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农禅一味,法尔自然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4日
来源:禅•觉微信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农禅一味,法尔自然

  《杂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佛陀来到一座村庄托钵,正在耕田的农夫见到佛陀,就说:“我以自己的力量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你也应该这样做。”佛陀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给饮食。”农夫怀疑地问:“我都不曾看见沙门瞿昙驾牛耕田除草,为什么瞿昙要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可否为我讲说您的耕田法?”佛陀以偈回答:“信心为种子,苦行是时雨,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保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真实为其乘,乐住无懈怠,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农夫一听,欢喜赞叹佛陀是位真正善于耕作的人。

  的确,佛陀是以一位正视人生的老农自居,他不但是一位善耕心田的农夫,更是一位以众生为田,期望众生皆获菩提道果的农业专家。佛教就在这种“善耕心田”,以“众生为田”的因果教义下,发展出敬田、悲田、恩田等,以及勤耕诸众生田,必得福德善果的福田思想。佛教传入以农立国的中国之后,由于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的差异,无法如印度、南传国家以托钵方式乞食,寺院便在秋获之后,由僧侣出去农村“化冬”,以储备来年的粮食,并过着以垦田耕种,自给自足的农禅生活。寺院僧侣垦田辟地,长期与农民相处下,也扩大了佛教弘传的范围。因此,佛教之于农业,不仅是在外相上对农地的开垦改良、农业经济的改善有所贡献,对于给予农民精神上的鼓励安慰,道德观念的教育,也发挥了莫大的影响。

  依《高僧传》卷五记载,道安大师初出家时,常“齎经入田,因息就览”,由此可以推知,中国佛教僧侣至少在晋代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而佛教在唐朝发展到全盛阶段,其中禅宗的祖师们主张,日常的着衣吃饭、作务出坡,都透露着禅的妙机。因此,僧侣参加垦田辟地尤为禅宗所倡导。首先是四祖道信禅师倡导“行住坐卧,无非是禅”的划时代宣言;接着六祖惠能大师亦以当初在五祖门下做舂米工作的体悟,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禅门修行原则。到了百丈禅师,更创立丛林清规,树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普请”出坡作务精神,以及“在钁头边为大众说法,大众亦当共同于钁头边生活”的农禅生活。因此,在丛林四十八单中就设有专门管理农圃及庄园的“园头”和“庄头”职务,把禅的精神深深根植于大地之中,全然以整个身心去参透宇宙无限奥妙的修持,把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成是明心见性的资粮,这就是农禅生活的写照。以下我们来看看几则与农禅生活有关的公案:

  地藏桂琛禅师的耕田播种,筛谷作米

  唐朝地藏桂琛禅师,有一天在田中莳草播种的时候,来了位云水僧,禅师就问他:“从那里来?”云水僧回答:“从南方来。”禅师一听是从禅学兴盛的南方来,于是又问:“南方的禅法怎么样呢?”云水僧回答:“商量浩浩。”意思是说南方研究禅学的风气很盛,大家热烈讨论着。但是禅师却说:“那也不坏,只是不如我在这里耕田播种,筛谷作米,让大家都有饭吃。”云水僧心里纳闷的想:“禅师怎么不看经,不坐禅,而从事一些芝麻琐碎的农务工作呢?”于是就再问道:“和尚!您既不从事研究教化的工作,那么您自身如何出离三界?又如何去救度众生呢?”观察敏锐的桂琛禅师,机锋灵敏的回答说:“你所谓的三界究竟是什么东西?”

  禅师住在三界中,照样吃饭穿衣,睡觉拉屎,却不受三界的物欲所染,是住而不住,不住而生其心的当下肯定,自然非云水僧心外别求出离三界所能相比。

  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禅师,每天必定和弟子们一起下田耕种,遇有出坡作务,亦必抢在弟子前,即使到了八十高龄,也一如往昔,不肯休息。弟子们见了于心不忍,便暗地里把他的农具藏起来,好让师父休息。禅师见自己不能下田耕种,就告诉弟子们:“我无德行,那里敢劳烦别人。”就一整天不吃饭,弟子们只好又把农具拿出来还给老师。因此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门名言流播至今,成为农禅生活的家风。

  黄檗开田

  有一天,大众“普请开田”回来,百丈禅师说:“开田不易。”黄檗回答:“这是大家干的活儿。”百丈又说:“辛辛苦苦。”黄檗又答:“争敢辞劳。”百丈又问:“开得多少田?”黄檗即做出锄田的动作。百丈厉声喝斥,黄檗便掩耳出门。

  这则黄檗开田的公案,就是从种田作务中结合禅的教学方法。百丈问开得多少田,是考验黄檗在耕田中是否体会到作务即佛法的精神;黄檗的表演锄田,则表示正是如此。百丈最后用一喝来认许他,也是在勘辨他;黄檗的掩耳出门,也就是说明他从来没离开过这个,何必再劳烦师父婆婆妈妈呢!

  仰山禅师叉手而立

  有一次,仰山禅师扛着锄头从外面回来,他的老师沩山禅师就问:“你从那里回来?”仰山禅师回答:“我从田里头回来。”沩山又问:“田里还有人吗?”仰山一句话也不说,轻轻把锄头放下,叉手而立。沩山禅师笑了,又问:“南山有人刈除新草吗?”仰山禅师不答话,拿起锄头就出门去了。这则公案里,仰山把锄头放下了,表示一切都在这里,心里也没有负累了;沩山禅师再问:“南山还有人除草吗?”表示还有工作未做,也就是有理事待观照,还未圆满,还不到放下的时候,所以仰山就默然拾起锄头又去工作了。禅,有时候在生活里面是用身体力行来表现,不是用言语来巧饰的。

  老禅师晒香菇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禅师,日正当中还在忙着铺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见了不忍心,便劝他说:“老和尚啊!太阳那么大,何必那么辛苦,自己晒香菇呢!我可以找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呀!”老禅师毫不犹豫的说:“别人不是我!”道元禅师又一番好意的说:“哎!年纪大了,就不要晒啦!”老禅师毫不领情道:“哦!那么到底多大年纪才能晒香菇呢?”道元禅师依然好意劝说:“天气这么热,就不要这个时候晒。”老禅师暗藏机锋的说:“大太阳天不晒香菇,难道等阴天或下雨天再来晒吗?”

  这一则“老僧晒香菇”的公案,很能表达出丛林生活教育和农禅作务等等。“别人不是我”,凡事不假手他人;“现在不做,要待何时”的把握当下,正是禅者对自己生命一刻千金的珍惜。

  布袋和尚的以退为进

  唐朝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时常背着袋子在社会上行慈化世,也常荷锄戴笠的下田耕作。有一天,当他跟着农夫一起在田里插秧时,心有所感,便吟出了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意思是说,虚怀若谷,谦冲自牧的低头退步,才能真正的认清自己,观照到自己的本性,也才能了解回头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辽阔,低头的天地比抬头的天地更宽广。所以这首诗是藉着农夫弯腰插秧,边插边后退的方式来证明: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才能把秧全部插好,把秧插直。

  因此,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如果能抱持“退一步想,海阔天空”的襟怀,则何处没有光风霁月?当一个人遭遇到颓唐失意的时侯,如果能记取“回头是岸”的古训,则何处没有希望呢?

 

  这种僧侣在田里耕作除草、行者在寺院中舂米、厨爨、搬柴、运水以禅修的故事,在各种禅宗语录中信手可得。他们或愉快的作务、打禅机,或师父喝斥棒打徒弟,或徒弟接招反打师父。他们之间就是以这般直接,在锄头下讨活计里体会、验证修行的境界。

禅•觉微信公众号: fjdhchan 

禅里禅外、觉悟人生。每日一杯沁心茗茶。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