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E 五、至边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E 五、至边经
五、至边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为了解脱生死的苦边,而甘行乞食,然而不依沙门法而修行的话,则那些为愚痴之人,既失其欲乐,而又失去了沙门义,可以说是二边都均予以忘失。
我个人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从个人的生活方式来对人群作总体上的划分,大约可以划分为居家与出家两大类。当然,居家点绝对多数,出家总是极少的一部分。凡是合法的宗教,都会有出家人的存在,比如说天主教的神甫、修女;伊斯兰教的阿訇、道教的道长与道姑。此外像印度教、犹太教以及其他一些小的部落宗教,都有专门打理宗教事务的出家教职人员的存在。对于佛教,大家都很熟悉,在出家人员中,主要是比丘和比丘尼僧团。一般而言,比丘僧团似乎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佛教出家人在一般世俗群众的眼中,是居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可能有人会说,出家为比丘乃大丈夫行为,世俗民众自然是十分尊重的——可是事实往往非如此乐观。我们需要知道这一点,所谓“大丈夫行为”,里面实际上包括着诸多堪忍的成分。堪忍什么?就是忍耐世俗那种歧视性的目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歧视性的目光”,是针对那些无有信仰或信仰其他宗教,对佛教并无善感的人们。这种情况在中国我们自然是不必多说,而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会不会也存在这种情状?答案似乎是可以肯定的。那么,在原始佛教时代,又是何种的情状呢?从这部《至边经》当中,我似乎嗅出了其中的端倪。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段经文是如何讲的。在一次即兴开示中,佛陀对弟子们说:
“于生活中下极至边,谓行乞食。世间大讳,谓为秃头手擎钵行,彼族姓子为义故受。所以者何?以厌患生老病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或得此淳具足大苦阴边。汝等非如是心出家学道耶?”
从这段经文我们便可以得知,在古印度原始佛教时期,比丘走村串户托钵行乞,大家未必都表示欢迎,有的对这种乞食行为还相当反感,称出家比丘为“秃头”。从某种意义上说,托钵乞食实在是无奈之举,佛陀借用世俗中观点,说比丘们为了维持生命,不得不外出托钵乞食。乞食行为在所有的生活方式之中,算是最为下端的(即“下极至边”)。那么,既然出家了,既然连这种极为下端的生活方式都忍受了,那么就应该要抓紧时间好好修行——在下面的一部《喻经》中,这个问题会得到详细的阐述。出家的宗旨是什么?自然是对“生老病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产生了“厌患”,是彻底解决苦阴问题的,从而力争修证到痛苦的边际。这是出家的初衷与奋斗目标。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出家比丘,都把这一目标作为自己的个人奋斗目标呢?经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未必如此。正所谓“出家三天,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天边”,一部分比丘出家时的发心总是好的,可是信心却不坚定,心中有所保留。正如经中说:
“彼愚痴人以如是心出家学道,而行伺欲染著至重,浊缠心中,憎嫉无信,懈怠失正念,无正定,恶慧心狂,掉乱诸根,持戒极宽,不修沙门,不增广行。”
从这里,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出,原始佛教时期,并非人人都是圣人。随着佛教比丘数量有时呈几何级地增长,一部分人开始混进了佛教僧团。我想在原始佛教时期,出家为僧的手续似乎相当简单,一般是经过佛陀本人同意,便很快可以剃度。当然,在正式出家之前,也有一个时间不等的观察期,一般有六个月、一年、三年的区分。如果那些根机比较好的,便不需要什么考察期,立马可以成为比丘。甚至有的比丘不经过剃度程序,头发自落,染衣自披,倒是颇为神奇的。后来随着出家人数的逐渐增多,佛陀根本没有闲暇对初出家比丘一一加以过问应验,便将这项工作授权给各位大弟子,然后再授权给再传弟子……如此一来,弟子们在广招门徒时,有时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遴选;一些为了扩展自己地盘(增强个人影响力)而滥收门徒的情况,似乎也呈零星苗头。从执政者角度看,那时似乎并没有完备的宗教管理行政机构,不像中国后来出现了诸如“度牒”、“戒牒”之类的合法证件,因此当政者对于宗教兴起与兴旺情况,似乎有些麻木不仁。比如说佛教在创建伊始,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什么需要到行政机关进行“审批”、“备案”之类的噱头。正由于教内教外对于比丘出家验证程序的高度漠视,因此伺欲心极重的比丘混入僧团,似乎为形势所趋。
对于那些出家后积习难改,甚至贪欲之心变得更加严重的比丘,佛陀十分痛心。他说,既然如此,你们这些比丘何必出家呢,还不如还俗做一名护法的居家众呢。针对于此,佛陀还作了譬喻,他说,像这些身为沙门而不行沙门之事的比丘,实在是十分可悲,“犹人以墨浣墨所污,以血除血,以垢除垢,以浊除浊,以厕除厕,但增其秽,从冥入冥,从暗入暗。”用墨水去除去墨迹,用血去除掉沾染的血迹……这不是十分颠倒和荒唐的事情吗?这样的比丘,就好像是那些在“无事处烧人残木,彼火烬者,非无事所用,亦非村邑所用。”大家想想,那些堆积在荒野、用作烧死尸助烧的木块,当死尸烧过后,谁还去捡那些烧死尸用的残余木块呢?想必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更谈不上去捡拾了。因此,出家后不能将各种贪念欲望悉数蠲除的比丘,就好似这烧死尸的剩余木块一样,变得一无是处,人人厌嫌。(09.07.10)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