛意以责其未识。虽似信伏。未必出于诚心。故曰恐汝诚心。犹未信伏。若顺义回文。应云恐汝犹未诚心信伏。盖知其不是心悦诚服也。吾今试将等者。仍用方便引发。务令诚服之意。试用也。尘俗诸事。即指下击钟引梦。以击钟引梦。皆尘劳中世俗事故。当除汝疑者。许以因事必能除疑。而冀其诚心信伏之意。即寓于中矣。
二即事验证二 一击钟验常。二引梦验常。 初三 一问闻答闻。二问声答声。三详与斥破。 初二 一三番问答。二双以审定。 初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初问答定有。问以闻不者。令其自验有无。答以我闻者。自验有闻也。○钟歇下。问答定无。钟歇非实无闻。知其必定错会。故重为审问。答以不闻者。果然错会也。○时罗下。问答显违。言果其无闻。则闻性断灭。理实不尔。故三为致问。又言俱闻者。明系违前不闻。犹不自觉也。
二双以审定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初双审。闻性真常。不从缘起。恐其不知。故双审也。○阿难下。双定。钟声若击。则我得闻者。依然错会。有声乃有闻也。击久声销。则名无闻者。依然错会。无声则无闻也。声余曰音。音余曰响。此且审定。至答声之后。乃为破斥。问闻答闻竟。
二问声答声二 一三番问答。二双以审定。 初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初问答定有。问以声不者。令其验声有无。悟知闻非有无也。俱言有声者。但知声有。不悟闻非无也。○少选下。问答定无。少选。须臾时也。声销自是无声。非是无闻。恐其混乱。故重为审问。答言无声者。但知声无。不悟闻非无也。○有顷下。问答显乱。有顷。顷刻间也。声销既惟声无。非是闻无。更撞亦唯声有。作是闻有。知其必然混乱。故三为致问。俱言有声者。只知随口答话。不知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二双以审定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初双审。声是无常。有无从缘。恐其不知。故双审也。○阿难下。双定。答以击则名有。不击名无者。亦知声是无常。有无从缘。惜其于闻性真常。不以缘有缘无。终竟不悟也。闻声答声竟。
三详与斥破三 一责以矫乱。二破其谬说。三总为结斥。 初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初佛责矫乱。云何者。怪责之词。明系声有声无。而言闻有闻无。不是无知强说。定是知而混说。故责以自语矫乱。○大众下。众未心伏。云何者。辩正之词。意言声有则闻。无则无闻。钟击则声。不则无声。据实而答。分别不混。故辨以云何矫乱。○佛言下。佛以义折。佛意以闻有闻无。声有声无。理无二是。我前问汝。闻有闻无。汝则答我。闻有闻无。我又问汝。声有声无。汝亦答我。声有声无。唯此闻之有无。与声之有无。笼侗报答。两无定实。如是强混。云何不名矫乱。而固辨之耶。
二破其谬说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初据说为破。破意以声销无响。汝便说为无闻。若实无有闻者。则是闻性已灭。同于枯木。杳无生性。及乎钟声更击。则应不知。汝又云何能知。是汝所谓无声无闻者。谬矣。○知有下。约义申明。申义。以汝之闻性。既于声有之时知有。声无之时知无。自是声尘在汝闻性中。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声尘为有为无。此约正义论也。○末二句防其谬辨。(恐谓知有之时。于境能别。可说有闻。知无之时。于境不别。岂真有闻耶。故此防云。)闻实云无。谁知无者。云犹是也。谓若闻性实是无者。则应并知亦无。以元是一精明故。果其并知亦无。又是谁来为知无之者。要知既有知无之者。即有闻无之者。是汝所谓知无之时。不许有闻者。特谬辨耳。
三总为结斥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初牒结正义。上云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今云声于闻中。自有生灭。上云岂彼闻性。为汝有无。今云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明是牒前所说。而结常住之正义也。○汝尚下。深斥昏迷。汝尚颠倒者。斥其无正知见。由无正知见故。明是声有声无。而言闻有闻无。故曰惑声为闻。既惑声为闻。声无便谓闻无。何怪乎前之昏昏迷迷。以闻性真常。谓为毕竟断灭。犹如念心。此如来深责其颠倒特甚。虽语似不怪。正所以深怪之耳。○终不下。极显性常。动静。声尘諠寂也。闭塞开通。耳根缺具也。言此闻性。不惟离于尘之动静。不可说其无性。即便离于根之闭塞开通。亦不可说其无性。故以终不应言等遮之。总结击钟验常竟。
二引梦验常(因上科根尘双离。理深难信。故此科举梦中不无验之。又为假此例出形销命谢。闻性不无义也。)三 一睡梦有闻。二寤觉犹忆。三极显性常。 初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中。自怪其钟。为木石响。
重睡者。拣轻睡。眠熟者。拣暂昏。言轻睡之人。虽眠熟闻声必醒。即重睡人。若暂昏闻声亦醒。惟重睡人。而又眠熟。闻声不醒。方成梦事。故以重熟二字拣之。槌砧打衣曰捣练。杵臼细谷曰舂米。此二皆聒耳声也。梦中闻声。显闻性真常。别作他物。显意识昏昧。虽曰昏昧。犹是随念分别。至云或为击或为撞钟。又属计度分别。然必带识言者。以识依根现因识之有。益显根之有故。即于梦中等。乃展转计度也。自怪其钟。不言鼓者。与下科互出。以梦中昏昧。为钟为鼓。二一无定故。木响石响。元是槌砧杵臼之声。梦中不能分辨。故自怪也。
二寤觉犹忆
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于时忽寤者。聒甚自醒也。遄速也。才寤便了。故曰遄知。能捣能舂。皆可称为杵音。自告家人者。即说以梦中事也。舂音亦该捣音。以二字义同故。惑为鼓响。不言钟者。互出如上。又寤后说梦。不能全忆及全同故。必兼寤后言者。以寤后不忆。梦中有闻。或可不信。既寤后犹能忆述。益显梦中有闻。为不虚矣。
三极显性常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初证前可信。静寂。摇动。尘也。开闭。通塞。根也。一往闭即是塞。开即是通。或可闭约病障。塞约物壅。开谓病去。通言物离也。岂忆者。言眠熟则根尘俱忘。况夫梦中。岂能记忆。既不忆而能闻。则前之所谓根尘双离。而闻性不无者。信矣。○其形下。以睡例死。言如我上说。人当眠熟之时。其形虽寐。而闻性不昏。以此为例。则知形销不销。命谢不谢。故云纵汝形销等也。命光即是命根。而言光者。以有虚妄明了义故。此性即指闻性。云何为汝等者。乃反显之词。正以极显闻性。不为汝之形销命谢。便随之而俱销俱灭也。(正脉问云。既此根性。动静无关。生死不碍。如来何言离动离静。元无听质耶。答云。佛言离尘无听质者。为无聚闻于耳。结滞为根之听质也。此质若忘。则遍周法界之闻性方以全彰。岂令反成断灭乎。此方明出元无听质之故。显其自是阿难谬解。非佛自语相违耳。吴兴曰。前阿难通疑六根。离尘无体。而如来别显闻性为常。诚为发起耳根圆通机也。)即事验证竟。
三结示因果二 一结示生灭因果。二结示真常因果。 初(闻性真常。人各性具。现见众生。堕于无常。应有因果。故此结示。)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从无始来者。极言其迷之久也。循诸色声者。见色奔色。闻声趣声。六尘中举二以摄余故。逐念流转者。谓既循色声。必逐妄念。(六识也。)既逐妄念则生住异灭。流转不停也。正以流转不停。蔽于真常。妄念纷纭。违于净妙。视若永失。故曰曾不开悟。性即本元自性。约未结根时言之。尘不能染曰净。根不能系曰妙。生不能生。灭不能灭。曰常。虽三义并称。而唯重常字。下文自见。不循所常者。不循所有常性。逆流深入也。逐诸生灭者。唯随六处识心。内摇外奔也。此该惑业二道。为生灭之因。由是者。承上生灭之因言之。谓由是生灭之因。生生世世。在于六道杂染法中。轮流转变。无休息也。此属苦道。为生灭之果。
二结示真常因果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若弃生灭者。不逐生灭识心。攀缘妄境。守于真常者。唯依真常之性。亡尘尽根。前文所谓脱黏内伏是也。常光现前者。从真常之体。发圆照之光。明明历历。不昧不昏。前文所谓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是也。根尘识心。应时销落者。谓常光既已现前。遇事便融。根尘识心。俱不可得。前文所谓耀性发明。诸根圆拔。一切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是也。(前不言识者。以识无自体。托根尘现。根尘尚销。不言可知故。)想即是识。所缘尘相。即是法眼中尘。识即是想。所依情根。即是法眼中垢。二俱远离。则垢不能染。尘不能昏。故曰应时清明。法眼者。见道眼也。清明则前途易辨。亦该修道。此为真常之因。云何不成等。有二义。一者法眼清明。触目无非道场。前文所谓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是也。二者前途易辨。无上菩提可成。此属证道。乃为真常之果。然此两番结示。依生灭则不出轮回。依真常则能成正觉。其抑扬劝勉之意。已自可见。验释根性断灭疑竟。
楞严经指掌疏卷四终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