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如来知见广大深远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如来知见广大深远
『无始古今时空难计,诸佛菩萨法海慈航,娑婆堪忍度生大事,施设方便行波罗密。』
就是要与大家分享,真的是『无始古今』,从前、从前,到底是多久以前?无法说多久多久以前,却是在这时间、空间,还是一样无法去计量。所以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这么大的虚空,这么长的世间——时间、空间,但是我们的愿绝对无法计量。
看我们要发什么心、立什么愿,因为佛陀已经很明了告诉我们,众生人人本具佛性,佛、菩萨的心愿有多大,我们众生的心愿应该也有多大。只是诸佛、菩萨是已觉悟者,我们现在才是要求觉悟的人。凡夫与佛比起来,太渺小了,差很多!不过,我们的本质就是具足,与佛同样那么大的佛性,有无量、无始以来就有的本性。所以我们学佛,即使在凡夫地,也要学与佛同样发弘誓愿。
所以,诸佛、菩萨是已成佛、已觉悟,不过不忍众生受苦难,他还是来人间,在人间『法海慈航』。诸佛菩萨智慧如海,所以在这娑婆世界施展了法海,无论是施方便教,也是善巧方便,用各种的方法来为人间来付出,要将大家从不懂的教到懂,从懂的、了解之后,再带我们向前进,这就是慈航;用种种方法来施教,这是法海。
其实,诸佛、菩萨来人间,是从无始以来,不断来回人间,倒驾慈航。现在释迦牟尼佛,过去所修行的,所经过的是无量数佛,百千万亿诸佛。可见这时间、空间,无穷尽的以前,诸佛、菩萨就已经施教了,就是法海;不断来人间,这就是慈航。真的是时间很长,都是来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叫做堪忍的世界,要堪得忍耐,才能在这娑婆世界里。因为娑婆世界苦难偏多,来到这个娑婆世界,都是由不得自己来的凡夫,随因缘果报来这人间里。任何一个人都是经过因缘果报,因为过去的因,所造的缘,牵引来到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的世间形象,我们就要随着现在世间的形象来生活。
有福的人就生在富有国家、文明的国家。更有福的人,就生在一个很好的家庭、很好的社会、很平安的环境。这就是过去生真的是种福因、结好缘,所以来到这娑婆世界,算是还有福之人。
这福,也不是我们这辈子自己能选择的,是过去生有这个因与缘,所以引来这一世,我们能遇到这么好的依报、正报。我们的『正报』,是我们自己本身过去所造的福,『依报』是过去与他人所结的缘,所以我们能生在哪一个国家,依这个国家而生,依这个社会、依这个家庭而生。所以这依报与正报,就要视我们在过去如何造作。
来到这人间,多数人就是苦。放眼天下,现在在饥饿中、在最贫困的国家,他就是有这依报,就是过去不好的因、不好的缘,即使有诸佛、菩萨要进去,也是无奈。
这就如天堂无法成就佛,因为享受,他根本没有见到苦难人,他自己在享受中就是迷失了自己。我们人人的本性,只是靠着过去生的依报,与他的福报、正报,生在天上,生在有福的世界,所以他不会想要如何来求行菩萨道。
若是地狱,根本无法修行,无法听闻佛法,他根本隔绝了外来的人间。所以像地狱一样的,那样的生活是难堪忍!
娑婆世界就是『五趣杂居地』,看我们众生到底造什么业,五道都差不多在人间,我们看得到。在人间看得到如天堂在享受的人,在人间可以看到地狱受苦的人,在人间可以看到饥饿、贫困,非常非常落伍,好像饿鬼道一样。所以地狱、饿鬼在人间,还有畜生道,这是到处可以看得到,无论是什么生物,我们都看得到。所以在这人间是五趣,就是五道杂居的地方。
看我们的心,我们在人间能修行,就是人间有佛法可听,因为人间可以见苦知福、可以造福。所以在人间,佛陀来人间说法,能有种种方便言教来为我们譬喻,让我们能看得到,让我们感觉得到,让我们能知道该觉悟了。
所以说起来,娑婆世界好修行,虽然它是一个堪忍的世界,苦难偏多,人间无常之事很多。不过,佛法在人间,我们能及时觉悟,这么深奥的道理,这么浅显的让我们能感觉得到,我们为何不把握于现在此时?所以诸佛、菩萨的慈悲,施法、施教于娑婆,法海慈航要来度众生,在这个娑婆世界,这是诸佛、菩萨的一大事。
前面说过,佛陀设教,种种善巧方便波罗蜜,来教导众生。所以我们要好好用心接受佛陀的教法。
经文中接着说:『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
佛陀向舍利弗再说,如来知见是广大深远,『无量无碍』。无碍,佛陀的智慧就如光速一般,他能遍虚空法界、一切的境界,很快、无碍就能了解,这是佛的智慧。
佛的本性,清明的知见,与我们凡夫的知见不同。但是,凡夫也有凡夫的小知见,修行小根、小机,这全都是。我们有多少智慧,我们就知道多少范围。但是,佛的智慧是无量无边,广大无量。
⊙广大:如来三昧,普遍包容,无法不备,众生世界,不离一心,是名广大。
所说的『广大』,就是『如来三昧,普遍包容,无法不备,众生世界,不离一心,是名广大』。这就是说,如来他的正知、正见、正定……等等,佛的心是如此专一于三昧中。佛心无有杂念,所以他能心量开阔,普遍包容。所以有句话:『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的心,一念心能包太虚。太虚就是宇宙,所以普遍包容,全都能包容。现代科技那么发达,还不知道宇宙有多大,就是无量,这种普遍包容。
『无法不备』,所有的法都在佛的内心,这种清净无染的佛性、藏。我们凡夫是业藏、第八识,所造的业藏于第八识。超越了第八识,就是清净、无限量的本性存在,所以很包容,无法不备,所有的法都是在佛清净无染的智慧海中。
『众生世界,不离一心』,我们众生的世界都不离开一心。刚才说人间五趣杂居,这种世界都是一切唯心。凡夫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五道里,但是我们若要修行,『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若有发心,现在发心,一念心我们也能亲近过去诸佛,一直到现在闻法,以现在的决心到未来,我们的心念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向佛的菩提大直道行。
所以若能如此,于众生世界不离一心,你是要一切唯心造呢?或者是五道于一心造呢?所以也可以造地狱,也可以超越三界,都不离开这念心,所以这样叫做『广大』。因为佛的心就是如此广大,所以我们要用心。
不只是广大,还深远。那就是『佛的智慧是幽深,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闻非大,远闻不觉得小声,皆悟甚深幽远一乘之理』。
⊙深远音:谓佛智幽深,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闻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一乘之理。
这就是佛陀他的智慧功德所成就的。智慧如海,要从声音发出;佛陀知道以后,若没有说法,法如何流通呢?所以佛陀为一大事要『开、示』众生,所以了解于他的心中,说法是出于口,所以他『所出音声』,佛陀的法用声音说出去,『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从近处能够透彻至远处,『令近闻非大』,在近处听的人不会感觉到很大声。
有的人说话,一开口就吓到人,很大声。听起来,这种声音不只是让人无法接受,反而让人反弹。但是佛陀说话,他的声音在近处听到也是很柔软适中,在远处的人听起来也不感觉小声,同样也是很分明、听得到。
所以,从近处听的人不感觉很大声,从远处听的人不感觉小声,『皆悟甚深幽远一乘之理』,这叫做深远音。说的道理很深,但是能以此声音透彻至远处听得到。不只是远处听得到,佛陀的时代,听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佛的法,我们也听得到。
总而言之,我们总是有这念心,用心就能贴近佛心,没有时间的限制,也没有空间的限量。只要我们现在这念心很虔诚,就能接近佛心。所以人人要用心,不可有分秒的时间懈怠。
从『无始古今时空难计,诸佛菩萨法海慈航,娑婆堪忍度生大事』。这娑婆堪忍之处,真的要度众生的大事,不只是诸佛、菩萨的责任,我们大家都有责任。所以我们要好好来吸收法,设方便,来行波罗蜜——度,度众生;从苦恼的此岸度到让他欢喜的彼岸去。
这在志工菩萨每天走在医院,就能够去施展『度生大事』,去度广度众生,施设方便,让他于苦处打开他的心,让他能欢喜安心,所以医心、医病,医病再医心。总而言之,我们现在都做得到,请大家时时多用心。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