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2课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2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2课

 

  在第二堂课中,上师强调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第一个是强调了集体学习的必要性。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最好是集体学习,集体学习有它的必要性才这样安排的,集体学习更加容易学习圆满。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学习,一方面会觉得自由一点,但是一方面也没有什么压力。对于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来讲,学习可能还是可以圆满的,但是对一般人来讲,如果没有这么高的自觉性,遇到一点违缘,遇到一点事情,就有可能中断学习,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如果大家在一起学习,互相之间就有一种帮助,有一种加持力,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通过集体的力量,也更加容易让自己的学习圆满。

  另外,自己一个人学习,就不一定有相互探讨的机会,而集体学习的话,大家可以互相接触、探讨,就有一种增长智慧的作用。比如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觉得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比较正确,但是与别人一交流、探讨,别人从他的角度说出他的观点,就会发现自己的观点还不圆满,有点偏或者欠缺,慢慢就会发现这些差距。大家一起学习、相互探讨就可以增长自己的智慧,打开自己的思路,作用非常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能够让自己保持在一种法喜当中。如果自己一个人学习的话,就很难获得上述利益,所以集体学习有这种必要性。

  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和其他道友一起学习,一方面也可以实践某种菩萨的行为。在一起学习更加容易有布施的机会;或者是守持戒律、守持菩萨戒的机会;凡夫人在一起难免会有冲突,还有修安忍的机会。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修《入行论》的教义,具有种种殊胜的好处,所以上师强调集体学习,除了以上这些必要性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必要性,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体会。

  在一起学习要珍惜时间,该听光盘的时候好好听,该讨论的时候把话题放在佛法上。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变成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聊些世间无关的话题,浪费了所有人的时间,这是不必要的。讨论的时候,重点是交流自己在佛法方面有什么观点,有什么看法。首先不要预设自己的观点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然后再把这个问题、观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去碰撞,一起去探讨,看一看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怎样的。在探讨的过程中,就可以逐渐让自己的智慧升起来,能够用各种方式探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对我们增长智慧、理解法义非常有必要。在学习中会发现,从这个方面可以解释这个意义,从其他很多方面也可以解释这个意义。我们能生起真正的智慧,对法义能有全方位的了解,集体学习是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的,我们应该有这个认知。

  对初学者来讲,我们不能够离开上师、善友和正法的摄持。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已经非常习惯于轮回的模式,不依止上师,不依止正道,我们很容易重新回到老路上;或者说,我们在最初学法的时候,根本还没有脱离以前的思维模式。如果不长期依止上师听法,很容易让自己学法、听法的意乐逐渐丧失掉,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要经常听法,听法的时候可以在光盘上看到上师的形象,听到上师的教言,这样也算是一种亲近上师的方式。

  一般来说,科技的东西都是一种物质。我们听录音机里面的声音,看电视上的画面,似乎是在依止一个无情物。但是我们通过光盘的方式来学习《入行论》却不一样,上师对这个方式予以了加持,有某种非常甚深的意义,绝对不同一般的在电视上看画面。有人担心电视是无情物,依靠它会得不到传承,得不到法义,是不是真的依止上师?实际上,上师仁波切在通过光盘授课的时候,经常引用法王如意宝的一个先例进行说明:以前法王如意宝到香港时,看到敦珠法王金刚萨埵灌顶的一个光盘,当时法王和随从一起在电视面前接受灌顶,最后法王肯定说大家得到了灌顶。当然这种情况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有修行境界的菩萨或者证悟者是完全可以的。上师在许多地方开许说,在光盘面前听法完全可以得到传承。从这个方面观察,通过光盘看上师的影象或者听上师的教言,与亲近上师、依止上师的意义完全一样,功效也一样。只不过我们非要认为是电视上的影象而已,不是真正的上师,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这样说,但是如果从具有证悟上师的特殊功德事业的角度来讲,影像完全可以等同于本人,因为证悟的上师可以让虚空发音、让墙壁发音、可以让任何东西发音,都可以做得到。如果我们对上师有信心,这也是一种亲近上师的方式。

  我们虽然是在电视面前听闻正法,也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应该与在上师法座下面听法一模一样,应该有这样一种态度,通过恭敬的态度我们才能得到殊胜法益。佛法是从恭敬当中获得的,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加持,没有恭敬就得不到加持。我们要经常以这种方式来亲近上师善知识,看看上师对我们有什么教言,看看上师对我们修行方面有哪些指导。经常亲近上师、依止上师才可以有力、有效的改变我们内心当中的种种非理作意,改变内心当中的不合理的想法,亲近上师、得到上师的加持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和道友、善友在一起也很关键。因为自己一个人修行,往往不能安住在如理的行为中。比如自己在家里听法,很容易随便躺着靠着,或者走来走去做很多事情,没有人监督,就比较容易散乱。但是如果和道友在一起,自己做得不如法,就会觉得不好意思,这种压力也能够让自己在听法过程中,保持如理如法的行为。我们和道友在一起可以相互提携,相互帮助,纠正不好的见解,一起做一些合理合法的行为。我们要发愿乃至获得菩提果之间一直不舍离道友互相帮助,这方面非常关键。我们不能离开的,一个是殊胜的上师,一个是善友,这是在许多经论当中,再再提到的。

  我们一起学习佛法的时候,一方面不要远离上师善知识的教言,一方面就是不要远离一起修法的同行道友。如果我们不经常与修法的道友共处,却经常和不学佛法的人交往,那我们的言行和心态,以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就很容易受影响,影响到我们的心态,就没有兴趣学法;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就不再取舍因果,这是很大的损失,所以应该经常性的依止上师和道友。

  还有就是要经常性的闻法。如果我们不闻法,我们就不知道我们的行为和心态是否正确。如果我们经常闻法,虽然不一定马上就有一种非常大的转变,一下子就获得神通神变,但是经常闻法,法义逐渐就会深入我们的内心最深处。只是听一两次开示,只是学一两次不一定会有效果。法听多了之后,某些理念会深扎到自己内心当中去。我们在上师座下听法,上师讲得最多的是什么?就是利他心、利他行为和菩提心。在上师座下听法的人,无论是学院的道友,还是网络上学习的道友,或者是光盘面前听法的道友,听了之后不管能不能做到,反正都知道利他心是最重要的,菩提心是最重要的,经常听法,自然而然产生了这个效果。在听法的基础上再经常去观察、去思维、去串习,对自己内心的改变也更加大。我们要通过经常亲近善友、亲近上师、经常听闻正法,使自己的心和法逐渐的相应。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什么?就是心是心、法是法。我们的心还是轮回的这种心,自私自利很强的心,耽著于妙欲的心;而法呢?法是清净的、法是离欲的、法是非常圆满善妙的自性,现在二者之间是有距离的。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是要通过经常性的闻法,经常亲近道友,经常亲近上师,让正法逐渐接近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逐渐与法相应,最后我们的心就变成了法。只要一起心动念就是法,要达到这样一种比较圆满的目标,达到我们的心能变成法的状态。比如说,我们通过串习菩提心,逐渐地串修菩提心,本来菩提心是菩提心,法是法,我们的内心是自私自利的心,但是通过经常性的观修慈心、观修悲心、观修利他心,这样的不断观修下去,心逐渐和法相融,最后修到一定量的时候,法真正融入心,心就变成了菩提心,就彻底把内心的自私自利完全消灭,自己的心成为菩提心的本体,只要一起心就是菩提心,只要一动念就是菩提心。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串习空性,对于空性的无自性、实相,再再去串习。在现证空性的时候,心就完全变成空性,或变成智慧的这样一种形态,就是要达到这种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去创造因缘,在很多因缘中,亲近上师善友,经常闻法、修行正法,这是最直接、最迅捷的一个通道,最后我们的心会逐渐与法相应。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我们应该经常依止上师的殊胜教言,通过教言改变自己的心,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串修,让自己的心变成一种法的状态,这就叫“心入于法”或“法入于心”、“心与法相应”,这是相当重要的。

  上师教导我们在修行佛法过程中,不要离开上师善友,不要离开听闻正法、串习正法,这对修行是一个很大的保证。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长时间学习,长时间依止上师都是一样的重要。学习佛法应该是一种长期的串习,不要把学习佛法当成学习世间的某种技巧、法术一样,只学一两个月马上要见到明显效果。就象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气功盛行,一练之后马上有气感,马上就得到一种感应,就觉得这很灵验,我们学习佛法不要有这种期待。得到感应对某些人的修法也许有某种促进,但对于多数人来讲,过度追求外在的明显效果,追求感受啊、感应啊,稍不注意就会变成引自己入歧途的因,不可能再老老实实沿着法义去修行。追求一些外表的、形象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对了知内心的实相有一种障碍。上师和很多大德在讲法时都说过,虽然佛法中也有神通啊、感应啊,但是对这个并不特别的重视,最重视的是对实相的了知,对我执的断除。断除我执、修行人无我、法无我,利他心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根本的。如果我们把根本抓住,一旦修行到量,内心当中升起了菩提心,证悟了空性,神通、神变都会附带获得的。抓住了根本,支分的东西也能获得;但是我们抓住支分,根本东西是无法获得的。如果我们把时间、精力投到追求外在的形象上、神通上,我们就没有兴趣再去了知根本实相,发展菩提心和利他心,最后即便得到了神通神变,但是实际上已经走入了歧途。不可能得到了神变的缘故,就附带得到了菩提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得到了菩提心,证悟了空性的话,附带可以获得神通,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搞颠倒。

  学习佛法,我们应该有一个长期串习的决心,我们应该把学习佛法的目标定得长远一点。佛法中显宗说成佛需要三个无数劫来积累资粮,实际上就是要让我们打破短时间就要见效的那种妄执,虽然真正来讲是不需要三个无数劫就可以成佛的,但是我们在定目标的时候,时间要长远一点。因为时间越长,我们才更能面对打击,才有更多的时间去转变内心。如果我们把时间定得很急,我们是没有从容的心态去面对打击的。如果我们把时间定得很长:我发愿在一生当中认真修行,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遇到好的状况也好,遇到不好的状况也好,我就一心一意一辈子要修行佛法。如果我们定了一辈子修学佛法这样长远的目标,一两天遇到一个违缘会不会改变我们长期修法的心态呢?这是不能改变的。因为我们已经定了很长远的目标,短时间的违缘、障碍不会影响我们。既然目标长远,短期当中得到一点受用、验相会不会执着呢?不会执着。

  比如我们定了一个长期的旅行目标,我的目的地是在几千公里以外,我准备走路去、或者坐车去,开车去,在路上遇到一些小风雨,遇到一些障碍物会不会因此就倒下呢?不会的,因为我有更圆满的目标的缘故,中间这些违缘不能阻止自己;或者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些好的人、好的风景会不会永远执著呢?也不会,因为我的目标是更远的目的地。这个比喻什么呢?表示我们在修道过程中,如果目标定得远,时间定得长,目标定得大的话,即便是遇到违缘也能不执著,遇到一些小受用也不会执著。假如我们把时间定得太短了,是没有时间、没有余地去面对违缘的。我们不要认为,学习法义应该在很短的一两个月当中就要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没有就说这个佛法是虚假的,或者说明这个上师是虚假的,或者认为自己学习佛法没有什么效果,不能这样想。

  实际上问题就是如此:如果承办一个小事情,要准备的因缘就少,时间就短。比如说我们自己一个人做饭吃,这个事情很小,准备的东西不需要很多,菜、米、水也要很少,随便做一点就可以了,所以需要的时间就很短。那么如果是做一个大事情呢?假如在世间筹划一个很大的公司,就要考虑很多的问题,筹办的过程相应需要的时间就长,如果筹办的时间短了,考虑不周全,或者准备的因素不周全,很容易发生问题而夭折,所以事情大就不能着急。有时候要筹划好几年,方方面面的因缘具足了,时间也吻合了,因缘也成熟了,这个时候再成立,再去做就可以做到。这是用世间做小事和大事的不同,用我们容易理解的方式做个比喻。

  修行佛法远比世间事重要无数倍,成就佛果、成就菩萨果、证悟空性这样的境界,是远远超胜一切世间法的最伟大的事情,这么大的事情想在一两个月当中马上成办,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成办这么大的果位,筹备的时间必须要长,而且准备的因素也比较多。要得到这些验相,得到这些成果,必要的条件我们准备好了没有?圆满殊胜的菩提心生起来了没有?有没有生起空性的正见?对世间八法不耽著的出离心有没有生起来?即便已经有了这些因素,但是串习的时间够不够?如果串习的时间不够,虽然你已经有了空性正见,还是没办法达到果位。这就是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为什么要长期串习的原因,我们要从道理上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如果我们想清楚了,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遇到一些较大的违缘也能面对。

  有些人由于智慧不够圆满:认为没学佛法之前好像没有这些障碍,学习佛法之后倒出现了障碍,对这个问题没有正确认识;有时候觉得佛法没什么利益,退失学习佛法的信心,也有这种情况;有时候觉得学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什么明显效果,没什么明显感应,我学气功练一两个星期都出现了气感,为什么已经学了一两个月佛法还没有效果呢?实际上不应该这样看问题。我们学佛要成办的是了知实相,实相从菩萨的眼光看起来,就是一切万法本来的样子,这应该是最简单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很复杂的缘故,让我们恢复简单我们却做不到,所以就必须要通过逐渐修习,去掉我们那些重大的执著、中等的执著、微细的执著。把这些执著去掉之后,才能显现原始本来的状态,这是需要一定时间去筹划、准备,酝酿、串修之后才能达到的。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刚学习佛法的时候,或者在学习佛法中间,都要有这样一种观念:修学佛法是很大的事情,不像世间的很多事情,如刀砍在身上一样,一砍马上就出血,这么快的因果倒不一定在学习佛法当中产生。我们应该有长期串修的决心,即使是中间遇到一点小快乐,遇到一点小麻烦、小违缘,自己也能够从容的面对。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保持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非常适合修行,如果处在大喜大悲的状态当中,心不平静,不平静的缘故,就很难保持学佛的正确状态。修学佛法要有一个比较从容、比较平静的心态,不受其余情绪的干扰,既不受快乐的情绪的干扰,也不受痛苦情绪的干扰。佛法中的殊胜义理要在很平静、很从容的心态当中才容易被发现。所以我们要了知:要长期修学佛法,应该让自己的心保持一种平静。那么要保持这种平静的话,我们在时间上面不能够打算太短了。比如预设在半年两年当中,一定要达到什么状态,如果达不到就怎么样,最好是不要产生这种想法。这是一种过度的想法,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根性问题,没有考虑到无始以来,我们相续当中储存了多少不良的负面习气,我们都没有把这些考虑进去,只认为佛法很殊胜,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当中,一定要成办什么果。佛法确实很殊胜,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内心中无始以来负面的东西也很多,会对我们修学佛法产生障碍,需要时间慢慢清洗掉这些东西。因此说,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订立长期的目标是很重要的。

  一方面还要抽时间努力串习法义。上师在讲记当中鼓励修行者每天观修半个小时的菩提心,如果有时间就早上观想,没有时间就在其他方便的时间串习法义。如果能够专门串习法义的话,印象会很深,作用也会很强。我们在走路或其他散乱的时候想一下法义,这个力量就不是非常的强烈。如果我们静下来,什么事情都不管,哪怕就是十几分钟或者半个小时,静下来之后,专门把注意力集中在所修的法义上面,高度专注,专门去串习,专注去串习,力量就会很大。从这样的串习状态出来,到了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到了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这个力量还在,就会把座上熏修的功能带到座下,带到和别人的交往当中。如果你在座上是串修慈悲心,慈悲心串修得很好很相应,在下座的时候遇到其他人,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这个慈悲心的力量就会发生持续的作用,就会引导你的心以慈悲的方式、慈悲的状态去和别人交往,别人也能感受到你内心慈悲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安住在菩萨行。当然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串习,力量能保持多久也不好说,有些时候能保持两三个小时,有时遇到其他情况,自己没有专注法义,烦恼很强烈的话,也许几分钟就消失了。所以说我们要长期努力,抽时间来串习法义。一方面学,一方面多抽时间去观修,这对我们在理论上或实践上的修行会有很大的帮助。

  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到了闻法的规律,闻法的规律是很重要的。世间也是一样,做什么事情都有规矩,不论哪个地方、哪个民族都有他的规矩,单位也有他的规矩。我们办事情或做什么事情,首先应该打听一下流程是什么,规矩是什么,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能做的,遮止的方面不去做,鼓励的方面或者开许的方面才去做,在世间当中都有这样一种规律。

  在听法的时候也有一种闻法的规律。在闻法的时候,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心态是什么,行为是什么,这个方面必须要了知。每次尽量以这样的方式来听闻佛法,这样听闻佛法才是如理如法的。通过听闻佛法,才能得到闻法的功德。听闻佛法本身就是一个能累积巨大资粮的方法。以前佛陀对阿难尊者讲:“在世间当中功德最大的事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讲法,一个人闻法,这是在所有功德当中最大的。”闻法的功德本来就很大,我们能够在上师在讲法的时候认认真真去听,如理如法去听,就能得到很多的功德。如果我们相信因果,诚信因果的话,听法本身的利益非常大,功德非常大,为了得到这样一种巨大功德的缘故,我们必须要如理听法。没有听说通过非法的方式听法能够得到功德,只有通过如理的方式听法能够得到很大的功德,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闻法的很多规律。

  闻法规律分为两种,即闻法的规矩,听法的正确方式分为两种:一个是发心,一个是行为。

  首先是发心,就是我们听法的时候应该发怎样的心。首先第一个要断除恶心,断除不好的心态。如果听法是为了害别人;或者在听法过程当中,经常产生一些强烈烦恼;或者为了自己超胜一切;或者听法之后我就知道很多了,知道很多了我就去羞辱某人;或者我就去其他地方炫耀自己,这些都是属于恶心,这些心态都是应该要断除的。凡是和烦恼相连的、伤害别人的或者与修法无关的这些方面的恶心都要断掉,这就是第一个断恶心。

  第二个发善心。善心分为三类:第一种就是为自己求安乐的心。这是个善心,为了得到后世的安乐。像这样的心能不能发呢?实际上在《广论》[1]当中讲过三士道的修法,下士道实际上就是为了后世得到快乐,这种发心相合于下士道的修法。这种发心不是说不好,因为众生根基各异,有的根基就是发不起求解脱的心,只想在轮回当中获得一种善趣的果位就足够了,获得一种安乐就够了。《经庄严论》当中讲,针对这些众生,佛菩萨只有暂时随顺他的心愿,给他传十善业道、人天乘的修法。所以说能不能这样发心呢?某些众生实在生不起其他的善心,还是可以发。他发了善心之后为了升天,为了获得大富大贵,就会因此来寻求善法、修行善法,这是善心中最下等的,为了今生安乐或者后世安乐,以这样的心态来听闻佛法属于下士道。

  第二种是为了自己解脱。对于整个轮回中今生的快乐、后世的快乐都没有兴趣。我们在学《亲友书》的时候知道,不管转生到哪个地方,都是痛苦的自性,只有解脱才能彻底远离一切痛苦。这一类人就是发了求解脱的心,但是没有兼顾到其余的一切众生,主要是为了自己解脱。因为自己对轮回非常厌恶,对轮回感到非常恐怖,就想尽快、越快越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在三士道当中属于中士道,为了自己的解脱去听法。想解脱就要知道解脱的方法是什么,修什么法才能解脱。为了自己解脱,去听闻能够让自己解脱的法要,以这种心来听法,或者以这种心态修法,这就叫中士道的修法。这是中士道,比下士道的修法要好,但是比上士道的修法要劣,属于中等的一种善心。

  第三种是上等的善心,上等的善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他是在求解脱的基础上,知道解脱完全可以离开一切痛苦,离开轮回,但是自己一个人解脱没有意义,因为轮回当中这么多众生还在飘泊,还根本不了知解脱之道。这种具有大乘种姓的菩萨就发起利他的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去听法,这就相合于上士道,相合于利他的状态。以这种心态去听闻正法,即是通过利他心、菩提心的方式去听闻正法。三种发心中我们鼓励的是第三种,第三种的心态是利他。所以我们每次都要发利他心,求解脱的心已经圆满的摄在了利他心中。按次第来讲,首先我们要了知整个轮回的痛苦,轮回都是痛苦的自性,我们自己就不愿意再呆在轮回中。把这个问题了知清楚,我们才能对其他漂流在轮回当中的众生,切实产生一种愿他们解脱的心态。如果自己都不想解脱,怎么能说我愿众生解脱呢?这个心就不真实。当我们真正理解到轮回痛苦的时候,不但我要解脱,而且其他众生也需要解脱。只有对轮回的痛苦有非常深的认知,在一个很深的出离心的基础上,再去发起利他的心这就很真实。我们要选择第三种利他的发心。

  每次闻法的时候,上师都会说: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发起菩提心!就是说,我这次发心不是为了自己解脱,不是为了后世的安乐,我这次闻法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有了这样一种心做基础,有了这颗利他心做种子,逐渐种子就会生根、发芽、生长、就会开花结果。诸佛菩萨最后完全利他的功德,诸佛菩萨在相续当中圆满的智慧,就是从最初的利他心开始引发的。佛菩萨犹如参天大树般的功德,最初也只是一粒小小的种子,这个小小的种子是什么?就是最初的时候为了利他发起的菩提心。现在我们也是为了利他发起菩提心,虽然这是颗很小的种子,不要小看它,不要看它力量弱。菩萨后来的这些功德,这些无与伦比的福慧功德,都是从这个看似微小、非常微不足道的利他心逐渐开始扩展、圆满的。不管怎么样,最初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也许还没办法产生一种很圆满的、不造作的、不虚伪的利他心,但是如果有了最初这一念心,以这个为基础,逐渐去发展它、圆满它,通过后来的修法也可以逐渐变得真实。最初的这一念利他心一定要发,所以我们听法之前,一定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起菩提心,不管怎么样,造作的方式也要让它发起来,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发起这颗利他心。

  下面讲听法的时候要有什么样的行为。行为也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断除三种过失。

  第一种过失是什么呢?“耳不听犹如覆器之过”。就是说我们虽然坐在听法的行列当中,上师在电视里面正在给我们讲法,我们正在听法。一方面虽然人是坐在这个行列中,但是耳朵没有听,没有专注所闻的法义,这样闻法就没有意义。因为我们要听懂,我们要知道所讲的内容是什么,要生起闻慧,必须要能够收听到,收听到之后才能够去辨别,所听的是什么。然而连耳朵都没有在听,有的时候在胡思乱想,虽然听到声音,但是不知道在讲什么,最初都没有听进去,你怎么去思维,怎么去修行,这就出现问题了。这个比喻就叫覆器之过,就好像把这个茶杯倒过来,茶杯口向下,然后我们再去倒水,这样子倒水,能不能倒进去?根本倒不进去。所以说我们耳朵不听法,就好像往一个覆置的、口朝下的容器当中倒水一样,一点都倒不进去,这是第一个过失,必须要断除。我们听法的时候呢,耳朵要认认真真的听,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就是“心不持犹如漏器之过”。就是说,耳朵听是听了,但是没有去记,没有去记到底讲什么,一边在听一边在忘,一边在听一边在漏。这个方面就是讲,听的时候要专注,专注就是要去记忆,要去忆持。如果我们在听法的时候,心不去忆持,就犹如漏器之过。也用这个茶杯做比喻:覆器就是倒置在桌子上,我们倒不进去水,第二个比喻就是这个茶杯漏了,虽然口向上,但是里面底部有裂痕,或有窟窿眼,你一边倒水下面一边漏水,永远装不满。前面是根本没有听,现在听是听了,这个茶杯口向上,但是它在漏,虽有听闻的功德,但是没办法忆持住法义,没有忆持住法义,串习就很困难。

  第三个过失就是杂烦恼,“杂烦恼犹如毒器之过”。就是我们在听法的时候也听了,也记了,但是内心当中有某种烦恼,发了恶心,杂了很多烦恼。内心当中杂了很多烦恼的话,所听的这些法义,都被这些烦恼所染污,没办法变成一个清净的闻慧。这个比喻是什么呢?还用这个杯子打比喻:杯子口也向上,底也没有漏,但是里面有毒药,涂了一层毒,或掺进了毒,你把水倒进去之后呢,因为和毒混在一起,整个水就变成有毒的水了,就没办法喝了。所以说呢,我们听法的时候,虽然耳朵也在听,心里也在记,但是内心当中有烦恼的缘故,相续被这个烦恼所染污,就让我们所听的法义变成了杂染,没办法变清净了。所以我们在听法的时候,这三种过失必须要断除。

  第二大类是断除六种过失,或者称为六种垢染。

  第一个是傲慢心。我们听法的时候,应该对上师、对佛法,产生恭敬心。有了恭敬心,才能得到法义,没恭敬心得不到法义。如果我们在听法的时候很傲慢,觉得上师讲的一般,或者觉得这个法义很简单,不用讲我也能懂,或者说这个上师有很多过失,自己好像超胜了的上师,像这样产生了傲慢心。如果有这个傲慢心,那是没有办法得到殊胜功德的,第一个要断掉的过失就是傲慢。

  第二个要断除的过失是无信,没有信心。对上师也没有信心,对于法义也没有信心,这方面也必须断除。我们在听法的时候呢,一方面要恭敬,一方面要产生信心。对于上师也有一种信心,对于法义也有一种信心。相信上师是我们的引导者,是我们的怙主,依止上师能够从轮回当中得到接引,接引我们逐渐出离轮回。如果实践法义,一定能够帮助我们清除掉内心当中这些染污。对于上师、对于正法,还有对自己能够修行成功,都要有一种信心。如果没有这个信心,就没办法趋入佛法。所以说佛法很甚深,唯信能入。有信心就能进入佛法大海,没信心就没办法趋入佛法大海。《亲友书》中对于圣者七财当中的这个信财,也讲了很多。

  第三个就是讲到没有希求心。听法的心态不是非常踊跃,有一种很拖沓的感觉。听法的态度是听一下也可以,不听也可以,对法义本身没有一种希求之心。如果没有希求之心,就没有动力了。我们对于所闻的法义,应该要有一种希求心,对于听法本身应该有希求心,因为它能够改变我们,帮助我们趋入于法义。对于殊胜的证悟,对于所闻的法,应该要有一种希求心。有了希求心之后,以前不知道的法能够知道,以前没有证悟的境界能够证悟,以前没有的功德可以获得,这一切都是从希求心来的。《入菩萨行论》后边也有一段专门讲希求心,所以这方面非常重要。

  第四个就是外散,第五个是内收。外散和内收都是指心态。外散是什么呢?外散就是我们在听法的时候胡思乱想,人坐在电视面前听法,但是心在想家里的事情啊,工作上面的事情啊,在想其他方面的事情啊,自己的心散于外面,外散就相当于我们在讲五盖的时候的掉举,自己的心散于外境当中,没有专注于法义上,这个就叫做心外散。

  第五就是内收。内收就是说自己没有外散,但是过于内收了。心收得很紧的话,有时就容易打瞌睡,容易昏沉。对所听闻的法,没办法去忆持,没办法去认知。还有一种情况是心过于专注,太过紧绷,只缘一个法,就牢牢的抓住,没有以放松的心态去闻法,只听到一句,其它的法都没听到,这种也是属于内收的状态。

  第六种是厌倦。有的时候时间比较长就厌倦了,比如说学《入行论》有200多堂课,后面就慢慢产生一种厌倦心。有了厌倦的心,动力就不足了,就逐渐会产生退失的过失,不愿意再学下去,或者是不愿意再修下去,都是从厌倦开始的。有的时候天气很热,就觉得个讲法怎么这么长啊,赶快结束算了,天很冷的时候,肚子很饿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厌倦心。厌倦一旦产生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专注的心态,没有欢喜的心态去听法,这个方面也是要断除的。我们应该要知道,听闻佛法非常非常的难得,远远超胜世间当中的任何法。以前的大德,因为知道法义非常难以听闻的缘故,所以为了听闻一句正法,可以越过刀山火海去听闻,就是因为非常具有希求心的缘故,所以出现时间很长啊,或者说是很大的痛苦啊,或者是天气很热很冷,他都完全可以忍受。我们厌倦的时候,就想一想以前大德求法的经历,想一想我们转生为人,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最殊胜的法义,那么就不能厌倦,通过这样思维来压制住自己的厌倦心。这以上是六种垢染。

  第三大类是讲到了“五不持”,“五不持”也是要断掉的。

  第一个是“持文不持义”。“持文不持义”就是有些人把注意力放在文句上面,看这个文句美不美,修饰的词语用得怎么样,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有些人就是掉在持文不持义的过失中的缘故,就经常观察这些大德所造的论典、大德的讲法,文句优不优美啊,文法上有没有什么错误啊,哪个地方的标点符号打错了,出现这些问题,他就觉得这不是一个殊胜的论典,他就根本不去看意义。太过于注重文字的人,对于本身的意义就会忽略,实际上通过文字学习主要是为了趋入意义,文字是表达意义的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文字美固然好,但关键在于它的意义。如果太过于注重表面的文字,就会忽略意义本身的含义,这种过失要断掉。

  第二个就是“持义不持文”。持义不持文是说有些人这样想:意义才重要,文字一点都不重要,和前面那个完全颠倒过来。当然注重意义是好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作为凡夫人,我们趋入意义的方便是什么?就是文字。比如说我们要趋入三宝的意义,如果没有三宝这个名称,看到佛、法、僧这三个文字的时候,自然而然就知道佛表达什么,法表达什么,僧表达什么,通过文字可以趋入到意义。过度地说意义重要,文字不重要,这样对一般人来讲也不现实。我们从这地方就知道了,文和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们要依靠文字,但是不能停留在文字本身,而是应该依靠文字趋入意义,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了知到这两方面,我们就会比较容易的处理文和义之间的关系了。

  第三个就是讲“上下错谬而持”。“上下错谬而持”就是将佛经论典当中上面的意思,放到下面去理解,下面的意义,放到上面去理解。像这样就是上下错谬而持了,就没办法了知佛经论典当中的本意,因为次第已经错乱了,次第错乱之后,没办法了知佛那种持续表达的本意。所以说在了知的时候,上和下不能够错谬。

  第四个就是讲到“颠倒而持”。“颠倒而持”上师在注释当中也讲到,本来佛法是能够帮助我们获得解脱的,但是我们反而认为佛法能够帮助我们圆满世间的意义、圆满世间道,而不是出世间道。世间和出世间本来是不相同的,但是我们把本来是出世间的佛法理解成世间的佛法,理解为圆满世间道的这种说法,这就是一种错误。

  还有一种比较明显的错误,就是把佛法当中“四依四不依”[2]颠倒而持。比如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句”,都有这样一种依或不依,但是如果颠倒为“依人不依法”,那就错了;“依句不依义”也就错了,这是一种颠倒而持。颠倒而持之后就没办法真正趋入最甚深的含义当中,这方面就是颠倒而持,也是要断掉的。

  第五个是“不能领会”。对于佛法当中所讲到的这些意趣、秘密、了义不了义,不能够领会。不能领会的缘故,比如说,有些是讲不了义,却把不了义的执为了义,把了义执为不了义。佛陀讲这句话有某种密意,但是不了知这种密意直接去实行,那就会错。比如说举个例子,佛法当中有一句话叫做:“父母当杀,杀了父母才能够获得解脱,不杀父母不能获得解脱。”如果你不能够领会其中的密意,直接去杀父母,就会造五无间罪。但是佛教中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密意是什么呢?这里“父母”的意思就是十二缘起3当中的“爱、取”,这是个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我们的父母,就是轮回的父母,就是“爱、取”,因为通过“爱、取”产生“有”,通过“有”而产生“老死”。实际上,佛经当中所讲的这个“父母当杀”,就是讲必须要把这个“爱”和“取”灭掉,灭掉了“爱、取”才能获解脱。佛陀为什么要这样讲呢,他有一定的必要。因为当年佛讲法都是通过很简单的语句来传法,所以有些外道,觉得佛教太简单了,没有吠陀、婆罗门教典这么深奥的意义。本来佛陀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他的词句没有用很甚深的修饰,使用很直白的语言来讲解,有些外道就觉得佛法很简单,没有什么深入的内容。佛陀在有些地方为了打破他们的傲慢,就故意说了这些话,让他们觉得难以理解:为什么父母当杀?为什么杀了父母才能解脱,这不但在佛法当中这是五无间罪,实际上在外道、婆罗门教当中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业。通过这个方面他就知道:哦,实际上佛法并不是那么简单,意义上面是很深的,在这个方面是有某种必要。

  除了前面所讲的例子之外,佛经当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在《大乘经庄严论》中有专门讲“四种密意、四种意趣”这方面的论文,我们也可以去看一看。我们要领会佛教中密意的说法是什么,哪些是了义的,哪些是不了义的。比如说:佛教中有些地方讲五蕴存在,有些地方讲五蕴不存在;有的地方讲“我”是有的,有的地方讲“我”是没有的,这样我们就分不清楚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到底怎么样理解,其实这里面要区分开了义和不了义。从表面角度讲,“我”是有的,或者说五蕴是有的,都是属于不了义的讲法,在世俗层面上可以说有,但是在究竟的角度来讲,五蕴不存在,“我”也不存在。我们要了知了义和不了义之后,才能够领会佛教当中所讲的意义,如果不领会就会完全错误,这是必须深入细致的了知之后才能够知道的。以上就是闻法要断除的三大类行为。

  还有我们要依止“华严四想”,“华严四想”主要是我们在听法的时候,第一个要把佛陀或者上师当成医王想,上师是医生;法是药,正法当成妙药想;自己当成病人想,虽然自己有可能这一生当中身体健康没病,但是从佛法角度来讲,内心当中有贪嗔痴,有了这些烦恼,就算是病人,而且我们是严重的病人,我们自己要作病人想;我听法、修法是作为服药想。就好像我的病要痊愈,我必须要服药,所以我依止上师,听闻正法,听闻正法之后去修行作为服药想,如果服了这个药,病就会痊愈。

  在听法的时候,就应该具足这些发心,应该具足这些合理的行为。有了这些正确的发心和行为,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才能够得到这些殊胜的受用。上师也说了,这些闻法规律不可能每天讲。所以我们在最初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深入地了知哪些是应该有的行为,哪些是不应该有的行为,哪些是应该有的发心,哪些是不应该有的发心。了知这些情况之后,在每一次听法之前,就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听闻正法,以正确的听闻方式才能够真正得到闻法的功德,一个标准的听法者就应该具有这样一种发心和行为。我们把这些意义做了一些简单的归摄,第二堂课辅导到此结束。

  --------------------------------------------------------------------------------

  [1] 即《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著。

  2《大方等大集经》卷29:菩萨摩诃萨有四依法亦不可尽。何等为四?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3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缘。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返回目录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