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三十四讲 祈祷-前行备忘录-六垢之内收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三十四讲 祈祷-前行备忘录-六垢之内收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第三十四讲 2012年12月30日

  【原文】

  内收:如果心过分向内收,就会出现恹恹欲睡和昏昏沉沉的现象。为此,要做到诸根悠然、神志清晰来听法。

  疲厌:当讲法的时间过长,加之又饿又渴,日晒雨淋,很有可能会舍弃正法和上师。在没有造舍法罪之前先发愿值遇正法和上师,再退出讲堂。或者,生起喜悦之情,心想:我以前无有意义白白空耗了生身性命,这回为了妙法,依靠病痛饥渴等可以替代一切有情的病痛等苦难,由其他世界趋往金刚地狱的累累恶业,在我等大师的刹土——这个业力之地的南赡部洲,只是以头痛脑热就能得以清净,这下可以尽除无量恶业,圆满无量资粮,我实在欢喜。以这般满怀兴高采烈的心情听闻正法。

  ——《前行备忘录》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相而宣讲。

  此前行分三:首义、论义、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所宣的是论义。论义乃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由吾等殊胜上师无谬之口传所著之备忘录。此论义分为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今天所宣的是“第一、共同外前行”。共同外前行分为: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六个科判,今天所宣的是“第一、暇满难得”。暇满难得引导又分为闻法的方式和所宣之法之次第。今天所宣的是“第一、闻法的方式”。闻法的方式又分为动机和行为,动机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行为。

  行为分为所断之行为和应取之行为两种。今天所宣的是“第一、所断之行为”。所断之行为又分为三过、六垢和五不持。三过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第二、六垢”。

  六垢如《释明论》中所宣:“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此为六垢。在《普贤上师言教》当中的六垢已宣讲完毕,今天宣讲《前行备忘录》中的六垢法义。前面的四垢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内收之过患。

  略宣祈祷的方法和目的

  宣法之前,我在法座之上祈祷传承祖师。祈祷之时,每一个人手中的法本都有祈祷颂词,此词句必须铭记于心,如理理解这些祈祷词句的意义和必要性非常好。

  如此祈祷的意义是什么呢?如此祈祷是为了加持吾之自相续、自心行于法、法行于正道、消尽行道惑、幻化显智慧。我在念诵时也是在祈祷传承祖师加持自他相续。你们在祈祷之时也应随文思义,如理如法做祈祷。

  什么是祈祷

  什么是祈祷?祈请自己所欲、所求之事情尽快实现,此称之为祈祷。但有些汉族弟子,让他去祈祷上师,却不知道如何祈祷上师、怎样去祈请加持。

  如何去祈祷

  以前也讲解过祈祷,那么如何祈祷呢?比如说一个乞丐,没有穿的、吃的、没有受用,缺乏一切财物。他希望得到吃的和穿的,于是他在富人面前乞求说:“我很饿,我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受用!请你可怜可怜我,给我点吃的、穿的,让我不要挨冻。”乞丐这样向富人祈求。祈祷的方式如同这个比喻般。吾等弟子如同乞丐般,没有吃的和穿的,也没有一切受用;上师如同具足吃穿、受用圆满的富裕之人。自己缺乏究竟遍知的果位、缺乏安乐、缺乏究竟遍知的善因,此时如同乞丐向富人乞求般祈祷:“祈祷上师您遍知!请您垂视我!请您悲悯我!请您赐予加持!请您赐予我遍知果位!……”如是而做祈祷。

  在座的大众都是修行者,当心未入正法、刹那间生起非法恶念之时,此时就应该祈祷上师:“大恩根本上师遍知!如今我相续刹那间生起非法之念,请您大悲加持!消除相续生起的刹那恶念!”也应如是而做祈祷。

  同样有些弟子欲求修法,但是又不想修法或法不入心时,此时也应祈祷上师:“大恩根本上师!请您悲悯我!请您垂视我!请您加持我!现在我想修法,但心无法入法,此时此刻请您赐予加持令我心入正法!”这样口中念诵祈祷文,心里作意而做祈祷。

  当相续生起贪、嗔、痴、傲慢、疑的时候,也要祈祷大恩根本上师:“上师遍知!请您垂视我!我的相续生起贪、嗔、痴、傲慢、疑等粗重的恶念,您遍知!请您垂视我!请您加持消除此时我相续的贪嗔痴!加持我的相续生起善念!”口中这样念诵祈祷文,心随文作意而做祈祷。生起信心的时候,此时也要祈祷上师:“大恩根本上师遍知!请您垂悯我!是您的大悲加持而令我此时相续生起信心。”如是祈祷。比如自己相续生起菩提心的时候,仍然祈祷上师:“大恩根本上师!因您的恩德所致,自己相续生起了这样的菩提心……”如是而做祈祷。因此,当生起恶念的时候,祈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加持,消除此恶念,如是而做祈祷;当生起善念的时候,仍然是大恩根本上师您的加持。口中念诵祈祷文,心中随文作意,此就称之为祈祷。比如考试等世间一般事情,同样要祈祷上师。考试的时候,祈祷上师:“上师大悲!大恩根本上师您遍知!请您垂视我!加持我考试成功!唯有祈求您的加持!”从事世间其他的事情,也可以祈祷:“大恩根本上师遍知!唯有依靠您的加持才能圆满此事!”如是而做祈祷。以前喇嘛仁波切呵斥我之时,当时我非常害怕,经常这样祈祷:“喇嘛仁波切您遍知!您不要呵斥我!喇嘛仁波切您遍知!您不要呵斥我!……”

  无论以后遇到善恶、苦乐、贤劣、贵贱等种种状况,唯有祈祷上师。应该如是去奉行。

  祈祷传承祖师的目的

  在座的大众应该懂得如何去祈祷,但很多人不会祈祷。比如此时在讲法之前,祈祷传承祖师,祈祷的方式如下所述:

  祈祷指的是在诸佛菩萨及上师面前表白或祈请赐予自己所欲求的一切,这样的表白、祈请就称之为祈祷。

  祈祷传承祖师的时候,祈祷普贤王、金刚萨埵、极喜金刚、西日桑哈、莲花生大士、教传及伏藏传承祖师,接着祈祷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如来芽尊者和华智仁波切、邬金晋美确吉旺波尊者、龙多尊者、阿格旺波尊者、昌根阿瑞仁波切,也在祈祷喇嘛仁波切大恩者。每次讲法之前,我都为你们祈祷他们赐予加持。

  祈祷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目的是祈祷传承祖师加持你们的相续;第二个目的是我念诵祈祷文你们听闻以后,你们就会知道亚青的法脉和传承如何缘起,并能相信亚青的传承并生起坚信和净信,这样也能得到加持,否则不具足信心也无法得到加持。这就是祈祷的目的所在。

  以上所宣之法是祈祷的目的和理由。为什么这样宣讲?因为有些人祈请我开示如何去祈祷,详细讲解的话还有很多内容,现概括性地讲解应如何祈祷的方法。不管呈现苦乐、贤劣、好坏何种状况,祈祷自己的上师最为关要。

  法本正文讲解

  今天所宣之法是《前行备忘录》中的六垢法义的内收之过患,请大众翻开《前行备忘录》。之前所宣的是外散。外散指的是:坐在讲法道场当中,如果眼外散、耳根外散、心外散,就会导致法义无法铭记于心,所以不应该外散。今天所宣之法为内收。

  内收:如果心过分向内收,就会出现恹恹欲睡和昏昏沉沉的现象。之前所宣讲内容为心不应该外散,有的弟子听闻以后,心中思维:“噢,不能外散。上师宣法的时候应该认认真真。”于是在闻法时过于紧张、闭着眼。因过于内收之故,就会出现欲睡、昏沉和无念的状况,此时仍然具有无法听清楚上师所宣法义的过患。

  为此,要做到诸根悠然、神志清晰来听法。闻法时诸根要做到悠然和自然。眼见上师的时候,不应该外散,也不应该闭着眼,而应专注着上师;耳注意倾听上师的法音,不应外散;也不应该用披单、大氅或衣服蒙着头。自然而然专注于上师的法音,意识清明而去听闻。

  疲厌:当讲法的时间过长,加之又饿又渴,日晒雨淋,很有可能会舍弃正法和上师。在没有造舍法罪之前先发愿值遇正法和上师,再退出讲堂。

  当讲法的时间过长

  比如讲法的时间原定两三个小时或四五个小时,时间过长以后,自己相续就会生起“马上结束多好”的念头。当生起这样的念头时,此就称之为疲厌。

  又比如讲法的时间过长,自己的臀部痛时,心想:“法马上结束多好”;或者自己的腿痛时,心想:“法马上结束多好”;太冷或者太热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态,生起这种恶念就称之为疲厌。

  加之又饿又渴,日晒雨淋,很有可能会舍弃正法和上师。

  生起疲厌之恶念会造成舍法罪,这是很重的恶业,在上师讲法之时不应该生起这种恶念。

  在没有造舍法罪之前先发愿值遇正法和上师,再退出讲堂。

  闻法之时,在生起疲厌之前,第一时间不应继续听闻法,在没有造成舍法罪恶业之前,发愿再次值遇正法和上师,如是发愿以后,再退出讲堂。出现疲厌之时应该这样去对治。

  或者,生起喜悦之情,心想:我以前无有意义白白空耗了生身性命,这回为了妙法,依靠病痛饥渴等可以替代一切有情的病痛等苦难,由其他世界趋往金刚地狱的累累恶业,在我等大师的刹土——这个业力之地的南赡部洲,只是以头痛脑热就能得以清净,这下可以尽除无量恶业,圆满无量资粮,我实在欢喜。以这般满怀兴高采烈的心情听闻正法。

  生起疲厌之时,造舍法罪之前应该发愿:复次值遇上师和正法。如是发愿以后,在造恶业之前退出经堂,以此方法来对治疲厌。

  讲法的时间太长,或者遇到日晒雨淋等情况时,如果出现疲厌的心念,应该生起欢喜和高兴之心,心里作意:“无始以来至今我得到了很多所依身,而这些所依身都白白浪费、无有任何意义。此回遇见了妙法而让他具有意义。病也好、痛也好、冷也好、热也好,此等困难都会令所依身具有意义,并能消尽无始以来的恶业。我应该以欢欢喜喜、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对治疲厌而去听闻法。”

  讲法当中,身体出现疼痛、苦、冷、饥渴等等状况的时候,此时应该生欢喜之心去思维:“我今受此苦,众生不复受。饿的时候,发愿我代替一切众生感受饥饿的痛苦;病痛的时候,发愿我代替一切众生承受病痛。我应该欢欢喜喜地对治疲厌而听闻法。现今闻法时即使出现病痛、饥渴等状况之时,我为了法,也应该去承受。毕竟前世自己造作了很多恶业,也会有堕入金刚地狱的罪障和恶业。闻法时的疾病令所依身具有意义,令所有的业障得以清净;闻法时的疼痛也会令所依身具有意义,令所有的业障得以清净;同样饥渴等仍然可以令所依身具有意义……”尤其是吾等大师的刹土——业力之地的南瞻部洲,只是以头痛脑热或者病痛和饥渴就能令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得以清净,应以欢欢喜喜之心对治疲厌而去听闻正法。

  以上所宣内容为疲厌等闻垢,至此已宣讲了六垢。

  在此经堂中有戴帽子的弟子,是不是忘记了?不应该这样做,这样会造作很重的恶业。对于蒙着头、撑着伞,没有恭敬心的弟子,不应该对其讲法。佛法教证中也要求闻法的戒律:“不敬勿说法。”因头痛而缠着头、或者用种种布条缠着头的弟子,此等徒众不应该来听法,上师也不应该对他宣讲法;撑着伞、手中拿着拐杖、或者持有武器、刀器之类器械的徒众,此等徒众不应该来听法,上师也不能对他们宣讲法。这些要求不是我所宣,而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戒律的教证中所宣。

  你们怎么做对我无所谓,但是法是最严厉的对境,上师是最严厉的对境。即使你不知道、不懂得这些,也会无意造作恶业;如果你知道而故意去做,这个恶业有多重呢?!大众自然而然都应该明了。

  今天没有任何关系,并非是我在呵斥你们,然而为什么要如此宣讲呢?有些弟子是第一次戴帽子来闻法,如果第一次我没有批评你,这样的行为会再次出现。其他人看到有些人戴帽子上师没说什么,接着他也会随学随行。虽然我自己懂得不多、知道得不多,但是尽力为大家详细讲解。宣讲以后希望大家应该铭记于心、如理奉行。但是如果你是聋子、痴呆或疯子,我也没有任何办法。

  虽然自己懂得不多,也最不会讲法,这是很羞耻之事,每次讲法好像是一个老年人在讲话般,别人听到也会替我感到羞耻。但是我每次详细讲解的原因就是希望不知道法义的弟子,让你们知道并且铭记于心。虽然有些时候反反复复详细讲解,讲解以后希望大家铭记于心,铭记于心以后如理奉行。你们依教奉行是我最大的希望。

  现今详细讲解闻法的方式和方法、闻法的功德、没有闻法的过患,你们也在认真谛听。认真谛听以后要铭记于心,铭记于心后应该去奉行和实践。如果没有奉行和实践的话,讲法和闻法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我在此处详细宣讲:“如何做饭,这个饭非常好吃,吃了以后你们肚子会非常舒适;或者这个衣服非常好、如何去做……”你们也在听“哦,怎么做饭、什么饭最好吃、什么衣服最好、最软……”如果仅仅听闻,没有去穿衣服、没有去吃东西,对你们有意义吗?没有意义。在座的任何一个人,没有不知道法的过患,但是具有不去实践、不去实修的过患。闻法之后如理实践、依教奉行非常关要。

  汉地的居士不知道、也不懂得如何去修法,祈请我开示如何修法。如果真的不知道如何修法也难怪,比如说六字大明咒“嗡玛呢呗美吽”,这个心咒非常简单,只要去念诵就够了。虽然他知道这六个字,但是不愿意去念诵,不应该这样。知道以后应该如理奉行、如理念诵,应该如是奉行。我也有知道法而没有去实践的过患,汝等也同样具足此过患。因此希望大众去实践,如理实修最为关要。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

  回     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