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3课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3课

 

  《入菩萨行论》是引导修学者生起菩提心,修持菩萨道的殊胜窍诀经典。

  学习《入菩萨行论》是为了了知修行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应用掌握的佛法智慧调整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已经习惯了自私自利的作意、习惯了我爱执,始终没有和菩萨道的实相相应,现在学习就有机会调整我们的思想和观点。学习《入行论》的必要,就是要调伏我爱执,帮助我们生起利他心,利他心换一个词来讲就是“他爱执”。因为我们现在不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把注意力放在众生的苦乐上,众生的痛苦需要遣除,我们帮助众生实现这个愿望;众生想要获得安乐,我们也发心帮助众生实现这种愿望,通过修持利他的心来调伏我爱执。

  在修利他心时,我们需要了知有很多打破我爱执、打破自私自利的窍诀。我们在缘众生修持利他心、让众生得到安乐的同时,应该知道它也是泯灭我执的方便。如果我们了知我执的危害性,想要调伏我执,该怎么办呢?就是修持利他心。调伏我爱执和修利他心是两个不同的侧面,但它的目标可以说是一致的。我们修利他心的同时,必须要打破我爱,放弃我执和对自我的贪爱,这才能真正地达到利他的目标。所以,修利他也要注重打破我执,如果想要打破我执,方法就是修利他。无论我们修自他平等也好,修自他相换也好,都包含这两个要素。

  我们学《入菩萨行论》,第一要生起利他心打破我爱执,还有就是我们必须要经由修习菩萨道成佛,究竟来利益有情、利益众生。当我们获得能力之后,就能够做广大无边的利益众生的事业。因此,这种生起利他心打破我爱执的思想,是从《入行论》的第一品贯穿到末尾的,不管是讲菩提心的利益,还是最后讲回向,其中都有利他的思想。我们要时时牢记一个重要观点:大乘的精神始终以利他为最终目的。

  因此,我们无论在什么时间修行佛法、听闻佛法,都要以利他为终极目的。为了达到利他的目标,我们现在要修行。那怕只是听一个偈颂、行持一个顶礼,我们也应该了知所做的每个善行、所听的每一句法要,它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果我们不了知这种精神,听一个法就是听一个法,顶一个礼就是顶一个礼。如果我们的发心比较弱,是有局限性的发心,就会阻止善法力量的最大发挥。善法力量的强弱,并不是看你学了多少、修了多少,关键是要看你发心的大小。如果我们做善法时发心很强烈,利他心非常强烈,看似微小的善法,也能够成就巨大的善根。何况我们付出最大的精力,投入最多的时间修持菩萨道,修持广大的善行,这个福德更加不可思议。如果我们做很多念诵、很多放生,但发心是自私自利,那么看似很大的善行,就会被这种狭隘的发心所局限,就无法显现强大的善果福报。所以,我们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应该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心胸开放,不要局限在为我自己、我的团体、我的家人、我的民族等方面,这点非常重要!

  修菩萨道的法门一再强调要利益一切有情,为了打破我们狭隘的心,宣说了很多的方便法,比如修舍心、修慈爱心等等,这些法都是帮助我们打破狭隘心、让自己的心胸对一切众生开放的殊胜教言。我们学习这个教法,首先要明了其中的内涵,正确的意义是什么?了知之后尽量不断地串习,必须打破自己编造的茧——众生都是作茧自缚,自己吐的丝把自己包裹起来,认为在里面很安全,其实这是很狭隘的一个空间,只能做很狭隘的事,没有办法获得伟大的殊胜正果。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修行打破这种茧,心必须向一切众生开放,才能和非常清净的、非常深广的实相相应。这是我们学习《入行论》必须要了知的重要问题。

  第五品讲了护持的学处,护持学处的方便主要是护心,护心的方便主要是护正念,然后教诫我们进行实修。现在我们学习“护持心的方便是护正念”,现在学习“护持正念的方法、护持正知的方法”,第一个分了三个科判,首先是“护持方式”已经学完了,今天要学的内容是:

  壬二、生起之因:

  怎样才能够生起正念?它的因是什么?我们如果知道护正念的重要性,也知道护持的方式,也就知道什么是生起正念的因,如果因具足了,它的果就很容易具足;如果因不具足,或者它的因不正确,果就没办法生起,或者得到一个自己并不想得到的果。因此正确地了知生起之因,对想要护正念的修行人来讲的确非常重要。

  “生起之因”分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生起的外因,或者说外缘;第二部分是生起的内缘,或者内因。首先我们学习颂词的第一部分:生起正念的外缘:

  恒随上师尊,堪布赐开示,

  畏敬有缘者,恒易生正念。

  我们修习佛法主要是依靠内因和外缘,如果我们具足因缘的话,就很容易生起佛法的觉受。此处首先讲了一个很重要的外缘,就是要长时间地依止上师、道友等善知识,因为他们是能够帮助我们修行佛法的殊胜助缘。虽然自己有了想要修行的心,但如果没有殊胜的助缘,我们也没办法获得真实的修行窍诀;不懂修行的方式,也是浪费时间而已,会错过修行的善心。

  “恒随上师尊,堪布赐开示”,就是讲关键的一个外缘。首先“恒随上师尊”,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上师、善知识非常地重要,为什么要依止上师、依止善知识呢?因为诸佛菩萨通过慈悲化现具缘的上师、具缘的善知识。所以,最殊胜的上师、善知识当然就是佛,或者是与佛无二无别的化身;还有的上师是菩萨的本体,菩萨的化身;有的是得到佛菩萨加持的善知识等。在不同经典和论典的修法窍诀中,讲了很多关于标准善知识的法相,比如具足戒、定、慧,具足大悲心、具足证悟的智慧、懂得善巧方便等。

  在《入菩萨行论》第五品当中,也讲到要怎样依止具相上师。其中善知识的法相有两个标准:第一,善巧大乘义。对于大乘的本体、大乘的修行方式、大乘的果要精通,要非常善巧。因为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如果对大乘的法义自己都不精通,怎么教导跟随他学习的人生起菩提心、抓住大乘的关要等,这样是无法教授弟子正确的修行方式的。所以,善巧大乘义很重要。第二,安住净律仪。这里指大乘的戒律。如果大乘的戒律守护得很清净,那么小乘的戒律也应该守持得很清净,所以说安住净律仪,对大乘的这些律仪、戒律守护得很清净,无论是从通达佛法的侧面也好,还是修行佛法的侧面也好,他都是一个合格的善知识。“善巧大乘义”我们可以理解为上师的大乘观点很纯净,因为善巧大乘义的缘故;“安住净律仪”,不单是他的见解,他的修行方面也是过关的,因为能够安住大乘清净戒律的缘故。大乘的清净戒律有十八条戒、二十条戒、四条根本戒等,实际只是一部分。因为大乘的戒律分三种: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戒律归纳了所有大乘的修行,善知识能够安住这样的净律仪,说明他的修行是合格的。本论中善知识的法相讲了两条。

  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讲到具缘的合格善知识非常罕见,像续部中所开示的善知识非常难找。因为上师、善知识虽然具足了佛功德,但因为众生或弟子福报欠缺的缘故,通过他的福报所示现的善知识,就不像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师等如此完美。如果众生的福报深厚,显现在众生面前的上师、善知识,就显得非常非常地完美。越往后众生的福报越欠缺,跟随众生福报显现的上师、善知识,在众生眼中看起来就不太完美,或者我们想寻找一个非常完美的上师、善知识就找不到。所以,在《大圆满前行》中讲至少有一条上师、善知识必须要具足,那就是一定要具足菩提心。如果有了菩提心,他就会有利他的意乐,如果有利他的意乐,他的所作所为都会考虑众生的利益,绝对不会害众生,一定是想方设法地利益众生。

  按照《入行论》的标准,上师的条件:一个是通达大乘的教义,第二必须要安住清净的戒律。如果我们有幸依止了这样一位上师,这是只是第一步。有时我们会想,反正我已经依止了上师、善知识,好像依止了上师,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依止了上师、善知识只是迈出修行的第一步,或者说已经开始准备修行了,我们修行已经有了一个最大的助缘;接下来我们要跟随上师学习佛法,不仅仅是学习上师传给我们的教法,而且还要学习上师身上很多菩萨道的精神,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言传和身教。依止上师、善知识学习佛法的确非常重要,因为上师给我们开示取舍的正道:怎样发菩提心、怎样修持殊胜的大乘佛法等。我们依止上师是从生起一个正见、两个正见开始,到内心逐渐通达本来很陌生的大乘修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依止上师进行修行。我们依止上师之后,就知道上师在利益有情时,他的悲心是如何显现的,度化众生时,他是怎样热切地帮助众生的,菩萨道的很多修法都会在具缘的、标准的上师、善知识身上找到完美的显现。

  我们依止上师一方面是要学习菩萨道的教义,第二也要看上师怎样为我们示现菩萨道、菩萨行。所以依止一个标准的上师、善知识就有这些殊胜的必要。我们依止上师、善知识,除了学习言传、身教之外,还要经常向上师祈祷,祈愿上师的加持融入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坚固大乘的菩提心,遣除修持大乘佛法的违缘,这是进一步依止上师时的另一层含义。

  “恒随上师尊”:我们要恒时地跟随上师尊。为什么要恒随呢?因为我们的习气很重,流转轮回的时间特别长。如果只是依止上师听一、两个法,或者只是依止两、三年时间,也许由于时间太短,无法掌握上师传给我们的殊胜的精要,或者两、三年的时间当中还没有真正地以上师的行为为标准,把我们的身语意调整到修习菩萨道的状态当中。所以,由于我们依止上师的时间过短,修行的质量也不够,还没有真正成为法器,没有被上师调化成一个真正行持菩萨道的行者,如果过早地离开善知识的话,我们以前的习气有可能复发,外面的因缘也会不断地引诱我们趋入邪道。为此,我们依止上师的时间应该越长越好,有的人说依止六年,有的说依止十二年,也有的说终身依止,乃至于成佛之间,都要依止上师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把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时间拉长,一方面发愿我们要生生世世值遇殊胜的上师、善知识;一方面在这一生中,我们正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尽量按照依止法来做,遵循上师的教言,经常祈祷上师三宝给我们加持。如果经常这样,我们的心相续就会受到上师的加持,受到法的加持而逐渐地改变。当然,这种改变也不一定特别地明显,是慢慢改变的,就好像种树、种庄稼一样:我们看不到树和庄稼突然向上长一、两米高的情况;也好像小孩的成长过程一样,如果盯着他看,好像看不出什么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长越大,越长越高;也好像我们自己的指甲、头发一样,通过肉眼看不出生长,但过一段时间头发和指甲都长长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修行也是一天天慢慢地累积善根、累积资粮,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修行,功德、福报将逐渐增上并趋于圆满。这就是我们恒随上师修行的必要性。

  有的人把上师描绘成一个向导。我们如果在一个迷魂阵中,或在迷宫、沙漠、密林当中,如果没有向导来引导我们,就会迷路而无法走出去,就会心烦意乱产生很多恐怖和痛苦。如果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他告诉我们正确的方向,逐渐把我们带出密林、迷宫,让我们获得自在。就像向导的比喻一样,上师、善知识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我们在轮回的迷宫、密林当中,由于自己迷惑的缘故,分不清东南西北,无法了知哪个是正道,哪个是歧途,在我们很想解脱的时候,通过我们的善根福报,与上师、善知识的悲心因缘和合,上师、善知识显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正确的方法,慢慢地引导我们生起正见,修行佛法,最终把我们带出轮回的迷宫。思维比喻可知:依止上师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助缘。现在我们有缘依止上师时,应该认认真真地依止。

  依止上师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有时间、有精力,可以长时间在上师的身边依止。还有一类像城市里很多修行者,城市里很多的菩萨、准菩萨们,虽说见到上师的机会不多,但上师也说过:如果能够看光盘,在屏幕上见到也算是依止上师。一方面可以听上师的教言,而且上师在讲法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也可以去随学。要强调的最重要一点是:不管距离上师远近,关键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信心和恭敬心,如果恒常不忘祈祷上师三宝,恒常把上师观于头顶心间等,这样实际上就是零距离。如果身体在上师身边而对上师没有信心,虽然是咫尺,但也是天涯,我们说“天涯咫尺,咫尺天涯”的意思就是这样的。有时虽然距离上很远,但心很近;有时虽然身体很近,但心很远。所以,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内心中经常不忘祈祷上师,经常观修上师,依照上师的教言去做,就是最好的依止方式。

  “堪布赐开示”:“ 堪布”实际上是亲教师。按照佛法中解释“堪布”的意义,主要是为修行者传授戒律的人,比如:传授居士戒、传授沙弥戒、传授菩萨戒、传授比丘尼戒等,叫传戒的堪布或者传戒的亲教师,内地叫传戒的和尚。赐予我们取舍学处的道理:应该如何得戒,应该如何护戒等。所以,依止上师或者依止堪布,依止善友等,都是把我们的心调整到趋向于正法,趋向于修持菩萨道的轨道上。如果我们离开上师、善知识,与上师、善知识的心理距离拉开后,很多的分别念、障碍违缘就能可乘虚而入,我们的心很可能因此而发生巨大的转变,离开正道的修行。

  对于一个世间人来讲,依止上师、离开上师都无所谓,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世间人关心的是如何长期与自己的亲人相处,永远不离开自己喜爱的人等,至于有没有上师、善知识,与上师、善知识关系是不是很近、很疏远,是不是离开上师善知识,一般人是不理不睬,因为他觉得没那么重要。如果从修行者,尤其是修行大乘佛法的修行者来讲,这个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永远的依怙,永远不欺骗的依怙,就是上师、善知识。因为有了上师、善知识,修行的路途才能够平坦,只有经常依止上师、善知识,才能听到对自己有用的开示,经常性地思维教言,这样我们的心就不会离开正道。有时即便我们经常依止上师、善知识,都很难调伏自己的心,容易产生妄念邪念,假如我们离开了上师,离开了上师的教言,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依止上师、依止堪布和善友、善知识,是帮助我们将心安住于修行正道的必要保障。

  “畏敬有缘者”,如果我们依止上师、依止堪布,心会经常处于一种畏敬的状态。对于有畏有敬的有缘者,“恒易生正念”,就很容易产生正念。

  有畏有敬的人,称之为有缘者,也可称之为法器。畏和敬是怎样的呢?我们在依止上师、善知识时,因为了知他具有殊胜功德,是佛的代表,所以应该对他们产生畏敬的心。一方面对于善知识的恭敬,另一方面是比较害怕,有一种又畏又敬的心态。

  “敬”是因为他是善知识,能够开示修行的方法,引导我们趋于解脱,有恩于我们,所以我们对他产生恭敬。“畏”并不是如我们遇到毒蛇猛兽般感到害怕,而是害怕自己违背了佛和上师的教言,违背了取舍之处,害怕上师不高兴,害怕上师舍弃我们。虽然在究竟实相中,上师是佛或者修行有素的菩萨,不会真正舍弃一个弟子、一个众生。他们相应于我们的因缘,显现为一个平凡者的形象,虽然内心中具足佛、菩萨的功德,但显现上还是会有高兴、不高兴,或暂时舍弃我们,但上师所做一切无不是让弟子们逐渐趋于正道中。所以如果上师显现高兴,就说明我们的行为是正确的,所修行的法是正确的;如果上师显现上不高兴,或者暂时舍弃我们,就说明我们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我们害怕失去上师,失去善知识,所以就会产生畏惧心理。

  有畏惧和恭敬的心理,我们的心就比较容易被调伏。如果我们的心很高傲,桀骜不驯,或对上师非常随便,这些外在的行为就说明内心中不惧怕,也没有恭敬心,所以不是处于被调伏的状态。因为内心中高傲的缘故,就听不进上师的教言,不愿意接受上师的加持;如果处于畏敬的状态,上师的教言和加持就容易接受,所以如果有了畏敬心就是有缘者。

  这种畏敬完全不同于世间中对上级的尊敬,或对毒蛇猛兽的畏惧,佛法中的畏敬是因为谦卑的缘故,会在取舍方面非常小心,上师给的忠告、教言,也很愿意去实行,这样更容易接受智慧的教言,更容易得到殊胜的加持。有了这种畏惧和恭敬,就是有缘人,这样的法器,就比较容易生起正念,这个是外缘。下面我们要学习内缘。

  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

  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

  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

  我们依止上师,上师赐予加持,给我们教言,或者给我们做些修法的开示等,这些体现的是外在的因缘,那么内在的是什么呢?

  “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因为佛具有佛眼、慧眼等,菩萨众具有无碍的神通,可以无碍见到一切明显的和隐蔽的事物。色法中有隐蔽的色法和明显的色法。比如众生处于公共场合时,这是明显的,我们独处时,内心的状态是处于隐蔽的。以凡夫人的肉眼来看,色法有些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是明显的,有些是处于隐藏的。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身体、语言或者身体的动作可明显见到,但心理状态是看不到的,是隐蔽的。

  我们的一切言行、起心动念,“必现彼等前”,毫无保留地显现在佛菩萨的智慧眼之前。这样思维,我们就容易生起知惭、恭敬、畏惧的心态。生起了惭、敬、畏,就生起了正念。这是内在的因缘。当我们了知了佛的神通,在起心动念、说话、行动时,就会注意保持内心的正念。有了这种内在的因缘,我们就容易生起惭、敬、畏。

  众生之所以有时会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总是心口不一致,就是因为他有侥幸的心理,觉得大家都是肉眼凡胎,不能见到这一切。如果在公共场合,大庭广众之中,言行暴露在大家的眼光之下,这样他的行为就会老实一点,规矩一点。但是,他知道反正我的心大家都看不到,或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做坏事,大家都看不到,所以他就会开始胡思乱想,生起很多的邪念,做很多坏事。但现在这种可能性已经被堵死了,因为无论是在背地里干坏事,或是内心中起心动念,佛菩萨都可以无碍见到,不管是自己的心,还是在隐蔽的地方做一些隐蔽的事情,佛菩萨都会一览无余。佛菩萨的神通遍满一切处,在佛菩萨智慧眼前,一切众生的想法和言行全部显现无余。

  上师在《前行广释》中讲过一个比喻,比如自己在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面做表演,我们的任何一个表情、动作,都被四周的观众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在佛菩萨面前也是这样,我们的一切心态、一切行为,完全暴露在佛菩萨智慧的聚光灯之下,被看得清清楚楚,哪里有什么可以隐藏的?哪里有什么可以躲避的呢?就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自己的行为太离谱的话会受到指责,所以自己会很惭愧,害怕伤及自己的名誉、伤及自己的前途,因为有惭愧心、畏惧心,行为自然就会很收敛。

  我们要有这样的心理,不管在什么地方,所作所为都躲不过佛菩萨的清净慧眼,自己思维此理之后,就生起了惭愧心、恭敬心、畏惧心,这时自然就能生起正念。

  中国古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说不管在明里暗里,说话做事情还是起心动念,即使没有其他人看到,但很多鬼神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很多人通过此理来约束自己,所以古代的有些正人君子,即便是在独处的时候也坐得很端正,在房间里面也戴帽子,把衣服穿得很端正。他内心当中深刻领会到这个道理,就会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值得佩服的。

  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我们的一切言行,一切起心动念都被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上师和诸佛菩萨是我们的依怙处,是我们恭敬的对境,是我们的大恩人。如果做了恶行或生起了恶念,我们就非常惭愧。对自己来讲,做了坏事,觉得不好意思这是惭;观待佛菩萨作为对境,在他们面前做坏事很愧。(此处是指内缘,所以只用了一个惭字。)自己想到此事时就会很恭敬、很畏惧,不敢去违越取舍之处,这样自然而然产生了正念,安住在正念中。所以这是很好的窍诀,不需要很多人在旁边监督。

  《百业经》反复出现这样的教言:佛在六时当中观察众生,哪些众生兴盛,哪些众生衰败,哪些众生在生善心,哪些众生在生恶心。在《极乐愿文》中也宣讲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六时当中关照众生。上师等佛菩萨的化身也是在六时当中观察众生,观察弟子的诸言行,我们的一切言行必然会显现在天尊和瑜伽士的智慧眼面前,所以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应该小心谨慎。了知这点之后,我们自然而然就生起敬畏心、惭愧心,从而安住正念,不让自己做非法的事情。

  以上是从外缘和内缘两个侧面做解释。还有一种解释是,第二个颂词是解释第一个颂词中怎样生起畏敬的具体方法。第一个颂词中讲到了“畏敬有缘者,恒易生正念”,既然有畏惧和恭敬,有缘者容易生正念,第二个颂词就讲怎样生起畏敬,因为佛菩萨可以无碍见一切的缘故,“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思维佛菩萨无碍见一切的意义之后,就能够生起惭、敬、畏,生起了惭、敬、畏,就“恒易生正念”。

  壬三、护持之果:

  如果我们这样护持,会有怎样的作用,怎样的果呢?

  循此复极易,殷殷随念佛。

  “循此”是说:如果我们掌握了护持的方式,护持的因也生起或修持了,这样做了之后,会是什么果呢?“复极易,殷殷随念佛”。“殷殷随念佛”就是一种正念,可以殷勤地或者经常性不断地随念佛陀。因为佛陀是我们的皈依处,随念佛陀就容易随念法,随念法容易随念僧,这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佛法中的六随念:随念布施、随念持戒、随念天尊、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六随念功德利益很大。所以我们经常随念佛、法、僧,念念不忘佛、法、僧,对我们的皈依处,我们修行的方式,我们修行道路上的助伴都会很清楚且不会忘失;随念布施,就是随念布施的方法,随念布施的利益;随念持戒,思维它的功德利益和取舍之处;随念天尊,天尊有些讲是随念本尊,有些说是随念天人,为什么随念天人呢?就像前面的颂词引申出来的意思,主要是把天人作为一个见证者,天人不同于一般的人,他们有天眼,能看到我们的种种行为。还有一种解释是“随念天”就是随念这种善果,因为修了善法就有善果,所以这样随念善果自然而然地就能随念善因,从这个方面引导我们修持正法。所以“殷殷随念佛”是以随念佛为例,宣讲要经常生起正念,这就是它的果。

  除了直接生起正念之外,还有一个果是能够不忘失正知,或者说即便忘失了也很快恢复正知的功用。下面的颂词就体现了正念正知之间的特殊关系:

  为护心意门,安住正念已,

  正知即随临,逝者亦复返。

  为了护持心意的大门,如果我们安住正念之后随念佛、法、僧,随念菩萨道的修行,经常观察自己身、语、意,正知也会随着正念的生起而降临。即便是正知短暂地离开,但是因为有正念的缘故,忘失的正知也会返回到我们相续当中。

  所以有了正念,就会生起正知,从反方面讲,如果我们有了正知,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也能引发正念,所以正知和正念二者相辅相成。前面有颂词讲,如果没有正念,无正知的贼会趁虚而入偷盗我们的善财,夺去生善趣的生命,那么从这个颂词的反方面讲,如果我们安住了正念,正知也就随临了,无正知的烦恼就不会生起,即便逝去也会复返,这是护持正念的第二种果。

  第一种果是能够生正念,第二种果是说能够引发正知。如果正念和正知都具足了,我们就能够护心,如果经常护心,就能够护戒,护学处,这就是护持正念之果。

  辛二(护持正知之方法)分三:一、正知之前行;二、一同趋入;三、略说护持正知之法相。

  壬一、正知之前行:

  心意初生际,知其有过已,

  即时当稳重,坚持住如树。

  “心意初生际”,首先观察我们的心,在刚刚生起来时,“知其有过已”,如果发现它处于染污的状态,处于有过失的状态,“即时当稳重”,此时自己就一定要做到稳重,犹如树一样稳重,不被烦恼所动,如是而安住。

  有了这种前提,我们再观察自己的身语意,引发正知的正行修法就有了基础。所以在“心意初生际”,一定要了知它的状态,有没有过失。

  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讲,因为善法的大小主要是依靠自心来安立的,修行任何一个法,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应该认认真真地观察我们的发心。如果是贤善的发心,就可以付诸行动;如果我们发的心是一种无记的心,就要调整为善心。比如听课,本来是一个很殊胜法行,如果是因为别人去听我也去听,这种无记的发心就必须要改变。既然听课要去做,为什么不把它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呢?所以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发心。如果是无记的心态,就把它调整到善心、调整到菩提心的状态,以菩提心的摄受,善法的力量就非常巨大。如果我们听法的心是个恶心,那就更要停下来调整它。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讲了,如果我们在做善法之前,发现自己做善法的发心是恶心,比如说只是想要自己出名,或者是为了害众生,或者有其他歪门邪道的想法,这只能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所以我们马上要调整自己的发心。如果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调整怎么办?华智仁波切说:如果无论怎样努力都调整不了自己的发心,就要选择放弃这个事情。

  心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心的力量很大,所以在心意初生之际,要观察这个心是染污的还是清净的?如果了知它是染污的,首先自己的心要稳重。比如发现生起贪心了,我们要知道贪心对自己的修行不利,这时要稳重,开始坚持像树一样如如不动,在此状态中去调整它,把它调整到一个如理如法的状态中,这样对我们的修行就会有真正的作用。

  了知自己的心稳重、安住,这就是正知的前行。在稳重、坚持的状态中才可以进一步观察身语意,进一步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对我们的修行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天就讲到这里。

返回目录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