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0课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1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0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六波罗蜜多中的前四度都是依心而生的道理,下面我们学习静虑度。

  静虑度主要是修寂止。“虑”是指粗大的分别念,静虑就是让粗大的分别念寂静下来,通过这个词很容易了知真正的静虑就是“心”。第六度智慧度也是一种心的状态,如此就很容易了知静虑度、智慧度都是心的道理。

  虽久习念诵,及于众苦行,

  然心散他处,佛说彼无益。

  虽然我们长久地修习念诵,身体行持众多的苦行,但在身、语勤作的过程中,心却散乱于他处,佛在经典中讲:这种修行是没有利益的。

  “虽久习念诵,及于众苦行”:“久习念诵”是指语言,口的善法功德。语言的善法,比如念诵佛号、经典、咒语等。“及于众苦行”是指身体的善法,比如:磕头、放生、精进地转绕佛塔,睡觉时能常坐不卧,不倒单等修行方式,这些都属于身体的苦行。

  有人说:我已念了几千万遍佛号,念了几亿遍心咒。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口里念很多佛号、本尊的心咒,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并不是说这些苦行不好,关键是这种念诵和苦行应该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心”。我们的心要专注。如果修行时心不专注,功德很容易被散乱心所染污,利益和功德就不大了。

  因为静虑是一种寂止,大乘佛教中静虑度的修法,不仅是寂止,它与实相完全相应,大乘禅定不共于世间禅定。世间禅定寂止就是寂止,比如说修持一禅、二禅、三禅、四禅、无色定,这些只是让自己的心寂止下来的方法。

  不管共同禅定,还是大乘的不共禅定,都有让心寂静的成分。我们在修法时,如果心不寂静而散于其它处,比如念诵佛号时虽然口里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但心却散乱于其它地方,想着今天中午怎么做菜,明天到哪里旅游,怎样赚钱……想这些念佛的功德利益就不大了。又如我们在修加行的顶礼时,身体在顶礼,而心却在胡思乱想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产生贪欲等恶分别念,尽管身体在做顶礼,在流汗、喘气,好象很精进,但心非常散乱,这样的修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这方面观察,就知道心很重要。

  “佛说彼无益”,无益的意思怎么理解?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一点功德利益。《妙法莲花经》和其它经典中讲过:只要看一眼佛像,随口念一声南无佛,和佛结缘之后,解脱种子已经种在自相续中,迟早会生根发芽。无论在佛堂供一朵花、磕一个头、看一眼佛像,乃至于合下掌、鞠下躬、点下头,这些都“皆当成佛道”,最终依此都会成佛,所以,这些功德利益是非常大的。

  但此处为什么说,念诵了几千万遍佛号,做了几十万次礼拜一点功德都没有呢?这就要分清所讲的场合。佛陀讲:从众生终究会成佛的角度来看,和佛结缘的确具有这么大的功德利益,这个功德利益以后绝对会显现,因为佛是殊胜的对境,佛的功德如大海无穷无尽、无量无边,所以能够和佛结缘,以后一定能获得功德利益。这主要是从善根功德在相续中种下种子,以后会成熟其功德的角度而言。

  此处的“无益”又是什么意思?修法要在当下变成调伏自心的修法,变成让我们很快获得解脱的直接因,但是心散乱的话,这是做不到的。我们现在念佛号,念心咒、修持加行,是想依靠这种修法尽快地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也就是说,我正在行持的身语的修法和很快得到解脱,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想要很快获解脱是果,它的因是投入了怎样的修行,做了怎样的因缘。散乱地念佛,散乱地顶礼,善根都是散乱的,散乱的善法力量很弱,不会有强大的力量,依靠这种散乱的修行力量,能不能达成迅速解脱、迅速成就的果?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从究竟成佛讲,以散乱心念一声佛的功德都很大,但希望目前的修行成为很快解脱的因,这种修行就显得太无力,以散乱心修行无助于现见诸法本性,获得殊胜解脱的果。

  华智仁波切说:散乱心听法没什么意义。哪个方面没有意义?就是在通过听法之后,相续中得到法味,产生很强的定解,能够成为真正的解脱之因这方面没有意义,并不是说全部一点意义都没有。

  如果从种善根的角度来讲,可能意义很大。无始以来我们没见过佛,没有念过几千万的佛号,从这个角度讲功德非常大。但关键是:我们要真正让这种修法成为资粮,成为成佛的因,成为很快解脱的因,成为一个真正可以利益广大无边众生的因,那这种善法功德的确太弱了,太弱的缘故就用了一个否定词“无益”。

  上师在《入行论广释》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人说我身上没钱。说他身上没钱是观待什么而言的?比如他想买一件一千块钱的衣服,但身上只有几块钱,别人要他买时,他说:我买不起,我没有钱。他是真的没有钱吗?实际上他身上还是有几块钱,但观待这件衣服的价格来讲差得太多了,所以用了一个否定词,把微少的东西否定、忽略不计了,所以说我没有钱。又如:去参加一个举重比赛,要举的东西是一百二十斤,某人只有举几十斤的力气,他说:算了,我没有力气。这样讲并不是说他一点力气都没有,而是力气不够的意思。此处“佛说彼无益”,也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任何利益,而是观待想让这种善法功德成为解脱的因,其力量太小了,所以说“无益”。

  实际上,不管怎么念佛号都有利益,但针对我们而言,是想要把现在投入修法的善根变成一个以后成熟的种子,还是想让这个善根成为真正能够很快解脱、成为直接成佛资粮的因?我们需要观察分析。如果我们只满足听法种善根,让它以后成熟,或者随便修一点法,等待以后成熟,如果只是为满足这一点,那也没什么可说的。但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成佛,想很快从轮回中解脱,如果这样,就要认真地观察、思维:我们的修行与佛果之间是否真正成为了一种因果关系?如果我们随随便便做一些散乱的修行,不可能成为很快解脱果的因,二者之间不成为真正对等的因果关系,它只能成为以后解脱的间接因,而不能成为直接因。

  莲花生大师等大德曾经讲过,在散心的情况下念十万遍心咒,不如在禅定或专注的情况下念一遍。可见,修持佛法需要专注的力量,我们的心越专注,法义就会越深入,法义越深入它的力量越大,不管这个力量是要成为成佛的资粮、成为遣除罪业的力量,还是要成熟某种暂时的功德……只要想成就某种果,它的因一定要正、一定要深厚,一定要强烈,这时果才会没有障碍很快成熟。如果因的力量很弱,就不一定能够成为真正解脱的因,或不能成为成熟心中所想之果的因。

  第四个精进度和第五个静虑度,二者之间的意思是比较接近的。一个是“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另一个是“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二者之间有相同的地方,我们修行佛法心要专注,或者发起一种精进于善法的喜欢心。身体上虽然做再多的苦行,如果心不专注、没有兴趣,都不会成为直接解脱之因。所以,修禅定关键在于调心。

  外表虽然摆出修禅定的样子,如果心一直散乱不是修禅定。有些人很喜欢表现自己,把身体摆成一个修禅定样子,内心却胡思乱想,没有把心专注在禅定的本身,这不是真正修禅定,真正修禅定关键是心要专注于佛法。

  第六、智慧度:

  智慧度依心是很明显的,它不像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观待外境,容易理解成外境,而智慧度本身就是内心。此处的智慧度讲得比较深,从了知心的本性进行观察。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如果我们不能了悟“此心”的“奥秘”,是一切万法的殊胜主尊,即使我们内心有很强的求乐避苦的愿望,但最终也会无义地漂泊于轮回中。

  如果我们想要求乐避苦,我们想要获得殊胜的解脱,必须要了知此心的奥秘,此心的奥秘就是一切万法的主尊,“法中尊”就是一切正法的主尊,佛法最殊胜、最核心的就是要了知心的奥秘。佛陀对初学者讲了十善法、持戒等外在的身语行为,也讲了关于出离心等法,最终就是要让众生了悟心的本性,依此可以获得解脱,如果不了悟心的本性就无法获得解脱。

  小乘也安立有解脱道,小乘行者有没有了知此心奥秘?我们认为有。我们看小乘修行者时,往往喜欢把注意力放在小乘修行者的外在行持上,比如穿着黄袈裟在街上托钵化缘,走路很有威仪,这样的观察往往偏重于行为。实际上走路具威仪只是调心的一个助缘,核心是通过戒律约束自己的身语,在此前提下寻找心的奥秘。按照小乘的修法,心的奥秘就是在心上了悟无我,知道心是无我的。

  虽说五蕴无我,但落到根本上还是心。对粗大、整体的心观察之后,了知它是由是很多刹那组成的,在细微的刹那中有没有一个整体的我存在?通过分析观察可知:心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一体不变的我。平时众生执著有一个前后一体、从来不变的我,总有一体和恒常的概念。而我们在寻找心时,这个心到底符不符合一体和常恒的概念?众生把心执为我,总说“我”想怎样怎样,当我们观察时发现:其实心是由很多细微的刹那组成的,所以心没有一个整体的我,它是不断变化的、并非恒常。所以,心的这种既非一体也非恒常的自性不符合所谓的“我”的体性。我们平时认为“我”的体性就是一体和恒常,但是在心上面,无论如何寻找,都找不到这个所谓一体恒常的“我”。这样观察就了知心上无我,之后再进一步串习无我,通过不断地观修,就能够现证无我。现证无我从见道开始,依见道获得无我的证悟,通过修道继续修持,不断串习,然后到达无学位阿罗汉的果位,此时就彻底地圆满证悟了无我的空性,从根本上断除了烦恼障的种子,超越三界,圆满达成了求乐避苦的目标。

  苦是三界的苦,乐就是涅槃的安乐,心获得涅槃,就获得了最殊胜的安乐,不用再无义漂泊轮回。所以,小乘的修行者能够从轮回当中出离,能够解脱,主要也是因为发现了心的奥秘。所以了知心上无我,是一切小乘修法与证法全部内涵的尊主,所有的小乘修法中以无我的修法最为殊胜,最为关键,如果放在小乘的教义里面,这个颂词就应该这样解释。

  如果从大乘的角度来解释,可以分为唯识和中观两种。从唯识的角度来讲,一切的外境唯识所现。真相唯识讲外境唯心所现,认为外境就是内心;假相唯识也讲外境唯心所现,但外境不是内心。尽管讲法不同,但“外境不存在”这一点是相同的。观察一切唯识所现,知道一切外境只是自己心中的习气显现,再对一切外境法进行观修,通过不断地观修不存在人我、不存在法我的二无我空性,就证悟了心的本性,获得觉悟。

  中观宗也是这样观察的,但与唯识宗的不同之处在于:唯识宗暂时的观点是保留心的本体,但是心上面不存在人法二我;而中观宗的观点是:心本身也是空性的,尽管显现上有起心动念等很多状态,但是真正通过殊胜的正理观察、寻找时,根本无法找到这颗心,心本身无有自性,是空性的,了知了这一点之后,就再再地安住、串习,最后就可以现证心的实相,了知此心的奥秘。

  在大乘修法当中,通过调心了知心的实相是一切正法的殊胜尊主,也即是“奥秘法中尊”的意思。所以如果了知此法,就能达到求乐避苦、出离轮回的目标。

  我们应该清楚,佛陀宣讲正法的目的,就是希望众生了知心的实相,了知心的奥秘。心有起心动念、明知的法相,这是心的世俗法相,经过观察就会发现心的奥秘是无常;再进一步观察,就会知道无常的心实际上是现而空、空而现的,本体毫无自性,是一种本来空的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观察分析,心在空性的同时,也是光明的,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而是和智慧双运的大空性。在这个光明的心中圆满了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圆满了佛的一切功德和证悟。

  因此,我们要通过了知心的奥秘来现前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之后就知道所谓的轮回与客尘完全是不存在的,都是虚假安立的。了知这个实相并如是地安住,就真正能够获得最为圆满的正等正觉的果位,然后再通过讲法的方式告诉其他众生,让其他众生也循序渐进地修行,最终获得觉悟,从轮回中解脱。

  以上所讲就是智慧度依心,也就是要了知心的奥秘,心的实相,从这个角度来修持一切万法皆是心的自性。

  壬三、摄义:

  摄义就是把前面所讲不调心的过患、修心的功德、以及善法恶法皆依心的意义作个归纳。

  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

  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了知一切过患与一切善法皆依心所造之后,就应该善持、善护这颗道心,除了守护心的戒律之外,根本不需要其余的境界。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忽略了守护心的戒律,不护持这个心,其他的境界也就完全没有作用,没有实义了。

  颂词中以“善持”和“善护”对照本品的内容——正知正念,在注释中,将“善持”与“正念”相对应,“善护”与“正知”相对应。我们应该以正念来善加护持,善加把握;以正知善加守护这颗修道的心。守持正念,不忘正念叫做“持”;通过不忘失正念的方式反复观察三门叫做“护”。前面讲过一切学处的核心是护心,护心的方便就是护持正念,除了守护这颗心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此处“戒”是从主次两个方面来讲,主要是守护心的戒律。如果按词句上的意思理解,很容易认为只要守护心就可以了,其他的戒律是多余的。很多论典中指出这种理解是是错误的。因为此处主要是强调护心的作用,而并未说守持其他戒律毫无用处。

  作为最精通如何护心的觉悟者,佛陀在经典中宣讲护心修法的同时,也讲了很多守护身、语境界的方法。别解脱戒的戒条很多直接针对的都是身、语不要犯错。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前面所讲的主次?护心的戒律是主要的,守护了主要的戒律之后,再守护次要的戒律,次要的戒律起到辅助的作用。比方说:在我们的院子里面有一棵芭蕉树或芒果树,为了防止野兽偷吃果实,我们要在外面修一个院子,外围的院子就相当于次要的戒律一样,中央的这棵果树才是我们最主要的保护对象。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只要护心就够了,而疏于防范身、语的过失,那么就会由于身、语的行为过于散乱,自己的心也变得更加散乱。我们应该了知,身、语等其余的境界是帮助我们护心的方便,但是划分主次的时候主要是护心,次要是守护其他的戒律。不护持身语,单独护心也很困难,而心护好了之后,其余的戒律也容易守持;反之,守好其他戒律也能够帮助我们护心。关键在于我们要从大局出发,把护心与护身、语等其他戒律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如此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可以把身、语、意都调整到最佳状态,调整到最适合我们修行的对治状态,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调伏烦恼,使我们的修行蒸蒸日上。

  学习佛法切忌望文生义,望文生义会对佛法产生很大的误解,直接误导自己的修行。我们不能看到文字就直接理解字面上的含义,不能认为只要把心守护好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守护其他的戒律。在《修心七要》当中专门针对这种想法有过宣讲,实际上这是一种过失。越是真正修心的人,对于身语的行为越重视,因为他知道身语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不过要分主次而已。有些人经常引用六祖大师的话“心平何劳持戒”,认为自己的心很端正、很好,不用持戒了,而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意思:“心平”的标准是很高的,不是指一般人随随便便说我的心很平静,就像大海无波一样,如果没有对空性的证悟,没有平等心,很难真正做到心平。因此,我们在理解佛经或者祖师密意的时候,还是应该依照善知识或可靠的注释准确地了知,之后再生起相应的定解,才不会出现错误。

  辛二、护持方法:

  如处乱众中,人皆慎护疮,

  置身恶人群,常护此心伤。

  前面两句是打比喻,后面两句是讲意义。比如说有一个人由于身体有伤口,他会很害怕其他人挤压或碰撞到伤口,使伤口再次疼痛或恶化。所以,如果处在闹市或乱哄哄的人群中,他会非常小心谨慎,把伤口保护得很好,避免再次受到伤害。通过这个比喻,我们也容易了知,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受伤之后尤其是在乱众中肯定会更加小心谨慎地保护自己的伤口。

  颂词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我们这颗心就相当于伤口一样,而我们现在又处于遍满恶人的环境中。当然,恶人的标准有很多种,在普通世俗社会中,恶人是专指杀人放火等伤害他人的人,如果放在修行的角度来讲,恶人的标准或范围就很广:相续中有强烈贪嗔痴的人、不修行的人、不懂修行或者经常喜欢追求世间八法的这些人都称之为恶人。不仅包括世俗中的坏人,也包括一般的普通人,普通人因为没有调心,所以相续中都有强烈的烦恼,都称之为恶人。我们应该了知此处与世俗的标准不同,佛经的标准是越往上越严格,范围越广。比方说,自己很迫切地想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心,在小乘中是殊胜的善心,是百分之百值得鼓励而且也是千方百计要生起来的,但是这种只想自己解脱的心,当上升到大乘高度时就变成了恶心。所以,出现的场合不同,标准也就不同了。这里所讲的恶人并不单指那些穷凶极恶的人,而是泛指不修心的人、不调心的人,相续当中贪嗔痴烦恼强烈的人。也许他并没有违犯法律,也没有去做伤害别人的行为,但他所追求的东西、他内心的想法、还有他影响别人的方式,对于求解脱道的人来讲,都可能会形成障碍。我们置身于这样的恶人群中,能不保护自己的心吗?我们的心就像伤口一样脆弱,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如果我们经常和贪心很强、世俗观念特别重的人交往,那么我们的心很容易受到影响而转变。我们好不容易生起来的修道的心、大乘的心,很有可能因为长时间接触恶人,受到恶心的影响而放弃,这是时有出现的事情。

  所以寂天菩萨提醒我们,如果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要小心谨慎,经常守护自己这颗很容易受伤的心。因为如果和贪心大的人交往,我们就比较容易产生贪心;和嗔心大的人交往,则很容易产生嗔心;相反,如果和有悲心的人交往,悲心容易增长;和有智慧的人交往就容易产生智慧;和希求大乘的人交往,对大乘的意乐就比较容易保持不退。环境对心会有影响,我们也应该学会在环境当中调心。

  当然,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选择一个好环境,比如寺庙或者佛学院这样的团体,因为在这样的团体中,大家有共同的目标,集体向善,在其中违缘障碍相对要少一些,比较容易常时保持自己向道的心。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就必须要在守护自己的心上入手,经常观心,经常守护正知正念,这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我们的胳膊受伤之后,为了不让它再次受到伤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独处在一个环境中,不去和别人挤;另一种,假如不得不走在乱众中时,就要想方设法去保护手臂。

  调心、守护心也是一样的,最好选择一个清净的环境。当然,在娑婆世界中,非常圆满的环境基本找不到,即便是寺院与一些修佛法的团体也难以十全十美。理想的地方是极乐世界,在净土中,所有的外境、所有的人都是有利于我们修法的,所以我们要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团体,那么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调心,好好地运用我们学习到的佛法来调伏我们的心,守护我们的心。经常安住正知正念,经常观察三门,把我们的心放在善念当中,长时间地串习,就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清楚护心的必要性,以及心在恶劣的环境中容易受到伤害的紧迫性,了知调伏、护持自心的方法,并小心谨慎地去护持。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

返回目录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