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道源法师:《圆觉经》之文殊菩萨请法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7日
来源:   作者:道源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道源法师:《圆觉经》之文殊菩萨请法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寂灭者不生不灭,释迦佛成了佛,他身体入三昧,心也入三昧,但是没有身相,也没有心相。他入三昧,是无入而入,是平等的本际。本际者,本来的理体,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平等不二,叫做平等本际。

  「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有入三昧,就有出三昧的相,佛统统没有,平等无差别叫不二,于不二的境界是随顺的。我们的真心本来就遍满十方,但是众生在人道里硬起我执、法执,执着这个身体是我,把它越执越小,执着到这个臭皮囊里面,你把最后一念生相无明断尽,真心立刻遍满十方,与十方诸佛平等无差别。「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这四句是赞叹婆伽婆入神通大光明藏的境界。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佛的清净国土,不是凡夫二乘的境界,也不是诸大菩萨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入神通大光明藏,在「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的境界之中,现出来一个清净国土。

  如来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依报的国土有四种: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拿如来的三身,配这四种国土。

  一、如来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

  常寂光,常寂而常光,就是大光明藏,但是法身没有相,如来的身心不二,依正不二,并不是有一个正报的法身佛,依止常寂光的依报。我们凡夫研究道理有这个名词,实际佛的本际,没有正报,也没有依报。要研究他的正报,叫法身佛;要研究他的依报,叫常寂光土。法身无相,《大乘起信论》说:「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因此《地藏经》一开头,十方如来到忉利天,各遣侍者问讯世尊,佛与佛怎么不见面寒暄呢?因为佛与佛没有彼此身相迭相见,没有两个身相。

  二、如来的报身,住在实报庄严土。

  菩萨修六度万行,庄严净土,他有实报庄严,所以住在实报庄严土。如来的报身佛有相,是菩萨看见的,报身佛为度这些菩萨,也住在实报庄严土。

  三、如来的三身,不住方便有余土。

  二乘人修的是方便道,三界以内的烦恼已断,三界以外的烦恼没断,烦恼有余;三界以内的生死已了,三界以外的生死没了,生死有余。因为他们的根机不够,如来给他们说方便法门,修方便道,所以叫方便有余。又二乘人入偏空涅槃,以为所作皆办,具诸佛法,他们证了四果阿罗汉的无学位,生到方便有余土,再不要听,再不要学,佛摄受不了他们,所以如来的三身,都不去方便有余土。

  四、应化身佛,住在凡圣同居土。

  凡夫住在凡圣同居土,我们凡夫住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再分成六道:三善道、三恶道,佛、菩萨、声闻、缘觉四种圣人,也在三界以内随缘度化,所以叫凡圣同居土。有善根的凡夫,看见的应化身佛,是随类化身;二乘人看见的应化身佛,是在印度示现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但是二乘人证到无学位,入了方便有余土,不要亲近佛了,所以应化身佛,住在凡圣同居土。

  「于不二境」,如来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现诸净土」,现出实报庄严土来。「现诸净土」,叫处成就,是第五种成就。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第六种叫众成就,讲经要有听经的大众,有什么人听呢?「与大菩萨摩诃萨」,菩萨就叫菩萨,怎么叫大菩萨呢?因为菩萨有权教菩萨、实教菩萨,实教菩萨叫大菩萨。实教里面还有三贤、十地、等觉、妙觉,等觉是菩萨的最高位,叫摩诃萨,梵语「摩诃」是大的意思,「菩萨摩诃萨」是指大菩萨中的大菩萨。

  「十」在《华严经》表无尽,叫做事事无尽。「俱」是同在的意思,「十万人俱」,有无量数大菩萨聚在那儿听《圆觉经》。下面标出来首领的名字,这是众成就。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第一位文殊师利菩萨,梵语「文殊师利」,中国话翻成妙德、妙吉祥,他的功德最妙,因为文殊师利菩萨,虽然示现菩萨身,实际是七佛之师,在释迦牟尼佛座下示现大乘弟子,帮助佛弘扬教化,他的功德妙,所以叫妙德。因为他能冥加显护,消灾灭罪。多念文殊师利菩萨的名号,多拜文殊师利菩萨的相,就能消灾灭罪,所以叫妙吉祥。每一个菩萨都能消灾灭罪,为什么单独标举他?因为在声闻乘弟子之中,舍利弗智慧第一;在菩萨弟子之中,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第一,智慧就是光明,你有什么灾难、罪过,见了智慧光以后就会消灭掉。所造的罪业,好像霜雪,阳光一出来统统溶化,所以独标吉祥之意。

  第二位普贤菩萨,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普是普遍,他是大行第一的菩萨,他的行门弥满法界,遍法界都是他行菩萨行的地方。位,是这位菩萨的地位。临,是临近。极圣,最极的圣人就是佛。他的地位临近最极的圣人,与佛只差一等,所以叫大行普贤菩萨。《华严经》上的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上首是文殊师利菩萨,下首是普贤菩萨,表大智、大行。

  第三位普眼菩萨,普是普遍,眼是眼睛。这位菩萨的眼睛,普遍观察一切众生,普遍救护一切众生,等于观音菩萨现千眼的意思。

  第四位金刚藏菩萨,金刚譬喻般若智慧,这位菩萨得到般若智慧,等于得到金刚宝藏。因为金刚能坏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坏金刚,得到般若智慧,能破除一切烦恼,一切烦恼破坏不了般若智慧,这位菩萨得到般若智慧,所以叫金刚藏菩萨。

  第五位弥勒菩萨,就是我们娑婆世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翻成中国话叫慈氏,是大慈弥勒菩萨。要是跟观音菩萨对照,观音菩萨是大悲观音,弥勒菩萨是大慈弥勒。

  第六位清净慧菩萨,清净慧也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中无妄染叫做清净。不是对着妄染之法叫做清净,本来清净,没有虚妄、染污之法,所以叫做清净慧菩萨。

  第七位威德自在菩萨,威严、功德都自在无碍。

  第八位辩音菩萨,怎么叫菩萨?你要利益众生才叫菩萨。怎么利益众生呢?弘法是菩萨的家务,利生是菩萨的事业。你出了家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还要弘法利生,得具足辩才,辩才有四种:法、义、词、乐说。

  一、法无碍辩:说世间法、出世间法,说法无碍。出世间法,说小乘法、大乘法,统统不起障碍,很自在,叫做法无碍辩。

  二、义无碍辩:每一个法相里面,都含有义理,说法相,解释义理,自在无碍。说世间法、出世间法,说得头头是道,叫做义无碍辩。

  三、词无碍辩:言词无碍,你要是前生前世有弘法的善根,说话很流利,就是词无碍辩的本钱,你学讲经说法最好,因为你口齿流利,说话咬字很清楚,叫做词无碍辩。假若你说话很笨,不要退心,练习多讲,讲多就流利了,这跟学唱赞子一样,最初结结巴巴唱不好,一唱就掉板,等唱久了,不是唱得很流利吗?跟学英文一样,你最初学英文,结结巴巴说不出来,等你说多了,自然流利,你讲经讲得流利,就叫词无碍辩。词无碍辩不是光说话流利,不但一种法相、一种义理,讲得滔滔不绝,重重无尽的道理,都要讲得流利。

  四、乐说无碍辩,就是你自己欢喜说,人家欢喜听。你讲得滔滔不绝,说话很流利,人家不爱听,不是冤枉费力吗?要讲众生欢乐听的道理。我的《佛堂讲话》十大愿王里面讲四种无碍辩,讲得很详细,你们可以参阅。

  具足四种辩才,就叫做辩音。佛有八种音声,我们要学佛的音声,讲经的音声,太粗气,不好听;太小声,人家听得费力,也不好听。音声要讲得不高不低,非常庄严。讲经不是讲笑话,不是聊天,讲的都是很庄严的道理。你讲得不庄严,听者不起尊重心,所以音声要庄严,合起来叫做八音四辩。佛是八音四辩,这位等觉菩萨虽然还没有具足八音四辩,但是也跟佛差不多,所以叫做辩音菩萨。

  第九位净诸业障菩萨,刚才讲婆伽婆,讲业的障碍力很大,你不把它消掉,它处处给你生障碍。菩萨用功修行,消业怎么消呢?先不造新业,再忏悔旧业,忏悔就依着《八十八佛大忏悔文》,那都是《华严经》的道理,你诚诚恳恳地念,过去的业都会消掉。《大忏悔文》五十三佛,出自《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三十五佛,出自《大宝积经》,合起来八十八佛,加上阿弥陀佛,实际是八十九佛,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想想:念《大忏悔文》,什么业不能消?有人说:我念多少佛,业都不能消!那是你念得不够诚恳,而且不知道佛号含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你要诚诚恳恳依着《大忏悔文》来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都能净除,这位菩萨,是净除一切业障的菩萨。

  第十位普觉菩萨,自己普遍觉悟;觉悟众生,也是普遍觉悟。

  第十一位圆觉菩萨,圆满觉悟的菩萨。十二位法身大士,这是第十一位,依着《华严经》的道理,具足前面十位菩萨的功德。前十位大菩萨,每一位都有一种偏德,菩萨哪有偏心,怎么有偏德呢?因为他在度众生时,表现各有所偏,文殊师利菩萨偏于智慧,普贤菩萨偏于行门,把前面十位大菩萨的功德合起来,就是圆觉菩萨。

  第十二位贤善首菩萨,是最贤、最善、最第一的菩萨。

  「而为上首」,是诸大菩萨最上座的首领、大学长。

  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与诸眷属,皆入三昧」,这十二位大菩萨,各人都带来他的眷属,就是他教化的菩萨。前面说十万人俱,这里才说出来都是他们带来的眷属,统统入了三昧。

  「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因为如来的法会,是平等无二的法会,菩萨还没有成佛,有差别就不平等,所以得入了三昧,才能跟佛平等同住法会。这个入是有出入之相,跟前面「入于神通大光明藏」,没有出入之相的入,不一样。菩萨有入相、出相,将来听完《圆觉经》还要出三昧。我们在讲堂听经的时候,你要把心定下来,不要打妄想、打瞌睡,就是入于平等法性,定下心来听,没有听不懂的。你一面听,一面打妄想,刚刚不打妄想,又打起瞌睡,我讲了一小时,你们瞌睡还没醒来,怎么听得懂?所以现在就学着:听经要定下心来,定下来就等于入了三昧,才能听得懂经。这些菩萨是十二位法身大士,当然可以跟佛同住平等法会,可是眷属非得入三昧不行,大家都入了平等之相,才能参加如来平等法会。

  序分分二科,讲到这里,第一科证信序,六种成就讲完了,下面第二科发起序,把《圆觉经》发起来。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于是」,就在这个时间。「文殊师利菩萨」,这十二位诸大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第一,所以由文殊师利菩萨出来发起。在这平等法会之中,本来没有差别相,但是理不碍事,事相的礼节,还是不可废除。所以你学大乘佛法,学到偏空那一边,大错特错。理与事不相碍,你着了事相,学错;你着了空理,也是学错,所以既不可执着空理,也不可执着事相。这就是在平等空理的法会中,还是不废礼貌,请法有请法的规矩。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从他的本座站起。「顶礼佛足」,以自己最尊最贵的头顶,礼拜佛最卑最下的双脚,这叫做最敬礼。「右绕三帀」,匝就是圈,我们现在早晚课,要绕佛三圈,就是这个礼节,所以我们造佛殿,佛像后面一定要留空间,可以绕过去。日据时代,台湾被日本人占领,没有人讲佛法,大家只知道造佛殿,为使空间大,佛像都贴到墙壁,绕佛三匝的礼节就不能行了。

  「长跪」,其他经是右膝着地,单膝跪下来,这是佛的方便慈悲,因为两个膝盖齐跪不能持久,一个膝盖跪下可以持久,但是这里是平等法会,都是法身大士,两个膝盖都跪下,不会疲乏、腿疼,因为他没有执着身相。「叉手」,就是合掌,合掌有种种方式,把十个指头叉起来,叫合金刚掌,是坚固不坏的意思。还要记得规矩,十个指头叉起来,要叉得刚刚好,不能叉过头,现在只有学密宗的人,还有叉手合掌,我们显教只合掌不叉手。「而白佛言」,弟子跟佛说话叫仰白,表示恭敬,佛跟弟子说话叫下告。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大悲世尊!」世尊本来具足大悲大智,悲智双运。现在请法救度众生,表大悲之德,不称大智,而称大悲世尊。「世尊」,就是梵语婆伽婆,为世出世间之所尊,为九法界之所尊,所以叫世尊。

  「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诸来」,是诸方而来,「法众」,即闻法的大众。文殊师利菩萨不是为他个人请法,是为法会之中诸方来听法的大众请法。「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如来最初跟我们一样是凡夫,也是修行成佛。「本起」,是根本发起,也就是最初发起。「清净因地法行」,如来现在成佛叫果地,在他最初发心叫因地,如来因地修行的是清净法门。如来最初发心修行的是什么法门?希望你能跟我们说说。如果没有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慧,问不到这个根本问题。

  你们听过《楞严经》,你找不出因地法行,修的都是无益苦行。犹如饭的本因是米,米才能作饭,做成饭是果。你没有找到米,把沙子当成饭的因,蒸沙作饭,蒸到无量阿僧祇劫也不会成饭,因为沙子不是饭的本因。所以外道修行叫无益苦行,苦得不可开交,结果吃了苦还不能成佛,因为他找不到成佛的因。我们佛弟子出家,今天修、明天修,乱修一气,叫盲修瞎练,不得利益的苦行。尤其台湾佛弟子,根本不知道怎么修,只求吃素吃得清,才叫修得好。台湾有些佛门里面的外道,着相着得厉害,吃苦菜,苦不苦呢?真苦,他连饭都不吃,南部还有吃地瓜的,要是吃地瓜能成佛,那不是很容易吗?结果苦是苦,不得利益,因为没有找到成佛的本因。这个很要紧!所以诸位同学要庆幸自己,你有善根,上能仁佛学院,听了大乘经典,跟你讲这些道理,你要认为是稀有,闻所未闻。不然你发了道心,天天在那儿修,你没有找到成佛的因行,结果不会成佛。

  文殊师利菩萨问法,因为法会的大众,发大乘心,要修大乘行,一定要知道如来当初在因地,用的什么行门?找到成佛的正因,才能得到成佛的正果。四圣六凡十法界,各有因果,三藏十二部,离不开因果二个字。不懂因果的人,开口就说我们迷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迷信呢?那不是玄妙之理,是事实问题,你看见西瓜好吃,你得种西瓜的种子。你种其他的种子,想结西瓜,怎么结得出来?你想吃豆,得种豆,才能得豆;你想成佛,得修成佛的正因。

  「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还有一个问题,《圆觉经》后面会讲到,修大乘行门的菩萨,修起来容易有:作、止、任、灭四种病,只有《圆觉经》讲菩萨这最细微的病,文殊师利菩萨问如来的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清净就是不许有修行的病出来,你着一点点相,就是一种病,我们发清净心,修行不要出病,请如来为我们说,就是为现在法会的大众而请。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如来在示现的净土,与法身大士讲大乘佛法,我们怎么能得到利益呢?《圆觉经》是文殊师利菩萨替法会的大众请求的,他们在法会当时闻到《圆觉经》,就得到利益。《圆觉经》本来是在实报庄严土说的法,要结集起来流通到世间凡圣同居土。并且由正法流通到像法,由像法流通到末法,到末法时代还有发大乘心的众生,一学起了邪见,本来天天学佛法,实际在学外道。所以怎样能使末法时代的众生修大乘者,不堕落邪见,因为一起邪见,所修的行门都成无益的苦行。这是两种请求,一种是说给当时法会的菩萨听,一种是要流通到末世给我们听。这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不但有大智慧,还有大慈悲,悯念末法时代的众生,所以后面佛就赞叹他善哉!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文殊师利菩萨请法以后,整个身体拜下去,身体有一个头、两只手、两只脚,叫五体,五体投到地下,这是倒身下拜。现在密宗西藏的喇嘛,还行这种礼,他们说我们拜佛,不是五体投地。这是因为佛法传到中国,当初佛教徒也是行倒身下拜,但是中国儒家讲究礼节,行的是屈身磕头,两个膝盖跪下来,把头磕到地下,叫曲身礼。佛教行倒身下拜是最恭敬,儒家说我们佛教不懂礼节,是在摔跟斗,毁谤我们,过去弘法的大德,为利弘法,顺应国情改行曲身礼。「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就是请法的语言说完了,再磕头顶礼请三遍,这是表示重法,最极的恭敬。

  讲到这里,把发起序讲完了,由文殊师利菩萨启请,把这部经发起来。发起序出来请法的菩萨,叫当机众。《金刚经》是须菩提尊者一个人请法,只有他是当机众。但是《圆觉经》分成十二章,有十二位当机众。

  圆瑛法师《讲义》的科文一定要看,科文不看清楚,经文的段落就分不开。科文就是那一段经文的纲要,你把科文记得,那一段经文的大意就记住了,所以你得把科文看清楚,看懂还要记到心里,下面接着讲正宗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