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0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

 

  【何为伤害?以痛苦直接伤害、罪业间接伤害。如是思维:我一定要令彼等母亲远离痛苦及痛苦因之不善业,即是怜愍悲心,此乃发心之第一方面。】

  为了实现利益众生的目标,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伤害。

  伤害分为两个方面:以痛苦直接伤害和罪业间接伤害。比如有些正在遭受痛苦的众生,就是直接在感受伤害。遭受这种伤害的因,当然是罪业。在造作罪业的时候,虽然临时没有产生痛苦,但是这种痛苦迟早会发生,就像一个人饮下毒药,在毒药起效之前,恐怕他不会感觉不舒服,但由于他已经服下毒药的缘故,迟早会产生痛苦。所以罪业是痛苦之因,是间接伤害。

  我们平常在观修轮回过患的时候,对三恶趣众生的痛苦都有所了知。比如旁生道众生除了间断性感受一些快乐外,大部分时间都在遭受痛苦,而地狱众生则永久都在痛苦之中。所以,三恶趣众生基本上时时都在感受痛苦的伤害。三善道众生虽然遭受的痛苦较少,但却时时都在造作痛苦之因——恶业。比如在菜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夫在杀生害命,虽然当下他没有遭受什么痛苦,但由于他已经播下痛苦的种子,所以迟早会遭受加倍的痛苦。这时候我们应思维:我一定要令这些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不善业。这就是怜愍悲心。

  这些道理我们不仅要在座上如实观想,平常在座下遇到这样的情境时,也要尽可能这样思维。我们所修的是无量心,针对的是所有众生而不是某一个众生。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屠夫杀生的时候,看起来好像被杀的众生在受苦。但是屠夫在杀生的时候,因为造下痛苦之因,因缘和合时,他要承受加倍的痛苦,所以我们更应对屠夫生起怜愍心。作为凡夫,我们的观察有时难免只停留在事情的表面现象上,比如看到杀生的时候,我们可能仅仅对被杀的众生产生怜愍心,而对杀生者则产生嗔恨心。实际上我们应以平等心对待一切,因为被杀的众生和杀生者,无始以来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平等的,一如的。现在被杀的众生已经死了,它之所以会遭受这样的痛苦,说明它前世造了很多恶业,今生必然要感受这样的灾难。现前的杀生者,临时虽然没有遭受痛苦,但是痛苦迟早会呈现在他的面前,这是特定的事。可能今生感受果报,也可能后世感受果报,只要因缘和合,他一定会感受加倍的痛苦。比如杀生者杀害一个众生,他要遭受五百次被杀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更可怜这位杀生者。

  平常在座上的修行中,可以尽可能多地观修四无量心。当然,在四无量心中,我们是按照慈悲喜舍这样的顺序来讲解,但是在观的过程中,应该把舍无量心放在前面,否则慈、悲、喜心很容易变成偏袒,而不是无量。我们在观修舍无量心的时候,要观修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观修一切众生都对我们具有恩德,所以要以平等心对待一切。这些道理需要我们长时间修学,长时间思考,非常非常重要。

  这以上是愿菩提心中的慈悲缘众生。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