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二)报恩从孝养父母开始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0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二)报恩从孝养父母开始

 

  【然而我等却于诸母有情,未曾回报过哪怕仅是一次的恩德】

  细致想想,一切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有多么深广,我们又回报了父母多少呢?如今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在想,今生的父母对我恩德广大,所以我平常也在做一些回报。但即便我们做出多么大的回报,还是无法与母亲的恩德相比。

  不要说布施身体、赐予生命的恩德,仅仅赐予食财的恩德,我们又回报了多少?现今由于我们能上班、挣钱的缘故,所以平常也在孝敬父母。但是父母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用在我们身上,我们的这点孝敬,算得了什么呢?如果我们在物质上帮助父母的过程中还要找一些借口,就真的太惭愧了!可能由于时代的原因,很多家庭打着学习西方文化的旗号,把孝养父母的传统丢在一边,我想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家庭,真的不能这样,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孝顺父母,让父母颐养天年,并随缘引导父母进入佛门。

  以前我在汉地,看到一些父母年龄已经很大了,仍然独自居住,没有和儿女们住在一起。我曾经好奇地问过原因,这些儿女告诉我,平常他们也非常孝顺父母,但是父母一直不喜欢跟儿女住在一起。从某种角度而言,这可能是父母的真实想法。但细致观待,父母这种想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来儿女工作太忙,怕自己成为儿女的拖累;二来怕婆媳关系不和,导致家庭矛盾。所以老人宁愿自己孤苦伶仃地度过晚年,为了让儿女心安,父母还说自己喜欢清静,不愿意和儿女生活在一起。想一想,哪个父母不愿意每天和儿女一起含贻弄孙,安享晚年?哪个父母不希望在自己的晚年,生病时有人细心地照顾,孤独时有人陪着说说贴心话,烦恼时有人排忧解难?

  有时候看见一些老人孤孤单单地在一间老房子里居住,真的觉得非常伤心。难道她一辈子付出一切养育儿女的结果,就是老来孤寂、无人问津?若要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把养育儿女的一切存起来,年老时请人照顾自己?前段时间一个居士告诉我,有位老人,不想一人住在老家,所以家人把老人接来,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让老人住。难道老人是羡慕繁华城市的生活,才远离家乡?不,很多人年老以后,已经不追求物质条件,他想的可能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和儿女住在一起。我想,人总会老的,所有做儿女的都应该想一想,如果自己老了,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也是对因果的取舍。

  有时候我觉得,现今汉地的习惯真的非常不好。在高原地方,永远看不到婆媳不睦的现象。因为儿媳在嫁入婆家之前,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把婆婆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所以两者永远不会产生矛盾,一切都那么和谐。如是讲解的目的,是因为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从慈悲心开始修学。能否算得上一个修行之者,不在于口中念诵了多少经文、心咒,因为修行的重点是修心,内心是否得到调整,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

  孝养父母是我们每一个做儿女的责任,绝不能打折。想一想,如果母亲在养育我们的整个过程中也打折、找借口的话,我们恐怕早就饿死了。为什么我们在父母需要的时候,永远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推不掉的应酬……从世间的角度而言,如同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所言:“纵能自在三界,仍不可心生满足。”即便你拥有三千大千世界,内心没有知足之前,永远不会有圆满的时候。所以,对世间的物质追求,应该看淡一些,对父母的关心照顾,应该重视一些。常言道:“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还能和我们一起生活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无常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在我们身边,所以在父母健在的时候,我们应多尽一些世间孝道,不要到父母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想起孝顺父母,那时恐怕已经迟了。

  作为修行者,可能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像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般离事专修,不愿耽著于世间琐事,因此对孝养父母也不放在心上。此时一定要细致反观自心,我们真的做到和释迦牟尼佛一般精进修行了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中,真正修行的时间占多少?其外的时间在做什么?若真能做到为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昼夜精进修行,我想这就是大孝。但若做不到的话,为什么不在父母身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大孝做不到,小孝又不做,这算什么孝心呢?如果连基本的孝心都没有,菩提心就更不用谈了。所以在做不到大孝的时候,我们先从小孝开始培养,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做起。当然,在你能做到大孝的时候,小孝自然在其中圆满。

  复次讲解的目的,是希望所有的弟子,都能从知母、念恩开始,逐渐产生报恩之想,然后从孝养自己的父母开始,逐渐培养广大的菩提心。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