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33课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9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33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阐释整个大乘菩提心的精华论典。

  平时我们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实际上要在内心中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必须有一个殊胜的引导。如果没有引导,每天说发菩提心,结果还是无法真正了知菩提心的真实含义。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质量非常重要。上师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曾经讲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发心不重要,生心最重要。平时我们在口头上说一下:我要发菩提心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在发心的同时,内心要生起一种真实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所以观待二者来看,发心不重要,因为只是在口头上讲一讲;生心才重要——从内心中产生真实无伪的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方法。

  现在我们所学的内容,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就是菩提心未生令生的窍诀。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学习、实践了前三品的内容,即便是以前没有生起菩提心,但是通过学修前三品颂词所表达的意义,就可以生起菩提心。里面讲了菩提心殊胜的功德利益,怎样通过净障积资、发心利益众生等修行,逐渐让自己的心抛弃自私自利,然后一心一意地利他等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产生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殊胜窍诀。

  现在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在受菩萨戒之前的一个前行。在这个前行之前,为了清净相续,也讲了很多加行法,现在是回向利益众生。虽然第十品也讲回向,前面也讲发愿,但此处主要是在正行受菩萨戒之前,为了修炼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专注于利他方面而作一些专门的回向。

  前面我们也学习了这个科判的一些内容,今天继续学习,平时我们要专注这种意义进行回向发愿。颂词中讲到:

  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

  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里面讲了六种能够利益众生的事物。有些东西可能还存在于世间,有些在当下的娑婆世界、南瞻部洲实际上已不存在了,但我们还是要如是发愿:愿自己修学的功德,变成如意牛、如意宝、妙宝瓶、明咒、灵药和如意树。

  如意牛在人寿十万岁时在人间出现过,那时人们的福报很大,所以世间有如意牛。现在天界中有如意牛,四大部洲的西牛货洲也盛产如意牛,西牛货洲的众生福报是很殊胜的。如意牛的乳汁、奶酪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从中可以显现一切众生的所需,是能让众生心意得到满足的一种宝物。我们要发愿愿自己成为如意牛,或者回向功德显现如意牛以利益众生。如果有了这种如意牛,可以得到资具生存下去,或者获得暂时的安乐。菩萨行的原则就是这样的,虽然资具不一定马上能够成为解脱之因,但是能够暂时利益众生,也是菩萨利他的一部分。

  前面我们再再提到,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单是布施如意牛、其他单纯的一些财物——把这些东西给众生,满足了众生,而是因为菩萨相续中具足菩提心的缘故,只要和菩萨本人结缘,或者与他的愿力所化的事物结缘,都能够成为以后解脱的因。这与世间一般的布施,一般结缘的事物,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一个想解脱、求解脱道的人,显现这些东西让众生享受到底有什么必要呢?实际上暂时可以满足众生的愿望;究竟来讲,因为与菩萨结缘的缘故,通过他菩提心的摄受,可以成为究竟解脱的正因。

  第二个是妙瓶。这种妙瓶在很多经论中提到过,现在的世间中很难出现。以前民间传说中有聚宝盆,妙瓶就相当于聚宝盆,聚宝盆中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宝物,妙瓶中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很多的财富,随心所欲满足众生的愿望。菩萨发愿愿自己或者自己的功德能够成为这种如意妙瓶,以此方式满足众生的心愿,利益众生,与众生结下解脱的因缘。

  第三个是如意宝。如意宝在众生福报很大的时候会显现。以前很多商人到大海里去取如意宝。有些传记中记载,龙王的头上有如意宝。龙王的福报很大,拥有很多如意宝,商主到了海岛中的时候,通过各种方便,就从龙王那里取得很多如意宝,回去利益自己和家人。有时菩萨也显现商主的身份,到宝洲取如意宝,回来利益整个国家的人民。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萨道的时候,多次化现为商主到宝洲取得如意宝,回来利益整个瞻部洲的人民,这种事迹在佛的传记中多次出现。

  如意宝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有些如意宝可以在方圆四十由旬、有时在方圆八千由旬、方圆几万由旬中随意地降下粮食、珍宝、衣服等等众生所需要的物品,可以随意地遣除众生的饥贫。众生的争斗都是因为财富引起的,为了争夺财富,没有心思修学善道。菩萨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满足众生的愿望,就专门去求如意宝降下很多资具财物,让众生得到满足、有了修善道的基础后,菩萨就给他们宣讲十善业道,让他们修持十善业道,最后转生天界等善趣,或者究竟来讲,和菩萨结下了一种殊胜的解脱正因,这种事迹在经典中多次出现。

  如意宝一方面可以除贫、放射光明遣除黑暗;一方面也可以消尽疾病,只要能够接触如意宝就可以遣除疾病。还有一种说法:如意宝就是佛陀的舍利,现在世间中的舍利,到了法要灭尽的时候,所有的舍利会汇集到大海当中变成如意宝,以如意宝的方式继续利益众生。如意宝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宝物,一方面具有大福报的人才能拥有,还有当时的众生也需要一定的功德福报,否则如意宝也没办法显现。

  从有些公案看起来的时候,如意宝和一般的石珠子外表上没有什么差别,不认识如意宝的人,会认为是普通的石珠。实际上有福报的人通过如法的方式:比如斋戒、沐浴,把如意宝供在宝幢的顶端,然后对它开始焚香祈祷,这个时候,首先是起风,把不好的脏东西吹走,之后是下小雨滋润大地,然后如意宝再降下很多财物,是这样一种过程。如意宝是能够满足众生心愿的很殊胜的宝物。

  世间的如意宝能够满足众生世间的心愿,但是不能够满足众生出世间的心愿。如果在如意宝面前,祈求赐予自己证悟空性的力量,或出离整个三界轮回,世间如意宝是没有这个力量的。但是对出世间的如意宝(有些高僧大德或者佛,称为如意宝)做祈祷的话,则可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为他们是专门发愿救度众生的,本来也具足救度众生的能力,如果自己有信心,一心一意地祈祷的话,那么自己想要获得持戒的功德、禅定的功德、种种智慧的功德或者证悟的功德,通过自己清净的信心,都可以获得。所以佛陀是如意宝、很多殊胜的高僧大德也是如意宝。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清净的信心,如果有清净的信心,去祈祷具有如意宝一般功德的殊胜的高僧大德和上师的话,我们自己的相续也可以逐渐获得种种功德。所以说,我们也愿自己变成这样一种如意宝。不管是世间的如意宝,还是出世间的如意宝,都可以利益众生。

  下面讲明咒。明咒就是力量很大的一种咒语,可以成办一切所欲之事。自己心中想要成办某种所欲之事,念诵某种特定的明咒就可以成办。在这种修法中,有很多成办息、增、怀、诛业的咒语。瑜伽士为了成办所欲之事,在特定的时间、用特定的修行方式念诵咒语成办所欲之事。念诵咒语有一个最大的要求,就是不能有疑惑心,如果信心很清净,就很容易相应。如果念诵咒语时抱有一种怀疑心,则很难成就。虽说念诵明咒能成就所欲之事,但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禅定的基础、其他的一种缘起之物,在所有的因缘都具足之后,念诵明咒也容易显现咒力。如果念诵的时候非常散乱,一边念诵一边胡思乱想,该做的供养也不做,该遮止的违品也不遮止,像这样随随便便是不可能成办明咒的。

  有时我们在修法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在法王如意宝所造的《金刚萨埵如意宝珠》修法中提到:如果如理如法地念诵40万遍,可以成就无病、发财、长寿等等很多利益。可是很多人念了40万遍之后,没有出现任何一种验相,就开始怀疑法是不是不灵验。实际上,如理如法地念诵,一定会发挥它的咒力,一定会清净自己的罪障,出现各种的征兆。但是如果自己本身就没有认认真真地念,或者以很散乱的方式念,没有达到具足四对治力的要求,虽然在数量上完成了40万遍,但实际上可能离标准还差得非常远。所以不是咒语本身的问题,而是自己条件不具足导致的。既然明咒可以帮助众生成就所欲之事,那么现在也愿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明咒,让众生念诵之后,能够成办一切所欲,不管是祛病、还是成就财富、成就殊胜的怀业,让众生能够完全成办一切所欲,自己这样回向、发愿。

  第五是灵药,灵药就是灵丹妙药。世间传说中有一种能够祛除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不管什么样的重病,只要服用,马上可以祛除。在古代也有这种药,不管怎样的重病,服用之后马上就能发挥作用。

  因为古代的时候,四大的精华比较充足。在具足四大精华的山里长的药力量也大,然而现在到处破坏水土环境,四大的力量就削弱了,此时生长的药力量也不如以前。有些药是通过大规模人工栽培的,在很短的时间就长成,没有按照野生的规则去培育,所以现在的药力量远远不如以前。不管怎样,我们发愿变成真正的、马上能够祛除众生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以这种灵药的方式来帮助生病的众生。如果有了灵丹妙药,生病的痛苦就可以很快遣除。菩萨是乐于见到众生无病、无苦、享受快乐的,菩萨的心的的确确是非常清净的一种利他心,完全不像世间人——只要自己无病、自己的家人、自己圈子里的人快乐就足够了,对其他人是不闻不问的。邻居家死一个人,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隔壁街失火了,烧掉多少财物和自己也没关系,只要不是与自己有关的人,他都不关心;甚至于对自己所痛恨的人,发生了疾病、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才高兴。但是菩萨的心不是这样,菩萨通过修炼,自心非常调柔,他把所有众生看成自己的亲人,所以他乐于见到一切众生没有疾病,处于快乐当中。只要能够利他,各种方法他都会使用。

  我们在回向的时候,不能从某个单一的方面回向利益众生,只要能够利益众生的方面都可发愿。有些净土不存在疾病,所以也不存在妙药,但在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乃至于众生存在期间,一直都会有疾病,对治疾病需要殊胜的妙药、灵药。菩萨观照到这种情况,特意专门发愿自己本身变成灵药。比如我们现在服用的有些药,我们看也就是一般的药,但实际上药本身也有可能是菩萨化现的。

  在释迦佛传记中,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有一世叫大药王子,不管别人看到他也好,接触到他也好,都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这就是菩萨本人的发愿力。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个高僧大德,曾发愿用自己的遗体利益众生,去世之后愿力成熟了,只要人们能够服用一点点他的遗体,就可以遣除很多的疾病。在佛学院的幻化网坛城中也装藏了一部分他的遗体,法王如意宝以前在修幻化网坛城的时候专门提到,因为此位大德曾经发愿治疗众生的疾病,在坛城里装藏一些他的遗体,就能让转绕坛城的人去除各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尤其对喉咙方面的疾病有专门的发愿。这位菩萨不单是在世的时候利益众生,去世之后也发愿加持自己的身体利益众生,这就是菩萨自己变成灵药的例子。

  还有就是通过发愿回向功德,只要是需要灵药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能够显现出可以利益众生的灵药,也可以从这个方面理解。

  第六种是如意诸宝树。如意诸宝树实际上就是如意树,三十三天的天界中有如意树。我们经常看到公案里说,如意树的树根长在阿修罗的地盘中,但树却长在天界,阿修罗觉得树根既然在我们的国家,这个如意宝树应该是我们的,偏偏如意树开花结果都是在三十三天的天界中,天人可以享受它的果实,有什么欲求,如意树都可承办,显现众生的所需,所以阿修罗对此愤愤不平,他们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就与此有关,这是在经典中提过的事。

  此处讲到如意树能够满足众生的愿望,如意树在三十三天、极乐世界都有显现,在众生福报圆满的时候,人间也会出现。如果有了这种如意树,众生不必为了生存去奔波劳累、互相竞争,能够给众生带来很多的安乐,这方面就是如意树的一种功德。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专门发愿自己变成如意树,通过这个方式利益众生,和众生结下殊胜的菩提缘,有了这个菩提缘之后,菩萨才可以在后世中真正把众生的心引向于解脱道,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菩萨就是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暂时要利益众生,究竟也要利益众生。一般人无法理解菩萨发愿的方式,也无法理解菩萨发愿度众生的时间。我们在世间中救度一个人,如果用了好几年时间没有任何效果,我们就会放弃。而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不是几年的时间,为了救度一个人,他会用好几世。释迦佛传记的精进品讲到,佛陀在因地时,为了让一个王子产生一念善心,曾经在七万年中不间断地去度化他,慢慢让他产生了善心而进入善道。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为了众生能产生一念善心,他可以用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的漫长时间,这样我们就知道,菩萨的心的的确确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

  我们在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时,如果稍微遇到一些违缘,时间稍微长一点,我们也不要马上就退失利他之心,如果众生那么好度的话,世间当中早就没有众生了;或者众生这么好度的话,我们自己也应该很容易产生殊胜无退转的菩提心、产生证悟空性的功德了,看看自己都这么难度,那么我们要帮助众生的时候,也应该理解其他的众生,他们和自己一样,有各种根性、有各种违缘。

  颂词讲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该怎样发愿怎样回向,实际上给后学者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的菩萨就应该这样,为了利益众生不带条件、一心一意地发愿,里面根本没有讲任何条件,都是一心一意去发愿利益众生,只要对众生有利的事情都会认认真真去做。

  下面继续发愿回向:

  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

  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

  “如空及四大”:此处讲到地、水、火、风四大种,加上空大是五大种,五大就是四大种加空。空就是没有阻碍,真正按因明的严格定义,虚空实际上只是一个名词,是个总相,并不存在所谓真实的空。但在世间名言中,大家都会认为虚空是存在的、虚空是无阻碍的,有了空的缘故,我们才可以自由自在地行动,或者庄稼才可以生长。所以空在名言中是存在的,有绝对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分清楚名言实相、名言现象的不同差别。

  我们要发愿如虚空一样,成为一切众生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空,众生无法呼吸;没有空,众生也没办法活动,空是一切有情资生的根本,所以愿自己变成虚空来利益众生。

  四大是大种的意思,大种有根本、种子的意义。“大”就是周遍的意思,周遍一切物质中,当然心识不是四大的本体。只要是物质、只要是色法,都离不开四大种,一切都是都以四大种为因,以四大为种子才能够显现出来。

  严格意义上的四大种,是一种因的色法,是一种因色。平时我们能够接触到、看到的都是很粗大的果色。杯子、房子等等这些果色都是以四大种为元素的,平时讲四大元素或者平时讲四大皆空,实际上都是讲四大:地、水、火、风。一切有色身的有情都有地水火风,没有色身的有情(如无色界的众生)不一定有四大,但是色界天以下的欲界众生都是有肉身的,有肉身就会有四大。色界天人的宫殿、器具,欲界中我们看到的房子等这些东西,都是以四大为基础的,地狱众生感受痛苦的环境也是四大所成。所以四大周遍一切物质,成为一切有情生存的根本。

  从四大的法相来讲,地大是坚固;水大以潮湿为性;火大是热性;风大以动摇为性。四大的作用:地大的作用主要是摄持,可以摄持粗大的果色,粗大的果色都是以地大为因;水大的作用是可以让物体本身不散坏,水大能够让其稳固、不散坏,形成某种形状,这是水大的作用;火大是成熟,烧饭要让饭成熟,或者说一个人要成熟,或者一个产品要生产出来,都需要火大的力量,有了成熟的作用,这些物质才可以从无到有,这也是一种火大成熟的作用;风大有增上的作用。

  我们可以说物质都有地水火风,只不过地水火风显现的时候,有时某种物质重一点,某种物质轻一点。任何事物里面都会有四大种,不可能里面缺少哪一种,一个物质显现的时候,都是以四大种为因。既然这样,比如纯粹的一碗水当中有火吗?有地吗?都是有的。只不过水大成分比较重,地大、火大、水大、风大的成分比较少。我们说煤气火也好,柴火也好,里面有没有水大呢?也有水大,只不过火大的成分较多,水大的成分比较少。只要是物质,里面必定有四大种。四大种就是一切物质的基础,一切万法的种子,在这些法中都会存在。

  《俱舍论》中讲的四大种与平时我们一般人认为的地水火风的概念稍微不同,地水火风比较粗大,四大元素比较微细,摄持的作用是从微细的方面讲的。平时我们认为:黑色的大地是地;碧绿碧绿的是水;熊熊燃烧的是火;一阵风吹过来了,这些实际上都是果色不是因色,因为已经显现为粗大的法了。所以虽然我们讲地水火风,实际上与四大元素的地水火风还是不一样,四大元素的地水火风更微细。我们看到的黑黑的地虽有地的名称,但实际上并不是地大,不能算四大种,四大种有因、种子和周遍的意思,所有的物质都有四大种,这方面我们要理解。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发愿变成四大对一个菩萨来讲有什么必要呢?平时我们认为:要利益众生,必须显现成一个高僧大德、一个菩萨的样子才行,但是此处讲“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愿我们变成地水火风空,恒时成为无量的众生资生的根本、赖以生存的因,通过各种形象利益众生,变成周遍一切的四大种,变成一切众生形成身体的根本因,发愿完全与众生融为一体。

  菩萨从这么细致的地方去发愿、回向、去利益有情,发愿成为一切众生显现身体的根本,完完全全和众生融为到一体中,乃至于成为众生身体的一部分,就是彻底和众生不分开了,通过这个方式利益众生。不像我们在很短的时间中去做一点慈善事业,给救助对象发一点钱,发一点物品,说几句安慰的话,觉得时间到了就撤退了,觉得利益众生的事情完成了,菩萨利益众生根本不是这样子的。

  有时我们说菩萨行是很难学的,的确如此。作为一个真正的菩萨的行为,并不是在某个时间段中做一点事情就已经圆满了,乃至于发愿成为一切众生赖以生存的因,乃至于如颂词中所提到的:变成四大种,变成显现众生身体的根本,以此方式长期和众生在一起,以此方式长期地利益众生。菩萨利益众生是完全走进众生的,走进众生的生活,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利益众生。

  在这个过程中,菩萨有时是直接利益众生,有时是间接利益众生。有人想:菩萨为利益众生发愿都到这个份上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不解脱呢?菩萨已经这样和众生结缘,为什么众生还不能解脱呢?那是因为结缘也分很多种,要成为一种得度的因缘,这个因缘是很特殊的,需要很重、很深厚的福报因缘。单是和众生结缘,只是成为以后能够得度的一个因、一个基础,需要很长时间,众生因缘慢慢成熟了,才会成为得度的因缘。

  成为一种见到菩萨的因缘和真正成为得度的因缘是不一样的。大家都知道这句话:佛不度无缘之人,也听说佛和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有情的父母。既然这样,佛在因地的时候,肯定成为过我们的父母,所以和我们肯定有缘,所以我们一定会被佛度化,其实这也不一定。要成为佛度的有缘之人,是什么样的呢?“度”,不是单单结上一个缘,能不能成为度化的因缘,就需要特殊的、不共的福德,才能成为得度的因缘。互相之间都曾经做过亲人,互相之间都成为过父母,这种因缘是有的,但单凭这点因缘就可以成为度化之因,还不好讲。

  此处也一样,菩萨发愿成为一切众生资生的大根本,应该说和所有众生都结缘了,但众生结缘的量怎样,能不能真正走向解脱道,还不一定。比如我们现在学佛之后,听了《入行论》很感动,真正愿意发愿成为菩萨,很愿意走这条路,也需要很深厚的因缘。不是看到一位菩萨,就可以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并非如此。但是,如果没有以前菩萨再再发愿,从小小的方面发愿和众生结缘,有可能现在我们得度的因缘还无法真正成熟。我们思考问题过于简单了,实际上要很多生世,我们才能圆满利益众生的目标,想在一生或几生中承担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要跟随佛菩萨去发愿,愿我也能够利益众生。

  实际上,我们发这个愿会担心:如果我真变成了四大会怎样?其实这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能够从内心中发出这种心愿,就说明他特别在乎众生的利益,考虑众生利益已经到极致了,已经到愿自己变成地水火风空去利益众生的程度,其他粗大的地方没有哪个没考虑到。这方面主要说明:菩萨的心完全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

  反观我们自己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在利益众生方面,太过于粗大、粗糙了。仔细分析颂词,会体会到菩萨在发菩提心的时候,细致到什么程度,在方方面面发愿利益众生。自己也可以尽量以这种方式去思维,这样就可以把菩提心落实到更深细、更实在的地方,而不是大概地想一下,就觉得自己已经是菩萨,已经有菩提心了。

  实际上通过颂词观察自己:有时自己根本没有想到能这样发愿;有时自己根本不敢这样发愿;有时怀疑这样发愿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颂词的意义,说明我们在思维利益众生方面还有所欠缺,仔细思维这些颂词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继续看颂词:

  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种界,

  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迨至尽空际”:直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种种不同的有情界,通过不同的方式——“殊途”获得涅槃之前,愿我能变成一切众生资生的根本。此处包含了暂时利益众生的发愿——“愿成资生因”,也包括了究竟利益众生——“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槃”。暂时、究竟都发愿来利益众生。

  “迨至尽空际”:一切有情犹如虚空一样,虚空不尽,有情界无尽。行、发菩提心为众生做事情,不能做两三个月或几年,就认为已经够了,如果我们有这种念头,就说明远远不够。

  佛经中为了说明菩萨应该发这样一种无穷无尽的广大之心,就说修菩萨道需要三个无数劫的时间。三个无数劫,实际上就是根本没有时间概念。三个无数劫到底是多少劫?用现在的时间算到底是多少年?算也算不清楚。

  阿僧祇就是无数的意思,无数有几层含义。有一层意义是:按照印度的算法,阿僧祇是一个单位,叫无数。在某种讲记上看到,相当于在1后面加59个0,有60位数字,这就是无数,无数的意义叫做大劫。这么长时间算是一个无数劫,三个无数劫需要三个这么长的时间。

  修菩萨道是不是一定需要无数劫呢?实际上,无数一方面说明了时间长,另一个意思是说,菩萨在发心度化众生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他的发心完全没有办法衡量。所以无数劫没有确切的数字,菩萨要在无数的时间中利益众生,在无边无际的众生没有完全获得涅槃之前,要成为他们资生的根本。

  “有情种种界”:“界”也有种性的意思。“界”就是一切众生的界性、种性、想法完全不一样。每个众生的喜好、界性都不一样。有些贪欲重,有些嗔恨重,有些愚痴重等等;有些喜欢吃这样,有些喜欢吃那样,也不一样,所以说“有情种种界”。菩萨的发愿并没有界定:这一类的众生我喜欢,我就发愿专门让他们快乐,让他们获得解脱;那个界性的众生,因为和我的想法不一致,所以我就不度化他,菩萨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不管是任何一种界的众生,任何一种根性的众生,全部都是菩萨度化的对象。而且乃至于虚空界尽,菩萨一直发愿让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解脱,在他们获得解脱、涅槃之前,发愿成为他们得度的根本。这方面就是讲菩萨发了这个殊胜的愿。

  我们了知颂词之后,应尽量去深入思维意义,了知含义后再闭目沉思,反反复复思维。也许我们在听的时候有一种收获,但如果再去静思,在沉静的境界中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感受。平时我们在修法、打坐的时候,有时觉得没什么可想、可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词句、文字作为一种引导,去思维里面非常深的含义。通过词句引发我们内心的共鸣,让我们知道作为一个菩萨,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利益众生,从内心产生真实的感受,产生感受之后,我们这样一种愿心、菩提心,才可能有所增长、有所转变。从相似利他的菩提心,转变成真实的利他心,由浅转深。只要产生了菩提心,就会真实一心一意利他,把利益众生放在首位。

  初学菩萨发菩提心都带有自利的成分。我们在学《入行论》的时候,都会关心学这部论典对我有什么帮助?有什么好处?如果法师说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就愿意学。如果说对你没什么好处,全是众生的利益,那你就不愿意学。发菩提心的时候:哦!菩提心的功德好大!就愿意去发。我们好好思考、观修颂词之后,内心会发生一种转变,真实觉得利益众生很重要,不是光看文字就会有这种认识。

  在学法的时候,我自己都有这种体会:多学几遍学到后面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这个颂词表达的意义是这么的深刻啊!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呢?实际上,它表达的意思没有变过。上师讲的时候,也提到、点到了,但是当时我们的理解能力不够,或者忽略了、或者就是没有通过沉思,没有理解得那么深。所以虽然上师讲了,自己的感触却不深,虽然看到书上有这么一行字,但理解并不深刻。经过后面再再学习、观察之后,突然有一天才领悟了上师讲的这个话:哎呀!这么深啊!真的是个窍诀!或者恍然大悟:书上表达了这么深的含义!是不是这个含义以前没有,现在才突然从无到有呢?并不是的,意义永远如是,只不过,我们在学的时候没有深入,没有发现里面的殊胜意义。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要反复学习、认认真真地去思考,可以发现里面很深的意义。

  当我们发现很深的意义之时,随之引导就能转变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态要从虚伪的变为真实的,必须要有某种触动,这种触动来自于什么呢?就是来自于认真地思维,来自于通过禅修、打坐有一种很深的体悟。产生觉受之后,可以成为真实修行的一种基础,还谈不上证悟和其他。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一步去积累资粮、忏悔罪障,最后可以真实证悟万法的法性。

  以上讲完了真实受菩萨戒的前行——之前我们应该怎样发愿,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基础没有打牢、打好,你的心没有通过前行有所转变,即便特别着急到了正行受菩萨戒,念诵三遍正行的仪轨之后,也会发现自己的内心空荡荡的,什么感觉都没有。本来受了菩萨戒之后,应该非常欢喜啊!或者心里应该很充实啊!真实发起了一种迫切利益众生的心,通过守戒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有的人虽然受了菩萨戒,但内心没有感觉,这不是其他原因,就是自己忽略了前行。

  所以在修某个仪轨之前,要重视前行。有人特别轻视前行,重视正行:从正行开始修仪轨,把自己观成一个本尊,愤怒的也好,寂静的也好,就重视观这个。前面的皈依、发心,“哇哇……”三遍念完,就觉得已经修完了,就开始修正行:我一定要修成什么什么。实际上前行这个皈依,是要从内心对上师三宝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皈依之心:除了您之外不再找其他的皈依之处!有一种宁舍生命也不舍上师三宝的决心。但这种决心,实际上自己并没有产生。在念发心仪轨的时候,念了三遍就觉得好了,我现在已经有菩提心了,那我下面修这个正行,应该成为大乘的修法。但是只是念三遍,不一定就有了菩提心,你下面修的这个所谓的正行,会不会成为大乘的因呢?不会的,就是这样。

  真正发起菩提心的时候,内心中修这个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我绝对不修这个法。哪怕就是为了自己成佛,我也不修这个法。所以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我才修这个法的。内心中有一种很强烈的意乐,要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然后通过修法开始利益众生。

  从皈依和发心本身来讲,需要很长时间的观修。虽然我们在修正行的时候,皈依和发心都只有一个颂词,念三遍就可以了。我们看到法本上写着念三遍,觉得念三遍就够了。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里的重点是讲正行。当轮到我们修正行的时候,按理来说,前行应该修得非常好了,已经修得非常好了之后,你才有资格修行正行。

  我们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没有耐心。觉得现在一定要抓正行,正行才重要,就以主观的看法绕过了前行,认为前行可以忽略,在修皈依、发心的时候不下工夫。实际上,宗喀巴大师在《广论》中讲得很清楚,虽然在仪轨中叫前行,但是完全要把发心作为正行来修。我们学《入行论》就知道,真实地产生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心,的的确确很不容易,我们刻意地去观修都很难以产生,何况只念三遍就会有菩提心?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我们修仪轨的时候,只念几遍前行就觉得完成任务了,就可以修正行了,但修行的结果却很难与正法相应。因为皈依的心不稳固,所发的菩提心也不稳固,所以所修正行也不能成为真正的修法。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实际上,下面马上要讲发菩提心的正行。前面寂天菩萨用了很多的篇幅来交代前行:说明我们在真正发心、接受正行之前,我们的心应该调整到怎样的状态,你的心调整到怎样的状态,你才能够去接受这个真实的菩提心。前面我们讲了:要一心一意地忏罪,然后怎么样发愿,通过内心的发愿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自己完全不计自利,完全一心利他。这些方面认认真真做了,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去受菩提心的正行,的的确确能成为正行,成为我们真实获得菩提心、菩萨戒的因缘。否则如前所讲,以修仪轨为例,念三遍皈依、三遍发心,我们就觉得圆满了,可以修正行了。现在终于盼到了受菩萨戒的正行了,就觉得前行可以忽略了,自己很有成就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该做的前行还要老老实实地做。有些大德在很多修心法要中,甚至把菩提心作为一个很高很高的修法。如果我们没有看破今生,没有舍弃今生的执著,在这样的前提下,绝对不开许谈菩提心。必须要看破轮回,真正完全看破轮回,放下对轮回的执著,基础很牢固的时候,才能谈论怎么样去发菩提心,然后才是怎么修空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基础没打好,虽然接触了,虽然去修了,很难以产生那种真实觉受。前面讲完了前行。

  己二、正行: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课诵集有这个受菩萨戒的仪轨,受菩萨戒的仪轨就是以《入菩萨行论》第三品的这两个颂词作为正行的。首先祈祷十方诸佛、金刚上师垂念我,请他们作为证人。“垂念我”一方面有求加持的意思;一方面有成为发菩提心证人的意思,因为我们在发心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请一些德高望重的人作为证人的话,那么我们以后不敢随随便便违约。现在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祈祷十方诸佛及十地菩萨、金刚上师垂念我们,作为我们的证人,当我们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我们就不敢随随便便违约这个学处。

  然后开始皈依三宝,之后开始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这个就是正行。按照自宗的传统,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里是这样讲的,在文殊菩萨的传统中受戒也这样讲,上师也是这样传讲的,所以宁玛派的传统中,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律是同时受的,没有先受愿心戒,再受行心戒的差别。

  虽是同时受但两个颂词是次第念,首先把第一个颂词、第二个颂词念一遍,在念第一遍的时候自己发愿:得到了愿菩提心或者愿心戒;念第二遍的时候自己就观想:获得了行菩提心、行心戒;第三遍念完之后自己发愿:愿心和行心都得以稳固,这个就叫所谓的同时受。它没有先念三遍受愿心,再念三遍受行心的方式,自宗的传统就是这样,同时受愿心和行心戒律。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就如以前的佛陀,他们为了利益众生怎样首先发起菩提心,发心之后又怎样循序地安住菩萨戒律,那么我也为了利益众生,开始发菩提心。为了让自己的誓愿得以圆满,“复于诸学处”:我对于菩萨的学处“次第勤修学”。意思就是:佛陀以前怎么样成办的——“如昔诸善逝”,现在佛陀已经成就佛果,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已经成就了佛果的佛陀,他们是怎么成佛的?先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发心之后“复此循序住”,循序地安住菩萨诸学处,对经论中所讲的六度次第修学、安住。修六度的时候,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前前的修法比较简单,六度中布施的修法最简单,持戒的修法比布施要难一点,安忍更难,精进比安忍难,禅定比精进难,最困难的修法是智慧度,是循序地去修学这些菩萨学处。修行佛法是从粗到细、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是循序安住、次第安住的,这样学处就可以逐渐圆满。

  以前佛陀从发菩提心和受菩萨戒开始修行,现在他已经成佛了,已经在利益众生了,既然一切诸佛都是通过这样的次第成就,现在我也要发愿追随一切诸佛的足迹,也通过次第的方式成就,所以说“如是为利生”:同样道理,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也要发起菩提心。我随学一切诸佛,最初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对于一切菩萨的学处次第地精进修学,那么也会像诸佛一样成为能够利益一切众生的殊胜佛的自性。颂词并没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就说佛最初发心,中间守护诸学处,后来成为利益众生的殊胜的佛陀,那么现在我也是走这条路,也是发愿守诸学处,然后最终我也会成佛。

  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学大道就是通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方式而成就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捷径可言。如果不修持菩提心,内心不生起菩提心,非常难以成就殊胜的佛果。现在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了知,然后修学这种菩提心,这就是它的正行。

  《喇荣课诵集》中有发心仪轨,平时我们每天念诵的话,相续中的菩提心会再再增上。菩萨戒和比丘戒、别解脱戒是不一样的,别解脱戒不能通过每天再再受的方式增长戒体,但是菩萨戒可以通过每天念诵,每天受愿心、行心的戒律。如果每天都能够念诵发心仪轨,就可以让自己的学处再再增上,让菩萨戒再再清净、再再增上,这个方面有它不共的作用。平时如果违犯一些小的学处,不是根本戒,可以通过念诵仪轨的方式得以清净。前面讲第二品的时候也提到过相关问题,上根者是守十八条戒、二十条戒,也有守四条戒的,乃至下根者只守一条戒——不舍愿菩提心就足够了,要通过次第去修学这种戒律。第五品还要讲到三聚戒:戒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到时候再介绍。

  本课就到这里。

返回目录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