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D 断惑证真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D 断惑证真
上接《波罗牢经》————
那么如何修行呢?这是伽弥尼十分关心的话题。
于是佛陀开始向伽弥尼传授断惑证真之法。是些什么法呢?概括而言,就是远离十恶,勤修十善,并修习八正道。当然,世尊说法往往是十分注重对象的。由于这位波村长是一位居家人士,所以佛陀就说“昼日教田作耕稼,至暮放息,入室坐定”,就是说白天好好干活,把农田里的活都做好,这是养身之本,不可荒废;等到太阳落山了,就回到家里,好好修行。如何修行呢?就是“入室坐定,过夜晓时”而作种种观想参悟。关于修行的过程与步骤,佛陀在这部经中讲得非常详细,我不妨就这个问题,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汇总一下。
断除疑惑而得升进的步骤:
①止十恶——→②行十善——→③生起欢悦——→④生起喜——→⑤止息身——→⑥身觉乐——→⑦远离——→⑧正念——→⑧——→一心——→⑨升进。
当达到一心的时候,便“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继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当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对那些论士们各自所述的观点,就不会再生起分别心,无论他们所说的是对是错,在我们的心中都不会生起丝毫的波澜,因为我们已经达到“不犯世怖与不怖,常当慈愍一切世间”的境地,我们不再为是非问题与大家争个高低上下,我们的心中只有欢悦,只有慈愍,没有各种不好的因素掺杂在里面,“不是不非,达内心止”。不仅如此,佛陀还进一步说,我们不仅要对那些所谓“错”的或者“对”的东西无动于衷,也就是对于四论士所争论的问题视而不见,同时对于上述所列举的几个譬喻也都不生起任何的判别心。修到最后,便会得到远离,也就是禅定;当获得禅定后,便可得正念,可得一心,最后,“于现法便断疑惑,而得升进”。
当伽弥尼聆听了佛陀的教导之后,便“远离尘垢,诸法法眼生”,继而是“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断疑度惑”,“已住果证”。从此以后,他开以佛为独尊,“更无余尊,不复从他,无有犹豫”,对佛法生起了坚固的信念,尽形寿,皈命三宝!
在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下,关于上面几个修行中的术语,除了对“十恶”与“十善”、“正念”几个名词大家都比较熟悉以外,其他的诸如“生起欢悦”、“止息身”、“身觉乐”等名相,我们都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却无从体悟它们的真正含义。比如说“一心”,如何才能达到“一心”呢?是不是做到前面几个次第,就可以了呢?那么前面的又如何去体证呢?这些都是我们用语言而无法表达的。那么怎么才能真正地领略呢?我觉得还是那句话,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我们现在只是停留在闻的层面上,接下来,我们需要对佛陀所说的教法,进行全面而深入地领悟,并按照佛陀所说的去老实修老实行,这样才能逐步达到“三摩地”的境地。当我们完全处于“三摩地”的时候,便会豁然开朗,对于佛陀所说的义理,我们每个人,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原来一切竟是如此,真是妙不可言,“不可说,不可说”……
(这篇随笔前后共写了9天时间,中间参加了弥陀佛七,所以拖延了好几天)
(界定 2008年12月16日草就于普陀山佛教协会)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