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昌义法师:精进念佛七开示 七七第七天(2009年)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0日
来源:   作者:昌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昌义法师:精进念佛七开示 七七第七天

 

  诸位菩萨:

  今天,七七念佛七就要圆满结束了。在这七七之间,大家精进地用功办道,不管是真精进还是假精进,念佛都功不唐捐。至心地念,这个功德是圆满的;散心念,最起码也种下了成佛的种子。在七七之间,你无论是怎样,不可能每一天都是散心念,大家在这里打了七个七,功德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要稳住道心,不要认为自己的功德不可估量,又不知道到了什么程度,在猜测犯疑心,这就是毛病。发心要发长远心,虽然念佛七结束了,我们的人生道路还非常漫长。

  一些老居士老菩萨有的七十、八十或者九十多岁,这就是抓紧的时候了,丝毫不能放松。为什么?古人说:晚上脱下袜和鞋,不知明天穿不穿。就是说今天晚上脱掉了鞋袜上床睡觉,明天还能不能穿上,那就肯定不了。所以,特别这些老的菩萨们,时时刻刻要把一句佛号记挂在心上,不令间断。为什么呢?因为你娑婆的缘分快要尽了,不知什么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不念佛,阿弥陀佛怎么能接引你?他插不上手啊!所以这一句佛号要时时刻刻不令间断,要把它记在心上。这是我们老的菩萨们,时时刻刻要有思想准备,什么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要欢欢喜喜地跟着去。不要这也放不下,那也丢不开,有这么一念的差错,轮回又定下来了。所以修行,要在关键的时刻把住关,特别要敬告这些老菩萨们,这一关是非常重要,不然的话,念了几十年佛,功就白费了。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来接引,我们什么时候也要欢欢喜喜、高高兴兴,求之不得,要有这个理念,这一生往生才有把握。你念一声佛,不知去向,不知干什么,一旦佛来接引你,你害怕了,那就不行。

  我们要清楚往生西方和死了做鬼是两码的事情。往生西方是明明白白、自自在在,到了西方一了百了,永不受轮回的牵扯。而做鬼却是糊里糊涂、痛苦万分,随着自己的业力在轮转,就跟皮球一样,在转在滚。年老的菩萨们时时刻刻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跟阿弥陀佛搬家,从苦的地方搬到快乐的地方去居住。我们打精进七,每一年念佛,每一年也听讲,结果乱了方寸,那就是白费了我们建这个寺院,打念佛七的一番苦心了。所以年老的菩萨们时时刻刻要记住发愿往生。

  年轻的居士不要着急,不能说我现在就要跟阿弥陀佛去,那么你要去,你也去不了,为什么呢?功德没有圆满。就像种西瓜一样,我们种的西瓜,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才会瓜熟蒂落。我们往生也是这样,功德圆满了,此方的缘分尽了,西方的缘成熟了,自自然然就往生西方了。在还没有往生的这个阶段,年轻的居士要用功修行,加强防护自己的功德。

  在七七念佛七的这一阶段,我们信愿行的功夫加深了。什么叫道业?这就叫道业。道业加深了就等于我们搞工作钱挣下来了,你要是铺张浪费,很快又是穷人一个。修行也是这样,今天修了,明天还要修,还要加紧地防护,小心谨慎,这样才行。

  在家的居士明天要回家了,回家之后有两种可能的事情要发生。一是回到家里受到一番表扬:你这一阶段修得很好;另一个可能是回到家里,拦头就是一顿骂:你走了这么多天……。不要忘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菩萨,在心量上要安住,不要把自己看低了、看小了,当然看大并不是叫你们去傲慢、去狂妄自大,要安住道心。我好不容易这么多天工作,辛辛苦苦挣一点钱,不能一下子浪费掉。人家骂一顿,应该的,这是考试。你这一阶段学习的成绩怎么样?这就要考一考你,就看你能不能过考试的这一关。人家要是骂的话,这是老师在考我,得注意,得好好考,要考个满分,要考合格,要有这个思想准备,要有这个道念来应对。人家要是表扬你,你也不要把自己的姓都忘了,也要稳住你这一阶段精进念佛的这个心。好也如是,不好也如是。

  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大海众菩萨是满分二严身。我们现在正向这个目标发展,打精进七就要达到满分。什么叫满分呢?《观无量寿经》上讲:“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做到了就是满分,做不到不能打满分,这非常重要。

  在俗的人,还没有进入三宝的门,首先对自己的父母、师长,要恭敬、供养、奉行。孝养父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身体来自于父母。父母的恩,过去人们把它比作重如山,那么比山都重,所以任何时候不能慢待父母。父母的教育,不管言重言轻,都是善心,都是善念,不管当时教育得当与不当,都是为了你好。当然假使说父母是做坏事的人,他叫你去犯法,做一些坏事情,那就不能奉行,要婉转地劝导父母,(在正常的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好的。过去的人对待父母、师长,是丝毫不能发粗动怒。孝这是做人的基础,是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你把持不了,基础就没有做好。要常常想到父母的百样辛苦,这些事情一时半时是说不完的,任何人都应该慢慢地想到这个事情,特别是年轻人,对父母丝毫都不能慢待。年老的人都是过来人,都知道,特别是现在年轻的人,要长期地思考这个问题,要想做一个完美合格的人,就要“孝养父母”。

  在学校要听从老师的教导,这就叫“奉事师长”。不管在学校求学问还是学技术,不能尊师你就不能重道,你的学问、技术又从哪里来呢?所以要尊师重道。

  “慈心不杀”就是要我们常发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

  “修十善业”,我以前都讲过,今天就不再重复了。十种善法,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在日常生活里,要长期翻来覆去地琢磨怎样守住这十种善法。什么叫善人呢?能修善法,就是善人。一切诸佛菩萨的根基,就是从善人发展起来的,所以这十种善法不可缺少。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我们念佛是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西方净土怎样能去呢?就是依赖于你对阿弥陀佛的信仰、尊重,真信切愿才能去。首先我们要皈依三宝,有的人认为我们不皈依,念佛也照样往生,这是一个大的问号。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不皈依,你的恭敬心就没有发起来,你有这种傲慢的心,所以是个大问号。皈依就是身心靠倒,一心奉承、恭敬,丝毫没有一点慢待的心,这就叫皈依;心有所归,身有所依,这就叫皈依;身心都交给了佛菩萨,交给了三宝,这就叫皈依。往生与皈依是不可分开的,有的人说我念佛不皈依是一样的,不能一样!肯定不能一样!你的恭敬心没有发到。所以皈依这件事情很重要,皈依的功德一时半时也说不完。

  《校量功德经》和很多的经典都赞叹皈依。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诸佛、一切菩萨,都是从三皈开始的,所以皈依非常重要。按照经典上说,一个人从住胎到出胎,到懂事,到成人,要皈依好几次。这是不是住相呢?不是住相。这有一番不可思议的感应。住胎的时候,就是母亲怀着的时候,在胎里就要给他皈依,皈依什么呢?使他安稳,很安全地在胎里生长。出生以后再给他皈依,为什么呢?皈依之后,有很多护法神要护他的法,因为出生之后,有一些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要找他的麻烦。为什么小孩子好生病、好哭,就是有一些鬼、怪、冤亲债主来找麻烦,这个时候皈依,有护法神守护。懂事的时候再皈依,他就懂得恭敬三宝。所以皈依不是一件小事情,这是非常重要。

  我们要皈依三宝,加深对三宝的恭敬、信仰。有了恭敬的心,有了供养的心,福德、智慧自然都会产生,所以皈依三宝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出家、在家的佛弟子,都要长期宣传皈依三宝的好处。给人宣说皈依三宝,要懂得不要分别、执着,我在哪里皈依了哪一个师父,皈依的是三宝,你不能去执着个别的哪一个师父。对所有的出家师父都要恭敬,他们是僧宝,是荷担如来家业、负责传承佛法的。佛宝,佛涅槃了。法宝传下来了,靠谁传的呢?靠僧宝来传。皈依三宝,主要的任务就在僧宝身上。不管你在哪个地方皈依,哪个师父给做的皈依,都是一样的,皈依三宝的功德是一样的,不要执着。

  另外,昨天有一个安徽的居士打电话给我:“师父,我最近去做了四皈依。”我说:“到哪里又去四皈依了呢?”三皈依,佛陀一直做的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说:“这个师父告诉我,你皈依了我,你这一生是决定往生。”我说:“我也不敢说这句话,我也没有那个德,自然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就去,可是我要告诉你一句,历代的祖师没有敢说这一句话的,弄不好就要翻船,非常危险。”“皈依我”这一个词是非常要不得的,皈依的是“三宝”,不是皈依的“我”。今天在这里不是说什么人好,什么人不好,要如法。什么叫如法?如诸佛的法,我们就去学。在密宗里讲,要有本尊、本师、金刚上师,学密宗的法,就要一个人看住一个弟子,必须这样学。但是不管他是什么人,也不敢说你皈依我之后是决定往生。你皈依谁,不念阿弥陀佛,不信、不发愿、不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你也往生不了。这件事情在这里说一下,大家都要做为警戒。我们皈依的是“三宝”,往生与不往生,就看我们有没有信、愿、行,不是说皈依哪一个人就能保证往生。

  上次有一个居士发信息给我:师父,我请教你一个问题,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那么琉璃大王灭释种,为什么佛陀不叫他家里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呢?确实这个问题是很重要,也很敏感。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为什么佛陀大智慧、大神通,不叫他家里人念佛求生净土,这个问题很敏感,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我给他回了这么个信息: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这是十方诸佛所赞叹,丝毫不差。反过来说,佛陀神通、智慧再大,也难度不信、不恭敬、不发愿的人。你不能说净土法门这样的圆满、佛陀这么大的神通,度不了他家里人。是啊,众生各有各的业力呀!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深信因果,深信佛法。你不能对一件事情钻牛角尖。牛角尖,你钻不进去,为什么?事里面还有它的内容,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因有果。

  还有一个居士发信息给我:神通敌不过业力,那么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千处祈求千处应,难道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就能敌过业力?请师父开示。我给他回了个信息:神通敌不过业力,这是实实在在,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这也是实实在在。为什么呢?观音菩萨的慈悲,有众生求到他,他满他的愿。干什么呢?以此来牵引他,入佛法的大门,这就叫“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虽然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是以此能引他入门,让他修行。佛法就是这样的圆融,这样的自在。修行人要把慈悲心发起来,把因与果的问题,要常学,要明了。不然的话,古人说:阴境一现前了,那就随他去了;那就出毛病了,修了一个阶段,这就白修了。所以修行要长期把住自己的关,要把持住自己。

  戒律,它包括了很多,三皈一过,就是五戒。五戒是在家居士一定要受持的。刚进入佛门,就要拿五戒来要求自己,即使没有正式受持五戒,但是你要拿五戒常常来要求自己。在家居士的戒有五戒、八关斋戒、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在家居士要一步一步上去就跟上台阶一样,你这个修行就上进了。出家有出家的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都有各自的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什么叫具足呢?我们学了,就要加强地来守。戒律上面有开、遮、持、犯,要严持戒律,丝毫不犯。

  多年来我给大家经常地讲,特别是对在家的居士讲四种性戒:杀、盗、邪淫、妄语。这四种性戒是非常重要,不管大小乘经典,对于戒律的强调都是非常严格。打佛七之前,我在太原有一个居士问我:“师父,我有一件事情想请教你,现在有人这样说,在家的居士很辛苦,吃一点荤的补补身体也很好。”这种说法在什么道上说呢?如果在轮回的道上说,好像是合情合理,要是在解脱道上说,这就不行,它违背了慈悲的道念,违背诸佛的法则。另有一种人,是一种狂劲,狂到什么程度呢?说大修行人不计小节。什么叫大修行人?越是大修行人越是严格要求自己。怎么叫不拘小节?意思是说大修行人喝点酒、吃点荤的,没有问题。这是地狱的种子啊!坏诸佛的道法。不管他是什么样名头的人,什么样狂妄的人,说出这话令人伤心,破坏了行人的道业。往往有些人犯戒、破威仪、坏了规矩,从哪里坏呀?就是有一些人在颠倒说法,这就叫魔力。这个颠倒说法是最能坏人,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来有的人守戒很好喝起酒来了?有的人守戒很好吃起肉来了?有的人守戒很好吃起鸡蛋来了?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说:初吃长斋弗担忧,就怕长斋不到头,有朝一日开斋戒,从前功劳一旦丢。这是我们中国自古至今修行人警策自己的几句话,可知对于修行,守持戒律是何等的重要。丝毫不犯,连个威仪都不能犯,威仪还在戒的后边,“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威仪就是我们的样子,走路的动作、形式,说话的形式,这些都叫威仪。威仪比起戒律那是差得很远,就是同样的犯,威仪的罪业定的也是微轻微轻的,威仪不犯,那戒律是丝毫不能犯。

  这几年来,有不少的居士犯了戒,就是因为某些人在颠倒说法。好多人,可以这样说被推到山沟里面去了,自己还认为挺好。所以从此以后,希望大家要依照佛陀的教育,严格要求自己。想解脱,你要走解脱道,要走佛法的道路,不能听某一个人说的颠倒法。不管他是什么人,他说的法只要与佛法不相应,决不能依照那个方法去做,那真是害人匪浅、造罪无量,这就叫魔力。为什么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什么叫邪师?就是不依照佛陀的法去说,这就叫邪师。不管他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只要是颠倒说法就是邪师。这个邪师,当然不能专指是出家人,也不能专指是在家人,就是说谁说颠倒法,谁就是邪师,就是这么明了。

  修行,戒律你不能坚持,那么你往生不了。不要认为我可以带业往生,你带不完这个业的。边走边犯错误,边修边干坏事,带得了吗?这是带不了的。我们要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威仪就是行住坐卧);再一个就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演说大乘经典,再劝所有人都发菩提心。这就是我们净土行者非常重要的行法。因为时间不多,今天我讲的这一段,居士们也可以做为长期警戒,这是非常重要。

  我们到了西方想做到满分,就要在做人的时候,要做合格的人,要听佛的话,因为你是佛的弟子。你不听佛的话,你要听某一个人的话,比如说今天昌义师父在这儿讲的什么什么,一看与佛法不相应,那就不能相信。你相信,就是害你自己,这里边丝毫的人情关系都没有。所以佛法是解脱法,是唯依法情,没有任何的人情关系。大家长期地接触任何一个善知识或者什么人,都要以佛法的这个尺度来衡量,来作为我们信与不信的考核。再者,要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等等。

  西方极乐世界是依正庄严,二严身就是指我们的身和心两种庄严。

  身体就是相貌,相貌是相当的端庄,像诸佛菩萨一样。为什么这么端庄呢?今天告诉大家,端庄的相貌是最高级的美容大师给你美容的。谁呢?阿弥陀佛。他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我们念念地想着他,心心地印着他,所以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能差得了吗?我们坐在这里的这么多菩萨,我上次反对你们照镜子,现在再照一照镜子看一看,你们不是刚来的那个相貌了,都是一副菩萨的相了。要保持你的这个菩萨的相,回去不要狂喜,也不要愤怒,这就是我们身体上的庄严。道念上的庄严:在因地,我们心不起波浪,稳定这个心;一旦生在西方,证入念不退,时时刻刻法系在心,一句佛号长期不断,《要解》上说:“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故。”——萨婆若就是到达圆满佛果的位子。

  今天所讲,就是如何得到像清净大海众菩萨一样的“满分二严身”。我们没有去呀!但是在这个世界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做到什么呢?以上《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三福要做到。做到了,我们这个分数就够了,希望大家回去以后继续再做。好了,念佛吧!

返回目录

-------------------------------------------------------

更多昌义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