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昌义法师:精进念佛七开示 五七第四天(2008年)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0日
来源:   作者:昌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昌义法师:精进念佛七开示 五七第四天

 

  诸位菩萨:

  欲得成就无上菩提,必须要效法古人。修行要依照佛法,行持要学习古人,学习过来人。在净土一法当中,我们十三位祖师,哪一位可以说都是古佛、菩萨应化而来,来度化我们,给我们这些业障凡夫做出了种种的榜样。哪一位都够我们学习的,修行不要盲修瞎练,要效法古人。

  善导大师,这是净土宗的第二祖,他是弥陀化身。尽管是弥陀化身,但是他的行持可以说是非常吃苦,在种种的方面把持得非常严格,他是示现给我们看。印光大师说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他有大神通,大智慧。印光大师他不是随随便便要赞叹某个人,因为这些人说话,那要负因果责任。像这些大师的语言,那是无上至尊之宝,所以我们要恭敬、从命、信受、奉持。善导和尚,行不共众,怕惹是非,怕招来烦恼。行不共众就是说他平时行路,一般都是单独行动多,不去找这个攀缘,找那个结伴。为什么呢?怕招来是非。出门的时候,他是弘扬净土法门。善导大师《阿弥陀经》抄写了十万卷,又画西方极乐世界变相图,就是画整体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跟人家结缘,这样广泛地宣传净土法门。这足够体现出阿弥陀佛的慈悲,使用了种种的方便,来度化我们这些刚强的凡夫。另外善导大师自己是身体力行,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出门弘扬净土一法,回家跪下来高声持念佛号。高声持念,一直要念到什么程度呢?要念到全身出汗、筋疲力尽才住。这就是古人的行法。

  凡夫在一起,他会生是生非,有了是和非,引来的就是烦和恼。所以我们修行尽可能要提供自己的方便,尽可能不要招惹外面的是非,避免生出来这些不必要的烦恼。有是非、有烦恼,这是我们修行道路上的障碍。有了障碍,就是说这条路不通。古人的示现是给我们后来人做样子,我们要认真地恭敬地接受教法,效仿古人,这样去行。

  修行就要靠我们真实地去行动,不是只在语言上面这样去说,真实呢?丝毫没有,有言行,没有实行,这就不行了。所以要身口相应,这样就达到了修行的标准。真正地达到了身口相应了,我前几天跟大家讲的几种障碍、几种风就刮不进来了。因为我们心的力量建立了,就好像是万里长城一样,把风给挡住了,哪里来的风也能挡住。要从心上建起一堵坚固的挡风墙,这就叫真实地用功。比如人家要是奉承,我们生惭愧心。我们心里生出一种不恭敬人家的心,就要观察这个心,为什么要生出来,怎么去对治。古人如何修行,我们如何学古人,要生这一种心,这叫静坐常思己过,静下心来,这就提起道心。你静下心来,胡思乱想就不是静心。因为静下心来,要观察自己的道行如何。这样去观察,才能叫修身进道。有些人修行平时很用功,难免凡夫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犯了错误再加上一种逆缘,这就出问题。有的人给你来一种风,什么风呢?讥风,就是嘲笑你、讽刺你、挖苦你,就往往受不了。遇到这种风就因羞成怒,往往会变本加厉,干啥呢?反正错误也犯了,像样给他干一下吧!这就犯起来了。这种人大有人在,这叫关口把不住。所以古人的典章、典故、行法,我们要效法。

  释迦世尊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槃特。周利槃特在当时来说是一个极愚痴的人,在《阿弥陀经》上列在上首,是大阿罗汉。大家知道周利槃特是证了罗汉果,他怎么能证了罗汉果呢?因为他非常听话,非常踏实,非常老实,不怕一切冷嘲热刺,稳稳当当地听佛陀的教化修行。他当时是一个极愚痴、极笨的人,任何经不会念,任何法都不会。在僧团里好多人欺负他,他的哥哥看他这样下去可了不得,就撵他回家,不让他留在僧团里。你这样在僧团里边一个是丢人,一个是消不了灾,因为你吃了大众的供养,没有修行,到最后造下了业障,所以才撵他回家。一说要撵他回家,槃特就哭起来了,这一哭佛陀就知道了这件事情,问是怎么回事。槃特说:“佛陀,我哥哥要撵我回家,不让我在这里出家了,他说我笨,不会修行。”佛陀说:“没问题,佛法如大海容纳了地球上的百川之水。你在这里修行,要听我的话去行。他们念这种经,你不一定要跟他们念一样的(因为教了很多东西都记不住)。我教你两个字,就是“扫帚”。你每天打扫卫生,念扫帚。”结果就念这两个字,刚开始念了上面一个字,就忘下面一个字,念了下面一个字,就要忘上面一个字,扫帚两个字他都会忘。很多这些凡夫僧、比丘僧见到槃特都在笑话他:“这一种愚痴人也配在僧团里!”,“这种人不如早点回家,念两个字还能忘掉!”谁过来谁就说两句,像皮球一样踢过来踢过去。可是周利槃特无所谓,像耳边风一样,你怎么说我还是“扫帚”,无论你怎么样骂,怎么样说,我都是“扫帚”两个字,他就是这样。久而久之,这个心清净了,从无始以来积累的一些烦恼、妄想,被“扫帚”给扫空了,有一天豁然开朗,证得了四果罗汉,证了罗汉果。

  当时有一位国王的太子请供,就是说供养佛陀和大弟子们,结果就点名说大家都去,唯独那个槃特我不请。大家到了地方,因为当时印度的风俗是非常好,非常恭敬三宝。没有吃饭之前,每人端一盆水先洗洗脚,因为那个地方不穿鞋,吃饭前要洗洗脚,洗干净了上座。结果把水打好了,先让佛陀洗,佛陀说:“暂停,我想问问你今天所请的比丘僧有没有槃特?”这位太子就说:“佛陀,像他这种人不会修行,经也不会念,我不想请他。”佛陀说:“佛法是平等的,是慈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至于他现在的一切相貌,一切智慧,因为没有达到圣人的阶段,他是在修行的阶段。我们要平等去对待他、恭敬他、供养他,如果你不请槃特,那么我今天就不受供。”太子一听,佛陀的教化不能不听,这是圣教,如果不听佛陀的教法就要犯错误了,就去请吧。派人把槃特请过来,佛陀一看槃特到了,就接受供养。叫阿难把座位给他弄好,坐在离佛陀不远但是也不太近的地方,结果就授钵,把钵给了他。这一授钵,就供养吃饭,吃完饭之后,槃特把钵要归还到佛陀那里,但是用手够不着,后来他用神通把这个钵归还到了佛陀那里。看起来好像跟演杂技的一样,非常不可思议。当时太子一看到这种情景,知道今天轻慢圣人了,就跪在佛陀面前忏悔、赔礼、道歉,意思是我这个凡夫眼光短浅,轻慢了圣人。也给槃特赔礼、道歉,但是槃特他是毫不在意。槃特证得了圣果,因为他心踏实、实在,吃住了世间上的一切风。我们修行,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些风能吃住了也不成问题了。

  修行要老实,要听话。往往我们有些居士,确实是修行很好,到寺院里也很发心。语言上面各方面都很恭敬,也很客气。经常说:师父,我修行有很多地方不懂得,要请师父指教,如果有毛病的话,请师父多加批评,往往都是这样。就是说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顺理成章,很客气、很坦然。一旦遇到问题,如果还是很客气,还是很坦然自在,说明你过关了。因为修行很不容易,往往有些人一旦犯了错误,师父给他指出来,这个时候真正是因羞成怒。这个错误你怎么能给我指出来呢?虽然嘴里不说,心里就表达出来了,形态就表达出来了,就要袒护自己。袒护自己这个毛病,你不应该说,好像我这个毛病是很正常的,应该犯的,这就不行。修行要祛毛病,无论在寺院里,还是居士大众在一起活动,有了毛病,自己要找着改,找不到,别人指出来了,我们不能变本加厉。否则,这样下去,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难收回。在家里边,因为家里往往有很多成员:丈夫、妻子、儿女、公公婆婆、父母,这里边往往会有一些种种的语言不顺心了,也会有一些讽刺的语言,都有可能,因为这是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心要坚固下来,一定要把道心坚固下来,把方向搞清楚了。我们修行,做佛的弟子,长期要反闻、要反观,要看自己这个方向对不对。别人说了,你要把他当成是在帮助自己,要以柔顺心来接人待物。

  佛陀对于在家的弟子,那可真正是没少开示。一个家庭组成它是一种缘分,一个家庭破裂就叫缘到头了。善缘到头了,恶缘就暴发出来了,善缘是结的,恶缘是造的。依照佛陀的教化,我们这些不顺心的事情、烦恼的事情就不会出现,所以它就是我们的护身符。要利用佛陀的教法,比方我们今天先讲一讲我们这些女居士。因为女居士在大众当中占的数很多,所以要先讲一讲这些女居士。按道理讲女居士是很了不起的,你看观世音菩萨千百亿化身,在娑婆世界就是以女身出现,了不起啊!世间人往往人认为菩萨就是女的。为什么呢?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应化,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引导作用。你以为现这个女身是干什么呢?就是引导这些女的菩萨。在家里年纪小的,父母以一切伦常道德来教化。嫁出去之后,佛陀也有教法。过去来讲男女是不平等的,在佛法里边是提倡平等,但是业力不同。佛陀以智慧力量观察,女的比男的业障还要重一些,为了慈悲度化女人,所以说出来很多法。什么法呢?让女人在家庭里边不要受欺负,不要受气,就是教导她如何做人。

  比如对丈夫,就是女人对丈夫怎么对法。我今天说这个法,我们这些女居士要观察自己有没有做到。第一要做母妇:母就是母亲,妇就是妇道,就像母亲对儿子一样去关照丈夫,无微不至。第二要做妹妇:妹就是妹妹,妇就是妇道,像妹妹恭敬哥哥的那样去恭敬。第三要做臣妇:过去皇帝是君,下面一些官员为臣,恭敬丈夫就像大臣恭敬皇帝那样去恭敬。第四要做婢妇:婢就是奴婢,过去有钱的老板使用的丫环、奴婢,要向奴婢恭敬老板那样恭敬丈夫。佛陀以大慈悲之心说出了这四种法,使给了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决定会和谐;使给了一个女人,她一辈子也不会受人气。这样去照顾,这样去对待,自然会和乐,以心换心。在修行上面,她会得到大的帮助,永无障碍。

  佛陀出世所说之法,给一个人用了,他一个人就会快乐;一个家庭用了,它一个家庭都会快乐;一个国家利用了佛陀的法,这个国家它会好起来。所以佛陀是大智慧,无论是什么,他都懂得,都会知道怎么做如法,怎么做能顺利、无烦恼。

  过去有一位放羊的人,他心里想:佛陀有大智慧,为什么有大智慧呢?因为他从皇宫里出来,是贵族人。人家称他无所不知,我看也未必,因为他是贵族人,他知道高级的事情。我今天就去问问他,放羊的事他知不知道。一天在大众当中就请教佛陀:“佛陀,您老人家慈悲,世间的一切事情人们说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知道人们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转凡成圣。我放羊,我这个羊吃不饱吃不胖,请教佛陀给慈悲开示。”佛陀一听,“好啊!”就告诉这个放羊的人,羊走的速度有多快,喝水在什么样程度上喝,喝哪个地方的水,吃草要往哪个地方去,怎么样吃法。这个放羊的一听,我放了几十年的羊,也没有这种经验,他很高兴。结果高高兴兴给佛陀顶礼,去了。这就说明什么呢?说明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也难不倒。我们学佛的人,佛是觉悟,大智慧的意思,如果越学越糊涂了,每一天自高自大,那就了不得。为什么学佛人要有下下心呢?就是要降伏我慢,降伏自我的狂妄态度。有些人认为佛陀不平等,为什么教我们这样做?这样做就是要降伏你这个狂心,降伏我慢心,增长智慧,增长福报,内容是在这里。不是说把什么人当成下等人去对待,也不是看不起什么样的人。根据各方面的需要,就是说需要怎么做,能让你好起来,能让你增长智慧、增长福报,必须要这样做。佛陀制戒,比丘、比丘尼戒,比丘戒比比丘尼戒少了很多,因为他不需要这么多。她为什么需要制这么多呢?她必须要这么多,就是说因一个人的需要而制。如果对在家的居士,你也给他制几百条戒,跟出家的一样,那就不行,就不叫在家的居士了。所以在家有在家的戒律,因事制宜,需要什么就要给你什么,我们学佛人不得不明白这些道理。

  大家听法之后,要牢牢地记取。记住去利用,取就是利用。不是说我们听完经了,原原本本地背下来,也不必要。把内容领会了,去利用了,这就叫行。怎么叫行呢?指给你路,告诉你怎么走,知道了方向,光知道了腿不动,那么你没有行。所以修行,听法之后要利用法,要记取,要依法去行持。所以我们要常常把法记在心中,真正地做到以法充实心,行动庄严其身。我们再想一想,我们反过来念佛又怎么样呢?那就是非常自在了,哪里还有这个毛病那个毛病,这个烦恼那个烦恼呢?所以大家修行要依法去修,听了开示,听了佛法,要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讲,就是说要认真地执行,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佛弟子的标准。好了,念佛吧!

返回目录

-------------------------------------------------------

更多昌义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