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其他经论>>正文内容

佛遗教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06日
来源:佛学研究网 2006-12-24   作者:宣化上人讲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目  录

  甲、序分…………………………(480)

  乙、正宗分………………………(485)

  初明共世间法要……………(485)

  次明不共世间法要…………(497)

  丙、流通分………………………(506)

  初、劝修流通………………(507)

  次、证决流通………………(508)

  三、断疑流通………………(511)

  四、嘱付流通………………(514)

 

  佛遗教经  总题分下

  序分    

  正宗分 初明共世间法要 一、对治邪业法要 ⒈明根本清净戒 

  ⒉明方便远离清净戒 

  ⒊明戒能生诸功德 

  ⒋说劝修戒利益 

  二、对治止苦法要 ⒈根欲放逸苦对治 ①根放逸苦对治

  ②欲放逸苦对治

  ⒉多食苦对治 

  ⒊懈怠睡眠苦对治 

  三、对治灭烦恼法要 ⒈瞋恚烦恼障对治 

  ⒉贡高烦恼障对治 

  ⒊谄曲烦恼对治 

  次明不共世间法要 一、无求功德  

  二、知足功德  

  三、远离功德  

  四、不疲倦功德  

  五、不忘念功德  

  六、禅定功德  

  七、智慧功德  

  八、毕竟功德  

  流通分 初劝修流通   

  次证决流通   

  三断疑流通  ⒈显示余疑 

  ⒉为断彼之疑 

  ⒊为重说有为无常相劝修 

  四嘱咐流通   

 

 

  佛遗教经浅释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洛杉矶金轮寺

 

  “佛遗教经”,是佛临终顾命的遗嘱。此经是佛将入涅槃时,垂示嘱咐弟子之教诫,也就是嘱咐现在你、我、他及未来的诸弟子们,告诉我们怎样依教奉行方堪称佛子。为人子女者,应当遵守父母的遗训,不违慈尊,俾能显扬家业。为佛弟子者,应当依佛的遗嘱奉行,承继如来家业,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佛遗教”三字是别名,“经”字是通名。在别名中佛字为能说法的人,遗教两字是所说之法,经题是人法双标。佛是梵语之简称,具足是佛陀耶,译为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备。”

  此经又名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是佛将入涅槃时为其弟子作最后训示之语,内容以端心正念为首,特阐持戒之要,为禅定智慧之源。若要息灭三毒,必须由远离开始,次而精进修道参禅,生定而后发慧。佛之悲心切切,凡发心修学佛法者,必须将此经深入研究。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是国号,因昔时有秦始皇之嬴秦,当时有符坚之符秦。本经之姚秦,乃姚兴之国号,为拣别起见,故以姚秦称之。相传在符坚时代,首都长安,国强势大,闻西域龟兹有位圣人,名鸠摩罗什。遂遣派大将吕光率兵,前往迎求什师。但龟兹国国王,不肯相让,可是动武兵败,无奈只好忍痛将什师交与吕光请来。吕光尚未返抵国门之时,符坚因伐东晋,败于淝水,部下分裂,符坚被弑。后姚苌平定内乱,其子姚兴嗣位。吕光闻符坚被弑,遂不归京,即自立于凉州(今甘肃省),什师也被留在凉州。姚兴遣使至后凉,欲请什师。此时吕光之子吕隆,承继父位,双方发生战争。吕隆战败,姚兴乃迎接什师入长安,尊为国师。由此可知,迎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法师到中国,确非易事,几经波折才能成功。而中国佛经,早有译本,唯有什师所译,最为流通。

  “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法师”以佛法为师,以佛法为教导人之师。又能精通三藏之法,故称为三藏法师。因当时是姚秦时代,故称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华译为童寿,因童年有耆德所以称为童寿。祖居于印度,师生于龟兹,七岁出家,后随母学法,能日诵千偈。长大后精通大乘经论,年轻便会讲经,在其国说法时,国王恭敬异常。每当师登法座时,国王跪地,而什师则踏其肩膀而登上法座。由此可见什师在龟兹时,乃是至尊国宝。西元四○一年,什师到中国长安逍遥园翻译经典,凡三百八十余卷。西元四一三年圆寂长安,火化舌头不烂,以证其所翻译之经典绝无错误。法师曾为七佛译经之师,故凡所译之经,均上契佛旨,下合群机,言简意精,文辞尤为优美庄严。

  甲、序分

  每一部经都分为三分,即“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先讲“序分”,序者叙也,即叙述一部经内容的概要文章。这序文有经前序和经后序之分。本来,佛说此经时没有序文,是后者记录时加上。安在经文之前称经前序;安在经文之后称经后序;此称序分,分是分门别类之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是梵语,译为“能仁”、“寂默”。能仁是佛之姓,寂默是佛之名,而释迦牟尼四字合起来是佛之别名。佛是梵语“佛陀耶”之简称,译为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谓“人人皆有佛性,个个可以成佛。”只要能依教奉行,每人都能成佛。因此佛字是通名,亦称总相。释迦牟尼是别名,因各佛名号不同,所以说别名,又称别相。佛成道后最初到鹿野苑,先度五比丘。这五比丘曾经侍奉他:即阿湿婆此翻马胜、跋提翻为小贤、拘利或名摩诃男,这三位是佛的父族人。憍陈如翻为火器、十力迦叶或名婆敷,这两位是佛的母族。在这五人中,以憍陈如最先开悟,故经中只指出憍陈如。佛初度五比丘,初转法轮,后又重复说三次,故称为三转四谛法轮。兹略释如下:

  初转示相:对利根者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人生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的交煎,实是迫逼性。集是由自身的愚痴无明,及贪瞋的烦恼煽动而成。为非做恶,结果招集种种恶的苦报,所以说招感性。灭是灭除烦恼,而证入寂灭的常乐我净涅槃四德。此是苦恼众生应求究竟归宿的真理,因此说可证性。道,说明我人要修八正道,才能证得涅槃真理。故说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闻。

  第二次转劝修,对中根者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这个苦,你也应该知道。这个集,是由招感而来的烦恼。在楞严经上讲的集,是一种客尘,非主人,是从外来,非自性里实有。汝应当断!这个灭,能除烦恼而可证入寂灭涅槃的常乐我净四德。汝应去证吧!这三十七道品,汝应该修习,信受奉行。

  接下来是三转作证,对钝根人说:佛恐其仍不能信解,于是将自己已证告之,令彼明白是实事,使其破除疑惑。所以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当释迦牟尼佛初说四谛法,憍陈如当下证果,明白这客尘,非实在常住,非主人翁,即时开悟,故称他为最初解;又叫解本际,是明白本体之意;又叫空,因他先悟空理。佛先对憍陈如是初转,后又重复说三次,故亦称三转四谛法轮。

  为什么憍陈如会先开悟呢?可说是释迦牟尼佛帮助他开悟。诸位都知道金刚经上所载的离相寂灭分第十四。在某一段,佛告须菩提曰:“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段经文叙述佛在往昔为忍辱仙人,修忍辱行,在山上修道。适逢歌利王带领文武官员及宫女妃嫔到山上游玩打猎。这些宫女在山各处游玩,看见一位老修行在树下坐,好久都不动弹,觉得奇怪,便问他道:“你在这里坐着做什么?”答:“在修持佛法。”宫妃们从未闻过佛法,非常好奇,乃不约而同都来围着他问东问西。正在这时,歌利王回来,不见他的妃嫔,便到处寻找。发现众妃嫔围着一位长发老人,在那里聊天,便生妒忌心,以为这老人引诱她们,于是忿怒地责问他说:“你在这里干什么?为何引诱她们?”老修行答:“我在这里修行,和她们讲佛法而已。”又问:“修什么行?”答:“修忍辱行。”问:“什么叫忍辱行?”答:“人们对我怎样不好,虐待我,我都要忍。”王说:“真的吗?你不瞋恨,不反抗?”答:“若我起瞋心及反抗,那就不是修忍辱行。”王不信:“好!你能忍辱,那我倒要先试试你。”说时即取出宝剑,将其耳朵割下,问道:“你是否能忍?”答:“能忍。”王又再将其鼻子割下,也说:“能忍。”王问:“你真的不生瞋恨心?”答:“绝不生瞋恨。”王更不信,索性再割下其四肢。忍辱仙人仍旧说:“不生瞋恨。”王很不相信,忿怒道;“我真不相信,你真能忍,用什么来证明你没有瞋恨心?”于是忍辱仙人即发誓说:“如果我有丝毫瞋恨心,则我的耳鼻四肢永远残废。若我没有瞋恨心,则我的耳鼻四肢,即刻复原。”说毕,果然即刻恢复如初。王一见大惊,以为是妖法,正想用宝剑乱斩,却触怒了护法天神,顿现狂风暴雨冰雹,一齐下来打歌利王。忍辱仙人即时又发愿说:“愿护法神息怒,不要责罚他,待我成佛时,一定先度他!”

  此时歌利王生大惭愧,说道:“唉呀!我真罪过!我怎么能欺侮一个修道人,真不应该!”这一忏悔之下,天龙八部诸护法神息怒,风雨冰雹顷刻即散。而忍辱仙人就说:“好了,你虽然这么狠来试验我,我不但不恨你,将来我成佛之后,一定先度你。”

  当时的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歌利王就是现时的憍陈如。因有此宿缘,佛成道后先到鹿野苑,履行在往昔所发的愿,先度憍陈如。也顺便告诉各位,佛初转四谛法轮: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消息即刻传遍了梵天。为什么呢?当佛说苦,就有山神传、地神驰,乃至梵天都言知;说集,也是山神传、地神驰,乃至梵天都言断;说灭,又是山神传、地神称,乃至梵天都言证;说道,更是山神传、地神酬,乃至梵天都言修。所以我们修道的人,要老老实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处处都要谨慎,亏心事莫做。须知有谚云:“抬头三尺有神明”,又说:“天知地知,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愿各位时时警惕!来听闻佛法,就是要改过自新,不但要自己改过自新,也要将真理向亲友推广劝善,令大家共同走上正道。人民和谐,国家安泰,世界和平,佛教兴盛,这都须赖我们四众弟子,能以身作则,努力推行佛法,才不辜负佛陀的一片苦心。

 

  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再说佛度了憍陈如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共三百余会,最后度须跋陀罗。须跋陀罗,华译:好宝,又称善贤,住在鸠尸那城,年达一百二十岁,因所修的是外道法,曾得非想非非想定,还未得到究竟圆满解脱。时佛将入涅槃,因愍他盲修瞎练,特遣弟子阿难往告之曰:“佛如优昙华现,今中夜将灭度,嘱往请益,莫失良机。”须跋陀罗闻后随到佛所,亲聆教益,即证圣果。

  在此顺便略说有关须跋陀罗与阿难的一段缘份。阿难在往昔五百世中,曾有一生作须跋陀罗的儿子。他对阿难的爱习犹存,所以佛敕阿难往召,彼即随之而来见佛。他是佛最后所度的弟子,也是最老而又最快证得果位者。这时,佛所应度的人,都已度完。他在娑罗双树间,这种树是龙脑香料乔木,树身高十余丈,木材坚实,可供建筑之用。(传说此双树是同一条根生,即是连理枝。意谓男女相爱情深意蜜,不能分离,后来作树也要长在一起。)佛在此双树下入涅槃。佛入灭时,双树顿变白色,如白鹤之羽毛,故又称为鹤林。此树在四方,各有二株,共成八树,各方一枯一荣,所以叫双树。其上枝结合,像一把伞盖,下根相连如围墙。佛在这四枯四荣之双树间,表示佛入非枯非荣的中道,又表四德:常、乐、我、净;破八倒:对生死的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执定为常乐我净,这是凡夫四倒。对涅槃的常乐我净,执定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是二乘人的四倒。这两种四倒合起来共成八倒,佛在双树下,表示破此八倒法之说。

  佛在双树之间而示入涅槃,是中夜时分,四周万籁俱寂,而身心寂然不动,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际。但是,此时佛虽然无声,而他的悲心广大,哀愍众生,又在这无言无声中,略略再为弟子们开示,作最后的警策法语。简略的说身后法门之要务,谓我在世时以我为师;我灭度后,以戒为师。愿弟子们谛听,当勤精进,负荷如来道业,绍隆佛种,延续佛灯等。这是最后的遗嘱,所以这本经叫做佛遗教经。

  乙、正宗分

  乙正宗分二。今初明共世间法要,次明不共世间法要。初中分三,一对治邪业法要,二对治止苦法要,三对治灭烦恼法要。一又分四,1、明根本清净戒。2、明方便远离清净戒。3、明戒能生诸功德。4、说劝修戒利益。

  初明共世间法要

  一、对治邪业法要

  ⒈明根本清净戒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这是正宗分的初分:什么叫正宗?就是恰好说正道的宗旨,说到经典里的义意。此分有二,明共不共世间法要,此法要灭除我等过失,成就自利利他。佛慈悲心切,见众生被三障所缚,当用法要以来对治,因此说汝等比丘,这里不单指比丘,亦包括四众弟子。只简单独呼比丘,以比丘为四众之首。故佛告之曰,在我涅槃之后,你们对戒律,就像恭敬师父一样,天天向波罗提木叉戒律来顶礼受持。波罗提木叉是梵语,译为“别解脱”,是戒律的别名。对治不善法,要修善法。总而言之,出家人要修戒律,才能得到解脱,不守戒律就得不到解脱,就散乱无定力。持戒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但不作恶,还要在行善时,不夹杂不正的恶因,所以做好事也要想一想:这里头是否存有不干净的种子?不善的行为?能这样谨慎才是真善行。尊重,是对戒律尊敬像对佛一样。尊敬,是把戒律当无上金刚钻石那么恭敬而珍惜。如此受戒,能使身口意三业的恶业别别解脱,得到清净。好像在黑暗里,遇到光明。又像贫穷人得到宝藏,高兴得很,从此不再是穷人了。你们应该知道这戒律都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大师。戒律就是你们的师父,应把它视作佛未入涅槃一样,没有分别。

  佛将入涅槃曾三番二次叮咛咐嘱。故佛入涅槃之后,凡所有出家弟子,都应以戒为师,时刻受持金刚光明宝戒。不贪财、不染色、不求名、不图利,一切都放下。人对我之好歹,我不必理会。凡所有出家弟子,都严守戒律。所有在家弟子,都要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是真正佛弟子。

  ⒉明方便远离清净戒

  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

  持净戒的人,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重要,不持戒就像眼瞎了一样。所以说受持净戒者,不可以做生意,买卖田宅。假如为了建设道场,可以买田宅,但不能以谋利为目的。又不可蓄养人民或无父母的男女孤儿来做自己的奴婢。或是养狗猫、家畜等都不合法。一切种植树木,或将财宝储蓄到保险箱去,这都不合法。出家人应远离了这些不净物,否则,就会被酒色财气所迷了。要把这些珠宝视为火坑,切勿靠近。也不可砍树,所谓一草一木,也不能毁坏,一虫一蚁不忍伤害。甚至开垦土地,也会伤害生灵,诸如蚯蚓及其他虫蚁等。

  出家人也不得配汤药,或为人占卜看相,断定吉凶。不可仰观天上的星宿,推定盈亏消长,或是推算天文地理学术,这些皆非出家人所应做的事。

  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畜:xu。〗积①。

  在家弟子尚须节身,况我出家学佛,更应当要约束自身。若不节身,即一切戒行易犯。时食:食时有三种。早晨为诸天人食时,中午为佛食时,夜晚为鬼神食时。出家比丘,日中一食,若非时而食,即违背佛制戒律。所谓“三心未了,滴水难消。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不勤修行,披毛戴角还。”所以要淡泊身心,清净自居。不得与世俗应酬,尘劳烦恼缠身。当珍惜光阴易逝,岁不我与,修道已来不及,焉有闲情去参与世事。也不得学外道咒术仙药为人医病,也不得与富贵人结交攀缘,及亲厚媟慢之语,此皆为佛弟子所不能犯也。当精进观行立志,检讨改过自新。应当清净正念,时刻念佛,即是自性净土。为佛弟子,若身口意三业不净,皆当于三宝前求哀发露,至诚忏悔,不得包藏。瑕:是玉器之斑痕;疵:是动物体上的毛病。瑕疵合起来意谓过失。修道人不得将过失隐藏,也不得显异惑众。须知平常心即是道,若沽名钓誉,终究是自欺欺人。凡持净戒者,当谨慎之。

  若逢四供养时,应知量知足勿贪多。有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供养,不得蓄积。为佛弟子当知止足,绝不可储藏,免堕蓄积之过。

  ⒊明戒能生诸功德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承前面所说的经文不贩卖、不贸易等,都是受持戒律的相法。持戒是依照解脱的根本去修行,故戒又名解脱、保解脱:保证你能得到自在。若能持戒,就能得到自在;若不持戒,就得不到保解脱。戒又叫别解脱,是特别的得到一种解脱,又叫别别解脱,特别特别的得到解脱,以上是波罗提木叉之义。若依照戒律去实行,能得到诸禅定的功德,及了苦的智慧。有烦恼,就是苦,没有烦恼即能生智慧。有智慧者,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了了常明,多么自在!一个人发脾气,是自己给自己上刑。若不相信,你发一次脾气,全身的骨头关节都痛了,吃东西也不香,夜里也不能安眠,这是多么苦恼。若能持戒,则能生大智慧。

  ⒋说劝修戒利益

  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此段经文是劝人修行戒律,才能得到利益,因此应当持戒清净,毋令戒有所毁缺。若人能严持清净戒律,丝毫不染污,能生一切诸善法。若不修持净戒,一切的善功德,皆不会生出来。是故当知戒是最为第一,平安稳当而快乐的功德住处。所以菩萨修戒,就是当住安隐处。

 

  二、对治止苦法要

  对治止苦法要分三:⒈根欲放逸苦对治。⒉多食苦对治。⒊懈怠睡眠苦对治。⒈又分二:①根放逸苦对治。②欲放逸苦对治。

  ⒈根欲放逸苦对治

  ①根放逸苦对治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

  佛说:你们各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及优婆夷等,若已能住此清净戒,应制治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要好好管着它、控制它,不要令它不守规矩。眼不视非色、耳不闻淫声、鼻不嗅好香、舌不尝美味、身不贪触尘。不随色、声、香、味、触所转,不被财、色、名、食、睡所动摇。好像牧牛的人拿着鞭子,不让牛溜跑去把人家的苗稼吃了。若是放纵不守规矩、不能控制这五根,不但这财、色、名、食、睡和色、声、香、味、触都没有边际,不可控制,就是你想控制,也不可能了,因为你纵它不守规矩任性惯了。

  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五欲若不守规矩,如野马一样,是害群之马。若不用缰绳来牵制着,就会把人牵到坑里,或堕到深渊里,也好像被贼抢劫。被贼打劫,只是一生受害,不会长久。可是这五根的贼祸:就是眼根被色欲所转、耳根被声欲所转、鼻根被香欲所转、舌根被味欲所转、身根被触欲所转。五根这种贼害,连累你生生世世,为害是很深很重的。因此佛说我们不可不谨慎,防备节制,不被境界所转。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所以有智慧者,能控制这五根、五尘和五欲的境界,不随它所转。持守的功夫就像防备贼人,不令五根、五欲放纵。假使暂时让它放纵,也要即刻令这种妄想磨灭。故修道人要步步为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注意着。

  ②欲放逸苦对治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这段经文是五欲放逸苦对治。人有烦恼,有贪心、瞋心、痴心,皆因欲的存在。你若把欲减轻,一切烦恼也就少了,所以说欲放逸苦。眼、耳、鼻、舌、身五根者,不能自主,全由这心来主宰。所以各位比丘,要好好调伏其心。此心比毒蛇恶兽更可怕,随时都会咬死人的。又像怨贼一样,非把你处于死地也不罢休,其毒更甚于大火。以上所譬喻只能损我们的色身,而这贪瞋痴三毒的妄心,能毁灭法身,所以说不能充份譬喻这心的厉害。

  现在再举出譬喻:有一个人,手里拿着蜜器,一举一动都很轻躁。其眼睛只注意看这个蜜器,得意洋洋地走,而不注意前面的深坑,故有丧命的危险。又譬如:狂象若没有铁钩管制,则疯狂奔跑。又好像猿猴得树,高兴得腾逸跳跃,不易管制,故应当快把它降伏。人不可让心不守规矩,假如你任此心去放逸,则会丧灭一切世出世间的事业。赶快把心调伏,制止一切妄想。使一心清净,则无论何事都可办得成功。因此各位比丘等应该勤加精进。善调伏此心,所谓“自净其意,是诸佛法。”

  ⒉多食苦对治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你们比丘等受斋主之供养,应当视之如服药一样。出家人吃饭时有三念、五观,所谓“三心不了滴水难消,五观若明千金易化”。三心: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修道人不要尽打妄想,不打过去的妄想,不打现在的妄想,及未来的妄想。三心了不可得,你三心皆了,妄念消除,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什么都办完毕,不会有来生了。这是三心,也代表三愿⑴愿断一切恶,即是不能在修道里加杂一切不善的念头。⑵愿修一切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⑶愿度一切众生。这是出家人在吃饭时要观想的三个愿,不打其他妄想。五观者:⑴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要计算自己的功德有多少?而这粮食用了多少工夫?每一粒米要费多少时间、人力种植收成,由此来衡量自己有多少功德,能受人的供养。有首偈曰:“锄禾〖锄禾:给禾苗松土去杂草。〗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故说:⑴计功多少,量彼来处。⑵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忖字就是自己思量,有没有修行,是不是天天参禅打坐,或是天天打妄想,或修习佛法?是否有德行来享施主的供养。⑶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要防备这心,不起贪念。不是有好吃的东西就吃多一点,若不好的就讨厌,吃少一点,这也是过。一切都要平等,吃饱了就算。修道要认真丝毫不苟且,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守持中道。⑷正视良药,为疗形枯:吃饭要当作吃药一样,它能治我们的饿病。人的身体像汽车一样,给它加上油,它就会跑了。人吃了饭,就有力气去工作,所以说正视良药,为治疗我们形枯之饥病。⑸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为想修道,所以受诸饮食,但对于饮食的好或坏,切不要生增食或减食的分别心。应该把它当服药一般,但求其能支持身体即可。为了要借假修真,所以受这供养。又要像蜜蜂采花,只取其花的蜜味,而不损害花香及颜色。这是比喻比丘受人供养,借此修道除烦恼而了生死,莫起贪其味或贪多。如此贪求,有损失善心,又像有智慧的人,应当筹量牛的体力,能负荷多少重量,不要使它负载过重,有损其力。修道人,对饮食要特别注意,也不过分,否则有损道也。

  ⒊懈怠睡眠苦对治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懈怠,就是懒惰的别名。睡眠苦,你一懒惰就想睡觉,贪图安逸自在。人好睡眠,是因为饮食不调,有时吃得过多,就生出一种食睏,一吃完东西,就想睡觉。应把饮食调得恰到好处,不太饱,也不太饿,如老子感应篇上说:“节饮食,驱遣鬼使。”人身内,有三尸神。老子说:你若吃得太多,这三尸神的力量大了,就叫你睁不开眼,要打瞌睡。

  懈怠和睡眠,是一种苦。为什么呢?因为什么事情也不能做,天天要睡觉,把光阴都空过,对自己,对世间一点利益都没有。故佛说你们比丘等,白天要勤劳修习这个善心,不要把时间空过。初夜就是刚刚开始入夜,后夜就是开始天光时,也不可把光阴空过了。中夜时,应该读诵大乘经典,修行用功。如果太累了,可以稍微休息,但不要因这睡眠的因缘,蹉跎一生。要时时警惕自己,但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常言道:“人死时有无常鬼”,这无常鬼一来,一点人情也不讲,就把人捉到阴间去。无常火也是比喻像火一般迅速无比,能烧诸世间。修道人,应该早一点自求自度,不要尽管贪睡眠,生死不能了,无常一到,想修行也来不及。

  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再说诸烦恼贼,即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有了这一点无明,就令人发脾气,也就像人来偷你的东西。这烦恼贼时时等着杀人,比你的怨家债主仇人更厉害。怎么可以睡眠呢?你不自己警惕醒悟起来,还在迷梦之中。这烦恼毒蛇,睡在你心中,像一条黑蚖蛇在你家里睡着一样。你应当持戒,把这毒蛇赶快拣出去,不令它在家里睡觉。待睡蛇除去之后,这时才可安心睡一睡,那就没关系。所谓毒蛇,就是业障,业障不除而睡眠,就是没有惭愧的人。(不尊重己灵曰惭,不察己过曰愧)惭耻之耻,就是你羞愧自己的过失,觉得很对不起人,于是赶快改过自新。惭愧,好像穿上衣服一样,能把业障消了,烦恼没有了,就是庄严法藏。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皆是由惭耻来庄严,故为第一。

  惭又好像铁钩一般,能管制人,使其不做非法的行为。你们比丘等,时刻应生大惭愧心,不可一时一刻没有惭愧心。若是无惭无愧,就把一切功德失掉。有惭愧者就有善法可修;没有惭愧的人,和一般畜生飞禽走兽没有两样。

  三、对治灭烦恼法要

  对治灭烦恼法要分三:1、瞋恚烦恼障对治。2、贡高烦恼障对治。3、谄曲烦恼障对治。

  ⒈瞋恚烦恼障对治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这一段经文中,瞋就是瞋恨,恚就是愤怒,发脾气,皆是烦恼障道因缘。那么,如何对治瞋恚呢?是忍辱,以忍辱对治瞋。若不能忍辱,就生瞋恚;若能忍辱,则不会生瞋恚,烦恼障也没有了。烦恼障也是以忍辱来对治的。佛说:你们比丘等,假使有人来将你的身体一节一节割断了,你们都要摄守己心,不要让它生瞋恨。佛自己在因地,做忍辱仙人,歌利王来割截其身,他都一一忍受着。这节在前面已讲过,佛不但忍其辱,还发愿将来成佛后,要先来度他,因此佛在成道后,先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其中第一位开悟的就是憍陈如,他就是往昔割截释迦牟尼佛身体的歌利王。

  佛在因地修道时,为什么能忍辱,而不起瞋恨心呢?就因为他没有我执,把心摄守,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与虚空法界同体,因此任由人割截其身,好像割截虚空一样,故说当自摄心,不令心生出瞋恨。不但要摄心,而且也要护摄其口,不用恶口,也不用妄言、绮语、两舌等的口业。假使你放纵瞋恚心,就对修道有所妨碍,损失了你往昔所修的功德呢!所谓“千日打柴一火焚”,你修了千日的功德,一旦发起脾气,把功德都化为乌有。又说:“无明之火,能烧功德之林。”因此说不可以发脾气。忍辱的功德,是持戒及修苦行所不能比的。能修忍辱的人,才可称为有力的大英雄、大贤人、大圣人。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修道者当人来恶骂你时,应把他当作唱歌一样。他打你也当作自己去撞了门槛一样。把打骂当作饮蜜糖水那么甜。假如未能这样,就还没有真正入道的门径。能忍受人的恶言是大功德,应把他视之为成全我修道的善知识。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所以人骂你打你,都要能忍,就是入道,就是有真正智慧,与一般人不同。为什么要这样愚痴?必须知道瞋恚的害处。你一有瞋恚,就把一切善法障住,使修行也不得其利益,越修越退步。为什么会越修越退步?就因为有瞋恚在。你有瞋恚就脾气大。譬如你做一位法师,你有很大的脾气,人家便说:“他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本事?他的脾气就是他的本事。”这么一说就破坏你的名誉,人不但今生不愿意见这样大脾气的出家人,就是来世也不愿意见了。应知这瞋心比猛火还要厉害,应常常防护,不要让这瞋恚进入心里。瞋恚是能打劫功德的贼,没有什么比这瞋恚更厉害了。

  白衣是在家人,他不是修道人,没法自我控制,如有瞋恚尚可原谅。出家修道没有欲的人,而又满怀瞋恚,实在是无可饶恕。譬如天上清净的云,忽然起了霹雳闪电的火光,是不应该有的。修道人,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大脾气,一点涵养也没有,这是不对的,所以每当要发脾气时,应该再想一想,忍一忍,各位请注意。

  ⒉贡高烦恼障对治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第二是讲贡高烦恼障的对治法。我们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贡高我慢,总觉得自己比旁人聪明、有知识、有智慧、有道德、有学问,所以就生出种种贡高我慢的障碍,就是贡高的烦恼障。对治这种障,就要修谦虚,对所有人,都要谦虚和蔼。所以佛说你们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等,每天当三摩自己的头,紧记自己是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而在家人也要想一想,我现在虽然没有出家,但是也不应有贡高我慢的思想,也要学谦虚卑恭节制的行为。比丘应自忖:我已经舍去我身上的装饰品。古人身上常佩一把宝剑,作为装饰品,表示是位雄纠纠气昂昂的武夫。而出家人什么都没有了,又穿坏色衣服,因为颜色都是很不美观的,故叫坏色服。又执持应量器钵,梵语叫钵多罗,译为应量器。意谓你托钵时能吃多少,就化多少,不要太多或者不够。以托钵乞食来滋养自己的色身过生活。出家人看见自己也没有好帽子,也没有装饰品,也没有好的颜色服装,这都是叫人不要有贡高我慢的思想。假如有的话,应赶快消除它。若你增长憍慢,尚不是世俗人——白衣居士所应为,何况你是出家入道的人呢!为解脱的缘故,要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你既然沿门托钵乞食,而还有贡高我慢的思想,这就没有什么功德,永远不会成就你的道业。

  ⒊谄曲烦恼障对治

  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这一段经文是说要没有谄曲心,勉励出家人要用质直的心。什么叫谄?谄是谄媚,北方人俗语所说:“流虚捧盛”,也就是看见穷人不睬,一见富者就叩头,这叫流虚捧盛,又叫拍马屁。尽管赞叹富贵人,见到穷人就骄傲凌人,这叫谄。曲:就是用委曲婉转的言语来逗人欢喜。谄是对有钱人说的,曲是对一般人说的。总是用弯弯曲曲的话来欺骗人,不讲真话,尽是转弯抹角,不率直地说。

  那么怎样对治呢?佛说你们比丘、比丘尼等,这种谄曲的心,是与道相违背。修道切不可有这种行为,凡事必须用直心,端正其心,用质直的本心来处事,所谓“直心是道场”。

  次明不共世间法要

  正宗分的次明不共世间法要,分有八种㈠无求功德。㈡知足功德。㈢远离功德。㈣不疲倦功德。㈤不忘念功德。㈥禅定功德。㈦智慧功德。㈧毕竟功德。

  一、无求功德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这一段是说无求功德。儒教里,有五常:仁、义、礼、智、信。若能实行到最圆满,那就有功德。“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语。”韩愈在“原道”文中谓:仁义礼智根于心,它的根在心里头。其生色也,有这种光辉的色泽,能显于面。就是说仁义礼智充满了,面部便呈一种德相。若不修仁义礼智,就没有这功德相的流露。这光色不但显于脸上,也盎于背,施于手脚四肢,故四体不言而语。所以有功德之人,人人见了都欢喜。为什么欢喜?因为他有功德,故与人无争、无求。第一的功德是无求。人在这个世界都有所求,大家研究哪一种人没有贪求?连信佛的人也有贪求,想求成佛。不信者更有贪求,求发财,求名闻等,其实无非是作梦。这梦谁也看不破,放不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品自高而且又无忧。无所求了,才没有忧愁。人有求不得苦,就因为贪求,心太过份,白天不能吃,晚间不能眠。你们看,很多正在读书的学生,男的在打贪求的妄想,将来找到一个女朋友,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女的也打妄想,将来若能遇到一个好对象,那将如何如何……,有说不完的计划。还没有得到,就患求不得苦。一经得到之后,又患失去之痛苦,包括财产及一切。未得之则患得之,既得之则患失之,说来简直没有一个止境。若能无所求呢?则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就没有苦了,这也就是无求的功德。

  佛说:你们各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及优婆夷等,应当知道多欲的人没有厌足,贪而不厌。譬如,身上有二百元,心想如能有二千元,不是很好吗?有了二千元,又想最好是能得到二万元。一旦有了二万元之后,更想假使能得五百万元,那就太好了!无穷无尽的贪心,像无底深坑始终填不平。为了多求利益的缘故,所以苦恼亦多。若是没有欲念或少欲的人,他无所贪求,无所欲望,就没有这患难。各位请想一想,你所求的东西,求不到又苦恼、又愤恨,搞得是是非非,就因为有所贪求,若是没有贪求心,什么问题也没有了。想要少一点点的贪欲,就需要修行学习,何况少欲的人能生诸功德呢!心里能少欲,则一切功德自能生出来。没有欲念的人,不用谄曲去讨好别人。既然没有欲念,诸根再也不被诸尘所转。譬如眼不被色尘所转,耳不被声尘所转,鼻不被香尘所转,舌不被味尘所转,身不被触尘所转,意不被法尘所转,诸根都不被牵动了。修行少欲的人,他心里总是坦荡荡。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什么时候心里都很开朗愉快,甚至脸上也有光彩,所谓“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者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个美、大、圣、神者,都是从修诸仁义道德上做起。

  二、知足功德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前面已讲明不共世间法要,第一无求功德,是远离他境界事。今第二段是说知足功德,是在自己事中远离也。知足就有功德,不知足就没有功德。知足常乐,不知足就常苦。知足的人就好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孔子之弟子,他是一个知足的人,是一个达观者。他吃饭没有碗,喝水没茶杯,因为太穷了没钱买陶器,所以用一个竹筒锯断上节,留一节来做碗。用一个葫芦瓢来喝水,其他的东西更不必说。住在很简陋的小巷里,连一间茅舍都不如。人人见了都替他忧愁,可是颜回他虽然穷,但他没有希求,不打妄想,所以说回也不改其乐。由此可知颜回是个安贫的君子,达人知命,不向外求。其余的知足,只要退一步想,不要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所以知足就有功德;不知足就会造出种种的祸患和过失。学佛人要学知足的法门,譬如世界上很多人没饭吃、没衣穿、没屋住。我们一切具足,就要知足,不要再有所希求,只要你知足不贪心,就是立功德了。

  各位比丘等,假如欲离一切苦,应常观察知足的方法,就是富乐安稳之处。意思是安分守己,得过且过,不妄求,好像处在富人安稳的境界中。知足之人,虽然没床睡,睡在地上,他也觉得很舒服。不知足的人,虽然处身天堂,譬如置身于富贵之家,有高楼大厦,温暖寝室,还认为不满意,不知足呢!不知足的人,虽然是富有,但也像穷人一样,因他有贪心,处处仍不称意。知足的人,他虽然贫穷,内心却比富人快乐。所以修行人,常自称为贫道、他因为“穷释子,口称贫”,虽然身贫,然其道不贫。这道也就是知足的道。修道人身穿坏色衣服,而身内却藏无价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贫而富。不知足的人,常被色、声、香、味、触五欲所转。这一类人,常被知足者所怜愍叹惜。因为他能怜悯其他不知足的人,所以他本身就是安贫乐道,少欲知足了。

  三、远离功德

  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着,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远离。

  第三是说远离的功德,远离闹市,是远离财、色、名、食、睡,若能远离则有功德,若不能远离则有罪过。所以修道人,必须要修远离行,远离一切诸恶,亲近一切众善。首先要离开恶知识,亲近善知识。所以佛说你们比丘等,若想求清净真常这个道——无为安乐,应当离开一切愦闹即是在城市里昏乱混淆不清,天天不知在做什么。离开愦闹,单独在深山修道,能静处独居,帝释诸天神都会共同恭敬尊重你,因此要把己众舍离,也要把他众舍离。(己众:五阴心心所法;他众:师徒同等。)在空旷的地方而独居自己研究,要怎样把这苦的根本灭了。假使乐于一切的众业,世间种种杂务,就有众恼交煎逼迫。譬如有一棵大树,很多鸟都聚集在这棵树上来,就会把枯枝折断。所以世间的一切迷惑执着缚缠,都陷没在众苦之间,好像一只老象陷在泥沼里,不能自出。若明白了,就不要接近嚣闹的境界,这就是远离的功德。

  四、不疲倦功德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第四所说的不疲倦功德,疲:是很累,没有精神,劳乏之态;倦:懒惰。因很累了,故产生懒惰。疲倦与精进是相反。精进:是勇猛精勤地求进步,也不休息也不退后。你若疲倦就没功德;不疲倦就有功德。所谓“功德”就是修行有所成就,故能满你的心愿。古来的人修行是昼夜六时常精进不休息,所以他才能功德圆满有所成就。现在修道的人,多是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修行一天,懒惰十天,故无成就。修道要念兹在兹,有事无事常在修。道是行出来的,不行就没有道。德是做的,不做则没有德。功德是要去修的,若不修就没有功德。

  所以佛说:你们比丘等,假设要想不懒惰,勇猛向前精进,身也要精进,心也要精进,什么事也不怕困难,所谓“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又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进也要有诚心,有诚心则金石也能开。普贤菩萨的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一天已过去了,我们的生命已减少,人命好像少水鱼一样,鱼在水里靠水而生存,若没有水则不能活。水一天比一天的减少,这还有什么快乐呢!又说:“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你们各位应当向前精进,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就犹如头上着火了,要赶快想办法挽救。常念无常鬼随时会来把你带走。要知这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赶快醒觉,切莫放逸怠惰啊!

  又譬如小小的溪水常流着,也会把石头磨穿。意思是:昼夜六时恒精进,不间断的修行才能穿石。这石就是你的业障。你的业障消除,即善根能增长。你天天修行,即会有所成就。若一天不修行,则拉得很远了。所以说:“站一站就二里半”,如同开车一样,虽然不走快,也会跑得很远。假使一停车,就耽误了好多时间。修道也如是,要天天不断地修才会有成就,所谓:“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修道人不可疲倦,要精进。假使修行人的心,多次懈怠旷废时间,就如钻木取火,未热而休息一般。古代隧人氏钻木取火,要有恒心地钻。不可暂时停止,一直等到热了才能有火,若未热就停止,是很难能得到火的。修行亦复如是,要一贯刻苦耐劳修行,才能证果。若没有恒心精进,怎能证果呢?所以这种功夫名为精进。

  五、不忘念功德

  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第五是不忘念的功德。不忘念就是不失正念。不失念佛的念,不失念法的念,不失念僧的念,不失念善知识的念,不失念良师善友的念,所以说不失正念,就没有邪念。不失正念,心里常清净;不生邪念,心里没染污。常清净就是有菩提心;没有染污,就是没有烦恼心,所以不失这个正念,就有无量的功德。你若失去正念,就造无边的罪业。

  佛说:你们比丘等,各处求访善知识,善知识,就是正知正见,能帮助你发菩提心。又要念兹在兹,念念不忘。这乃对治诸烦恼贼,就是贪瞋痴三毒的心,不能乘虚而入。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你们各位佛弟子,常应摄持正念,发大菩提心。当知“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这境界就是摄念。摄念也就如儒家所说:“操之则存,舍之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意谓要控制自己的念,能做得主,不被私心妄想所动摇,常常回光返照,能把私欲克除,回归天性。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孔子答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若不合乎礼的事不去看它,不去听它,不去说它,也不去做它,这就是克己复礼。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要回光返照,这样才能发菩提心。假设失去正念,就失去一切功德。假使摄念的念力非常坚固,虽然走到财色名食睡及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境界内,也不会被五欲贼所引诱。譬如将军穿上铠甲,入到敌军的阵营里也不怕。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穿了铠甲,已有保障,所以不怕了,这就是不妄念的功德。

  六、禅定功德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禅是禅那的简称,译为静虑,也是前面所说的摄心、治心,所以说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心念专一,在这时候,一念也没有了,“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都明,只有空之理。再进一步明白,连空理也没有了,空无所空,能空所空皆无,能所双亡,就是一种湛然寂静的境界。连这寂静也没有了,你说这欲念从何生起?什么叫五欲?都不知道了。这时候就是真正的禅定,也就是真正的摄心,能生出自在的功德,无量的神通妙用,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佛说,你们比丘等,假使要摄心,即是使心在定中。这心在定中,就能知道世间的成、住、坏、空的法相。因缘和合而有,名为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名为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相,所以你们常应勤修习一切的三昧,假使得到了这三昧的定力,智慧心的光明就不会消散。譬如爱惜水的人家,他治理水塘或堤堰,令水不漏失。修行亦复如是。为这智慧水的缘故,修习禅定,不使这智慧水漏失了,这是名为禅定的功德。

  七、智慧功德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是肉眼,而是明见人也。是名智慧。

  第七是说智慧的功德,就是无明破了,智慧则显。智慧是对愚痴而说。若没有愚痴,才有智慧。才识聪明到极点称为智慧,智慧是光明义,对治愚痴之昏昧。再者你有功德才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做功德。没智慧,则功德不显;没功德,则智慧也不增,所以智慧与功德是相得益彰,彼此辅助的。

  佛说你们比丘等,有真正的智慧,就不贪着,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财、不贪食、不贪睡,什么也不贪。既然什么都不贪,也无所求了。既无所求,就是真正智慧的表现。不但不贪还要常常自己省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或替人做事,是否有不忠实?交朋友是否用欺骗手段?是不是尽想利益自己而损害他人呢?师长所教我的,我是否有温习呢?或是当做耳边风吹过呢?我听了之后是否回家有研究呢?这叫传不习乎。曾子有这么三省,我们修学佛法也要常常省察,不使智慧有所遗失。能这样则会在佛法中得到解脱,自由自在,否则就把智慧失去。若不省察,既不是修道人,又不是在家人,这是怎样的人呢?简直没有一个名词!有真实智慧者,就是度过生老病死的坚固大船。也是无明黑暗之中的一盏大光明灯,也是所有病人的良药,又如斩断烦恼树的一把利斧。因此,你们各位!应当用闻慧、思慧、修慧三种慧来增加自己的利益。假使人得到智慧光明的照耀,虽然没有得到天眼,但是也是一位有见地的明眼善知识。

  八、毕竟功德

  汝等比丘,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毕竟功德,是表示再没有什么比这功德更大。佛又称其弟子说:你们比丘等,假如有种种的戏论,他的心就会杂念纷纷,散乱不定,口出妄言,好谈笑话,身则轻浮妄动——这都是戏论的过失。虽已出家,但不会得到解脱或自在。今既出家修道,应赶快舍离乱心的戏论。欲得寂静的真正快乐,唯一方法是善于息灭戏论的过失,所以名为不戏论。

  以上所说的七种功德,都是长养方便功德,唯独这第八的功德是示自性远离,所以名为毕竟功德。

  丙、流通分

  以上所讲的经文是正宗分,现在是流通分,流通分为四:初、劝修流通。次、证决流通。三、断疑流通,四、嘱付流通。什么叫流通?流通是好像水一般往各处流,通达无碍。譬如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来,叫流通到中国。从中国又传到日本,叫流通到日本。从印度传到其他的国家去,如流通到泰国、缅甸,也叫流通。总而言之,佛法传到什么地方,都叫流通。所以在佛教里有佛经流通处的名称。这种流通如水一样,从各处流去,又回归到大海里。又有一说,像我们人的手足能任意执持奔走,没有阻碍。这本经是佛最后的垂范,能依教修持身体力行,就是流通此经的要义。

  初、劝修流通

  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

  你们比丘众等,常要摄念一心,来护持这功德。什么功德?就是正宗分的一共世间法要对治三障,二不共世间法要的明八种大人功德。要舍去前面所有的五欲,种种放逸,好像远离怨贼一样,不可戏论等。佛所说的利益,都说到最极点最好处,你们各位应当努力精勤修习而笃行之。

  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或在深山穹谷中,或在无人的川泽中,或在深林树下,或在闲寂的地方,或在幽静的静室里,常念你所受的法要,不要忘了。常当勉励自己,好好精进修习,不要虚度光阴。否则,到死时便后悔莫及。佛说我像一位良医,知道众生的病痛。我给配药方,已赐予药剂,你们吃或不吃药?这不是医生的过失,是你们自己的过失。又好像善于导游的人,领导众人走上善好的道路。假使你们听了知道这法要,而不去实行,这并不是导师的过错。

 

  次、证决流通

  证决流通是证明决定没有可怀疑的,这种法是应该流通到全世界去的,此是流通分之二。

  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毋得怀疑,不求决也。尔时世尊如是三唱。人无问者,所以者何。众无疑故。

  佛说你们比丘众等,对我以前所说的苦、集、灭、道的四谛法门,若有所怀疑,可快点问。苦,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又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再往多的说,有无量无边说不完的苦。这世界上是万苦交煎,万恶充满,故不要对这世界有所留恋。应该多做些善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但我们要面对现实,应该接受这个苦。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若没有贪心了,就没有苦,这苦就是从贪而来的。苦苦:是苦上加苦,譬如穷人已穷得住破屋子,又没有衣和食,可是所住的破屋被风雨所毁,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这叫苦苦。坏苦:富贵的人有坏苦,为什么呢?他本来很有钱,可是物品被火烧了,钱也没有了,这是坏苦。有的说:我没有贫穷的苦苦,又没有富贵的坏苦,就没有苦了。不是的,还有行苦,这行苦是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念念迁流,时时打很多妄想,总不满足,一辈子都是苦恼,这叫行苦。

  八苦:人生好像生龟脱壳,所以小孩一生出来,呱呱坠地就喊着:“苦呀!苦呀!”这是生苦。有一首偈颂把生、老、病、死苦描写得很透彻:

  “鱼在水里跃,人在市上闹,

  不知为善德,亏心把孽造。

  金银堆成山,闭眼全都撂,

  空手见阎君,悔心把泪掉。”

  生、老、病、死都是苦,故云:“但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国。”老是很苦的,病也是苦,死更是苦,好像活牛剥皮那样苦。佛见了这四种苦故发心修道,连王位也不要了,去修道求了生脱死。

  还有(五)爱别离苦,如男女之爱恋,骨肉之分离,遇到一种特殊的情形之下,需要离开,那种难舍难离的情感,是非常痛苦难受的。(六)怨憎会苦,你离开你所讨厌的人,到别处又遇到他,总是冤家路窄,这是怨憎会苦。(七)求不得苦,关于名利爱乐,图谋不成,是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色受想行识五阴,像烈火一般,把人烧得颠颠倒倒,糊糊涂涂,这是苦。要是往详细的研究,苦是无量无边,说不完讲不尽的。

  集:是集聚种种的烦恼在一起,所以要受苦,苦是从集聚而成为苦果。

  道是出世的因,灭是出世的果。这是四谛法,佛初成道时,就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转四谛的法轮。现在即将入涅槃了,所以又问众弟子,对四谛法还有没有所怀疑?有怀疑赶快来问。若不求解决,将永存疑惑而无以解答,后悔莫及。这时世尊问了三次,也没有人发问。为什么呢?因为众人皆没有怀疑的缘故。

  时阿少兔楼驮。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

  在这时候,有位佛弟子叫阿少兔楼驮,又叫做阿那律。他是佛的堂弟。他有一段很特别的因缘。他很欢喜睡觉,但是当佛一说法时他就要睡觉,一开始就睡,被佛呵责后生大惭愧,于是发大心勇猛精进,连续七昼夜不睡觉,结果双目失明。后来经佛慈悲指示令他得天眼通,所以成为佛的十大弟子中,天眼通第一。他能看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尘刹的粗细事物,如观掌中的庵摩罗果那么清楚。观前后八万大劫,丝毫不会看错的。他的名译为无贫,是永远都不贫穷,生生世世都会富贵。为什么会得这个果报呢?因为在往昔他是个农夫,每天一早吃早餐后,便带午餐到田里去耕作。有一天来了一位比丘,已证圣果(他是在无佛出世自修证果,叫辟支佛,又叫独觉。如有佛出世,闻法证果者,叫缘觉)。辟支佛见到这农夫,知道他的机缘已成熟,就变成一个很瘦弱的出家人来向农夫乞饭。农夫看见这出家人饿得骨瘦如柴,心生怜愍,就想:我一顿不吃没关系。即将自己的午餐全布施给辟支佛。傍晚,农夫要回家的时候,忽然跑来一只兔子,一跳就跳在他的背上不走。农夫就把他背回家,叫他的太太看。这一看可奇怪了,原来变成一只金兔子!所以从此他就富有。因为他这一发诚恳的布施心的因缘故感以后九十亿劫里,生生世世都有钱,因此称为无贫。大家要知道,供养三宝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这位无贫尊者就因为布施供养辟支佛一钵稗饭,因此感得永远不贫穷的大果报。所以在家人要布施供养三宝的功德,比丘是福田僧,得福无量。

  这位无贫尊者观察在会的众人,一心思惟之后,就向佛禀告说:世尊!世间决不可以使之冷的太阳,能使冷,而决不可以使之热的月亮,使之热,但是我等弟子,对世尊教诫,决定不疑。可见世尊所说的四谛是真实不虚,不可更改的。佛所说的苦是真实,确实不可把它变成快乐。集聚的确是苦的因,苦是集聚的果,没有其他道理可说的。苦就是苦,乐就是乐,苦不能变成乐。苦如没有了,就是苦的因灭了,苦的因灭了,苦的果也没有了。灭苦有一个道,就是真正应该修的道,更没有其他的道能将苦灭了。世尊!现在所有的比丘众等,对这四谛法的道理,绝不会生疑惑。

  三、断疑流通

  在断疑流通中,又分三:1、显示余疑,2、为断彼之疑,3、重说有为无常相劝修。

  ⒈显示余疑

  于此众中,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闻佛所说,即皆得度。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若所作已办,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

  阿那律尊者又说:在这法会大众里,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是修道的人,最终的成就,所谓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把心摄在一处,把一切事都办好了。在这大众里修道尚未证果的人,见到佛将入涅槃,他们当然是很痛苦、很悲哀的。假如有一些刚刚明白一点佛法证得初果二果的人,听见佛所说的都得度了,好像夜里睹见电光一样,能得到三果位了。假如已证得四果阿罗汉者,所作已办,不再受生死了。初果、二果、三果的生死尚未了,等证得四果阿罗汉,其见思二惑都全断了。见惑,就是“对境生贪爱”。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别”,对理论不明白,生起种种的分别。在三界见惑有八十八品,初果断了见惑。思惑有八十一品,还有尘沙惑,尘沙就像虚空的尘土和沙泥那么多。在一念之中就有九十个刹那,每刹那有九百个生灭。尘沙惑太多,根本没办法去计数的。

  若把见惑、思惑、尘沙惑,以上三惑都断了,就证四果阿罗汉。但只是断了粗惑而已,还有许多微细的惑没有完全断。罗汉已经超越生死的苦海,到了涅槃的彼岸。虽然已证果成阿罗汉,但当世尊将入涅槃时,他们还是有一个念头想道:世尊为什么那么快入涅槃呢?凡夫则痛哭流涕。证初果、二果、三果的则有点舍不得。已证四果的阿罗汉就有定力了,只是说一说:“佛怎么那么快入涅槃呢?不需要那么焦急嘛!”

  ⒉为断彼之彼疑

  阿少兔                 楼驮虽说此语。众中皆悉了达四圣谛义。世尊欲令此诸大众皆得坚固,以大悲心,复为众说。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为断彼之疑,就是为断所有人的疑惑。阿少兔楼驮虽然说了前面的话,而大众也都明白了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理,可是佛为要令这些大众,都能得坚固的信心,因此又用大慈悲心,再详细为大众说法。他说:你们各位比丘等修道的人,我现在要入涅槃了。你们不要生烦恼而悲哀。假设我住世一劫那么长的时间,结果还是要灭度的,我们若想聚会在一起永不离开,这是办不到的,到时候也是要分散。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你们要做自利利他的事。修道人要尽量做利益他人的事,对自己有利与否,不要想它。自利利他,是行菩萨道,专能利他而不自利,这是佛道。佛他只知有其他的人,而不知有自己,所以他才成佛道。你能自利利他,佛法就能具足了。假使我要久住在世间,对人更没有益处了。因为我所要度的都已度了。我所应该度的众生,或者天上的天人,或者人世间的人等,我都把他们教化度完了。其他未度的,皆已种下得度的因缘,就是说我已播下种子了。从今以后,我所有的弟子,要互相勉励教化,相传下去,这就是我的法身常住在世,等于我没灭度是一样的。

  ⒊重说有为无常相劝修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这段经文是再说明有为的法门,是无常之相,是不究竟而虚妄的。所以金刚经上有偈颂说“一切有为法”:有为法是有所作为的。“如梦幻泡影”:像作梦一样,又好像水上泡,好像幻像,又像阳焰。“如露亦如电”:像露水,也像闪电一样。“应作如是观”:应该这样的观想,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为这无常相而颠倒,不要执着假相。

  你们应该知道,世间的有为法皆不长久。既不长久,总有一天会分散,所以现在你们既知道我将入涅槃,就不要忧愁烦恼。世间相就是这样子。诸位应该不懒惰,向前精进,早求解脱,越早越好。用你智慧的光明,来消灭一切愚痴的黑暗,这世界一切的有为法,实在很危脆而不坚牢,没有永远不坏,永远不变的。我现在得入涅槃,好像除去恶病一样。这个身体早晚应该舍离,这是造罪业的渊薮,假设个名称,叫“身体”而已。这个身体沉没在生老病死苦的大海里边,有智慧的人,能将此障碍灭除哪会不欢喜呢?这好像将仇人怨贼杀掉一样,现在把怨贼除掉了能不高兴吗?为什么还放不下呢?

  四、嘱付流通

  嘱付:是叮嘱吩咐大家要流通这部遗教经。

  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你们比丘们,时刻当要制心一处,勤求出离世间的道路,一切世间动不动法:动法,是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凡的善恶业。禅定业是不动法,出世间无漏的才是不动法。此二法都是不长久的,有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败坏不安的四相变化。你们各位比丘众等,现在应该停止,不得再讲话了,时间将到中夜时分,我就要入涅槃了,现在所说是我最后的遗训,教诲你们众等修习的法门。

  诸位!这部经是佛临入灭度之前,尚为我们这些顽蒙众生,悲心切切地再三开导。我们身为佛弟子,时刻应体念佛的悲心宏愿,无不为我等之慧命生死着想。诸位应当勇猛精进,依教奉行,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以宏法为己任,利生为事业,宜群策群力,翘勤而奉此遗命,才不辜负佛的一片苦心。应好好做佛的真弟子,则佛教,无不因此而兴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之兴亡,教徒有责,愿各位闻法共勉之。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