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七)~A1 一、大拘絺罗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七)~A1 一、大拘絺罗经

 

漫说《中阿含》(七)

  (卷七)

  第七卷由三部经组成,分别是:《大拘絺罗经》、《象迹喻经》以及《分别四谛经》。

一、大拘絺罗经

  说法地点:王舍城竹林精舍

  主讲人员:舍利弗、大拘絺罗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舍梨子问尊者大拘絺罗一些问题,主要是得正见与入正法的方法。大拘絺罗对此的观点是:知道不善、不善根、善、善根,以及知道食、漏、苦、老死、生、有、受(取)、爱、觅(受)、更乐(触)、六处、名色、识、行等四谛的比丘,得成就正见,得入正法。

  看到这部《大拘絺罗经》,首先要了解一下大拘絺罗其人。所谓“大”,在佛经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摩诃”,二者为同义。那么对于摩诃拘絺罗我们其实并不陌生,比如像广为大家熟知的《佛说阿弥陀经》中间就曾出现过。《佛光大辞典》称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但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十大弟子一般是指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阿难陀、优波离、阿那律、大迦叶、富楼那、迦旃延以及罗睺罗十人,其中好像并没有摩诃拘絺罗。有关拘絺罗的一些记载并不是太详细,一般认为他随佛出家后,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位,证得五蕴皆空的道理,故称悟空。据《杂阿含经》卷十二记载,拘絺罗在耆阇崛山时,舍利弗来问十二因缘之义,拘絺罗一一答之,舍利弗称赞其智慧明达、善调无畏,如顶上的无价宝珠。在《增一阿含经》里说拘絺罗具备四辩才。所谓四辩才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达到四辩才境界的是属于何种修行层次呢?对此,我是外行,不便多作评说。

  我们在四阿含之中,可以见到舍利弗与摩诃拘絺罗经常在一起谈论佛法。那么这二位尊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从佛教的僧团里讲,大家当然都是道友关系——这等于是句废话;在别的相关经论中,例如《撰集百缘经》和《大智度论》中,皆称舍利弗与摩诃拘絺罗是舅甥关系,即舍利弗应该喊摩诃拘絺罗为舅父,即所谓的拘絺罗,就是长爪梵志。所谓长爪,大约是手指甲特别长的缘故。在《撰集百缘经》卷十《长爪梵志缘》中,称其为王舍城蛭驶梵志之子,其姊名为舍利,也就是舍利弗的母亲。据说其聪明博达,善论议,常与其姊舍利试作论战,每每皆胜。但是当其姐姐舍利怀有舍利弗的时候,每辩必输。这个长爪梵志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终于琢磨出来了,他想可能是姐姐肚中的胎儿极不简单。于是他下定决心,就四处参学,最后跑到南天竺孜孜勤学,发誓说若不为第一师,誓不剪手指甲。后来其姐产下舍利弗,自幼即聪明过人。年及八岁,尝与婆罗门论议,皆能降婆罗门,名闻十六大国。

  关于长爪梵志的出家因缘也很有意思,他见到自己的外甥舍利弗出家,感到很不理解,认为舍利弗智慧如此过人,竟礼一个大沙门为师,认为简直是不可思议。于是他就跑到佛陀面前,要求与佛陀辩论,结果不到两个回合就被辩得哑口无言,于是就礼佛为师,不久就证得罗汉果位。

  至于蓄长指甲的事由,《大毗婆沙论》卷98是这样说的:“彼梵志身爪俱长,而且说为长爪梵志。问彼复何缘留此长爪?答:彼贪习业,无容剪故。有作是说:彼恒山居,爪发虽长,无人剪剃。复有说者:彼在家时,乐习弦管,后虽出家,犹爱长爪,故不剪之。有余师说:彼在外道法中出家,外道法中,有留爪者,故说彼为长爪梵志。”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关于蓄长爪的缘由有多种说法。当然,这种说法对于本经来说并不是什么要紧内容。我在这里,就姑且将舍利弗与拘絺罗暂定为舅甥关系——这是世俗的角度而言,仅供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而已,不必细究。

  从经中可以得知,这部《大拘絺罗经》中的主讲人员似乎应该是大拘絺罗,而我将其定为舍利弗。从全经的内容上看,舍利弗问,大拘絺罗答,一问一答,似乎是答者占主导地位。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们可以测想一下,舍利弗所问的问题就是两个,作为比丘,如何得正见,如何入正法。对于这两个问题,身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他会不知道?肯定是知道的。那么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呢?这就要涉及到讲经的本怀问题。舍利弗与大拘絺罗都是证得无生的大阿罗汉,对于如何得正见、如何入正法等问题肯定是有着深切的洞察。那么是不是自己知道了,就不必再讲给他人听了呢?这正是他们度脱众生的慈悲本怀的体现。他们自己对于佛法已经有了深刻的洞察,但是他们遵从佛陀的教导,把佛法的奥义广为流布,让更多的人同沾法乳,同登般若解脱船。如果单纯是了为自己的生死问题,那么他们在此将自己早已了达的一些义理再拿出来讨论,岂不显得多余?因此我们只能视这部经典为一部对话录,而不能分出高下彼此(即拘絺罗为主讲,舍利弗为听众),否则,我们的认知便会产生边见。从这一点上讲,我还是那句话,阿罗汉决不是什么“自了汉”,他们在照顾好看护好自己身心的同时,也在不知倦怠地度脱着众生。在原始佛教的早期阶段,佛法的弘布,如果缺少了这些大阿罗汉,那么佛法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事情发生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当然,这段时间舍利弗是随从佛陀一起游行至王舍城。到下午晡时——也就是下午三点到五点左右。我们若留心一下,无论是佛陀,还是一般的上首大弟子,在此时出去会客办事的概率是最大。对于这一点,我在后文中将会进一步进行总结。舍利弗从禅定中出来,到了尊者大拘絺罗那里去拜访。那么此时大拘絺罗居住何处呢?我想也是在竹林精舍,一是佛陀在竹林精舍,弟子们一般都围绕在佛陀的周围安住,二是大拘絺罗此时已是位阿罗汉尊者,不大可能离开僧团而独居。因此,舍利弗到拘絺罗那里的路程,其实也就是几百米的距离吧。到了以后,大家都相互问讯,客套了几句。接下来,舍利弗就言归正传,谈到了本经的主题——

  舍利弗:“我欲有所问,听我问耶?”

  拘絺罗就回答说:“欲问便问,我闻已当思。”

  舍利弗所问的主题是:“颇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正法耶?”

  舍利弗所问的这句话,是本经的“经眼”之一。其意思是说,比丘如何才能成就见,而得正见;如何对于法得不坏净,也就是坚固不坏的净信(即坚定的信念,不受任何外力的干扰),而入于正法当中吗?通俗一点地讲,就是比丘要成就正见以及入于正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拘絺罗对此的观点是什么呢?首先,他给予了肯定性的答复。他说:“谓比丘知不善,知不善根。”那么如何知不善,又如何知不善根呢?他分析道:

  知不善——谓身恶行不善,口、意恶行不善,是谓知不善。

  知不善根——谓贪不善根,恚、痴不善根,是谓知不善根。

  就是说,知不善,主要从身、口、意三方面着手;而知不善根,则主要从我们的意识方面入手,知我们平常所说的“贪”、“恚”、“痴”。对此,拘絺罗总结道:“若有比丘如是知不善及不善根者,是谓比丘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正法中。”

  舍利弗继续问道:是不是说比丘了知了此事,就会得正见和入正法了呢?

  拘絺罗同样给予了肯定性的回答。他说:“谓有比丘知善、知善根”。

  知善——身、口、意妙行善,是谓知善;

  知善根:无贪、无恚、无痴善根,是谓知善根。

  接下来,我们省去一些对话的内容,直接将拘絺罗的观点进行陈列:

  1、谓有比丘知食如真,知食集,知食灭,知食灭道如真。

  知食如真——谓有四食,即一者传食粗、细,二者更乐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

  抟食:通俗地说,就是物质的、有形的食物。又称为段食,将固体或半固体食食用手圆团而入口中食之,称为抟食。

  更乐食:又称为触食,是指根境识和合而生的触,由此而滋养生命,使身体感到快乐。

  意思食:以思维为食,指一个人靠信念而生活,其为身心之资益,使诸根增长。

  识食:“识”是指“有取识”(执取生命存在的识),即执取身心,能攀缘色、受、想、行;能维系五蕴和合,滋养生命的识。即分别意识的作用,而资益身心。

  知食集如真——谓因爱便有食。

  知食灭如真——谓爱灭食便灭。

  知食灭道如真——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

  2、谓有比丘知漏如真、知漏集、知漏灭、知漏灭道如真。

  知漏如真:谓有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

  三漏也就是三种烦恼。欲漏,因欲贪而起的烦恼,此为欲界众生的烦恼;有漏,因生存而引起的烦恼,此属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无明漏,系无明引发的烦恼,此为三界皆生所共有。

  知漏集如真:谓因无明便有漏;

  知漏灭如真:谓无明灭漏便灭;

  知漏灭道如真:谓八支圣道。

  3、谓有比丘知苦如真,知苦集,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

  知苦如真: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此处就是所谓的八苦。

  知苦集如真:谓因老死便有苦;

  知苦灭如真:谓老死灭苦便灭。

  知苦灭道如真:谓八正道。

  4、谓比丘知老死如真,知老死集、知老死灭、知老死灭道如真。

  知老死如真:

  知老:谓彼老耄头白齿落,盛壮日衰,身曲脚戾,体重气上,拄杖而行,肌缩皮缓,皱如麻子,诸根毁熟,颜色丑恶。知死:谓彼众生、彼彼众生种类,命终无常,死丧散灭,寿尽破坏,命根闭塞。死前说老,是名老死。

  知老死集如真:谓因生便有老死。

  知老死灭如真:谓生灭老死便灭。

  知老死灭道如真:谓八支圣道。

  5、谓比丘知生如真,知生集,知生灭,知生灭道如真。

  知生如真:谓彼众生、彼彼众生种类,生则生,出则出,成则成,兴起五阴,已得命根。

  知生集如真:谓因有便有生。

  知生灭如真:谓有灭生便灭。

  知生灭道如真:谓八支圣道。

  6、谓比丘知有如真,知有集,知有灭,知有灭道如真。

  有共有三种:欲有、色有、无色有。这个“三有”,是泛指三界众生。

  7、谓有比丘知受如真,知受集,知受灭,知受灭道如真。

  受有四种:欲受、戒受、见受,我受。此为四种偏见执取。

  8、谓有比丘知爱如真,知受集,知爱灭,知爱灭道如真。

  爱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欲爱是指欲界众生的渴爱;色爱是指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无色爱是指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

  9、谓有比丘知觉如真,知觉集,知觉灭,知觉灭道如真。

  觉有三种: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这里的“觉”,是指感受,感觉。

  10、谓有比丘知更乐如真,知更乐集,知更乐灭,知更乐灭道如真。

  更乐有三种:乐更乐、苦更乐、不苦不乐更乐。这里的“更乐”,是“触”的异译,即从过去经验而对境界所产生的认识。

  11、谓有比丘知六处如真,知六处集,知六处灭,知六处灭道如真。

  六处: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另译为六入或六根。

  12、谓有比丘知名色如真,知名色集、知名色灭、知名色灭道如真。

  知名色如真:知名,谓四非色阴为名;知色,谓四大及四大造为色。此说色,前说名,是为名色。因识便有名色,识灭名色便灭。

  13、谓有比丘知识如真,知识集,知识灭,知识灭道如真。

  识有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

  14、谓有比丘知行如真,知行集,知行灭,知行灭道如真。

  行有三种,即身、口、意三行。谓因无明便有行,无明灭行便灭。

  我现在再来对全经进行总结一下。舍利弗所提出的问题是:比丘如何成就见,得正见;如何于法得不坏净,得入正法。换一种问法,舍利弗的问题是:

  1、比丘能不能成就见,得正见;能不能于法得不坏净,得入正法?

  2、比丘如何做,才能得正见,入正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摩诃拘絺罗首行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可以。

  对于第二个问题,拘絺罗的观点是,第一步,比丘要把知不善、知不善根以及知善以知善根搞清楚。如果连善与不善二者都搞不清楚,下面就更不要谈了。那么如何入手呢?在知不善与知不善根方面,要做好身口意三方面,用现在的话讲,叫做坏事不做,坏话不说,坏念头不动。不仅如此,还要行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在知善与善根方面,重点要防止三点,即贪、恚(嗔)、痴。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意念的东西十分可怕,因为它所引起的后果,往往比身业与口业所引起的后果更为严重,也更可怕。所以有些人表面上对人一团和气,可心底下去处处算计别人,这样的人所受的恶报,往往比那些“有口无心”的人品性更为恶劣。在掌握这两个大是大非的基础上,拘絺罗把问题分析得很细,共分了14点,即食、漏、苦、老死、生、有、受(取)、爱、觅(受)、更乐(触)、六处、名色、识、行。除去前面两点的“食”与“漏”,后面的十二点,事实上就是我们常讲的十二因缘。这十四点,每一点都与苦、集、灭、道四圣谛密切相关,它们事实上就是讲的佛教界的根本法义,即缘起法。因缘所生法是佛教一切理论的基石,这个核心我们一定要把握牢靠,千万不能颠倒。

   (2009.01.27.  界定于浙江南海普陀山)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