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十七祖 僧伽难提尊者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1日
来源:   作者:宣化上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十七祖 僧伽难提尊者

 

  尊者,室罗筏城宝庄王子也。七岁即厌世乐,愿请出家。一夕,至大岩石窟,晏寂其中。十六祖至彼,见安坐入定,祖俟之。三七日,方从定起。祖问:「汝身定耶?心定耶?」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祖诘之,尊者豁然,即求度脱。祖以右手擎钵,至梵宫取香饭,与尊者同食;尊者以右手,入金刚轮际,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祖付以大法。后至摩提国,得伽耶舍多,即右手攀树而化。

  赞曰

  弃舍王位 晏坐石窟 忽遇作家 掀翻故物

  是娑罗王 当面着贼 击碎钵盂 金河海阔

  或说偈曰 ◎宣公上人作

  七岁厌世愿出家 石窟习定戒浮华

  本无诸相离言说 何有葛藤落二三

  师资道合同一路 兰因絮果各千般

  知音难遇仁者鲜 心灯永续古今传

  白话解

  尊者,室罗筏城,宝庄王子也:这一位尊者是印度的第十七代传心印教的祖师,名字叫僧伽难提尊者。他是室罗筏城的人,这座大城有一个国王宝庄王,宝庄王生了太子,就是这位尊者。

  七岁即厌世乐:可是这位太子在七岁的时候,就不欢喜世间的快乐;为什么世间的一切快乐,他都不欢喜呢?因为他善根深厚,不像我们一般人,这么颠颠倒倒,随波逐浪,在生死的苦海里头漂流。他愿意不在生死的苦海里头漂流,所以就厌倦世间的快乐。愿请出家:他常常要求父王让他出家修行。因为这样,他就常常打坐。七岁就开始练习打坐,结上双跏趺坐;一坐就是一天,或者一宿,就这么练习。(注1)

  一夕,至大岩石窟,晏寂其中:有一天晚间,他到附近一个大岩石的窟窿里头去,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头打坐。

  十六祖至彼,见安坐入定,祖俟之,三七日,方从定起:在岩洞里坐的时候,十六祖来这儿,看见这位僧伽难提尊者正打坐入定。于是十六祖就在这儿等,一等,等了二十一天,他才出定。

  祖问:汝身定耶?心定耶?十六祖看他能坐二十一天,就问他:「你在这里坐着,是身入定呢?还是心入定呢?」

  曰:身心俱定。僧伽难提就说:「身也定,心也定。」并不是单单身定,而心不定;或单单心定,而身不定;这是身心俱定。他答得是很有道理的。

  祖曰:不过十六祖还是愿意和他辩论,来找他的毛病;就说:「身心俱定,何有出入:你身心都定,怎么还有出定、入定呢?你身也定、心也定,就应该时时都在定里头,没有出入。」

  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十七祖僧伽难提就说了,虽然有出入这种的境界,但是「不失定相」,我还是没有失掉我入定的境界;没有失掉,我就是醒来也还是和在定中是一样的定相。

  祖诘之:十六祖在这个时候说:「你不失定相,那你把定相给我看一看,看你这个定相是什么样子的?」这么样一问他。

  豁然:僧伽难提尊者也就豁然开悟了;明白一切诸法本自清净的,一切大定本无出入的,就开悟了!豁然,就是开悟了。即求度脱:于是尊者就求十六祖剃度他出家。

  祖以右手擎钵,至梵宫取香饭:十六祖就用右手拿着钵,举到天上大梵天王的梵宫殿,受天人的供养,把天上的香饭给取来。取来了,与尊者同食:于是说:「你吃饭啦!你坐这么多天,我来供养供养你!」就要和尊者一起吃天上香积厨的香饭。

  编按:以下乃弟子补述。

  同时也吩咐徒众们一起吃,可是这时徒众们忽然生出厌恶的心,都没办法享用香饭。十六祖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你们自己的业感。」随即就分出一半的座位,命令僧伽难提尊者坐下与他一起用饭。徒众们更起疑心了:怎么没有一点师父和弟子的规矩和辈分呢?

  十六祖也知道大众起疑心,就说:「你们没办法享用香饭,这是有原因的。你们要知道现在和我同座一起吃饭的人,就是过去庄严劫的婆罗树王佛,应身来到这个世间教化众生的,以后将为第十七代祖师。而你们就在庄严劫中,已经得到三果,可是没证到无漏的人。」

  大众心想:师父您的神通力量,我们相信。可是您说他是过去婆罗树王佛来的,我们怎么会相信呢?这时候僧伽难提尊者知道大家生出轻慢心,就说:「佛在世时,世界平正,没有丘陵、江河、沟洫,水也都很甘美的,草木滋长茂盛,国土丰盈,没有八苦,人们都行十善。而现在佛入灭已八百多年了,世界丘墟不平,树木枯悴。人没有真正的信心,正念也很轻微的。不信真如佛性,只爱神通力量。」

  编按:弟子补述至此。

  尊者以右手,入金刚轮际,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那么尊者在这时候也得到神通了,就伸右手到地底下的金刚轮际,那个地方的水都是甜的,和甘露一样,用琉璃器皿拿水回来了。大约吃完了香饭,大家就喝点甘露水。大众见到了,都很钦慕,马上作礼忏悔。

  祖付以大法,后至摩提国,得伽耶舍多:十六祖把法就传给他了(注2)。后来他到摩提国,就把法传给伽耶舍多尊者了。传法之后,即右手攀树而化:这时候,僧伽难提尊者就用右手攀到树上,把身体悬在空中,就往生了!什么病也没有,就往生了,你说自在不自在?啊!这真是解脱了!你看,这很好玩的,用右手抓住那树枝,就圆寂了!

  赞曰

  弃舍王位,宴坐石窟:他本来是应该做皇帝的,可是他不做了!跑到石头窟洞里头去打坐。

  忽遇作家,掀翻故物:忽然遇着真正的作家了!作家,就是善知识。遇着善知识了,「掀翻故物」,才把他很固执的执着给打破了!

  是娑罗王,当面着贼:这等于是娑罗树王佛一样的,当面着贼,马上就把贼给抓住了。

  击碎钵盂,金河海阔:把这钵盂打烂了,「金河海阔」,恒河又叫「金河」;海阔,像海似的。这也就是说佛教如大海一样,愈传愈广,愈传愈多。

  或说偈曰

  七岁厌世愿出家:僧伽难提尊者在他七岁的时候,就不欢喜世间的快乐;唯一所欢喜的,就是愿意出家修道。

  石窟习定戒浮华:他在石头洞里头修习定的时候,「戒浮华」:他也不贡高我慢,也不觉得自己比谁超过,没有浮华的这种思想。你看看!他是一个国王的太子,而不享受宫中的快乐,能把一切一切都放下,一切一切都看破了,一点也不骄傲,一点也不夸张,把浮华的习气没有了,就在那儿修行。

  本无诸相离言说:修行是要「扫一切法,离一切相」,破一切的执着;你有一点「相」存在,都是麻烦;凡有言说,都无实义。

  何有葛藤落二三:葛藤,也就是多余的,没有用的,头上安头的一种行为;「落二三」,或者落二落三。第一义谛已经够了,又要落二落三做什么?所以我们修行,明白真正的法,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你若不能离一切相,修到什么时候,也是在皮毛上转转。

  师资道合同一路:师,是师父;资,是徒弟。那么十六祖遇到十七祖,这可以说是「师资道合」,这个道也相同了,同向一条路上跑了!

  兰因絮果各千般:有的人前因是非常好的,结果也是很好的,都是非常圆满。不过每一个人修行都不同,因为所种的因不同,所结的果也就不同,所以说「絮果兰因各千般」。

  知音难遇仁者鲜:修行真正能互相了解,师父和徒弟能彼此明白,这是不容易的事。「仁者鲜」,真正慈悲,行仁义的修行人是很少的。

  心灯永续古今传:一代传给一代,这以心印心的法门,由释迦牟尼佛传到第十七祖这儿,乃至于到现在,都是古今传授的心法。

  ──宣公上人‧一九八一年八月八日讲解

  注1:关于僧伽难提出家的因缘,《传法正宗记》记载如下──

  僧伽难提者,室罗伐国人也。姓剎帝力,父曰宝庄严,实其国之王也。大士生即能言,与其母语,唯称佛事。父母异之,诏其国师,问子所以然。其国师异人也,能知往事,谓王曰:「此子乃昔娑罗王佛也,欲有所化度故示生王家。七岁当复入道,出居于金河石窟。」其父母爱之,常恐如其说。及七岁,大士果说偈告父母,欲求出家。曰:

  稽首大慈父 和南骨血母

  我今欲出家 幸愿哀愍故

  初父母不从,苦求方得其志。王遂命沙门禅利多为其落发。师留宫中九年,始会圣僧与之受戒。一夕,大士乃自警曰:「我已具戒而尚处俗舍,年复二十六矣。何遇圣者,而得闻道乎?」遽感天光下照,俄见一坦路,而前有大山,大士即趣之……

  注2:十六祖付十七祖之传法偈‧见《景德传灯录》与《指月录》──

  于法实无证 不取亦不离

  法非有无相 内外云何起

返回目录

----------------------------------------------------------------------------------------------------------------

更多宣化上人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