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G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G
1250经:佛陀在本经中教导弟子们不应当贪求世间的名闻利养。
本经在杂阿含的诸小经之中,篇幅算是比较长的。曾经一段时间,佛陀在拘萨罗国游行,住止于一处名叫一奢能伽罗的村子附近的树林之中。当地官员百姓听说佛陀住锡于此处,都很开心并兴奋不已,“各办一釜食,著门边,作是念:我先供养世尊!我先供养善逝!”甚至在大家开始大声叫喊起来,“各各高声大声,作如是唱”,弄得满村很是热闹。
佛陀在林中静坐,远远地听到附近的村落一时间很是吵闹,便问身旁的侍者那提伽:“何因何缘园林内有众多人高声大声唱说之声?”尊者那提伽如实相告,并希望佛陀前往应供,“唯愿世尊当受彼食。”
佛陀闻后说:“莫以利我,我不求利;莫以称我,我不求称。”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陀于世间诸法已经“出要、远离、寂灭、等正觉”,佛陀没有必要去求取世间的名利,也从来不需要博得世人的称叹,因为佛陀对这些世间的名闻利养甚至一点概念都没有,又为什么需要别人来称叹自己呢?
那提迦尊者听后连连称是,但是他还是对世尊说:“譬如天雨,水流顺下,随其彼彼世尊住处,于彼处刹利、婆罗门长者信敬奉事,以世尊戒德清净,正见真直。是故,我今作如是说,唯愿世尊哀受彼请。”那提伽尊者从来没有觉得佛陀对世间名利还有什么念想,他只是觉得,佛陀既然贵为世尊,受到世间众人的尊崇,完全是凭借“戒德清净,正见真直”而著称。佛陀接受世人的衣食医药乃至卧具的供养,完全是出于利世的慈悲心,赐予众生以广种福田的机会,使众生蒙受佛陀的恩德,故而佛陀似乎以哀愍心,接受世人的供养。
佛陀闻后还是强调一点:“莫以利我,我不求利,乃至云何于彼彼所起利乐,有味有求?”佛陀在这里谈到了一些出家比丘在道业上十分懈怠的现象,让人不胜痛心。例如:
1、我见比丘食好食已,仰腹而卧,急喘长息;
2、我见此有二比丘食好食已,饱腹喘息,偃阐而行;
3、我见众多比丘食好食已,从园至园,从房至房,从人至人,从群聚至群聚;
4、我于一时随道行,见有比丘于前远去,复有比丘于后来亦远。
佛陀认为,这些比丘都是“不得出要、远离、寂灭、等正觉乐、不求之乐、不苦之乐”,因为有求皆苦,有苦必无快乐。相反,佛陀却是“闲静无为,亦无有便利之劳”,他可以时刻“观五受阴生灭”,“于六触入处观察集灭”。作为佛陀的弟子,亦当“乐修远离,则勤于远离,厌离群聚”,并且时刻做到“于五受阴观察生灭,于六触入处观察集灭,乐于远离,精勤远离”。唯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住世比丘。(2.22.)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