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愿海同归(九)
益西彭措堪布:愿海同归(九)
今天继续讲熟溜病的对治方法。
五、要生希求心。
人一定要有上进心,有了上进心,就决定会认真。如果对法一点希求心、上进心都没有,认为每天能这么过下去就可以,那就不行。尤其现在学的是无上菩提道,要有非常高远的志愿,才能贯彻始终。所以,修得好不好,能不能日新月异,每天都有进步,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求道的心。其实,真正达到无上道之前,一直都要精进不息,因为修道这件事是需要用尽自己的生命来投入的。一般的俗人搞不清,认为修行人很清闲,好像整天没事。但实际上,修行人的事有多少?他要成就的是无上道,所以样样都必须严格要求,样样都要认真。
我们对比思维就很清楚。世间人读书,就是希望将来出人头地。尤其穷苦人家的孩子,他更会想:我就这么一条出路,如果我现在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将来就有很好的前程,可以做高官,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会拼命奋发,从小学开始立志,直到五六十岁仕途上飞黄腾达,在这漫漫征程当中,一刻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他心里有希求,所以不会像其他人那样随随便便,他会把握一切机会,在任何时处都不放松,一直在这上面努力,这就是希求心的力量。一旦有了这个志向,在取舍的关头,在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他都可以放弃其他,一定要完成这个志愿。那些学习有上进心的人,不必别人管,绝对不会把题马马虎虎地做过去,一定要一道一道地做好。想出国留学的人,学外语根本不用人强迫。他知道必须把一个个单词都背好才能通过,才能考高分,就会天天认真地背,一有空就背,那个心用得很真。这些就叫做“用真心求假法”。而我们正好相反,常常是在用假心修真法,也就是缺了希求心,没有那种求道的心,所以不会一切时处都尽心尽力地在因上积累。你没这份心,在因上不是积极地改良、积累,又怎么会有果呢?
世间人都知道,因上不行,果肯定得不到。他心里非常清楚:我的功夫没下到,各门学科没学好,那自然是得不到高分,考不上名牌大学,将来也不可能青云直上,所以,日日夜夜都会非常珍重,争分夺秒地学习,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哪怕到外面玩一下,放松一会,看一场电影等等,都会马上警惕:我不该在这上面浪费时间。然后把心继续投入到这个最重要的事上来。
又像一个人想当三军元帅,他知道从士兵到元帅,中间有好长一段路,但他有希求心、进取心,就各方面都很努力,要表现突出。比如在武艺方面,如果比武的时候能考中武状元,就会很快提拔上去。为了这个目的,他就会天天刻苦练功,天天在这上面努力。而且,他的努力没有一点是假的,他很清楚,这些都假不来,没有实际的练习,没那真功夫,将来就考不中。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希求心,就会比别人多用心,多刻苦操练。
大家想想,世上所有成功的人是不是这样的?你去观察一下。除非一些人前世修了很多善因,这一世不必勤作,直接享受福报,这种情况暂且不谈。单从因地上讲,哪个不是经过了一番勤奋、刻苦才得到的?没有这个,天上会掉馅饼吗?你看现在的各行各业,读书的、经商的、练习技艺的,无论是在哪方面出人头地,像是书法、绘画、雕刻等的技艺,或者现在的电子工程、技术等等,哪个不是一点一滴积累来的?这一切没有希求心能完成吗?不经过这个过程,会凭空出现那些成果吗?想想他们,再回头看看自己,就应该感到惭愧了,应该呵斥自己:我怎么连世间人的那种希求心、上进心都没有!
多想一想现在的例子,比如一个田径运动员,七八岁就怀着当世界冠军的梦想进入体校,一直到二十几岁得冠军为止,这十几年里是怎么度过的?哪个不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要进行多少次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每一次训练的时候,是不是都非常用功,非常努力地进取?他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孩子变成了世界冠军?这期间流了多少汗,吃过多少苦?很多超过人类极限的高强度培训,他都要过关,不然怎么能跑得那么快,怎么能达到那种水平?
再比如,一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空翻、转体、越杠、回环等等,这上面要花多少工夫,付出多大的代价?但他确实每一次都很认真地去做,因为他是真心想成为世界冠军。这里面要吃很多苦,要克服自己的惰性,要放弃很多的五欲享乐,放弃很多世人的娱乐、休闲等等,因为这些会产生干扰,没办法练成。这就看出,为了那个大的目标,其他都可以牺牲,而且是长年累月地训练,不断地超越自己。
再说搞科学,比如喜欢理论、技术的人,他们每天都在这上面投入,对这些有很大的意乐、希求心。像是做理论物理或者数学的人,他们天天都在演算,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完全投入到这里面,其他杂事都不管,因为不这样就没办法攻克难题,心力不集中是不会有成果的。你要看到,追求世间法的人都是这么用心。或者搞技术的人,天天都在这上面琢磨,一直想着创新、改进等等。这就是在世间法上有一个追求的心,就会摄持着他的身心完全投入在这上面。
我们现在就该好好想一想,好好反省一下了,自己学佛的心有没有他们追求世间法那么真?是不是因为学佛了,反正也没人管,这上面没有任何压力,就开始放逸,对自己没有要求?久而久之,最后学成了一个油子,连当初那样一种志愿、一种精进力都没有了,学得灰溜溜的,那就很不好了。照理来说,学佛人的精进心应该百倍超过世间人。《大乘庄严经论》里讲,一个大乘菩萨的精进要百倍地超过小乘声闻,因为小乘声闻只是为了自己得到解脱,而大乘菩萨担荷了普度一切众生的重任。想一想,那要有多精进!
我们在这里就要深刻地检讨,自己心里是不是有一种求取无上道的志愿?如果不效仿诸佛菩萨,像他们因地那样立大的行愿,能不能成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因决定不会有果。想一想,你的因那么小,只想在佛门里图一种安乐享受,世间的娱乐方式都玩腻了,佛教里还有一些不同的思想观念,各种组织活动,各式各样的休息、享受或者谈玄说妙等等,就感觉这个还不错,一点点求无上道的志愿也没有。这种心就很短浅,夹杂了很多庸俗的想法、烦恼心、不正确的认识等等。这样的话,怎么可能做到念念精进、用心地修法?怎么能做到一丝不苟呢?
只有非常痛切,真正对自己有一种要求,那才是真正修法的人。也就是想到过去的祖师大德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所以我一定要效仿他们,真正立了这样大的志愿,或者说这种大的志愿心起来了,就是大的根器,就能成就,没有这种志向,是不可能成就的。你去看古往今来修行成就的大德们的传记,没有一个不是立了这样的大志,然后非常精诚地修道,即使豁出生命也要求证这个大道,他们都是这样用心才成就的。没有一个的心态是灰溜溜的,或者懈怠、马虎,连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都是一种玩弄法的态度,处于一种混日子的状态,根本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多读一些古德的传记,见贤思齐,策励自己的心,这是相当重要的。否则的话,没有道心,只是一个肉体的壳子坐在这里,心上一点善法功德也没有,根本没有法的味道,那就跟死人一样。
我们就要常常这样检查。你能这么检查,就知道自己满身都是过失,越检查就越是发现自己离道很远,这样认识之后就要改进。不然的话,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完人,什么过失也没有,都是别人的问题,我没有错,这样就不对。
并且要观察世间法的状况,比如这样想:世间人都不太懂什么是希求,什么是殷重等等,但那些在世间法上有大志向的人,他的心态就跟一般人完全不同。一般人因为没立志,所以心心念念都落在现前那些很庸俗的享乐上。而这些人不一样,他的眼光更高一些,他会认为,我这个追求比暂时的享受更有意义,所以我要求取大义。他不甘心做下等的、低俗的,只是庸庸碌碌地活着的那种人,他心里有一种取大义的志愿,为了这个目标,一切暂时的安逸等就都可以放弃。他会想,我的时间很宝贵,我要把握好现在的机会,将来就有大的成就。
相反,那些胸无大志的人,一点进取心也没有,像现在一般的人,读了大学以后基本全军覆没,毕业以后专业知识都忘光了,差不多等于白学。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心里没有真正的志愿,学了那么多年,不过是想得一个文凭,作为找工作的一个入场券,混得不要太差就可以。志向这么下劣,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自然很糟糕。比如,一上了大学就想,现在我已经过关了,可以开始享受了。然后对于自己要学的东西,心根本投入不进去,不能安下心去学习,整天想的就是怎么样放纵欲望,每天都尽情地吃喝玩乐,肆意地放逸、混日子。这就看出,人的心没有志愿去控制的话,就会越来越下劣、堕落。
有志愿的人就不同,他会觉得时间非常宝贵,每到取舍关头的时候,他都会自己衡量,严格要求自己。他会自己把握住时间,不愿意浪费在别的地方,因为他觉得人生很有限,而想达到的目标又那么高,所以每天都是尽量地争取时间,投入到做学问等的大义上面,也因此,他们会成为世间上的高层人士,成为各领域的杰出人物。这一切的成果都是从他的因上来了。
这样观察之后就想:我现在学佛是要完成二利,要修到跟释迦佛一样的果位,所以我唯一向他看齐,向历代祖师看齐,一定要修到那么高的一个境界。我立的志愿是普度一切法界众生,所以一定要证到那种无上的果位,这是多么任重道远!所以一步也不能随便。就现世来看,起码这一生一定要生到净土,了生脱死。想想看,这有多大的意义!这样再一对比,就觉得世间的事没什么意义,只是搞轮回,只是在制造苦,再没有别的。明白这一点后,在这个紧要关头上,一切世间法就都能看得淡,能放得下,会觉得修行是最重要的,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浪费了还会自责。
又要想:我现在已经不求世间法了,如果在出世间法上,还不能立志、不能修行的话,那我成了什么人?我不是世间的俗人,毕竟已经抛弃了世间名利,在世间法上没得到个什么,说名没名,说利没利的,世间的功名成就一样也没有。虽然已经转到了出世间法上,可是在这里又搞出了什么呢?整天就是在佛法里混日子,感觉还蛮好混的,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僧不僧、俗不俗,世间不世间,出世间不出世间的!如果不学佛,在世间法上能立志,那还是值得钦佩的,毕竟做出了一番事业,有一定的功绩。而现在已经没有了世间法上的东西,那么出世间呢,如果这个上面也落空了,那我算是什么人呢?然后想:如果我现在不策励自己用功,克期取证,每一天都摄取佛法上的实义,那我以什么来洗除这个羞辱?
现在我每天都在念诵、修行,而这个熟溜的毛病,就是最坏的一件事,只要养成了习惯,每天就只会那么混过去了。我怎么可以比小学生做题还随便?他们做题的时候,都是一道一道认认真真地做,我为什么连那份认真的心都没有?念诵的时候,至少也要一字一句好好地念,一个字一个字地天天在心上练习才行。为什么我连世间人练拳的心都没有?他们一招一式都是标标准准地在做,没打好的话,自己就不满意,还想再来一遍。而且每天都会比较,觉得今天功夫不到,没有长进,或者在五欲上出了问题,又退步了等等,就会责备自己,警惕自己,不能再出现这些,干扰自己的功夫。那些搞科学的人,也是天天非常投入地、认认真真地在做,他登上一座高峰后,还会想攀登另一座高峰。他们的心都很真,只可惜修的是假法,而我们修的是真法,却连这样真诚的心都没有,实在是羞愧,必须这样痛自鞭策。
所以,我们也应当有这样的真心,念的时候心口相应,把每一次的念诵都当成一件大事来做。这个的意义比他们算数学题、练世间的武功等要重大万亿倍,所以,我一定要比过他们,就要以最殷重的心,要求自己字字句句都心口相应。文句一来的时候,心一点也不乱,安安静静的,就把这个演好,在心上仔仔细细地演一遍,比演员更要有一种郑重其事的心,更加认真。
练书法的人会想,我每一笔都要写好,不然就太失败、太不好了。那只是一种外在的文字,也不是什么大意义。而我们念普贤行愿、念佛、念咒等,都是不可思议的佛智慧法,是不可思议的无上行愿,所以丝毫都不能马虎。字字句句要在自己的心上,把它清清楚楚地现出来,一心缘着这个来作意,并且随着句义心里作观,丝丝入扣。每起一次心都要非常得力,每念一句,心都非常有力量,就要从这样的心里面发出来。
这些都是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因为你是自性佛,也已经得到了堪能修法、用心的人身,是有这个能力的,只怕你不肯。只要你肯好好地要求自己,每次都认真地练习,那么往后的每一念,念出来就都不一样,因为那是从真心里面念出来的。这就好像扎针,一扎下去就要见血的,不是扎木头,什么感觉也没有。应该是一念的时候,心中就有那种相应的善心出来;一念就有法的内涵;一念就要发起那种心。这样,每念一句,法上的内涵就从心里出来了,就像每一针都见血一样。比如念《普贤行愿品》,都要一念一念地把善愿心发出来,让那种大愿激发你心底的善根,它会有很大的开发作用。这是我们尽未来际的一个行愿,当然要把它铭刻在心里,字字句句都从自己心的深处发出来,这样一句一句地发出,就是功德无量了。
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呢?因为我们是志求佛果,普度众生的心,要完成这样一个大愿,那么对于现在因地来说,普贤行愿就是最根本的一个关要。一旦有了它,就保证我们的一切心念、行为都往这个方向走,就不会落入小意义上了。这是决定我们尽未来际的一个方向性问题,是在心上立志、立愿,是端正自己因地的事,是不可或缺的大事。所以,时时处处都需要它,每完成一个法行、做完一件善事的时候,都要用普贤行愿来印持回向。这都是基于你的信念、你的志愿问题,你有这样一个志求佛道的大愿,基于这一点,每完成一种功德,就会用这个志愿来印持回向的。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