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二)~A 一、周那经(196)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1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二)~A 一、周那经(196)

 

  漫说《中阿含》(五十二)

  (卷五十二)

  一、周那经(196)

  说法地点:跋耆国的舍弥村

  参加人员:沙弥周那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周那沙弥告诉阿难关于尼乾子们的诤事。阿难将此事白佛,佛陀就为之说六诤本、七止诤律以及六慰劳之法。

  此经的说法因缘,是由于周那沙弥而引发。这位周那沙弥大约刚出家未久,道心很坚固,而且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也比较敏感。我们知道,跋耆共和国位于摩揭陀国的东北部,处于摩揭陀国与拘萨罗国之间,是当时十六大国中的老牌共和国。我在这里称它为“共和国”,主要是该国的民主氛围较为浓厚,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受到过大的战争蹂躏——当然,后来与摩揭陀国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导致灭亡,那是后话。正因为跋耆国的风土人情较为淳厚,而且该国人民比较保守,对于传统文化习俗十分尊崇,因而我们在佛经中,佛陀曾不止一次对该国的政治制度和民情倍加称赞。

  大约在佛陀晚年时期,古印度的耆那教发生了一件大事,即该教的中兴教主大雄(尼犍陀若提子)在波婆城辞世,殁年七十二岁。关于大雄的死因,《中阿含经》说他是吐血而死,原因是他的得力弟子背叛了他而皈依了佛教,他气愤不过,从此郁郁寡欢,结果积郁成疾,最终入灭。不过大雄的去世,却引发了耆那教内部的争吵不休,并最终引起部派分裂。这部《周那经》中的沙弥周那,所讲的就是这件事。经中说:

  “尔时,沙弥周那于彼波和中而受夏坐,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亲子,在彼命终。终后不久,尼揵亲子诸弟子等各各破坏,不共和合,各说破坏,不和合事,斗论相缚,相憎相诤:‘我知此法,汝不知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我齐整,汝不齐整。我相应,汝不相应。应说前而说后,应说后而说前。我胜,汝不如。我问汝事,汝不能答;我已伏汝,当复更问。若汝动者,我重缚汝。’更互骄傲,但求胜说,而无诃者。尼揵亲子若有在家白衣弟子,彼皆厌患此尼揵亲子诸弟子等。所以者何?以其所说恶法、律故,非是出要,不趣正觉,亦非善逝之所说也,崩坏无住,无所依怙。彼所尊师,亦非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也。”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第一,耆那教内部争吵的直接原因,在于大雄的逝世后,教团丧失了领导权威;

  第二,而争吵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教义的不同理解和认知方面;

  第三,争讼的深层缘由,是各种名闻利养以及贡高我慢心在作怪,大家都琢磨着怎样降伏对方,都想当老大,如此下去,耆那教会好到哪儿去?

  第四,争讼的后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使得教徒的白衣信众对该教的修行僧侣产生了“厌患”情绪;

  2、导致了整个耆那教开始分裂成几大帮派,并相互攻讦,最终分道扬鏣;

  3、加速了耆那教的衰亡,并最后走向灭亡。

  其实,对于耆那教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古印度的很多修行教派都给予了密切关注。佛教也是这样,就连初出家未久的沙弥周那都敏锐地留意到这种动象,更不用说那些出家多年的两序大众了。因此经中阿难曾当着佛陀的面儿,表达他由心的忧虑:“世尊!我见此已,便作是念:若令此比丘于世尊去后,而在众中起如是斗诤,谓此斗诤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义非饶益,非安隐快乐,乃至天人生极苦患。”

  对于耆那教的内部争讼,佛陀是否知道呢?他当然是知道的——佛陀不仅洞察一切,并且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并针对佛教的现状与未来,佛陀也作了深层的思考与筹划。因此当周那通过阿难,将耆那教的现状对佛陀作了汇报之后,佛陀有针对性地宣说了教法。这些教法主要表现在:六诤本、七止诤律(七灭诤法)以及六慰劳法。

  佛陀在听了阿难的汇报之后,便问他:“阿难!汝见何等众中有斗诤者,谓此斗诤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义非饶益,非安隐快乐,乃至天人生极苦患耶?”阿难对此的回答是:“世尊!谓有斗诤,因增上戒、增上心、增上观,于其众中生而生者。”意思是说,斗诤是一种争强好胜之心,其起因是缘于我们的增上戒、增上心与增上观。

  而佛陀对此的看法是:“阿难!此斗诤甚少,谓因增上戒、增上心、增上观。阿难!若有斗诤,因道因道迹,于其众中生而生者。阿难!谓此斗诤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义非饶益,非安隐快乐。”佛陀是在说,如果大家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修行层次,而生起的斗诤倒是不足为虑,因为在修行时大家相互作些探讨,甚至是争论几句倒也无妨;而如果大家都认为自己才是最为正确的,他人的意见全部都是错误的,并加以排斥和打击,那样的话后果就很严重。比如说,我行的是如法,你行的是非法;我持的是正律,你持的是非律;我行的是八正道,你行的是八邪道……这样一来,就容易激化矛盾,导致争讼乃至积怨的产生。因此佛陀说:“阿难!尼揵亲子实非萨云若(一切智),而自称萨云若。阿难!若尼揵亲子一切知、一切见者,彼为弟子施设六诤本,谓可闻而止。”佛陀的观点是,尼揵亲子其实并没有证得究竟智慧,可是他却自以为聪明;如果尼揵亲子具备先见之明,就应该为弟子们明确“六诤本”——即六种引起争执的根本原因。

  (一)六诤本

  1、嗔恼——“谓人嗔恼者结缠,彼不敬师,不见法,不护戒。彼不敬师、不见法、不护戒已,便于众中起如是诤”。因此佛陀告诫弟子们:“如是斗诤,汝于内外见而不尽者,为断此诤故,汝当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汝当重护彼心,常无放逸。”

  2、不语——即不忏悔各自的过失。即使做错了,哪怕是自己也知道错了,但是他却矢口否认;或者对于自己的过失,想方设法加以覆盖隐瞒。

  3、悭嫉——悭是吝啬,嫉是嫉妒,对于自有而他无,概不施舍;对于己无而他有,则一心想占有,贪嫉成性。

  4、谄诳——说谎话,变着法儿攻击栽脏陷害。

  5、无惭无愧——大言不惭,厚颜无耻。为了达到自己的一己之私,什么坏事都敢为。

  6、恶欲邪见——心怀鬼胎,时刻惦记着名闻利养;见解颠倒,抱残守缺,不思悔改。

  以上六种,就是导致诤讼的根本原因。如果把上述六种不正常行为心态悉数除灭,便可以有效地防范诤讼的发生。

  (二)七止诤律(七灭诤法)

  接下来,佛陀提出了僧团处理矛盾纷争的七大原则。经中对此叙述道:“一者应与面前止诤律,二者应与忆止诤律,三者应与不痴止诤律,四者应与自发露止诤律,五者应与君止诤律,六者应与展转止诤律,七者应与如弃粪扫止诤律。”

  1、应与面前止诤律——就是说,如果有大家有矛盾,有分歧,这本来是正常不过了。但是如果大家都藏记在心里而不吱声,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难以开解的心结。佛陀的观点是,那与那些应该要当面解决的问题,就应给予当面解决,不能久拖不决,更不能互不通气。

  2、应与忆止诤律——就是给人家一个反省并悔过自新的机会。不要一上来就数落人家不停,而应该让当事人仔细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过失(犯戒)。如果有过失,就让他自己发露出来;如果回忆不起来,再指明也不迟。

  3、应与不痴止诤律——应该对精神失常者不予处分的,就应当给予精神失常者不处分。我们不能说出家僧人每个人都是人格健全者,佛陀只是规定出家必须要六根具备。有些人出家时好好的,但是由于修行方法把握得不好,导致了走火入魔而精神失常。对于这些精神失常者所犯的错误,我们不应去过于追究。

  4、应与自发露止诤律——应该给予当事人自白忏悔的,就应当给予当事人自白忏悔。自己主动忏悔发露,佛陀一向都会给予体谅——这多少有点像现今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5、应与君止诤律——这里的“君”,我认为应理解为“群”,即大多数群众。此句的意思是:应该由多数人处理决定的,就应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对于大众的矛盾纠纷,应该召开会议,大家共同讨论后决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当然要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在原始僧团里似乎并没有发明无计名投票,主要方式还是采用举手表决、鼓掌表决,抑或采取跺脚表决等方式。

  6、应与展转止诤律——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对当事人当有矛盾的自白作调查的,就应当给予调查。每当大家要求犯错比丘自我忏悔表白时,有的比丘便会偷工减料,避重就轻;有时候自白竟发生了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犯错比丘记性不好,把自己犯错时的地点和事情搞颠倒了。这时候大众也不要过于激动,给犯错比丘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慢慢理清头绪,自己把自己的问题搞清楚。

  7、应与如弃粪扫止诤律——扫粪便的扫帚是不值得珍惜的,用过了就完全可以扔掉,像扔一点破鞋似的。而比丘之间的一些意见纠纷往往错综复杂,远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讲清道得明白的。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干脆一笔勾销,既往不咎,谁再提那摊事儿谁就是龟孙子!大家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岂不快意?如此快刀斩乱麻,有时候反倒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绝佳捷径。

  (三)六慰劳法

  六慰劳法即六种可念之法,大家都要相互体恤,像兄弟姊妹那般团结友爱,和合共处。它们分别是: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同利养、同戒律以及同正见。前三个是说我们身、口、意三方面都要常怀慈悲,身行好事、口说嘉言、心存善念。如果我们进一步参究,这六慰劳法,实际上与我们常说的“六和敬”是一回事儿。六和敬中的“身和同住”即身行慈,“口和无诤”即口行慈,“意和同悦”即意行慈,“利和同均”即同利养,“戒和同修”即同戒律,“见和同解”即同正见。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六慰劳法与六和敬虽说在义理上来讲完全一致,但是二者的侧重点多少还是有些差异。六和敬一般来说是僧团内部和合共住的六项基本守则,它侧重于僧团自身;而六慰劳法不仅面对僧团内部,同时也是出家众正确处理与居家众之间关系的六项基本准则。因此,六慰劳法是菩萨化度众生时,所必须遵行的六种态度法则。

  佛陀最后对阿难说:

  “阿难!若汝等此六诤本止绝断者,及此七止诤,众中起斗诤,以如弃粪止诤律止者,复行此六慰劳法。阿难!如是汝于我去后共同和合,欢喜不诤同一一心,同一一教,合一水乳,快乐游行,如我在时。”

  我们常常喜欢说大话,宣称要使“正法久住”。如果你要问如何才使“正法久住”呢?他便尽说些张冠李戴、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话与官话。为什么我们尽喜欢扯些不着边际的大话空话?究其根源,还是我们的疏于懒散放逸,不认真读经或对经典不求甚解,一味贪图方便快捷,梦想一下子就“见性成佛”等诸种劣根性所致。佛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如何才能使“正法久住”?做好三件事便足矣!哪三件?

  第一件:绝断六诤本;第二件:勤修七止诤;第三件:守护六慰劳法。

  最后,我试图将本经概括为四句偈:

  断绝六诤本,精修七止诤,持守六慰劳,如佛住世时。(界定,2009年9月21日,于南海普陀山)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