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4课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4课

 

  今天继续学习“护持正知之方法”。“正知的前行”已经讲完了,现在开始讲第二个科判:

  壬二(一同趋入)分四:一、观察三门状态;二、观后当控制;三、控制后作修心之行;四、成圆满学处之支分。

  一同趋入可以理解为对身体、语言和心三门一同观察。即通过观察身体、语言、心而进入调心的状态。“一同趋入”可以从科判和颂词的意思如是理解。

  癸一(观察三门状态)分三:一、观察身体所做;二、观察心之动态;三、开许放松之时。

  科判讲了菩萨在修行、生活过程中应该如何约束身语意。我们要随时了知身语意的状态:何时处于修行状态,何时处于放松状态。总而言之,就如佛陀的教诲:修行不能堕于两边,而应该行于中道。中道有见解上、行为上和生活方面的中道。比如见解方面的中道:就是抛开极端的常见、断见,安住于中道;行为上的中道:既不能太散乱,也不能过于紧张,我们必须知道何时该紧,何时该松,松紧适度是行为方面的中道;生活方面的中道,就是不能过于奢侈,也不能过于贫穷,要远离这两端而行于中道。佛陀教育我们:身体的行为、说话、心态都不能走极端;修行、抉择正见等都不能极端,保持中道才符合修道的意义。

  所以,如外道过于苦行也不行;过于追求享受,把一切的意义都放在享受上,也不行。佛陀告诉我们,修行时如果处于两个极端,心会出现比较强烈的波动;如果处于中道,不管是身心,还是生活方式,都会处于相对比较平和的状态,心没有过多的波澜、动摇,有助于我们思维法义,安住在究竟的实相当中。这样的状态容易修行,容易了知一切现象的本质。所以,科判“观察三门状态”讲了很多菩萨应该做的行为法则,有些地方和小乘别解脱戒律的规定比较相近。通过学习颂词,我们慢慢了知了寂天菩萨如何阐述佛法的修行之道。

  子一、观察身体所做:

  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

  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

  颂词讲了:在行走或坐的时候,眼睛应如何规范。“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我始终不应该放纵自己的眼睛,无意义地四处散漫张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我一定要下决心“恒常”地把自己的眼神垂眼往下看。目光在大概一米五到两米的距离,不能紧盯着自己的脚尖,也不能像到处扫射一样看得太远,这些都要注意。

  这样规范我们身体的行为到底有什么必要?有人认为,我是修心的,只要管好自己的心就可以了,至于身体和口都可以放纵。但实际上,佛眼和佛智所观察到的、所宣讲的并不像我们凡夫所想。佛陀一方面讲了调心很重要,另一方面讲了调伏身语也很重要。我们调伏心的时候,也要调伏自己的身、语,通过调伏身、语也能约束自己的心,二者之间就是这种关系。为此,要求我们的行为应该如理如法地行持中道义。

  作为一个佛弟子,为什么行为要如法?因为我们的行为和心有关联,通过观察外在的行为可以了知内心的想法,外在的行为都是受心所支配。如果我们行走时动作很大、眼睛到处散漫地观望,就说明自己的心很散乱。所以,外在的行为和内心有一定关系。

  作为一个大乘佛子必须要利益有情、利益众生,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作为一个佛弟子,当然最好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不要伤害众生。众生看不到修行者的心,但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判断。虽然一个人不代表整个佛教,但有时一个修行者的行为可以代表佛法,一般人是看佛弟子的行为来判断你所行持的教义是好还是不好。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个佛弟子的威仪、行为如理如法,比较寂静、调柔的话,就容易让其他人心生好感和信心;如果看到这个人的行为很粗野,非常不如法,别人当然对你直接产生反感,也会对你所行持、所皈依的教法心生不满。我们的有些行为可能为别人种下了解脱的因,有些行为则可能毁坏了别人的善根。所以,为了保护他人的心相续,作为一个佛弟子有必要行为如理如法,不让别人心生反感。

  还有一个必要就是:身和心有关联。我们在走路时,如果眼睛四处张望,看的外境多,分别念就很多,分别念很多,内心就会产生很多不如法的心态。所以,为了有效地避免过多分别念的生起,佛陀在经典中对于眼神也有要求:走路时目光应该垂视前方一木轭许的距离,(木轭是套在牛头上的一种耕田工具,大约有一米到两米长。)不能看得太远,也不能紧盯脚尖。这样自己走路不会摔倒,还能够有效避免生起很多分别念。

  总而言之,这是配合身体、心的修法,如果我们看的对境少,分别念自然就少,分别念少就不会生起很多杂念乃至烦恼,它是调心的一种助缘和方便。

  为了避免无意义的恶习生起,为了我们更好的调心,也为了使其他人对修行者产生恭敬心。“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对我们调心、修行非常有意义。修行者的行为能够影响人,我们看到有些人入佛门的因缘,就是因为看到修行者的威仪非常寂静,生起信心从而趋入佛门。所以,我们要如是地观察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在眼神、目光方面做如是规定是很有必要的。

  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

  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

  前面讲恒常垂眼向下看,但有时这种状态保持的时间过长了,眼睛容易疲劳。为了“苏息”我的眼睛,摆脱眼睛疲劳,就应该停下来“偶宜顾四方”,就是停下来休息,偶尔眺望四方。恰巧这时看到有人来,“正视道善来”,应该平和地正视他,温和地说声:“您好!”,就是“善来”的意思。

  颂词的前两句是松紧有度,因为长时间盯着前方走路容易疲劳,修行也不容易进步,所以,此时应该舒缓疲劳。按照要求,不能一边走一边四处看,应该先停下再向四面眺望。前面一直专心守护正念,短暂休息时,正念的力量还在发挥作用,眺望四方也不会严重影响修行。休息好之后,又继续观察自己的身语意行为。很多修行者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能够观察三门、安住当下,能够随时保持自己的正念。

  前面讲不能堕两边,不能漫无目的地四方观看,也不能紧盯一处导致修行退步。第三句、第四句“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是另外一层意思:如果恰巧在此时看到有人来了,应该怎么做?第一是正视,第二是道善来。正视就是眼睛应该平和正视对方,世间也是如此,如果你在听别人说话或者自己讲话时,最好看着对方的眼睛,别人就知道你在认真地听他讲,也说明你对此事比较重视。如果自己的眼睛游移不定,可能别人会误认为:你可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或者正在打什么鬼主意,对你可能会比较警惕。此处“正视”就是以平和正视的方式对待对方;“道善来”就是和他打招呼。“善来”是古印度的一个规矩,看到有人来的时候就说“善来”。汉族人打招呼是说“您好”,“善来”就相当于说“您好”。上师的《注释》中讲,以前修行者也有打招呼的规矩。有些噶当派的修行者是说:生起善心了吗?有善梦吗?有些地方的人见面说:愿意三宝加被你;离开时说:愿莲花生大师加持你。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汉地的佛弟子打招呼喜欢说阿弥陀佛;告别时也说阿弥陀佛。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因为就在打招呼、送别的时候,互相说阿弥陀佛也能够增长善根、也是随念阿弥陀佛。总而言之,“善来”里面有很多内容。因为修行者除了内心当中要对别人有慈爱心,身语也应该表示慈爱。

  一般来讲,慈爱主要是心,但身和语会不会有慈爱的业?《前行》中引用佛经说: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就说明身、语、意都有表现慈爱的业。慈身业:比如此处说平和地正视对方,自己的身体很恭敬对方,表现出关爱、微笑的姿态等;慈语业:比如此处说:您好!阿弥陀佛!善来!愿你安乐!愿你离苦等;慈意业:就是内心当中愿对方真实离开轮回的痛苦,离开痛苦获得安乐。

  作为一个修行人,身语意都应尽量表现得温和,因为人们都喜欢和感觉亲切的人打交道。菩萨的发心是利益有情,内心当中如果非常慈爱众生,那么必定会在身语方面表现出来。经常修慈爱的人,整个人会散发出一种慈爱的气息,自然就有一种亲和力、凝聚力,很容易让对方心生安全感与好感。非常温和、慈心很深的人,不单是人很愿意接近,即便是动物遇到他也不会回避。

  比如在无著菩萨的传记当中,就是因为他的慈心修得非常好的缘故,所以在他修行的地方,狼等猛兽和兔子等食草动物都能够和平相处。猛兽见到菩萨能够生起慈心,强盗也被他的慈心所感化,继而心生善念,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因为菩萨慈心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能够感染到对方。

  当然,对我们初学者来讲,也许还无法真正地产生如此强烈的慈心。但是如果我们心中真正地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安乐,而且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任何人,都很安乐地释放出一种善意的话,那么对方也应该能够感受得到。平时如果遇到很和善的人,我们马上就会很放松,觉得这是个好人,和他交往应该是非常愉悦的;但如果遇到一个凶神恶煞的人,我们对他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警惕感,觉得不安全,想赶快离他远一点。

  菩萨是以利益一切有情为目标的,想要利益对方,就不能把人吓得远远的;与对方有了距离感,很难做到直接的利益。所以如果我们表现得很柔和,经常说善语,就能够影响对方、感染对方,即便他不会马上对佛法生起信心并开始修学佛法,但至少他对修道的人会有好感。今生当中他也许暂时没有因缘,但是如果他对修行人、对修菩萨道的菩萨有好感的话,也会成为以后被菩萨摄受、利益的因。

  菩萨利益众生,并不是单单是度化因缘已经成熟了的人,同时也在为其他众生播种下解脱的种子。因此,我们不能只观察菩萨成功地度化了多少人,除此之外,还要看他和多少人结下了菩提缘。以放生为例,我们发菩提心买生,为它们念诵佛号。在这些众生当中,有些可能仅仅听闻佛号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有些只是种下一个因缘,但这个因缘不会无缘无故地散失,是众生以后值遇佛法、修学佛法的一个正因。

  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不管他学不学佛,如果我们都能够以一种比较温和的、让对方愉悦的方式来交往,这在佛法当中就叫做结欢喜缘。那么,令众生对我们心生欢喜的最大目的是什么呢?暂时来讲,我们在轮回中漂流的时候,如果以前和很多人结过欢喜缘的话,这一世当中我们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喜爱,很多人会来亲近、帮助我们,形成更多的顺缘与助缘,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从长远来讲,如果和众生结过欢喜缘,那么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就经常遇到修行的助缘——或者他会成为我们修行的道友,或者他以后会成为我们度化的对象。正因为结过欢喜缘,在我们成道以后,他看到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欢喜心,让他发菩提心也好,让他修空性也好,他都会很愿意听我们的话,这样度化起来就比较容易,比较方便。

  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自己对他人温和的身语姿态,以及别人对我们生起的欢喜心,尽管这些看起来似乎都是小事情,但是因为菩萨是要生生世世利益有情的,即便不能直接度化,也要间接地结上善缘,菩萨度化众生的时候每一个善缘都是很重要的。实际上,保持身语温和,除了能让自己调心,也能让其他人对我们本人,或者我们温和姿态的来源佛法心生一念欢喜,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益的。

  因此,度化众生不一定是要把他度化到极乐世界才算成功的,也不是让他成佛了或让他真正地皈依了才是成功。实际上,即便是在一刹那让他心生一丝善念,对我们产生一念的好感心等等,这些都是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应该做的。我们总是想做大事,但以我们现有的能力可能还做不了,所以能令众生愉悦、安乐以及种下善缘的小善根我们也要精进地去行持、贯彻,因为很多大善根都是由微小的善根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

  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

  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在稍事休息后准备启程之前,我们应该四处频观望:观察道路是否有歧途,或者是否有危险的地方。“频观望”不是大致地看一下,要观察清楚。在古代,很多住在深山古寺里面的修行者去城市化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穿越森林和山地,所以就要观察是否有歧途,因为走上歧途就会耽误很多时间;或者观察路途当中是否会有危险,会不会遭遇盗匪、猛兽等等,必须要仔细观察,频频观望。没有危险就行进,有危险就想一些相应的对策。上师在讲经当中提到,玄奘法师等很多大德以前在求法的路途中,遇到过很多的道路方面的危险以及歧途等等,所以务必要仔细观察分析之后,再做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此处所讲的内容不仅与修行人以及住山的出家人有关,实际上,即使住在城市里也需要观察。比如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也要观察路途有没有危险,也要四处频观望。有些素质比较高的司机经过路口的时候会减速,会注意观察是否会伤害到行人,但也有些司机就是横冲直撞,根本不加观察。当然,司机如果肇事的确要承担法律责任等后果,但作为行人来讲,如果因此受伤或死亡,就不值得了。所以我们在过路的时候,也需要仔细观察,看对面或旁边有没有车过来,观察好之后再决定是否过马路。因此我们在城市当中,在平时的环境当中,都应该观察怎样走路,观察前方一定的距离,要养成一种仔细、认真观察的习惯。

  我们看第一个科判是观察三门状态,首先是观察身体所做,重点就体现在观察。走路的时候也需要观察。人身是很难得的,得到人身之后,应该利用它去做最大的利益。当然,一旦业力成熟我们也没有办法,但如果并非业力所致,而仅仅是因为不观察的缘故,导致了生命的违缘,或者身体方面出现违缘,以至于不能顺利地闻思修行,这是很大的损失。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我们都应该存有这样一种高度警惕的忧患意识。

  接下来,由仔细观察道路过渡到下一个颂词:观察自己的发心,观察身语意的必要。也就是说,一件事情该不该做,通过观察之后就可以有一个结论。此处观察:我的身体处在什么状态?我走路的时候,旁边有没有什么违缘或伤害?习惯这样观察之后,再观察自己的语言和心,如果处于合理的状态当中,那么就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到自己的修学,守护自己的心。

  “憩时宜回顾”: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应该观察自己的四周,看看有没有危险接近,或者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背面细检索”:是指在后面或者在自己的四周,都应该仔仔细细地观察。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我们坐下休息或者坐车的时候,如果在离开之际没有仔细检查,很多人会遗漏各种物件和器具:包、钱、雨伞或其他东西,损失财富的情况时有发生。之后就会很自责、很懊悔,实际上这都是因为没有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而导致的。

  那么,这对修行有没有伤害呢?好像并不会带来直接的伤害。但是有些时候,因为丢了东西,或者因为没有观察好的缘故,让自己或亲友出了事,就会影响自己的心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果自己的心产生了波动,负面的压力就会很大。因此,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有很大的必要性。在即将离开的时候,观察有没有遗漏东西,观察四周有没有危险,这些都应该仔细做。确保万无一失的时候,才可以继续前行。

  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

  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观察好周围的情况之后,我们才能决定是继续走下去还是折返。如果前面的路断了、塌方了,有洪水、猛兽或强盗,这时就应该暂时放弃不再走。在所有时间里,我们对于身体的行住坐卧四威仪都应该仔细观察。“应视所需行”:我们的行为应该依所需而行,观察身体有没有在如法的位置上。观察不仅对于修法非常重要,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状况。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观察:做这件事有什么必要?对我自己的修行有什么必要?对利益众生有什么必要?如果对众生有真实利益,那么,牺牲我自己的一些时间和精力也是在所不辞的。或者有些事情看上去对众生没有什么直接利益,但是对修行有帮助,能够增长我的道心,也应该去做。如果对众生与自己的修行均没有多大利益,观察之后就应该放弃。

  因此,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做任何事情之始都应该先仔细地观察,这是一种智者的行为。在《萨迦格言》与麦彭仁波切《君规教言论》中都有类似的教证。智者在做事情之前都要提前观察,观察我做这个事情有什么必要性?会出现什么样的障碍和违缘?如果出现违缘应该怎样应对?智者事先都有预案,所以如果出现状况都会有准备,有准备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已经认真观察好了,还是出了事情,那么也不会有过度懊悔的地方,因为毕竟是事先通过思维和观察而做出的决定。所以格言中讲:事先观察是智者,事后懊悔是愚夫。如果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迷糊,不知道该不该做,不观察就开始做事,做完之后又开始懊悔,这就是愚者的一种法相。愚者在修行的时候,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除了在走路的时候要“应视所需行”之外,也应将这种行为贯彻到修行和日常生活当中。作为佛法的修行者,应该有智者之相。做事之始详细地观察,让自己处于清醒的状态,不仅有助于观察三门,也有助于生起正念。

  欲身如是住,安妥威仪已,

  时时应细察,此身云何住。

  我们在做事之前,首先要用心,要清楚心的状态,清楚我们的身体应该如何安住。作为一名修行者,身体、行为方面应该尽量地按照佛陀的教诲去做。当然,上师在讲记中讲,如果我们的习气很深厚,那么有时想做也不一定完全能做得到。不要说一般的众生,即便是已经断除了三界烦恼的阿罗汉,习气也很难改变。有些阿罗汉由于前生经常转生猴子的缘故,所以还是会蹦蹦跳跳,也有些阿罗汉喜欢照镜子,但是蹦蹦跳跳并不代表内心不寂静,喜欢照镜子也并不一定是因为对身体有贪著。

  前面讲过,可以通过观察外在的行为分析心的状态,但是这个准则并不一定适用于阿罗汉。因为阿罗汉内心的烦恼已经完全调伏了,只不过由于习气比较深的缘故,所以在成就之后,外在的行为仍然有以前的习气。因此,我们不能以阿罗汉为参照,为自己的放纵安立借口。我们与阿罗汉的不同之处在于:阿罗汉内心没有烦恼,我们则烦恼炽盛;阿罗汉的外在行为不会对内心造成任何影响,而我们的外在行为就会影响到内心。

  因此,我们必须详细地观察自己的身体:这样做是否如法,要尽量按照佛陀制定的准则去安住,如此就能够有效地阻止很多恶行的发生。而且,即便是按照佛陀的教言把身体的威仪如是安妥好之后,还要时时细察。因为我们行持任何一种威仪都不是一两秒钟的事,短时间肯定比较容易将身体安住在规矩的状态,但随时间的流逝,还是要继续详细观察——我这个身体是不是真实地按照最初的设想在安住,发现错了就要调整;如果身体正在按照预先的状态在安住,就继续保持;过一段时间,再观察一下身体有没有出什么问题,如果正确就继续安住;如果出现问题,反观之后马上调整。

  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都和观察身体有关,身体与心关系密切,身体的行为可以影响到心的状态。虽然将行为调整得如理如法,也不见得就能完全调伏心相续,但是至少已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加行基础——比较容易调伏自心。如果身体散乱,心也会容易散乱。希望大家在修行过程中尽量去领悟其中的含义,尽量按照《入行论》所讲的法义去践行。

返回目录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