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增补 印光大师舍利入塔纪实
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增补 印光大师舍利入塔纪实
灵岩山寺
大师为一代宗匠,道德文章,炳耀千古。自荼毗迄今,忽忽七载。四众弟子共矢精诚,慨捐净资,塔院终以落成。兹谨将典礼纪实,简单奉陈。
(一)工程起讫,塔院形式及内部布置
1. 国历四月十日(阴历闰二月十九日)开工,十月廿八日(九月十五日)圆满。
2. 塔院正殿三间。两侧走廊,庭前平房七间。左右为守塔僧寮房,门厅在中。东首另有小屋四间,作厨,柴,工,厕等房之用。
3. 正殿中央,为大师全身舍利塔。塔内复有楠木塔,上层供五色舍利(用瓷瓶装置),中层安灵骨坛,下层则安骨灰。石塔中层正面,雕有印光大师全身舍利塔九字,左右,后面,均刻塔铭。其内则置木质法宝箱,内盛大师法宝(正续文钞,正续嘉言录,息灾语录,墨宝,行业记,永思集,舍利照片,五彩全身照片,戴风兜全身照片,半身照片),法衣(五十年前在育王礼塔时所着之二十五条粗夏布祖衣),法物(念大悲咒时所用之二十五粒数珠一串,常御眼镜一付,及放大手镜一枚)。
4. 石塔高一丈六尺五寸(图式见弘化月刊第七十六七期合订本)。
5. 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均有名家所书大师法语,两旁悬各种纪念照片。北墙正中,悬大师半身画像,及陕西,四川石刻大师半身像拓片。
6. 殿外东廊墙壁,中部有大师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潜修卅余年之油画一幅。南北两部,皆为法语。西廊墙壁,中部为大师于民国二十五年上海息灾法会圆满后,上灵岩山寺,至石鼓旁,伫立纵眺之油画一幅。南北两侧,亦皆法语。
(二)报恩佛七
十月二十六日(阴历九月十三日)起,在纪念堂举行无间一行报恩佛七。至十一月一日(十九日)为第一七,送舍利至塔院。续打六个七,遴选十二位戒德师僧,日间分福慧二班,一绕念,一坐默。夜间分信愿行三班,一念,二息,轮流行之,使佛声不断(佛七略规及行法另详)。
(三)人事组织列表如下
1. 总理(一人)
2. 总管(四人)
3. 总务(下分四组)
甲,文书(起草二人,司书二人)
乙,会计(内账三人,外账三人)
丙,杂务(六人)
丁,纠察(四人)
4. 招待(下分二组)
甲,山下(签名三人,发章三人)
乙,寺内(天王殿二人,东客堂十二人,西客堂二人,香光厅八人,东阁三人,研究社三人,净念,忆佛,企归三轩共四人,资慧,无尽二轩共一人,藏经楼二人,辅修轩一人)
5. 庶务(下分六组)
甲,物品收发(三人)
乙,采办(三人)
丙,督厨(二人)
丁,衣被管理(二人)
戊,筵席管理(由各处招待人员负责)
己,借物管理(台凳二人,被条二人)
(四)报恩普佛
灵岩山寺于十月三十一日(阴历九月十八日)早课时,代荐大师剃度恩师及三代法系,并得戒三师七证。引礼诸师,同戒兄弟,以及俗家三代宗亲。
(五)落成洒净
十月三十一日(阴历九月十八日)上午七时半,举行落成洒净。灵岩山寺住持妙真和尚,率同全寺僧俗,朗诵大悲神咒。绕洒三匝,说偈回向。
(六)奉请舍利安入木塔
十月三十一日(九月十八日)晚七时,自印公舍利室,由方丈妙真和尚,率同寺内首领执事,及各大护法,并一行诸师,恭捧五色舍利及灵骨骨灰至香光后厅。在全体僧俗合掌念佛声中,谨敬安置楠木塔内,高供灵堂。一行诸师,即在此轮流换班念佛。
(七)传供仪式
十一月一日(九月十九日)上午九时,打板,集众至香光后厅舍利堂。由上海海会寺慧开和尚领导双班引磬,及妙真方丈,迎请诸山长老至舍利堂前,举行传供。
1. 单板引磬唱宝鼎香赞。妙真方丈拈香,三拜,诸居士随后同拜。
2. 传供。妙真方丈跪于正中,诸山及居士恭立舍利塔两旁。先由执事僧递各种供品于高鹤年,范古农,乐慧斌,忻云青四居士之手,转递妙真方丈,再分递于诸山长老,双班依此传升。维那师举萨多喃结斋。斋毕,大众同念
(一)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二)弥陀经一卷
(三)往生咒三遍
(四)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各七遍
(五)普供养真言三遍
(六)赞礼西方赞词
(七)吴县佛教支会会长映文和尚司仪,苏州及各外埠诸山长老,并各团体代表,顶礼三拜。一行诸师接念弥陀圣号。
(八)入塔仪式
1. 十一月一日(九月十九日)下午二时,打板,集众香光后厅舍利堂前,唱香赞,接赞佛偈,接念阿弥陀佛。同时妙真方丈恭捧楠木舍利塔,敬供彩亭,事先修办供亭及像亭各一,像亭中恭安大师半身画像,随于大众念佛声中,奉往塔院。
仪仗次序
(一)前导(二)香盘(三)绸幅(四)花圈(五)纱灯(六)供亭(七)诸山长老(八)宝幢(九)像亭(十)方丈及班首执事(十一)宝幡(十二)铛铃鱼鼓(十三)研究社学员(十四)提炉(十五)塔亭(十六)佛堂诸师(十七)铛铃鱼鼓(十八)男女居士
2. 大众齐集塔院后,妙真方丈恭捧楠木塔,至石塔供台前。众收佛号,唱香赞,念弥陀经,往生咒,及西方接引阿弥陀佛。
3. 大众念佛,同时由方丈和尚及寺内诸班首,奉楠木塔入石塔。安置毕,谨敬封固,即收佛号,唱弥陀大赞。毕,顶礼三拜。
4. 礼成。一行诸师继续念佛。
(民国版《增修印光大师永思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