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吉祥上师:此生幸得暇满船 在服务别人中完善自己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9日
来源:   作者:吉祥上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吉祥上师:此生幸得暇满船 在服务别人中完善自己

 

  在善行中开阔自己,在利人中成全自己。

  “在服务别人中完善自己。”这是上师经常教导弟子的话,也是他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在这平淡的句子里,我们读到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平凡质朴的誓言。

  “服务别人”这四个字看起来很平常,几乎每时每刻我们都能听到周围的人在强调服务的态度,但上师所说的服务精神却与我们想象的不完全一样。在上师看来,服务别人、满足他人的需求,不只是增加利润值的一种赢利,也是完善自我、提升人格的重要方式。他以洛克菲勒的故事为例,向人们讲述了赢利的根本是心灵的超然与收获。

  洛克菲勒在53岁之前是一个一毛不拔的富翁,也是当时美国的首富。但财富并没有给他带来等值的快乐,相反,他抑郁到几乎自杀的程度。后来,一位心理医生推荐他看卡耐基的书,书中有一句话强烈地震动了他——如果一个人以富豪的身份死去,将是一种耻辱。在这之后,他开始广泛涉猎哲学领域,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佛学。他留给自己儿子的37封信中,处处透着佛法的智慧,其中有一句说:“儿子,我们不要仅仅只为工作而工作,为赚钱而赚钱,我们应该想想我们的工作能带给别人什么,然后这样去工作、去赚钱。”这也就是说,“带给别人什么”应该是我们贡献自己,帮助他人的根本出发点。吉祥上师对此曾有颇为精辟的阐释。

  上师教导弟子说,我们一般的赢利,只是想到我们怎么去赚钱,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被动地帮助别人。我们想的是如果不满足他的需求,他就不会接受我们提供的服务,不会为我们的服务或产品埋单。但是,如果我们愿意主动地帮助别人,把赢利的事暂时放下,或者至少摆在第二位,而将我们真心希望满足他人需求这一想法放在首位的话,别人就会感觉到我们态度中的平和与温暖。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们的眼中便不会闪烁贪婪的光。我们友善、诚挚地去与他人交谈,与我们自私、冷漠地去攫取暴利的态度相比,哪一种更容易获得成功呢?答案不言自明。

  很久以前,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曾经有一位富有但很孤单的老人。由于年事已高,他准备将自己漂亮的房子卖出去,换回钱来搬到疗养院里住。消息传开后,立刻有许多人登门造访,有人甚至开出高达30万英镑的价格。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叫罗伊的小伙子。他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多少收入,但特别喜欢这所房子。他打听了一下别人准备给出的价格,手里拿着仅有的3000英镑,想着该如何让老人将房子卖给他而不是别人。这时,他想起一位老师说的话:了解他人真正想要的东西。

  他寻思许久,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老人最牵挂的就是以后不能在花园中散步了。于是,罗伊找到老人,对他说:“如果您把房子卖给我,您仍能住在您的房子里而不必搬到福利院去,每天您都可以在花园里散步,而我则会像照顾自己的爷爷一样照顾您。一切都像平常一样。”听了这话,老人那张皱纹纵横的脸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充满着爱和惊喜。当即,老人与罗伊签下了合约,罗伊首付3000英镑,之后每月付500英镑。

  老人很开心,他把整个屋子的古董家具都作为礼物送给了罗伊,并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这所房子已经有了新主人。表面上,罗伊不可思议地赢得了经济上的胜利,而实际上,赢利的是他的善良与智慧,是老人和他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未来彼此幸福相伴的生活。所以上师说,在服务别人中完善自己,在艰难烦琐的尘世中考验我们的心性与智慧。

  生命是一种彼此的成全。有时候,我们看似是在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找寻自己。物质世界的高速运转,常常让我们陷入对利益的空洞追逐中。此时,我们不妨将心铺开、让心舒展,以耐心、善心与慧心敲开彼此的心门,如此,即便没有了利益的牵涉与纷争,我们也同样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愉悦与安详。

  人生短暂,还有什么能比生命质量的提纯更为重要的事呢?

返回目录

-----------------------------------------------------------------------------------------------------------------

更多吉祥上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