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三十二世 牛头山法融禅师
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三十二世 牛头山法融禅师
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后入牛头山北岩之石室,静坐观心。适四祖踵至,问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遂延祖入庵。祖见虎狼围绕,作怖畏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于师座上书一佛字,师竦然不敢坐;祖曰:「犹有这个在!」师乃稽首请教。祖为说法要,且曰:「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向后当有达者,绍汝元化。」自尔法席大盛,后得上首智岩,付嘱法印。明年正月十三日,不疾而化。
赞曰
宴寂空山 禽兽作侣 赖遇作家 坐断佛祖
狼踪虎迹 日轮当午 前日后日 问取庵主
或说偈曰◎宣公上人作
牛头静坐习观心 四祖亲来访至人
虎狼恶兽同围绕 鹤雁良禽各闻经
佛字未空犹存执 法缘殊胜尚精勤
无疾而化真自在 谈笑往生遗高风
白话解
第三十二世的牛头山法融法师。这位禅师他在牛头山那儿修行,所以有的人就称他叫牛头师,不叫他的名字。
师,润州韦氏子:这牛头祖师他的名字叫法融,他是中国润州的这个地方的人,俗家姓韦。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在他十九岁那一年,他就到茅山那个地方落发,出家修行了。所以出家修行是越早越好,童真入道是最好的。
后入牛头山北岩之石室,静坐观心:在茅山那个地方住了一住,他觉得还很多人,所以以后又到牛头山去了;在牛头山北边有一个石岩,石岩里有个洞,到那地方去修行了。在那地方,就参禅打坐,总观看自己的心。
适四祖踵至:在这个时候,四祖道信禅师到这儿来。问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就问法融禅师:「你看的是谁?心是个什么东西?」(注1)
师无对,遂延祖入庵:他不知道怎么样答复好,没有办法答复;这时候就请四祖到他这个石室里边。
祖见虎狼围绕,作怖畏势:到这石庵里边,四祖一看有四、五头老虎,有七、八只饿狼,都在给他做伴侣,来陪着他打坐,也都在那地方陪他修行;四祖看见这些虎狼,就假装害怕的样子。
师曰:犹有这个在。法融禅师一看四祖害怕,他也不知道这是四祖,就说:「喔,你还有这个在呢!」这个是什么?就是说四祖:「你还害怕呢,你还没有看空呢!」
祖于师座上书一佛字,师竦然不敢坐:四祖道信大师听他这么样讲,也没有讲什么,就在牛头法融禅师法座那个地方写上一个「佛」字;法融禅师一看这个「佛」字,也就不敢坐下来。
祖曰:犹有这个在。那么四祖大师就说:「你还有这个在,你还没有空呢!」连一个「佛」字你还没有空,那只是一个字,你怕它干什么呢?所以这祖师和祖师当时也在那儿互相打机锋、互相报复,他说他「犹有这个在」,他也要说一说他「犹有这个在」。
师乃稽首请教:这样一来,法融禅师就向四祖顶礼叩头,请求四祖来教化他,教他怎么样修行。祖为说法要:四祖大师就给他说这个中道的法要,这中道的法门要怎么样修行?
且曰:又说了。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我是接第三祖僧璨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个顿教的法门,你得这个法门,你一修行就可以成佛;我现在把这个法传给你了。向后当有达者,绍汝元化:那么以后会有个聪明有智慧的人,继续你的法化。「绍」,就是继续。
自尔法席大盛:由这个之后,法融禅师就很多人来听他讲法了。后得上首智岩,付嘱法印:后来他得一个上首的弟子,叫「智岩法师」;他传给他这个心印的法门了。
明年正月十三日,不疾而化:次年正月十三那天,法融禅师也没有什么病就往生了。
赞曰
这个偈赞,就是用很简单的几句话来赞叹这位法融禅师。这几句话怎么说的呢──
宴寂空山,禽兽作侣:他一个人在这空山里头,人到不了的地方,在那儿参禅打坐,有飞禽走兽来给他作伴。这些个飞禽走兽都是到他那儿去求佛法,循规蹈矩地来保护着他;老虎做他的护法,豺狼也做他的护法,一切的恶禽做他的护法,善的禽也做他的护法。
赖遇作家,坐断佛祖:「作家」,就好像写文章的作家;这个是修行的作家,就是造就佛祖的作家,就是说的四祖。幸亏他遇到大作家,把这个佛的执着都没有了。
狼踪虎迹,日轮当午:这个狼走的脚印和虎走的脚印,就好像太阳正在中午的时候。
前日后日,问取庵主:或者在昨天、或者是明天,这种修行的消息,应该亲近这个庵主──在这儿石室里坐的这个老修行。
又说偈曰
在这儿又偈赞曰:
牛头静坐习观心:法融禅师在牛头山那儿打坐,修行这观心的法门。
四祖亲来访至人:四祖道信禅师大约自己观这因缘成熟了,所以到这儿来访法融禅师。
虎狼恶兽同围绕:到这儿一看,他有这个虎狼恶兽在这儿前前后后围着他。
鹤雁良禽各闻经:听他佛法的,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都有,又有鸿雁,都在这儿听经;他一说法的时候,这些鹊鸟都在那儿老老实实地听他讲经说法。
佛字未空犹存执:四祖大师来考验他,看他修得虽然老虎都亲近他,禽鸟都亲近他,可是他还有一点点执着;一点点什么呢?也就是佛字他还没有空呢!
那么说这个佛字空,是不是就那么说我空了,我在那儿写个佛字,我坐上它,这就是我空了吗?不是的,这不可以冒充的。不可以说,我想我空了,我就空了;我想我是佛,我就是佛了!不是这样子的。好像现在那些个旁门外道说EverybodyisBuddha,你是佛,我也是佛,他也是佛,大家佛、佛、佛。是佛,你为什么还那么贪?你怎么不想研究研究你为什么还那么贪、还那么大的瞋心?佛像你那么大的瞋心?佛像你那么大的痴心?贪瞋痴慢疑那么大,就是佛了?这真是骂佛呢!
那怎么样呢?他若空了,自然就没有那个执着了,根本就不会说是怕。不是说我故意壮下胆了,我不怕;你壮下胆了,你敢杀人呢!何况坐一个佛字?这是不对的!人人可以成佛,但是要修行才能成佛;不是说人人都是佛了,不要修了;你愿意吃肉就吃肉,愿意喝酒就喝酒,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是佛嘛!不是那样子的。那样是拨无因果,将来一定堕地狱的!
法缘殊胜尚精勤:这位法融禅师他法缘很盛的,很多人都相信他,皈依他,信仰他;但是他还是那么勇猛精进,一点也不懒惰。
无疾而化真自在:你看我们修行修的什么?这修,要没有病痛;死的时候,「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若这样子,这是真正自在了。
谈笑往生遗高风:在那儿,他一边讲一边笑,和人讲话就往生极乐世界去了。你说这多自在,多自由啊!自由自在的,无挂无碍的。若能这个样子,那就是一个真修行的人,什么罣碍也没有了,什么也不贪恋了──身不贪恋,意不颠倒。
──宣公上人‧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讲解
注1:法融禅师见四祖道信大师的公案,《指月录》详载如下──(法融禅师)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学世典非究竟法,般若真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
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鸟衔花之异。唐贞观中,四祖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异人,乃躬自寻访。问寺僧:「此间有道人否?」曰:「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别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许,有一懒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么?」祖遂入山。
见师端坐自若,曾无所顾,祖问曰:「在此作甚么?」师曰:「观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便起作礼曰:「大德高栖何所?」祖曰:「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师曰:「还识道信禅师否?」祖曰:「何以问他?」师曰:「向德滋久,冀一礼谒。」祖曰:「道信禅师贫道是也。」师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师指后面曰:「别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
遶庵惟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这个是什么?」师无语。少选,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睹之竦然。祖曰:「犹有这个在。」师未晓,乃稽首请说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师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师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达者,绍汝玄化。」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