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九讲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九讲
初学悦耳.宝藏库(前行引导)
龙萨娘波尊者 造论
妙音龙多加参尊者 传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汉译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12月04日传讲内容
【原文】
戊一、入座前行
依于三摩地无障之幽静山处,安坐褥垫,身要端直,意宜静憩,排出三节风,观一切疾病、邪魔、罪障由此清净,并作清净发心而祈祷:“三世诸佛之密意与事业总集之本体,乃为调伏如我等心相续而显现之,呼唤大宝上师!吾等一切苦乐如何显现,恩师遍知!祈请大悲加持吾等不净之自相续即成清净心;加持吾非法之自相续行于正法;加持断除暂时修法与究竟所断之障而行于正法道;加持修道中逆缘诸迷惑悉净灭;加持不遮止一切幻象而显现智慧矣。”故勿如空谷犬吠,应随文入观,专一而祈祷。
【正文讲解】
今天我们继续宣讲论义之“入座前行”。
闻法的时候,对闻法的方式、动机与行为正确无误的行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常常反观自心。
自心的这个“心”指的是恒常不断、数以百千万计的众多妄念。无有间断的妄念,也就是这个心,称之为相续。这个心念要经常去反观,观察这个心识是善还是不善,及时去改变自己的相续,就称之为反观自心。如是这般无误取舍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才可以趋入正法。
如在前行中所宣:“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将自相续不善的动机、无记的动机转变为善念,称之为自净其意,清净自己的相续即为佛教,不是改造身语就是佛教。
华智仁波切曰:“ 非以发髻非以棍 ”,若只是改变身语,这只是道貌之相;只有改变心,才是心善身语善。
“心为诸法源,调心佛善说 ”。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调伏自心而宣说。这个心是最重要的。
一、四厌离心的重要性
本师释迦牟尼佛次第而说法,首先宣说的是四谛法义。即:了知苦谛、断除集谛、修持道谛、现证灭谛。
世尊转*轮的时候,首先所宣为苦谛。
如果没有认识痛苦,就无法生起脱离痛苦之心及出离心,无法趋于正法之道。
当认识一切苦难与痛苦之时,就自然对轮回生起厌离之心及超越轮回解脱之心;思维四厌离的功德,首先就是暇满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这样修持、思维就能生起对此生的厌离。
其次思维业之因果与轮回过患,断除对来生的执着,对轮回生起厌离之心。
修菩提心的目的是为了断除我执与自私自利的心。
今天所讲的法义是暇满难得。而暇满难得非常重要,不光是了知而且要细致思维铭记于心,并且在座上与座间分开,具要而修行,将其纳入自己的心相续。
对初学者来说,由于不具备见解和修行,因此无法依见解和修行调伏自相续,唯有暇满难得与四厌离心才能调伏自己的心相续,此四厌离心非常重要,必须铭记于心。
如果没有好好修四厌离心,那么你的相续无法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即便生起也无法坚固,修行也是无法圆满的。比如,有人依止寂静之处修行十几年,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最终被世间八法所染污,为了名闻利养去修建寺院、四处讲法等等,究其原因就是四厌离心之基础没有打好。
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真正的佛弟子,若想此生修行圆满,不被世间八法所染污,四厌离心之基础必须在心相续中稳固。如噶当派之四依法教言所云:“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壑”。
恒常去修持四厌离心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时时去观修,必须以此来调伏自心。
二、入座前行
“首先所宣是入座前行,依于三摩地无障之幽静山处,安坐褥垫,身要端直,意宜静憩,排出三节风,观一切疾病、邪魔、罪障由此清净,并作清净发心而祈祷。”
入座前行以前也详细地宣讲过,今天再重复宣讲一次,希望大家铭记于心。在入座的时候,这些次第要一一具备。座上与座间的次第和要点要详细地铭记于心,如实奉行,这样的修行才能具要。具要的话,修的才是正法;如果不具要的话,无法成为正法。
(一)打坐要点
打坐必须要有头有尾,具备打坐的次序。有些人认为打坐就是坐在那里,处于无念当中为打坐;有些人认为虽然在起妄念,但是自己认为没有起任何妄念,在改造当中去打坐,认为这是打坐;还有一些人认为观修或者念诵,以心的造作方式去坐一段时间为打坐;有些人在打坐当中,念诵很多数量的心咒,认为这样是打坐;这些都不是打坐。打坐必须有头有尾,打坐的次第必须要具备。
打坐必须具备三殊胜,即前行、正行和结行。如果没有被三殊胜所摄持,你所做的打坐都是道貌之相,并非正道;你所修之法都是道貌之法,并非正法。对于上等根机者,已经达到座上和座下没有区别,
自然没有前行、正行和结行之分,这种根机的弟子如同白天的星星一样,非常稀少。即便具备这样的根机者,若依照上师的教言而次第修行,修行之中决定不会有任何的歧途、偏道和误道。
比如说当我们平常吃一顿清香的米饭,必须要具备灶具、火和水等等因缘。如果不具备这些因缘的话,仅有米和面无法做成米饭。如同这个比喻般,如果在打坐当中,身要、语要和气要等要点不具备的话,这样的打坐也无法成为真正的正法,无法成为真正的打坐,道貌之相而已。这样去修的话,自然会出现很多歧途、偏道和误道。打坐当中必须要具备这些要点和次第。
(二)打坐地处
“依于三摩地无障之幽静山处”,三摩地为寂止。地处要选择适合修寂止、不起妄念的清静之处。比如说,在路边人多车多的地方、喧哗嘈杂的地方,心无法清静下来,相续当中无法生起寂止。修法的时候不该依止这样的地处,要选择无障之寂静之处。
比如入座之处很潮湿、有石块、不净的呕吐物、不平,或者悬崖边及山边不稳定之处,这些都不是寂静之处,都要避免。没有这些违缘的平整地处才称之为寂静之处。
(三)排风要点
身要以毗卢七支坐法端直而坐,在打坐期间要一一奉行此要点。具备身要入座以后,语要排出三节佛风。
排风有龙萨和龙钦的传承,这里宣说的是龙萨的传承。
手结定印放于脐下四指处。首先用右手的食指压住右鼻孔排风,
所缘之观想为自他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的贪嗔痴及所造的一切罪障、习气、疾病、邪魔、打坐中的昏沉、掉举和迷茫等,通过排风得到清净,如是观想而排气;复次,右手结定印放于脐下四指处,用左手食指压住左鼻孔排风,同时观想自他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的贪嗔痴及所造的一切罪障、习气、疾病、邪魔、打坐中的昏沉、掉举和迷茫等,通过排风而清净,如是观想而排气;最后,双手结定印在脐下四指处,双鼻排气,同时观想自他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的贪嗔痴及所造的一切罪障、习气、疾病、邪魔、打坐中的昏沉、掉举和迷茫等,通过排风而清净,如是观想而排气。
身要毗卢七支坐法的必要性在于,身中有脉,脉中有气,心识随气而住。身直则脉直,脉直则气止,所起之妄念自然会减少,心自然会堪能,有如是之功德。
排风的必要在于以所缘而净障。在排风之中,所缘观想为自他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的贪嗔痴及所造的一切罪障、习气、疾病、邪魔、打坐中的昏沉、掉举和迷茫,通过排气而清净,此时所缘观想而净障。打坐之中,不会被迷乱所束缚,也不会出现障碍等违缘,具足如是功德。
(四)调整发心
排三节或者九节佛风后,要清净地发心。此时要反观自己的修法动机,为什么修学大圆满法而打坐?此时的动机若为不善,比如为了遣除病魔,或者躲避国王的惩罚,或者为了名闻利养,若仅仅是为了此生的话,并非修行者的行为。此时通过反观应该知道,真正的修行
者的行为是怎样的,以菩提心而摄持的清净发心非常重要。
如果此时的动机是既非善也非恶的无记发心,应该及时转变。把不善的发心断除掉,把无记的发心转变为清净之善念发心,也即为菩提心——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等十不善念,愿一切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之因等十善念、六度及究竟佛果。
不管是出家男众、出家女众,还是在家男众、在家女众,此时的动机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前行是一切法之开始,一切法之基础。前行基础非常重要,大家不仅仅要闻而且要思,一定要铭记于心。不管你是修四厌离心、五加行、窍诀和顿超,此时的动机非常关键。
如果没有把前行铭记于心如理奉行的话,就是五不持之颠倒持。有些人认为没有前行的基础,可以修窍诀,这就是颠倒持。
没有前行之基础,想修窍诀和顿超,也是无法做到的。没有按照次序而修,颠倒而修无法修成正行;即便去修的话,也是道貌之相,是口中之法,并非正法。此时所宣说的前行是一切法之基础,希望大家如理去思维,如理去奉行是非常重要的。
三、祈祷上师
(一)祈祷上师的重要意义
当此时的动机转变为菩提心的时候,在自己的前方观想上师。观想上师后专一而祈祷:“三世诸佛之密意与事业总集之本体,乃为调伏如我等心相续而显现之,呼唤大宝上师!吾等一切苦乐如何显现,恩师遍知!祈请大悲加持吾等不净之自相续即成清净心;加持吾非法
之自相续行于正法;加持断除暂时修法与究竟所断之障而行于正法道;加持修道中逆缘诸迷惑悉净灭;加持不遮止一切幻象而显现智慧矣。”
祈祷的时候要随文思意。若如空谷犬吠般,仅仅是念诵词句或者口头上祈祷,无法得到上师之大悲加持。
上师是三世诸佛之密意与事业总集之本体,为调伏如我等心相续而显现,最无上的也是上师,如是这般观想而呼唤上师。
吾等一切苦乐如何显现,都是上师的加持,除了上师外没有其他的所依之处,如是去思维,如是去忆念,如是去祈祷。
莲花生大士曾说:“我无来去,惟信我者,即现前而为说法”。
观想上师的时候,上师现量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而不是心在观想,上师在他处,这是不如法的。观想祈祷上师的时候,不应该有任何怀疑,应如是现量观想。要真心诚意地祈祷上师,加持不可思议。心行于法,法行于正道,消尽行道惑,幻化显智慧,这些自然都会做到。
祈祷的时候,应以感恩戴德之心,热泪盈眶、汗毛耸立,心里所想唯有上师,自然会得到上师之大悲加持。如果是心和眼处于散乱之中而祈祷的话,得不到任何的加持。
祈祷的时候,要知道自己为何而祈祷。比如说,打坐的时候,当自己相续中生起了贪心和嗔心的时候,就要大声地呼唤上师祈祷上师:“上师遍知!上师遍知!您看,我的相续中生起如此之恶念,请您加持我消尽不净之念!”祈祷的时候,要知道祈祷的原因和目的。
当自己生起贪心、嗔恨心、痴心、傲慢心和嫉妒心的时候,自己
有畏惧和忏悔之心,祈祷上师加持自相续断除这些恶念,如是专一而祈祷。
具备此意乐心而观想上师现量在自己前方,自然上师从来没有和你分离过,也会现量见到上师,也会得到上师之大悲加持。
前一阶段,在新龙县有个老和尚,病危的时候祈请我过去。我告诉他:“此时你的病情很重了,不要忘记祈祷上师!不要忘记上师传给你的法!其他一切所用及亲朋好友不要管他,这些没有任何意义,此时要把上师的话铭记于心。”
这位老僧临终的时候,现量见到了我和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他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在第二次顶礼上师的时候圆寂了。当我再次去的时候,这位僧人虽然被冻僵,但心间是暖的,说明他仍在等持之中。如是忆念上师及上师的教言,就能得到加持。
如这个公案般,要以无任何疑惑之心,现量观想上师在自己的前方,现量就能见到上师,如是得到加持。希望大家铭记于心。
(二)什么是加持
什么是加持?
加持有正邪之分。
上师的加持会令自相续之贪嗔痴减少或得以清净,这就是正之加持。
邪加持为鬼及外道之加持。比如说,鬼的加持是现量见到鬼之种种不清净之相。在汉地的附体,如果附体是牛的话,口里发出的是牛的声音,身体所做的是牛的一切。这些都是邪加持。
上师的加持会令自己自相续贪嗔痴之心减少,出离心和菩提心及修行、见解等等方面增上。比如说,以前自相续贪嗔痴都非常炽盛,但现在自己的说话方式处事方式都有所改变,变得寂静调柔,这就是得到上师的加持。
这样专一而祈祷,具备身要、语要和气要的前提下,观想上师接受四灌顶,上师与自心无二。这就是以上所宣之要点。
四、思维暇满难得之体相
戊二为如何成为瑜伽法器之共同前行,四厌离心为法之正行。
戊二、如何成为瑜伽法器之共同前行
分二:己一、因四厌离引导自心行于法;己二、依皈依等引导法行于正道。
己一、因四厌离引导自心行于法
由固执轮回为净、乐、常而漂泊六道,断此应具四因:庚一、暇满难得;庚二、寿命无常;庚三、业之因果;庚四、轮回过患。
人身如同马辔头一样,处于轮回之十字路口,解脱与轮回都取决于此暇满人身。
这样的人身如果具意的话,能够趋入解脱之道究竟成佛。若为无意义之人身,不修持正法,也会无数世继续漂泊于轮回中。
只有正法,依此暇满难得人身而修,才能让此人身具备真正的意义。
智悲光尊者曾经说过: “善则此身解脱舟,恶则此身轮回锚。”
此人身是否有意义,在于修持正法,趋入正道。如是之暇满人身是解脱究竟成佛之所依身,其他众生种种所依身是无法步入解脱究竟成佛。如是思维以后,对趋入解脱究竟成佛生起向往之心。
庚一、暇满难得
分五:辛一、宣说暇满之体相;辛二、宣说难得之因;辛三、为修佛法之依处;辛四、难再获得;辛五、目的。
辛一、宣说暇满之体相
呜呼!为恒常大悲摄受之充遍虚空边际一切有情父母,故呼唤上师与金刚道友!于三恶道与三善道之中难获得八闲暇与十圆满之人身,不复受生于八无暇之处为八闲暇。如颂言:“地狱、饿鬼及旁生,蔑利车与长寿天,邪见不逢佛出世,喑哑共为八无暇。
呜呼!“呜”为经常祈祷上师,“呼”为上师如同自己的母亲一般,赐予解脱究竟成佛之功德,是无上的恩赐。能得到这样暇满的人身是上师的恩赐,没有生在无暇修法之处也是上师的加持,如是去观想而祈祷。
八无暇为没有时间修法、也没有遇到佛法及无修法之处。比如说地狱众生,没有修法的时间也无法遇见上师,也无有修法之意乐,他恒时所受的是寒热之苦。即使上师亲临到地狱众生面前,因其业力,所见到的也是阎罗王,无法见到上师。饿鬼道、旁生、边地、长寿天、邪见、暗劫及喑哑这些众生,仍然是无有修法之意乐也没有修法时间。这些都称之为八无暇。
此八无暇之众生无有修法时间和意乐,仅仅是在口中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需要在打坐的时候,按照次第性地细致观修。比如说:观修热地狱的众生,其处所、身相、痛苦及寿量,是否有修法时间和意乐,如是细致观修,自然会在你的相续生起这样的定解——如果我生在这样的无暇之处,真的没有的时间去修法。同样,对饿鬼道、旁生、边地、长寿天、邪见、暗劫及喑哑这些众生,如理如法地次第性观修他们的处所、身相、痛苦,这样,你的相续中会对现在的闲暇之身生起难得之心。
回 向
【备注】: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