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H 十三、尽智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H 十三、尽智经

 

  说法地点:拘楼国的剑摩瑟昙拘楼的都邑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如实知见四圣谛如真,便能得漏尽。而尽智乃以解脱为习,乃至不悔乃以护戒为习;护戒又以护根为习。像如是的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观法忍、翫诵法、受持法、观法义、耳界、闻善法、往诸、奉事善知识等,展转为习。  

  这部《尽智经》,实际上也是与上面的几部经有些类似,即通过层层分析,然后找出障碍我们修行道路的各种因素。佛陀首先告诉弟子们:“有知有见者,便得漏尽。”这里的“有知有见”,简称为“有知见”。所谓知见,就是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虑,而确立起的真知灼见。这里的知见,与我们佛教中所讲的“智慧”,有所不同。智慧是证得圣果后而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心识,它是一种般若状态下的无分别智;而此处的知见,则是尚在求证的道路上所运用的一些分辨思惟,它肯定是有分别心的。但是有时我们会看到“入佛知见”这几个字,说明佛也有“知见”。这里需要说明,佛的知见与凡夫的知见完全是两回事,我们需要清楚一点,就是佛的“知见”,与“智慧”、“般若”,其意思是相同的。

  当我们尚处于“有漏”之时,我们需要知见。此时我们对各种现象和各种道理都不能做到心神领会,需要运用自己的思惟,去认真分辨的过程。比如说,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有利于我们修行的,什么是不利于我们修行的……这些都需要去加以辨别,否则就很难迅速作出正确的抉择。有了知见,那么就会选择出适合我们的修行法门和修行方式,这样的话,通过不断的修行,就能够最终证得“漏尽”——这是一种通往“漏尽”的法门。

  佛陀继续说:“谓知见苦如真,便得漏尽”、“知见苦集、知见苦灭、知见苦灭道如真,便得漏尽”。在这里,世尊所讲的,就是苦、集、灭、道的四谛法门。上面我们讲到“知见”,“知见”的内容,就是四圣谛。也就是说,对于四圣谛能够如实知晓,并按之努力修行,那么就能够最终证得“漏尽”,即把各种大小烦恼都统统消灭掉,然后就可以达到证入圣位。

  接下来,佛陀谈到了“尽智”。什么叫“尽智”呢?通俗地讲,就是把全部污染我们思想的各种因素都消除掉,在此基础上所证得的一种智慧。这个尽智,是在知见之上形成的,也就是知见了四圣谛的真理之后,所获证的一种智慧。它是一种无漏智,是处于无学位的圣人遍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而与漏尽后所证得俱生的无漏智。那么,产生“尽智”的原因在哪里?或者说,成就尽智的因缘何在?佛陀的回答是:解脱。接下来,便形成一个互为因果的名相关系链:

  尽智-→解脱-→无欲-→厌-→见如实、知如真-→定-→乐-→止-→喜-→欢悦-→不悔-→护戒-→护诸根-→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观法忍-→玩诵法-→受持法-→观法义-→耳界-→闻善法-→往诣-→奉事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尽智”是建立在“解脱”的基础上,而若想到达“解脱”,就必须取得“无欲”,这样层层追问,最后就落实到一个“奉事”上面。对于上面的一些名相,有绝大多数我在前面的相关文章中都已经作了说明,这里需要说明几个名相。首先是“观法忍”。所谓观法忍,就是了解、认知正法并坚信不移地奉行。忍,就是忍耐、安忍,如《大乘义章》对此解释是:“于法实相安住名忍”。具体而言,就是指对于各种违逆之境能够堪忍而不起嗔恨心。观法忍就是无论我们遇到何种困境,对于正法总是会坚定信念,不会有丝毫的动摇。另一层意思,指的是对于各种佛典中所说的微妙幽深的法义,不会生起惊怖之心,也不会生起不解及迷惑之心,但能勤学读诵,而安住于教法的真理之中。

  其次需要解释一下“玩诵法”。什么叫玩诵法呢?就这个问题,我也作了一番思考。如果联系经典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它实际上是在阐述一种修行的境界,或者是说是一种修行的过程。我们平常会说:对某一件事很感兴趣,“颇值玩味”,或者是对一把紫砂茶壶很是欣赏,拿在手里一个劲地“把玩”。从这两句话中,我们都可以这个“玩”字,带有欣赏、品鉴的意味;但又不完全是这样,它还带有一个消遣、休闲之余的那种娱乐意味。但是这里所说的“玩诵法”,比这种欣赏古玩的那种层次要高出很多。这里的玩诵法,是指我们在读诵佛典时,不要过于偏执于个别字句的理解,而要从总体上加以把握整部经典的核心理念,用大乘佛教的专用名词来讲,就叫“不著相”。有些法师把佛教的义理讲得很深奥,很玄乎,动不动就是“体性无碍”、“般若不二”等等,不仅让那些初学佛者摸不着北,就是许多学佛多年的老比丘们,都搞不清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或者是向大家传递一个什么样的讯息。我们切记,这个“玩”不是随随便便,玩世不恭,而是让我们不过分注重于文字相,或者个别字句、词语的探究考证,而是让我们遨游于诸经之中,抛弃一切妄知妄念与平生习气而游刃有余。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常常会说:三岁小儿说得,八十岁老翁却行不得。

  顺便提一下,谈起这件事,倒使我想起一件事来。昨天杭州有位老居士,快七十岁了,修净土法门,一心念佛,诵弥陀经,时间也有八、九个年头了。老人家有一个毛病,就是太执著,她明明知道执着是个坏毛病,但就是改不了。比如说她自己茹素,见到家里人吃肉,她就很不舒服,要求家里人都要与她一起吃素;见到社会上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事情,总是要忍不住站出来讲几句话,用我们平常的话讲,叫“看不惯”。她就这个问题,特意来向我“讨教”,请我讲些“开示”,问以后该如何改掉这个毛病。我诚恳地对她讲:老居士您客气了,“讨教”和“开示”,我都不敢当,因为我们都是处在“有学位”的众生,我们只能向我们共同的老师释迦牟尼佛讨教,请他老人家给我们讲开示,其余的人都没有资格给大家讲“开示”。那么释尊已经入灭了,如何讨教呢?很简单,“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其次呢,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听闻“善法”。佛陀早就为我们制定出一个修行程序表了,这在《阿含经》里交待得非常清楚。当我们闻善法后,就要生起无上的信心,然后自己展开正思惟,然后要“守护诸根”,广修“三妙行”,勤修“四念处”、“七觉支”,最后不就达到了“解脱”了吗?这位老居士目前所处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出发生在了“守护六根”上面。她没有把自己的“六根”守护好嘛!具体如何做呢?就是看了等于没看,听了等于没听,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什么事?念“南无阿弥陀佛”嘛!净宗讲“念念相继”,这个“念”,既是我们口中、心中的念佛声,也指的是我们的心念,那种口中念佛、心中忆佛的心念。如此下去,管它什么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因此,我一贯的主张是:“勤扫自家门前雪,莫管(至至是少管)他屋瓦上霜”!有人或许会说,你这不是自私自利吗?我不这么认为。自己的事都没办好,就去操心人家的事,到头来,别人家的事你没操心好,自己的事也办黄了,最终变得一无是处。如果你一门心思管自己的事,悟得法理,“所作已办”,然后再来“舌灿莲花”、普度众生,岂不是龙天钦敬?因此,当务之急,是把把自家的事管好,把自己的大门看牢靠。

  再来解释一下“往诣”、“奉事”。这是修行的基础环节,是针对初发心修行的人,亲近善知识而言。对于诸上善人,我们要奉事他,经常去亲近他、讨教他,然他在他面前,多听闻一些善法,然后分别辨析,从而择机受持。为什么要奉事、亲近善知识?原因就是我们从他们那里,能够获得法益。这里所讲的“善知识”,在佛经中,对之规定的标准较高,在早期的佛教经典中,一般都是指证得阿罗汉境界的比丘,或证道的大居士。不过现在这个名词有点泛化了,甚至是一些并不“善”也并不“知识”的人,都混迹于“善知识”的队伍中。他们往往以“大善知识”而自居,到处讲经说法,有时倒也蛮觉得乐趣呢。

  佛陀接下来告诉我们:“若有奉事善知识者,未闻便闻,已闻便利。”就是说没有听到善知识说法的,就要争取听一次;已经听闻过了的,就再听一次,那样会对自己的修行更加有帮助。世尊进一步说:“如果善知识若不奉事者,便害奉事习”,这样的善知识如果我们不去奉事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有损于我们的修行,它也正是成为障碍我们修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佛陀接下去讲,“若无奉事,便害往诣习;若无往诣,便害闻善法习……”,如此推演下去,最后,便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获得证解脱,所以佛陀说:“若无解脱,便害尽智”——如果达不到解脱,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尽智”。

  最后,佛陀从正面对上述的观点进行阐述,兹再列一表:

  奉事善知识-→未闻得闻,已闻便利-→往诣-习闻善法-→习耳界-→习观法义-→习受持法-→习玩诵法-→习观法忍-→习信-→习正思惟-→习正念、正智-→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直至无欲)-→习解脱-→习尽智

  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佛陀从不同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阐述了解脱的方法与路径。在这里,我们看到,无论是“明”,“尽智”或者是“涅槃”,它们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所指的境界却是同一个层次,那就是证得圣人的果位。究竟是什么果位?我的观点是:至少是四果阿罗汉。除此以外,都谈不上什么是真正的解脱。(09.02.23)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