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天台六即佛(一)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4日
天台六即佛(一)
净界法师
这个是我们一般在经典当中比较常用的,就是五十二个阶位的判教。但是另外我们再介绍一个,天台的判教,因为这个天台判教,这个判教是智者大师他创造出来,也非常有名。只要你看天台的经典,他的这个经论,他经常用六即佛,我们也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六,六是显因果事相的差别,因为它的确是由浅入深有六个阶位。为什么叫即呢,因为这六个阶位,都没有离开众生的一念心性,它有它的平等性,所以即而常六,是指无差成差,在一念心性当中,他有因为修德的不同而有差别。那么六而常即呢,虽然六个修的不同,他们同一一念心性,就这样子的一个差别。
我们在六即佛当中,先看理即佛,我们把它念一遍:
理即佛
佛性理体,众生本具。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理即佛,就是他是这个凡夫众生,他只是具足佛性,但是看得出来,他没有开显自性的功德,怎么说呢,用四句偈来表达,这个理即佛的相貌,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动静就是他平常日常生活的身口意的造作,就是说从理体上他是清净本然,但是从他的行为的事相,他违背了他的真如的本性,他向外攀缘。
所以他最后的结果叫做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在昏昧颠倒心中,他是心随境转,而找不到心中的家,这个理即佛。在《法华经》的意思,就是这个人是离家出走了,是在三界流浪的一个乞丐,身为乞丐,也不是说他没有快乐,不能这样讲。
他偶尔也得到别人的施舍,就是他不得自在,快乐跟痛苦他没办法控制。如果别人施舍他东西,他就吃得到美好的餐,他如果没有人施舍,他就得不到好的饮食。那表示六道轮回众生,在三界的快乐跟痛苦,是完全跟你所接触的环境来决定,因为你的心完全住在环境。
你遇到好的因缘,你就布施,你生长在一个恶因缘,你就跟你的家人造罪,跟你的朋友造罪,你没有一种主动造业的能力,因为你不能产生调伏的力量。所以我们在凡夫的这个阶段当中,造善、造恶真的完全靠运气,你遇到好的因缘你就造善,你生长在一个杀猪的家庭,你一定跟你爸爸造同样的罪业。
所以这个在理即佛当中,他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叫心随境转,这是第一种。
第二个我们看看,名字即佛。
名字即佛
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方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就是这个一个流浪汉,他终于有一天遇到了佛法,他听闻经典,也通达了真如的本性。他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而且他能够深信不疑,一个人到了名字即佛,就是他心中出现了第一道光明,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进入了十信位。
他怎么做到的呢,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这个无生跟不死,就是他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而且他知道他原来当体就是具足,然后他自己认为自己方恨自蹉跎,真是冤枉,白白的在三界里轮回这么久,现在才知道。
也就是说呢,一个凡夫,他本来的心都是心随境转,这个时候他开始有少许的时间,开始回光返照。当然这个时候,他的理观薄弱,虽然理观薄弱,至少他能够名字,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呢,他的心不能直接接触真如,不可以,他要假借名字的引导,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必须要靠文字搭起一个桥梁,叫做文字道,文以载道。
他必须要透过文字的桥梁,他的心才能够一步一步的顺从真如,当你把这个文字拿掉的时候,他的心就没办法去缘真如。所以我们刚开始名字位,就套语言文字而随顺于真如,这叫名字即佛。
我们看第三个,观行即佛。
观行即佛
依解起观,境智相应。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前面的名字即佛,他只是对三宝对真如的一种胜解。也就是说他大部分的时间,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他是偶尔做做功课,偶尔回光返照一下,就是理观薄弱。但是观行位就是到了十住了,依解起观,境智相应,怎么说叫境智相应呢,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你要注意这个念念跟心心,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于我空、法空的真如本性,他的时间是长,这加行位的菩萨,他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他能够调伏心中的爱取,能够观照到本性的清净。所以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的生命慢慢从一种对立的思考,你对、他错,好、坏,这种假跟真的这种对立的思考,他慢慢脱落了,他慢慢慢慢进入到一种平等法界了,世间上没有好坏了,因为好坏都是我们的分别。
佛法修学概要——266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净界法师:三乘的果位之菩萨果位——十地、等觉、妙觉位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