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五之下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五之下
五空生意根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二证。三结答圆通。 初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须菩提。或云苏部底。什公云。秦言善业。禀性慈善。将护物心。不令起碍。嫌行即住。嫌住即行。故称无诤第一。余如序分中释。
二历述二证二 一述悟证。二述修证。 初
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我嚝劫来者。自叙远本也。心指意根。无碍者。正脉云。无隔阴之昏。处胎之昧也。自忆受生者。谓自能记忆嚝劫受生事故。嚝劫受生。舍身受身。算数莫及。强以喻明。故曰如恒河沙。华严云。所积身骨。如毗富罗山。所饮母乳。如四大海水。可证此义。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者。自忆恒沙身命。次第销亡。比知母胎之身。亦复不有。当体空寂。唤谁为我。此述在母胎时。已悟人无我理也。如是乃至者。谓如是念念在空。乃至出胎亦然。我既不有。界复谁名。故云十方成空。此又以人无我。比知法无我理耳。厥后助佛扬化。常以二无我理。开示众生。故云亦令众生证得空性。此又以自悟二无我理。转复为人演说。二无我理也。
二述修证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上虽悟空说空。不达全空全性。由此蒙佛如来。发明此空。非离色。非析色。乃全体即性即觉。故曰性觉。虽即性即觉。不妨性觉双寂。故曰真空。然上云母胎知空。我空也。十方成空。法空也。令众证空。以空为是也。性觉真空。遣以空为是之执。显空性圆明之体也。圆则显其非偏。明则显其非断。乘此妙悟。先断见思。故曰得阿罗汉。虽得罗汉。不以小果自足。又复重观性空。空亦不立。故能顿入如来宝明空海。言宝即是体。明即是用。同一第一义空。甚深广大。犹如大海。故易名空海。言顿入者。谓佛发性觉真空。原为遣执。纵使空性圆明。亦属待立。今以重观性空。并此空性亦亡。故得顿入佛空。既顿入佛空。其知见亦自广大无际。故云同佛。印成无学者。按渐修已届四果。解脱性空者。就圆解可同佛证。超前诸圣。故为无上。此大小双印。异前印小不印大也。历述二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始而人法双空。故云诸相入非。非即空也。继而空执亦除。故云非所非尽。谓能空之执。与所空之相。二俱尽也。此乃以意旋法。归于空性圆明。若于此不住小圣。自然进入佛空。故云斯为第一。五根圆通竟。
三六识圆通(问。经初破识。呵为生死根本。众生误认。枉入轮回。权小依修。竟无实果。今何菩萨声闻。依之入圆通乎。答。识虽至妄。离真无别自体。如依水现影。全影全水。凡夫认识忘真。随识流转。如痴人认影忘水。逐影漂泊。二乘制识昧真。永沉断灭。如痴人止影弃水。并水俱失。此经初所以毕竟破也。若果能了识无体。即识见真。亦如智人悟影无实。全影全水。不复逐影漂泊。且能因影得水。此四科七大中。所以不毕竟破。而此中菩萨声闻。所以依之入圆通也。)六 一身子眼识。二普贤耳识。三孙陀鼻识。四满慈舌识。五波离身识。六目连意识。 初(准正脉意。前五识有二似难辨。一似根难辨。言前五识。虽有分别。而是随念粗略。颇似无分别之根性。二者似意难辨。言前五识。虽是粗略。而有随念分别。颇似有计度之意识。今欲辨之者。如前识大文云。汝今遍观此会圣众。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此眼根也。次云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眼识也。以是随念分别。但对性境。初起一念。不带名言故。及云此是文殊。此富楼那等。则属五俱意识。以与眼等识同时起故。亦云明了识。乃计度分别。以对性境。起第二念。计执名言故。至若独头意识。离眼等识。独自现起。缘独影境。属周遍计度。谓于落谢尘影。周遍追究。计度思虑也。今惟取于眼识。不可混乱。下四准知。)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二证。三结答圆通。 初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舍利弗。此云鹙子。或身子。释见叙分。灌顶云。师事梵志沙然。道术尽得。然有弟子。悉付与之。及出家七日。佛法皆通。佛说一句为本。过七日已。更出异句异味。宣无穷尽。增一称为智慧第一。盖以眼识明利。一见则通。故成大智也。
二历述二证二 一述悟证。二述修证。 初
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中路。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
初眼识本利。旷劫者。远叙多生。心即眼识。见即随念分别。以似根难辨。故亦名见。清净者。境不能扰。正以如是。故虽受生如恒沙。而无隔阴之昏。及处胎之昧也。世间。六凡法界。出世。四圣法界。六凡法界。随善恶以升沈。四圣法界。由勤惰而进退。故云种种变化。此约因果释之。若约法门释者。谓法无定相。施设随机。机既始终殊根。法亦前后异说。亦变化义也。一见则通者。一念初起。本末洞然。不似眼识昏昧者。必待五俱。及独头识故。获无障碍者。尘不能障。根不能碍。所谓心见清净者。此耳。○我于下。逢教增悟。中路者。半路途中。逢值遇也。迦叶波。此云龟氏。以龟为姓。缘见前疏。佛弟子中。同姓甚多。今是优楼频螺。兄弟。兼伽耶。那提也。三人追随而行。故云相逐。宣说因缘者。准增一云。舍利目连。同师沙然梵志。尽得其术。更求胜法。无师可事。后遇额鞞。(即是马胜)见其威仪庠序。问以师为是谁。所说何法。答云。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如是灭与生。我师如是说。舍利闻已。即得初果。今云逢迦叶波等者。长水云。同时所遇。非独一人。经互举耳。则师亦云。宣非一人。彼此互出。悟心无际者。悟得从缘无性。举识全真。真既无际。识心岂有际乎。此约融事归理言之。又悟心无际者。悟得藏海不动。识浪从缘。缘起无际。识心自应无际。此约依理成事言之。又悟得依理成事。则理随事变。一多缘起无际。属理事无碍。悟得融事归理。则事得理融。千差涉入无际。属事事无碍。是知身子虽迹居小乘。论悟证已齐四法界矣。
二述修证
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闻法开悟。知师非常。故亦从佛出家。蒙佛开示。转更增明。随见即觉。无障无碍。故云见觉明圆。是又于眼家识性。成就无障碍智也。智无障碍故。千难殊对而不滞。万机咸应而无违。故云得大无畏。为接乐小之俦。权取四果。故云成阿罗汉。欲彰干蛊之力。迹示智魁。故云为佛长子。亲蒙印记。故云从佛口生。慧依教成。故云从法化生。历述二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即眼识而成无障碍智。故云心见发光。光即智也。虽权在小乘。若究而极之。则是佛知佛见。依此修习。决定成佛。故云斯为第一。身子眼识竟。
二普贤耳识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位行。三结答圆通。 初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梵语邲输跋陀。此云普贤。古德释云。起大悲愿曰普。广度众生曰贤。此约地前资加二位。所谓位前普贤是也。又云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此约十地等觉。所谓当位普贤是也。又云果无不极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此约带果行因。所谓位后普贤是也。此下自叙为法王子。正是当位普贤。
二历述位行(当位普贤。非初心从悟而修。故惟述已证之位。及现前之行也。)二 一述已证之位。二述现前之行。 初
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恒沙如来者。显事佛之多。为法王子者。显入位之深。所谓位极圣是也。华严三昧品。诸菩萨赞云。佛子我曹常见汝。诸如来所悉亲近。又行愿品云。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此二偈可证此语。十方如来。深知普贤之行。遍于法界。穷乎尽际。故教其弟子中。菩萨根者。仿效修习。名普贤行。故自叙从我立名。必从普贤立名者。有二义。一者为令行人。知所宗袭故。二者为令普贤。有所如被故。
二述现前之行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我用心闻者。惟用耳识心闻。不假五俱。及独头识故。众生知见。有邪有正。有大有小。有权有实。是等寻常。必假明了。及与独头。方能分别。今则不尔。盖由多劫修习耳识圆通。如后云。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是也。若于他方者。指娑婆之外。至云恒沙界外。又他方之最远者也。一生修行。似应无足加被。乃必为现身者。统上有三重况显。一者他方尚加。况于娑婆。二者恒沙界外尚加。况于近者。三者一生尚加。况于多生。自应无不加矣。发明普贤行者。谓先悟毗卢性海。后入普贤行门。所谓称性起修。遍法界。穷尽际故。我于尔时者。及时而应。乘六牙象等。现相以加。象必六牙者。准法华。象是白象。总表梵行清白。象具六牙。别表六度施设。乘之者。表以此为因。到如来地也。法华云。其有读诵法华经者。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现其人前。守护安慰等。大同此意。分身百千者。虽一界一生。若多界则有多生。一一分身应。或现百身。或现千身。非定言一百千也。一身一机。故云皆至其处。此明中现相也。下乃暗中摩顶。障深者。惑重。业强。报劣。由此能障遇圣善根。故云未得见我。而言纵彼者。谓纵彼如此。我亦不忍遽舍。仍于暗中摩顶。而加被之。拥护二字。承上摩顶。盖为拥护加持。令其内障外障以潜消故。安慰二字。承上现身。盖谓安慰提奖。令其若身若心而俱进故。身心俱进。则深位可阶。内外障销。而前途有望。故曰成就。谓能成就普贤广大行愿心故。历述位行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答意谓佛问圆通。如我上来所说是也。若欲令我说其本因。亦由心识能闻。发起智慧之明。于一切法。分别自在。即今现前位行。莫不资始乎此。故曰斯为第一。普贤耳识竟。
三孙陀鼻识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二证。三结答圆通。 初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孙陀罗。亦云孙陀利。此云极端正。妻名也。难陀。此云欢喜。佛之亲弟。为拣牧牛难陀及阿难陀。故连妻为名。慈恩译为艳喜。以其妻为艳色。自名欢喜。合而称之。约义略翻也。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容仪挺特。与世殊异。若入众中。有不识者。谓是佛来。功德论云。阿难二十相。银色。难陀三十相。金色。佛度出家。详如杂宝藏说。兹不繁引。
二历述二证二 一述悟证。二述修证。 初
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成虚净。犹如琉璃。
初因机蒙教。我初出家者。出世间家。从佛入道者。入出世道。虽具戒律者。但能以事制身。三摩常散者。未能以理澄心。由此虽能防非。不能断惑。故曰未获无漏。俱絺罗。身子之舅。俱云摩诃俱絺罗。此云大膝。虽触问能答。而三摩常散。与难陀同。故于教难陀时。亦及之也。观鼻端白者。致心一境。对治散乱心故。良以修三摩时。色声味触。俱可回避。唯是香气。寂然来入鼻中。鼻识首起。明了随之。展转引生余识。故致心常散动。若依教谛观于白。自能忘情于香。而致心一境矣。古德云。鼻端白。气息相也。愚谓非气息相。即垂目自视。鼻尖微有白色。至下见鼻中气。又定深别境耳。○我初下。观鼻悟证。谛观者。谛观白相。三七者。克期摄心。摄心既久。定力转深。故得见鼻中气。以寻常散心不见。今乃见之如烟。视微若着。其定力转深可知。身心即指鼻识。以肉形同身。故无妨借称。内明者。内自发明。全识全性也。全识全性。彻照无遗。故能圆洞世界。然世界本自虚净。皆由众生分别执有。遂成碍染。今以内明。离于分别。故不惟圆洞。且遍成虚净也。虚净莫状。取喻琉璃。以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当世界虚净时。有类乎此。可以意会耳。暂得如是。尚属悟证。至下自见。
二述修证
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
不住悟证。仍依本修。定益深。气方静。故得烟相渐销。转气成息。化浊为清。故曰鼻息成白。自是不唯内明外洞。兼复内外一体。故曰心开。谓如来藏心。全体开现也。全体开现。无复能所对待。见思二惑。无所从起。故曰漏尽。谓诸漏永尽也。心开故。鼻息称性。化为光照十方。漏尽故。永以不生。得成大阿罗汉。世尊知其不甘小乘。故记以当得菩提。今自述也。历述二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始而观鼻摄心。见气如烟。继而烟相渐销。鼻息成白。故曰销息。销息谓销气成息。非并息全销。以并息全销。自属下句故。息久发明者。谓鼻息久静。称性化光也。光照十方。故曰明圆。得阿罗汉。故曰灭漏。佛记当得菩提。亦权舆于斯门。故称第一。孙陀鼻识竟。
四满慈舌识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二证。三结答圆通。 初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富楼那。亦名布喇那。此云满愿。弥多罗尼。亦名梅咀丽衍尼。此云慈女。梵语弗咀罗。此云子。从略合称。云满慈子。释见叙分。然舌识功能有二。一别味。二流辨。满慈于旷劫已来。不循味而复性。故能令舌识称性。流演洪辩而无碍也。
二历述二证二 一述悟证。二述修证。 初
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
准法华。佛称满慈。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故自述我嚝劫来。辩才无碍。至究其所以得辨之故。文虽不显。殆亦由于不染味尘。谛观识性无我。遂能流辨。演说苦空等。诸小乘法也。深达实相者。谓于正说苦空等。诸小乘法时。进观识性虚妄。举体全真。所谓即识性而深达实相。非别有也。如是者。谓深达实相如是。不惟宣说一佛之法。乃至恒沙如来之法。不惟宣说小乘苦空等法。乃至大乘秘密深奥法门。皆能宣说。故云我于众中。微妙开示。然既曰众中。则根器不齐。既曰微妙。则高低普应。根器不齐。故未免奇攻异难。高低普应。故顿令屈于言下。魔外卷舌。人天归心。故云得无所畏。
二述修证
世尊知我。有大辨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
悟证事在过去。故上云我旷劫来。修证事在今生。故此云世尊知我。世尊即指今佛。以今佛而知过去之辩者。为有宿命。及他心智故。佛以说法音声。转入机心。名音声轮。又轮有运载。摧碾。二义。如来说法音声。能运载众生。从因至果。能摧碾众生。粗惑细障。故借以为喻。令其如佛所说。开敷展演。即是教以发扬。自是常随于佛。遵教宣扬。名为助佛转轮。因说法无畏。降魔制外。同狮子之善吼。借众生砥石。磨尽残思。成罗汉之正果。智冠余众辨胜群贤。故世尊印其说法无上。历述二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法音降魔者。准法华魔有四种。一烦恼。二五阴。三死。四天。恼乱自他。故称为怨。满慈以说法无畏。二利俱成。故能降伏。四魔既降。诸漏永殄。故云销灭。然说法本为化他。尽漏反成己利。一点水墨。两处成龙。斯为第一。诚哉是言。慕斯门者。只须谛观此识。于诸味未来之前。体何所潜。诸味正来之际。用自何起。诸味既去之后。灭向何去。于此一一参详。识得潜处。起处。灭处。则满慈妙辨。即在吾人舌端上现矣。满慈舌识竟。
五波离身识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二证。三结答圆通。 初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优波离。此翻近执。以佛为太子时。彼为亲近执事臣故。或翻上首。以其持律为众纲纪故。正音邬波离。今云优者。伪耳。据下自叙。乃相随太子伴修者也。然身识功用亦二。一别触。二持戒。吾人若能于别触之际。离诸分别。则全识全性。全性全识。以斯治身。而身无不治。以斯调心。而心无不调。是为转别触之功。成持戒之用。波离圆通。如是而已。
二历述二证二 一述悟证。二述修证。 初
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
逾越也。逾城出家者。准普曜经。佛为太子时。于十九岁。愿求出家。父王严兵防守。夜令车匿鞁犍陟。(马名也。)从北门出。行三由旬。至闲静林。以剑自剃须发。身服袈裟。波离既为近侍之臣。自应相随。彼经不出者。非所急故。彼言从北门出。今言逾者。或是从北门上故。六年勤苦者。准普曜经。既出家已。进伽阇山。苦行林。天献麻米。日食一粒等。波离伴修。故应亲观。降伏诸魔者。准处胎经。菩萨坐阎浮树。四十八日。波旬梦见三十二变。从觉恐怖。告四魔女。先往令坏。现三十二媚相。佛令变为老母。又准观佛三昧经。三女妆饰。盻目妖冶。菩萨身心。寂然不动。白毫拟之。女身九孔二藏。八万虫户。自见厌恶。呕吐而去。魔怒兴兵。并不得近。此亦波离目睹之事。故曰亲见。此下应有成道之语。以魔降道成。不言可知。故略之也。制诸外道。乃成道以后之事。如三迦叶波等。向属外道。俱蒙如来制伏。摄归正法。然此中曰亲随。曰亲观。曰亲见者。意显悟证有由。盖以从始至终。目睹亲见。信出世之有益。厌世间之无常。深知贪欲为诸漏之本。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故能解脱世间。贪欲诸漏。贪欲诸漏。而言世间者。且约见思二惑言之。然亦但是乘悟并销。非次第尽也。
二述修证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
初持戒证果。将谓顿悟即是。不知渐修。故承佛教以持戒。教以持戒。正令其渐修意也。如是者。遵佛所教。如是修持。不唯篇聚无亏。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亦所不遗。盖言其防之严。守之密耳。温陵曰。行住坐卧律仪。各二百五十。对三聚成三千。(是为三千威仪)复以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万一千。复配贪瞋痴等四分烦恼。成八万四千。(经文略零。只言八万微细。)按法数所载。及灌顶所说。与此亦未全同。大约皆以两乘戒相。展转配对。虽已凑合数目。于理似有未妥。愚以寡闻。未阅律藏。不敢辄为定评。但既曰威仪。似惟持身。或是小乘戒外细行。既曰微细。似兼持心。或是大乘戒外细行。姑令阙疑。再俟参考。性业遮业。总该两乘戒品。性业者。性元是罪。不待佛制。持即是善。犯即是恶。犯之得两重罪。一业道。二违制。如杀盗淫妄等。遮业者。制前无犯。制后犯罪。犯之者。但结违制。如饮酒垦土等。悉皆清净者。言如上所说。细行尚然不遗。况夫性业遮业。自应如水去泥。如玉绝瑕也。身心寂灭者。小乘制身。故身识寂然不动。大乘制心。故心意灭而不生。见思二惑。自此永尽。故曰成阿罗汉。○我是下。首众蒙印。总统曰纲。维持曰纪。以波离能持戒故。佛令稽察持犯。处断重轻。总统佛众。维持律学。故自云我是等也。大乘制心之学。唯佛能知。故亲蒙印许。小乘持戒修身。众所同许。故众推为上。如智度论云。长老优波离。于五百罗汉中。持律第一。据此则大乘制心。是其密行。小乘制身。是其显迹。今以落草槃桓。乃真赃毕露耳。历述二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先以小乘执身。身识不行。于触尘中。得大自在。次第以大乘执心。意识无别。于法尘中。获妙通达。然后身心互用。乃至眼耳等识。一切皆能通利。据此则斯为第一句。语虽似通。意实别指执身。以是最初入手方便。又此科亦特为标显身识故也。波离身识竟。
六目连意识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二证。三结答圆通。 初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目犍连。此云辨菽氏。姓也。大拣同族。又以其神通大故。详见叙分。然人皆知目连神通。不知其得通之由。今自叙由于旋识复湛。心光发宣。
二历述二证二 一述悟证。二述修证。 初
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
初指未出家时。准增一。舍利目连。同师沙然梵志。尽得其术。然临终微笑。问其故。乃曰。我见金地国王没。夫人投火。愿共生一处。后见金地商人。问之果然。二人追悔。未尽其术。更求胜法。无师可事。一日路遇頞鞞。闻说因缘。随至佛所。得度出家。今云路逢三迦叶波者。已于舍利圆通中辨。优楼频螺。此云木瓜林。依林住故。亦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耶。山名。那提。河名。为拣同族。各以住处立号。皆佛之弟子。依佛所说。为彼敷扬。故云宣说如来因缘深义。然因缘之义。一往而论。似唯对治无因。及与邪因。若究极而言。实能导达佛乘。如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亦名为假。亦名中道义。夫既三观齐举。三谛并照。何教不收。何道不致。非局小道权宗。故义言深也。我顿发心者。顿发改邪归正之心。得大通达者。圆悟即空即假即中之义。自是旋分别虚妄之识。复湛然不动之性。论悟证。可齐佛境界矣。
二述修证
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
一见佛时。即蒙如来慈惠。但呼善来比丘。即具僧相。故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自是心光发宣。故得游方无碍。良以神通发自性明。众中推为无上。涉世既久。见思永寂。故曰成阿罗汉。是修证先且获效于四果也。宁唯世尊者。言我之神力。岂独为世尊心许。即十方如来。亦皆叹我神力。遍游十方。作诸佛事。故曰圆明。一真不动。纤尘无干。故曰清净。此叹其涉世无碍德也。任运施为。不假作意。故曰自在。是魔皆降。有怨皆摧。故曰无畏。此叹以任运折伏德也。如降龙经。佛升兜率。毒龙为障。目连化身大小。龙惧钻啮遂服。又志心经。外道移山。制之不动。目连平为大地。与民除患等。皆自在无畏之验。历述二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首句牒问。我以下。结答。旋湛者。圆悟因缘。无所用其分别。旋意识而复湛然性故。但前以意含。此方说出。心光发宣者。见佛出家。旋湛既久。即分别而化心地光故。由此发宣运用。故有神通。亦前以意含。此方说出也。如澄浊流者。谓旋识复湛。如澄浊流。还复湛水也。久澄清莹者。谓旋湛既久。心光发宣。故有神通。如水久澄。便成清莹之水。有像斯鉴也。斯为第一句。语虽似通。意实偏指旋湛。良以圆悟因缘。为旋湛之前导。心光发宣。为旋湛之后功。是知不有旋湛。则圆悟徒成狂解。心光惟许性有。既不能涉尘劳而渐修。又何由断见思而实证。宜乎其以旋湛为第一也。若依古德。前无意含之义。则此中旋湛等语。无所从矣。六识圆通竟。
四七大圆通(正脉云。前五大即尘。后二大即识与根。虽不出前根尘识三。而特具周遍广大之象。故别得大名。)七 一乌刍火大。二持地地大。三月光水大。四琉璃风大。五空藏空大。六弥勒识大。七势至根大。 初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二证。三结答圆通。 初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乌刍瑟摩。此云火头。灌顶云。即火首金刚神也。示为护法。法不应坐。故不言座起。而直云于前。特标合掌者。以先是擎拳持杵。不合掌故。又特标礼佛双足者。以较之诸圣礼佛。分外加敬故。
二历述二证二 一述悟证。二述修证。 初
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
初昔性多淫。常与尝同。犹曾也。我常先忆久远者。自述曾于先世。记的久远劫前事故。性多贪欲者。谓历世着淫。积习成性。生来即多贪欲。如普门品。多于淫欲者是也。○有佛下。佛教观火。佛名空王者。深证第一义空。于诸法中得自在故。法华经。佛显阿难本云。我与阿难。同于空王佛所发心。是知乌刍瑟摩。亦与佛同时发心。但为护法。现力士之迹。远究深本。实难思议。说多淫人。成猛火聚者。令其知惧。息多淫心。亦对症施药也。灌顶云。淫本暖触迫发。多淫即成多火。故云火聚。火者以焚烧为义。然欲火不唯烧诸善根。而内外相感。实能烧诸形命。天祠焚身。火床等报。可为明证。教以遍观冷暖气者。令其自验之意。言百骸四支。于淫心未动之时。本自清冷。及欲念一交。则举体燥热。以冷形暖。自信火聚之言。非虚妄矣。○神光下。成观得名。火观既成。淫心顿息。火气不能外泄。反以资益精神。故称神光。内凝者。凝聚于内。不泄于外。如世少欲之人。多身轻体健。即神光内凝之验。谚云。精满不思欲。今既神光内凝。自应欲念永销。故云化多淫心。然淫心炽盛。必至痴迷燥热。淫心既化。自应转痴迷作智明。变燥热为慧焰。照耀性地。焚烧惑薪。故云成智慧火。从是上契佛乘。与诸佛心印悬通。故蒙诸佛。召以火头之名。火头云者。正印其由火观而入。为圆通之首也。
二述修证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
观火成定。故称火光三昧。以此定力。先断见思。故得成阿罗汉。云心发大愿者。不住小乘法故。大乘之愿。应有多门。今以护法为门。故云诸佛成道。我为力士。力士。即金刚神也。亲伏魔怨者。正法念经云。昔有国王。第一夫人生千子。欲试当来成佛次第。俱留孙探第一筹。释迦当第四筹。乃至楼至当千筹。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转法轮。一愿为密迹金刚神。护千兄教法。今云诸佛成道。或指贤劫千佛。我为力士。或即密迹金刚。良以道重魔高。行芳见嫉。故凡诸佛成道说法。多有天魔横生留碍。誓愿亲伏。决不姑容。意以借此严土利生。圆满菩萨行也。历述二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身热心燥。皆为暖触。由身及心。乃名谛观。故前约初起。但教观身。此兼深修。并言观心。必至身心并观。乃成三昧。无碍流通者。三昧既成。兼身与心。无能碍于暖触。自上而下。时觉流转通融。所谓神光内凝是也。化多淫心。因而诸漏永尽。成智慧火。故云生大宝焰。降伏魔怨名大。护法利生名宝。烁惑照真名焰。所谓火光三昧是也。迹为力士。本契佛乘。故云登无上觉。然贪为恼本。淫称罪魁。一火观而俱尽。故曰斯为第一。乌刍火大竟。
二持地地大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修证。三结答圆通。 初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菩萨名持地者。准宝云经。地有十义。一广大。二众生依。三无好恶。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种子所依。七生众宝。八生众药。九风不动。十师子吼不惊。菩萨持心如之。若别合者。能发广大菩提心故。能与生死众生作依止故。于诸众生无拣择故。承受诸佛大法雨故。生长一切诸功德故。菩提种子所依托故。出生利益众生法故。出生对治烦恼法故。世间八风所不动故。闻说深法不惊疑故。依本经则外平界地。内平心地。持此为因。用求佛果。故名也。
二历述修证(此菩萨初修。即依事行。非同前之诸圣。先悟后修。故直言修证。)二 一历修事行。二因悟证果。 初三 一初修唯事平地。二中间兼事代持。三后修更兼济溺。 初
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
往昔者。亦约过去世言。佛名普光者。身光智光。二俱周普。乃五十三佛之首也。见佛发心。出家具戒。故云我为比丘。要路者。陆行紧要之路。往来所必由故。津口者。水陆交接之口。津济所必经故。田地者。田间种植之地。耕获所便行故。高下不平曰险。沟岸迫陕曰隘。盖要路津口田地。皆有此等处也。不惟此等。但有不如法处。必至妨损车马。如车有失辖折轴之忧。马有陷胫失足之苦。车马尚损。余可知矣。我皆平填者。平高填下。因其势而夷之。或作桥梁者。架木负石。掠其势而避之。或负沙土者。掩水覆泥。逆其势而治之。务使险者坦。隘者博。车无妨。马无损也。
二中间兼事代持
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如是勤苦者。谓如是平填道路。架桥负河。可谓极其勤劳。极其辛苦矣。经无量佛。出现于世者。显常行不辍。是知菩萨渐修之行。已非群贤可及。此是结前平地。下乃兼明代持。或有众生者。谓正修前行之时。设或遇有众生。指劣弱少力者言。于阛阓处。要人擎物者。灌顶云。市垣曰阛。市门曰阓。愚谓二皆贸易之处。要人擎物者。谓贸得之物。自力所不能胜故。我先为擎者。人且索直。菩萨倡先为擎。即摄三施。一身擎财施。以身为内财故。二索者感化。法施。三物主无畏。即无畏施。诣。犹往也。谓至其所往处也。放物即行者。不索其直。不取其直者。与亦不取此。又于财施中。足外财义故。
三后修更兼济溺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
佛名毗舍浮。梵言也。此云遍一切自在。谓于诸法中得自在故。乃过去庄严劫最后佛也。据此则持地菩萨。始从普光佛所发心。中间经历五十三佛。及庄严劫九百九十九佛。至最后毗舍浮佛出世时。常行平地。及代持之行。是知上云经无量佛者。乃大略言之。或可千佛之上。更有别佛。足成无量。亦未可定。现在世时。拣非佛灭已后事故。世多饥荒者。谷不熟。食不给也。上云擎。此云负者。谓轻则手擎。重则背负。前后各出。其实互具。总一代持之行。远近有二。一路径远近。二人情远近。二俱无问者。一显难易不较。一明怨亲平等。总一无分别心。惟取一钱者。以时世饥荒。乞食难得。略取资身。无多贪故。此上皆属旧行。下乃更兼济溺。或有车牛被于泥溺者。车以牛驾。非同马之利便。兼以泥溺。则执御者并受其累。我有神力者。积劫愿行所致。福报所感。为其推轮者。助牛出车。拔其苦恼者。不唯牛脱泥溺。并执衔者亦令免其累焉。历修事行竟。
二因悟证果二 一蒙教开悟。二渐次证入。 初
时大国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
初仍修本行。延请也。国王请佛者。为国修福。屈九五之尊。迓万德之圣故。广列珍羞。无上妙味。故曰设斋。平地是其本行。且又知佛降临。故即于尔时待之。○毗舍下。佛教平心。摩顶者。愍其事行久劳。摄授加持。令其以理融事故。当平心地者。如来藏心。本无高下。一念瞥起。净染繁兴。若果能离于念相。则内心平矣。内心既平。外相斯夷。虽陵谷变迁。而常自如如。沧弃更易。而由来坦坦。故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维摩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天台云。娑婆心险。感陵谷之高深。极乐心平。致平地之如掌。皆斯义也。○我即下。得大开悟。我即心开者。闻佛平心之教。念相离而藏心开现也。藏心开现。无分别智湛然。根身器界。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故曰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既等无差别。则世界地一切皆平矣。然身界俱以微尘称者。以同是微尘所造。依所造彰能造。亦欲显示。同为大地故也。微尘自性者。由上等无差别。进观身界二尘。同一自性。既同一自性。于中实无能触所触。能摩所摩。故曰不相触摩。岂唯身之与界。不相触摩。乃至身临刀兵。亦无所触。如六祖延颈。刺客三挥利刃。俱如斩影。即其证也。又此以上。通以四法界会之。其义更明。如前但平外地。专务事修。即事法界。蒙教平心。以理夺事。即理法界。心开见尘。则理不碍事。身界无差。则事不碍理。即理事无碍法界。至于微尘法界。不相触摩。则互相容即。刀兵临身。无所触伤。则互相涉入。即事事无碍法界。但此且约见处言之。所谓得大开悟者。以此。
二渐次证入
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
身界二尘。该一切法。彼既同一自性。则一切法皆同一自性。谁为能生。谁为所生。由此于一切法性。悟无生理。忍信不疑。按悟处已齐八地。但以伏断分齐。方尽见思。故云成阿罗汉。悟处既深。不住浅证。故于贤劫回心。至今永入菩萨位中。诸如来。指贤劫前三佛。兼他方诸佛言之。妙莲华。即指楞严。以此经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故。佛知见。即经中所显如来藏心。在眼名见。在意名知。六用举二。以摄其余。以同一体故。我先证明者。倡先领修。引摄后进故。既为引摄后进。众皆推崇。故曰而为上首。此约其从贤劫回心已来说也。历述修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正脉云。此备述前悟而已。谛观二字。即前蒙教心开。以无分别智。谛审观察也。因了二尘无差。知其本于藏性。依本求末。无别自体。故云虚妄发尘。然发尘虽属虚妄。而动念即成违碍。若能奋起精进。永离念相。妄尘既销。真智斯圆。无上觉道。不成何待。是据持地修证。惟以平地为门。故云斯为第一。持地地大竟。
三月光水大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修证。三结答圆通。 初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菩萨名月光者。月为水大之精。故前云。诸婆罗门。和合幻药。手执方诸。承月中水。由此菩萨。观水入圆得水之精。承此精华。照临法界。与诸众生。而作利益。若彼月光。故以为名。此约本经义释。若依华严。月有四种奇特。一映蔽星宿。二示现亏盈。三有水现影。四见皆对目。菩萨映蔽二乘。示有智断。有感必应。众生各见对我。与彼月光。义相似也。正脉云。童子乃菩萨别名。表童真德也。亦可童子。即法王之子。如文殊师利。亦有以童子称者。
二历述修证(菩萨自云。我今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据此则是回小向大。理事双修。非同诸圣。先悟后修。故亦直言修证。)二 一遇佛教观。二依教修证。 初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初教以观水。事在过去。故云往昔。时经多世。故云沙劫。谓逆推从此至彼。所过劫数。如恒河中沙也。佛名水天者。因观水性。彻证第一义天。乃三十五佛之一。如决定毗尼经明。教诸菩萨者。非特为一人说故。如其所证。以度一类之机。故唯教修习水观。观成得忍。故云入三摩地。○观于下。详示修法。复有二义。一先观内水。外水悬远。难以摄心。故先教观于身中。水性无夺者。水性在身。余大无能夺故。初从涕唾等。转释无夺之义。在鼻曰涕。在口曰唾。此水之近于外。显然而易见者。在咽下咽曰津。在喉外溢曰液。此水之近于内。隐然而可觉者。在骨在髓者曰精。在筋在肉者曰血。此水之寓于内。幽微而难见难觉者。饮食变退。曰大小便利。此又水之入于上。运转而注于下者。如是从外向内。由上至下。一一推穷极尽。无非遍体流动。故云身中旋复。旋复。即流动义也。水性一同者。正脉云。涕唾津液。水之清相。精血便利。水之浊相。清浊虽异。水性无别。愚谓一同者。一体通同。地火风等不能陵灭。上云水性无夺是也。见水下。次观外水。言虽一体通同。未免为身所碍。是须引伸外观。故曰见水身中等。谓一向见水之在身中者。又观其与世界外香水通也。乳峰。摘脉云。按华藏庄严世界海。下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华生于普光摩尼香水海中。此华内有十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刹种。每一刹种。皆有二十重佛刹。累高如幢。愚又补之曰。超出如王。合名幢王刹也。今此中世界外。指总香水海。所谓普光摩尼。以此海在蕊香幢大莲华下。属世界之外故。浮幢王刹。指别香水海。所谓十佛刹微尘数。以此海在蕊香幢大莲华内。如幢如王之佛刹。于中浮故。总别合论。故云诸香水海。若各别论之。应云与世界外总香水海。及浮幢王刹别香水海也。等无差别者。一体通同故。既内外一体通同。则不见有身为碍。若进能亡界。则性合真空耳。然此上自观于身中下。古德直作领旨修观解释。今细详其文。并无领旨之义。盖是水天如来。既教修习水观。复为详示修习法也。遇佛教观竟。
二依教修证三 一初成内观。二次修外观。三证水合空。 初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盻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
初证水局身。是时者。依教修习时也。境智相应。是曰初成此观。证得水性一同。余大无能夺灭。故云但见其水。虽但见其水。依然在身中旋复。故曰未得无身。是虽知身中无我。尚未了五蕴皆空也。○当为下。显身为碍。言既未得无身。仍是小乘。故云当为比丘。谓当时尚在比丘位故。室中安禅者。仍是修习前观。禅而云安者。以境智相应。不勉而中故。弟子者。执侍巾瓶之人。见其久在室中。不敢直入。故惟窥窗观室。意为探其动与静也。唯者。拣余。言地水火风。咸同一性。无缘不兴。兴必待缘。今以水观为缘。余缘不复兴起。故唯见清水遍室。余则了无所见。灌顶云。此即实定果色。后梁法聪禅师。汉州水观和尚。室为水淹。可证此义。童稚。即指童子。凡八岁以上。十五以下者。皆可称之。事理未谙。故曰无知。由无知故。起二种疑。一疑明知比丘安禅。何得室中无人。二疑明知室是观堂。何得惟见于水。二疑交怀。故取瓦砾投水。盖为试其有人无人。是水非水耳。激振起也。水既作声。信知是水。虽信知是水。犹唯恐有人。且看且走。故云顾盻而去。出定心痛者。虽是瓦砾在中。以未得无身。为身所碍故也。如舍利弗。遭违害鬼者。灌顶云。身子于恒河岸。居兰若中入定。被违害鬼以手掌之。出定头痛。今出定心痛。同一为身碍故。○我自下。不知反疑。思惟者。自疑自怪意也。今我已得等者。自谓阿罗汉道。不惟今日始得。亦早已得故。病缘有二。一宿业所感。二现业所招。言久离者。以既得罗汉。自应无有现业。早已便得。亦应无有宿业。如是则不应有痛。故自疑云何忽生。自怪将无退失。不知但是未能亡身。为身所碍耳。○尔时下。以除为验。尔时者。正当自疑自怪时也。童子捷来者。欲释其疑。怪意故。捷犹速也。说如上事者。谓如上见水室。投砾于中等事。一一详报故。我则告言等者。谓自觉由于身碍。教以汝更见水。开门除砾。为试其犹痛否耶。童子奉教等。亦但解遵谕除砾。其教以除砾之意。依然不知耳。我后出定等。乃自验知。所以心痛者。为有身故。
二次修外观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
自知心痛。由于身碍。拟欲引伸外观。求佛摄授。故又逢无量佛。如是于无量佛所。引伸外观。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外观始成也。如来名山海自在通王者。亦水大圆通之号。言水本流通。遇山成碍。佛以水性圆通。融山成水。故于若山若海。同一自在流通。然山属地大。地大既融而为水余大可知。是知此佛。惟以水大圆通。迥超余门。故称为王。而月光进修外观。必至此佛乃成者。亦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义也。外观既成。则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故曰方得亡身。
三证水合空
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上科虽引伸外观。惟约一华藏界。诸香水海。是虽得亡身。未能亡界。以界相未空故。今于亡身之后。更以深观之力。扩充外水。与十方华藏庄严世界诸香水海。一体通同。外此则无界可融。无水可观。但见其依于真空。与真空合其体。故曰性合真空。既性合真空。则空水融即。故曰无二无别。前文所谓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者。此则极证之矣。今于如来者。如来即指今佛言。前此虽得亡身。未能亡界。名迹犹是罗汉。今于如来出世。方得童真之名。参预菩萨之会。以我证得水性合空。已到法空地故。历述修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味气分也。答意。谓我以观于内外水性。同一气分。不过流动通融。尚未亡水。及至性合真空并水亦亡。由此证得无生法忍。法忍既成。菩提不远。若欲取证。不须更求余门。故曰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月光水大竟。
四琉璃风大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修证。三结答圆通。 初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下文菩萨自叙身心发光。洞彻无碍。即得名之由。故正脉云。取后所悟洞彻。得琉璃号。又梵语吠琉璃。此云青色宝。由此菩萨常放青色光明。同彼琉璃。故取以为名。灌顶云。此即涅槃经中。琉璃光菩萨。放青色光。至释迦座前者也。
二历述修证(菩萨自叙云。逢佛未几。得无生忍。义同善财一生圆证。不可以先悟后修论之。故亦直言修证。)二 一遇佛教观。二依教修证。 初
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方所转。
佛名无量声者。以修习风观为号。言一切诸法。莫不有声。声不自声。因风而有。若直观于风。恐隐显不常。难以成观。是须以声观风。然声既无量。则风亦无量。如是而观。则在在皆成观境。故佛以之名。俾修习风观者。知所从也。又观成之时。融风归性。然后依于性风。发而为无量音声。应机说法。故佛以之名。俾成就风观者。知所用也。开谓开显理性。示谓指示观法。菩萨即所被机也。本觉妙明句。正明所开之理。由来灵鉴曰本觉。无始不昏曰妙明。前文所谓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是也。观此世界等。正明所示之观。观字。指能观智。世界众生。即所观境。妄即一念妄动。世界众生。依此而有。故名为缘。而又言风力者。以妄动属风。能与身器为缘。即名为力。转犹变也。谓初依本觉妙明。一念妄缘风力而有业相。由业故。转成能见。而有转相。由能见故。有境界妄现。而成现相。是世界众生之细相现矣。至于智。续。执。计。起业。由此而有业系苦相。则世界众生之粗相着焉。是知世界众生。始于一念妄缘风力。展转变起。故云皆是等也。然彼佛为显本觉妙明。而却示以此观者。盖以觉虽本具。明虽妙成。奈为一念妄缘风力。展转变起根身器界。内封我执。外结法缚。流荡忘返。愈趣愈下。则本觉反成不觉。妙明永沈无明。佛示此观。令知风力无依。身器元空。内不执我。而分段无因。外不缚法。而变易绝绊。即本觉而顿成妙觉。缘妙明而转入圆明。圆通极致。尽于是矣。
二依教修证四 一观风体同。二了风性虚。三观成得忍。四心开证果。 初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我于尔时者。即于彼佛开显理性。指示观门时也。为资风观。以复本觉妙明。故于世界身心。周遍观察。观界安立者。谓先观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必由动而安立。设无有动。谁为安立。观世动时者。谓次观过去现在未来。必由动而成时。设无有动。谁为迁流。观身动止者。谓更观前后左右。必由动而成止。(止定相也)设无有动。定相谁分。观心动念者。谓又观生住异灭。必由动而成念。设无有动。念相谁立。如是次第遍观。情器各二。故云诸动。所动之法虽异。能动之体不分。故曰无二。唯一风性。故云等无差别。此观异归同。约初心入手言也。
二了风性虚
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
前观既成。又复细心体察。故云我时觉了。此群动性。即指风言。来无从。去无至者。显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彻体虚妄。杳无实体可跟究耳。十方微尘。即指器界。以是聚微成故。颠倒众生。即指根身。以因迷倒有故。然迷倒固为业缘。聚微亦属风力。咸为动性。但内外异耳。彼且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况夫聚微而成。十方世界。迷倒而有异类众生。若狂华起于翳睛。类幻人成于术力。故曰同一虚妄。此体一归尽。约深修增进言也。
三观成得忍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逢佛未几。得无生忍。
承上多界众生。既已虚妄如是。况夫少界众生。乃至一界众生。其益为虚妄可知。三千大千等。即近指一世界内。所有异类诸众生也。然体察虚妄。必由远而至近者。以远境邈茫。易信其虚。近境现在。难知其妄。盖是以易信。例难知耳。虽已例明。犹恐难知。故又以器贮蚊蚋喻之。一器者。或瓶或钵之类。方言。楚曰蚊。秦曰蚋。其嘴如针。剌人作痒。而夜间尤甚。乃飞虫之最小者。啾啾微小声也。喻意。以三千大千。随风飘鼓。如一瓶钵小器。随手运转。其中众生。种类各别。如扑捉百头蚊蚋。贮放器中。各以妄缘风力。诤人竞我。如啾啾乱鸣。至于诤王图霸。开疆展土。建功立业等事。亦不过如在分寸之中。鼓发狂闹。鼓动也。狂乱也。上云乱鸣。此言狂闹者。形声异故。要知一器非久长之物。蚊蚋非大年之生。一朝器坏而蚊蚋扑灭。彼啾啾乱鸣。鼓发狂闹者。竟何所有。用此为喻。则根身器界。同一虚妄之旨。益昭昭矣。逢佛未几者。谓总计逢佛教观。依教修习。未经几多时也。由远而近。体观身器虚妄。当下离念。于三界内。不见有少法生灭。名为得无生忍。此体似归真。约观成悟证言也。
四心开证果
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无生理显。本觉妙明自现。故曰尔时心开。梵语阿閦鞞。此云不动。五十三佛中一也。国名欢喜。亦名妙乐。或名妙喜。异译不同故。夫东方为群动之首。佛名不动者。表即动而证不动之理。菩萨观风得忍。与彼心印悬通。故曰乃见。显未契此理者。不能见故。法王。即指彼佛。菩萨所证。克肖于彼。能传其道。故为子也。虽为彼佛之子。亦能遍事十方诸佛。以所证之理。圆通一切诸佛法故。下文所谓合十方佛。传一妙心者。以此。即幻身而证法身。即妄心而证真心。故身心皆能发光。由发光故。表里洞彻。犹如琉璃。映现诸法。而无障碍。如法华身根清净文云。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菩萨所以名琉璃光也。历述修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故曰风力无依。然根身器界。皆以妄缘风力所转。风既无依。则根身器界。一切皆空。所谓诸妄销亡是也。诸妄既销。本觉妙明自然现前。故曰悟菩提心。所谓不真何待是也。从此不见有法。得无生忍。即动而证不动之理。故云入三摩地。所谓那伽常定是也。以自所证。质之十方诸佛。而彼诸佛。递代相传之妙心。不越乎此。故云合十方佛等。是知斯门为真实圆通。故称第一。琉璃风大竟。
五空藏空大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体用。三结答圆通。 初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因观四大无依。销碍入空。得无边身。故以虚空为名。依此出生无碍神力。故名为藏。前云虚空体非群相。不拒诸相发挥。菩萨之身。体用同此。至下经文自见。
二历述体用(此菩萨。批空便说体用。至于修证。唯末后略显耳。)四 一以理夺事。二理事无碍。三事事无碍。四结由原证。 初(身界为事。虚空为理。唯显虚空。不留身界。故为以理夺事。)
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
初先空内身。我与如来者。如来即指释迦。显同佛一时修因也。定光佛。乃指因中所事之佛。梵语提洹竭。瑞应经翻为定光。无量寿经翻为锭光。法华经翻为然灯。大论云。太子生时。身光如灯。直至成佛。亦名然灯。是释迦如来第二僧祇授记本师。故得与同事也。得无边身句。乃菩萨自述所证。未必与如来同得。但译者略欠眉目。若于得字上加时我二字。则分明矣。正脉云。无边身。即佛十身中虚空身也。清凉云。混虚空为体性。大集会中。菩萨来时。纯现虚空相。谓阿难言。我身即是虚空。以虚空证知一切法。为虚空所印。又菩萨言。我以虚空为库藏。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宝物。衣服饮食。偈云。虚空无边量。亦无有高下。故知无边身。即虚空身焉。而不言云何得者。留待后文中出故。如后云。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既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自不以色心和合为身。既虚空无二。即惟以虚空为身。此其所以得无边身也。○尔时下。次空外器。言当尔之时。虽得无边之身。若外器不空。有二不便。一者身相不纯。以有世界碍故。二者界不我用。以不能随空转故。故须并外器亦空。手。指空慧。言菩萨既以空性为身。即应以空慧为手故。以空慧手。保任前之四大空性。不令有失。即是执持四大宝珠。四大空性。称为宝珠者。可珍重故。能转照故。保任既久。四大空性不失。仍复以内例外。即是照明十方。内之四大既空。例知外之四大。亦复不有。故云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后云佛国本同。盖以外之四大。本同内之四大。以内例外。二俱成空。不见有少法生灭。故后云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二理事无碍(自心理也。现镜放光流灌。不碍事也。幢刹事也。来镜入身同空。不碍理也。)
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
初理不碍事。上科身界俱空。得无生忍。即是自性真心现前时也。但已得其体。未获其用。恐堕理障。终碍事修。故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大圆镜。即是无障碍智也。依自心现。理事并照。如大圆镜。色空俱现故。内放十种微妙宝光者。即是依于无障碍智。对十法界机。现起十种差别智也。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者。即是依于十种差别之智。演出十种差别法门。展转流通十方空际。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也○诸幢下。事不碍理。诸幢王刹。略于水大中释。今依灌顶引华藏图说。更详释之。彼云世界最下。有十层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持上普光摩尼香水海。海中出生一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华内有无量香水海。海有无量刹种。每一刹种。皆有二十层佛刹。累起如幢。高大称王。今云诸幢王刹。即无量香水海中。诸刹种也。而云来入镜内者。且约观想之力致故。言说法善巧。如上已明。欲彰严土方便。故运想诸幢王刹。(即照华严。华藏世界品义。想也。)想久观成。则诸幢王刹。时时显现于无障碍智中。故云来入镜内。又观智从心现。故带刹从心而涉入身内。虽涉入身内。由前已得无边之身。同于虚空。不相妨碍。所谓无不还归此法界也。据此则智流光遍。度尽十方众生。唯依自心。刹入我身。严净无边佛土。不须远到。是且以理事无碍。而为度生严土之大善巧。大方便也。
三事事无碍
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上科理事无碍。犹资观照融通。此则不假观照。任运现起。不离本处。而应尘国。故云身能善入。于一尘中而转大法轮。故云广行佛事。无机不应。有感即通。故云得大随顺。据此则妙用等佛。非心思所能到。惟证乃知。岂言语之可及。此乃以事事无碍。而为严土利生之真功德。真妙用也。
四结由原证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此大神力。指上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二科。以是从体起用。非跛驴所能为故。由我谛观等。先空内身也。言一切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执我我所。妄受生死。菩萨为出生死。先观内身。言谛观者。谓离于分别。蓦直看去也。看得地水火风。从因缘有。妄想分别依尘境生。因缘别离。则四大无依。尘境变坏。则妄想亦灭。心色俱空。幻身不有。故与虚空无二。所谓得无边身者。即在此时。佛国本同句。次空外器也。言佛国亦是四大所成。本同内之四大。内之四大既空。以内例外。则外之四大亦空。所谓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者。即在此时。于同发明者。谓于此内外同空之理。既已发明。自不见有少法生灭。故曰得无生忍。已得全体。当起大用。是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皆发端于此。历述体用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身刹俱空。故无边际。住忍不动。即是三摩。由理事无碍。而至事事无碍。故曰妙力圆明。谓微妙神力。圆遍而明照也。空藏得力于此。故曰斯为第一。空藏空大竟。
六弥勒识大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修证。三结答圆通。 初(此菩萨先言修。后言证。虽有神用。摄在证果中故。)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弥勒。清凉云。具曰迷帝隶。西域记名梅怛丽耶。温陵曰。正音梅怛利曳那。此翻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谓依惟识观。起同体慈。力最强故。正脉云。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愍物迷识。示迹发明也。
二历述修证三 一遇佛教观。二修习证果。三果后胜用。 初
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
初自述好名。法华云。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是相继有二万佛。皆号日月灯明。弥勒垂迹。乃在最后佛时。去前所过之劫。惟取后佛至今。仅可以尘数计之。故云经微尘劫。佛号日月灯明者。日有导至成熟二义。月有除热得凉二义。灯有破暗传照二义。故玄赞云。佛能导迷至觉。成器熟根。日也。除烦恼热。得涅槃凉。月也。永破愚痴。化生传法。灯也。亦可以识性圆明。无微不烛。如日月灯故。又法华。文殊谓其是妙光弟子。今云从佛出家者。或出家后。转师妙光。如灯明八子事例。名与利相因。既心重世名。则身为利役可知。既身为利役。必将奔走豪门。趋逐权势。故曰好游族姓。法华云。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是也。○尔时下。佛示唯识。世尊因其贪名著利。向外驰求。令知三界惟心。万法唯识。故教以修习唯心识定。依修故。名利所不能牵。族姓所不能屈。其心常澹泊。未曾有散乱。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故曰入三摩地。
二修习证果
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
初以药除病。历劫以来者。从昔至今。经历尘劫以来。以此三昧者。用此摄心。转驰名逐利之役。成严土利生之因。随顺诸佛。行菩萨道。故云事恒沙佛。法华云。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是也。惟识定深。万境如电。视虚名若谷响。鄙微利为蝇搏。故将从前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下。药病双亡。然灯即是定光。从什译故。准法华灯明八子。相继成佛。最后者号曰然灯。今云至然灯。则弥勒初于灯明佛所出家。至第八子成佛时。犹在菩萨地故。虽在菩萨之地。而内证渐深。故曰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然识心三昧。仍前唯心识定。而无上妙圆。乃寓有浅深之义。言历劫以来。修习此三昧时。先观一切诸法。唯依赖耶变现。赖耶具足一切诸法。名圆识心。以此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次观赖耶。唯依真如随缘成立。虽随缘而不变。名妙识心。如是至于然灯佛时。又观真如乃待妄而立。待妄立真。妄真同妄。唯依一心而为本源。名无上识心。今云无上妙圆等。乃原始要终言之。盖初得圆识心时。惟是以识遣法。次得妙识心时。又复以性遣相。后得无上识心时。乃是以一遣待。要知待既不立。说一亦是强名。况复三昧。又从谁立。故曰乃至尽空。是知三昧方也。立法。立相。立性。病也。无上妙圆。皆对症之药也。及乎病尽药除。并方亦无所用。夫是之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乃究竟真唯识性也。
三果后胜用
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
已得其体。当现其用。如来国土等。先现国土为所依之处。国土有三。一法性土。无净无秽。二受用土。有净无秽。三变化土。有净有秽。故统言净秽有无。并非惑现。及与业招。故云皆是我心等。盖由菩萨乘本愿力。从于一切尽空之清净心中。神通变化之所示现。谓虽空而不碍于有也。又既云变化。即非实有。又虽有而不碍于空也。世尊我了等。次现如来为教化之主。言如来国土。净秽有无。本惟心变。众生不知。谓是实有。唯菩萨能了能知。以是之故。例知佛亦唯心。故又于识性流出无量如来。是彼时虽未成佛。已能现土现佛。成辨诸佛所应作事。今佛知此。乃与授记补处。故云得也。历述修证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我以谛观等者。谓初修此观时。先观十方所有根身器界。唯是识心之所变现。此观成时。则识心具一切法。照一切法。故曰圆明。若更观识心从缘。真如有待。唯是一心。乃至尽空一切。是为圆满成就真实之性。故曰入圆成实。从此名相依他。妄想遍计。二俱不立。故曰远离依他及遍计执。清凉引护法释三性云。一切心及心所。由熏习力。所变见相二分。从缘生故。皆依他起。以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遍计如蛇。有名无体故。依他如绳。有相无性故。圆成如麻。是彼体性故。灌顶云。离遍计执。无我也。远离依他。无法也。入圆成实。即得无生法忍也。弥勒以此修证。故曰斯为第一。弥勒识大竟。
七势至根大三 一作礼陈白。二历述教修。三结答圆通。 初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灌顶云。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名大势至。思益云。我投足处。震动大千。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悲华经宝藏佛言。由汝愿取大千世界。今当字汝为大势至。法华列众中名得大势。以其能成辨一切所应作事故。若依本经释者。谓菩萨以念佛心。得无生忍大势力故。摄念佛人。不劳而化。故益以至言。同伦有二。一同修。二同化。同修者。谓恒河沙劫。同修念佛三昧。同化者。谓今在娑婆。同摄念佛众生。同修浅深不同。有住干慧者。有住信位。住位。乃至等觉位者。同化示现不同。有示干慧者。有示信位。住位。乃至等觉位者。故总以五十二数计之。
二历述教修(此菩萨述先佛教示意多。自已修证意少。故标教带修。以摄于证也。)二 一详述佛教。二略述依修。 初三 一总教念佛。二别详念法。三结示利益。 初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梵语阿弥陀。此翻无量光。或翻无量寿。盖名含二义。翻译互出。但既云往昔。且言恒河沙劫。似非现在弥陀。乃古弥陀也。十二如来者。准大本弥陀经。阿弥陀佛。自具十三号。谓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焰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合本号为十三。今始终二号既同。或中间亦同。以佛道通同。古今无异故。言相继一劫者。似是前前后后。转相补处。未必即是一佛异名。然诸佛境界。不可思议。但能成就利益。无所不可。是一是异。是古是今。勿甚拘泥。教其念佛者。或亦因其多障缘故。念佛三昧。有事有理。事念则专注一佛。念念相继。念久成定。名曰三昧。理念则正念佛时。反观自心。观久心开。名曰三昧。灌顶云。念佛法门有四。一持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相。前三后一。事理对论。正脉云。据下文。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
二别详念法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初如同人相忆。生佛虽异。心性无殊。故总以人喻。如法华经喻。以亲友之类。一专为忆者。喻佛生生世世。常念众生。心性同佛。皆应成佛也。一人专忘者。喻众生展转流浪。不知念佛。求佛摄授。接引往生也。若与或同。不期而遇曰逢。有意而会曰见。若逢不逢者。喻众生生值佛世。不知念佛。依旧沉沦也。或见非见者。喻诸佛现相人中。人不念佛。佛亦难度也。二人相忆者。谓彼此互相忆念。喻佛念众生。众生亦念佛也。二忆念深者。喻众生念佛。悲感情切。佛念众生。慈应恩深。如是则感应道交。不惟现前成益。乃至生生世世。佛常护念众生。众生常近诸佛。故又喻以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既尔常护常近。则缘胜因深。生可成佛。而佛可如愿矣。○十方下。如母子相忆。(上以同人相忆为喻。犹恐其忆念不切。故又举母子相忆喻之。以同人较之母子。其情稍疏故。)众生久沉生死。故为如来所怜。虽久沉生死。而佛性不失。故又为如来所念。既怜且念。无时能已。故喻云如母忆子。谚云。儿行千里母担忧。则母之忆子。无时能忘可知。若子逃逝者。喻众生不知念佛。流浪生死。虽忆何为者。喻佛虽怜念。亦无如之何矣。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喻众生设若念佛。亦如佛念众生时之谆切。如是则感应道交。自然生生世世。常得见佛。故喻以母子历生。不相违远。然彼佛既教念佛。而又连举二喻者。盖欲念佛众生。始而如同人相忆。久则如母子相忆。庶念佛之功。日亲日近。当必获其效矣。
三结示利益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初示决定见佛。若众生心者。谓设若众生。心信我说也。心信我说。自然忆佛念佛。忆佛者。系心佛境。如观像观想之类。念佛者。事理一心。如持名实相之类。又忆念虽各分二种。四者亦互用无碍。现前见佛者。如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当来见佛者。如临命终时。舍报安详。生极乐国。花开见佛。而言必定者。确许其决无不见。用以坚行人之心故。○去佛下。示自然心开。承上既必定见佛。则是去佛不远。既去佛不远。则护念缘胜。故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谓不假余门为方便。只此念佛。便得心开。所以华严妙严品。谓念佛三昧。名无边海藏门。以能总摄一切诸法门故。染袭近也。袭近于香。被香所熏。自然身有香气。与彼去佛不远。蒙佛护念。自然心开见佛。事理相类。故以为喻。据此则念佛三昧。亦可名香光庄严。以念佛者。去佛不远。蒙佛光庄严其心。亦如乐香者。袭近于香。被香光庄严其身故。详述佛教竟。
二略述依修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我本因地。即指昔在超日月光佛时也。蒙佛所教。如法忆念。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曰入无生忍。谓正当心开之时。一念不动。万有皆空。不见生灭法也。因中以念佛得益。果上以念佛度生。故今于此界。摄念佛人。此界即指娑婆。或亦分身他土。今对释迦。且约此界言之。净土即指安养。不归他土。唯归安养者。略明五义。一势至菩萨。本修因处故。二诸大菩萨。尚愿生彼故。三阿弥陀佛。愿力深重故。四三辈九品。皆得往生故。五十方诸佛。同赞西方故。此皆事论。若以理论者。自心即是弥陀。法性即是净土。违真逐妄。背觉合尘。即是舍安养而生娑婆。反妄归真。背尘合觉。是其所宜。故惟摄归净土。历述教修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那律选眼空生择意等。各有选择。势至不尔。故云无也。都摄六根者。谓眼不观色耳不听声等。摄六和合。归一精明也。一精明心。离于分别。如是念佛。名曰净念。常念常净。常净常念。名曰相继。入无生忍。证不退转。名曰得三摩地。较之余门。独为直捷简易。故曰斯为第一。(此七大中。以火大为首者。贪欲为烦恼根本。宜先治故。以势至殿后者。于观音耳根。娑婆众生。不能修彼者。便修此故。)总结诸圣略说竟。
楞严经指掌疏卷五终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