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三十三祖 惠能大师‧(东土六祖)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1日
来源:   作者:宣化上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三十三祖 惠能大师‧(东土六祖)

 

  祖,生新州,族卢氏。三岁丧父,母嫠居,采樵以给。遇客闻诵《金刚经》,感悟。以居士身来扣黄梅,入碓坊服劳八阅月。梅知付授时至,令众述偈。祖有「菩提本无树」语,梅默识;恐众嫉,其衣法付,令宵遁。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祖得法,潜入猎队一十六载。因析风旛论,始出衣钵,落发。众请兴曹溪,嗣法三十余人,青原、南岳为上首。先天二年示寂,寿七十六。宪宗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

  赞曰

  应无所住 碓嘴生花 本来无物 总欠作家

  黄梅夜半 误赚袈裟 流传天下 五叶一华

  又偈赞曰

  不立文字传衣钵 本来无物泯言说

  悟彻心源破迷倒 了达性海游太河

  一华五叶续慧命 万古千秋度世佛

  曹溪法水流沙界 洗涤众生垢沉痾

  白话解

  三十三祖惠能大师(注1),他在中国又叫六祖。

  祖,生新州,族卢氏:六祖大师是广东新州那块儿的人。他的祖先以前是北方人,以后因为祖先搬到广东,在新州那个地方落户了,所以做新州的族人,他父亲姓卢。

  三岁丧父,母嫠居:他三岁父亲就死了,母亲守寡,带着这个儿子一起住。采樵以给:他长大之后,就以打柴来维持母子两人的生活。

  遇客闻诵《金刚经》,感悟:有一天,他担柴到一个买柴的店里去,店里的一个客人在那儿诵《金刚经》,他听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

  以居士身来扣黄梅,入碓坊服劳八阅月:他用他居士身就到东山五祖弘忍大师那儿去;在黄梅道场那儿舂米做苦工,舂了八个月。

  梅知付授时至,令众述偈:黄梅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传法给他了。因为他那儿服劳执役,也不打妄想,只是用功;所以五祖知道这个时间到了,就叫大家写一首偈颂来。

  祖有「菩提本无树」语:神秀就偷着写了一首偈颂,说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休使惹尘埃。」那么六祖到那儿一看,又作了一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这正是批评神秀那个偈颂。因为神秀那个偈颂是在修道的时候,所以他要「时时勤拂拭」;而六祖大师是已经过来人了,他是过河不需舟了,所以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什么也没有,在什么地方有这个尘埃可惹呢?

  梅默识:黄梅五祖也没有说什么,就记得这个人;认可他。恐众嫉,其衣法付,令宵遁:因为当时那些个学佛法的人,也都是互相妒忌障碍的;你怕我得到祖师位,我怕你得到祖师位,都在那儿守候着想接这个衣钵。所以就好像现在修行的人,你也想要开悟,他也想要成佛,他想要什么,总是在那儿有一个东西在那儿障着,总是功夫不相应的。因为怕其余的大众妒忌,黄梅五祖在晚间就把衣钵传给六祖大师,也把修行的这种道理传给他;然后叫他晚间就连夜跑了。你看,那时候都这样子,现在更不如那个时候啰!

  偈曰:五祖对他说。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这个情,就是个生机。要有生生化化这种的功能,才能下种;因为有地可种,才能开华结果。

  无情亦无种:若没有这个生机了,没有种子了,只有地也没有用。有这个种子,你不把它落到地下下种,这也没有用。「有情」,是个人;「无情」,没有人给他下种,也没有种子呢。无性亦无生:也没有什么性,也没有一个生生的能力。

  这就是说,修道用功,你不怕有妄想;你就有妄想,你能以还不随妄想转,还是去修行。你也不怕有欲念,有欲念,你能以不跟着这个欲念跑,那也都没有关系的。因此,你要收摄身心,不跟着妄想跑。所以「无性亦无生」,你若没有这个生性了,它也没有一个生机;没有生机,也没有生性。

  祖得法,潜入猎队一十六载:六祖大师得到这个衣钵了,得到这个正法眼藏了,就和那些个打猎的人在一起,前后有十六年。

  因析风旛论:以后他看时机成熟了,就到广州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有两个僧人,一个就说风在那儿动,另一个僧人就说是旛在那儿动;风你看不见的,旛是有形的,他就这么讲他的理。那么六祖大师就说:「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是你心里动啊!若不动,什么都没有了嘛!

  始出衣钵,落发:在这时候,他才把衣钵拿出给人看,就出家了。(注2)

  众请兴曹溪:大家就请他到曹溪那个地方去建立道场。因为那儿过去有个智药三藏尊者说是:一百七十年以后,有肉身菩萨在这儿弘扬佛法。他那个时候,正是一百七十年以后,所以他到那儿去修南华寺,建立曹溪道场。

  嗣法三十余人,青原、南岳为上首:接他的法的,就有三十多个人;南岳怀让禅师和青原行思禅师,这两位是其中的上首。

  先天二年示寂,寿七十六:在唐朝玄宗先天二年(编按:亦即开元元年),他就圆寂了,年纪是七十六岁。

  宪宗谥大鉴禅师:唐宪宗时,就封他一个谥号,叫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塔叫灵照之塔

  赞曰

  应无所住,碓嘴生花:要像《金刚经》所说的那么无所执着。他舂米和斩柴,在这里边好像开花了似的;就言其他在那儿修行。

  本来无物,总欠作家:本来什么也没有的,但是还差一点,就是「犹欠筛在」。(注3)

  黄梅夜半,误赚袈裟:黄梅禅师在这夜半传给他法,这个袈裟被六祖大师给得去了。

  流传天下,五叶一华:这个衣钵流传到世界,这一花开五叶。「五叶」就是云门、法眼、临济、曹洞、沩仰。这一华五叶流传到现在。

  又说偈曰

  这个偈颂是这么样说的。

  不立文字传衣钵:也没有一个什么证书,也没有一个什么文字的证明,来传这个衣钵给六祖;不像现在有个毕业证书,啥也没有,什么都没有。

  本来无物泯言说: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所以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悟彻心源破迷倒:把真心的那个源头能明白了,所以也不迷了,也不颠倒了。好像我们人有一种情情爱爱,这都是迷倒把人迷的;要明白这些个本来都没有的,为什么要被这些个东西来支配?

  了达性海游太河(注4):你若明白这个性海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法界为体有何外,虚空是用无不容。万物平等离分别,一念不生绝言宗。」你若能这个样子,就了达性海总是清净的,总没有一点点无明在那儿遮障着。

  一华五叶续慧命:从六祖大师以后,传的有云门、有法眼、有曹洞、有临济、有沩仰五个宗派,这叫一花开五叶续佛的慧命。

  万古千秋度世佛:万古千秋,佛都在这儿教化世间的众生。

  曹溪法水流沙界:曹溪这个水,流到尽虚空遍法界的恒河沙世界去。

  洗涤众生垢沉痾:把众生这些个无明烦恼的大病都给洗干净了。

  ──宣公上人‧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三十日讲解

  注1:大师名,各版本不一,有作「惠能」,有作「慧能」。今依《六祖法宝坛经》作「惠能」,取「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之意。

  注2:惠能大师「始出衣钵,落发」的公案,《六祖法宝坛经》记载如下──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遯,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二僧论风旛义,一僧曰风动,一僧曰旛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故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薙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注3:「犹欠筛在」的公案,《六祖法宝坛经》记载如下──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

  注4:此句《再增订佛祖道影》作「了达性海游太虚」,今依上人原录音,作「了达性海游太河」。

返回目录

----------------------------------------------------------------------------------------------------------------

更多宣化上人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